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任務三】請同學們自主學習教材P11-13頁,小組合作思考討論完成問題。
1.相關概念:培養物?純培養物?純培養?(P11)2.酵母菌的純培養的基本步驟?3.什么是菌落?(P12)4.獲得單菌落的方法?(P12)三微生物的純培養1.培養物:在微生物學中,將接種于培養基內,在合適條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種類微生物的群體。分散的微生物在適宜的固體培養基表面或內部可以繁殖形成肉眼可見的、有一定形態結構的子細胞群體,這就是菌落。菌落: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三微生物的純培養1.培養物:在微生物學中,將接種于培養基內,在合適條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種類微生物的群體。分散的微生物在適宜的固體培養基表面或內部可以繁殖形成肉眼可見的、有一定形態結構的子細胞群體,這就是菌落。菌落:如細菌菌落光滑,易與基質脫離;放線菌菌落質地致密,菌落較小而不致廣泛延伸;酵母菌菌落較細菌菌落大而厚;霉菌形成的菌落較疏松,多呈絨毛狀、絮狀。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三微生物的純培養1.培養物:在微生物學中,將接種于培養基內,在合適條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種類微生物的群體。2.純培養物:由單一個體繁殖所獲得的微生物群體稱為純培養物。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三微生物的純培養2.純培養物:由單一個體繁殖所獲得的微生物群體稱為純培養物。3.純培養:獲得純培養物的過程就是純培養。過程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三微生物的純培養4.純培養過程:配制培養基滅菌培養接種分離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三微生探究·實踐:酵母菌的純培養物的純培養①制備培養基并倒平板②接種和分離酵母菌
(無菌操作)③培養純化的酵母菌馬鈴薯瓊脂培養基上的酵母菌畫三微生物的純培養方法步驟:①制備培養基配制培養基稱取去皮的馬鈴薯200g,切成小塊,加水1000mL,加熱煮沸至馬鈴薯軟爛,用紗布過濾。向濾液中加入20g葡萄糖(也可用蔗糖代替)、15?20g瓊脂,用蒸餾水定容至1000mL。②接種和分離酵母菌③培養酵母菌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三微生物的純培養方法步驟:①制備培養基滅菌將配制好的培養基轉移到錐形瓶中,加棉塞,包上牛皮紙,并用皮筋勒緊,再放入高壓蒸汽滅菌鍋中,在壓力為100kPa、溫度為121℃的條件下,滅菌15?30min。將5?8套培養皿包成一包,用幾層牛皮紙包緊,放入干熱滅菌箱內,在160?170℃滅菌2h。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三微生物的純培養方法步驟:①制備培養基倒平板待培養基冷卻至50℃左右時,在酒精燈火焰附近倒平板。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拔出錐形瓶的棉塞。2.將瓶口迅速通過火焰。3.用拇指和食指將培養皿打開一條稍大于瓶口的縫隙,將培養基(10?20mL)倒入培養皿,立即蓋上皿蓋。4.等待培養基冷卻凝固后,將培養皿倒過來放置??梢杂檬钟|摸盛有培養基的錐形瓶,感覺溫度下降到剛剛不燙手即可。平板冷凝后,皿蓋上會凝結水珠,凝固后的培養基表面的濕度也比較高;將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養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揮發,又可以防止皿蓋上的水珠落入培養基,造成污染。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不要完全打開,以免雜菌污染培養基不要完全打開,以免雜菌污染培養基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三、微生物的純培養倒平板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一)配制培養基1.培養基滅菌后,需要冷卻到50℃左右時,才能用來倒平板。你用什么辦法來估計培養基的溫度?用手觸摸錐形瓶,剛剛不燙手即可4.在倒平板的過程中,如果不小心將培養基濺在皿蓋與皿底之間的部位,這個平板還能用來培養微生物嗎?為什么?不能,因為空氣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蓋與皿底之間的培養基上滋生。5.將所倒平板放入37℃的恒溫箱中培養1~2d,觀察是否有菌落存在,這樣做的目的是?2.為什么需要使錐形瓶的瓶口通過火焰?通過灼燒滅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養基。3.平板冷凝后,皿蓋上會凝結水珠,培養基表面的濕度也比較高,所以將培養皿倒置,為什么?防止皿蓋上的水珠落入培養基,同時避免培養基的水分過快的揮發。檢測培養基滅菌是否合格(或培養基是否被雜菌污染)三微生物的純培養方法步驟:②接種和分離酵母菌通過接種環在固體培養基表面連續劃線的操作,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分散到培養基的表面。經數次劃線后培養,可以分離得到單菌落。平板劃線的具體操作如圖的流程圖。玻璃涂布器(涂布平板用)接種針(穿刺接種用)接種環(劃線接種用)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三微生物的純培養②接種和分離酵母菌玻璃涂布器(涂布平板用)接種針(穿刺接種用)接種環(劃線接種用)①灼燒接種環,直至接種環金屬絲燒紅②在火焰旁冷卻接種環,拔出酵母菌培養液試管的棉塞③試管口通過火焰④在火焰附近用接種環蘸取一環菌液⑤試管口通過火焰,并塞上棉塞⑥將皿蓋打開一條縫隙,用接種環在培養基表面迅速劃三至五條平行線,蓋上皿蓋⑦灼燒接種環,待其冷卻后,從第一次劃線的末端開始作第二次劃線。重復以上操作,作第三、四、五次劃線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三微生物的純培養平板劃線法:通過接種環在固體培養基表面連續劃線的操作,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分散到培養基表面。經過數次劃線后培養,可以分離得到單菌落。連續劃線法分區劃線法三、微生物的純培養②接種和分離酵母菌微生物的純培養平板劃線法:通過接種環在固體培養基表面連續劃線的操作,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分散到培養基表面。經過數次劃線后培養,可以分離得到單菌落。連續劃線法分區劃線法12345②接種和分離酵母菌三微生物的純培養分區劃線法12345第1次劃線灼燒接種環滅菌第2次劃線灼燒接種環滅菌第3次劃線灼燒接種環滅菌灼燒接種環滅菌①接種環只蘸一次菌液,但要在培養基不同位置連續劃線多次;②劃線首尾不能相接;③每次劃線前灼燒接種環進行滅菌;④劃線操作結束后,仍需灼燒接種環,培養皿倒置培養?!酒桨鍎澗€法注意事項】②接種和分離酵母菌4.為什么劃線時要注意不能劃破培養基?一旦劃破,會造成劃線不均勻,難以達到分離單菌落的目的;二是存留在劃破處的單個細胞無法形成規矩的菌落,菌落會沿著劃破處生長,會形成一個條狀的菌落。三、微生物的純培養12345劃線軌跡生長情況注意事項:①接種環只沾
次菌液,但要在培養基
位置連續劃線多次;
②第一次劃線區和最后一次劃線區
(能/不能)相接;
③每次劃線前和劃線操作結束時,接種環需要
;④最后,培養皿需
培養。一不同不能灼燒滅菌倒置三微生物的純培養1.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劃線之前都要灼燒接種環?在劃線操作結束時,
仍然需要灼燒接種環嗎?為什么?灼燒時期目的取菌種前每次劃線前接種結束后殺死接種環上原有微生物。殺死上次劃線時殘留菌種,使下一次劃線的菌種直接來源上次劃線的末端殺死接種環上殘留的菌種,避免細菌污染環境和感染操作者。2.在灼燒接種環之后,要等其冷卻后再進行劃線的原因?以免接種環溫度太高,殺死菌種。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劃線操作時,總是從上一次劃線的末端開始劃線的原因?
使細菌的數目隨著劃線次數的增加而逐步減少,以便獲得單個菌落。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二)接種和分離酵母菌三、微生物的純培養警示:在實驗中,不可吃東西、喝水,離開實驗室時一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使用后的培養基在丟棄前一定要進行滅菌處理,以免污染環境。思考1:為什么要將平板倒置?思考2:為什么要同時放入未接種的平板?可以防止皿蓋上的水珠落入培養基,造成污染作對照,該培養基無菌落說明培養基沒有污染完成平板劃線后,待菌液被培養基吸收,將接種后的平板和一個未接種的平板倒置,放入28℃左右(培養溫度因酵母菌種類的不同而稍有差異)的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4-48h。③培養純化的酵母菌三、微生物的純培養——(三)培養純化的酵母菌2.在未接種的培養基表面是否有菌落生長?
如果有,說明了什么?
在未接種的培養基表面應該沒有菌落生長,如果有,說明培養基滅菌不徹底或被雜菌污染。可以在培養12h和24h后,觀察菌落的大小、形狀、顏色。培養24h后,菌落的大小、形狀是否發生變化,菌落顏色是否加深,光澤度是否增加,等等3.在接種酵母菌的培養基上,你是否觀察到了單菌落?這些菌落的顏色、形狀和大小是否一致?如果你觀察到了不同形態的菌落,你能分析出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嗎?
在接種酵母菌的培養基上可觀察到單菌落。如果培養基上生長的菌落的顏色、形狀、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酵母菌菌落的特點,則說明純化酵母菌的操作成功;如果觀察到了不同形態的菌落,可能是接種的菌種不純或者無菌操作不規范等原因引起的。4.你是如何記錄實驗結果的?請與其他同學交流、互評。課堂小結酵母菌的純培養2.接種和分離酵母菌1.制備培養基3.培養酵母菌①配制培養基(馬鈴薯、葡萄糖、瓊脂、水)②滅菌③倒平板(在酒精燈火焰附近操作)培養基:濕熱滅菌(高壓蒸汽滅菌鍋)培養皿:干熱滅菌(干熱滅菌鍋)用接種環在固體培養基上用平板劃線法接種平板倒置,放入28℃左右的恒溫培養箱培養課堂練習打開一條稍大于瓶口的縫隙1.下列關于倒平板的敘述,錯誤的是A.待培養基冷卻至50℃左右時倒平板B.倒平板整個過程應在酒精燈火焰旁進行C.完全打開培養皿皿蓋,右手將錐形瓶中的培養基倒入培養皿,左手立即蓋上培養皿的皿蓋D.為避免水滴滴入培養基,平板應倒過來放置√課堂練習√a區域應該為劃線的最終區域,d區域為劃線的起始區域2.在分離、純化細菌的實驗中,劃線接種(甲)、培養結果(乙)如下圖,a、b、c、d是劃線的四個區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每次劃線前后都要對接種環灼燒滅菌B.連續劃線的目的是獲得單個細菌形成的菌落C.甲圖中的a區域為劃線的起始區域D.蘸取菌液和劃線要在酒精燈火焰旁進行思維訓練:評估“水果酵素”的功效是否真實?
“酵素”制作就是利用微生物進行無氧呼吸的原理,進行像制作泡菜一樣的發酵。這樣制作的“酵素”中可能含有一些簡單的糖和膳食纖維等、蛋白質(包括多種酶)、有機酸等成分,不存在獨有的、特殊的營養物質,其中甚至可能含有微生物發酵產生的有毒物質,食用后可能會危害人體健康。
因此,“吃水果‘酵素’可以美容、減肥、促進消化和提高免疫力”的論點值得懷疑。所謂“酵素”,就是“酶”的另一種說法。練習與應用一、概念檢測1.判斷下列相關表述是否正確。(1)培養基中的營養物質濃度越高,對微生物的生長越有利。(
)(2)消毒和滅菌的殺菌程度存在差異。()(3)微生物的純培養物就是不含有代謝廢物的微生物培養物。()×√×①干制:降低食品的含水量;②腌制:食鹽、糖等制造高滲環境,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③低溫儲存:降低微生物的代謝速率從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
2.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有哪些?這些方法是如何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的?練習與應用1.某同學將5個手指尖在貼有“洗手前”標簽的培養基上輕輕按一下。然后用肥皂將該手洗干凈,再將5個指尖在貼有“洗手后”標簽的同種培養基上輕輕按一下。將這兩個培養皿放入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4h后,發現貼有“洗手后”標簽的培養皿中菌落較少。請回答:(1)這個實驗中需要進行滅菌處理的材料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2)“將指尖在培養基上輕輕按一下”相當于哪一步操作?(3)洗手后我們就能進行無菌操作了嗎?
操作時,我們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來避免手上微生物的污染?培養皿和培養基接種洗手后手上還有一些微生物
通過用酒精棉球擦拭雙手,或戴消過毒的手套等方法來避免手上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聚風風罩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雙色多功能膠印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幼兒園校園安全培訓內容
- 重癥感染護理查房
- 藥物過敏的急救與處理流程
- 新生兒窒息護理業務查房
- 幼兒園消毒規范與要求培訓
- 游褒禪山記知識點歸納
- 港股通業務知識培訓系列港股通業務方案介紹
- 防保科長述職報告
- 首都體育學院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花崗偉晶巖型高純石英原料》(編制說明編寫要求)
- “五型五好”班組創建活動參考總結
- 印章刻制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海底撈門店勞動合同
- 基準地價技術報告
- 某新能源(風能)公司:控股有限公司合同管理辦法(試行)
- 靜安區實驗室施工方案模板
- 口腔門診診所過敏性休克搶救流程
- 風電機組吊裝作業安全管理
- 世界500強CFO的財務管理筆記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