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459-2023 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標準_第1頁
DBJ50T-459-2023 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標準_第2頁
DBJ50T-459-2023 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標準_第3頁
DBJ50T-459-2023 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標準_第4頁
DBJ50T-459-2023 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重慶市渝隆遠大住宅工業有限公司批準部門: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文件渝建標[2023739號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準,編號為DBJ50/T4592023.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標準文本可在標準施行后登錄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技術發展中心2023年10月31日根據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下達2020年度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制訂修訂項目立項計劃(第一批)的通知》(渝建標(202031號)要求,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工作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家、行業和地方標的基礎上·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技術發展中心會同有關單位對重慶工程建設標準《裝配式住宅部品部件》DBJ50/T2172015進行修訂。完成本標準。本標準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模數協調;5.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設計及選本標準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是:為適應我市建筑行業發展,補充了公共建筑部品部件相關內容,結合現行相關規范,細化了本標準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技術發展中心負責具體技術內容解釋。在本標準的實施、應用過程中,希望各單位注意收集資料,總結經驗,需要修改、補充的意見和有關資料交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技術發展中心標準科研科(重慶市渝北區余松西路155號4幢11樓,郵編401147),以便今后修訂時參考。本標準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審查專家: 12術語 23基本規定 44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模數協調 54.1一般規定 54.2模數協調 54.3公差與配合 64.4優先尺寸 85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設計及選用 5.1一般規定 5.2結構墻柱部件 5.3結構梁部件 5.4結構樓板部件 5.5樓梯部件 5.6附屬結構部件 225.7圍護墻部品 5.8內隔墻部品 5.9門窗部品 5.10欄桿部品 265.11樓地面鋪裝部品 265.12墻面裝飾部品 275.13吊頂部品 285.14廚房部品 295.15衛生間部品 315.16收納部品 325.17設備管線部品 33 35引用標準名錄 36條文說明 1 2 44Modulccoordinationofasscmblcdbuildingpartsandcompo 54.1Gcncralrcquircmcnts 54.2Modulccoordination 54.3Tolerancca 6 85Designandsclcctionofasscmblcdbuildingpartsand 5.6Affiliatcdstruc 5.8Intcriorparti 24 25 27 285.14Kitchencomponc 29 31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 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集成化、模塊化、標準化、通用化,制訂本標準。管理。1.0.3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設計、選用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重慶市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0.1裝配式建筑asscmblcdbuilding分采用預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2.0.2部件componcnts在工廠或現場預先生產制作完成,構成建筑結構系統的結構構件及其他構件的統稱。建筑單一產品或復合產品組裝而成的功能單元的統稱。2.0.4結構系統structurcsystcm由結構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裝配而成,以承受或傳遞荷載作用的整體。2.0.5外圍護系統cnvclopcsystcm由建筑外墻、屋面、外門窗及其部品部件等組合而成.用于分隔建筑室內外環境的部品部件的整體。2.0.6內裝系統intcriordecora筑空間使用要求的整體。2.0.7設備與管線系統facilityandpipclincsystcm線部品組合而成,滿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整體。部件與部件、部件與部品、部品與部品之間的連接或界面。2.0.9模數modulc3選定的尺寸單位,作為尺度協調中的增值單位。2.0.10模數協調modularcoordination應用模數實現尺寸協調及安裝位置的方法和過程。2.0.11優先尺寸prcfcrrcdsizc從模數數列中事先排選出的推薦優先選用的模數或擴大模2.0.12公差tolcrancc部品部件在制作、放線或安裝時的允許偏差的數值。43.0.1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設計、選用應遵循集成化、模塊化、標準化、通用化原則,并應符合國家和3.0.2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物理力學性能、安全性、環保性、耐久性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和設計要求。3.0.3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節點連接方式和構造措施應滿足建筑抗震設防要求,無相關規范規定的連接節點的受力性能應通過試驗確定,試驗方法應符合有關規定。3.0.4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應具有質量合格證明文件,并按規定進行檢驗,其性能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和設計要求,進入施工現場應按照現行相關標準規定進行進場驗收。3.0.5結構部件的使用年限應等同于建筑的結構設計工作年限,其余部品部件的耐久性應符合國家和重慶市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3.0.6部品部件接口的位置及構造應便于施工安裝、使用、檢查54.1.2部品部件設計應遵循建筑模數制要求.采用基本模數與1基本模數的數值為1M;2導出模數分為擴大模數和分模數,擴大模數基數應為4.2.3整體收納設計應遵循模數協調的原則,宜優先選用標準6門窗洞口尺寸圍護墻厚度內隔墻墻面寬度1部品部件設計、生產、施工安裝等采用的中心定位法或界面定位法宜以軸線為基準線;2結構系統的剪力墻、柱及梁部件的水平方向宜采用中心線定位法,樓板及屋面板部件水平方向宜采用界面定位法,部品部件在建筑豎向宜采用界面定位法;3外圍護系統、內裝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宜采用界面定4.3.1公差與配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1的有關4.3.2基本公差應符合下列規定:71部品部件的基本公差應根據重要性和尺寸大小進行確定,并宜符合表4.3.2規定:級別1級2級3級2預制混凝土部件采用干法連接時,基本公差級別宜按表4.3.2中1至2級選??;預制混凝土部件采用濕法連接時,基本公差級別可按表4.3.2中2至4級選取;3當預制混凝土部件表面為建筑飾面層的基層時,基本公差級別應按表4.3.2中1至2級選取,并應根據飾面層的材料及做法,對結構構件的制作公差和安裝公差分別提出具體設計要求。1部品部件的安裝位置與基準面之間的距離(d),應滿足公差與配合的狀況,且應大于或等于連接空間尺寸,并應小于或等總和,且連接公差(es)的最小尺寸可為0,公差與配合見如圖4.3.3所示;2公差應根據部品部件的功能部位、材料、加工等因素選定。在精度范圍內,宜選用大的基本公差。84.4.2部品部件的優先尺寸應由部品部件中通用性強的尺寸系4.4.3部品部件的優先尺寸可分解和組合,分解或組合后的尺4.4.4裝配式住宅建筑層高優先尺寸為3000mm,其層高的優先尺寸增量為1M;裝配式公共建筑層高優先尺寸為3600mm、3900mm、4200mm,其層高的優先尺寸增量為3M。4.4.5結構部件采用的優先尺寸可按表4.4.5確定。優先尺寸(單位:mm)墻寬度800、1000、1200、1500、1柱9續表4.4.5項目優先尺寸(單位:mm)梁注:梁高度、樓板厚度均為疊合后尺寸。4.4.6附屬結構部件采用的優先尺寸可按表4.4.6確定。表4.4.6附屬結構部件優先尺寸優先尺寸(單位:mm)陽臺板寬度陽臺寬度優先尺寸宜與主體結構開間尺寸一致寬度4.4.7住宅建筑層高為3000mm時,樓梯部件采用的優先尺寸可按表4.4.7確定。表4.4.7樓梯部件優先尺寸梯間凈寬9注:*表示踏步按整層高度等分后:四舍五人取整的踏步高度。4.4.8圍護系統部品采用的優先尺寸可按表4.4.8確定。部品優先尺寸(單位:mm)圍護墻板寬度門寬度窗寬度4.4.9內隔墻部品采用的優先尺寸可按表4.4.9確定。部品優先尺寸(單位:mm)寬度寬度寬度4.4.10墻面裝飾部品采用的優先尺寸可按表4.4.10確定。表4.4.10墻面裝飾部品優先尺寸部品優先尺寸(單位:mm)寬度寬度寬度注:由于墻面板產品類型多樣;尤其是復合墻面板的材料復合工藝不同:厚度尺寸更為多樣化:除本表格中的常見厚度優先尺寸外,可根據需求選用產品。4.4.11樓地面鋪裝部品采用的優先尺寸可按表4.4.11確定。表4.4.11地面鋪裝部品優先尺寸優先尺寸(單位:mm)寬度4.4.12整體衛生間采用的優先尺寸可按表4.4.12確定。表4.4.12整體衛生間優先尺寸優先尺寸(凈尺寸)(單位:mm)表4.4.13灶柜部品優先尺寸優先尺寸(單位:mm)寬度4.4.14廚房吊柜部品采用的優先尺寸可按表4.4.14確定。表4.4.14廚房吊柜部品優先尺寸優先尺寸(單位:mm)4.4.15排氣(煙)道部品采用的優先尺寸可按表4.4.15確定。優先尺寸(單位:mm)長寬高5.1.1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按功能可分為:結構墻柱部件、結構5.1.2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設計及選用應協調部品部件的設計、生產和安裝過程的尺寸,并對建筑設計模數與部品部件生產制造之間的尺寸進行統籌協調。5.1.3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建筑設計有提下,采用標準化、模數化設計方法,編制成套設計文件。5.1.4裝配式建筑的結構部件,應遵循受力合理、連接簡單、施工方便、少規格、多組合、連接節點設計應滿足結構承載力和抗震性能要求、并能組裝成形式多樣的結構系列的原則。5.1.5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中構件的拆分位置除宜在構件受力較小的部位來確定外,尚應考慮生產、運輸、吊裝以及施工可操作性5.1.6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在生產、堆放、運輸、起吊和安裝過程中應按照實際工況的荷載、計算簡圖、混凝土實體強度進行階5.1.7裝配式混凝土構件的吊環、預埋件等應采用鋼材或其他護、外腳手架安裝等各種工況下的受力要求。1裝配式建筑結構部件的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預應力混凝土樓板結構的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其他預應力部件的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40;2結構部件縱向受力鋼筋宜選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標的HRB400級及以上熱軋鋼筋;板類構件配筋(含疊合板)受力鋼及預應力結構中的非預應力鋼筋可采用CRB600H級冷軋鋼筋;箍筋宜選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標的HPB300、HRB400級熱軋鋼筋3預應力部件混凝土采用的鋼材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用螺紋鋼筋》GB/T20065、《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5部件吊環應采用未經冷加工的HPB300鋼筋制作;部件6灌漿料各項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相關標準的規定,5.2.3預制結構柱除應進行正截面承載力和斜截面承載力計算1預制結構柱正截面承載力和斜截面承載力計算應符合現2預制結構柱柱底水平接縫的受剪承載力計算應符合現行節點核心區抗震受剪承載力驗算;對四級抗震等級可不進行驗算。梁柱節點核心區抗震受剪承載力驗算和構造應符合現行國1矩形柱截面寬度或圓柱直徑不宜小于500mm·且不宜小于同方向梁寬的1.5倍;2柱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于20mm,縱向受力鋼筋的間距不宜大于200mm且不應大于400mm;3柱的縱向受力鋼筋可集中于四角配置且宜對稱布置。柱5宜采用套筒灌漿連接,其連接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5.2.6預制結構柱縱向鋼筋在后澆節點區內采用直線錨固、彎折錨固或機械錨固的方式時,其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采用錨固板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錨固板應用技術規程》JGJ256中的有關規定。5.2.7預制結構柱的底部應設置鍵槽且宜設置粗糙面,柱頂應設置粗糙面。鍵槽和粗糙面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裝配式混凝土5.2.8預制結構柱的底部鍵槽應設置排氣孔。5.2.9當預制結構柱采用其他形式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和現行行業標準的有關規定。5.2.10預制剪力墻水平接縫位置宜設在樓面結構標高處。5.2.11預制剪力墻拆分大小宜按吊裝重量和墻肢長度確定;不宜將躍層墻、樓梯間周邊剪力墻、短肢剪力墻和受力復雜的剪力墻選做預制部件,同時預制部件平面外不宜有梁搭接。5.2.12剪力墻的預制段宜采用一字形。5.2.13預制剪力墻除應進行墻體整體正截面承載力和斜截面承載力計算外,還應進行水平接縫的正截面承載力和受剪承載力1預制剪力墻整體正截面承載力和斜截面承載力計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2預制剪力墻水平拼縫接縫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預制墻水平接縫的受剪承載力計算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的規定。5.2.14需進行抗震驗算的預制剪力墻部件、梁部件連接節點受彎承載力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1縱向鋼筋配置按預制剪力墻部件、梁部件連接截面處連接鋼筋及梁伸入墻體的底部縱筋的布置確定,連接截面材料抗壓強度設計值取抗震墻部件、梁部件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的較2連接節點受彎承載力不應小于按梁截面實際配筋并按現5.2.16需進行抗震驗算的預制剪力墻部件連接節點疊合面受剪承載力計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1預制剪力墻與現澆墻段連接時,其錨固鋼筋長度不小于2預制剪力墻的豎向分布鋼筋宜采用雙排連接,采用單排配筋率要求,連接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12mm,同側間距不應大于600mm。5.2.21預制剪力墻二次澆筑的混凝土中鋼筋的錨固和連接應5.2.22預制剪力墻的頂部和底部與后澆混凝土的結合面應設5.3.2結構梁除應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和承載力極限狀態驗1疊合梁端豎向接縫的受剪承載力驗算應符合現行行業標2疊合梁承載力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驗算應符5.3.3疊合梁的箍筋可采用整體封閉箍或組合封閉箍,箍筋配5.3.4采用預制柱及疊合梁的裝配整體式框架節點,主梁與次5.3.5梁縱向鋼筋在后澆節點區內采用直線錨固、彎折錨固或5.3.6預制梁與后澆混凝土疊合層之間的結合面應設置粗糙5.4.1結構樓板部件包括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預應力混凝面受剪和疊合面受剪承載力驗算,并進行變形和裂縫控制驗算。預制底板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1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的預制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5.4.4高層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屋面層和平面受力復雜位置采用疊合板時,后澆混凝土疊合層厚度不應小于100mm,且后澆層內應采用雙向通長配筋,鋼筋直徑不宜小于8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桁架上、下弦鋼筋宜采用HRB400鋼筋,腹桿鋼筋宜采用5.4.7疊合板之間的接縫可采用分離式接縫和整體式接縫,整板或雙向板設計。采用分離式接縫時宜按單向板設計。對長寬比不大于3的四邊支撐疊合板,采用整體式接縫時,可按照雙向5.4.9當疊合板采用密拼整體式接縫的雙向板時,后澆混凝土疊合厚度不小于預制板厚度的1.5倍且不小于75mm,接縫處附板應用技術規程》T/CECS715的有關規定。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出錨入梁或墻的后澆混凝土中,錨固要求應滿足現行行業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的有關規定。單向疊合板的預制板內分布鋼筋不錨入支座時,宜在緊鄰預制板頂面的后澆混凝土疊合層中設置附加鋼筋,附加鋼筋截面面積和錨固構造應滿5.4.11當疊合板的后澆混凝土疊合厚度不小于100mm且不小于預制板厚度的1.5倍時,疊合板端支座處預制板內縱向受力鋼5.4.12疊合板的預制板與后澆混凝土的結合面應設置粗糙面,于4mm。5.4.13結構樓板部件的寬度宜以3M為模數,最小寬度不宜小于6M,最大寬度不宜大于24M。5.4.14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的預制底板受力鋼筋間距宜以5.4.15預應力混凝土疊合板預制底板受力鋼筋宜采用預應力間距不宜小于M/5.最大間距不宜大于1M。5.5.3預制板式樓梯的梯段板底應配置通長的縱向鋼筋。板面5.5.5樓梯部件應根據樓梯部件形式及重量合理設置吊點位置5.5.6踏步面無飾面要求的樓梯部件應設計防滑槽,并在工廠5.6.2預制的附屬結構部件與現澆混凝土結合面進行粗糙面處的80%。5.6.4附屬結構部件的正截面承載力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1陽臺板部件有疊合板式陽臺和全預制梁式陽臺,陽臺板2陽臺板部件上預留的板鋼筋應與相鄰樓板可靠連接,鋼2預制的空調板、遮陽板及雨棚板應與主體結構或過梁可2預制飄窗板應與主體結構可靠連接,上部預留鋼筋需滿5.7.1圍護墻部品包括預制外墻板、現場組裝骨架外墻、建筑幕5.7.2圍護墻部品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圍護墻部品的裝飾構件應結合外墻板整體考慮,部品接縫部位、門窗洞口等構配件組裝部位的構造設計及材料的選用應2圍護墻部品的耐火極限應根據建筑的耐火等級確定,其連接構造應滿足防火的要求。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物理性能應符合建筑使用功能及重慶市現行節能標準的要求;4圍護墻部品與主體結構連接用節點連接件和預埋件應采取可靠的防腐蝕措施;5圍護墻部品飾面層的耐擦洗、耐污性能應根據設計使用年限及維護周期綜合確定。5.7.3圍護墻部品的選型應結合建筑立面效果進行排板設計,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可選擇一體化方案,宜選擇集成基層、功能層和裝飾層為一體的墻板部品部件,現場配合相關接口構造可實現外墻圍護的2當采用預制混凝土圍護墻板時,不應在外側粘貼保溫層、現場抹灰和現場粘貼瓷磚;3當選擇預制混凝土圍護墻板時,可結合門窗位置選擇整間板、橫條板、豎條板的布置方式。整間板的寬度宜為建筑開間尺寸,高度宜為建筑層高;橫條板寬度宜為1個或多個建筑開間尺寸,當開間尺寸較大時也可為開間尺寸的1/2;豎條板的高度宜為建筑層高;1燃燒性能和耐火等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2內隔墻部品應滿足不同使用功能房間的保溫、隔熱、隔3設備管線安裝及開洞處理穿過裝配式隔墻時,孔洞周邊1應根據使用功能和使用部位需求,確定采用單層或雙層3用做分戶墻時,單層條板厚度應不小于200mm;雙層條板隔墻的單塊厚度應不小于100mm;兩板間空腔宜為10mm~4用做戶內分室隔墻時宜選用單層條板,厚度應不小于5條板隔墻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輕質條板隔墻等不燃材料;3有防水、防潮要求的房間隔墻應采取相關措施,墻面板宜采用耐水飾面一體化集成板,門與板交界處、板縫之間應做防水4骨架的布置應滿足墻體強度的要求,骨架強度應進行驗5.8.5模塊化隔墻的選用應采用集成支撐構造、填充材料、設備管線、飾面層于一體的模塊化隔墻等材料。5.9.2門窗部品的設計應符合列規定:1門窗部品設計應根據尺寸偏差、抗風壓性能、水密性能、30591的有關規定;2門窗部品宜采用優先尺寸系列制作。預制剪力墻的水平接縫位置應保證門、窗洞口的完整性,便于部品標準化生產。門3外門窗應采用標準尺寸的門窗部品,門窗模數網格應與門窗部位的室外裝飾件和室內裝修尺寸協調;4預制外墻中外門窗宜采用企口或預埋件等方法固定,可采用預裝法或后裝法設計;5帶有門窗框的裝配式混凝土外墻板,其門窗洞口與門窗框間不應有縫隙或空洞;6門窗的設計尺寸,應采用門窗洞口寬度和高度的標志尺寸,即門窗洞口的凈寬和凈高,門窗寬度和高度的尺寸數列宜為基本模數的倍數。5.9.3門窗部品的選用應符合列規定:1門窗部品的選用應滿足建筑使用的基本性能要求;2外門窗部品與門窗洞口尺寸和預留條件,應符合現行國3外門窗應根據使用功能空間的通風、采光、節能等要求,結合外墻板類型、規格尺寸等因素綜合確定外門窗的洞口尺寸、4門窗洞口等構配件組裝部位的構造設計及材料的選用應5.10.1欄桿部品包括陽臺欄桿、樓梯欄桿、百葉護欄及柵欄等5.10.2欄桿部品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欄桿部品的選用宜采用標準化部品;2欄桿部品應以堅固、耐久的材料制作,應安裝牢固,滿足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3欄桿部品防雷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XGB50057的規定,部品與主體結構的防雷體系應可靠連接并4欄桿部品在進行護欄圖紙深化時,必須保證設計安全,保證立桿間距、樁柱間距等滿足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5.11樓地面鋪裝部品5.11.1樓地面鋪裝部品包括石材、地面磚、無機復合板、金屬復5.11.2樓地面鋪裝部品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樓地面鋪裝部品應滿足房間使用的荷載、防水、防滑、隔聲等各項基本功能需求,應與主體結構有可靠連接,且施工安裝時不應破壞主體結構,地面系統與地面輻射供暖、供冷系統結合3樓地面部品材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陶瓷磚》GB/T用型片狀模塑料(SMC)》GB/T15568、《柔性飾面磚》JG/T311、5.11.3樓地面鋪裝部品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樓地面鋪裝部品的品種、規格、質量等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應產品標準的規定,并有產品合格證和性能檢測報告;2樓地面鋪裝部品的有害物質釋放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18580的規定;4樓地面鋪裝部品的防火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的有關規定;5樓地面鋪裝部品的尺寸偏差、物理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陶瓷磚》GB/T4100、《柔性飾面磚》JG/T311、《輕質陶瓷5.12墻面裝飾部品5.121墻面裝修部品部件包括纖維增強水泥板、玻鎂板、木塑板材、鋁蜂窩板等基層板材料,通過涂裝工藝或覆膜工藝等復合5.12.2墻面裝飾部品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墻面裝飾部品的有害物質釋放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壁紙中有害物質限量》GB18585、《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18580、《室內裝修材料膠粘劑中有害物質限量》GB18583等的有關規定;2墻面裝飾部品的選用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裝配式3墻面裝飾部品防火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的有關規定。5.12.3墻面裝飾部品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墻面裝飾部品原材料均應具有產品合格證,其品種、規格、顏色和吸水率等各項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應產品標準的2墻面裝飾部品的主要材料性能指標應滿足受力、抗震、安5.13.2吊頂部品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吊頂部品的品種、規格、質量等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應產品標準的規定,并有產品合格證和性能檢測報告;2吊頂部品的有害物質釋放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18580中E1類的規定,并出具有效的檢測報告;3吊頂部品防火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的有關規定。5.13.3吊頂部品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吊頂部品的尺寸偏差、物理性能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2吊頂部品的防火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的有關規定;3廚衛吊頂部品應選用耐污和易清洗的吊頂材料,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彩色涂層鋼板及鋼帶》GB/T12754、《聚氯乙烯覆膜金屬板》GB/T18847、《通用型片狀模塑料(SMC)》GB/T15568及現行行業標準《普通裝飾用鋁蜂窩復合板》JC/T2113等4龍骨或基層部品的質量、規格、安裝間距及連接方式應符T558的有關規定。5.14.1廚房部品包括廚房家具和廚房設備等。5.14.2廚房部品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廚房部品之間的尺寸模數應相互協調,其整體組合應與廚房建筑空間尺寸模數相協調;2廚房高柜、吊柜等家具部品的材料、加工制作、使用功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3廚房灶具、油煙機、洗菜盆等設備部品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4廚房墻地面、吊頂部品的接口設計、材料選擇、安裝要求、質量控制等應符合《住宅整體廚房》JG/T184、《裝配式建筑集成5.14.3廚房部品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住宅廚房家具和廚房設備的模數應符合《住宅廚房家具和廚房設備模數系列》JG/T219的有關規定;2廚房操作臺宜采用L型或U型布置。操作臺、灶具、洗滌池等相關布置及尺寸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的有關規定;3廚房操作臺的臺面應選用無毒無害、耐水、耐腐蝕、易清4廚房柜體的設置不應影響廚房自然通風和采光,柜體內的擱物板宜采用可調式設計;5廚房設備規格、質量、安全性能的選擇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6集成式廚房墻地面和吊頂部品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1)墻地面和吊頂部品選用耐熱和易清潔的材料,地面應選擇防滑耐磨、低吸水率和易清潔的材料;2)墻地面和吊頂部品品種、規格、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國家相關標準的規定,并優先選用綠色、環保3)墻地面和吊頂部品應選用標準化、模數化、通用化的4)墻地面和吊頂部品燃燒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的有關規定。7整體廚房部品選擇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住宅整體廚房》JG/T184的有關規定;8集成式廚房管線部品應采用通過綜合設計及管線集成技術高度集成的部品。5.15衛生間部品5.15.2衛生間部品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衛生間設備及管線部品安裝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住宅設計規范XGB50096的有關規定;2集成式衛生間的接口設計、材料選擇、安裝要求、質量控制等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及重慶市地方標準《裝配式建筑集成式3集成式衛生間結構設計應滿足運輸、安裝、使用等方面的強度要求,節點連接構造應滿足防滲漏和防潮的要求,地面應滿足防滑要求,不應安裝燃氣熱水器。并滿足使用過程中維護更新4集成式衛生間采用同層排水方式時,按所采用整體衛生間的管道連接要求確定降板區域和降板深度,并有可靠的管道防滲漏技術措施;從排水立管或主干管接出的預留管道,應靠近整體衛生間的主要排水部位;5集成式衛生間地面、吊頂、墻面和潔具設備及管線的高度集中設計,并應與內裝修工程的其他系統進行協同設計;6集成式衛生間的設備管線應進行綜合設計,給水、熱水、電氣管線宜敷設在吊頂和空腔內;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更新、維護的需求,并應在相應的部位設置檢修口或檢修門,且應符合現行5.15.3衛生間部品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衛生間部品使用宜選擇集成度高的整體衛生間,所用部品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國家標準《住宅衛生間功能及尺寸系2衛生器具應選用節水型產品;3衛生間墻、地、頂部品材料選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衛片狀模塑料(SMC)XGB/T15568及現行行業標準《柔性飾面磚》5.16收納部品5.16.2收納部品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亮腳儲柜部品柜體底面離地面凈高不宜小于100mm,圍板式儲柜部品的柜體底面離地面凈高不宜小于50mm;2收納部品尺寸空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家具柜類主要5.16.3收納部品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收納部品的制作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家具形狀和位2收納部品的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家具力學性能試驗柜類穩定性XGB/T10357.4、《家具力學性能試驗柜類強度和耐3收納系統部品應進行標準化、模塊化設計,宜采用工廠生產的標準化部品;5有水房間的收納部品應選用合適的材料并采取相應措5.17設備管線部品5.17.1設備管線部品包括電氣與智能化系統及設備、給排水管網及設備、采暖管網及設備,通風系統及設備,燃氣管網及設備、空調系統及設備、排煙氣道及設備等。5.17.2設備管線部品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電氣與智能化管線部品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范》GB55024、《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2設備給排水部品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3集成式廚房和集成式衛生間的設備與管線設計應符合下1)給水排水、通風、電氣及排煙等管道管線應采用標準化接口,且應在接口位置設置檢修口;2)集成式廚房和集成式衛生間內的管道材質和連接方式宜與公共區的管道匹配,當采用不同材質的管道連3)給水排水、通風、電氣及排煙等設備與管線部品的設置、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和重慶市有關標準的規定。4采暖、通風設備部品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通風管道耐火試驗方法》GB17428、《新風空調設備通用技術條件》GB/T37212、《太陽能供熱采暖工程技術標準》GB50495等相關規定;5燃氣管網及設備部品設置、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5.17.3設備管線部品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設備管線部品選用應遵循管線與結構分離的原則,實現集成化設計,統籌隔墻和墻面系統、吊頂系統、樓地面系統、廚房系統、衛生間系統、收納系統與設備和管線系統的協調性及適配性進行工廠化生產:1)設備和管線系統宜采用通過綜合設計及管線集成技術設備與管線系統的高度集成的部品;2)設備和管線不宜敷設在混凝土結構或混凝土墊層內,也不宜通過墻體表面開鑿或剔鑿等方式設置;3)豎向主干管線、公共功能的閥門、計量設備、電氣設備以及用于總體調節和檢修的部件,應集中設置在公共區域的管井或表間內;4)設備和管線的預留洞口尺寸及位置、開關插座、控制器等部品接口點位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定位準確,并按要求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保證隔聲、防火等方面5)敷設于樓地面的架空層、吊頂空間、裝配式隔墻空腔便于檢修,檢修口宜采用標準化尺寸,且應根據設計要求采取可靠措施保證安裝牢固。2設備管線部品選用應遵循接口標準化、通用性及互換性要求。1為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的寫法為:“應符合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6《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7《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19《預應力混凝土用螺紋鋼筋》GB/T2006518《住宅設計規范XGB5009622《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27《陶瓷磚》GB/T410029《不燃無機復合板XGB2597030《通用型片狀模塑料(SMC)》GB/T1556834《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38《通用型片狀模塑料(SMC)》GB/T1556839《建筑用輕鋼龍骨》GB/T1198146《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24248《住宅整體廚房》JG/T18449《住宅廚房家具及廚房設備模數系列》JG/T21950《柔性飾面磚》JG/T31156《裝配式建筑集成式廚房、集成式衛生間應用技術》59《聚氯乙烯壁紙》QB/T3805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 3基本規定 444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模數協調 4.2模數協調 4.3公差與配合 464.4優先尺寸 5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設計及選用 5.1一般規定 475.2結構墻柱部件 5.3結構梁部件 5.5樓梯部件 495.8內隔墻部品 5.15衛生間部品 501.0.2重慶市新型建筑工業化經過多年發展.積累了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本標準適用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裝配式鋼結構、木結構建筑可參照本標準執行,為更好實現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推廣使用。3.0.1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應在符合《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住宅尺寸協調標準》JGJ/T445等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規定的前生產和建筑創新兩方面的要求。3.0.2部品部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等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規定。3.0.3結構部件節點連接的承載能力和延性不宜低于同類現澆設計理念,保證部件的連續性和結構的整體穩定性,使整個結構然荷載的能力,并避免結構體系出現連續倒塌。非結構部品仍需進行抗震設計。3.0.4鋼筋進場應按有關標準規定檢查其力學性能及公稱直徑等;混凝土應按國家現行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據混凝土強度等級、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連接件的結構性能應檢驗合格,并滿足防腐和耐久性要求;使用保4.2模數協調4.2.1本條沿用《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的有關規定,亦符合目前我國建筑行業使用習慣。4.2.2本條的突出特點是制定裝配式建筑設計和部品部件的優先尺寸模數數列,制約對建筑模數數列的隨意性使用,以便推動裝配式住宅的工業化建造。在實際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如遇特殊情況也可以選用符合《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要求的其他模數數列。4.2.3模數協調的基本原則是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實現通用性和互換性。即使標準化、通用化的部品部件適用于常規的各類裝配式建筑。因此,大量標準化、通用部品部件的應用可提高部品部件質量,降低成本;通用化部品部件所具有的互換能力,可促進市場的競爭和部品部件生產水平的提高。建筑模數協調工作涉及到的行業與部品部件的種類很多,需各方面共同遵守各項協調原則,制定各種部品部件或組合件的協調尺寸和約束條件。實施模數協調的工作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以及影響面較大的類別和部位可先期運行,如門窗、廚房、間等。重要的部品部件和組合件應優先推行標準化、通用化。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中第7.2.5條規定,供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的窗口的凈高度和凈寬度均不應小于1.0m,因此,本標準僅對裝配式建筑門窗洞口的優先尺寸模數數列作出規定,實際設計中無法滿足3M的模數要求時,也可采用1M的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