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課件-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_第1頁
第一課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課件-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_第2頁
第一課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課件-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_第3頁
第一課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課件-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_第4頁
第一課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課件-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選必二

法律與生活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

《民法典》規定在婚姻與家庭中民事主體的權利與義務《民法典》規定的自然人的權利與義務確保前三單元所涉實體的權利與義務的實現《勞動法》規定的勞動者和經營者的權利與義務

第一單元民事權利與義務第二單元家庭與婚姻第三單元就業與創業第四單元社會爭議解決本冊教材內容是圍繞“民事權利與義務”展開的模塊知識邏輯體系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積極維護人身權利民法基本原則必要性:旨在調整各方利益關系內容: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民法民法與民事法律關系含義: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構成要素:主體、客體和內容調整范圍:平等主體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民事法律關系姓名肖像受保護名譽隱私不可侵生命健康俱可貴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最基礎的權利)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

二、思維導圖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個人信息權法律保護……法律禁止……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續更新,上千款模板選擇總有一款適合你02課標要求考情概覽考情預測年份試題類型考查考點2024北京高考真題選擇題民法的基本原則和名譽權2024浙江高考真題選擇題隱私權2024吉林高考真題選擇題法律關系的客體1.從命題內容上看,民事法律關系三要素、民事行為能力(完全、限制、無、三種情況)、民法基本原則、人身權中的隱私權與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內容是高考考查的重點;2.從考查形式上看,選擇題和非選擇都有考查,案例分析類是考查的重點;3.命題常常結合公民法律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來進行考查。1.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2.識別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考情解讀

案件1:12周歲的李某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和賣家XX超市訂立了一份買賣手機的合同,手機價值一萬元。在李某某用父母的卡進行支付后,XX超市隨機將手機交付給了李某。議學任務:1.此案件適合民法調整嗎?此民事法律關系中涉及的三要素:主體、客體和內容分別是什么?2.李某實施的購買行為有效嗎?為什么?創設情境

突破考點一、透視民法與民事法律關系1、民法:民法調整的是

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平等主體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民事主體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沒有領導和服從的強制關系。【案例1】行政機關在從事行政管理活動時與自然人或法人形成的法律關系受民法調整嗎?為什么?【案例2】行政機關因采購商品與企業簽訂買賣合同,這一法律關系受民法調整嗎?為什么?不受。這種法律關系是行政法律關系,雙方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不受民法調整。(同理,從企業管理角度看,企業與職工也是不平等主體,所以民法不調整勞動糾紛)受。此時行政機關是以機關法人的身份簽訂合同的,此時機關法人與其他民事主之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這種買賣合同關系由民法調整。民法典是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1.1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民事義務一、透視民法與民事法律關系1、民法:民法調整的是

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平等主體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1.1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民事義務提醒:其他關系如戀愛關系、行政關系、勞動關系、犯罪(刑事法律關系)等民法不調整。1.(2024·常州聯考)民事法律關系就是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下列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的是(

)①A建筑公司要求B市政府付清某公共工程的尾款②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存在刷單炒信行為的某網店處以5000元罰款③甲答應乙一起去外地旅游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諾④即將參加高考的小輝要求鄰居莉莉不要在午休時間彈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456789102121314111√3.A縣人民政府為建文化館,向該縣B銀行貸款500萬元,到期未能償還。B銀行以A縣人民政府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案所涉及的法律關系(

)A.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B.應屬于政府行政行為,不應由民法調整C.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縱向經濟關系D.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4567819102121314113√一、透視民法與民事法律關系2、民事法律關系:包含三要素:主體、客體和內容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1)主體: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主體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自然人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根據年齡和智力狀態,將自然人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民事權利能力強調“有沒有資格”的問題。民事行為能力強調“有沒有能力”的問題。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非法人組織是指不具有法人資格但能夠依法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的組織。【案例】十歲的孩子能成為房屋買賣合同的買受人嗎?【案例】十歲的孩子能自己一個人去買房嗎?能!不能!如: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屬于營利性法人,公立學校屬于非營利性法人,政府機關屬于特別法人。如: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等(自合法成立時起到終止時止)1.1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民事義務

①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A.成年人(18周歲以上的自

然人)B.16周歲以上且以自己的

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

源的未成年人【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類型】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A.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B.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

為的成年人③無民事行為能力人:A.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B.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8周

歲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

年人注意: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行為。注意:①可以獨立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②純獲利行為有效③其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追認后有效,不追認則無效注意:單獨實施的行為一律無效,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有效【重點突破】4.下列關于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②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同時發生,同時消亡③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因人的年齡、智力狀態而有所不同④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是不一致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567819102121314114√一、透視民法與民事法律關系2、民事法律關系:包含三要素:主體、客體和內容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1)主體:(2)客體: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它因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而不同。例如:所有權關系的客體:物(靜態)債權關系的客體:行為(動態,具體行為)知識產權關系的客體:

智力成果和商業標記人身關系的客體:人身利益(3)內容:民事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在民事法律關系中,權利和義務既是相互對立的,也是相互聯系的。往往一方的權利就是另一方的義務,一方的義務就是另一方的權利,二者通常是對等的。(≠相同、相等)1.1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民事義務

案件2:小林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撿到一只皮包,里面裝有票據和現金。小林和父母商量后,準備第二天交給老師處理。當晚,電臺播出一則尋物啟事,失主聲明,若有人歸還拾到的皮包,愿以500元酬謝。小林心想,自己撿到的皮包可能就是這位失主的。當小林準備把皮包歸還失主時,他的父母認為應當向失主收取500元錢,可他覺得,如果收錢就不是拾金不昧了。議學任務:

1.撿到錢包,小林可否不還?這是道德要求還是法律要求?

2.小林父母有權要求失主支付500元報酬嗎?創設情境

突破考點1.撿到錢包,小林可否不還?這是道德要求還是法律要求?2.小林父母有權要求失主支付500元報酬嗎?不能不還。“拾金不昧”不僅是道德上要求,也是法律上的一項義務(若據為己有則構成“不當得利”);《民法典》物權編第314條的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民法典》物權編第317條明確規定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在法律上構成“懸賞廣告”,具有法律約束力,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議學提示3.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1)依據: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2)表現:①民法不僅體現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范,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和社會公德,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維護公序良俗。(法中有德)②民法強調獨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權利明確、財產關系穩定與交易安全的社會秩序,凸顯了文明、和諧、平等、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德中有法)1.1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民事義務一、透視民法與民事法律關系含義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和司法機關審理民事案件時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目的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調整各方之間的利益關系內容平等原則(首要)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意思自治)公平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誠信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綠色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4、民法的基本原則:沒有特權、沒有歧視(強調“入場”的平等)民法的核心,強調(不強迫)公序良俗原則是對自愿原則的限制一、人身權利概述1.人身權的重要性: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①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為獨立的民事主體的前提;②人格尊嚴是人之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補充: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拘禁、逮捕、剝奪、限制的權利。(身體層面)②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指與人身有密切聯系的名譽、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權利,具體體現為人格權,如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禁止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精神層面)1.2積極維護人身權利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人格權:①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

②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

榮譽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身份權:配偶權、親屬權、監護權、繼承權人身權注意:①自然人:姓名權

②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名稱權要求:既要依法維護自己的人身權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權利。2.人身權的內容及要求最基礎的權利身份權并非人人都有,而人格權人人都有!一、人身權利概述二、積極維護人身權利

法律保護法律禁止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侵犯他人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姓名權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肖像權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不得使用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也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隱私權是對憲法規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權利的落實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1.身體權:公民維護其身體完整的人格權,并自由支配其肢體、器官和其他人體組織的人格權。(傷害身體的完整性)2.健康權:指自然人以其身體外部組織的完整和身體內部生理機能的健全,使機體生理機能正常運作和功能完善發揮。(損害健康,致人患病)3.生命權:指公民為維持自己生命的延續,不受他人非法剝奪的權利。在因侵權行為致人死亡時,即是典型的侵害生命權的情形。(致人死亡)三項人格權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甲為了要回賭債,將乙的一截手指砍斷

強行剪掉他人毛發

疫情期間,甲明知道感染新冠病毒,還到處亂跑,造成10幾人感染

醫院誤摘患者腎臟,導致患者死亡√√√√√√√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一、姓名權1.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權。在現實生活中有重名的現象,并不是侵權行為。2.以侮辱方式使用他人姓名、故意錯誤使用他人姓名、給他人取“渾名”或“綽號”等,均屬于侵害他人姓名權的行為。3.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姓名權、肖像權7.(2024·宿遷期末)某校高一學生肖某覺得父母給自己取的名字太土氣,所以想給自己換個名字,他認為姓名權是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因此可以隨意更改姓名。對此,下列關于姓名權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姓名體現個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因而不能隨意更改②一般來說,個人的姓名是由父母決定的,因而不能更改姓名③姓名權的保護對象包括所有自然人的姓名、筆名、網名等④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3456819102121314117√二、肖像權1.侵犯肖像權的構成要件:①未經允許擅自使用

②以營利為目的(確定侵權責任大小的情節,而非決定性條件)③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的,或者或者利用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并且往往同時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姓名權、肖像權肖像權的合理使用---不構成侵權情形①新聞報道拍攝照片和影像。在新聞報道中使用相關人物的肖像,使觀眾了解真相。符合社會公眾利益的行為不構成侵害被曝光者肖像權(如報道政治活動時使用了某政治家的肖像)②通緝逃犯和罪犯而使用他人肖像。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或為國家利益舉辦特定活動使用公民的肖像。③為記載或宣傳特定公眾活動使用參與者的肖像。因為公民參與此類活動中,就意味著在一定程度上處分了自己的肖像權,對其肖像在此活動中加以使用,不構成侵權。④基于科研和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圍內使用。如為醫學試驗、法醫學教學在課堂上向學員展示病人或者接受法醫鑒定的受害人的肖像。⑤為肖像權人自身的利益使用其肖像。如為肖像權人具備某種特殊技能所做的廣告中使用其肖像;在尋人啟事中使用失蹤人的肖像等。注:公眾人物,如明星,其肖像權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要不用于商業目的,不刻意丑化他們,就不算侵權。擴展延伸主體二者區別★法律規定★侵權要件侵權責任①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和榮譽權。②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權侵權】③也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榮譽權侵權】①行為人故意(或過失)實施了侮辱、誹謗的行為,且為第三人所知悉;②侮辱、誹謗指向特定人(一人或數人);③受害人的社會評價因侵權人的行為而降低。(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享有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榮譽權:……對國家和社會作出突出貢獻或取得優異成績而被授予榮譽稱號。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注意】榮譽與名譽是有聯系的:如果非法剝奪公民的榮譽稱號,使公民的名譽也受到損害的,同時構成侵害榮譽權和名譽權。名譽權和榮譽權主體★法律規定侵權責任意義自然人①民法保護隱私權,是對憲法規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權利的落實;②尊重他人隱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③保護個人信息,利于保護自然人的人身與財產權利、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法律保護個人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①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個人信息權益。②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方式處理他人個人信息;③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分處理。①隱私權受到侵害,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②公民的個人信息受到侵害的,情節較輕的,適用民法;情節嚴重的,適用刑法。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注意:個人信息并非都是隱私。侵犯隱私權①偷看別人的聊天記錄/日記

②未經允許翻看他人的課桌抽屜、書包等③獲取、刪除、公開買賣他人的私密信息隱私和個人信息保護11.(2024·南通如皋模擬)“AI換臉”走紅網絡。一張照片經過深度合成算法處理,就能秒變視頻主人公。原告A在某平臺發布了一段自己著漢服出鏡的視頻。后A發現被告B公司運營的“AI換臉”App中有自己拍攝的古風造型視頻模板,用戶可通過上傳照片,將視頻模板中的人臉替換成用戶上傳的人臉,其余內容都與原視頻保持一致。換臉后生成的古風造型視頻,用戶可將其保存并分享到其他平臺。本案中,庭審爭議的焦點可能有(

)①B公司是否侵犯了A的作品的改編權②處理A的個人信息是否遵循合法、正當原則③視頻換臉后是否會被識別為特定主體A的肖像④B公司的混淆行為是否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456781910212131411√13.(2024·蘇州期中調研)“紅色劇本殺”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游戲中傳承紅色基因,這種沉浸式體驗深受青少年的喜愛。A劇本殺店張貼海報:“最新奇的劇情,最豐富的種類”“海量下載、改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