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DB31/T689.1—2013感染預防技術要求第1部分:個人防護用品使用規范Technicalrequirementsforinfectionpreventi2020-05-11發布2020-07-01實施IDB31/T689.1—2020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個人防護用品技術要求 2 56個人防護用品使用要求 57個人防護用品穿戴和脫卸 68個人防護用品使用后處理 7附錄A(規范性附錄)常見傳染病感染風險等級 8附錄B(規范性附錄)基于風險評估結果選擇個人防護用品 10附錄C(規范性附錄)不同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個人防護用品選用要求 附錄D(規范性附錄)傳染病現場調查、采樣與處置時個人防護用品選用要求 附錄E(規范性附錄)醫療機構感染預防重點科室個人防護用品選用要求 附錄F(資料性附錄)個人防護用品穿戴及脫卸要點 14ⅢDB31/T689《感染預防技術要求》分為3個部分:——第1部分:個人防護用品使用規范;——第2部分:隔離標志;——第3部分:安全注射。本部分為DB31/T689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部分代替DB31/T689.1—2013《感染預防技術要求第1部分:個人防護用品使用規范》。與——修改了適用范圍(見第1章);——增加了GB2626、GB14866、GB30864、WS367、錄(見第2章);——刪除了GB3923.1、YY/T0506.3、YY/T0506.4、YY/T0506.5、YY/T0506.6(見2013年版的——刪除了抗滲防護衣(見2013年版的4.3.2);——增加了風險評估內容(見第5章);——修改了個人防護用品分類使用(見6.2);——修改了個人防護用品穿戴要求(見7.2.1);——增加了個人防護用品穿戴及脫卸方法(見7.4);——增加了個人防護用品使用后處理(見第8章);——增加了常見傳染病感染風險等級(見附錄A)、基于風險評估結果選擇個人防護用品(附錄B)、個人防護用品穿戴及脫卸要點(附錄F);本部分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并組織實施。本部分由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監督所、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徐匯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黃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上海長征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1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GB2626呼吸防護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GB30864呼吸防護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WS233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WS310.2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1年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三部)2015年版2適合性檢驗fittest檢驗醫用防護口罩和防護型呼吸面罩對具體使用者適合程度的方法。佩戴氣密性檢查face-sealcheck由呼吸防護用品使用者自行實施的一種簡便密合性檢查方法,以確保醫用防護口罩和防護型呼吸面罩佩戴正確。潛在污染區potentiallycontam位于清潔區與污染區之間,有可能被患者血液、體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質污染的區域。標準預防standardprecaution針對醫務人員、傳染病現場調查處置人員、實驗室工作人員、患者等采取的一組預防感染措施,覆蓋隔離衣、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屏)等個人防護用品,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處理患者環境中污染的物品與醫療器械。標準預防基于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嘔吐物、排泄物、非完整皮膚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則。4個人防護用品技術要求感染預防個人防護用品應具有相關的注冊證和/或產品檢測報告,其各項性能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4.2頭面部及呼吸防護用品4.2.1.1帽子包括可重復使用的布制帽子和一次性使用帽子。面料能阻止輕微液體的滲透,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其性能和牢固度、舒適。4.2.1.2適用于使用者進入污染區和潔凈環境前、進行無菌操作等。4.2.2.1應符合YY0469的要求。4.2.2.2適用于使用者遠距離(超過1m)接觸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對密切接觸者觀察、手術部(室)工作或護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以及進行有血液、體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嘔吐物、排泄物等噴濺的操作或侵入性操作、無菌操作。4.2.3.1應符合GB19083的要求。34.2.3.2定期按GB/T18664的方法進行使用者適合性檢驗,根據檢驗結果選擇合適規格。4.2.3.3每次使用前按GB/T18664的方法進行并通過佩戴氣密性檢查。4.2.3.4適用于使用者接觸經空氣傳播傳染病患者、近距離(不超過1m)接觸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或進行產生氣溶膠的操作。4.2.4.1應符合GB2626的相關要求。4.2.4.2定期按GB/T18664的方法進行使用者適合性檢驗,根據檢驗結果選擇合適規格。4.2.4.3每次使用前按GB/T18664的方法進行并通過佩戴氣密性檢查。4.2.4.4半面防護型呼吸面罩適用于使用者接觸經空氣傳播傳染病患者、近距離(不超過1m)接觸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或進行產生氣溶膠的操作。4.2.4.5全面防護型呼吸面罩適用于使用者接觸傳染病疑似病例、臨床診斷或實驗室診斷病例的大量4.2.5.1應符合GB30864的相關要求。4.2.5.2適用于使用者接觸、調查處置經空氣傳播具有極高風險等級傳染病疑似病例、臨床診斷或實驗4.2.6.1應符合GB14866的相關要求。生氣溶膠的操作。4.2.7.1應符合GB14866的要求。生氣溶膠的操作。4.3軀體防護用品4.3.1.1面料能阻止輕微液體的滲透,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其性能和牢固度,4.3.1.2按照AATCC42的試驗方法,沖擊滲透性試驗結果不大于4.5g。a)使用者接觸經接觸傳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見示例1)或其周圍環境等時;b)對患者實行保護性隔離時(見示例2);44.3.2.1應符合GB19082的要求。4.3.2.2適用于使用者接觸甲類及乙類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患者、傳播途徑不明的新發傳染病患者。4.3.3.1面料能阻止血液和其他體液的滲透,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其性能和牢固度,適應相應的滅菌方式,舒適。4.3.3.2應符合YY/T0506.2的性能要求。4.3.3.4適用于使用者接觸傳染病疑似病例、臨床診斷或實驗室診斷病例大量血液、體液、分泌物(不包4.3.4.1防水圍裙包括可重復使用的圍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圍裙。其面料能阻止液體的滲透,適應相應的滅菌方式,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其性能和牢固度,舒適。4.3.4.2適用于使用者可能受到患者質污染、進行復用醫療器械的清洗。4.4手部防護用品應具備阻止血液和其他體液滲透的功能,用于接觸利器的手套還應具備防刺破功能,并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4.4.2.2適用于使用者接觸無菌組織或器官及破損的黏膜或皮膚。4.4.3.1經消毒處理,按GB15979的方法檢測,細菌菌落總數不超過20CFU/g,不應檢出大腸菌群、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及其他致病菌。4.4.3.2適用于使用者接觸完整的黏膜或微小的破損皮膚。4.4.4.1按GB15979的方法檢測,細菌菌落總數不超過200CFU/g、真菌菌落總數不超過100CFU/g,不應檢出大腸菌群、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菌。4.4.4.2適用于使用者接觸完整4.5足部防護用品4.5.1足部防護用品分為可重復使用的防護鞋(靴)和一次性使用的防護鞋套。根據感染預防的要求,分別或同時具備防刺破、阻止血液和其他體液的滲透、防微粒等功能。4.5.2適用于使用者從潛在污染區進入污染區或從緩沖間進入負壓隔離病室、對傳染病患者進行診55.1通過風險評估綜合預判現場診療活動、調查處置或實驗室檢測人員的感染風險,根據風險程度選擇相應的防護用品。5.2感染風險可分為極高風險、高風險、中風險和低風險。常見傳染病感染風險等級應按照附錄A要求執行。5.3評估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b)現場操作:有無危險操作、有無適合的個人防護用品等。對危險操作的判斷,可根據是否有可透皮膚或黏膜屏障)接觸血液或其他潛在傳染性物質進行確定。5.4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體及傳播途徑未知時,現場處置人員無論進行何種操作,感染風險均為高風險。5.5若感染性疾病的病原體已知為《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中的一類或者二類,且傳播途徑為空氣傳播或飛沫傳播或者不明確,現場調查處置人員未進行預防接種或接種后免疫保護效能不詳,現場調查處置人員有高危險操作時,感染風險為極高風險。6個人防護用品使用要求6.1.1個人防護用品使用人員使用前應經過培訓與指導,熟練掌握并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6.1.2根據標準預防、不同傳播途徑疾病預防與控制需要及疾病危害性,選擇適宜的個人防護用品。病原體的危害性越嚴重,暴露風險越大,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級別越高。對群體性不明原因傳染性疾病按最高級別要求進行防護。國家有相關規定的,按國家相關規定執行。6.1.3應根據病原微生物的傳播途徑選擇個人防護用品,具體選用按照表1要求執行。表1接觸不同傳播途徑病原體時個人防護用品選用要求頭面部及呼吸防護用品防護服手套防護鞋(靴)/帽子醫用外醫用防防護型呼吸面罩呼吸裝置護目鏡防護面罩(屏)隔離衣醫用防護服士十十+士+十+十十士+十十十十士+十十+十飛沫傳播士十++士+十△十+十6頭面部及呼吸防護用品防護服手套防護鞋(靴)/帽子醫用外醫用防防護型呼吸面罩呼吸裝置護目鏡防護面罩(屏)隔離衣醫用防護服士++土十+十十十注:+為應使用的個人防護用品;士為進入傳染病病房或現場處置時需要使用。△為如選用醫用防護口罩或半面防護型呼吸面罩,應加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屏)。#為選用防刺破的手套,如:丁腈手套或戴雙層乳膠手套。6.1.4當進行可能發生噴濺的操作時應戴口罩和護目鏡或防護面罩(屏),并穿具有抗滲性能的防護6.1.5醫務人員接觸多個同種確診傳染病患者時,除手套外的個人防護用品無明顯污染可連續使用;接觸每個疑似患者之間應更換個人防護用品。6.1.6一次性個人防護用品連續使用時間不超過4h。當個人防護用品被明顯污染或破損時,應立即更換。個人防護用品脫卸過程中應根據需要隨時進行手衛生,脫卸后應立即進行手衛生。在接觸危害性嚴重的病原體或受到病原體污染后,應進行全身沐浴。6.2分類使用要求6.2.1在進行病原微生物檢測活動時,不同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個人防護用品的選用按照附錄A、附錄B和附錄C的要求執行。6.2.2在進行傳染病現場調查、采樣與處置時,個人防護用品的選用按照附錄A、附錄B和附錄D的要求執行。6.2.3醫務人員在進行醫療診療活動時,個人防護用品的選用按照附錄A、附錄B和附錄E的要求執行,符合WS/T311要求。接觸傳染病患者時,個人防護用品的選用要求按照表1要求執行。7個人防護用品穿戴和脫卸7.1基本要求7.1.1應在進入污染區之前完成所有個人防護用品的穿戴。7.1.2穿戴個人防護用品的順序應降低脫卸個人防護用品時自我污染的可能性,并根據實際操作污染的風險性進行穿戴。7.1.3先脫卸污染最嚴重的防護用品,然后按照污染程度逐件脫卸;應做到內層向外,將污染接觸面包裹在里面。脫卸時應小心、慢速,避免揚起污染物。7.1.4脫卸個人防護用品的地點,可視防護的級別不同而有所差異,應注意確保清潔區域及其他人不會受到污染或感染。77.1.5脫卸場合應避免出現強烈的空氣流動。7.1.6脫卸個人防護用品的地點應備有手衛生設備及感染性醫療廢物包裝袋。7.1.7脫卸個人防護用品過程中若疑似或確定污染到手部,隨時執行手衛生。7.1.8脫卸個人防護用品后立即執行手衛生。7.2.1個人防護用品穿戴順序依次為:執行手衛生、戴帽子(如穿隔離衣,可在戴口罩后佩戴)、戴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檢查口罩密合性、戴護目鏡/防護面罩(屏)、穿隔離衣/防護服、穿防護鞋(靴)/鞋套、手衛生、戴手套、進入污染區。穿戴雙層手套、防護型呼吸面罩或動力送風呼吸裝置,穿戴順序相應調整。7.2.2帽子、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的穿戴以及口罩密合性檢查應在清潔區完成。7.2.3護目鏡、防護面罩(屏)、隔離衣、防護服、手套和防護鞋(靴)/鞋套應在清潔區或潛在污染區穿戴完成。7.2.4手部皮膚有破損者應在清潔區完成戴手套。7.3.1離開污染區進入潛在污染區前個人防護用品脫卸順序為:脫手套、執行手衛生、脫隔離衣/防護服(若戴雙層手脫第二層手套)、脫防護鞋(靴)/鞋套、執行手衛生、脫護目鏡/防護面罩(屏)、執行手衛生、進入潛在污染區。7.3.2由潛在污染區進入清潔區前7.4個人防護用品穿戴及脫卸要點個人防護用品穿戴及脫卸要點參見附錄F。8個人防護用品使用后處理8.1使用過的一次性個人防護用品,應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有關規定進行處理。8.2可重復使用的個人防護用品脫卸后,先用含有效消毒劑的濕巾擦拭消毒再放入清潔的密封袋內轉運,或直接放入消毒液內,清潔消毒后才可重復使用。過濾元件應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進行處理。8.3護目鏡、防護面罩(屏)、防水圍裙和防護鞋(靴)應按照WS/T367的要求進行清洗消毒,或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進行清洗消毒。消毒后,用流動水沖洗干凈,干燥后備用。8.4防護型呼吸面罩、動力送風呼吸裝置應先用含有效消毒劑的濕巾擦拭消毒表面,再按照廠商提供的產品說明書進行清洗消毒。(規范性附錄)常見傳染病感染風險等級表A.1給出了常見傳染病感染風險等級劃分。表A.1常見傳染病感染風險等級間接接觸隨訪飛沫空氣+十十高中高高高患者++高中高患者和隱性感染者+++高中高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十中低中高中流行性感冒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十中低中高中+十十中低中高中十十中低中高中患者和帶菌者十十中低中高中十十十高中高高高患者和帶菌者++高中高高高患者和病毒攜帶者十十十中低中高中患病的食草動物和患者+十+高中高鼠疫嚙齒類動物或患者十十十高中高間接接觸隨訪飛沫空氣腎綜合征出血熱嚙齒動物等十十十十中低中高中登革熱帶毒蚊蟲+中低中中中帶毒蜱蟲及患者++中低高中患病的食草動物+中低中高中+中低中高中患者和帶毒者+++中低中低中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十+十中低中高中患者和帶菌者十+十高中高中中患者和帶菌者++十中低中中中患者和帶菌者+十十中低中中中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十十中低中中中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病毒感染者+中低中高中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十中低中高中埃博拉病毒病++高中高高不明土士士士士中o(規范性附錄)基于風險評估結果選擇個人防護用品表B.1給出了基于風險評估結果選擇個人防護用品的要求。表B.1基于風險評估結果選擇個人防護用品頭面部及呼吸防護用品防護服防護鞋(靴)/鞋套帽子醫用口罩醫用防護口罩防護型呼吸面罩呼吸裝置防護面罩(屏)隔離衣醫用防護服+十士+十中風險十士+十++十十十+十+十+十注:十為應使用的個人防護用品;士為有噴濺或氣溶膠時選用。有噴濺或氣溶膠時選用醫用防護口罩。選用全面防護型呼吸面罩,有噴濺或氣溶膠時選用動力送風呼吸裝置。(規范性附錄)不同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個人防護用品選用要求表C.1給出了不同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個人防護用品選用的要求。表C.1不同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個人防護用品選用要求生物安全實驗室級別頭面部及呼吸防護用品防護服防護鞋(靴)/鞋套帽子醫用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罩(屏)隔離衣醫用防護服驗室(BSL-1)十十十十十+驗室(BSL-2)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BSL-3)工作人員手部有皮膚破損或皮疹時應戴手套。(規范性附錄)傳染病現場調查、采樣與處置時個人防護用品選用要求表D.1給出了傳染病現場調查、采樣與處置時個人防護用品選用的要求。表D.1傳染病現場調查、采樣與處置時個人防護用品選用要求頭面部及呼吸防護用品防護服防護鞋(靴)/鞋套帽子醫用醫用防護口罩防護型呼吸面罩隔離衣醫用防護服+十空氣(氣溶+十++++飛沫傳播十十+十+++十士十+空氣(氣溶++++飛沫傳播+++十+++土十+十土+++空氣(氣溶+++++十飛沫傳播十十+++++士+++注:十為應使用的個人防護用品;士為采樣有噴濺或產生氣溶膠操作或消毒時選評估為極高風險,有噴濺或氣溶膠時選用動力送風呼吸裝與病人近距離接觸時選用醫用防護口罩。根據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選用醫用防護口罩或防護型呼吸面d如選用醫用防護口罩或半面防護型呼吸面罩,應加戴護目(規范性附錄)醫療機構感染預防重點科室個人防護用品選用要求表E.1給出了醫療機構感染預防重點科室個人防護用品選用的要求。表E.1醫療機構感染預防重點科室個人防護用品選用要求頭面部及呼吸防護用品防護服防護鞋(靴)/鞋套帽子醫用口罩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罩(屏)隔離衣手術衣/醫用防護服入治療)++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口腔科+十++++十十內鏡室+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急診室+十十+十+十++感染疾病科、按表1要求選用按WS310.2附錄A的要求選用注:+為應使用的個人防護用品。評估為極高風險時,有噴濺或氣溶膠時選用動力送風呼吸裝有噴濺時選用醫用防護服。°選擇具有抗滲功能的手術衣。如選用醫用防護口罩或半面防護型呼吸面罩,應加戴護目鏡,或用醫用外科口罩加防護面罩(屏)代替。適用于外科搶救室。(資料性附錄)個人防護用品穿戴及脫卸要點F.1穿戴個人防護用品要點F.1.1穿戴前準備F.1.2戴帽子F.1.2.1長發者需將長發盤成發髻,劉海向上梳理,見圖F.1。F.1.2.2將帽子由額前罩于頭部,頭發不應外露,見圖F.2。圖F.1梳理頭發圖F.2頭發不外露F.1.3戴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F.1.3.2應罩住鼻、口及下巴并貼緊。F.1.3.3戴醫用外科口罩時:下方系帶系于頸后,上方系帶系于耳上方頭頂后部,見圖F.3;戴醫用防護口罩時,先束下方束帶于耳下方頸部,再束上方束帶于耳上方頭頂。F.1.3.4用雙手指尖向內按壓鼻夾并向兩側移動,根據鼻梁形狀塑造鼻夾,見圖F.4。圖F.3戴醫用外科口罩圖F.4塑造鼻夾F.1.4檢查口罩氣密性(醫用防護口罩)F.1.4.1兩手按壓口罩前部,不應移動口罩位置。F.1.4.2正壓氣密性試驗:大口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慶市大學城高中英語 Unit 5 Enjoying food Reading教學設計 重慶大學版必修2
- 2025年度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試題及答案(電工作業)
- 2025年度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理論知識模擬試卷及答案(共三套)
- 湘藝版一年級下冊第八課(演奏)少年隊鼓號曲教學設計
- 關于我校專業群建設規劃的分析報告-徐州教育信息網
-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 第7單元綜合訓練
- 2025年勞動合同續簽年限規定
- 店鋪轉讓合同書范例
- 事業單位員工合同暫停履行申請書
- 2024年江蘇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社區成人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完整版)
- 西師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半期試題
- 過敏性皮炎的護理查房
- 2023年《思想道德與法治》期末考試復習題庫(帶答案)
- GB/T 28417-2023碳素軸承鋼
- 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皮膚試驗指導原則(2021版)
- 我的家鄉福建南平PPT
- 第7講-化學工程的倫理問題-201912092040097
- 客戶價值矩陣模型
- 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