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真題】江蘇省高考2024年化學真題一、單項選擇題:共13題,每題3分,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我國探月工程取得重大進展.月壤中含有Ca、Fe等元素的磷酸鹽,下列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的是()A.O B.P C.Ca D.Fe2.反應PbS+4HA.S2?的結構示意圖為 B.H2C.SO42?中S元素的化合價為+6 3.實驗室進行鐵釘鍍鋅實驗.下列相關原理、裝置及操作不正確的是()A.配制NaOH溶液 B.鐵釘除油污C.鐵釘除銹 D.鐵釘鍍鋅4.明礬[KAl(SA.半徑:r(Al3+)>r(C.沸點:H2S>H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倠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而不改變反應的焓變,常見倠化劑有金屬及其氧化物、酸和堿等.倠化反應廣泛存在,如豆科植物固氮、石墨制金剛石、CO2和H2制CH3OCH3(二甲醚)、V2O5倠化氧化SO2等.催化劑有選擇性,如C2H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豆科植物固氮過程中,固氮酶能提高該反應的活化能B.C2H4與OC.H2O2制OD.SO2與O26.下列化學反應表示正確的是()A.汽車尾氣處理:2NO+4COB.NO3?電催化為C.硝酸工業中NH3D.CO2和H7.下列有關反應描述正確的是()A.CH3CH2OH催化氧化為B.氟氯烴破壞臭氧層,氟氯烴產生的氯自由基改變O3C.丁烷催化裂化為乙烷和乙烯,丁烷斷裂σ鍵和π鍵D.石墨轉化為金剛石,碳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由sp38.堿性鋅錳電池的總反應為Zn+2MnOA.電池工作時,MnOB.電池工作時,OHC.環境溫度過低,不利于電池放電D.反應中每生成1molMnOOH,轉移電子數為2×69.化合物Z是一種藥物的重要中間體,部分合成路線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B.1molY最多能與1molHC.Z不能與Br2的D.Y、Z均能使酸性KMnO10.在給定條件下,下列制備過程涉及的物質轉化均可實現的是()A.HCl制備:NaCl溶液→電解HB.金屬Mg制備:Mg(OH)2C.純堿工業:NaCl溶液→D.硫酸工業:Fe11.室溫下,根據下列實驗過程及現象,能驗證相應實驗結論的是()選項實驗過程及現象實驗結論A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別中和等體積的0.1mol?酸性:HB向2mL0.氧化性:BC向2mL濃度均為0.1mol?L?1的CaCl溶度積常數:CaCD用pH試紙分別測定CH3COONa溶液和NaN結合H+能力:A.A B.B C.C D.D12.室溫下,通過下列實驗探究SO2的性質.已知Ka1實驗1:將SO2氣體通入水中,測得溶液實驗2:將SO2氣體通入0.實驗3:將SO2氣體通入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1所得溶液中:c(HSB.實驗2所得溶液中:c(SC.實驗2所得溶液經蒸干、灼燒制得NaHSOD.實驗3所得溶液中:c(S13.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的過程中的主要反應(忽略其他副反應)為:①CO2②CO(g)+2H2225°C、8×106Pa下,將一定比例CO2、H2混合氣勻速通過裝有催化劑的絕熱反應管.裝置及L1(容器內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A.L4處與L5處反應B.反應②的焓變ΔC.L6處的H2OD.混合氣從起始到通過L1處,CO的生成速率小于C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61分.14.回收磁性合金釹鐵硼(Nd(1)釹鐵硼在空氣中焙燒轉化為Nd2O3、Fe2O①含鐵濾渣的主要成分為(填化學式).②浸出初期Fe浸出率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是.(2)含鐵濾渣用硫酸溶解,經萃取、反萃取提純后,用于制備鐵酸鉍.①用含有機胺(R3N)的有機溶劑作為萃取劑提純一定濃度的(R已知:(其他條件不變,水層初始pH在0.2~0.8范圍內,隨水層pH增大,有機層中Fe元素含量迅速增多的原因是.②反萃取后,Fe2(S(3)凈化后的NdCl3溶液通過沉釹、焙燒得到①向NdCl3溶液中加入(NH4)2C②將8.84mgNd(OH)CO3(摩爾質量為221g?mol?1)在氮氣氛圍中焙燒,剩余固體質量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550~600°C時,所得固體產物可表示為15.F是合成含松柏基化合物的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下:(1)A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醚鍵和.(2)A→B中有副產物C15H24(3)C→D的反應類型為;C轉化為D時還生成H2O和(4)寫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F的一種芳香族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堿性條件下水解后酸化,生成X、Y和Z三種有機產物.X分子中含有一個手性碳原子;Y和Z分子中均有2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Y能與FeCl(5)已知:HSCH2CH2SH與HOCH2CH216.貴金屬銀應用廣泛.Ag與稀HNO3制得(1)沉淀Cl?.在高氯水樣中加入K2CrO4使CrO42?濃度約為5×10?3mol?L?1(2)還原AgCl.在AgCl沉淀中埋入鐵圈并壓實,加入足量0.①鐵將AgCl轉化為單質Ag的化學方程式為.②不與鐵圈直接接觸的AgCl也能轉化為Ag的原因是.③為判斷AgCl是否完全轉化,補充完整實驗方案:取出鐵圈,攪拌均勻,取少量混合物過濾,[實驗中必須使用的試劑和設備:稀HNO3、(3)Ag的抗菌性能.納米Ag表面能產生Ag①納米Ag溶解產生Ag+的離子方程式為②實驗表明溶解氧濃度過高,納米Ag的抗菌性能下降,主要原因是.17.氫能是理想清潔能源,氫能產業鏈由制氫、儲氫和用氫組成.(1)利用鐵及其氧化物循環制氫,原理如圖所示.反應器Ⅰ中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含CO和H2各1mol的混合氣體通過該方法制氫,理論上可獲得mol(2)一定條件下,將氮氣和氫氣按n(NN2+3H2?高溫、高壓α?Fe①H2中含有CO會使催化劑中毒.CH3COO[Cu(N②Al2O3含量與α?Fe表面積、出口處氨含量關系如圖所示.Al(3)反應H2①密閉容器中,其他條件不變,向含有催化劑的0.1mol?L?1NaHCO3溶液中通入H2,②使用含氨基物質(化學式為CN—NH2,CN是一種碳衍生材料)聯合Pd?Au催化劑儲氫,可能機理如圖所示.氨基能將HCO3?控制在催化劑表面,其原理是;用重氫氣(D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解答】A、O為8號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故A符合題意;
B、P為15號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ⅤA族,故B不符合題意;
C、Ca為20號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故C不符合題意;
D、Fe為26號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O為8號元素,P為15號元素,Ca為20號元素,Fe為26號元素。2.【答案】C【解析】【解答】A、S2-核外有18個電子,最外層為8電子結構,其結構示意圖為,故A錯誤;B、H2C、SOD、H2O中O采用故答案為:C。【分析】A、S2-核外共有18個電子;
B、H2O2為共價化合物;
C、SO3.【答案】A【解析】【解答】A、容量瓶是定容的儀器,不能用于溶解固體,故A錯誤;
B、油污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在堿性條件下可以發生水解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甘油和高級脂肪酸鹽,鐵釘放在NaOH溶液中加熱后可以除去其表面的油污,故B正確;C、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能與鹽酸反應,將鐵釘放在鹽酸中可以除去其表面的鐵銹,故C正確;D、鐵釘鍍鋅,鐵釘與電源負極相連作陰極,鋅片與電源的正極相連作陽極,電解質溶液為ZnCl故答案為:A?!痉治觥緼、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體;
B、油污在NaOH中水解;
C、鹽酸能與氧化鐵反應;
D、鐵釘鍍鋅,鐵作陰極,鋅為陽極。4.【答案】B【解析】【解答】A、電子層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大,Al3+有2個電子層,K+B、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大,非金屬性:O>S,則電負性:χ(O)>χ(S),故B正確;C、常溫下水為液體,H2S為氣體,則沸點:H2D、Al(OH)3為兩性氫氧化物,KOH為強堿,因此堿性:Al(OH)故答案為:B?!痉治觥緼、電子層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大;
B、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大;
C、常溫下水為液體,H2S為氣體;
D、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對應堿的堿性越強?!敬鸢浮?.C6.D7.B【解析】【分析】(1)A、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B、用CuCl2/PdCl2催化生成CH3CHO;
C、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氧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為催化劑;
D、催化劑不影響焓變;
(2)A、該方程式原子不守恒;
B、陽極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
C、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D、CO2和H2催化制二甲醚,同時生成水;
(3)A、羥基被氧化為醛基,形成C=O鍵;
B、氯自由基催化O5.A、固氮酶是催化劑,能降低該反應的活化能,故A錯誤;B、催化劑有選擇性,C2H4與O2反應用Ag催化生成(環氧乙烷)、用CuCl2/PdCl2催化生成CH3CHO,說明Ag催化不能提高生成CH3CHO的選擇性,故B錯誤;C、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氧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為催化劑,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故C正確;D、催化劑不影響焓變,V2O5是SO2與O2反應的催化劑,不能改變該反應的焓變,故D錯誤;故答案為:C。6.A、該方程式原子不守恒,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2NO+2CO催化劑B、陽極發生的是失電子的氧化反應,故B錯誤;C、NH3發生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D、CO2和H2故答案為:D。7.A、CH3CH2OH催化氧化為CH3CHOB、氯自由基催化O3分解氟氯烴破壞臭氧層,則氟氯烴產生的氯自由基改變O3C、丁烷為飽和烴,不含π鍵,故C錯誤;D、石墨碳原子采用sp2雜化,金剛石碳原子采用sp3雜化,石墨轉化為金剛石,碳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由故答案為:B。8.【答案】C【解析】【解答】A、MnO2為正極,發生還原反應,故A錯誤;
B、原電池工作時,陰離子向負極移動,即OH?通過隔膜向負極移動,故B錯誤;
C、溫度過低,反應速率過慢,不利于電池放電,故C正確;
D、由MnO2+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總反應Zn+2MnO2+H2O=ZnO+2MnOOH可知,Zn失去電子生成ZnO,則Zn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9.【答案】D【解析】【解答】A、X分子中含有多個飽和碳原子,飽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結構特征,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A錯誤;B、Y中碳碳雙鍵和羰基均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則1molY最多能與2molHC、Z中含有碳碳雙鍵,能與Br2的D、Y、Z中均含有碳碳雙鍵,均能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使酸性故答案為:D。【分析】A、飽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結構特征;
B、Y中碳碳雙鍵和羰基均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
C、Z含有碳碳雙鍵;
D、Y、Z均含碳碳雙鍵。10.【答案】A【解析】【解答】A、電解NaCl溶液生成氫氧化鈉、氫氣和氯氣,氫氣和氯氣點燃生成HCl,故A符合題意;
B、電解氯化鎂溶液生成氫氧化鎂、氫氣和氯氣,不能得到Mg,故B不符合題意;
C、向NaCl溶液中先通入氨氣,再通入二氧化碳才能得到NaHCO3,故C不符合題意;
D、SO2和水反應生成H2SO3,不能得到H2SO4,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各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解答。11.【答案】B【解析】【解答】A、酸和堿反應,本質上是氫離子與氫氧根反應生成水,H2SO4是二元酸,CH3COOH是一元酸,該實驗無法說明H2SO4和CH3COOH酸性的強弱,故A錯誤;
B、向2mL0.1mol?L?1Na2C、CaCO3和BaCO3均為白色沉淀,無法通過現象確定沉淀種類,無法比較D、比較CH3COO?和NO2?結合H+故答案為:B?!痉治觥緼、硫酸是二元酸,醋酸是一元酸;
B、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
C、CaCO3和BaCO3均為白色沉淀;
D、12.【答案】D【解析】【解答】A、實驗1所得溶液為亞硫酸溶液,根據質子守恒有c(HSO3?)+2c(SO32?)+c(OH?)=c(HD、實驗3發生的反應為5SO2+2MnO4【分析】將SO2氣體通入水中,得到亞硫酸溶液,將SO2氣體通入0.1mol?L?1NaOH13.【答案】C【解析】【解答】A、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L4處與L5處溫度不同,則K不相等,故A錯誤;
B、隨著反應進行,氣體的溫度逐漸升高,反應①為吸熱反應,則反應②一定是放熱反應,即ΔH2<0,故B錯誤;
C、L5到L6,甲醇的體積分數逐漸增大,說明反應②正向進行,反應②消耗CO,但CO的體積分數幾乎不變,說明反應①正向進行產生CO,反應①為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反應,反應②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反應過程中,氣體的總物質的量在減小,而n(H2O)增大,H2O的體積分數會增大,因此L6D、L1處,CO的體積分數大于CH3OH,說明生成的CO的物質的量大于CH3OH,反應時間相同,說明CO的生成速率大于CH3OH的生成速率,故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A、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
B、隨反應進行,氣體溫度升高;
C、從L5到L6,甲醇的體積分數逐漸增加;
D、相同時間內,產物越多反應速率越快。14.【答案】(1)Fe(OH)3;浸出初期,c(H+)較大,Fe的浸出率較大,5min之后,溶液酸性減弱,Fe3+水解生成Fe(OH)(2)pH增大,有利于(R3NH)2SO4的形成,促進萃取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有機層中的Fe元素增多;2:1(3)2Nd【解析】【解答】(1)①釹鐵硼在空氣中焙燒后得到的Nd2O3、Fe2O3等,用0.4mol?L?1鹽酸酸浸,得到含有NdCl3和②浸出初期,Fe2O3溶解,Fe的浸出率增大,約5min隨著Nd的浸出率增大,稀鹽酸中的H+的濃度逐漸減小,pH逐漸增大導致Fe3+水解生成Fe(OH)3進入濾渣,Fe的浸出率又減小,因此浸出初期Fe浸出率先上升后下降,故答案為:浸出初期,c(H+(2)①隨水層pH增大,H+的濃度減小,(R3NH)2SO4+Fe3++SO42-②由圖可知,Fe位于晶胞體內和面上,數目為4×1+8×12=8,Bi原子在晶胞面上,數目為8×(3)①向NdCl3溶液中加入(NH4)2CO3溶液,Nd3+②8.84mgNd(OH)CO3的物質的量為8.84×10?3g221g?mol?1=4×10?5mol,在氮氣氛圍中焙燒后,金屬元素的質量和化合價均保持不變,則n(Nd3+)=4×10?5mol;550~600℃時,剩余固體的質量為7.60mg,固體減少的質量為1.24mg,固體變為NdaOb(CO3)c【分析】(1)①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pH增大,鐵離子轉化為氫氧化鐵;
②浸出初期,c(H+)較大,Fe的浸出率較大,5min之后,溶液酸性減弱,Fe3+水解生成Fe(OH)3進入濾渣;
(2)①pH增大,有利于(R3NH)2SO4的形成,促進萃取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②根據均攤法計算;
(3)①Nd3+和CO315.【答案】(1)酮羰基(2)(3)消去反應;(4)(5)【解析】【解答】(1)根據A的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醚鍵和酮羰基,故答案為:酮羰基;
(2)A生成B的過程是甲醛與A中羰基相連的甲基發生加成反應,得到的羥基與(CH3)2NH發生取代反應,副產物的分子式C15H24N2O2,則該副產物是一分子A結合了兩分子的HCHO和(CH3(3)根據C、D的結構簡式可知,C不含碳碳雙鍵,D中含有碳碳雙鍵,則C發生消去反應生成D,C→D的反應類型為消去反應;C轉化為D時還生成H2O和,故答案為:消去反應;;(4)F的分子式為C13H16O4,其芳香族同分異構體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后酸化,生成X、Y和Z三種有機產物,則該同分異構體中含有兩個酯基,X分子中含有一個手性碳原子,則有一個碳原子連接著四種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團;Y和Z分子中均有2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Y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則Y含有酚羥基,則推測Y的結構簡式為,Z不能被銀氨溶液氧化,則Z不含醛基,則Z的結構簡式為CH3COOH,X分子中共含有5個C原子,其中含有-COOH,則其結構簡式為,則滿足條件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5)根據題干流程可知,可通過類似A→B、E→F的反應制得目標產物,先發生水解,-Br轉化為-OH得到,催化氧化的得到,與HSCH2CH2SH反應可得到,、、HCHO發生類似A→B的反應得到產物,則具體合成路線為?!痉治觥浚?)根據A的結構簡式解答;
(2)甲醛與A中羰基相連的甲基發生加成反應生成B,該過程中發生的副反應為A與HCHO、(CH3)2NH反應得到,結合副產物的分子式分析;
(3)C發生消去反應生成D;根據質量守恒分析;
(4)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
(5)參照題干合成路線,根據逆合成分析法確定具體合成步驟。16.【答案】(1)9×1(2)Fe+AgCl+2HCl=FeCl3+Ag+H2↑;Fe與HCl反應得到Fe2+,Fe2+將AgCl還原為Ag;洗滌,向洗滌液中滴加AgNO3溶液確保CI(3)4Ag+4H++【解析】【解答】(1)CrO42?濃度約為5×10?3mol?L?1,當滴加AgNO(2)①加入足量0.5mol?L?1鹽酸后靜置,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氯化亞鐵將AgCl還原為Ag,自身被氧化為氯化鐵,同時有氫氣生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②不與鐵圈直接接觸的AgCl也能轉化為Ag,是因為形成了以Fe為負極,AgCl為正極,鹽酸為電解質溶液的原電池,正極AgCl得到電子,電極反應式為AgCl+e?=Ag+C③判斷AgCl是否完全轉化,即檢驗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gCl,若AgCl完全轉化,則剩余固體全部為銀,可完全溶于稀硝酸,若AgCl未完全轉化,剩余AgCl不能溶于稀硝酸,則可用稀硝酸檢驗,稀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TS 17021-4:2013 RU Conformity assessment - Requirements for bodies providing audit and certific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s - Part 4: Competence requirements for au
- 【正版授權】 ISO 10924-3:2025 EN Road vehicles - Circuit breakers - Part 3: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s with tabs (Blade type),Form CB11
- 【正版授權】 IEC 62037-8:2025 RLV EN Passive RF and microwave devices,intermodulation level measurement - Part 8: Measurement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generated by objects exposed to
- 護理人員職業防護管理
- 醬油調料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學校共青團學年工作方案
- 教師節感恩活動主題方案2025年
- 2025年關于慶祝國慶的活動策劃方案
- 2025年幼兒園大班工作方案表
- 思念中的家人想要一個大大的擁抱
- 2022年4月自考00152組織行為學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中學生健康飲食主題班會
- 露天煤礦地質類型劃分報告編制細則
- 【中醫藥文化對外傳播探究文獻綜述3700字(論文)】
- 科目三新規教學大綱
- 綠色供應鏈與可持續采購培訓
- 血液透析室患者接診制度
- 業余足球俱樂部數據統計表
- 初中八年級歷史-八年級歷史下冊偉大的歷史轉折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 初中數學-圖形的平移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合同知識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