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作業15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作業15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作業15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作業15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課時作業15十月革命的成功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一、選擇題1.列寧主義是馬克思主義與俄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創立的標記是()A.189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成立B.1900年《火星報》的創辦C.1903年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D.1917年《四月提綱》的提出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列寧主義也就是“布爾什維主義”。“布爾什維主義”作為一種思想是1903年起先形成的。因此,C項正確。答案:C2.有學者認為:“十月革命是以馬克思主義的名義、口號和理論體系進行的,與西方現代文明總危機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干脆的牽涉。但其淵源、性質、風格和命運卻深深地植根于俄國歷史土壤之中。”該觀點認為十月革命()A.僅以馬克思主義為革命的旗幟B.是對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沖擊C.與第一次世界大戰關系不大D.是俄國社會內外沖突激化的必定產物解析:結合材料可知,俄國十月革命一方面受外部因素如馬克思主義、一戰等影響,另一方面“植根于俄國歷史土壤之中”,所以該觀點認為十月革命是俄國社會內外沖突激化的必定產物。故本題答案為D項。答案:D3.馬克思曾預言社會主義革命應當首先在歐洲比較發達的幾個資本主義國家內同時發生,但十月革命卻發生在比較落后的俄國。對此你的看法應當是()A.馬克思對社會主義革命的預言是錯誤的B.俄國十月革命是“早產”的,其結果已經證明C.俄國十月革命在實踐中發展了馬克思主義D.俄國十月革命的發生與馬克思主義無關解析:A、D兩項說法錯誤;十月革命前,俄國已經成為帝國主義國家,具備了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條件,革命的爆發有其必定性,所以“早產”之說是錯誤的,解除B項。答案:C4.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由城市到農村,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農村包圍城市,造成這種不同的緣由之一是()A.俄國是工業國,中國是農業國B.俄國城市人口占多數,中國農村人口占多數C.二月革命后,俄國大城市中反動勢力受到減弱;中國大城市中反動勢力強大D.俄國廢除了封建土地全部制,中國封建土地全部制根深蒂固解析:俄國十月革命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不同是由兩國的詳細國情確定的。A、B、D三個干擾項有一個共同點:對中國國情的分析都是正確的,但對俄國的狀況說明則是錯誤的——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國仍舊是落后的農業國,城市人口并不占多數,封建土地全部制也沒有完全廢除,由此可以解除A、B、D三項。故本題答案為C項。答案:C5.1920年蘇維埃俄國的—位市民拿100盧布在市場上購買了100斤糧食。以下推斷及理由正確的是()A.假的,當時形勢嚴峻、物價上漲,糧食不行能那么便宜B.假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下,糧食是不允許自由買賣的C.真的,國家實行余糧收集制,人們只能去買D.真的,蘇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許自由貿易解析:1920年蘇俄正在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推行余糧收集制,農夫除保留口糧、種子糧和飼料糧外,必需把剩余的糧食以極低的價格交售國家,不能自由買賣,故選B項。答案:B6.十月革命后,蘇維埃政府頒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為全民財產,禁止土地買賣、出租等。糧食稅頒布后的1922年,全俄蘇維埃中心執行委員會頒布了《土地勞動運用法》,允許出租土地和運用雇傭勞動。該政策的出臺和實施表明當時蘇俄()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徹底廢除B.農村個體經濟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認C.合理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生產D.商品經濟的主導地位得到鞏固解析:通過細致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不難發覺,從材料中的“糧食稅”來看本題考查的是新經濟政策,而新經濟政策的顯著特征就是合理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生產。材料的主旨也是在強調當時蘇俄是在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生產,《土地法令》并未被徹底廢除。當時蘇俄這樣做并不是承認農村個體經濟的合法地位,當時蘇俄也不是以商品經濟為主導地位,而只是想把經濟搞活。所以,本題答案只能是C項。答案:C7.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五年安排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尤其是因為同一時期西方經濟的崩潰。社會主義不再是空想家的夢,它是發展中的事業。”這表明他()A.是一個堅決的社會主義者B.對資本主義經濟運行機制充溢悲觀和憂慮C.贊許蘇聯的安排經濟模式D.相識到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必定性解析:蘇聯執行第一個五年安排是在1928~1932年,蘇聯經濟快速發展,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給資本主義國家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由此對比,作者認為“社會主義不再是空想家的夢;它是發展中的事業”,故C項正確。答案:C二、非選擇題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列寧曾說:“社會主義就是殲滅商品經濟。”“只要仍舊有交換,談什么主義都是可笑的。”……后來,他又說:“商品交換失敗了……必需再退,再后退,從國家資本主義轉到國家調整買賣和貨幣流通業,商品交換沒有得到絲毫結果,私人市場比我們強大,通常的買賣貿易代替了商品交換。”材料二斯大林的國家工業化和農業全盤集體化運動,體現著干脆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原則……從理論到實踐都明顯地變更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葉書宗《關于蘇聯的國家工業化和農業全盤集體化問題》(1)材料一反映了列寧的經濟思想發生了什么變更?為此,蘇俄對農業政策做了怎樣的調整?(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斯大林的經濟政策與新經濟政策相比,有哪些變更。(3)從蘇聯(俄)經濟政策的調整和變更中,我們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啟示?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一信息可以回答第一小問;結合教材可以回答其次小問。第(2)問,依據材料信息“干脆過渡到社會主義”提示,可得出兩者過渡方式的變更;再結合教材,可從全部制結構、安排與市場關系兩方面比較兩者的變更。第(3)問,從國情、客觀規律角度動身解讀即可。答案:(1)變更:由排斥商品經濟到合理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生產力。調整: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2)變更:變更了新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