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聞報道業務指導手冊Thetitle"NewsReportingBusinessGuidanceManual"referstoacomprehensiveguidebookdesignedforjournalistsandmediaprofessionals.Itisspecificallytailoredforsituationswhereaccurateandethicalreportingiscrucial,suchasduringpoliticalcampaigns,economiccrises,ormajordisasters.Thismanualservesasareferenceforjournaliststoensuretheyadheretoindustrystandardsandbestpracticeswhengathering,verifying,andpresentingnews.Theguidebookoutlinesthenecessarystepsforconductingthoroughresearch,interviewingsources,andfact-checkinginformation.Itemphasizestheimportanceofobjectivity,fairness,andbalanceinreporting,especiallywhendealingwithsensitiveorcontroversialtopics.Additionally,itprovidesguidelinesonhowtohandlepersonalprivacy,intellectualproperty,andtheethicalconsiderationsofusingmultimediacontent.ToeffectivelyusetheNewsReportingBusinessGuidanceManual,journalistsareexpectedtofamiliarizethemselveswithitscontentandapplytheprinciplesitpresentsintheirdailywork.Themanualrequiresadherencetothelegalandethicalstandardsofjournalism,aswellasacommitmenttoaccuracy,integrity,andtransparency.Journalistsshouldrefertothismanualwhenevertheyencounterchallengesordilemmasintheirreportingprocesstoensurethehighestqualityofnewscontent.新聞報道業務指導手冊詳細內容如下:第一章:新聞報道概述1.1新聞報道的定義與作用新聞報道,作為一種傳遞信息、反映社會現象和輿論導向的重要手段,在我國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新聞報道是指新聞工作者通過對事實的采訪、調查、整理和傳播,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向公眾傳遞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的過程。新聞報道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傳遞信息:新聞報道及時、準確地傳遞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信息,滿足公眾對各類信息的需求。(2)引導輿論:新聞報道通過報道事實、發表評論,對公眾輿論進行引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3)監督權力:新聞報道對企業等公共部門進行監督,揭示社會問題,推動問題的解決。(4)教育啟迪:新聞報道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公眾進行道德教育和啟迪。1.2新聞報道的基本原則新聞報道在遵循真實性、客觀性、公正性等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還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1)準確性:新聞報道要準確無誤地反映事實,避免出現虛假和誤導性信息。(2)及時性:新聞報道要迅速傳遞信息,搶抓新聞時效,滿足公眾對實時信息的需求。(3)全面性:新聞報道要全面反映事實,充分展示事物的多面性,避免以偏概全。(4)公正性:新聞報道要站在公正的立場,客觀報道事實,避免偏袒和歧視。(5)貼近性:新聞報道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關注民生,反映民情。(6)生動性:新聞報道要采用生動的語言和形式,提高新聞的吸引力和感染力。(7)導向性:新聞報道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新聞報道在遵循以上原則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為我國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第二章:新聞采訪技巧2.1采訪前的準備采訪前的準備工作是保證采訪順利進行的關鍵。以下為采訪前的幾個重要準備步驟:(1)了解采訪對象:在采訪前,應充分了解采訪對象的基本情況,包括其身份、職務、經歷、成就等,以便在采訪過程中提出更具針對性的問題。(2)收集背景資料:針對采訪主題,收集相關的背景資料,包括相關政策、法律法規、歷史事件等,以便在采訪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采訪對象的觀點。(3)制定采訪提綱:根據采訪主題和采訪對象,制定詳細的采訪提綱,包括采訪問題、提問順序等,保證采訪過程有條不紊。(4)確定采訪時間和地點:與采訪對象溝通,確定合適的采訪時間和地點,盡量選擇安靜、舒適的環境,以保證采訪效果。(5)準備采訪工具:攜帶錄音筆、攝像機、筆記本等采訪工具,保證采訪過程中能夠完整記錄采訪內容。2.2采訪過程中的溝通技巧采訪過程中的溝通技巧對于獲取有效信息。以下為采訪過程中應掌握的溝通技巧:(1)建立良好關系:在采訪開始前,與采訪對象建立良好的關系,使其愿意分享更多信息。可通過寒暄、贊美等方式拉近彼此的距離。(2)保持禮貌和尊重:在采訪過程中,保持禮貌和尊重,尊重采訪對象的觀點和感受,避免使用攻擊性語言。(3)提問技巧:提問時,盡量使用開放式問題,引導采訪對象詳細闡述自己的觀點。同時注意提問的節奏,給采訪對象足夠的時間思考和回答。(4)傾聽與觀察:在采訪過程中,認真傾聽采訪對象的回答,觀察其表情、肢體語言等,以獲取更多信息。(5)調整采訪方向:根據采訪對象的回答,適時調整采訪提綱,深入挖掘有價值的信息。2.3采訪后的資料整理采訪后的資料整理是采訪工作的重要環節,以下為采訪后資料整理的步驟:(1)整理采訪記錄:將采訪過程中的錄音、錄像、筆記等資料進行整理,形成完整的采訪記錄。(2)分析采訪內容:對采訪記錄進行深入分析,提煉出關鍵信息,歸納總結采訪對象的觀點。(3)核實信息:對采訪中涉及的重要信息進行核實,保證報道的準確性。(4)編寫采訪稿:根據采訪內容,撰寫采訪稿,注意文章結構、邏輯性和語言表達。(5)審核與修改:對采訪稿進行審核,保證內容無誤。如有需要,進行修改和完善。第三章:新聞寫作規范3.1新聞結構及要素新聞結構是新聞報道的基本框架,合理的結構有助于讀者快速理解和接受信息。新聞結構通常包括以下五個要素:3.1.1標題標題是新聞的“眼睛”,簡潔明了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一個好的標題應具備以下特點:準確、精煉、吸引人。3.1.2導語導語是新聞的開頭部分,概括新聞的主題和關鍵信息,引導讀者進入正文。導語應具備以下特點:簡潔、明了、引人入勝。3.1.3主體主體是新聞的核心部分,詳細闡述新聞事件的過程、原因、影響等。主體部分應遵循以下原則:邏輯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3.1.4結尾結尾是新聞的收尾部分,對新聞事件進行總結,強調新聞的主題。結尾部分應具備以下特點:簡潔、有力、富有深度。3.1.5背景資料背景資料是對新聞事件發生背景的介紹,有助于讀者了解事件的全貌。背景資料應遵循以下原則:準確、全面、簡練。3.2新聞語言特點新聞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表達方式,具有以下特點:3.2.1簡潔明了新聞語言要求簡潔明了,避免冗長復雜的句子。新聞報道應盡量使用簡單句,使讀者易于理解。3.2.2準確客觀新聞語言要求準確客觀,避免使用模糊、夸張的詞匯。新聞報道應遵循事實,真實反映事件的原貌。3.2.3直觀形象新聞語言應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使用生動的描繪和具體的細節,使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3.2.4時效性新聞語言強調時效性,及時反映事件的發展變化。新聞報道應迅速傳遞信息,滿足讀者的需求。3.3新聞標題與導語寫作3.3.1新聞標題寫作新聞標題應具備以下要求:(1)準確揭示新聞內容,避免誤導讀者;(2)簡潔明了,避免使用冗長的句子;(3)吸引人,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4)符合新聞價值,突出新聞的重要性。3.3.2新聞導語寫作新聞導語應遵循以下原則:(1)概括新聞主題,引導讀者進入正文;(2)簡潔明了,避免過多的修飾;(3)突出關鍵信息,吸引讀者關注;(4)符合新聞價值,凸顯新聞的核心內容。第四章:新聞編輯實務4.1稿件編輯流程新聞編輯是新聞傳播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稿件編輯流程則是保證新聞質量的基礎。一般來說,稿件編輯流程包括以下幾個環節:稿件接收。編輯人員需要對接收到的稿件進行初步篩選,判斷其是否符合新聞價值、真實性、準確性等基本要求。稿件審核。編輯人員應對稿件的主題、內容、結構、語言等方面進行詳細審查,保證新聞內容的準確性、客觀性和完整性。稿件修改。根據審核結果,編輯人員對稿件進行修改,包括調整結構、潤色語言、補充事實等,以提高新聞的傳播效果。稿件發布。編輯人員將經過修改的稿件提交給相關部門,進行發布前的最后審核。審核通過后,稿件即可正式發布。4.2版面設計與編排版面設計與編排是新聞編輯工作中的重要內容,關系到新聞的呈現效果和傳播效果。以下是版面設計與編排的幾個關鍵要素:標題設計。標題是新聞的眼睛,應簡潔明了、具有吸引力。設計標題時,應注意字體、字號、顏色等方面的搭配。正文編排。正文編排應遵循易讀性原則,采用規范的段落結構,保持字體、字號、行距等的一致性。圖片與插圖。合理運用圖片與插圖,可以增強新聞的視覺沖擊力。在編排過程中,應注意圖片與插圖的尺寸、位置和與正文內容的關聯性。版面布局。合理的版面布局可以提高新聞的閱讀體驗。編輯人員應根據新聞類型、重要程度等因素,進行版面劃分和內容布局。4.3圖片與圖表的運用圖片與圖表是新聞報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們可以直觀地展示新聞內容,增強新聞的傳播效果。以下是圖片與圖表運用的一些建議:圖片選擇。選擇與新聞內容密切相關的圖片,避免使用模糊、低質量的圖片。同時注意圖片的版權問題。圖表設計。圖表應簡潔明了,便于讀者理解。設計圖表時,應注意色彩、字體、線條等方面的搭配。圖片與圖表的位置。根據新聞內容和版面布局,合理設置圖片與圖表的位置,使其與正文內容相互補充,提高新聞的閱讀效果。圖片與圖表的說明。為圖片與圖表添加簡短的說明,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新聞內容。說明應簡潔明了,避免冗余。第五章:新聞采訪與報道倫理5.1新聞職業道德新聞職業道德是指在新聞采訪與報道過程中,新聞工作者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倫理準則。新聞工作者肩負著傳遞信息、引導輿論、監督社會的重要職責,職業道德對于維護新聞真實性、公正性和客觀性。新聞工作者應秉持以下職業道德:(1)誠實守信,不發布虛假新聞,不歪曲事實,不隱瞞真相。(2)尊重采訪對象,保護其隱私和合法權益,不侵犯其名譽權、肖像權等。(3)遵循新聞公正性原則,不偏袒、不歧視任何一方,客觀公正地報道事實。(4)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傳播國家機密、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信息。(5)尊重同行,不剽竊、抄襲他人作品,不惡意攻擊同行。5.2新聞真實性原則新聞真實性原則是新聞采訪與報道的核心,要求新聞工作者在報道過程中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全面性。以下為新聞真實性原則的具體要求:(1)核實信息來源,保證信息真實可靠。(2)全面了解事件背景,避免片面報道。(3)客觀公正地反映事件各個方面,不夸大、不縮小事實。(4)及時更新報道,反映事件最新進展。(5)對報道內容負責,及時糾正錯誤,公開道歉。5.3保護采訪對象權益在新聞采訪與報道過程中,新聞工作者應當尊重采訪對象的權益,以下為保護采訪對象權益的具體要求:(1)尊重采訪對象意愿,不強迫其接受采訪。(2)保護采訪對象隱私,不泄露其不愿公開的信息。(3)在報道中避免使用侮辱性、誹謗性語言,維護采訪對象名譽權。(4)對采訪對象進行合理引用,不歪曲其原意。(5)關注采訪對象權益,發覺侵權行為及時予以制止。第六章:新媒體時代新聞報道6.1新媒體的特點與影響6.1.1新媒體特點新媒體是指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通過計算機、手機等電子設備進行信息傳播的媒體形式。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以下特點:(1)互動性強:新媒體用戶不僅可以獲取信息,還可以參與信息傳播,實現雙向互動。(2)傳播速度快: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遠超傳統媒體,實現了實時傳播。(3)個性化定制:新媒體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內容,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4)內容豐富多樣:新媒體涵蓋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為用戶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5)低成本傳播:新媒體的信息傳播成本較低,有利于廣泛傳播。6.1.2新媒體影響新媒體的出現對新聞報道產生了以下影響:(1)改變了新聞傳播方式:新媒體使得新聞傳播更加便捷、迅速,提高了新聞報道的時效性。(2)擴大了新聞傳播范圍:新媒體的普及使得新聞傳播不再受地域限制,實現了全球傳播。(3)影響了新聞價值觀:新媒體時代,用戶對新聞的關注點、傳播方式等方面產生了變化,對新聞價值觀產生了影響。(4)增強了輿論監督功能:新媒體為公眾提供了更多的言論空間,有助于輿論監督和公共討論。6.2新媒體新聞報道策略6.2.1創新新聞報道形式(1)融合多種媒體形式:在新媒體平臺上,記者應充分利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豐富新聞報道內容。(2)創新新聞報道角度:從獨特的角度出發,挖掘新聞背后的故事,提高新聞報道的吸引力。6.2.2提高新聞時效性(1)實時報道:利用新媒體平臺,實現新聞的實時傳播,提高新聞報道的時效性。(2)多渠道獲取信息:充分利用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渠道,拓寬信息來源,提高新聞的準確性。6.2.3加強互動性(1)開展線上互動:利用新媒體平臺,與用戶進行實時互動,提高新聞報道的參與度。(2)關注用戶反饋:關注用戶對新聞報道的反饋,及時調整報道策略。6.2.4注重內容質量(1)深入挖掘新聞價值:在新媒體時代,記者應更加注重新聞價值的挖掘,提高新聞報道的深度。(2)強化新聞核實:在新媒體平臺上,新聞核實尤為重要,記者應保證報道內容的準確性。6.3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6.3.1傳播渠道多樣化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渠道更加多樣化,包括社交媒體、新聞網站、移動客戶端等。記者應根據不同渠道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傳播策略。6.3.2傳播主體多元化新媒體時代,傳播主體不再局限于傳統媒體,還包括自媒體、網絡大V等。記者應與各方傳播主體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新聞傳播。6.3.3傳播效果監測新媒體時代,記者應關注新聞傳播效果,通過數據分析等手段,了解用戶需求和喜好,優化新聞報道策略。6.3.4傳播倫理與法規遵守在新媒體時代,記者應嚴格遵守傳播倫理和法規,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公正性和合法性。第七章:突發事件新聞報道7.1突發事件新聞報道的特點突發事件新聞報道是指在發生自然災害、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緊急情況下,新聞媒體對事件進行的實時報道。其主要特點如下:(1)時效性強:突發事件往往具有突發性,要求新聞報道在第一時間內向公眾傳遞信息,以滿足公眾的知情權。(2)信息量大:突發事件涉及范圍廣泛,相關信息量大,新聞報道需全面、準確地反映事件情況。(3)真實性要求高:突發事件新聞報道要求真實、客觀、公正,避免傳播虛假信息,誤導公眾。(4)社會影響大:突發事件往往對社會產生較大影響,新聞報道需關注事件對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影響。(5)新聞價值突出:突發事件具有顯著的新聞價值,新聞報道需關注事件本身的新聞性,突出報道重點。7.2突發事件新聞報道的策略(1)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新聞媒體應建立完善的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快速反應機制,保證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進行報道。(2)加強信息篩選與核實:在報道突發事件時,新聞媒體要加強對信息的篩選與核實,保證報道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3)多角度、多層次報道:突發事件新聞報道要注重多角度、多層次地反映事件情況,滿足公眾的知情需求。(4)注重輿論引導:在突發事件新聞報道中,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引導公眾正確看待事件,避免恐慌情緒蔓延。(5)與部門密切配合:新聞媒體要與部門保持密切溝通,及時了解事件進展,保證報道的權威性和準確性。(6)注重人文關懷:在報道突發事件時,新聞媒體要關注受害者及其家屬的感受,尊重生命,傳遞正能量。7.3突發事件新聞報道的倫理(1)尊重生命:在報道突發事件時,新聞媒體要尊重生命,關注受害者及其家屬的感受,避免傳播過于血腥、殘忍的畫面。(2)客觀公正:新聞媒體要遵循客觀公正的原則,避免偏袒任何一方,保證報道的公正性。(3)保護隱私:新聞媒體在報道突發事件時,要尊重個人隱私,避免泄露受害者及其家屬的個人信息。(4)避免恐慌傳播:新聞媒體要避免傳播恐慌情緒,引導公眾正確看待事件,維護社會穩定。(5)負責任報道:新聞媒體要承擔社會責任,對報道內容負責,保證報道的真實性、準確性和權威性。第八章:新聞采訪與報道心理學8.1采訪對象的心理分析新聞采訪是新聞報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采訪對象的心理分析對于提高采訪質量和新聞價值具有重要意義。以下從幾個方面對采訪對象的心理進行分析:(1)自尊心:采訪對象通常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他們對于自己的形象和地位有較強的自尊心。采訪者應尊重采訪對象,避免在采訪過程中觸及他們的敏感話題。(2)防御心理:面對采訪,部分采訪對象可能會產生防御心理,擔心自己的言論可能引發不必要的麻煩。采訪者需要以誠懇、友善的態度消除采訪對象的顧慮,使其能夠敞開心扉。(3)合作意愿:采訪對象對新聞采訪的合作意愿取決于他們對采訪者的信任程度、采訪話題的興趣以及新聞媒體的影響力。采訪者應充分展示自己的專業素養,以贏得采訪對象的信任。(4)情感需求:采訪對象在采訪過程中可能存在情感需求,如希望得到關注、認可等。采訪者應關注采訪對象的心理需求,適時給予情感支持。8.2采訪者的心理素質培養新聞采訪者作為新聞報道的關鍵環節,其心理素質的培養。以下從幾個方面闡述采訪者心理素質的培養:(1)自信:采訪者應具備自信心,相信自己具備完成采訪任務的能力。自信的采訪者能夠更好地應對采訪過程中的挑戰,提高采訪效果。(2)耐心:采訪過程中,采訪者需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尤其是面對難以溝通的采訪對象。耐心傾聽、善于引導,才能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3)沉著:面對突發狀況,采訪者要保持沉著冷靜,善于應變。沉穩的心態有助于采訪者準確判斷采訪對象的心理狀態,調整采訪策略。(4)溝通能力:采訪者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與采訪對象建立信任關系,消除對方的顧慮,使其愿意分享內心想法。8.3新聞報道的心理效應新聞報道的心理效應是指新聞傳播過程中對受眾心理產生的影響。以下從幾個方面分析新聞報道的心理效應:(1)情感共鳴:新聞報道中的情感因素能夠引起受眾的情感共鳴,使受眾對新聞事件產生關注和興趣。(2)認知改變:新聞報道中傳遞的信息和觀點可能會改變受眾的認知,使其對某一事件或現象產生新的認識。(3)行為引導:新聞報道中的建議和引導可能會影響受眾的行為,使其在現實生活中采取相應的行動。(4)社會效應:新聞報道對社會輿論和公眾心態產生的影響,如激發社會正義感、提高公眾對某一問題的關注度等。新聞報道的心理效應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采訪者和新聞媒體應關注并合理利用這些心理效應,以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和影響力。第九章:新聞采訪與報道團隊協作9.1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在新聞采訪與報道過程中,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聞報道工作涉及多個環節,如采訪、撰稿、編輯、排版、發布等,這些環節需要不同崗位的新聞工作者緊密配合,共同完成任務。團隊協作不僅有助于提高新聞采訪與報道的效率,還能保證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準確性。9.2團隊協作的溝通與協調為了實現高效的團隊協作,新聞采訪與報道團隊需注重以下幾個方面:(1)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團隊成員之間應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保證信息的及時傳遞。可以通過定期會議、即時通訊工具等方式,實現團隊成員間的信息共享。(2)明確任務分配:在采訪與報道過程中,團隊成員應明確各自的任務和職責,保證各項工作有序推進。(3)加強協調與配合:團隊成員在執行任務時,要注重與其他成員的協調與配合,避免出現工作重復或遺漏。(4)及時反饋與調整:在采訪與報道過程中,團隊成員應密切關注工作進展,及時反饋問題,以便調整工作計劃。9.3團隊協作中的分工與責任新聞采訪與報道團隊中的分工與責任明確,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以下為團隊成員的分工與責任:(1)采訪組:負責新聞現場的采訪工作,包括采訪對象的選擇、采訪問題的設計、采訪過程的記錄等。(2)撰稿組:根據采訪內容撰寫新聞稿件,保證稿件內容準確、結構合理、語言流暢。(3)編輯組:負責對新聞稿件進行審核、修改、排版,保證稿件符合新聞發布要求。(4)技術支持組:為采訪與報道團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數學成數(同步練習)六年級下冊含答案
- 徐州工程學院《工程制圖C》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學語文經典散文解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雙河市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江蘇理工學院《法醫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宿州航空職業學院《高等數學提高》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職業大學《企業經營管理沙盤》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州市八縣協作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牽引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
- 360色彩基礎知識課件
- 我的家鄉東營廣饒旅游宣傳介紹
- 英語48個國際音標課件(單詞帶聲、附有聲國際音標圖)
- 電商運營總監工作的崗位職責與電商運營經理崗位的具體職責
- 國家開放大學國開電大《電商數據分析》終考考核
- 第十五章藥物制劑的設計
-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電路》單元作業設計
- 中醫治療“粉刺”醫案16例
- 自動化專業技術總結范文10篇
- 吊籃施工安全管理培訓課件
- 《用戶體驗設計導論》第14章-用戶體驗質量的測試與評價課件
- 圓的面積(全國一等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