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713張衡傳一、語基落實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少善屬文(shǔ) 連辟公府(bì)莫不逾侈(chǐ)B.精思傅會(fù) 鄧騭將軍(zhì)璇機之正(xuán)C.首銜銅丸(xián) 合契若神(qì)上下肅然(shù)D.積年不徙(xǐ) 中有都柱(dōu)河間相(xiànɡ)思路解析:A項,“屬”應讀“zhǔ”。C項,“肅”應讀“sù”。D項,“都”應讀“dū”。答案:B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說明,不精確的一項是()A.衡少善屬文 屬文:寫文章。B.精思傅會 傅會:文章的組織、布局、命意、修辭。C.其牙機巧制 牙機:樞紐和機件。D.稱為政理 政理:政治管理。思路解析:D項,“政理”應為“政治清明”。答案:D3.下列語句從句式角度看,不同類的一項是()A.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B.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C.驗之以事,合契若神D.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思路解析:A、B、C三項都是介詞結構后置,D項是賓語前置。答案:D二、閱讀理解(一)課內閱讀閱讀文本選段,完成第4~9題。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機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后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歷,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4.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時天下承平日久 承:連續。B.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輒:總是。C.傍行八道,施關發機 發:打開。D.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 陰:暗地里。思路解析:此題考查文言實詞的含義。C項,“發”應為“撥動”的意思。答案:C5.下列加點的詞語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B.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C.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D.衡下車,治威歷,整法度思路解析:A項,“交接”與現代漢語相同,都有“交往、接觸”的意思。B項,“特征”在文中不是一個詞,而是各自成詞,“特”是“特地”,“征”是“征召”。C項,“方面”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方向”。D項,“下車”在文中指“官吏初到任”。B、C、D三項均與現代漢語中的常用意義不同。答案:A6.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用法,推斷正確的一項是()①③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思路解析:①副詞,于是;②介詞,憑借;③副詞,才;④副詞,于是。答案:D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三輔:漢朝稱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所管轄的長安旁邊的三個地區。B.孝廉:漢朝由地方官向中心舉薦品德端正的人任以官職,被舉薦之人稱為“孝廉”。C.班固《兩都賦》中“兩都”指長安和洛陽,而張衡的《二京賦》中的“二京”則不然。D.乞骸骨:封建社會,大臣年老了懇求辭職為“乞骸骨”,意思是懇求賜還自己的身體,回家鄉去。思路解析:C項,張衡的《二京賦》中的“二京”也指長安和洛陽。答案:C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張衡才高于世,擅長屬文,后因文學才能出眾,被征召到朝廷做官。B.張衡不慕權貴,總是得不到升遷,在離開太史令職位五年后,就回了原籍。C.候風地動儀全部用精銅制成,半徑為八尺,蓋子中部隆起,像個大酒樽。D.在任河間相期間,張衡從嚴執法,政治清明,可三年后就懇求辭職還鄉。思路解析:A項,是因他“善術學”,所以被召進朝廷。B項,不是回了原籍,而是又回到太史令任上。C項,不是半徑,而是圓的直徑。答案:D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2)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3)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思路解析:(1)的翻譯留意原句為被動句,留意“舉”“辟”的翻譯;(2)的翻譯留意“奇”的活用;(3)的翻譯留意賓語前置的句式特點。參考答案:(1)被舉為孝廉,沒有去應薦;屢次被公府征召,也不去應召。(2)大將軍鄧騭認為他是奇才,多次召請,他也不去應召。(3)自從有書典記載以來,還從來沒有這件事。(二)拓展延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題。蔡邕傳范曄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也。少博學,好辭章、數術、天文,妙操音律。桓帝時,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聞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陳留太守督促發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師,稱疾而歸。閑居玩古,不交當世。感東方朔《客難》及揚雄、班固之徒設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韙其是而矯其非,作《釋誨》以戒厲云爾。在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陳留也,其鄰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彈琴于屏,邕至門試潛聽之,曰:“憘!以樂召我而有殺心,何也?”遂反。將名者告主子曰:“蔡君一直,至門而去。”邕素為邦鄉所宗,主子遽自追而問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憮然。彈琴者曰:“我向鼓弦,見螳螂方向鳴蟬,蟬將去而未飛,螳螂為之一前一卻。吾心聳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豈為殺心而形于聲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當之矣。”董卓重邕才學厚相遇待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陳辭謝,乞黥首刖足,繼成漢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馳往謂允曰:“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成后史,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乃失人望乎?”允不納。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長世乎?善人,國之紀也;制作,國之典也。滅紀廢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獄中。允悔,欲止而不及。年六十一。搢紳諸儒莫不流涕。北海鄭玄聞而嘆曰:“漢世之事,誰與正之!”兗州、陳留間皆畫像而頌焉。(選自《后漢書·蔡邕傳》,有刪改)10.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閑居玩古,不交當世 交:交接。B.比往而酒以酣焉 比:等到。C.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矜:夸獎。D.漢世之事,誰與正之 正:匡正。思路解析:C項,“矜”在此處的意思是“憐憫”。答案:C1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董卓重邕/才學厚相遇/待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B.董卓重邕才學/厚相遇待/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C.董卓重邕/才學厚相遇/待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D.董卓重邕才學/厚相遇待/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思路解析:原文標點是:董卓重邕才學,厚相遇待。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依據名詞、“及”等標記性詞語及文意斷開。答案:B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蔡邕少年時博學多才,因擅長彈琴,由陳留太守舉薦而被征召,但進京途中,走到偃師就假托有病回家了。B.蔡邕在吳地的時候,能從灶中桐木燃燒時發出的聲音聽出這塊桐木是制作樂器的良材,因而成就了一段“焦尾琴”的佳話。C.太尉認為蔡邕一向以忠孝著稱于世,并對漢朝的史事非常熟識,應當讓他續成后漢史,修成一代典籍。D.蔡邕因偶然說到董卓時嘆氣而獲罪,朝中許多人也為之求情,認為殺蔡邕會帶來嚴峻后果,王允盛怒之下沒有同意。思路解析:A項,理解錯誤,陳留太守沒有舉薦,而是專權肆行的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他們聽說蔡邕擅長彈琴,于是奏明皇帝,吩咐陳留太守督促蔡邕進京。答案:A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將名者告主子曰:“蔡君一直,至門而去。”(2)吾心聳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豈為殺心而形于聲者乎?(3)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乃失人望乎?思路解析:“向”,近,剛剛;“聳然”,同“悚然”,驚慌膽怯 的樣子;“形于聲”,在聲音上表現出來;“坐”,犯罪;“無乃……乎”,反問句式,唯恐……吧。參考答案:(1)管事的人告知主子說:“蔡君剛才來了,到門口卻離開了。”(2)我內心很驚慌,擔憂螳螂抓不到它。這莫非就是產生殺心并且在琴聲中流露出來的緣由嗎?(3)況且他一向以忠孝著稱,并沒有犯什么罪名,殺了他唯恐會失去人心吧?參考譯文蔡邕字伯喈,是陳留圉地人。少年時博學多才,喜愛寫文章、探討算術和天文,精于音樂。桓帝時,中常侍徐璜等五侯專權肆行,他們聽說蔡邕擅長彈琴,于是奏明皇帝,吩咐陳留太守督促蔡邕進京。蔡邕不得已,走到偃師,托詞生病回家去了。他在家閑居,沉迷于古代文化,不和世人交往。他有感于東方朔的《客難》以及揚雄、班固等人借反問抒志的做法,于是細致探討各家學說,確定他們正確的說法,訂正他們錯誤的說法,寫了《釋誨》來自戒自勵。蔡邕在吳地時,吳地有人燒桐木做飯,蔡邕聽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聲音,知道這是一段很好的木頭,就向主子要來并用這段木頭做了一張琴,果真彈出了奇妙的音樂,但琴的尾部還保留著燒焦的痕跡,所以當時的人把這張琴叫作“焦尾琴”。當時,蔡邕在陳留時,他的鄰居用酒食款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時大家酒喝得正興奮。有一個客人在屏風后彈琴,蔡邕到門口偷偷地聽,大驚道:“啊!用音樂來請我卻有殺心,是什么緣由呢?”就回去了。管事的人告知主子說:“蔡君剛才來了,到門口卻離開了。”蔡邕一直是被同鄉敬重的人,主子連忙親自追上去,追問他離開的緣由,蔡邕把狀況具體地告知了他,大家都感到茫然。彈琴的人說:“我剛才彈琴時,望見螳螂爬向一只正在鳴叫的蟬,蟬將要離開卻沒有飛起,螳螂為之進退不停。我內心很驚慌,擔憂螳螂抓不到它。這莫非就是產生殺心并且在琴聲中流露出來的緣由嗎?”蔡邕笑著說:“這就完全符合了。”董卓器重蔡邕的才學,對他很優待。等到董卓被殺后,蔡邕在司徒王允家做客,竟然不知不覺地說起董卓而嘆息,并在表情上流露出來。王允怒斥他,馬上逮捕蔡邕并把他交給廷尉去治罪。蔡邕上書謝罪,懇求只刺面砍腳,以便接著修成漢史。在朝官員們許多人憐憫、營救他,但都未奏效。太尉騎著快馬去見王允,對他說:“蔡邕是當代少有的奇才,對漢朝的史事很熟識,應當讓他續成后漢史,修成一代典籍。況且他一向以忠孝著稱,并沒有犯什么罪名,殺了他唯恐會失去人心吧?”王允沒有接受他的看法。太尉退回去對人說:“王允也許要不久于人世了吧!善人是國家的楷模,史著是國家的經典。毀滅楷模,廢除經典,國家莫非能夠許久嗎?”蔡邕于是死在獄中。王允懊悔,想要阻擋卻來不及了。終年六十一歲。官員學者沒有不為此而流淚的,北海人鄭玄得到這一消息感嘆說:“關于漢代的史事,還有誰能匡正呢?”兗州、陳留等地的人都畫他的像來稱頌他。三、表達溝通14.請依據文章內容和你對張衡的了解,自選角度,用一副對聯評價張衡。思路解析:一是考慮對聯的基本特點及要求,二是考慮張衡的事跡或才華。參考答案:①造機巧,渾天望萬里著文章,《二京》名千秋②《靈憲》《算罔》頌萬世渾天地動助人間③張望中外,敢問地震何畏懼衡量古今,笑看渾天再無雙(任選一副即可)15.將下面的單句連成一個長句,給“候風地動儀”重新下定義。(1)公元132年張衡獨創制造了候風地動儀。(2)這是世界上第一臺感知地震的儀器。(3)它利用慣性原理,以擺和杠桿機械為主要結構模式,測定地震的方向。思路解析:本題考查句式變換的實力,對這種題型的解答,關鍵是先弄清長句的主要內容,確定主干,然后把短句化為短語,分別修飾主干成分。本題的句子主干是“候風地動儀是……儀器”,然后再找出修飾“儀器”的成分即可。答案:示例候風地動儀是公元132年張衡利用慣性原理獨創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臺以擺和杠桿機械為主要結構模式,來測定地震的方向、感知地震的儀器。16.仿照畫線句,依據文段內容另寫兩句話,與例句一起構成一組排比句。正能量是一切給人向上的信念和希望,并鼓舞人不斷追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