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單元提升訓練五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單元提升訓練五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單元提升訓練五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單元提升訓練五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單元提升訓練五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單元提升訓練(五)(時間:45分鐘)一、選擇題1.作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第一次鴉片斗爭又被英國稱“通商斗爭”,英國人如此看待這場斗爭是為了()A.確定斗爭的正義性 B.強調斗爭爆發緣由C.粉飾侵略斗爭性質 D.紀念這次斗爭影響解析:選C。依據所學學問可知,第一次鴉片斗爭爆發的根本緣由在于資本主義的逐利性和擴張性,而英國殖民者之所以將其美稱為“通商斗爭”,其目的就是掩飾這場斗爭的侵略性,故C項正確。2.在清政府看來,《南京條約》是永保和平的“萬年和約”,而英國人則把《南京條約》稱作“外國對華貿易的大憲章”。兩者對《南京條約》的不同相識說明()A.中英達成協議從今停止斗爭B.清政府被迫放棄了閉關鎖國政策C.中英實現了國際貿易的接軌D.中英對條約的本質相識角度不同解析:選D。鴉片斗爭后還有其次次鴉片斗爭,故A項錯誤;清政府強調了“和平”,不表明放棄了閉關鎖國政策,故B項錯誤;清政府沒有從國際貿易的角度相識《南京條約》,而且《南京條約》是屈辱的,故C項錯誤;雙方對條約本質的相識是有巨大差異的,故D項正確。3.《天津條約》規定:“大清皇上特簡(選擇)內閣高校士尚書中一員,主持與大英欽差大臣文移、會見各等事務,商辦儀式皆照平儀相待;嗣后各式公文,無論京外,內敘大英國官民,自不得提書‘夷’字?!辈牧媳砻髑逭?)A.閉關鎖國局面被打破 B.完全放棄了華夷等級觀念C.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D.變更傳統的對外交往體制解析:選D?!赌暇l約》中五口通商標記著閉關鎖國局面被打破,故A項錯誤;材料“大清”等信息反映出清政府沒有完全放棄華夷等級觀念,故B項錯誤;《辛丑條約》規定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故C項錯誤;材料“自不得提書‘夷’字”,反映出清政府變更了以夷夏傳統觀念處理對外交往的體制,故D項正確。4.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列強發起其次次鴉片斗爭;以鎮壓義和團為名,八國聯軍聯手武裝侵略中國。這兩次斗爭的不同點是()A.列強勾結發動侵華斗爭 B.瘋狂掠奪中國人民財產C.條約設定羞辱國民人權 D.加深中國社會半殖民化解析:選C。兩次斗爭都由多個列強發動,故A項錯誤;兩次斗爭后都簽訂不同等條約,攫取大量賠款,故B項錯誤;《辛丑條約》規定恒久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參與反帝性質的組織,羞辱了國民人權,故C項正確;兩次斗爭都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化,故D項錯誤。5.下圖是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綱》的部分書目。其中,空白處的標題應是()第四章西力沖擊(下)(一八五○至一八六○)第一節________________其次節英法聯軍與俄國的機會第三節中國境遇的再變A.英國的炮艦政策 B.清朝外援與曾軍的奮戰C.西方國家的攜手 D.朝局之變剛好勢的相識解析:選C。1840年英國對中國實行了炮艦政策,故A項錯誤;1864年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故B項錯誤;1856年爆發其次次鴉片斗爭,英法聯合共同侵略中國,故C項正確;材料強調西方對中國的沖擊而非中國內部的變革,故D項錯誤。6.太平天國運動中,一方面在《天朝田畝制度》中提出“天下人”平分“天下田”;但另一方面在法令中規定:“貴賤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這說明太平天國()A.未脫離傳統農夫起義的范疇B.經濟政策與政治制度脫節C.比較注意加強法律制度建設D.政策法令具有極大隨意性解析:選A。題干中“一方面在《天朝田畝制度》中提出‘天下人’平分‘天下田’;但另一方面在法令中規定:‘貴賤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前部分反映了農夫的平分土地的要求,后部分體現農夫階級的局限性,故A項正確。7.李鴻章說:“中國積弱,由于患貧。必需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強?!毕铝衅髽I體現“求富”這一思想的是()A.創辦江南制造總局 B.開辦輪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機器制造局 D.創辦福州船政局解析:選B。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9世紀70年頭起先,洋務派打出“求富”的旗號,創辦一批近代民用工業,以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輪船招商局屬于近代民用工業,B項正確;A、C、D三項屬于近代軍事工業。8.某一學者評論甲午中日斗爭說:“起初中國完全有戰勝日本的實力,在當時,中國守軍的子彈和糧食積累如山,日本的軍糧和子彈根本沒有跟中國抗衡的實力。”據此推知甲午中日斗爭中國戰敗的主要緣由是()A.日本實力超過中國 B.中國洋務運動失敗C.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D.中國軍事實力落后解析:選C。據題干“起初中國完全有戰勝日本的實力”并結合甲午斗爭中國戰敗的史實可知,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是中國戰敗的主要緣由,故C項正確。9.1894年,當時日本國內輿論普遍宣揚:甲午中日斗爭是文明之戰、解放之戰、救亡之戰。文明之戰是指一種先進文化戰勝落后文化;解放之戰是指解放中國、光復中原;救亡之戰是指黃種人團結起來,共同應付西方。下列各項對這種觀點相識最精確的是()A.正確分析了斗爭爆發緣由B.試圖竭力掩蓋斗爭的本質C.精確分析了中日兩國國情D.表明中國備受侵略的事實解析:選B。由材料“甲午中日斗爭是文明之戰、解放之戰、救亡之戰……救亡之戰是指黃種人團結起來,共同應付西方”可知,日本力圖掩蓋斗爭的侵略性、掠奪性,故B項正確。10.有學者指出,近代中華民族自覺統一體的形成,以及中華民族自覺意識的形成是與外來民族斗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該學者意在強調()A.西方入侵助推中華民族意識近代化B.中外關系的惡化有利于民族大團結C.傳統的民族意識受到民眾質疑D.中華民族的形成與反侵略親密相關解析:選A。據材料中“中華民族自覺意識的形成是與外來民族斗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可知,西方入侵助推中華民族意識近代化,故選A項。11.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于1900年8月12日說他“憐憫中國人”,11月23日更公開宣稱他“也是一個義和團員”,“無論何時都站在義和團一邊,義和團是愛國者”。馬克·吐溫上述言論的主要依據是義和團運動()A.與太平天國斗爭目標一樣B.導致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C.干脆將矛頭對準帝國主義D.盲目排外違反近代歷史潮流解析:選C。義和團的“扶清”與太平天國斗爭“反清”目標不一樣,故A項錯誤;《馬關條約》的簽訂導致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故B項錯誤;材料“義和團是愛國者”的主要依據是義和團運動干脆將矛頭對準帝國主義,故C項正確;材料“義和團是愛國者”與義和團運動盲目排外違反近代歷史潮流無關,故D項錯誤。12.徐中約《中國近代史》記錄:“7月14日,盟國以愛護公使館的外國人生命平安為由,出兵占據天津并威逼要開往北京,中外沖突由此爆發?!边@一沖突最終導致()A.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B.資產階級維新思潮高漲C.清廷成為“洋人的朝廷” D.資產階級革命進入高潮解析:選C。義和團運動“扶清滅洋”,外國人生命平安受到威逼,“盟國以愛護公使館的外國人生命平安為由”,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斗爭。A項是其起因,故A項錯誤;B項與八國聯軍侵華斗爭無關,故B項錯誤;八國聯軍侵華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使得清廷成為“洋人的朝廷”,故C項正確;D項出現在1911年武昌起義后,與八國聯軍侵華斗爭無關,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完成相關要求。材料一1840年3月,英國對華棉織品出口商、曼徹斯特商會主席莫克·維卡在致英國外相巴麥尊的信中說:“是他們自己陷入了錯誤的境況,逼得我們不得不走上為國家所受的羞辱,為個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補償的地步?!斍熬謩?,可能供應機會,完成兩國關系的改善,隨著關系的改善,我們輸出(棉織品)的擴張程度將是不行估量的。”材料二“蒼天蒼天淚如雨,倭人竟割臺灣去?!辈牧先叩挛髡f,“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1)依據所學學問,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維卡所說的“當前局勢”的含義。他認為“擴張程度將是不行估量的”,理由是什么?(2)臺灣同胞懷著悲憤的心情奔跑相告“哭聲達于四野”,這一令人哀思的歷史場面發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強侵華斗爭之后?倭人割占臺灣是哪一不同等條約的規定?(3)依據所學學問,指出瓦德西為什么說“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列強又實行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國?簽訂了什么條約?中國社會的性質完全淪為什么?解析:第(1)問,從“1840年3月”分析“當前局勢”,從“隨著關系的改善,我們輸出(棉織品)的擴張程度將是不行估量的”分析理由。第(2)問,“割臺灣”是指甲午中日斗爭,日本逼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第(3)問,從“瓜分”二字入手,可知時間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然后推斷當時中國發生的大事: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簽訂等,最終綜合分析。答案:(1)“當前局勢”指林則徐虎門銷煙為英國發動侵華斗爭供應了借口。理由:中國地廣人多,有望成為巨大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2)甲午中日斗爭。《馬關條約》。(3)義和團運動的興起,沉重地打擊了列強在中國的勢力,使列強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宏大力氣。方式:在華扶植代理人?!缎脸髼l約》的簽訂,標記著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4.閱讀材料,完成相關要求。材料一在這百天之內,康有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緊的有兩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試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經濟的策論。換句話說,以后讀書人要做官不能靠虛文,必需靠實學。其次,調整行政機構??涤袨椴锰撕芏酂o用的衙門和官職……同時他添了一個農工商總局?!麄?指讀書人)費了多少的心血,想從之乎者也里面,升官發財。一旦廢八股,他們無望了。難怪他們要罵康有為洋奴漢奸。至于被裁的官員更不要說,無不切齒痛恨?!Y廷黻《中國近代史》材料二楊銳者,張之洞入室弟子,歲饋千金,養之京師,而一切托之者也。楊銳與劉光第之入軍機,亦張之洞托陳寶箴薦之者也……張之洞本為新黨,自恐不免,乃請殺譚、楊等六人,以求避黨禍,其忍于殺帝黨久矣。——康有為《駁后黨逆賊張之洞、于蔭霖誣捏偽示》(1)據材料一,概括百日維新的政治措施,并指出這些措施的主要意圖。(2)據材料一、二與所學學問,總結戊戌變法失敗的教訓。(3)有學者認為康有為由于泄私憤而忽視了張之洞在維新變法中的努力。結合材料二與所學學問,說明歷史探討怎樣才能做到客觀公正。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信息,從科舉制和機構改革等方面概括;其次小問,依據材料信息,從人才選拔、經濟、政治等方面概括。第(2)問,依據材料信息并結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