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北征》杜甫《北征》年代:唐作者: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顧慚恩私被,詔許歸蓬蓽。拜辭詣闕下,怵惕久未出。雖乏諫諍姿,恐君有遺失。君誠中興主,經(jīng)緯固密勿。東胡反未已,臣甫憤所切。揮涕戀行在,道途猶恍惚。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逾阡陌,人煙蕭瑟。所遇多被傷,呻吟更流血。回首鳳翔縣,旌旗晚明滅。前登寒山重,屢得飲馬窟。郊入地底,涇水中蕩。猛虎立我前,蒼崖吼時裂。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車轍。青云動高興,幽事亦可悅。山果多瑣細(xì),羅生雜橡栗。或紅如丹砂,或黑如點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jié)實。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坡陀望,巖谷互出沒。我行已水濱,我仆猶木末。鳥鳴黃桑,野鼠拱亂穴。夜深經(jīng)戰(zhàn)場,寒月照白骨。潼關(guān)百萬師,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殘害為異物。況我墮胡塵,及歸盡華發(fā)。經(jīng)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jié)。慟哭松聲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見耶背面啼,垢膩腳不襪。床前兩小女,補(bǔ)綻才過膝。海圖波濤,舊繡移曲折。天吳及紫鳳,顛倒在。老夫情懷惡,嘔泄臥數(shù)日。那無中帛,救汝寒凜栗。粉黛亦解苞,衾稍羅列。瘦妻面復(fù)光,癡女頭自。學(xué)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生還對童稚,似欲忘饑渴。問事競挽須,誰能即嗔喝。思在賊愁,甘受雜亂聒。新歸且慰意,生理焉能說。至尊尚蒙塵,幾日休練卒。仰觀天色改,坐覺祆氣豁。陰風(fēng)西北來,慘隨回鶻。其王愿助順,其俗善馳突。送兵五千人,驅(qū)馬一萬匹。此輩少為貴,四方服勇決。所用皆騰,破敵過箭疾。圣心頗虛佇,時議氣欲奪。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軍請深入,蓄銳何俱發(fā)。此舉開青徐,旋略恒。昊天積霜露,正氣有肅殺。禍轉(zhuǎn)亡胡歲,勢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綱未宜絕。憶昨狼狽初,事與古先別。奸臣竟,同惡隨蕩。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周漢獲再興,宣光果明哲。桓桓陳將軍,仗奮忠烈。微爾人盡非,于今國猶活。凄涼大同殿,寂寞白獸。都人望翠華,佳氣向金闕。園陵固有神,掃灑數(shù)不缺。煌煌太宗業(yè),樹立甚宏達(dá)。作品賞:這首長篇敘事詩是杜甫在唐肅宗至德二載(757)閏八月寫的,共一百四十句。它象是用體裁寫的陳情表,是這位在職的左遺向肅宗皇帝匯報自己探親路上及到家以后的見聞感想。它結(jié)構(gòu)自然而精當(dāng),筆調(diào)樸實而深沉,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思,懷抱中興國家的希望,反映了當(dāng)時的政治形勢和社會現(xiàn)實,表達(dá)了人民的情緒和愿望。全詩五大段,按照“北征”即從朝廷所在的鳳翔到杜甫家小所在的州的歷程,依次敘述了蒙恩放歸探親、辭別朝廷登程時的憂慮情懷;歸途所見景象和引起的感慨;到家后與妻子兒女團(tuán)聚的悲喜交集情景;在家中關(guān)切國家形勢和提出如何借用回紇兵力的建議;最后回顧了朝廷在安祿山叛亂后的可喜變化和表達(dá)了自己對國家前途的信心、對肅宗中興的期望。它象上表奏章一樣,寫明年月日,謹(jǐn)稱“臣甫”,恪守臣節(jié),忠陳情,先說離職的的不安,次敘征途的觀感,再述家室的情形,更論國策的得失,而歸結(jié)到歌功頌德。這一結(jié)構(gòu)合乎禮數(shù),盡其諫職,順理成章,而見美刺。不難看到,詩人采用這樣的陳情表的構(gòu)思,顯然出于他“奉儒守官”的思想修養(yǎng)和“別裁偽體”的`創(chuàng)作要求,更凝聚著他與國家、人民休戚與共的深厚感情。“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痛心山河破碎,深憂民生涂炭。這是全詩反復(fù)詠嘆的主題思想,也是詩人自我形象的主要特征。詩人深深懂得,當(dāng)他在蒼茫暮色中踏上歸途時,國家正處危難,朝野都無閑暇,一個忠誠的諫官是不該離職的,與他本心也是相違的。因而他憂虞不安,留戀恍惚。正由于滿懷憂國憂民,他沿途穿過田野,越山岡,夜經(jīng)戰(zhàn)場,看見的是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和苦難現(xiàn)實,想到的是人生甘苦和身世浮沉,憂慮的是將帥失策和人民遭難。總之,滿目瘡痍,觸處憂虞,遙望前途,征程艱難,他深切希望皇帝和朝廷了解這一切,汲取這教訓(xùn)。因此,回到家里,他雖然獲得家室團(tuán)聚的歡樂,卻更體會到一個封建士大夫在戰(zhàn)亂年代的辛酸苦澀,不能忘懷被叛軍拘留長安的日子,而心里仍關(guān)切國家大事,考慮政策得失,急于為君遺。可見貫串全詩的主題思想便是憂慮國家前途、人民生活,而體現(xiàn)出來的詩人形象主要是這樣一位忠心耿耿、憂國憂民的封建士大夫。“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遙想桃源中人避亂世外,深嘆自己身世遭遇艱難。這是全詩伴隨著憂國憂民主題思想而交織起伏的個人感慨,也是詩人自我形象的重要特征。肅宗皇帝放他回家探親,其實是厭棄他,冷落他。這是詩人心中有數(shù)的,但他無奈,有所怨望,而只能感慨。他痛心而苦澀地敘述、議論、描寫這次皇恩放回的格外優(yōu)遇:在國家危難、人民傷亡的時刻,他竟能有閑專程探親,有興觀賞秋色,有幸全家團(tuán)聚。這一切都違反他愛國的志節(jié)和愛民的情操,使他哭笑不得,尷尬難堪。因而在看到山間叢生的野果時,他不禁感慨天賜雨露相同,而果實苦甜各別;人生于世一樣,而安危遭遇迥異;自己卻偏要選擇艱難道路,自甘其苦。所以回到家中,看到妻子兒女窮困的生活,饑瘦的身容,體會到老妻愛子對自己的體貼,天真幼女在父前的嬌癡,回想到自己舍家赴難以來的種種遭遇,不由把一腔辛酸化為生聚的欣慰。這里,詩人的另一種處境和性格,一個艱難度日、愛憐家小的平民當(dāng)家人的形象,便生動地顯現(xiàn)出來。“煌煌太宗業(yè),樹立甚宏達(dá)!”堅信大唐國家的基礎(chǔ)堅實,期望唐肅宗能夠中興。這是貫串全詩的思想信念和衷心愿望,也是詩人的政治立場和出發(fā)點。因此他雖然正視國家戰(zhàn)亂、人民傷亡的苦難現(xiàn)實,雖然受到厭棄冷落的待遇,雖然一家老小過著饑寒的生活,但是他并不因此而灰心失望,更不逃避現(xiàn)實,而是堅持大義,顧全大局。他受到形勢好轉(zhuǎn)的鼓舞,積極考慮決策的得失,并且語重心長地回顧了事變以后的歷史發(fā)展,強(qiáng)調(diào)指出事變使奸蕩,熱情贊美忠臣除奸的功績,表達(dá)了人民愛國的意愿,歌頌了唐太宗奠定的國家基業(yè),從而表明了對唐肅宗中興國家的殷切期望。顯然,由于階級和時代的局限,詩人的社會理想不過是恢復(fù)唐太宗的業(yè)績,對唐明皇有所美化,對唐肅宗有所不言,然而應(yīng)當(dāng)承認(rèn),詩人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操是達(dá)到時代的高度,站在時代的前列的。綜上可見,這首長篇敘事詩,實則是政治抒,是一位忠心耿耿。憂國憂民的封建士大夫履職的陳情,是一位艱難度日、愛憐家小的平民當(dāng)家人憂生的感慨,是一位堅持大義、顧全大局的愛國志士仁人述懷的長歌。從藝術(shù)上說,它既要通過敘事來抒情達(dá)志,又要明確表達(dá)思想傾向,因而主要用賦的方法來寫,是自然而恰當(dāng)?shù)摹K泊_象一篇陳情表,慷慨陳辭,長歌浩嘆,然而謹(jǐn)嚴(yán)寫實,指點有據(jù)。從開頭到結(jié)尾,對所見所聞,一一道來,指事議論,即景抒情,充分發(fā)揮了賦的長處,具體表達(dá)了陳情表的內(nèi)容。但是為了更形象地表達(dá)思想感情,也由于有的思想感情不宜直接道破,詩中又靈活地運用了各種比興方法,既使敘事具有形象,意味深長,不致枯燥;又使語言精煉,結(jié)構(gòu)緊密,避免行文拖沓。例如詩人登上山岡,描寫了戰(zhàn)士飲馬的泉眼,州郊野山水地形勢態(tài),以及那突如其來的“猛虎”、“蒼崖”,顯然含有感慨和寄托,讀者自可意會。又如詩人用觀察天象方式括當(dāng)時平叛形勢,實際上也是一種比興。天色好轉(zhuǎn),妖氣消散,豁然開朗,顯然是指叛軍在失敗;而陰風(fēng)飄來則暗示了詩人對回紇軍的態(tài)度。諸如此類,倘使都用直陳,勢必復(fù)而無詩味,便當(dāng)真成了章表。因而詩人采用以賦為主、有比有興的方法,恰可適應(yīng)表現(xiàn)本詩所包括的宏大的歷史內(nèi)容,也顯示出詩人在詩歌藝術(shù)上的高度才能和渾熟技巧,足以得心應(yīng)手、運用自如地用詩歌體裁來寫出這樣一篇“博大精深、沉郁頓挫”的陳情表。(倪其心)-------------------------------------------公遭祿山之亂,自行在往州,州在鳳翔東北,故以《北征》命題。【鶴注】此詩述在路及到家之事,當(dāng)在羌村后,至德二載九月作,故云:“菊垂今秋花。”班彪作《北征賦》:“用以為題。”皇帝二載秋①,閏八月初吉②。杜子將北征③,蒼茫問家室④。(首段從北征問家敘起。)①《春秋露》:德天地者,稱皇帝。邕《獨斷》:“秦承周末,自以為德兼三王,功包五帝,故并以為號,漢因之而不改。②《詩》:“二月初吉。”初吉,朔日也。③《楚辭》:“駕玄兮北征。”④陰鏗詩:“蒼茫歲欲晚。”蒼茫,急遽之意。《詩》:“宜其家室。”維時遭艱虞①,朝野少暇日②。顧慚恩私被③,詔許歸蓬蓽④。拜辭詣闕下⑤,怵惕久未出⑥。雖乏諫諍姿⑦,恐君有遺失⑧。君誠中興主,經(jīng)緯固密勿⑨。東胡反未已⑩,臣甫憤所切(11)。揮涕戀行在(12),道途猶恍惚(13)。乾坤含瘡痍(14),憂虞何時畢。(次述辭朝戀主之情,上八,欲去不忍,憂在君德。下八,既行猶思,憂在世事。)①王曰:時房得罪,甫上言:罪細(xì)不宜免。帝怒,詔三司推問。甫謝,因稱宰相子,少自樹立,有大臣體。帝不省錄,詔放甫歸州。信《哀江南賦》:“逮永嘉之艱虞。”②張協(xié)詩:“朝野多歡娛。”王《登樓賦》:“聊暇日以銷憂。”夢弼曰:少暇日,謂軍興之際,公私不安處。③顧慚,自顧慚愧也。裴松之《三國志注表》:“顧慚二物。”曹植詩:“不得顧恩私。”④傅咸詩:“發(fā)身蓬蓽廬。”⑤《晉史論》:陳王就國,則拜辭隕涕。班彪詩:“上書詣闕下。”⑥曹植詩:“皇恩過隆,只承怵惕。”⑦《孔叢子》:“犯顏諫諍,公正無私。”⑧公為遺,故恐君有遺失。《前漢·張安世傳》:“無所遺失。”⑨《文心雕龍》:“經(jīng)緯區(qū)宇,彌綸憲。”傅亮表:“密勿軍國,心力俱盡。”密,秘也。勿,勉也。⑩東胡,指安慶緒。(11)鐘惺曰:臣甫,用章奏字面,如對君語。《家語》:敬姜曰:“無揮涕。”(12)行在,見《竄鳳翔》詩。(13)《法言》:“人心恍惚。”(14)《漢書》:“瘡痍者未起。”《說文》:“痍,傷也,金瘡也。”(15)《易》:“悔吝者,憂虞之象也。”逾阡陌①,人煙蕭瑟②。所遇多被傷③,呻吟更流血④。回首鳳翔縣,旌旗晚明滅⑤。前登寒山重⑥,屢得飲馬窟⑦。郊入地底⑧,涇水中蕩。猛虎立我前⑩,蒼崖吼時裂。菊垂今秋花,石帶古車轍(11)。青云動高興(12),幽事亦可悅(13)。山果多瑣細(xì)(14),羅生雜橡栗(15)。或紅如丹砂(16),或黑如點漆(17)。雨露之所儒(18),甘苦齊結(jié)實(19)。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坡陀望(20),巖谷互出沒(21)。我行已水濱(22),我仆猶木末(23)。鳥鳴黃桑(24),野鼠拱亂穴(25)。夜深經(jīng)戰(zhàn)場(26),寒月照白骨(27)。潼關(guān)百萬師,往者散何卒(28)。遂令半秦民(29),殘害為異物(30)。(此歷敘征途所見之景。既逾越阡陌,復(fù)回顧鳳翔,自此而過郊、望家鄉(xiāng)漸近矣。大約菊垂以下,皆土風(fēng)物,此屬佳景。坡陀以下,乃州風(fēng)物,此屬慘景。【周甸注】途中所歷,有可傷者,有可畏者,有可喜者,有可痛者。【申涵光】丹砂數(shù)句,混然元化。我行二句,若畫圖。)①《詩》:“行邁。”王詩:“悠悠涉荒路,我心愁。四望無煙火,但見陌與阡。”《漢書注》:“南北曰阡,東西曰陌。”②曹植詩:“千里無人煙。”,少也。陶潛詩:“蕭瑟室宇中。”③被傷,戰(zhàn)士之帶傷者。④《列子》:“周之尹氏,有老役夫,晝則呻吟即事。”呻吟,聲引氣也。《國策》:“流血成川。”元年十月,房有陳陶、青坂之?dāng) 6辏觾x復(fù)有清渠之?dāng) 9试疲骸吧胍鞲餮!雹荨都艺Z》:“旌旗繽紛。”沈約詩:“云華乍明滅。”⑥陰鏗詩:“寒山但見松。”重,重疊也。⑦古樂府:“飲馬長城窟。”⑧《唐書》:州新平郡,屬關(guān)內(nèi)道。杜篤《論都賦》:“后土,禮郊。”胡夏客曰:入地底,暗用陶復(fù)陶穴事,其俗尚窟居也。《甘泉賦》:“窺地底而上回。”⑨《括地志》:涇水發(fā)源涇州,東南流州界,至高陵入渭。《九域志》:距涇才百五十里。《海賦》:“蕩島濱。”蕩,水流貌。陳子昂詩:“云海方蕩。”⑩陸機(jī)詩:“猛虎憑林嘯。”又:“狐獸更我前。”(11)《左傳》:“周穆王周行天下,將必有車轍馬跡焉。”(12)阮籍詩:“托志青云上。”殷仲文詩:“能使高興盡。”(13)鐘惺曰,幽事六句,當(dāng)奔走愁絕時,偏有閑心清眼,看景入微。(14)支遁詩:“芳泉代甘,山果兼時珍。”(15)《高唐賦》:“芳草羅生。”(16)晉摯虞流離杜間,橡栗而食。《廣韻》:“橡,實也。”《本草》:“其實似栗實而小。”左思《蜀都賦》:“丹砂熾出其坂。”(17)《世說》:王右軍見杜弘治,嘆曰:“面如凝脂,眼如點漆。”(18)《淮南子》:“雨露所濡,化生萬物。”(19)又:“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景福殿賦》:“結(jié)實秋商,敷華青春。”(20)【注】,即州,公家所在,地高而遠(yuǎn)先見也。《漢·郊祀志》:秦文公夢黃蛇自天而下,止于衍,作,用三牲郊祀白帝。(21)道衡侍:“鸞旗歷巖谷。”劉繪詩:“出沒萬重山。”(22)《詩》:“我行其野。”《左傳》:“君其問諸水濱。”《杜》:公先至水濱,望家切,而行步速也。(23)《詩》:“我仆矣。”《楚辭》:“芙蓉兮木末。”(24)《詩》:“。”注,“梟,,惡鳥。”《爾雅》:“茅,怪。”郭注:“茅,今鳩似。怪,即,一名角,鳴即雨,晝無見,夜即飛。”《詩》:“桑之落矣,其黃而隕。”(25)《漢書·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說文》:“江東大鼠,能人立,以前兩腳拱頭跳舞。”(26)蘇武詩:“行役在戰(zhàn)場。”(27)張華詩:“平臺寒月色。”王詩:“白骨蔽平原。”(28)《哥舒翰傳》:翰率兵出關(guān),次靈寶縣之西原,為賊所乘,自相踐,墜黃河死者數(shù)萬人。信《哀江南賦》:“百萬義師,一朝卷甲。”散何卒,倉卒散失也。(29)長安舊為秦地,故曰秦民。《史記·白起傳》:“天下不樂為秦民之日久矣。”(30)《何承天集》:“徒以殘害剝?nèi)琛!薄顿x》:“化為異物兮,又奚足悲。”況我墮胡塵①,及歸盡華發(fā)②。經(jīng)年至茅屋③,妻子衣百結(jié)④。慟哭松聲回⑤,悲泉共幽咽⑥。平生所嬌兒⑦,顏色白勝雪⑧。見那背面啼⑨,垢膩腳不襪⑩。床前兩小女,補(bǔ)綴才過膝(11)。海圖拆波濤(12),舊繡移曲折(13)。天吳及紫鳳(14),顛倒在(15)。老夫情懷惡,嘔泄臥數(shù)日(16)。那無中帛,救汝寒凜栗。粉黛亦解苞(17),衾稍羅列(18)。瘦妻面復(fù)光,女頭自(19)。學(xué)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20)。移時施朱鉛(21),狼籍畫眉闊(22)。生還對童稚(23),似欲忘饑渴(24)。問事競挽須,誰能即喝。思在賊愁,甘受雜亂聒(25)。新歸且慰意,生理焉得說(26)。(此備寫歸家悲喜之狀。以上,乍見而悲,極夫妻兒女至情。老夫以下,悲過而喜,盡室家曲折之狀。在賊四句,繳上以起下,所憂在君國矣。)①《晉·劉聰載記論》:“昔幽后不綱,胡塵暗于戲水。”②劉向《新序》:“士亦華發(fā)墜顛而后可用。”③何遜詩:“洛陽城東西,卻作經(jīng)年別。”④子夏衣若懸鶉百結(jié)。王隱《晉書》:董威輦殘,輒結(jié)為衣,號曰百結(jié)。⑤阮籍車駕所窮,慟哭而返。宋玉《高唐賦》:“虛聞松聲。”⑥陶潛詩:“驟感悲泉。”古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⑦陶詩:“嬌兒索父啼。”⑧《杜》:白勝雪,乃饑色。⑨《韻府》:俗人謂父曰耶,亦作■。⑩《南史》:陰子春,身服垢污,腳數(shù)年一洗。沈期詩:“窮囚多垢膩。”《說文》:“襪,足衣也。自三代有之,謂之角襪。”(11)《記·內(nèi)則》:“衣裳綻裂紉,箴請補(bǔ)綴。”(12)《杜》:海圖四句,乃故家窮狀。《淮南子》:“起波濤。”(13)王褒《講德論》:“曲折不失節(jié)。”(14)【趙注】天吳,海圖所畫之物。紫鳳,舊繡所刺之物。剪舊物以補(bǔ)衣,故拆移而顛倒也。木華《海賦》:“天吳乍見而仿佛。”《山海經(jīng)》:“朝陽之谷有神曰天吳,是為水伯,虎身人面,八首、八足、八尾,背青黃色。”又:“丹穴之山,有鸞,鳳之屬也。五色而多紫。”(15)《詩》:“顛倒衣裳。”《方言》:“關(guān)西謂短者為。”《漢書注》:“,謂僮豎所著之。,毛布也。”《始皇紀(jì)》:“寒者利。”(16)淮南王安書:“夏月暑時,嘔泄霍亂之病,相隨屬也。”(17),“面以粉黛似空青。”(18)《詩》:“抱衾與。”《箋》:“衾,被也,即寢衣。,床帳也。”揚雄賦:“羅列布,鱗以雜沓兮。”(19)《左傳》:晉贏氏曰:“寡君使婢子侍執(zhí)巾,以固子也。”注:“,梳比總名。”(20)沈期詩:“斜光映曉妝。”(21)朱鉛,即丹粉也。宋玉《好色賦》:“臣東家之子,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22)《史記·淳于傳》:“杯盤狼籍。”《七命》:“瀾漫狼籍。”狼所臥處,草皆披,曰狼籍。《前漢書》:張敞為婦畫眉。漢《城中謠》:“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錢箋】劉績《靠雪錄》云:唐時婦女畫眉尚闊,《北征》云“狼籍畫眉闊”,張籍《倡女詞》有“輕叢梳闊掃眉”之句,蓋當(dāng)時所尚如此。(23)雷次宗書:“吾童之年,已懷遠(yuǎn)略。”(24)《詩》:“茍無饑渴。”(25)陶詩:“父老雜亂言。”《左傳》:“聒而與之語,過期。”(26)陸機(jī)詩:“生理各萬端。”至尊尚蒙塵①,幾日休練卒②。仰觀天色改③,坐覺妖氛豁④。陰風(fēng)西北來⑤,慘隨回紇⑥。其王愿助順,其俗善馳突⑦。送兵五千人⑧,驅(qū)馬一萬匹⑨。此輩少為貴⑩,四方服勇決(11)。所用皆騰,破敵過箭疾(12)。圣心頗虛佇(13),時議氣欲奪(14)。(此憂借兵回紇之害。妖氛豁,天意回矣。回紇助,人心順矣。此興復(fù)大機(jī)也。但借兵外夷,終為國患,故云“少為貴”。虛佇,帝望回紇。氣奪,群議沮喪。趙次公曰:不用外兵,而有官軍,此即當(dāng)時之議。前二段,分應(yīng)北征問家。后三段,申恐君遺失之故。)①《左傳》:臧文仲曰:“天子蒙塵于外,敢不奔問官守。”《漢書注》:“天子在外曰蒙塵。”②《吳越春秋》:“揀士練卒。”③陶潛詩:“遠(yuǎn)同天色。”④魏文帝書:“用給左右,以除妖氛。”⑤顏延子詩:“陰風(fēng)振涼野。”⑥《唐書·回鶻傳》:回紇,其先匈奴。元魏時號高車部,或曰勒,訛為鐵勒。隋曰回紇,亦曰韋紇。至德元載九月,回紇遣其太子葉護(hù),率兵四千,助國討賊。肅宗宴賜甚厚,命廣平王見葉護(hù),約為兄弟。葉護(hù)大喜,稱王為兄。趙曰:隨回鶻,當(dāng)以回紇為正。憲宗元和四年,始請易號回鶻,言捷鷙猶鶻然。《后漢·郎f傳》:“助順元氣。”⑦孔德璋詩:“漢家嫖姚將,馳突匈奴庭。”馳突,馳驟沖突也。⑧《晉·趙王倫傳》:從兵五千人。⑨《詩》:“驅(qū)馬悠悠。《國策》:張儀曰:“車千乘,騎萬匹。”⑩《晉·石勒傳》:“令我與此輩共事。”《記》:“禮有以少為貴者。”(11)司馬遷書:“勇之決也。”《回紇傳》:其人驍強(qiáng),初無酋長,逐水草轉(zhuǎn)徙,善騎射,喜盜鈔。(12)《淮南子》:“破敵陷陣,莫能御。”信詩:“箭飛如疾羽。”隋煬帝取桃竹白羽箭。賜佛羅酋長曰:“此事宜速,使疾如箭也。”(13)《大戴禮》:“圣心備矣。”《世說》:桓溫悵然失望,向之虛佇,一時都盡。(14)《后漢·許劭傳》:劭與從兄靖不睦,時議以此少之。王《羽獵賦》:“魂亡氣奪。”《魏志》:“吳人奪氣。”伊洛指掌收①,西京不足拔。官軍請深入②,蓄銳可俱發(fā)③。此舉開青徐④,旋略恒⑤。昊天積霜露⑥,正氣有肅殺⑦。禍轉(zhuǎn)亡胡歲⑧,勢成擒胡月⑨。胡命其能久,皇綱未宜絕⑩。(此陳專用官軍之利。是時名將統(tǒng)兵,奇正兼出,可以收兩京、定河北,而擒安史,此為制勝萬全之策。【朱注】當(dāng)時李泌之議,欲令建寧并塞北出,與光弼犄角,以取范陽,所見正與公同。【注】公以乞師回紇為非計,故云:“圣心頗虛佇,時議氣欲奪。”又謂官軍直可乘勝長驅(qū),故云:“此舉開青徐,旋略恒。”唯此議不行,回紇果為唐患,而河北迄非唐有,其云:“雖乏諫諍姿,恐君有遺失。”蓋為此也,公嘗自比稷契,其經(jīng)綸見于此矣。昊天六句,仍以天意決其必勝也。)①陸機(jī)詩:“伊洛有岐路。”《抱樸子》:“八極之外,如在指掌。”②《出師表》:“深入不毛。”③蓄,養(yǎng)也。銳,鋒利也。④杜預(yù)疏:“此舉十有八九利”青、徐,《貢》二州名,在山東。⑤恒山、石,在東北。《書》:“太行恒山,至于石。”⑥《詩》:“昊天曰明。”《記》:“霜露既降。”⑦《春秋演孔圖》:“正氣為帝。”漢《郊祀歌》:“西蕩,秋氣肅殺。”⑧《翼奉傳》:“轉(zhuǎn)禍為福。”⑨《西陽雜俎》:祿山死,太白蝕月。⑩崔《達(dá)旨》:“皇綱云緒,帝紀(jì)乃設(shè)。”宋明帝即位詔:“皇綱絕而復(fù)鈕。”憶昨狼狽初①,事與占光別②。奸臣竟③,同惡隨蕩④。不聞夏殷衰⑤,中自誅妹。周漢獲薄興,宣光果明哲⑥。桓桓陳將軍⑦,仗奮忠烈⑧。微爾人盡非⑨,于今國猶活⑩。(此借鑒楊妃,隱憂張良娣也。許彥昭曰:禍亂既作,惟賞罰當(dāng),則能再振,否則不可支矣。陳元禮首議誅國忠太真,無此舉,雖有李郭,不能奏匡夏之功,故以活國許之。欲致興復(fù),當(dāng)先去女戎。)①《魏志》:曹操曰:“水之難,吾猶狼狽。”《西陽雜俎》:狽,兩足絕短,每行駕兩狼,失之則不能行。②《吳都賦》:“古先帝代。”③奸臣,謂楊國忠。同惡,謂國夫人輩。陸機(jī)《辯亡論》:“奸臣竊命。”《漢書》:“韓彭。”④《書》:“同惡相濟(jì)。”又:“今我民用蕩離居。”⑤從夏殷為是,下有周漢也。妹喜、已,紂所,舊作褒,疑誤。⑥《書》:“明哲實作則。”周宣、漢光皆中興主。《舊唐書》:上至馬嵬驛,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整比六軍以從。玄禮以禍由楊國忠,欲誅之。命吐蕃使者遮國忠馬,訴以無食。國忠未及對,軍士呼曰:“國忠謀反。”遂殺之,以槍揭其首。上出驛門,慰勞軍士,令收隊。軍士不應(yīng),使高力士問之。玄禮對曰:“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上令力士引貴妃于佛堂,殺之。⑦《詩》:“桓桓于征。”注:“桓桓,武勇貌。”⑧《書》:“左仗黃。”《后漢書》:“海內(nèi)忠烈張元節(jié)。”⑨微爾,即微管仲之意。⑩孫楚《與孫皓書》:“愛民活國,道家所尚。”凄涼大同殿①,寂寞白獸②。都人望翠華③,佳氣向金闕④。園陵固有神⑤,掃灑數(shù)不缺⑥。煌煌太宗業(yè)⑦,樹立甚宏達(dá)⑧。(終以太宗事業(yè),望中興之主。當(dāng)時舊國思君,陵寢無恙,其光復(fù)在指顧間矣。此章大旨,以前二節(jié)為提綱。首節(jié)北征問家,乃身上事,伏第三、四段。次節(jié)恐君遺失,乃意中事,伏五、六、七段。公身為諫官,外恐軍政之遺失,內(nèi)恐宮闈之遺失,凡辭朝時,意中所欲言者,皆露于斯。此其脈理之照應(yīng)也。若通篇構(gòu)局。四句起,八句結(jié),中間三十六句者兩段,十六句者兩段,后面十二句者兩段,此又部伍之整嚴(yán)也。)①信詩:“凄涼多怨情。”《長安志》:南內(nèi),興慶官勤政樓之北,曰大同門,其內(nèi)大同殿。天寶七載,大同殿柱產(chǎn)玉芝,有神光照殿。②信《小園賦》:“寂寞人外。”《三輔黃圖》:未央宮,有白虎殿。唐避太祖諱,改為獸。白獸,即白獸門也。③《上林賦》:“建翠華之旗。”注:“以翠羽為旗上藻也。”④佳氣,注見前。《神異經(j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購房合同補(bǔ)充條款列舉
- 公司合作養(yǎng)殖合同樣本
- 買土地建房合同標(biāo)準(zhǔn)文本
- 二零二五版大會參展須知
- 民間個人借款擔(dān)保協(xié)議書
- 二零二五版簡單車輛質(zhì)押合同范例示例
- 郴州人才認(rèn)定申報工作指南
- 借款反擔(dān)保的合同
- 二零二五版房屋征收決定
- 二零二五版自愿內(nèi)退協(xié)議書
- 鹽源縣縣屬國有企業(yè)招聘工作人員真題2024
- 2025年中國航天日知識競賽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體檢中心質(zhì)量控制指南
- T-CECC 029.1-2024 數(shù)據(jù)分類分級指南 第1部分:醫(yī)療健康
- 2025年湖南省低空經(jīng)濟(jì)發(fā)展集團(tuán)有限公司招聘1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全國公開課一等獎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人教版《角的度量》課件
- 生物醫(yī)藥產(chǎn)業(yè)發(fā)展藍(lán)皮書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qū)中考英語一診試卷
- 夫妻房產(chǎn)贈與一半?yún)f(xié)議書范本
- 彈性延遲退休協(xié)議書示范文本
- DGTJ 08-2024-2016 用戶高壓電氣裝置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