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DB2312綏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DB2312/T135—20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則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綏化市農業農村局提出并歸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單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綏化分院、黑龍江省農業產業發展與對外經濟合作中心、省農科院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所、綏化市北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二道河農場有限公司、北大荒集團黑龍江勝利農場有限公司、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四分公司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北大荒集團黑龍江八五0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科技服務中心、齊齊哈爾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謝樹鵬、劉立超、魏中華、趙雙、高啟、門龍楠、孫中華、宗天鵬、沙漢景、聶守軍、高世偉、劉晴、劉宇強、常匯琳、馬成、王婧澤、符強、董曉慧、沈海軍、戴常軍、王翠玲、金振國、張貴紅、李國東、劉婷婷、王龍、徐寶玉、王野、高晟楠、石博文、李逸。1DB2312/T135—2025有機水稻生產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有機水稻的術語和定義、環境條件、栽培技術要求、生產檔案、運輸和貯藏。本文件適用于綏化地區的有機水稻生產。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文本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3095環境空氣質量GB4404.1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NY525有機肥料NY/T2410有機水稻生產質量控制技術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有機水稻生產有機水稻生產是指水稻整個生育期都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等物質,也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生的生產體系。4環境條件4.1產地要求有機水稻種植基地應選擇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干線等污染區,基地四周生態環境良好,且經過3年轉換期的地塊。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稻田肥力中等,水源充足,自流灌區。前茬為冬閑田或有機生產田。土壤環境質量符合GB15618的規定;空氣質量符合GB3095的規定;農田灌溉用水水質符合GB5084的規定。4.2間隔帶有機水稻生產田與常規生產田應設置間隔500m以上的間隔帶。若間隔帶有種植的作物,應按有機生產方式栽培。5栽培技術要求2DB2312/T135—2025根據綏化地區積溫和生產條件,選用農藝性狀好,抗性強,適宜綏化地區種植,通過審定或引種備案的優質水稻品種。有機水稻種子應是通過有機生產、未經禁用物質處理的種子;勿用經輻照技術或基因工程技術選育的水稻種子。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1和NYT2410的規定。5.2培育壯秧5.2.1苗床準備苗床可結合整地及時施入商品有機肥1000kg/667m2~2000kg/667m2和腐熟餅肥50kg/667m2作基肥,同時施入符合標準的農家肥10kg/m2~15kg/m2。肥料使用應符合NYT2410的規定。5.2.2種子處理播種量為25kg/hm2~35kg/hm2,播種前先曬種1d~2d,然后用1%石灰水浸種2d~3d,再用清水沖洗2遍~3遍后進行催芽播種。5.2.3播種4月10日~4月20日進行播種。要堅持稀播、育壯秧。秧齡30d~35d,葉齡3.5葉。5.2.4苗床病蟲草害管理苗床雜草可人工拔除等;揭膜后用防蟲網覆蓋,防止害蟲入侵秧田;在移栽前3d~4d施沼液15kg/667m2~20kg/667m2,沼液與水按1:4配比施用,沼液的使用應符合NY525的標準;使用Bt生物殺蟲劑噴霧。5.3本田管理5.3.1大田耕整前作收獲后,清除田間雜草、殘茬,減少田間雜草和病蟲基數,通過耕、耙等田間操作,達到土壤松軟,耕層活化,田平泥爛。5.3.2合理施肥5月份結合土地耕翻,施用商品有機肥30000kg/hm2~45000kg/hm2,分蘗期施用腐熟餅肥375kg/hm2。孕穗期和抽穗后如稻田表現脫肥,可再追施腐熟餅肥150kg/hm2。肥料使用應符合NYT2410的規定。全過程禁止使用化肥,5.3.3水層管理淺水插秧、寸水返青,淺水分蘗,適時曬田,復水后淺水勤灌,深水孕穗,灌漿期間干干濕濕,收3DB2312/T135—20255.3.4雜草防除及時清除田間、田埂、路邊、溝渠上的雜草,消滅水稻病、蟲、草的棲息場所和發源地,特別是立秋后的雜草,應及時割除,防止雜草結籽落地,減少田間雜草越冬基數。水稻生育期內利用深水層防治稗草種子萌發或水稻返青后用900kg/hm2~1200kg/hm2沒有污染、沒有微生物病菌的米糠均勻施入帶有水層的本田中,保持3cm~5cm水層一周以上。利用稻糠發酵產生的瓦斯殺死草芽,利用稻糠覆蓋隔溫、遮光等作用抑制草籽萌發,或采用水田除草機消滅行間雜草,人工拔除本田內的夾心稗和個別高大的雜草。水稻中后期人工除大草2遍~3遍。5.3.5蟲害防治水稻移栽后每隔7d噴施一次2%苦參堿,每次2.25L/hm2,連續噴施3次;或用黃煙浸提液500倍液,75kg/hm2~90kg/hm2噴霧。利用昆蟲的趨性,如燈光、色板、糖酒醋液等誘殺害蟲消滅成蟲基數。結合掃帚或竹桿防治負泥蟲,將幼蟲掃入水中。也可通過鴨稻共育來控制田間害蟲。5.3.6病害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培育壯苗,合理灌水、施肥,秋翻地,清潔田園等健身栽培措施,增強水稻植株的抗性。稻瘟病防治控制葉瘟,嚴防節瘟、穗頸瘟,可用蜂膠醇溶液225kg/hm2,或3.5%多抗霉素1.2~1.5L/hm2,或2%春雷霉素1.2L/hm2,于水稻破口抽穗期和齊穗期各噴施1遍。5.4收獲稻谷成熟度達到90%時,搶晴收獲。有機水稻要單獨收獲,采取機收機脫,收割前收割機要清理干凈,不能混入其它水稻,收割后及時晾曬。嚴禁在公路上特別是柏油公路上用車輛滾壓,以免造成污染。將已脫粒的稻谷分品種薄曬于稻場或曬墊上,勤翻動,一般晾曬1d~2d,風干揚凈;或直接通過烘干6生產檔案6.1產地情況記錄標明有機水稻生產田的地理位置、面積、田塊號、邊界、緩沖帶以及排灌設施等,監測記錄田塊環境和灌溉用水水質發生的重大變化。6.2生產過程記錄按照稻谷生產過程的操作順序記錄,包括品種、育秧方式、移栽日期、管理方法、病蟲害防治、投入品使用等。6.3收獲記錄DB2312/T135—2025記錄收獲日期、設備、方式、田塊號、產量等,同時編好批次。7運輸與貯藏7.1運輸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