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雙測過關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雙測過關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雙測過關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雙測過關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雙測過關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課時雙測過關(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A級——學業水平達標練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6分)1.1917年4月,美國對德宣戰,在此影響下中國、巴西等一批國家相繼對德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真正演化為全球性斗爭。由此可知,“全球性斗爭”是()A.科技進步的負產品 B.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C.世界整體化的產物 D.國家利益至上的惡果解析:選C從材料中的“美國對德宣戰,在此影響下中國、巴西等一批國家相繼對德宣戰”可以看出,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的背景下各國聯系親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現象,所以說“全球性斗爭”是世界整體化的產物,故C項正確。2.一位歷史學家在談到一戰前的歐洲形勢時說:歐洲變成了一只“火藥桶”,只等一粒火星將它引爆。引爆一戰的“火星”是()A.三國同盟形成 B.巴爾干同盟的建立C.三國協約形成 D.薩拉熱窩刺殺事務解析:選D從材料可以看出是引發一戰的“火星”,結合所學可知,薩拉熱窩刺殺事務是一戰的導火線,故D項正確。3.如表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列強經濟實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狀況表。這一狀況干脆導致()英德法美1870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1324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積所占位次1425A.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B.搶奪殖民地的斗爭白熱化C.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D.英美沖突成為最主要沖突解析:選B從表格中可以看出,1913年,美國和德國工業產量已經分別是世界第一、其次,但占有的殖民地面積卻分別是第五、第四,這表明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依據所學學問,這干脆導致了搶奪殖民地的斗爭白熱化,故B項正確。4.《魂斷藍橋》講解并描述的是1917年的英國,青年軍官羅伊撇下未婚妻瑪拉奔赴戰場,聽說羅伊戰死疆場的瑪拉在失業、饑餓、孤獨和空虛的熬煎下被迫淪落風塵。當瑪拉在火車站意外邂逅死里逃命的羅伊后,她選擇了帶著他們的定情信物在初識的地點自殺。這部作品反映了()A.一戰以后人民的反戰心情 B.英國的民族主義心情C.一戰帶給人們的精神創傷 D.一戰使英國經濟衰退解析:選C材料主要講解并描述的情節:一戰使一對戀人分別;一戰讓女主子公失業、饑餓、飽受失去戀人的苦痛和淪落風塵;意外邂逅讓女主子公選擇自殺。從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一戰帶給了人們巨大的精神創傷,故C項正確。5.凡爾賽體系是指帝國主義在宰割戰敗國和相互妥協基礎上建立的戰后世界國際體系。它的主要主動影響是()A.中國收回山東的主權和一些權利B.帝國主義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C.消退了戰勝國之間的基本沖突D.一段時期內維持了歐洲的和平解析:選D結合所學可知,凡爾賽體系短暫緩和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沖突,一段時期內維持了歐洲的和平,故D項正確。6.如圖是關于國際聯盟的一幅諷刺漫畫,該漫畫所反映的國聯實質問題是()A.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權威性B.綱領模糊不清,自相沖突C.建立在重重沖突之上D.大國操縱,無法為和平作出真正的貢獻解析:選D畫中“車夫”背心上的英文為“國聯”,他奮力揮鞭。驅逐著背上負有“和平”使命的馬兒向“結束斗爭”的方向行進。但“國際事務”這輛大車分明是在沖向斗爭,“和平”馬兒雖然全力以赴,卻寸步難行。這幅漫畫揭示國聯雖然標榜“和平”,但由于其本質不過是英法維護自身利益(凡爾賽體系)的工具,因此無法為和平作出真正的貢獻,無法攔住斗爭的步伐,故D項正確。7.1921年,在美國倡議召開的華盛頓會議上,美、英、日、法、意五國簽訂了《五國條約》,該條約規定了五國主力艦總噸位的比例,從而開啟了五國長達15年的“建艦休息期”。據此可知《五國條約》的簽訂()A.緩和了列強間的軍備競賽B.提高了美國海軍的影響力C.限制了日本主力艦的發展D.沖擊了英國海上霸主地位解析:選A依據材料“該條約規定了五國主力艦總噸位的比例,從而開啟了五國長達15年的‘建艦休息期’”可以看出《五國條約》的簽訂緩和了列強間的軍備競賽,故A項正確。8.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能夠協調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因為()A.帝國主義各國力氣對比發生改變B.兩次會議簽訂的條約公正合理C.各國都須要和平安定的環境D.都屬于協約國集團,具有合作的基礎解析:選A結合所學可知,一戰前帝國主義國家的沖突不行調和,關鍵是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隨著實力的增加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經過斗爭的消耗,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氣趨于均衡,因此一戰后的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能夠協調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關系,故A項正確。二、非選擇題(共14分)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從1904年起先,英國始終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德國是英國其次大貿易伙伴。英國大量的過剩資本正好滿意了德國公司的擴張須要,在當時40個國際制造業卡特爾中有22個是英德聯合公司。在大戰爆發前4個月,英國《泰晤士報》刊登長文說:“全部的君主、政治家和國民都知道,一個集團反對另一個集團的斗爭將是一場無可估量的大災難。這種相識帶來的是一種責任感——就是有責任規范和約束那些最大膽、最不計后果的人。”……德國安排六個星期進駐巴黎。英國政治家宣布“斗爭將在圣誕節結束”。1916和1917年冬天,在整個歐洲,無論在戰壕中還是在后方,到處都是悲觀心情。一場震天動地的大風暴正在醞釀。但它會在哪里爆發呢?——摘編自[美]尼爾·福克納《世界簡史》等(1)依據材料概括分析,一戰前夕歐洲盛行“斗爭不行能爆發論”出現的主要緣由。(4分)(2)一戰的進程完全走向大國決策者主觀意志的反面:它們抱著短期取勝的僥幸心理,卻形成了長期陣地戰的僵局,變成了傾注全部國力的總體戰。結合所學學問,概括出現這一局面的緣由。(4分)(3)一戰結束后,戰勝國通過締結系列條約,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帝國主義的國際新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丘吉爾曾把凡爾賽體系稱為“成功者的蠢事”。結合所學學問,簡要談談你對丘吉爾這一觀點的理解。(6分)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中第一段的信息即可概括分析出一戰前夕歐洲盛行“斗爭不行能爆發論”出現的主要緣由。第(2)問,依據所學學問,雙方綜合國力勢均力敵、戰線過長、大部分是陣地戰、難以突破對方的防線等緣由導致了一戰形成“長期陣地戰”和“傾注全部國力的總體戰”。第(3)問,可以確定丘吉爾的觀點,也可以否定丘吉爾的觀點。假如確定丘吉爾的觀點,依據所學學問,丘吉爾之所以把凡爾賽體系稱為“成功者的蠢事”,是因為凡爾賽體系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掠奪,為新的國際沖突埋下了禍根;假如否定丘吉爾的觀點,依據所學學問,凡爾賽體系短暫調整緩和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沖突,維護了一段時間的和平,國聯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答案:(1)世界經濟連接為一體,作為沖突主要雙方的英德兩國之間經濟依靠程度很深(經濟聯系緊密是關鍵詞);兩大集團之間的斗爭將引發大災難,人們信任這可以防止斗爭爆發(斗爭無可估量的大災難是關鍵詞)。(2)雙方綜合國力勢均力敵;戰線過長;大部分是陣地戰,難以突破對方的防線等等。(3)丘吉爾的觀點是正確的。因為凡爾賽體系是戰勝國以強權政治原則建立的新秩序;是對戰敗國的掠奪;為新的國際沖突埋下了禍根。否定丘吉爾的觀點,一戰后通過簽訂一系列條約,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短暫調整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沖突,維護了一段時間的和平,一戰后建立的國聯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等。B級——選考實力提升練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16分)1.在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緣由時,羅素認為,“很多人的確有一種傾向于斗爭的本能”“很多緣由導致斗爭,但是,隨著全部市民歡迎斗爭爆發,‘受挫的心情’是斗爭狂熱的主要緣由”。羅素的觀點()A.代表了當時歐洲各國的普遍相識B.不符合唯物史觀對斗爭的正確相識C.反映了當時英國統治階級的立場D.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源解析:選B依據材料可知,羅素認為市民的狂熱心情是斗爭爆發的主要緣由,這不符合唯物史觀對斗爭的相識,故B項正確;羅素的觀點屬于學者個人的相識,不能代表整個歐洲和英國統治階級,A、C兩項解除;一戰爆發的根源是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導致的,故D項解除。2.從1914年8月到1918年2月,協約國從美國購買了價值150億美元的物資。美國杜邦公司生產了協約國軍隊40%的彈藥,其股票價格在斗爭期間從20美元暴漲到1000美元。但令人驚奇的是,美國與同盟國之間卻幾乎沒有貿易。對這一現象最合理的說明是()A.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奉行中立政策B.同盟國戰略物資儲備比較豐富C.協約國的封鎖阻礙美國與同盟國的貿易D.美國與德國殖民沖突非常尖銳解析:選C依據材料及所學可知,美國的軍火交易主要是和協約國進行的,與同盟國之間幾乎沒有,這主要和協約國的封鎖及美國的對外政策有關,故C項正確;美國在1917年加入了一戰,A項解除;B項說法不符合史實,解除;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解除。3.列寧指出:“凡爾賽體系使世界非常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這些奴隸遍及全世界,受英國、法國和日本等一小撮國家的宰割。”這表明該體系()A.加強了英國殖民帝國的地位B.帶有帝國主義的掠奪性C.形成了穩定的國際關系秩序D.解決了法德之間的沖突解析:選B由材料“被奴役的地位”“受……一小撮國家的宰割”可以看出凡爾賽體系具有帝國主義的掠奪性,故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凡爾賽體系的世界影響,不是強調對英國的作用,故A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凡爾賽體系具有帝國主義的掠奪性,這就會加劇被奴役地區的抗拒,不利于國際關系的穩定,故C項錯誤;D項與材料無關,解除。4.1921年11月,華盛頓會議召開。中國代表為駐美公使施肇基、駐英公使顧維鈞、大理院院長王寵惠。廣州軍政府的代表伍朝樞因抵制北洋政府的吩咐沒有赴會。另有全國各派團公推的“民眾代表”余日章、蔣夢麟二人,加上隨員、顧問等代表團人員多達132人。材料反映出當時中國()A.內部紛爭導致國家主權的丟失B.民族民辦法識的進一步提高C.各種政治力氣已起先走向團結D.國際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解析:選B從材料代表團成員包括“全國各派團公推的‘民眾代表’”及參與華盛頓會議是為了收回中國主權等信息來看,反映出當時中國人的民族民辦法識進一步提高,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國家主權的丟失”是因“內部紛爭”所致,解除A項;從“廣州軍政府的代表伍朝樞因抵制北洋政府的吩咐沒有赴會”來看,不同政治力氣并沒有走向團結,解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中國國際地位的改變,解除D項。二、非選擇題(共14分)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7月5日,威廉二世與奧匈駐德大使共進午餐……(威廉二世)向奧匈大使表示,奧匈在這次事務中可以得到德國全力的支持。而對于奧匈對塞爾維亞實行行動問題上,威廉二世又稱不論奧匈要實行什么行動,都必須要抓緊時間,不能拖延。沙皇敦促塞爾維亞人要“像獅子一樣”去戰斗,貝爾格萊徳政府好像不會對最終通牒有所屈服了。而且,在此期間,薩佐諾夫曾特殊指示貝爾格萊德政府不要接受英國在其中的調解。……不管俄國的行動是否有必要,法國都從始至終地支持俄國在巴爾干地區做出的任何干預行為。——據[英]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夢游者1914年,歐洲如何走向“一戰”》等整理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大多數歐洲人都沒有想到這場斗爭的代價。歷史學家詹姆斯·喬爾指出,在整個歐洲的“政府內外幾乎沒有人預料到這場曠日長久而且造成巨大破壞的世界大戰”。德國總理特奧巴爾德·馮·貝特曼·霍爾維格預想的是“短暫的風暴”。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在1914年向下院保證:“假如我們參戰,我們所遭遇的傷亡會很少,甚至比我們不參戰也多不了多少。”——摘編自[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斗爭的緣由》(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大國領導者對斗爭爆發的影響及其緣由。(6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各國領導者們為何認為這場斗爭是短暫而輕松的。(8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一“威廉二世又稱不論奧匈要實行什么行動,都必須要抓緊時間,不能拖延”“沙皇敦促塞爾維亞人要‘像獅子一樣’去戰斗”可知他們都推波助瀾,加速了一戰進程。其次小問,斗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