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313頁,共=sectionpages1313頁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24分。1.下列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A.中學生用的課桌高約0.8dm B.普通中學生跑100m用時約6s

C.一名初中生步行速度約為1.2km2.下列的實驗與其科學研究方法的對應關系,說法錯誤的是(

)A.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用紙屑跳動顯示鼓面振動——控制變量法

B.研究光現象時,用光線來描述光的傳播路徑——模型法

C.物理學中,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比值定義法

D.研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時的真空罩實驗——科學推理法3.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細心觀察皆學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假若把蘋果從地球帶到月球,它的質量變大

B.飛船盡可能采用強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C.鋼制氧氣瓶中的氧氣用掉一半,氧氣密度變小

D.向糖水中撒鹽,待鹽溶解后,液體的密度不變4.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個物體不接觸就不能產生力的作用

B.只要物體發生形變就能產生彈力

C.雞蛋碰石頭,石頭對雞蛋的力大于雞蛋對石頭的力

D.兩物體間存在摩擦力就一定存在彈力5.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關于眼睛及其視力矯正,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人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 B.物體通過晶狀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實像

C.遠視眼看近處景物,成像落在視網膜后方 D.矯正近視眼所配戴的眼鏡鏡片是凹透鏡6.如圖所示,小俊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薄玻璃板前點燃了蠟燭A,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在A處能看到像,是因為蠟燭B發出的光進入了人眼

B.若玻璃板豎直向上移動,則蠟燭A的像也將向上移動

C.若在蠟燭B與玻璃板間放置不透明擋板,從蠟燭A處觀察不到像

D.若蠟燭A所成的像偏高且傾斜,則圖乙中的②是產生該現象的原因7.兩個相同的帶刻度的燒杯分別裝有水和未知液體,用天平測出裝有水的燒杯總質量為m1、裝有未知液體的燒杯總質量為m2,并分別讀出水和未知液體的體積為V1、V2,現在m-V圖像中標出A點(m1,V1A.燒杯質量為40g

B.該液體密度為0.7g/cm3

C.8.體重指數BMI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一個指標,它是把人體看成一個圓柱體模型,圓柱體橫截面積和高分別用字母s和h表示。可以用sh的大小,直觀地反映體型狀況,如圖所示。若人體的密度為ρ,結合密度公式和圓柱體體積計算公式,將質量m(kg)、身高hA.mρh B.mρh2 C.m二、填空題:本大題共9小題,共26分。9.我國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后在奔向目標過程中,相對發射架是______的。10.噪聲監測儀上示數會隨著聲音的變化而變化,如“53、60、70”,這些示數的大小反映的是聲音的______(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11.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某個乒乓球的直徑為______cm。

12.如圖所示,在“創作彩虹”的實踐活動中,將平面鏡斜插入裝有水的容器,把它們放在從窗口射入的陽光下并對著白色墻壁(或白紙屏),調整鏡面傾斜的角度,觀察墻面上出現彩虹。平面鏡改變了光的傳播方向,是因為光發生了______現象;看到墻壁上出現“彩虹”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的(均選填“反射”或“折射”)。13.如圖所示,小華同學用激光筆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現兩個紅點A和B。若保持入射點O的位置不變,欲使A點下移至A1,應使入射光線MO繞著點O沿______(選填“順時針”、“逆時針”)方向轉動;同時觀察到另一亮點B點會移動到點______(選填“B1”或“B2”)。14.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示數為______N。15.嫦娥六號探測器于2024年6月2日著陸月球背面阿波羅盆地進行采樣,探測器在降落月球實施制動減速時,要將發動機噴管朝向運動方向______(選填“相同”或“相反”)方向噴氣,使探測器減速,此現象能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選填“運動狀態”或“形狀”)。16.一個質量為158g的鐵球,體積是50cm3,已知鐵的密度是7.9g/cm3,該鐵球的密度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17.某實驗興趣小組在“測量冰的密度時”。如圖所示,他們用容積為30mL的注射器抽取了27mL的純凈水,再放進冰箱速凍。等水完全結冰后,從冰箱中取出注射器,冰剛好充滿注射器,注射器形狀、體積均不變。已知ρ水=1.0×10三、作圖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分。18.如圖所示,一個小球在豎直擋板的作用下靜止在斜面上,請作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O為小球的重心)。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6分。19.將一木塊和木板疊放于水平桌面上,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于豎直墻壁上,另一端用細線與木塊相連。當拉動木板在桌面上向右滑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等于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1)木板向右運動時,木塊受到向______的摩擦力;

(2)在木塊上增加砝碼,測出的滑動摩擦力將變大,這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有關;

(3)把木板換成表面較為光滑的玻璃板,重復上面的實驗,還可以得到滑動摩擦力與______的關系;

(4)拉動木板運動時,若木板的速度增大,穩定后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20.“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如圖甲所示,用“F”字發光二極管替代蠟燭作為光源。表格中的數據是節選的部分實驗數據。

次數uv實像或虛像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縮小16/虛像正立放大212/虛像正立放大31890實像倒立放大42452733.75實像倒立放大63030實像倒立等大73327.5實像倒立縮小(1)實驗時,調節器件的“高度”,方便觀察實驗,目的是使像呈在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光屏”)中央;

(2)根據表格數據,判斷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cm。如圖甲所示,透鏡、光源和光屏分別固定在“0”、“40”和“15”刻度位置,要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

(3)如圖乙所示是第1次和第2次實驗通過凸透鏡所看到的像,請你判斷第2次看到的像是圖乙中的______(選填“A”或“B”);

(4)在第4次實驗中,某同學將“F”字光源放在距離凸透鏡24cm的位置固定不動,請你寫出接下來的操作步驟:______21.在做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靜止時,位置如甲圖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橫梁平衡;

(2)天平調節平衡后,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28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然后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將燒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食用油的密度為______kg/m3;

(3)小明用這種方法測出的食用油密度與真實值相比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4)小明想較為準確的測量食用油的密度,在原來實驗步驟不變的情況下,添加一步操作便可以實現,請你寫出添加的實驗操作步驟:______五、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2分。22.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小學生書包衛生要求》提出,書包的總重不得超過體重的10%,書包過重會影響脊椎健康。已知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為50kg。(g=10N/kg)求:

23.如圖所示,目前世界上最“輕”的材料是由我國科學家造出的“全碳氣凝膠”,這種材料的密度為1.6×10-4g/cm3。即使把它壓在狗尾草上也不會壓彎狗尾草的毛尖。它是吸油能力最強的材料,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質量900倍的有機溶劑——原油,已知原油的密度ρ=0.9g/cm3,求:

(1)1000cm3的“全碳氣凝膠”的質量;24.利用地震波中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不同可以監測震源的位置。縱波和橫波速度分別用v1、v2表示,v1>v2。若測得這兩種波先后到達某監測站的時間間隔為t,

則:(1)震源到該監測站的距離s,請證明s=v1v2tv1答案和解析1.D

【解析】A、中學生用的課桌高約80cm=8dm,故A不符合實際;

B、普通中學生跑100m用時約15s,故B不符合實際;

C、一名初中生步行速度約為1.1m/s≈4km/h,故C不符合實際;

D【解析】A.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用紙屑跳動顯示鼓面振動——轉換法,故A錯誤,符合題意;

B.研究光現象時,用光線來描述光的傳播路徑——模型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物理學中,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比值定義法,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研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時的真空罩實驗——科學推理法,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C【解析】A.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位置改變而改變,假若把蘋果從地球帶到月球,位置改變但它的質量不變,故A錯誤;

B.根據ρ=mV可知,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密度越小,質量越小。所以飛船盡可能采用強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B錯誤;

C.鋼制氧氣瓶中的氧氣用掉一半,氧氣質量變小,體積不變,根據ρ=mV可知,密度變小,故C正確;

D.鹽的密度大于糖的密度,向糖水中撒鹽,待鹽溶解后,液體的密度變大,故D錯誤。

【解析】A、物體之間不接觸也能產生力的作用,比如磁力和重力,故A錯誤;

B、只要物體發生彈性形變就能產生彈力,故B錯誤;

C、雞蛋碰石頭,石頭對雞蛋的力等于雞蛋對石頭的力,故C錯誤;

D、兩物體間存在摩擦力,說明物體之間是相互接觸的,且發生了彈性形變,所以一定存在彈力,故D正確。

故選:D。5.B

【解析】A、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具有會聚作用,故A正確;

B、人眼是一部照相機,物體通過晶狀體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錯誤;

C、遠視眼的晶狀體較薄,會聚能力較弱,遠視眼看近處景物,成像落在視網膜后方,故C正確;

D、近視眼的晶狀體較厚,會聚能力較強,看遠處的物體時,將像成在視網膜的前面,矯正近視眼所配戴的眼鏡鏡片是凹透鏡,故D正確。

故選:B。

6.D

【解析】A、人能看到像,是因為蠟燭A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進入人眼,虛像B本身不會發光,故A錯誤;

B、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將平面鏡向上移,對稱面、蠟燭位置不變,像的位置不變,故B錯誤;

C、平面鏡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若在蠟燭B與玻璃板間放置不透明擋板,從蠟燭A處可觀察A的像,故C錯誤;

D、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若蠟燭A所成的像偏高且傾斜,則圖乙中的②是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故D正確。

故選:D。

7.B

【解析】ABC、由圖像可知,當水和燒杯總質量為m1=80g,水的體積為V1=50mL=50cm3;當未知液體和燒杯總質量為m2=100g,液體的體積為V2=100mL=100cm3;

設燒杯的質量為m杯,

由ρ=mV可得,m=ρV,由此可得:

m杯+m水=m1,

m杯+ρ水V1=m1,

m杯+1g/cm3×50cm3【解析】根據m=ρV=ρSh知,S=mρh;則

sh【解析】發射后在奔向目標的過程中,洲際彈道導彈的位置相對發射架位置發生了變化,故洲際彈道導彈是運動的。

故答案為:運動。

10.響度

【解析】噪聲監測儀上示數會隨著聲音的變化而變化,如“53、60、70”,這些示數的大小反映的是聲音的響度。

故答案為:響度。

11.4.00

【解析】三角板兩直角邊之間的距離表示的是乒乓球的直徑;這是用平移的方法來測物體的長度,如圖,兩三角板的直角邊所對應的刻度值的差,就是乒乓球的直徑D=10.00cm-6.00cm=4.00cm。

故答案為:4.00【解析】平面鏡改變了光的傳播方向,是因為光照射到平面鏡上發生了反射現象;

墻壁上出現“彩虹”屬于光的色散現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答案為:反射;折射。

13.順時針

B1【解析】當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同時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圖所示:

現保持入射點O的位置不變,欲使光點A下移至A1處,則反射光線偏離法線,反射角增大,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入射角也需增大,故使入射光線繞著O點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同時,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會相應增大,因此,會觀察到另一亮點B點會移動到點B1.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順時針;14.2

【解析】由圖知,在彈簧測力計上,最大示數是5N,所以其量程為0~5N;

1N之間有5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0.2N,即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指針在“2”處,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N。

故答案為:【解析】嫦娥六號探測器于2024年6月2日著陸月球背面阿波羅盆地進行采樣,探測器在降落月球實施制動減速時,要將發動機噴管朝向運動方向相同方向噴氣,使探測器減速,此現象能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故答案為:相同;運動狀態。

16.小于

30

【解析】鐵球的密度:

ρ球=m球V球=158g50cm3=3.16g/cm3=3.16×103kg【解析】由圖可見,注射器上一小格表示1mL,則水完全結冰后的體積為V冰=30mL=30cm3;

由ρ=mV可得,27mL純清水的質量為:m水=18.小球所受重力不受其所處狀態的影響,方向豎直向下,作用在小球的重心上。如圖所示:

【解析】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其方向永遠豎直向下。

重力是一種最常見,也最特殊的力,它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永遠不會受到它的運動狀態的影響。19.右

壓力

接觸面粗糙程度

不變

【解析】(1)實驗中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拉動木塊;此時,摩擦力的方向與拉力方向相反,木塊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2)在木塊上增加砝碼,壓力變大,測出的滑動摩擦力將變大,說明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

(3)把木板換成表面較為光滑的玻璃板,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改變,可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4)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木板的速度增大,壓力可燃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不變。

故答案為:(1)右;(2)壓力;(3)接觸面的粗糙程度;(4)不變。

20.光屏

15

B

移動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現最清晰的像,記錄此時的像距以及成像特點

【解析】(1)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實驗時,調節器件的“高度”;

(2)由表中數據可知,u=v=30cm,根據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即2f=30cm,故該凸透鏡的焦距f=15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