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襄陽市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建議_第1頁
推動襄陽市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建議_第2頁
推動襄陽市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建議_第3頁
推動襄陽市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建議_第4頁
推動襄陽市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建議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推動襄陽市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建議摘要:有序穩妥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是我國的基本戰略,安全高效發展光伏是全面進入清潔能源時代的必然選擇。本文重點就襄陽市10千伏及以下分布式光伏接入及分布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其給襄陽配電網帶來的挑戰及機遇,并就如何推動襄陽市分布式光伏發展提出一些建議。關鍵詞:襄陽市;分布式光伏;發展;建議一、襄陽市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發展概況1.1集中式光伏截至2021年12月底,襄陽市新能源裝機容量為237.24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發電裝機113萬千瓦,占新能源裝機總量的47.63%,占電源總裝機量的18.85%。目前,襄陽市共有集中式光伏電站24個,均接入35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電網,2021年總發電量已達到8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4.45%。襄陽市2022—2023年新增電源項目共計新增裝機容量217.5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裝機126萬千瓦,占新增裝機容量的比例為57.93%,預計全部接入后每年將新增光伏發電量9億千瓦時。1.2分布式光伏目前襄陽市分布式光伏均為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2014年1月至今接入共計6445戶,容量為273兆瓦。其中2017年、2018年、2021年接入的光伏戶數均超過1000戶,接入總容量均超過30兆瓦。2015-2017年光伏接入的戶數和容量均為正增長,在2017年達到峰值;2018年光伏接入的戶數和容量開始下降,2019-2020年出現大幅負增長;2021年接入戶數與容量開始逐步回升。2017年,是襄陽市光伏產業的第一輪爆發期,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光伏上網電價享受政府補貼,當年接入的光伏戶數和容量均為歷史年最高。2019-2020年,光伏補貼不斷下調,疊加新冠疫情的影響,光伏產業進入低谷期,兩年光伏累計接入戶數與2018年相當,累計接入容量僅為2018年的44%。2021年,隨著國家大力提倡清潔能源,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加上行業成本大幅下降,光伏產業進入第二輪爆發期,光伏接入戶數再次大幅度增加,接入容量也開始逐步回升。二、襄陽市10千伏及以下分布式光伏分布情況襄陽市企業屋頂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占比最大,達到57.4%;居民接入容量占比次之,達到30.9%;醫院、學校、居委會等政府及事業單位屋頂接入容量占比僅為11.7%。棗陽市地處亞熱帶和溫帶交接處,屬于風光帶,光照充足,光資源豐富,報裝的居民光伏較多,所接光伏戶數位居全市第一,達到1763戶,容量達到48992千瓦。開發區包含東津新區、高新區,含有汽車工業園等大型產業園區,大型企業屋頂光伏較多,轄區內所接光伏總容量75091千瓦,位居全市第一,接入企業屋頂光伏戶數為42戶,企業光伏裝接總容量高達71703千瓦。從接入用戶類型來看,襄城、棗陽主要以居民光伏接入為主,其容量占比均高于60%;開發區、樊城區、宜城市以企業屋頂光伏接入為主,其容量占比均高于60%,其中開發區甚至達到95.4%;襄州區、老河口市、保康縣、南漳縣、谷城縣的居民、企業、政府及事業單位屋頂光伏接入比較均衡。三、分布式光伏給襄陽電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3.1整體發展較為穩定,后續發展潛力巨大襄陽市分布式光伏接入量及發電量總體呈穩步上升趨勢,其中居民光伏整體發展態勢均衡,即使在疫情期間接入容量僅僅出現了小幅下降。目前棗陽市、襄城區、宜城市、谷城縣、老河口市等地區均具備大量待開發的企業屋頂光伏資源,各區域企事業單位、機關、學校、醫院的屋頂資源尚有大量富余,分布式光伏發展仍具有很大的潛力。3.2節能減排效果凸顯,有效推動“雙碳”落地截至2022年4月底,襄陽市分布式光伏電站發電量總計77805萬千瓦時,上網電量65670萬千瓦時,上網電量占比達到84.4%,相當于節約了7656萬噸燃煤,減少了6349萬噸碳粉塵以及700萬噸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對國家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及生態做出了重要貢獻。3.3經濟效益良好,持續推進鄉村振興襄陽市437個扶貧電站累計發電量達到13114萬千瓦時,上網電量12989萬千瓦時,上網電量占比高達99.05%,上網電費累計6118.35萬元,國家補助資金累計1012.4萬元。3.4調峰作用逐步展現,降低農網建設成本襄陽市農村區域目前共有764臺配變接有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在臺區負載率30%-80%之間。這些配變臺區光伏出力高峰期(9:00-15:00)與農村區域大部分生產用電時間相重合,有效降低了臺區所接用戶的生產負荷影響,間接解決了該部分用戶可能產生的業擴報裝需求,節省了部分農網建設投資。3.5關聯設備范圍擴大,配電網面臨新挑戰截至2022年4月底,襄陽市分布式光伏接入已涉及變電站194個,10千伏線路754條,臺區3797個。但是有2%的線路及臺區在最大負荷下無法就地消納所接入的光伏出力。另外,2021年還有95個接有光伏的臺區出現了過電壓,133個臺區因為低壓側接有單相光伏導致三相電壓不平衡。盡管該數量目前較小,但隨著整縣光伏的推進、光伏建設成本的進一步降低,該比例可能會明顯上升。當分布式光伏無法就地消納時,可能會導致電網設備發生反向重過載,也會對電網潮流造成影響。同時,在低壓光伏接入時如不進行負荷及電壓的驗算,可能造成臺區三相不平衡及過電壓情況出現。四、建議4.1合理調配系統資源,助力電網消納裕度提升針對分布式光伏出現的上送、三相不平衡、過電壓等問題,及時開展專題研究,充分調動電網現有資源,通過改變聯絡線運行方式、分支切改、配變輪換等方式,挖掘現有設備潛力,提升就地消納能力,避免對設備造成損傷,降低其對配電網的負面影響。4.2共建新型電力系統,助力襄陽電網安全穩定加強棗陽市、谷城縣等工業大縣的光伏、儲能政策宣傳工作,引導具備條件的企業合理利用其空間資源和富余資金,通過光伏+儲能的方式,降低自身用電成本,減輕電網承載壓力,參與發電市場化交易,加快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共同維護襄陽電網安全穩定運行。4.3深挖數據增值服務,助力新興產業綜合能源服務充分發揮新一代配電自動化系統、新型臺區智能融合終端、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實時感知優勢,通過對光伏運行數據的動態監測,試點開展光伏運營監測、運維管理、交互策略優化等業務,依托公司企業級數字平臺的優勢,以數據優勢驅動新興產業發展。4.4統籌區域能源發展,助力整縣光伏建設快速推進應用“網上電網”等可視化平臺,結合配電網“網格”供區范圍,統籌開展“整縣光伏”接入方案制定。優先開展轄區內企事業單位、機關、學校、醫院等單位的光伏接入容量校核工作,對必要設備開展提前輪換工作;主動對接業主單位,協助優化整體接入方案,避免項目無序建設,助力“整縣光伏”細致規劃、有序推進,網企雙贏。4.5提升并網服務水平,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做好一站式全流程免費服務,提高業務辦理效率;提高接入響應速率,快速消除設備卡口,實現“應接盡接,應并盡并”;深化應用“新能源云”“網上國網”平臺,構建分布式光伏并網全流程、數字化服務體系,實現業務線上辦理,透明服務。參考文獻[1]王嬋娟,李士峰,張濤.探析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發展優化舉措[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