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德州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_第1頁
山東省德州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_第2頁
山東省德州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_第3頁
山東省德州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_第4頁
山東省德州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語文試題2024.11主考學校:寧津一中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選擇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再選涂其它答案。非選擇題寫在答題卡對應區域。嚴禁在試卷上答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提起郭永懷這個名字,可能相當一部分年輕人并不熟悉。但是提到他所做出的貢獻,相信大家會對他肅然起敬。他橫跨了核彈、導彈、人造衛星三個領域,是迄今為止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獎章的科學家。他的名字出現在青海原子城、中國科學院力學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南開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機構的展覽中。天上掛著一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當年他和錢學森一樣,是美國不想輕易放走的尖端科技人才。錢學森曾說,如果他能抵五個師,那郭永懷至少能抵十個。1909年,郭永懷出生在飽受戰火洗禮的山東,從小他就表現出了超常的學習天賦,學什么都比別人快。20歲考上了南開,后又被推薦去了北京大學繼續深造,接連受到顧靜徽、饒毓泰等物理專業教授的指導,專業基礎十分扎實。29歲的時候,在中英庚子賠款資助的留學生考試當中,它從3000多名考生當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留學資助。從此,郭永懷開始了他長達16年的海外求學生涯。36歲那年,郭永懷取得博士學位,去了康奈爾大學任教,成為該校航空研究院的創始人之一,那時的他風華正茂,在科研道路上一路攻城拔寨。更幸運的是他還在這里收獲了自己的愛情,1948年郭永懷跟同樣來自中國留學的李佩喜結連理。雖然在國外享受著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郭永懷卻一直密切關注著祖國的變化,等候時機回國。可是要想回去談何容易,跟錢學森一樣,郭永懷也是掌握尖端科技的人才,美國人萬般阻撓,始終不肯放行。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對郭永懷展開種種調查。1955年8月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周總理與美國人的談判取得突破性成就,郭永懷終于看到了回國的曙光,為了避免節外生枝,他在和學生們的篝火聚會上,當著所有人的面燒掉了自己十幾年的研究成果,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身邊的美國朋友不解,勸他說,康奈爾大學教授已經很不錯了,為啥一定要回到啥也沒有的中國呢?郭永懷說了這樣一句話,家窮國貧只能說明當兒子的無能。1956年國慶的前一天,郭永懷回到了闊別16年之久的祖國。回國后郭永懷受到祖國和人民的熱烈歡迎,在錢學森的推薦下,郭永懷出任剛組建的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參與制定了科學技術發展12年規劃。為了跟上蘇美的腳步,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一樣,每天早出晚歸。1959年中蘇關系轉惡,蘇聯撤走了支援中國的全部專家,拒絕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技術模型和數據資料,郭永懷臨危受命。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郭永懷遷往青海新實驗基地。實驗基地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上,溫度可以降到零下40多度,而且物資補給嚴重不足,大家常常營養不良,甚至高原浮腫,在這樣的條件下,郭永懷為了保持工作狀態,直接睡在又冷又硬的鐵板床上,一翻身就會硌得疼醒,這樣就不至于讓自己睡過頭,他就能繼續工作了,就這樣,才50歲的郭永懷已經滿頭白發了。在郭永懷以燃燒生命為代價的堅持下,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全體工作人員一片沸騰,但郭永懷卻暈倒在試驗現場,他實在太累了!原子彈成功爆炸后不久,郭永懷就開始向氫彈發起沖擊,還接下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研發任務,天上地下,祖國要全方位地崛起,郭永懷更忙了。1967年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郭永懷居功至偉。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呆了兩個多月的郭永懷,在試驗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于是他一刻不停連夜登上了飛機、次日凌晨,就在離地面400多米的時候,飛機突然失去了平衡,開始猛地墜落。當人們撲滅大火,郭永懷的遺體被辨認出來時,他與他的警衛員牢牢抱在一起,在兩人中間是重要的實驗數據,在他們的保護下,這個文件完好無損。就在郭永懷去世20天后,也就是1968年12月25日,我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成功,但是遺憾的是,郭永懷卻沒有看到這一幕。也是這一天郭永懷被授予了“烈士”稱號。1999年郭永懷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比起這些榮譽,郭永懷或許最在意的是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一轉眼,郭永懷已經去世50多年了,今天的中國不僅有了兩彈一星,我們的航天員早已步入太空。我們的核潛艇早已深入海底。對如今的中國而言,我們可以挺直腰板,和列強談笑風生。這國富民強、太平盛世是否如您所愿?(摘編自《郭永懷:一個不應該被歷史遺忘的英雄》)材料二:1968年12月4日下午1時59分,郭永懷登上了前往北京的伊爾14飛機,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各6人,飛行時長約4個小時。在降落階段,由于飛行員對高度控制錯誤,飛機在距跑道盡頭1209米處觸地起火。當人們發現郭永懷時,他和警衛員牟方東抱在一起,已被燒焦,四肢蜷曲,只留下后腦勺幾撮花白的頭發,沒有被火燒盡。前去機場迎接的司機邵春貴據此認出了郭永懷:“他那時候59歲,是個花白頭。”郭永懷的侄子郭普遠回憶:瞻仰遺容時,郭永懷的遺體用一塊白布蒙著,“能夠看出還是抱著的形狀”。周恩來聞訊,立刻失聲痛哭,哽咽地下令:以后科學家不許坐飛機!并指示《人民日報》發布訃告。因工作涉密,訃告言辭簡略:中國共產黨黨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郭永懷同志,因不幸事故犧牲,終年59歲。郭永懷同志在從事科學技術工作中,做出了貢獻。如今,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主樓的草坪中,佇立著郭永懷的塑像,下方埋著郭永懷、牟方東、李佩的骨灰。墓碑上寫著:“一對伉儷,兩種傳奇。懷瑾佩瑜,師表后繼。”(摘編自杜佳冰《青春華章永懷歸來》)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郭永懷在學術界具有崇高的聲望,可能仍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對他的名字并不熟知。B.在篝火聚會上,郭永懷不顧美國朋友勸說燒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表現其回國的決心。C.為了保持工作狀態,郭永懷院士遷往青海新實驗基地,直接睡在又冷又硬的鐵板床上。D.“一對伉儷”“懷瑾佩瑜”是對郭永懷及妻子李佩在各自領域做出的重大貢獻的概括。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引用錢學森至少能抵十個師的評價,突出郭永懷院士是掌握尖端科技的人才。B.專業教授的指導,專業基礎的扎實,保障了郭永懷院士16年的海外求學生涯。C.如今的中國,可以挺直腰板,和列強談笑風生,這離不開“國之脊梁”們的付出。D.周總理下令“科學家不準坐飛機”,側面表現郭永懷犧牲給國家造成的損失之大。3.下列詩句與材料一第五段內容最一致的是()(3分)A.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病起書懷》)B.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C.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我愛這土地》)D.親歷新舊兩時代,愿將一生獻宏謀。(于敏《抒懷》)4.郭永懷院士入選《國之脊梁——中國院士的科學人生百年》,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入選的理由。(4分)5.同是對郭永懷的報道,一個是全景式,一個是聚焦式,請結合材料分析其不同特點及效果。(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紅日吳強姚月琴坐在屋子里,臉上呈現著痛苦不安的神色。這是她從來沒有過的。她本來是個不知道憂愁的人。她覺得留在前方工作,是一種光榮。隊伍就要向前進軍,大戰就要來到。她有些惶惑,但更多的是興奮和快樂。她不時地撫摸著她的綠圍巾,好似綠圍巾就是幸福和快樂的象征。可是,她竟然憂愁起來,眼眶里滾動著淚珠。因為機要科長萬長林通知她,決定要她到后方去工作。當她聽到這個決定時,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她知道,在戰爭形勢緊張的時候,“討價還價”是不允許的。她悶坐在屋子里,身子動都沒有動一下,好像全身已經麻木了似的。她揩了眼淚,大步地走向萬長林的屋子里去,她想爭取留在前方。到了萬長林門口,他正在為她準備密碼本子,她的腳還沒有站定,萬長林就向她說:“密碼本再等一刻鐘來拿!”此刻,她竟然什么話也沒有說,腰一扭,走了出來。她又回到自己的屋子里,打得又小巧又結實的背包,向她嘲笑似的斜靠在墻腳根。院子里有人叫看:“到后方去的,準備集合,在村子東頭!”姚月琴的臉漲得通紅,凍得發紫的兩腮有些癢痛起來。她從墻腳根憤怒地抓起背包帶子,把背包提在手里,任它碰打著自己的腿。正要出門的時候,和她相處得十分親熱的兩個小姑娘,笑嘻嘻地跑了進來。她們一個叫林素云,一個叫吳秀蓮。“姚姐姐,這雙鞋子送給你!”吳秀蓮迎著她說,把剛做好的一雙青布鞋子,塞到她的手里。“我不要,用不著!”姚月琴苦笑著說,把鞋子還給吳秀蓮。“你到前方去,鞋子還能不穿?盡是山路!這是我們姐妹兩個連夜趕出來的。你不要不行!”林素云和吳秀蓮爭搶地噴著唾沫星子說,不讓姚月琴張一下口。姚月琴感到非常痛苦,兩個小姑娘的話,針一樣地刺著她的心。但她不能在兩個小姑娘的面前,泄露她內心的隱痛。她終于強笑起來,和兩個小姑娘一同走了出去。姚月琴在院子里接受了機要科長給她裝著密碼本子的皮包,沮喪地走向集合地去。在經過沈振新門口的時候,她習慣地在門口停住了腳,接著就跨進門去。“小姚呀!又來了電報嗎?”沈振新問道。姚月琴沒有作聲,望了沈振新一眼,低下頭去。這使沈振新詫異得很。她的臉色一陣紅又一陣白,腮上的肌肉發著顫抖,眼眶里漸漸地涌出了淚水。“他們要我到后方去!”姚月琴噘著嘴唇說。手里的背包沉重地滑落到地上。“你跟電臺到后方去?”“唔!”“這有什么難過的?到后方也是工作,也是為的戰爭勝利,淌什么眼淚?”沈振新懇切地說。姚月琴的心情平靜一些。這時,參謀長朱斌匆匆地走進來,姚月琴便拾起背包,緩緩地走了出去。在朱斌要離開屋子的時候,沈振新對朱斌說:“不要把一些年輕力壯的人送到后方去!讓這些人在艱苦的生活里鍛煉鍛煉!“小姚不肯到后方去?”“年輕人有上進心,爭強好勝,這種心理,引導到正確的方向,就是斗爭的積極性,不要輕易傷害這種積極性。”“我去查問一下!”朱斌走了出去。姚月琴沉悶地坐在集合地的草堆邊,冷風吹凌著她,她也沒有把松散下來的綠圍巾圍緊,手里拿著一根枯樹枝,在一小堆雪上無意識地亂劃。不遠處林素云和吳秀蓮的笑聲傳來,她急忙把身子移轉到草堆的那一邊去,躲避了她們的目光。兩個小姑娘跑到草堆附近,看看姚月琴不在,便又匆匆地跑走了。姚月琴想起她三年來的生活,是在學校里、家庭里從來沒有夢想到的。在她的感覺里,現在的戰爭生活跟過去大不相同。過去的,她曾經感覺到新奇、有趣,給了她不少的幻夢似的印象。現在的,卻不是幻夢,而是引導她真正地進入人生,進入到斗爭的紅火里。可是,今天這件事,使她突然地受了重重的一擊。她的臉上禁不住堆滿愁容,淚水也禁不住滴落下來。仰頭看到山頭上的白雪,陰暗的天空,寒鴉在眼前飛過,她這時候的心情的色調,就更加灰暗、沉重起來。機要員謝家聲也來了。他的臉色和她同樣的沉悶抑郁,這時候的姚月琴得到了寬慰,以為有了一個相熟的同伴。姚月琴知道,謝家聲平時不愛活動,患有胃病,工作勤懇負責。“你也到后方去嗎,老謝?”姚月琴終于輕聲問道。“把皮包、密碼本子給我!”謝家聲臉色平板地說。姚月琴恍然地理解到謝家聲是來代替她到后方去工作的,她的心里突然發亮起來,愁容從臉上頓然消逝。當她看到謝家聲不愉快的神情的時候,她那卸著皮包的手卻又停了下來。她覺得這是損害同志間感情的事。這時候的姚月琴思慮了一下,然后決斷地說:“還是我去!”“我去!”謝家聲爭執著說。“我不愿意,你也會不愿意的!”“我不會怨你!前方,我比你生活的時間多!”姚月琴的手抓住謝家聲的臂膀,感激地叫了起來。隊伍集合的號聲響了,姚月琴圍好綠色圍巾,把鞋帶子扣扣緊,背包背到身上,向謝家聲道了一聲“再會,老謝!”便懷著興奮喜悅但又摻著歉然不安的心情,走向開赴前線的集合地去。(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中“皮包”和“密碼本”反復出現,顯示了姚月琴機要員的身份。B.兩個小姑娘給姚月琴送鞋子這一情節,展現了她們對革命工作的支持。C.姚月琴能夠去前方,跟領導沈振新讓年輕人到前方鍛煉的正確引導有關。D.結尾處關于誰去后方的爭執,表現了革命隊伍中也存在思想有待進步的人。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開頭寫姚月琴臉上的神色這一細節,與她的性格形成反差,設置了懸念,吸引讀者閱讀興趣。B.文中“綠圍巾”多次出現,是幸福和快樂的象征,體現了姚月琴心情的浮動,推動情節的發展。C.文中將姚月琴想象和現實的戰爭生活進行了對比,表現了她對戰爭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D.小說描寫了戰前生活場景,通過人物對話講述故事,串聯情節,刻畫了鮮明的人物形象。8.聽到去后方工作的決定后,隨著情節的展開姚月琴的心理發生了一系列變化。請結合文中相關部分簡要分析。(4分)9.本文的景物描寫著墨不多,但很有特色。請結合下面《百合花》中的段落,具體分析這兩篇小說景物描寫的特點及作用。(6分)早上下過一陣小雨,現在雖放了晴,路上還是滑得很,兩邊地里的秋莊稼,卻給雨水沖洗得青翠水綠,珠爍晶瑩。空氣里也帶有一股清鮮濕潤的香味。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漢高祖疾甚,呂后問曰:“蕭相國既死,誰令代之?”上曰:“曹參可。”蕭何事惠帝,病,上問曰:“君即百歲后誰可代君對曰知臣莫若主。”帝曰:“曹參何如?”曰:“帝得之矣。”曹參相齊,聞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無何,使者果召參。(節選自《容齋隨筆》)材料二:癸巳,以曹參為相國。參聞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將入相。”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始,參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相,舉事無所變更,一遵何約束。擇郡國吏木訥于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日夜飲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來者皆欲有言,參輒飲以醇酒,間欲有所言,復飲之,醉而后去,終莫得開說,以為常。見人有細過,專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惠帝怪相國不治事,以為“豈少朕與”?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圣武孰與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曰:“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節選自《資治通鑒》)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上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君A即百歲B后C誰可代D君E對曰F知臣莫G若主。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事,侍奉,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中的“事”意思相同。B.相,做相國,與《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相”意思不同。C.去,離開,與《岳陽樓記》中“去國懷鄉”的“去”意思不同。D.安,怎么,與《馬說》中“安求其能千里也”的“安”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蕭何與曹參一直交好,臨死前他向惠帝舉薦曹參,認為曹參可接任自己的相國之位。B.曹參聽到蕭何去世的消息,告訴手下人趕快準備行裝,他知道自己要入朝做相國了。C.曹參為相后,對前來試圖勸說的官員和賓客,總是讓他們喝酒,使他們無法開口。D.惠帝對曹參不滿,曹參以高帝和蕭何平定天下、法令已明的情況回應,使惠帝理解。13.簡要概括曹參為相后的主要表現。(3分)14.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圣武孰與高帝?”(4分)(2)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琵琶行》)(4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和陶九日閑居①蘇軾九日獨何日,欣然愜平生。四時靡不佳,樂此古所名。龍山憶孟子,栗里懷淵明。鮮鮮霜菊艷,溜溜糟床聲②。閑居知令節,樂事滿余齡。登高望云海,醉覺三山傾。長歌振履商,起舞帶索榮。坎坷識天意,淹留見人情。但愿飽粳稌,年年樂秋成。【注】①本詩是蘇軾和陶淵明《九日閑居》所作。②糟床聲:榨酒的酒器。15.下面對這首詩歌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題目交代寫作時間,“九日”即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這一天人們登高遠眺、賞菊飲酒。B.“四時靡不佳”兩句,詩人并不認為四季各有其美,但重陽節是歷代文人墨客所稱道的。C.“坎坷識天意”兩句,由敘事轉為議論,寫出詩人對坎坷命運的思索,對世間人情的慨嘆。D.整首詩歌的語言平淡質樸,質樸中含有至味,正如作者評價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16.這首詩是如何表現詩人情感的?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的《登高》中用“______,______”兩句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著筆,表達了詩人無限深沉悲愁的情感。(2)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一句,寫的是周瑜的儒將裝束;“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戰功。(3)夢境是現實的投射,更是內心真實情感的具象化表達,古代文人擅長借“夢”寄托情思,如“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一盞孤燈一刻刀,一柄標尺一把銼,(①)。別人可能覺得他們同世界脫節,但方寸之間他們實實在在地改變著世界:不僅賦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著社會的審美追求,擴充著人類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從來都不是什么A,而是一種改變世界的現實力量。(②),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壇,也不是鼓勵B、“躲進小樓成一統”,而是為了擦亮愛崗敬業、勞動光榮的價值原色,倡導質量至上、品質取勝的市場風尚,展現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為中國制造強筋健骨,為中國文化立根固本,為中國力量凝神鑄魂。將一門技術掌握到C,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內涵又遠不限于此。有人說:“沒有一流的心性,(③)。”的確,倘若沒有發自肺腑、專心如一的熱愛,怎能有廢寢忘食、盡心竭力的付出;沒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