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防城港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姓名:班級:考號:
題號——四總分
評分
一、積累(21分)
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對話。的確,讀書可以讓你明辨是非,及時地給予你思考和感悟,讓你不
斷地審視、發現自我,帶你走遍世界上與眾不同的風景。
【建立圖書角】
教室里新增了圖書角,這令全班同學喜出望外。《海底兩萬里》《駱駝祥子》等名著落()臨圖書角,
其他各類書籍也造訪書架。同學們也因此喜歡上了閱讀課,雖然大家的閱讀水平參差不齊,但是有疑惑時大多
數同學都會刨根問底,直到讀通讀懂。圖書角的建立與閱讀課的開設,讓同學們在閱讀上獲益多多。閱讀讓人
成長,閱讀中,心浮氣躁被沉穩取代,狹隘被寬廣取代,人會變得更加純cui()。
【閱讀心得一】
一名同學寫了以下心得:我們讀小說,感受虛構世界的命運交織、跌宕起伏;我們讀詩詞,咀嚼傳統文字
的韻律之美、雋永之趣;我們讀傳記,遍歷生命長河的風雨淋漓、簞路藍縷;我們讀歷史,遙想歲月裂隙里的
群星燦爛、鐵馬冰河。一個民族的閱讀生活現狀往往是他們精神世界的寫照,也預示著這個民族興盛或衰亡的
脈搏。一個能在嘈雜的地鐵里靜心讀書的民族,讓人肅然起敬;一個會在被戰爭摧毀的圖書館中尋找卷帙的民
族,讓人嘆為觀止。大到一個國家、一座城市,小到一個單位、幾名個體,無不因知識而使靈魂豐滿,因閱讀
而使力量雄渾。
【閱讀心得二】
另一名同學寫了以下心得:陶醉書中,邂逅古人。通過書籍,你可以跨越時空,和李白一起觀飛流千尺的
瀑布,采摘紅霞白日;你可以在“梅子黃時雨”“綠肥紅瘦”時,和李清照在荷花叢中爭渡;你也可以和徐志摩在
康橋下信步,采摘河中的水草。你還可以和孔子、蘇軾、歐陽修、莎士比亞面對面交談,感悟他們不同的人生
觀。另外,“以史為鏡可以正衣冠”,通過古人或成功或悲慘的遭遇,使你可以以史為鑒,為自己確定正確的人
生方向。
1.閱讀以上文字,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蔣臨__________純cui_________
2.文段中有不少成語,請寫出其中三個。
3.解釋文段中畫橫線的詞語。
造訪:__________________
狹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4.根據給出的上聯或下聯,從以下句子中選出相應的句子,抄寫在橫線上。
①遠聞佳士輒心許②文要醒人方為貴③詩書萬卷教子孫
④天下奇觀在讀書⑤人求上進多讀書⑥腹有詩書氣自華
上聯:鳥欲高飛常振翅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聯:下聯:老見異書猶眼明
5.下列句子均來自文段,有語病的一項是()
A.你可以跨越時空,和李白一起觀飛流千尺口瀑布,采摘紅霞白日。
B.你可以在“梅子黃時雨”“綠肥紅瘦”時,和李清照在荷花叢中爭渡。
C.通過古人或成功或悲慘的遭遇,使你可以以史為鑒,為自己確定正確的人生方向。
D.你還可以和孔子、蘇軾、歐陽修、莎士比亞面對面交談,感悟他們不同的人生觀。
6.默寫。請根據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寫內容。
主
文學常識與名句默寫出處
題
建安年間,曹操登臨碣石山,帶我們領略了
《觀滄海》
自“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山海動靜結合的壯觀之景。
然劉禹錫通過對秋天別致景觀的描繪,抒發豪邁樂觀之情的詩句是:
《秋詞》(其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③_________(作者)用“非淡泊無以明志,④_____________________”勸誡兒
《誡子書》
身子修身養性要從淡泊、恬靜、寡欲下功夫。
思李益在⑤"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盡望鄉。”中,用凄涼幽怨的聲《夜上受降城聞
鄉音喚醒征人綿綿不絕的鄉愁。笛》
報陸游通過“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詩,抒發了《十一月四日風
國夢境中仍想著殺敵報國的豪情壯志。雨大作》
談(《〈論語〉十二
“擇其善者而從之,⑦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章》)
二、閱讀(3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一個國家的英雄基因就這樣生生不息
青平
①這幾天一直被英雄的故事感動著。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話在平常聽起
來像雞湯,這時候才知道,“負重前行”有時需要付出年輕生命的代價。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國一這句話平常
聽起來似乎很矯情,這時候才知道,有人不僅把這種“清澈的愛”寫在日記里,更用血肉和生命去踐行。那張開
2
的雙臂,那些行走的界碑,讓我們熱淚盈眶。
②從傳統媒體到社交媒體,這幾天都沉浸在對戍邊英雄的致敬、痛惜和關心中。痛心于他們為國捐軀,“他
們是為我而死”一一這句被頂上熱搜的話,代表了很多年輕人對英雄的告白。驕傲于他們以一敵十、不辱使命,
憤怒于個別敗類侮辱祖國的英雄,關心英雄團長祁發寶的最新消息,這種自上而下對英雄的致敬,表達的是這
個社會自上而下對英雄的珍惜和珍愛。特別是年輕人,90后、00后,他們雖然生長在歲月靜好的和平與陽光
下,似乎很少感受到驚濤駭浪,平常也很少談到英雄,但他們從來沒有失去對英雄的敬意,沒有失去對成為英
雄的追求。
③常有人感慨,這一代青年中有不少人只知道追娛樂明星,不珍惜祖國的英雄,熱搜多是娛樂話題。但這
幾天年輕人通過“熱搜前十都關注英雄”,表明了自己對英雄的態度,表達了一代人的英雄觀。這不是對英雄無
感的一代,他們的內心從來沒有失去對英雄的崇拜。平時的娛樂,平時的小確幸,平時的風花雪月,跟在這種
時候把這樣守護國家安全、守護歲月靜好的英雄捧在手心,一點兒都不矛盾。實際上,英雄們的努力,正是為
了能讓普通人去享受自己的小確幸式的生活。
④這幾天,很多年輕人都在朋友圈轉發很多年前那篇膾炙人口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不僅在轉發,更是
在內心吟唱,一邊吟唱,一邊向今天那些最可愛的人致敬。那篇文章曾激勵了一代人,今天的英雄續寫下英雄
故事,繼續激勵著新一代年輕人。年輕人的內心是廣闊的,而這廣闊胸懷的最高位置,永遠為這樣的英雄而留,
永遠放著這樣的英雄。這種對祖國、對英雄清澈的愛,不只是崇拜英雄,更是想在關鍵時候也成為這樣的英雄。
⑤我們國家不缺英雄,也不缺對英雄的敬重和珍惜,這是強國一代的精神之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
英雄基因,就這樣,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選文摘自《讀者》2021年第七期)
7.下列對本文論述的中心論點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A.英雄都是用血肉和生命鑄就的,所以要代代相傳。
B.我們要向英雄致敬,并成為英雄。
C.我們敬重和珍惜英雄,所以我們國家不缺英雄。
D.我們國家不缺英雄以及對英雄的敬重和珍惜,因此英雄基因生生不息。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年輕人轉發《誰是最可愛的人》,是為了在關鍵時候放棄享受自己“小確幸”式的生活,成為英雄。
B.“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國”,這些話無不說明有人用
血肉和生命去踐行“清澈的愛”。
C.“90后”“00后”,雖然會追娛樂明星,但是從來也沒有失去對英雄的敬意,沒有失去對成為英雄的追求y
D.年輕人通過“熱搜”關注英雄,表達他們對英雄的敬重和崇拜。
9.寫出一個你心目中的英雄的名字,并用簡要的語言概括他的事跡。
3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上坡
王廣軍
①他的父親在一個煤球廠做工,每天拉一輛板車挨家挨戶地送煤球。馬上就要高考了,父親卻累病了,他
不得不回到家里。
②這天一早,母親來到他屋里,幾次欲言又止,但還是說了,你父親感冒了,你就替他出一天工吧,有兩
戶人家等著用煤球。他沒有說話,心里感到一陣刺痛,起身去了廠里。
③他拉起板車,裝上了1000塊煤球,又從老板那里問了用戶的地址和姓名,就上了路。地點在鄰村,也
就五里多路,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回來了。出村時,他始終低著頭,擔心會遇到村里的熟人。他甚至感覺到有
人想和他說話或用異樣的目光看著自己,背上如針刺一般。
④出了村,他長出了一口氣。這時才感覺拉板車有點費力,路上坑坑洼洼,他需十分小心才行,因為剛出
廠的煤球不結實,如果顛一下,很容易破碎。父親就是成年累月地干著這樣的活兒,才掙出了自己的學費,他
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
⑤進了鄰村,前面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難來,自己能上去嗎?如果力一上不去或者再倒回來,
煤球豈不全部要摔壞嗎?他在坡前停了下來,張望著,很想求助路人推一下,但又不認識他們,如果人家拒絕,
該是多么難堪啊!
⑥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有些焦急起來,這樣等下去不是辦法,只能求人幫忙了。這時,從對面坡上走
來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心頭一陣欣喜,有年紀的人都很善良的,就求他吧。亙篁那△走近二二他??
過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頭。
⑦來人是他的初中老師!他清楚地記得,老師對他很好,在讀初三時,他曾一度失去信心,連學都不想上
了,正是老師經常找他談心,鼓勵他說,你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學生..…
⑧他明顯地感覺到老師已經來到了身邊,盡管他低著頭,肯定被老師認出了。但是,老師什么也沒有問,
只是說:“上吧,我幫你推。”他只好站起身,沖老師笑了一下,心底充滿了感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把板
車的拉帶掛在肩上,運足了力氣。有老師幫忙,他心里有底了。
⑨上坡到一半的時候,他明顯感到了吃力,每邁一步都很費勁,但他咬著牙,憋足了勁兒,一步步艱難地
爬行。他想,幸虧有老師給推著,靠自己是無論如何也上不去的。
⑩快到坡頂的時候,坡也陡了,都有些邁不動步了,甚至板車要停下來。就聽老師喊,加油!用力!拉帶深
深陷進他的肩膀,豆粒大的汗珠子不停地落下,他又俯低了身子,咬了咬牙,終于上去了。
?上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陣子氣,才穩下心神。然后,他感激地道謝:“謝謝老師!”老師很平靜地對他說:
“我根本沒有幫你,是你自己拉上來的,我只是在車后跟著而已。”他吃驚地望著老師,老師沖他攤開雙手。果
然,老師的兩只手上居然連一點煤灰也沒有。
?“你能行,要相信自己!”老師對他說完這句話就走了。望著遠去的背影,他反復咀嚼著老師的那句話,
不由得淚眼蒙朧起來。
10.文章圍繞拉煤展開敘述,根據文意,在空白處依次補充相應口內容。
母親讓兒子拉煤一一拉煤遇坡老師主動“幫忙”一
11.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第⑥段畫波浪線的句子。
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卻猛地轉過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頭。
12.結合選文內容,簡要分析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
13.結合選文,分析標題“上坡”的含義。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4.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寫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
B.頷聯寫景,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風平浪靜等闊大景象表現出來了。
C.頸聯表現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匆匆不可待。
D.尾聯寫作者不知道何時才能收到家人的來信,希望自己能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回洛陽去,與家人團聚。
15.說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蘊含的哲理,體現了作者什么樣的精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狼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大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很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
5
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
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
牧豎
兩牧豎?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②數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
倉皇。堅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鳴急;狼聞聲四顧,
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號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十往復,奔漸遲,聲
漸弱,既而奄奄11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選自《聊齋志異》)
[注釋]①牧豎:牧童。豎,童仆。②去:距離。③跑:同“刨”用足趴地。④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
1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恐迪后受其敵狼不敢也
B.顧野有麥場狼聞聲四顧
C.禽獸之變詐幾何哉謀分捉之也
D.狼得骨止止增笑耳
17.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主要表現狼的貪婪、兇殘、狡詐和愚蠢;乙文則從大狼身上體現偉大的母愛。
B.甲文表現狼的狡詐時主要寫兩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誘敵”;乙文中開篇寫“謀分捉之”,以下從狼的側面
處處體現了“謀”的結果。
C.甲文第3段寫屠戶御狼,描寫了屠戶情急之下的抉擇和狼的不肯罷休,這是故事的高潮。
D.甲乙兩文在刻畫狼時,都運用了動作和神態描寫。
18.下列對文中畫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
B.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
C.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
D.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
19.把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意甚倉皇
6
20.同是人與狼的較量,甲文中的屠戶和乙文中的豎牧你更贊同誰的做法?為什么?請結合他們所處的情況來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綜合(10分)
21.閱讀下面名著語段,完成填空
唐僧見他言言語語,越添惱怒,滾鞍下馬來,叫沙僧包被內取出紙筆,即于澗下取水,石上磨墨,寫了一
紙貶書,遞于行者道:“猴頭,執此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與你相見,我就墮了阿鼻地獄!”
文段出自明代作家①(人名)寫的小說②(作品名),作品中虛構了一個魔幻
世界,賦予孫悟空多種超凡本領,比如③?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為了響應“世界讀書日”“全民閱讀”的號召,某校七年級(2)班開展了以“少
年正是讀書時”為主題的讀書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22.請為此次活動設計一條宣傳標語,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
23.請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一位名人的讀書故事。
24.“開卷”就是讀書,“開卷有益”就是讀書總會有好處。如果你是本次讀書活動的組織者,請從“開卷有益”
的角度呼吁同學們平時要多讀書,讀好書。要求觀點明確,有理有據,字數80字以內。
四'作文(50分)
25.請以“我終于學會了&”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⑴請把題目補充完整。(可在橫線上填上“洗衣服”、“種菜”“打籃球”“感恩”“寬容”等)
⑵字數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寫、抄襲。⑶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7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li;粹
2.①.喜出望外②.參差不齊③.刨根問底心浮氣躁以史為鑒等
3.造訪:拜訪。;狹隘:心胸、氣量、見識等不寬廣。
4.①.下聯:人求上進多讀書;②.上聯:遠聞佳士輒心許
5.C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字音字形。作答此題,首先要認真閱讀題目,然后根據自己的日常積累判斷加點
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確。遇到記憶模糊、不確定的字詞,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選項,得出正確答案。要正確
地讀寫詞語,應從漢字的音、形、義三方面入手,讀準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義。
(2)本題考查成語積累。解答此題,我們平時要積累大量的成語,還要結合句意表述,從詞性、詞義輕重、
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多方面考慮。成語運用的常見錯誤有以下幾種: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
對象、語境不符等。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辨清詞語的感情色彩,還要結合語境分析
其運用是否恰當。
(3)本題考查詞語理解。解答此類題,首先要了解備選詞語的意思,然后根據語境來選擇。
(4)本題考查對聯。擬寫對聯時應注意:①字數相等;②詞類相當;③結構相應;④平仄相對,仄起平收;
⑤內容相關。
(5)本題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答題時應注意,辨析語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語感審讀法,筋脈梳理法。
所謂筋脈梳理法,就是劃分句子成分法,即運用語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審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
當或殘缺等錯誤,再清理句子枝葉,仔細審查修飾成分內部是否有毛病以及與中心語的搭配是否得當。
1.蒞臨:lilin,意思就是來到;來臨,光臨。
純粹:chUncui,基本意思是指不摻雜其它成分的;無雜質的;不含添加、替代或異質物質的。也指表示判斷、
結論的不容置疑。
故答案為:出粹。
2.寫出其中三個即可。
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興。
參差不齊: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齊。刨根問底:比喻追究底細。
心浮氣躁: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實。
以史為鑒:以古代的人、事作為當今人、事的借鏡。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變,不穩定,也比喻音樂音調忽高忽低和故事情節的曲折。
簞路藍縷:意思是指駕著簡陋的柴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道路。形容創業的艱苦。
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故答案為:①.喜出望外;②參差不齊;③刨根問底心浮氣躁以史為鑒等。
8
3.造訪:訪問,拜訪。
狹隘:意思是指不寬闊,更多的引申為心胸、氣量、見識等不宏大寬廣或非常局限。
故答案為:造訪:拜訪;狹隘:心胸、氣量、見識等不寬廣。
4.第一空:下聯末字應為一聲或二聲。只有③④⑤⑥符合要求。上聯“鳥欲高飛”是一個主謂短語。“詩書萬
卷”是補充短語。“天下奇觀”是偏正短語。“人求上進”是一個主謂短語。“腹有詩書”是一個主謂短語。只有⑤⑥
符合要求。上聯“常振翅”是偏正短語。“多讀書”是偏正短語。“氣自華”是主謂短語。故選⑤。
第二空:上聯末字應為三聲或四聲。只有①②符合要求。“老見異書”是偏正短語。“遠聞佳士”是偏正短語,“文
要醒人”是主謂短語。故選①。
故答案為:①.下聯:人求上進多讀書;②.上聯:遠聞佳士輒心許
5.C.缺少主語,去掉“使”。
故答案為:Co
6.【答案】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諸葛亮;非寧靜無以致遠;不知何處吹
蘆管;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分析】注意:澹、竦峙、鶴、碧霄、蘆管、闌。
故答案為: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諸葛亮;非寧靜無以
致遠;不知何處吹蘆管;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其不善者而改之。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
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
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答案】7.D
8.A
9.林則徐,帶領廣大軍民在虎門銷毀鴉片。
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為了不暴露我軍,被火燒了30多分鐘犧牲。
鐘南山,他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提出了科學、精準、有效的防控措施,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和借鑒。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中心論點的提煉。縱觀全文,本文是歸納式議論文。中心論點是作者在文章中對
所論述問題的見解或主張,它必須是一個能夠統攝全文的完整的句子論點一般出現在文章題目、開頭或結尾,
少部分需要根據論題歸納概括。
(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解答本題需要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知,文章思路和線索的把握,對精彩細節的揣摩。
(3)本題考查閱讀拓展。①解答時要結合全文認真揣摩材料內容,從材料中提取關鍵語句概括作答。②解答
時要結合文章內容,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分析。
9
7.第①段論述自己被英雄事跡感動;第②段論述“從傳統媒體到社交媒體,這幾天都沉浸在對戍邊英雄的致
敬、痛惜和關心中”;第③段論述借駁斥“常有人感慨,這一代青年中有不少人只知道追娛樂明星,不珍惜祖國
的英雄,熱搜上多是娛樂話題”從反面論證;第④段論述很多年輕人“不只是崇拜英雄,更是想在關鍵時候也成
為這樣的英雄“;第⑤段總結全文,歸納中心論點:我們不缺英雄,也不缺對英雄的敬重和珍惜,英雄基因,
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故答案為:D。
8.A.有誤,從④段“很多年輕人都在朋友圈轉發很多年前那篇膾炙人口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不僅在轉發,
更是在內心吟唱,一邊吟唱,一邊向今天那些最可愛的人致敬”可知,年輕人轉發《誰是最可愛的人》主要是
為了向今天那些最可愛的人致敬,并非“為了在關鍵時候放棄享受自己叼、確幸,式的生活,成為英雄”;
故答案為:Ao
9.答案不唯一。示例:袁隆平,他一生奉獻給水稻培育工作,用畢生經歷從事科研工作,他憑一己之力讓中
國人解決了溫飽問題,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故答案為:林則徐,帶領廣大軍民在虎門銷毀鴉片;
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為了不暴露我軍,被火燒了30多分鐘犧牲;
鐘南山,他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提出了科學、精準、有效的防控措施,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和借鑒。
【答案】10.兒子拉煤遇到一個坡;原來是他自己拉煤上了坡
11.①運用動作描寫,通過“轉過”“蹲下”“埋下”寫出了“他”希望有人來幫忙,卻又不希望這人是他的老師,表
達了他的矛盾心理。
12.①善良且善解人意。從老師主動幫助他可以看出。
②有責任心,關愛學生。從老師對他好,常鼓勵他可以看出。
③講究教育方法教育策略。從老師用獨特的方法幫助他,使他順利拉車上坡可以看出。
13.表層含義:他拉車上坡;深層含義:要走好人生的上坡路,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只要相信自己,不
懈努力和堅持,就會收獲成功。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概括。解答本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故事情節;然后根據題干要求,
從文中找出相關內容;最后用簡潔的解語言進行歸納概括。
(2)本題考查對人物描寫方法的分析。解答本題,首先要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及其作用,然后結合文中具體
文段進行分析。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包括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
(3)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題關鍵是了解文章內容,找出描寫人物的語句與相關事件,然后結合
具體內容來分析。
(4)本題考查對標題含義的理解。理解標題的含義,需從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標題是文
章內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設置這類試題,一般都是在考查學生對文章思想情感的領會和把握,要結合文
10
章主旨分析出標題的深層內涵。
10.聯系第⑤段“進了鄰村,前面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難來,自己能上去嗎?如果萬一上不去或
者再倒回來,煤球豈不全部要摔壞嗎?”可概括為:兒子拉煤時遇到一個坡;
聯系第⑧段“他明顯地感覺到老師已經來到了身邊,盡管他低著頭,肯定被老師認出了。但是,老師什么也沒
有問,只是說:‘上吧,我幫你推。‘他只好站起身,沖老師笑了一下,心底充滿了感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把板車的拉帶掛在肩上,運足了力氣。有老師幫忙,他心里有底了";聯系第?段“上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陣子
氣,才穩下心神。然后,他感激地道謝:’謝謝老師!‘老師很平靜地對他說:‘我根本沒有幫你,是你自己拉上
來的,我只是在車后跟著而已。’”可概括為:原來是他自己拉煤上了坡。
故答案為:兒子拉煤遇到一個坡;原來是他自己拉煤上了坡
11.結合第⑥段畫波浪線句“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卻猛地轉過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頭”中的“轉過”“蹲
下”“埋下”可知,這句話運用動作描寫。聯系第⑥段”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有些焦急起來,這樣等下去不是
辦法,只能求人幫忙了。這時,從對面坡上走來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心頭一陣欣喜,有年紀的人都很善良
的,就求他吧”、⑦段“來人是他的初中老師!他清楚地記得,老師對他很好,在讀初三時,他曾一度失去信心,
連學都不想上了,正是老師經常找他談心,鼓勵他說,你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學生”等內容可知,運用動作描寫,
形象寫出他渴望有人幫忙但又不希望這人是自己老師的矛盾糾結心理。
故答案為:①運用動作描寫,通過“轉過”“蹲下”“埋下”寫出了“他”希望有人來幫忙,卻又不希望這人是他的老
師,表達了他的矛盾心理。
12.根據第⑦段“來人是他的初中老師!他清楚地記得,老師對他很好,在讀初三時,他曾一度失去信心,連
學都不想上了,正是老師經常找他談心,鼓勵他說,你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學生……”可知,在初中時老師經常
關心他,鼓勵他;可見文中的老師有責任心,關愛學生;
根據第⑧段“老師什么也沒有問,只是說:‘上吧,我幫你推。,”可知,老師要主動幫他拉煤車;可見老師是善
良、善解人意的;
根據第⑩??段“就聽老師喊,加油!用力!”“老師很平靜地對他說:‘我根本沒有幫你,是你自己拉上來的,
我只是在車后跟著而已,”“你能行,要相信自己”可知,老師鼓勵他拉煤車上坡,最終讓他克服心理上的恐懼,
成功上坡;可見文中老師是講究教育方法,懂得教育藝術的教育從業者。
故答案為:①善良且善解人意。從老師主動幫助他可以看出;
②有責任心,關愛學生。從老師對他好,常鼓勵他可以看出;
③講究教育方法教育策略。從老師用獨特的方法幫助他,使他順利拉車上坡可以看出。
13.表面含義:根據第②⑤?段“母親來到他屋里,幾次欲言又止,但還是說了,你父親感冒了,你就替他出
一天工吧,有兩戶人家等著用煤球”“進了鄰村,前面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難來,自己能上去嗎?”“上
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陣子氣,才穩下心神”“老師很平靜地對他說:‘我根本沒有幫你,是你自己拉上來的,我只
是在車后跟著而。,”可知,文題“上坡”是指兒子拉煤車上坡;
11
深層含義:根據第⑨⑩??段“上坡到一半的時候,他明顯感到了吃力,每邁一步都很費勁,但他咬著牙,
憋足了勁兒,一步步艱難地爬行”“快到坡頂的時候,坡也陡了,都有些邁不動步了,甚至板車要停下來。就聽
老師喊,加油!用力!拉帶深深陷進他的肩膀,豆粒大的汗珠子不停地落下,他又俯低了身子,咬了咬牙,終
于把坡上去了”“我根本沒有幫你,是你自己拉上來的,我只是在車后跟著而已”“你能行,要相信自己”可知,兒
子遇到上坡路,先是認為憑借自身力量難以拉煤車上坡,在認為得到老師的幫助后將車拉上坡,后來發現是自
己獨立解決的問題。所以文題“上坡”還是指在遇到困難時,要相信自己,通過不懈的努力解決問題,走好人生
的上坡路就會成功。
故答案為:表層含義:他拉車上坡;深層含義:要走好人生的上坡路,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只要相信自
己,不懈努力和堅持,就會收獲成功。
【答案】14.D
15.新事物脫胎于舊事物、舊事物孕育著新事物,突現了新生事物的強大生命力。表現出作者積極樂觀的精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解答本題,需根據對文章內容的把握,結合被考查語句的具體內容,
聯系作者的寫作目的或表達中心的需求,進行分析。
(2)本題考查詩句賞析。賞析詩句,要先確定賞析的角度(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再分析其表現了事物怎
樣的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4.D.有誤,尾聯寫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直接抒情,作者希望北歸
的大雁能幫自己傳回家書。并非“希望自己能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回洛陽去,與家人團聚”;
故答案為:D。
15.“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意思是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
春天的氣息。海日生于殘夜驅盡黑暗,江上景物呈現“春意”闖入舊年,趕走嚴冬。自然景物的描寫中蘊含了時
序變遷,舊事物孕育著新事物,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新舊交替的自然規律,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
理,給人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表達了作者積極樂觀的精神。
故答案為:新事物脫胎于舊事物、舊事物孕育著新事物,突現了新生事物的強大生命力。表現出作者積極樂觀
的精神。
【答案】16.B
17.C
18.A
19.①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
②神情非常驚慌。
20.更贊同甲文中屠戶的做法,因為屠戶面對的是惡狼,被迫自衛,殺狼是正當的;而乙文中牧童“殺狼”則出
于一種無聊的殘忍,表現的是人性中惡的一面。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言一詞多義。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要注意積累詞語的不同用
12
法,最后結合句意理解詞語的不同用法。
(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
容,找出相關的語句,概括即可。
(3)本題考查文言句子斷句。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句子的意思可以準確斷句。句子意思
讀不懂的時候,也可根據虛詞、對話、修辭、句子結構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習慣句式等斷句。
(4)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在翻譯句子時,要做到"信、達、雅”,需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情
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將翻譯后的句子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規范進行適當調整。
(5)本題考查觀點看法。解答此題需在通曉兩文大意的基礎上,結合題目的提示來闡述。
【參考譯文】
【甲】一個屠戶傍晚回來,擔子里的肉已經賣完了,只剩下骨頭。屠戶半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他)
走了很遠。
屠戶感到害怕,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屠戶)。屠戶再次扔骨頭,
較晚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之前獲得骨頭的狼又跟上來了。骨頭已經沒有了,可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戶。
屠戶感到處境危急,擔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擊。他往旁邊看了看發現田野中有個麥場,麥場的主人把柴草
堆積在里面,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跑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眼瞪
著屠戶。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
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連砍了幾刀把狼殺死。他剛剛想離開上路,轉
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從柴草堆中打洞來從后面攻擊屠戶。狼的身體已經鉆進去一半,只
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這只狼也被殺死了。他才領悟到前面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
來誘引敵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間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乙】有兩個牧童,在山里發現了一個狼穴,里面有兩只小狼。他們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分別爬上一
棵相距數十步的樹。不一會,大狼回來了,進洞一看,兩只小狼不見了,非常驚慌。一個牧童在樹上扭小狼的
爪子和耳朵,故意讓小狼嗥叫。大狼聽見后,仰起頭尋找,憤怒地奔到樹下,一邊嚎叫著一邊抓爬著樹干。這
時候另一棵樹上的牧童也扭著小狼讓它痛嚎。大狼聽到后,停止嚎叫,四面環顧,發現了另一棵樹上的小狼,
于是不顧這邊的狼崽,轉而奔至另一棵樹下,像剛才那樣狂叫撕抓。這時,前一棵樹上的小狼又嚎叫起來,大
狼又急忙轉身奔到第一棵樹下。就這樣,大狼不停地嚎叫,不停地奔跑,來回跑了數十次,漸漸地腳步慢了,
嚎叫的聲音也弱了,最后奄奄一息地僵臥在地上,很久不再動彈。此時兩個牧童從樹上爬下來,湊近一看,大
狼已經氣絕身亡。
16.A.名詞,前面/動詞,上前;
13
B.都意為“周圍、四周”;
C.助詞,的/代詞,代指小狼;
D.動詞,停止/通“只”,只是;
故答案為:Bo
17.C.有誤,甲文第3段寫屠戶御狼,并非故事高潮;第4段寫屠戶殺狼是故事的高潮;
故答案為:Co
18.句意:大狼聽見后仰起頭尋找,憤怒地奔到樹下,一邊嚎叫著一邊抓爬著樹干。“大狼聞聲仰視”句意完整;
“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均為大狼的動作;
故斷句為: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
故答案為:Ao
19.重點詞語有:
(1)犬,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于:在。
(2)意:神情;甚:甚至;倉皇:驚慌。
故答案為:①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
②神情非常驚慌。
20.乙文,牧童采取“調動對方,疲于奔命”的策略,輕松獲得了小狼。牧童無聊的殘忍,也表現了人性中惡的
一面,兩牧童利用狼的母愛天性而殺害狼,過于殘酷;
甲文,屠戶面對意想不到的惡狼,屠夫首先是“懼”。于是采取遷就的策略“投以骨”。屠夫最初認為,只要滿足
狼的貪欲,就可脫險。誰知狼依然緊緊跟隨,充分暴露了狼的貪婪本性,屠戶才被迫自衛,殺狼是正當的;
所以,由此可知,更贊同甲文中屠戶的做法。
故答案為:更贊同甲文中屠戶的做法,因為屠戶面對的是惡狼,被迫自衛,殺狼是正當的;而乙文中牧童“殺
狼”則出于一種無聊的殘忍,表現的是人性中惡的一面。
21.【答案】吳承恩;《西游記》;筋斗云、七十二變、分身法、呼風喚雨、翻江倒海等。
【解析】【分析】第一、二空:根據“唐僧見他言言語語,越添惱怒,滾鞍下馬來,叫沙僧包被內取出紙筆”可知,
選段選自西游記。《西游記》是明代吳承恩創作的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該小說主要講述了孫悟空出
世跟隨菩提祖師學藝及大鬧天宮后,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
除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圣成真的故事。
第三空:《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祖籍東勝神州,由開天辟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而成
為眾猴之王,尊為“美猴王”。后經千山萬水拜須菩提祖師學藝,得名孫悟空,學會地煞數七十二變、筋斗云等
高超的法術。后來大鬧天宮,又練就了火眼金睛。據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為:吳承恩;《西游記》;筋斗云、七十二變、分身法、呼風喚雨、翻江倒海等。
14
【點評】本題考查名著人物識記和理解。閱讀名著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識,如作者、
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還要知道一些細節,并且及時做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
象。做題時才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
【答案】22.示例:我讀書,我進步,我收獲,我成長。
讀書使青春展翅,知識讓生命飛翔。
23.例:鑿壁偷光。匡衡勤學卻無錢買燭,只得在墻上鑿洞,借鄰人的燭光來讀書。
囊螢夜讀。車胤家貧,晚上連燈油都買不起,他就抓了許多螢火蟲用一塊白色紗布包起來,借螢火蟲的光來看
書。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讀書,當老師問為何要讀書時,他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4.示例一:讀書是一個美妙的過程。一本好書,一篇美文,可以使單調的生活變得豐富,使浮躁的心態變得
平和,使平凡的生命變得高尚。所以,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
示例二:讀書使人明智。讀書能夠增長人的見識,豐富人的閱歷,從而使人少走彎路。所以,我們要積極參與
讀書活動,在閱讀中成長。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擬寫宣傳標語。宣傳標語是“用簡短文字寫出的宣傳鼓動口號”,有引人注意和令
人難忘的特點,有很強的號召力和鼓動力。作答時必須要了解標語(或口號)的特點,即簡潔,有號召力。可
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擬,只要符合主題即可。
(2)本題考查知識積累。作答此題,學生要重視日常學習的積累,尤其要掌握一些經典故事中的內容。
(3)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做這樣的題,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多讀、多看、多聽、多練,逐步提
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答這樣的題就非常的容易。本題沒有統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
題意即可。
22.要緊扣“世界讀書日”“全民閱讀”的背景,緊扣班上的“少年正是讀書時”的主題去擬寫,注意修辭手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