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12文言文閱讀
01《岳陽樓記》
(2024?四川內(nèi)江?中考真題)閱讀下列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才嗇傾楫摧,薄暮
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
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
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
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萩,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
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
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至若春和量明,波瀾不驚(日光)B.寵辱偕忘,膽酒臨風(fēng)(持、執(zhí))
C.頻然乎其間者(精神不振的樣子)D.而不知太守之年其樂也(以.…為樂)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不以物喜以錢覆其口B.山間之四時也能以徑寸之木
C.行者休于樹皆以美于徐公D.醉能同基樂欲窮基林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兩文都寫到自然物的變化,但目的不同。甲文以陰晴變化之景,襯托作者的悲喜之情;乙文以朝暮
變化之景,襯托太守的山水之樂。
B.兩文都抒發(fā)心系百姓的情懷,但各有側(cè)重。甲文重在抒寫憂國憂民、先憂后樂的深沉憂患;乙文重
在抒寫與民同游、與民同樂的和諧喜樂。
C.兩文都呈現(xiàn)清晰嚴(yán)謹(jǐn)?shù)慕Y(jié)構(gòu),但布局不同。甲文由景及情,由情說理,文理縝密;乙文以"樂"為主線,
串起山水樂、宴游樂、樂其樂等,渾然一體。
D.兩文都運用工整的句式寫景,但各有特色。甲文中部分四字句對仗工整,音韻鏗鏘,境界宏闊;乙
文中部分駢偶句中聯(lián)入"而"字,聲律起伏,搖曳生姿。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2024?四川遂寧,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
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
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
【乙】
楊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進(jìn)士。授工部主事。督逋①山西,憫其民貧,不俟奏報輒返。尚
書李嚏遂②劾之,有詔復(fù)往。最乃極陳歲災(zāi)民困狀,請緩其徵③。
歷郎中,治水淮、揚(yáng)。值世宗即位,上言:"氾光湖④西南高,東北下。運舟行湖中三十余里。而東北
提岸不逾三尺,雨雷風(fēng)厲,輒沖決,陰阻運舟,監(jiān)城、興化、通、泰良田悉遭其害。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
郵康濟(jì)湖,專敕大縣的修內(nèi)河培I日最為外摩可亙車無患,是為上策......”出為寧波知府。請罷浙東貢市,詔悉
以銀充,民以為便。累遷貴州按察使,入為太仆卿。
(選自《明史?列傳?卷九十七》,有刪節(jié))
【注】①逋(bu):拖欠,這里指收取拖欠稅收。②李金遂(sui)、白圭:人名。③徵(zh?ng):同"征〃,
征收。④氾光湖(宿n),湖名。
5.用斜線"/"給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專敕大臣加修內(nèi)河培舊堤為外障可百年無患
6.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O
A.不以物喜民以為便
B.極陳歲災(zāi)民困狀雜然而前醫(yī)者
C.是為上策策之不以其道
D.良田香遭其害香如外人
7.翻譯下列句子。
(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
(2)督逋山西,憫其民貧,不俟奏報輒返。
8.甲乙兩文都體現(xiàn)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請結(jié)合內(nèi)容具體分析。
(2024?四川瀘州?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①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
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②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
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
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橘傾楫摧,薄
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
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
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
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①慶歷三年,軾始總角,入鄉(xiāng)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xiāng)先生。軾
從旁窺觀,則能誦習(xí)其詞,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目:“童子何用知之?”軾旦此木人也耶
則丕蒙如若亦人耳何為甚丕可?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且日:“韓、范、富、歐陽,此四人者,人杰也。”
時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嘉祐二年,始舉進(jìn)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目:
“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
②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皆以國士待軾,日:“恨子不識范文正公。”其后
三年,過許①,始識公之仲②子今丞相堯夫。又六年,始見其叔彝叟京師。又十一年,遂與其季德孺同僚于
徐。皆一見如舊,且以公遺稿見屬為敘久又十三年,乃克為之。
③嗚呼!公之功德,蓋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敘而傳。然不敢辭者,自以八歲知敬愛公,今四十七
年矣。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
豈非疇昔之愿也哉!
(節(jié)選自蘇軾《范文正公文集敘》)
【注】①許:地名,指許郡。②仲:排行第二,古時兄弟多以伯、仲、叔、季排行。③敘:即序。作者
祖父名序,故蘇軾終生諱用"序"字。
9.下列對乙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
B.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
C.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
D.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增其舊制制:規(guī)模
B.春和屈明景:日光
C.先生奇軾言奇:驚奇
D.以為平生之偎恨:遺憾
11.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開頭交代作記緣由,接著寫岳陽樓大觀及覽物心情,之后寫洞庭湖的陰晴景象及兩種人生境界,
最后點明文章主旨。
B.乙文既為作序,又緬懷范仲淹,表達(dá)了自己從聽到范公大名到寫序間四十七年的仰慕之情,但并未
對其文集作正面評述。
C.甲文略寫樓,詳寫湖,突出寫景,重在抒情言志,擴(kuò)大了文章的境界,構(gòu)思巧妙,超越了記寫山水
樓臺文章的一般寫法。
D.甲乙兩文的語言各有特色,甲文多使用四字句,具有整齊流暢的特點;乙文以樸實的語言主要介紹
了范仲淹的生平事跡。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1)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2)皆一見如舊,且以公遺稿見屬為敘。
(2024?青海?中考真題)中國古典詩文中不乏體現(xiàn)憂國憂民的作品。為了錘煉思想,獲得情感的激勵,班級
開展了"見賢思齊,修身心”古詩文閱讀活動,請你閱讀以下三段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胃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
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
凍死亦足!
【文本二】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
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
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文本三】
張養(yǎng)浩,字希孟,濟(jì)南人。天歷二年,關(guān)中大旱,饑民相食,特拜養(yǎng)浩為陜西行臺中丞。既聞命,即
散其家之所有與鄉(xiāng)里貧乏者,登車就道,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到官四月,未嘗家居,止宿公署,
終日無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關(guān)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節(jié)選自《元史》,有刪改)
13.讀文本?明節(jié)奏:
下面的句子該如何劃分朗讀節(jié)奏呢?請用"/"標(biāo)記出來。(劃兩處)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14.理文意?析字義:
為了更好地讀懂文本,同學(xué)們就文言文學(xué)習(xí)的方法展開了討論,請你結(jié)合以上詩文,將下表補(bǔ)充完整。
文言語句方法及示例釋義
未嘗家居課內(nèi)遷移法:予善求古仁人之心嘗:_____
止宿公署語境推測法:“未嘗家居,止宿公署”聯(lián)系上下文推斷止:_____
或異二者之為成語借鑒法:大有作為為:_____
卒年六十查閱詞典法:①兵②完畢③最終④死亡⑤同"猝"卒:_____(此空填序號)
15.品手法,明內(nèi)涵:
《岳陽樓記》中“微斯人,吾誰與歸?"一句是的文言句式,意思是,含蓄的表達(dá)了作者愿與“古
仁人”一樣,具有曠達(dá)的胸襟和遠(yuǎn)大的抱負(fù)。文本三中"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一句意思是,表現(xiàn)
了張養(yǎng)浩的濟(jì)世情懷。
16.悟精神?促成長:
請你從以上三段文本的相關(guān)人物中任選一個,結(jié)合文本闡述他的"憂國憂民"思想。
(2024,湖北?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嗟(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
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時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
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范文正公微①時,嘗詣靈祠求禱,日:"他時得位相②乎?”不許,復(fù)禱之日:"不然,愿為良醫(yī)。”
亦不許。既而嘆日:"夫不能利③澤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他日,有人謂公曰:“大丈夫之走于相工理則當(dāng)態(tài),良醫(yī)之技,君何愿焉?無乃④失于卑耶?"公曰:"嗟
乎,豈為是(B)!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能及⑤小大生民者,固惟
相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⑥之心者莫如良醫(yī)。果能為良醫(yī)(C),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民
之厄,中以保身長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醫(yī),則未之有也。”
(選自吳曾《能改齋漫錄》。根據(jù)命題需要,原文有刪節(jié))
注釋:①〔微)貧賤。②(位相)做宰相。③〔利)謀求利益。④〔無乃)莫非,恐怕,表揣測。⑤[及)
(恩惠)至IJ。⑥(物)人,眾人。
17.請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
文言語句方法提示解釋
(1)夫不能利浮生民查閱詞典(①沼澤,湖澤。②雨露。③加恩惠于人。)
(2)學(xué)詣靈祠求禱課內(nèi)遷移(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3)無乃失于隼耶課內(nèi)遷移(先帝不以臣卑鄙)
(4)下以救貧民之厄語境推斷(聯(lián)系上下句)
18.請將"也""夫""哉"分別還原到文中括號處。
A.()B.()C.()
19.請為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限申處)。
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醫(yī)
20.請翻譯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
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則當(dāng)然。
21.甲文中說“進(jìn)亦憂,退亦憂",這里的"進(jìn)"與"退"分別指什么?乙文中也談到了范仲淹的"進(jìn)""退"選擇,
又分別指什么?
(2024?四川達(dá)州?中考真題)【甲】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珊,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城,為嶼,為崛,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也,影布石上。怡然不動,隼勺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
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卷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本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用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年,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物喜,不以己悲,居四掌之高則憂其民,處江
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
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2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日光下澈澈:穿透
B.俄冬遠(yuǎn)逝俶爾:忽然
C.沙鷗翔集集:聚集
D.居癰掌之高廟堂:朝廷
23.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回的一項是()
A.乃記之而去何陋之有
B.以其境過清不以物喜
C.不可知基源基真無馬邪
D.隸麗從者學(xué)則不思則罔
24.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譯文: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拂。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形,明滅可見。
譯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
C.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譯文:我經(jīng)常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有時不同于以上兩種表現(xiàn),為什么呢?
D.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譯文:浮動的光像跳動的金子,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5.下列對文本賞析與理解有送的一項是()
A.文體一致。"記"是古代一種散文題材,可分為碑記、游記、雜記、傳記。"記”可以用來記事描寫,
也可以用來抒情議論。
B.用詞精妙。【甲】"翕忽"刻畫出了小魚靈巧輕捷、輕快自由地游動的特點。【乙】"春和景明”寫出
了春風(fēng)和煦,日光明亮。
C.寫景有特色。【甲】采用了移步換景與定點觀察相結(jié)合的方法。【乙】寫景多用四字句,富有文采
和詩意,讀起來朗朗上口,鏗鏘有力。
D.情感各異。【甲】情景交融,景色雖然優(yōu)美寧靜,但作者難以排遣憂愁,一直沉浸在被貶的凄涼心
境中。【乙】"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體現(xiàn)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襟。
26.(2023?遼寧盤錦?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
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不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
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0
(選自《岳陽樓記》)
【乙】
景公問晏子曰:"忠臣之行何如?”
對目:"不掩君卓,諫乎前,不華①乎外。選賢進(jìn)能,不行乎內(nèi)。稱②身就位,計能定祿。睹賢不居其上
受祿不過其量不權(quán)③居④以為行不稱位以為忠。不掩賢以隱長,不刻下⑤以諛上。君在不事太子,國危不交
諸侯。順則進(jìn),否則退,不與君行邪也。”
(選自《晏子春秋》)
【注釋】①華:通"嘩",這里指宣揚(yáng)。②稱(chGng):衡量。③權(quán):這里是計較的意思。④居:職位。
⑤刻下:對下苛刻。
(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然則何時而不耶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十二章》)
B.不以物喜可以一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C.不掩君過人恒過,然后能改(《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D.不私乎內(nèi)臣之妻私臣(《鄒忌諷齊王納諫》
(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君在不事太子,國危不交諸侯。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
睹賢不居其上受祿不過其量不權(quán)居以為行不稱位以為忠
(4)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列各題。
①【乙】文"順則進(jìn)"中的“進(jìn)"指"","否則退"中的"退"指"(請用【甲】文中相關(guān)
原文回答)
②【乙】文中的“忠臣”具有哪些品格?(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27.(2023?遼寧營口?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嗟夫!予嘗考古仁人之心,自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
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自古圣人、賢士皆非有求于聞、用也。閔①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②,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
兼濟(jì)天下也,孜孜政政?,死而后口。故禹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④不得黔⑤。彼二圣一賢⑥者,
豈不知自安佚⑦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夫天授人以賢圣才能,豈使自有余而已?不欲以補(bǔ)其不足
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賢者,時人之耳目也;
時人者,圣賢之身也。且陽子⑧之不賢,則將役于賢以奉其上矣: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聞人窮也惡得以自暇
逸乎哉?
(節(jié)選自韓愈《爭臣論》②)
【注釋】④閔:同"憫",憂慮。②乂(yi):治理。③孜孜(zi)陶訖(ku):勤謹(jǐn)不已的樣子。④
突:煙囪。⑤黔:黑。⑥二圣:指夏禹和孔子。一賢:指墨翟。⑦佚:安樂,安逸。⑧陽子:即陽城,
任諫官五年。⑨《爭臣論》:爭,讀zh?ng,后作"諄"。爭臣,是指向君主直言進(jìn)諫的大臣。韓愈寫此文對
陽子進(jìn)行諷喻。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②或異二者之為()
③死而后引)④雄欲以補(bǔ)其不足者也()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②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后身得安焉。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閔人窮也惡得以自暇速乎哉
(4)乙文中說"自古圣人、賢士”“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jì)天下也",甲文中哪兩句話闡述了同
樣的思想?(用文中原句回答)
(5)甲文中范仲淹認(rèn)為"古仁人”與課文中的“遷客騷人"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乙文中韓愈為什么認(rèn)為陽子
不賢?
28.(2023?遼寧沈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
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乙】
又前,鯉魚石;又前,白龍池。共十五里,一茅出澗邊,為松谷庵舊基。再五里,循溪東西行,又過
五水,則松谷庵矣。再循溪下溪邊香氣襲人則一梅亭亭正發(fā),山寒稽雪①,至是始芳。抵青龍?zhí)叮端畋蹋?/p>
更會兩溪,比白龍?zhí)秳菁刃蹓眩笫诼洧冢剂鱽y注,遠(yuǎn)近群峰環(huán)拱,亦佳境也。
(節(jié)逸自《徐霞客游記》,有改動)
【注釋】①稽雪:這里是積置,②磊落:眾多而錯雜的樣子。
(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一茅號澗邊也則無敵國外患者(《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B.為松谷庵舊基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C.循溪東西行山勺六七里(《醉翁亭記》)
D.至星始芳斯星陋室(《陋室銘》)
(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又過五水,則松谷庵矣。
②抵青龍?zhí)叮端畋蹋鼤上?/p>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再循溪下溪邊香氣襲人則一梅亭亭正發(fā)
(4)請依據(jù)選文,回答問題。
【甲】文用"銜遠(yuǎn)山,吞長江"寫盡洞庭湖的大觀勝覽,用"A—,B—"極寫水波壯闊。【乙】文用"C"
和"D"寫出青龍?zhí)端畡萏攸c。(ABCD請用原文回答)
29.(2023?甘肅蘭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班級開展范仲淹形象探究活動。請你根據(jù)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與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為陜西經(jīng)略副使最知延州,擔(dān)起西北邊疆
防衛(wèi)重任。這首詞即作于這一時期。
【材料二】
岳陽樓記[注】(節(jié)選)
范仲淹
①嗟夫!子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③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④然則何時而樂耶?⑤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
樂而樂”乎!⑥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注】慶歷三年(1043),范仲淹以參知政事(副宰相)的身份,提出了十項政治改革方案,為守舊派所
不容,遂外放,先后任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岳陽樓記》作于他任鄧州知州時。
【材料三】
邠州建學(xué)記(節(jié)選)
范仲淹
慶歷甲申歲,予參貳國政①,親奉圣謀,詔天下建郡縣之學(xué),俾②歲貢群士,一由此出。
明年春,予得為邵城守。暑事③之三日,謁夫子廟,通守太常王懵土稷告予日:“奉詔建學(xué),其材出
于諸生備矣。今夫子廟除甚,群士無所安。”國議改卜④于府之東南隅。地為高明,遂以建學(xué),并其廟遷焉。
明年夏,厥功⑤告畢
增其廟度,重師禮也;廣其學(xué)宮,優(yōu)生員也。談經(jīng)于堂,藏書于庫,長廊四回,室從而周,總一百四
十楹,廣廈高軒,處之顯明,士人洋洋,其來如歸。且日:“吾黨居后稷、公劉之區(qū),被二帝三王之風(fēng),
其吾君之大賜,吾道之盛節(jié)歟!敢不拳拳服膺⑥,以樹其德業(yè)。”
【注】①貳國政:指范仲淹任樞密副使和參知政事二職。②俾:使。③署事:到衙門上任。④改卜:另
行選擇。⑤厥功:指建學(xué)堂工程。⑥服膺:牢記在心中。
(1)"長煙落日孤城閉"一句中的"孤城"即指詞人鎮(zhèn)守的延州。根據(jù)這首詞的內(nèi)容,你認(rèn)為延州傍晚時分的
景象是怎樣的?請用你自己的話描述。(不得抄寫原文)
(2)參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釋加點的字詞。
文言詞句方法解釋
查閱詞典法:①返回②歸還③歸附,歸
吾誰與歸_________(填序號)
屬④結(jié)局,歸宿
通守太常王雄士稷告予課內(nèi)遷移法: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
—
今夫子廟嶙甚聯(lián)想詞語法:心胸狹嶙
—
廣廈高軒,處之.明
結(jié)合語境法:前文有“地為高明,遂以建學(xué)"—
(3)如果將材料二劃分為兩個層次,下列劃分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zhuǎn).①②/③④⑤⑥
(4)請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廣其學(xué)宮,優(yōu)生員也。
(5)宋代沈作吉吉評價范仲淹"文正公真一世英杰"。結(jié)合上面三則材料內(nèi)容,概括范仲淹被贊為"一世英杰"
的原因。
30.(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
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仲淹為將,號令明白,愛撫士卒,諸羌①來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賊亦不敢輒犯其境。元昊請和,召拜
樞密副使②。王舉正③懦默不任事,諫官歐陽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請罷舉正用仲淹,遂改參知政事。仲淹目:
"執(zhí)政可由諫官而得乎?"固④辭不拜,愿與韓琦出行邊。命為陜西宣撫使,未行,復(fù)除⑤參知政事。會王倫寇
淮南,州縣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誅之。仲淹目:"平時諱言武備寇至而專責(zé)守臣死事可乎?”守令皆得不
誅。
(選自《宋史?范仲淹傳》)
【注】①羌:中國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稱。下文"元昊",為黨項族,西夏開國皇帝。②樞密副使:官職名。
③王舉正:北宋人,時任參知政事。同句"舉正”亦指此人。④固:堅持,執(zhí)意。⑤除:拜官授職。
(1)請用"/"標(biāo)出下面語句的朗讀停頓。(標(biāo)注兩處)
平時諱言武備寇至而專責(zé)守臣死事可乎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求:②微斯人微:
③逐改參知政事遂:④命為陜西宣撫使命: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故賊亦不敢輒犯其境。
(4)請簡要概括【乙】文寫了范仲淹的哪些事?
(5)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語的內(nèi)涵。
31.(2023,四川廣安?統(tǒng)考中考真題)
【甲】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
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
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
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陽樓記》節(jié)選)
【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北合漢沔④,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
波流浸灌⑤,與海相若。清河⑥張君夢得謫居齊安⑦,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
日"快哉”。
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篷戶甕牖⑨無所不快;
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fēng),
照之以明月,此皆強(qiáng)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微睹其為快也哉!
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節(jié)選)
【注】①江:長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壯闊。③沅湘:沅江、湘江。④漢沔:漢江、沔江。⑤浸灌:水
勢浩大。⑥清河:張君(張懷民)的家鄉(xiāng)。⑦齊安:黃州。⑧會計:是指征收錢谷,管理財務(wù)行政等事
務(wù)。⑨篷戶甕牖:篷戶,用篷草編門;甕牖,用破甕做窗。⑩烏:哪里。
(1)用"/"為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一處)
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①百廢易興_____________
②星進(jìn)亦憂,退亦憂
③以覽觀江流之勝
④今張君不以遹為患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屬予作文以記之投以骨
B.揖西山之白云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C.基流奔放肆大基正色邪
D.或異二者之為烏睹其為快也哉
(4)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
(5)【甲】【乙】兩文都綜合運用了多種表達(dá)方式,融敘事、寫景、議論、抒情于一體,都體現(xiàn)出了古人
的人生態(tài)度。但兩文"樂”的內(nèi)涵不同,【甲】文之"樂"是,【乙】文之"樂"是。
32.(2022?四川巴中?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才嗇傾楫摧,薄暮
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君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
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
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
【乙】
廣漢張侯敬夫守荊州,常病①其學(xué)門之外即阻高墉,處鑿口通道以臨白河且為摟觀以表其上。敬夫一日
與客往而登焉,則大江重湖,縈紓渺彌;而西陵諸山,空漠啥②靄,皆隱見出沒于云空煙水之外。敬夫于是
顧而嘆目:“此亦曲江公③所謂江陵郡城南樓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臨賦詠,蓋皆脩然
④有出塵之想。至其傷時感事,則其心未嘗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⑤惟恐其道之終不行也。悲夫!"乃
書其匾曰"曲江之樓",而以書來屬予記之。
(選自《江陵府曲江樓記》,有刪改)
【注釋】①病:擔(dān)心,憂慮。②畸(an):日光昏暗。③曲江公:張九齡,唐玄宗開元年間任宰相,后
被李林甫誣陷,貶為荊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樓記》。④脩然:自在超脫的樣子。⑤汲汲然:急切的樣
子。
(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乃鑿門通道/以臨白河/且為樓/觀以表其上
B.乃鑿門/通道以臨白河/且為樓觀/以表其上
C.乃鑿門通道/以臨白河/且為樓觀/以表其上
D.乃鑿門/通道以臨白河/且為樓/觀以表其上
(2)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至若春和季明正是江南好風(fēng)量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C.基半居暇日,登臨賦詠安陵君基許募人
D.則其心未嘗:日不在于朝廷上下天光,:碧萬頃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①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②而以書來屬予記之。
(4)分析甲乙兩文寫景的作用及表達(dá)的情感。
33.(2022,湖南岳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問題。
【甲】
嗟夫!予嘗本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丕必物喜,丕必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
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皇佑二年,吳中大饑,殍瑾④枕路,是時范文正②領(lǐng)浙西,發(fā)粟及募民存餉,為術(shù)③甚備,吳人喜競渡好
為佛事。希文乃縱民競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諸佛寺主首諭之日:“饑
歲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之役。”于是諸寺工作鼎興。又新敖倉④吏舍,日役千夫。監(jiān)司奏劾:杭州不恤
荒政,嬉游不節(jié),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文正乃自條敘:號?宴游及興造,皆欲以發(fā)有余之財,以惠貧
者。貿(mào)易、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⑤者,日無慮數(shù)萬人。荒政之施,莫此為大。是歲西浙唯杭
州晏然,—氐不流徒,留文氐叁惠也。歲饑發(fā)司農(nóng)之粟,募民興利,近歲遂著為令。既已恤饑,因之以成就
民利,此先生之美澤也。
(節(jié)選自沈括《夢溪筆談》)
【注釋】①殍殛:餓死的人。②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③術(shù):方法,手段。④敖倉:敖,地名,秦
時以敖地為倉,故稱敖倉。⑤仰食于公私:依賴官府和民間所提供的工作機(jī)會生活。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②加以宴游及興造一
(2)請用"/"給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一處)
吳人喜競渡好為佛事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歲兩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4)根據(jù)對甲段的理解,你認(rèn)為乙段中的范仲淹符合甲段中“古仁人"的標(biāo)準(zhǔn)嗎?請結(jié)合他的所作所為簡要
分析。
34.(2022?山東東營?統(tǒng)考中考真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岳陽樓記》
【乙】
①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病:卧汔ǔ阿俳钥梢宰恚还卟菽荆钥梢?/p>
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②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
戰(zhàn)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
也哉?……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
③余自錢塘移守膠西②,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蔽采椽之居③;背湖山之觀,而
適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④,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樂也。
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fā)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fēng)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園圃,
潔其庭宇...為茍全⑤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
④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yuǎn),庶幾⑥有隱君子乎!而其東則廬
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⑦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
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臺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fēng)月之夕,予未嘗不在,
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渝脫粟而食之⑧,日:“樂哉游乎!”
⑤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jì)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日“超然”,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
于物之外也。
——蘇軾《超然臺記》⑨
【注】①it,吃。啜,喝。糟,濁酒。醴,薄酒。②膠西,指密州,今天的諸城市。③蔽采椽之居,蔽
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④比,連續(xù),常常。登,豐收。⑤茍全,大致完備。⑥庶幾,表希望或推測。⑦
盧敖,秦時人。遁,隱居。⑧秫,黏高粱,可以做燒酒。滴(yue),煮。⑨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
蘇軾改任密州太守,勤政厲為,密州政局初定,于是修葺園圃北舊臺一新,并作文記之。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厚暮冥冥,虎嘯猿啼薄: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
③余自錢塘移守膠西守:
④事望馬耳、常山南:
(2)分別概括兩文所體現(xiàn)的“憂樂觀"并說明其由來。
(3)簡要說明兩文在寫法上的相同之處。
35.(2022?湖南邵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自異二者之為,何哉?不多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
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
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①,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日:“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
.煮韭也;為民上②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
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下之有也。”
(選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宮:齊宣王玩樂的郊外別墅。②上:統(tǒng)治者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吸異二者之為()②樂民之樂者()
(2)選出與例句中加點字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不/物喜,不以己悲
A.以刀劈狼首B."傷先帝之明C."我酌油知之D.以其境過清
(3)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語段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C.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4)翻譯文段中劃橫線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下面對選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
B.甲文"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一句中的"進(jìn)"和"退"分別指"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yuǎn)”。
C.甲文主要運用了描寫、抒情兩種表達(dá)方式。
D.乙文孟子與齊宣王展開討論,體現(xiàn)了孟子“與民同樂”的思想。
(6)【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是對【乙】文孟子哪一觀點的發(fā)揚(yáng)?
他們的思想在今天是否還有借鑒意義?請結(jié)合現(xiàn)實談?wù)勀愕目捶ā?/p>
36.(2022?陜西?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
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足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生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
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風(fēng)之明年,始舉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滁種樹,以為
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①于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②。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
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懺③于野。憂
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節(jié)選自蘇軾《喜雨亭記》)
【注釋】①雨麥:下麥雨。②有年:豐年。③懷(bian):喜樂,歡欣。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星進(jìn)亦憂,退亦憂()②生天下之憂而憂()
③始洽官舍()④引源種樹()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與"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中"之"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或異二者之為B.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
C.予至扶風(fēng)之明年D.以為休息之所
(3)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亭以雨名,志喜也。
(4)兩位作者在文中表現(xiàn)出的“憂樂觀",有何不同?
參考譯文
1.C
2.B
3.A
4.我曾經(jīng)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跟上面說的那兩種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不同,這是
為什么呢?
【解析】L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C.句意為:醉倒在眾人中間的人。頹然:倒下的樣子;
故選C。
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
A.介詞,因為/介詞,用;
B.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譯為"的";
C.介詞,在/介詞,比;
D.代詞,指百姓/代詞,這;
故選Bo
3.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
A."甲文以陰晴變化之景,襯托作者的悲喜之情"表述有誤,根據(jù)原文"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
無異乎,,可知,甲文中寫到的陰晴變化之景,襯托的是迂客強(qiáng)人的悲喜之情,并不是作者的;
故選Ac
4.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
重點字詞:嘗:曾經(jīng)。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居間租賃買賣協(xié)議(6篇)
- 2025貨運租賃合同模板
- 企業(yè)招聘合同樣本
- 2025年經(jīng)濟(jì)與商務(wù)咨詢服務(wù)項目合作計劃書
- 國內(nèi)水路鐵路貨物運輸保險合同
- 停工補(bǔ)償協(xié)議二零二五年
- 產(chǎn)品供應(yīng)長期合作合同標(biāo)準(zhǔn)文本
- 修繕服務(wù)采購合同樣本
- 私人房屋全款交易買賣合同
- 二零二五電子商務(wù)安全協(xié)議書
- 2025年新高考?xì)v史預(yù)測模擬試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 義烏市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真題2024
- 大數(shù)據(jù)與會計專業(yè)專業(yè)的實習(xí)報告
- JT-T-4-2019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
- 火龍罐綜合灸療法
- 城市地理學(xué)-第八章城市空間分布體系
- 貴州省促進(jìn)養(yǎng)老托育服務(wù)高質(zhì)量發(fā)展實施方案
- 托利多電子秤校秤步驟
- 《DVT深靜脈血栓》
- 《大豆栽培學(xué)》PPT課件.ppt
- 米粉加工廠生產(chǎn)工藝?yán)碚摻榻B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