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榆林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語文試題_第1頁
陜西省榆林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語文試題_第2頁
陜西省榆林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語文試題_第3頁
陜西省榆林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語文試題_第4頁
陜西省榆林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榆林市2018屆高考模擬第三次測試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中華文化的形成、傳播、發展與漢字息息相關。我國各地鄉音不同,但書面語言相同,這使得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了堅實載體和重要保證。文字的統一,有效促進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國家政令暢通,對實現國家統一和多民族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文字的統一與各地方言鄉音并存,在相同中保留特色,體現了文化統一性與多樣性的有機結合。漢字的相對穩定,對中華文明的傳承和創新作出了獨特貢獻。漢字具有象形與表意的特點,在表達人文精神以及人與萬物關系方面簡明扼要、形象生動。即使時過境遷,后來者在閱讀古籍時同樣可以由文辭而把握其道理與智慧,將世代積累的優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孔子對文字很重視,強調“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即思想要傳播久遠,需要有文采的語言文字記載。古人所強調的“三不朽”,其中之一就是“立言”,足見文字在文明傳承中的重要意義。我國古代有“文以載道”“文以化人”的傳統,顯示了文化典籍和語言文字在傳承思想、培育人才與改善社會風氣中的積極作用。漢字風格多樣的書寫形式,形成了符合人們審美需要和表達人們審美感受的書法藝術。書法以藝術形式表達人們的思想、修養、愛好與情感,“籠天地于形內,挫萬般于毫端”。因此,不同時期的書法反映了特定的文化觀、歷史觀與人生觀,它們既受到歷代思想文化的深刻影響,又間接地體現了傳統哲學的豐富內涵,如易學的陰陽相推思想、儒家的中庸學說、道家的相反相成觀念、禪宗的頓悟靜修主張等。獨特的漢字文化系統促進了中華文化的古今傳承,也促進了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和交流。中華民族對外域文化的研究,不僅重視語言文字的翻譯,而且側重思想內容的介紹與闡釋,注意從整體性上加以理解,使其成為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比如,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的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國是從整體上加以研究的,在唐代完成了佛教中國化的歷程。公元13世紀初,印度佛教式微以后,其中許多教派和經典仍然可以在中國找到源頭。這是中國佛教學者全面整理印度佛教文化的結果,對東方文明和世界文明作出了貢獻。(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原標題:文化自信的深厚歷史底蘊。作者張豈之,思想史家、西北大學原校長)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我國各地鄉音不同,但書面語言相同,體現了文化統一性與多樣性的有機結合。B.漢字具有象形與表意的特點是中國優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的重要保證。C.漢字風格多樣的書寫形式的形成,受到歷代思想文化和傳統哲學豐富內涵的影響。D.漢字象形與表意的特點促進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和交流,同時也豐富了中華文化。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一項是(3分)A.文章第一段主要論證了中華文化的形成、傳播、發展與漢字息息相關。B.第二段中舉孔子和“三不朽”的例子都是為了強調漢字在文明傳承中的重要意義。C.第四段主要用了舉例論證的方式論證了漢字獨特的文化系統在文化傳承和傳播上的重要性。D.文章主要是從漢字書寫的相對穩定和藝術形式的多樣化來論證漢字文化系統的特點。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從文章整體來看如果沒有漢字獨特的文化系統,那我們中國的文化傳承與交流就無從談起。B.漢字的相對穩定主要是針對漢字具有象形與表意的特點而言,風格多樣主要針對書寫形式而言。C.書法藝術間接地體現了傳統哲學的豐富內涵,可見中國書法與中國哲學也有著密切關系。D.印度佛教的許多教派和經典仍然可以在中國找到源頭,漢字文化系統在中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4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4?6題。童年?供銷社錢紅麗小時候,隔三差五跟著外公去一個叫作“周岡”的小鎮。他在小腰籃底層鋪一層稻草,把家里積攢下的雞蛋一個一個裝進去,再在雞蛋上面蓋一塊舊布,拎到周岡。一個雞蛋五分錢,全部賣掉后,買些粗粒鹽回來。或許還有余錢,外公就去肉案前,割一刀豬肉。肉,一元二角錢一斤。二十四個雞蛋,換一斤肉!我的印象里,外公買豬腳的時候多些,他并非不喜歡吃肉,而是豬腳便宜得多。或者呢,肉也不買,是豬腳便宜得多。或呢,肉也不買,豬腳也不買,外公只買一條魚,鰱魚,非常便宜的鰱魚,幾角錢而已。稱完魚,魚販子也是用幾根稻草穿過魚嘴遞給外公。一老一小于是拎著一刀肉或者一條魚,穿過田畈——如若春天,仿佛一萬畝油菜田的蜜蜂都追隨著我們了。實則,我最喜歡跟著舅舅或者小姨去供銷社買日用品。合作社里飄拂著一股股奇異的味道,紛繁復雜,景深曲折,至今無與倫比,簡直萬花筒一樣的氣味:紅糖的味道齁甜齁甜,固本牌肥皂的氣味是咸的,蘆西酒的味道辛辣芳香……鄉下有一個酒鬼,總是偷自家的米換酒喝——他站在巨大的酒缸前等著,售貨員用長柄竹勺舀上一勺酒,傾倒于他雙手捧著的藍邊碗里。他小心翼翼,像捧著自己的命,默不作聲地咕嚕咕嚕一口氣喝下去了。等他的婆娘遇見這個醺醺然的挨千刀的偷了米的男人時,她沒有什么法子想,許是絕望了,就一屁股坐在門前地上痛哭,一邊號啕,一邊咒罵,一邊把手掌重重拍在地上。不出幾日,酒鬼仿佛忘記了曾經尊嚴掃地的難堪,故態復萌。女人每一次的咒罵與痛哭,仿佛初次一樣的新鮮,也沒見一個家從此破碎,日子還是照常過下去了。實則,我最喜歡聞煤油的味道。彼時,正值煤油燈時代,家家備有好幾只燈盞。那個年代的燈盞,可真是藝術品呢。高腳細腰的模樣,玻璃印花的質地,圓形底座,裊裊而上,忽然在中間鼓出一塊圓肚子,盛滿煤油,漂一截燈芯,劃一根火柴,黑屋子瞬間亮了,火焰上方配一只玻璃罩,屋子更亮些,微微地泛了幽光……古人言,一燈如豆,該有多么詩意靜謐。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的鄉村,依舊保留住了古中國的氣質,幽秀、舒緩、寧靜、寒瘦、寡淡,這些正是構成古氣的必要元素。夏天的時候,供銷社里還賣海帶。海帶被搭在鐵絲上,晾衣裳一樣地齊整,悄悄散發出幽深的氣味,或許就是大海的味道了吧。自小,我們與曲折彎曲的河流生活在一起,不曉得大海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難道比外婆門前的白蕩湖還要寬闊嗎?我是活到三十二歲那年,才去到廈門看見大海的,水天相接處白霧茫茫,浩渺無垠,直如童年的夜空那么深邃。默默坐在海邊,到底還會憶起被隱秘地珍藏了多年的海帶的味道。供銷社的一面墻上,桂了各色花布,也掛毯子。后者都是上海牌的,淺粉底子上織繡著一對展翅欲飛的鳳凰,鳳凰周圍開了大朵大朵紅牡丹綠牡丹黃牡丹,都是鮮花怒蕊的,逼真得不得了;或者密不透風的紅梅叢里蹲了兩只翹尾巴的喜鵲,嘰嘰喳喳的,言猶在耳;也有芙蓉錦雞圖。上海牌毯子可真結實耐磨啊,拿在手上厚沓沓的,非常有質感,任憑怎樣捶洗都不敗色,一年一年拿出來,鋪在褥子上都是簇嶄嶄的新。媽媽們素來喜歡以米湯漿被子——入夜,一群骨瘦如柴的小身體滾在毯子上,硬戳戳,癢酥酥的,異乎尋常的舒豁,夢境中總有大米的香甜。或許,一個幼童所能領略到的五彩斑斕的世界僅僅止于供銷社里那一方小小天地吧。(有刪改)4.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這篇散文中,作者對自己的童年生活做了樸實而不乏詩意的回顧,語言流暢,情趣盎然,引領讀者進入作者的童年。B.第五段描寫酒鬼買酒喝酒的情景,筆觸細致,表露出作者對他的陌生與好奇,并引發下文酒鬼妻子的無理取鬧。C.第十段通過將童年時的情景和長大后的情景進行對照,用不同的時空豐富了文章的內涵,并體現出童年記憶對人的影響之深。D.文章的最后一段,看似突兀,但讀完全文之后,就會明白作者是想借這一段,來表達一個幼稚的孩童獨特的童年記憶。5.文章開頭細致地描寫了自己與外祖父賣雞蛋換肉和魚的事,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5分)6.文章的敘述線索是什么?設置這一線索有什么作用?(6分)(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材料一:日前,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首次明確了學生欺凌的界定。《治理方案》指出,中小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校園(包括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主觀故意性是判定欺凌還是玩笑的一個特別重要的方面。”12月27日,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安全教育與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李雯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摘編自譚暢《官方首次明確界定“校園欺凌”》,2017年12月27曰《南方周末》)遭遇到校園暴力會使得受害的學生產生嚴重的心理抑郁。校園暴力不僅會影響受害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會使得受害學生由于受到暴力傷害的投射反應,出現各種違紀和越軌行為,甚至反過來去欺凌別的弱小同學。校園欺凌與中小學生社會心理狀況有著直接關聯。在家長日常的溺愛縱容或關愛缺失、學校教育中的“分數中心”導向、游戲中暴力信息的泛濫成突、社會轉型期多元價值觀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一些中小學生在社會化過程中出現溝通障礙,導致其在社會交往中容易形成自卑、怯懦、孤僻或者驕橫、偏執等不良傾向,這些中小學生容易引發校園欺凌行為,成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從更廣的視角看,在校園欺凌中,傷害與被傷害既是相互的,又是相通的。校園欺凌事件的雙方甚至旁觀者都是受害者,欺凌不僅會給青少年帶來身體上的傷害,更將在青少年心中留下難以抹去的陰影。(摘編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大數據告訴你,有多少校園欺凌不該發生》,2016年12月15曰新華網)材料三:2017年11月22日,教育部、中央綜治辦、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一部門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首次對學生欺凌做出明確界定,從欺凌的預防到懲戒措施再到如何申訴,整個過程都做出了描述,同時對欺凌的主體、部門職責、工作要求做出規定。從學校內部治理角度說,防治校園欺凌問題,必須扭轉學校的辦學理念,實行學校的現代治理。要通過可操作的規則教育、行為教育,并加以言傳身教,幫助青少年樹立起底線意識、尊重意識、理解意識、團隊意識,進而形成健全的人格。防范校園欺凌的發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領域齊心協力。從策略上,要加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合力作用。從根本上,要對青少年的心理給予更多的關心呵護。只有多方力量聯動起來,才能降低校園欺凌的發生率,讓青少年的校園生活少一份陰霾,多一份陽光。(摘編自熊丙奇《防范校園欺凌學校要拿出實際舉措》,2018年2月23曰《光明日報》)7.下列關于校園欺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各類型的欺凌事件中,學生故意對身邊的同學進行各類的欺負、侮辱,屬于我們常說的校園欺凌。B.身體偏胖的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更容易在身體、言語、社交、網絡等方面受到來自同伴的欺凌。C.雖然成績會主宰學生在學校和同學心目中的地位,但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也有可能遭受校園欺凌。D.校園暴力會使得受害學生在心理上產生創傷,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甚至會影響到人格的正常發育。8.下列對相關材料內容的分析評價,正確的兩項是(5分)A.材料一主要說明校園欺凌的具體內容,并且對其重要的判別標準進行了強調;材料二說明學生心理狀況決定學生實施欺凌或者遭受欺凌。B.在這個通信飛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和移動通訊越來越普及化,網絡欺凌這種新形式的校園欺凌有可能成為以后非常重要的校園欺凌類型。C.學校教育中的“分數中心”導向,特別容易使勞生產生心理問題并激發學生間的競爭意識,從而導致不同成績群體之間的矛盾和欺凌。D.校園欺凌問題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而《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發布,更是具有重要的新聞價值,受到主流媒體的關注。E.校園欺凌中的旁觀者是游離于欺凌事件之外的,雖然會被施加心理影響,但也可能會引以為戒,所以所謂其也是受害者的說法過于絕對。9.怎樣才能有效地減少校園欺凌現象?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4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富弼,字彥國,河南人。初,母韓有娠,夢旌旗鶴雁降其庭,云有天赦,已而生弼。少篤學,有大度,范仲淹見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復制科,仲淹謂弼:“子當以是進。”舉茂材異等,授將作監丞、簽書河陽判官。通判絳州,遷直集賢院。康定元年,日食正旦,弼請罷宴徹樂。執政不可,弼曰:“萬一契丹行之,為朝廷羞。”后契丹果罷宴,帝深悔之。時禁臣僚越職言事,弼因論日食,極言應天變莫若通下情,遂除其禁。慶歷二年,為知制誥,糾察在京刑獄。會契丹屯兵境上,遣其臣蕭英、劉六符來求關南地。朝廷擇報聘者,皆以其情叵測,莫敢行。夷簡=1\*GB3①因是薦弼。歐陽修引顏真卿使李希烈事,請留之,不報。弼即入對,叩頭曰:“主憂臣辱,臣不敢愛其死。”帝為動色,先以為接伴。英等入境,中使迎勞之,英托疾不拜。弼曰:“昔使北,病臥車中,聞命輒起。今中使至而君不拜,何也?”英矍然起拜。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勸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廩,得公私廬舍十余萬區,散處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資②待缺寄居者皆賦以祿使即民所聚選老弱病瘠者廩之仍書其勞約他日為奏請受賞率五日,輒遣人持酒肉飯糗慰藉,出于至誠,人人為盡力。山林陂澤之利可資以生者,聽流民擅取。死者為大冢葬之,曰“叢冢”。明年,麥大熟,民各以遠近受糧歸,凡活五十余萬人,募為兵者萬計。帝聞之,遣使褒勞,拜禮部侍郎。弼曰:“此守臣職也。”辭不受。前此,救災者皆聚民城郭中,為粥食之,蒸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數日不得粥而仆。自弼立法簡便周盡,天下傳以為式。弼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議,無容心于其間。當是時,百官任職,天下無事。六年三月,以母憂去位,詔為罷春宴。故事,執政遭喪皆起復。帝虛位五起之。弼謂此金革變禮,不可施于平世,卒不從命。英宗立,召為樞密使。后請老,加拜司空,進封韓國公致仕。元豐六年八月,薨,年八十。(節選自《宋史?富弼傳》)注:①夷簡:呂夷簡,時任宰相。②前資:已去職的官吏。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官吏自前資/待缺/寄居者/皆賦以祿/使即民所聚/選老弱病瘠者廩之/仍書其勞約/他日為奏/請受賞/B.官吏自前資/待缺/寄居者/皆賦以祿/使即民所聚/選老弱病瘠者廩之/仍書其勞/約他日為奏/請受賞/C.官吏自前資/待缺/寄居者/皆賦以祿/使即民所聚選老弱病瘠者/廩之/仍書其勞/約他日為奏/請受賞/D.官吏自前資/待缺/寄居者/皆賦以祿/使即民所聚選老弱病瘠者/廩之/仍書其勞約/他日為奏/請受賞/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正旦,即春節,每年的正月初一日。農歷每年的第一個月稱為正月,旦,為旭日東升,農歷的初一日。B.執政,執掌朝政之意,為執政官。宋代稱參知政事、門下侍郎、尚書左右丞、樞密使等為執政官。C.河朔,泛指黃河以東的廣大地區。河,古代特指黃河;朔,在表示方位時指東方,如朔風即東風。D.虛位,指特意空出職位,表示期待賢能。原為宴席之上空出座位,等待賢者到來,表示尊重。12.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富弼熱衷學習,才華橫溢。富弼從小就熱愛學習,氣量大度;被范仲淹認為輔佐帝王的良才;晏殊看了他的文章,很欣賞富弼,并將女兒嫁給他。B.見識卓越,慮事周詳。康定元年發生日食之后,他建議撤除宴會舞樂,執政者未釆納此建議,而契丹果然不參加宋朝宴樂,令朝廷蒙羞。C.富弼忠于朝廷,勇于擔當。契丹屯兵邊境,派遣使者謀取割占宋朝國土,富弼挺身而出,為主分憂,接待應對契丹使者,據理力爭。D.富弼變革創新,救民水火。河朔大水,災民流離,食宿無著,他一改前人聚民施粥的陳舊方式,調動官、民之資,養生喪死,成效顯著。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朝廷擇報聘者,皆以其情叵測,莫敢行。(2)弼謂此金革變禮,不可施于平世,卒不從命。(二)古代詩歌閱讀(本大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14、15題。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說法正確的兩項是(5分)A.這首詩是詩人寫給友人張五的,首聯“隱者自怡悅”表現了作者對于張五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情。B.詩人登高而望,看北雁南飛,逐漸雁也看不見了,而又近黃昏時分,不禁有行將就木的破滅之感。C.雖然接近黃昏,但作者看到“清秋”之中仍有清秀之景,由此從悲傷中走出,生發出興致。D.“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照應開端數句。既明點出“秋”字,更表明了對張五的思念,從而顯示出友情的真摯。E.這首詩文字樸實,情感真摯,用極洗練嚴謹的語言,描繪了登高所見的清秋薄暮景色。15.有人評孟詩“語淡而味終不薄”,結合“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四句,說說這幾句詩是如何體現“言淺意深”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5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春望》中“ ”借鳥聲表達家國之悲;屈原《離騷》中“ ”以鷹之卓然不群寄托自我追求;李白《蜀道難》中“ ”以鶴表達山高。(2)《赤壁賦》中,用側面描寫體現音樂哀傷特點的句子是: , 。第=2\*ROMANII卷表達題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基層真抓實干才是硬道理,少些來回比劃的雕蟲小技,少做些表面文章。=2\*GB3②美國在韓部署“薩德”事件還沒有平息,法國警方又開槍射殺我留法公民,面對這些石破天驚的事件,中國民眾義憤填膺。③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何況這象征團圓美滿的中秋佳節呢。④身處當代的我們躊躇滿志,意氣昂揚,為了改變落后的局面,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大家都做著不懈的努力。⑤按照新課改精神,教師應當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根本,當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要善于啟發誘導,不要越俎代庖。⑥樸槿惠平素那種從容不迫,胸有成竹及強硬的政治家風度和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左右局勢,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時都無影無蹤了。A.③⑤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②④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近視眼矯正手術是“個性化”的手術,應參照患者的個人條件、術前檢查來選擇合適的激光矯正手術,因此切忌不要有“要做就做最貴的手術”的想法。B.習總書記的講話立意高遠、內涵豐富、直面現實、充滿自信,蘊含著質樸真摯的為民情懷、許黨許國的擔當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感染力。C.若不提升網游的內容品位,營造健康、綠色的網絡,只是單純強調減少游戲時間或者一味強調家長的教育引導,很難真正達到引導孩子健康上網的目的。D.《戰狼2》塑造了冷鋒這個典型的中國軍人形象,他鐵血卻不冷酷,以自己的勇敢和智謀闡釋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價值觀。19?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3分)A.這次對你公司的惠顧,令我眼界大開,你們的經營確實具有很多創新理念,佩服。B.話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今天把您的這幅墨寶掛在寒舍,寒舍立馬蓬蓽生輝。C.你的請托雖然難為我了,但由于運氣好,一路綠燈,不然這事不知拖到猴年馬月。D.同學們,領導派我來做你們的恩師,我一定不辜負領導的期望,一定把你們帶好。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一提到保護海洋生態系統,人們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看法,以為① 。其實,保護海洋生態系統,② ;相反,適時地、有計劃地捕撈成魚,不僅能獲得漁業產品和經濟效益,而且③ ,從而有利于對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近些年來,我國規定禁漁區和禁漁期,就是力圖在保護與開發,保護與利用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21.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考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5分)陜西禮泉的袁家村,興平的馬嵬驛,富平的中華郡,在發展小鎮民俗游之后,提升了當地的知名度,并且帶動了當地經濟的較快發展,可見,發展民俗游必然帶來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縣依然延續單純農業的發展模式,這扼殺了發展的可能性。如果轉變思路,發展民俗游,才能激活經濟,適應當下的發展趨勢。①發展民俗游并不一定能帶來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② 。③ 。四、作文。(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②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欲不入。《菜根譚》③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讀了上面的句子,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一兩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少于800字。要求:結合材料內容,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榆林市2018屆高考模擬第三次測試語文試題參考答案1.(3分)B【解析】A不能體現“體現了文化統一性與多樣性的有機結合”:C原文是“間接地體現了傳統哲學”,不是“受到影響”;D“漢字象形與表意的特點”偷換概念,原文為“獨特的文化系統”。2.(3分)D【解析】全文主要論述的是“獨特的漢字文化系統的優勢”。3.(3分)A【解析】“無從談起”的說法太絕對。4.(3分)B【解析】“表露出作者對他的陌生與好奇”不正確,從文中看出作者對這個人的熟悉。5.(5分)(1)使童年的生活圖景更真實、具體、生動,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這樣的生活圖景現在已不多見,便于讀者理解。)(2)寄托作者對童年時光生活的深切留戀和懷念。(3)巧妙引出后文喜歡去供銷社買東西的經歷。(答出2點即可得5分)6.(6分)(1)線索:氣味或味道。(2分)(2)作用:串聯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記憶呈現出來;便于形象地揭示出每一種生活記憶的特點——世俗氣,雅致韻,遙遠意,溫暖感:對于讀者而言,讓作者筆下的生活在普通的可感之外,更多一層可嗅,鮮明可感,消除了讀者與作者筆下生活的時空距離。(4分)7.(3分)B【解析】“網絡欺凌”的統計數據與說法不符。8.(5分)B、D【解析】A“決定學生實施欺凌或者遭受欺凌”說法太絕對;C“從而”的關系不成立;E“所以所謂其也是受害者的說法過于絕對”的說法不正確。9.(4分)(1)教育引導——家庭、學校、社會要聯合起來,對青少年在規則教育、行為教育方面多加引導,幫助青少年樹立起底線意識、尊重意識、理解意識、團隊意識。(2)關愛呵護——對青少年的心理給予更多的關心呵護,對自卑、怯懦、孤僻或者驕橫、偏執等性格傾向要重視并引導。(3)落實法規——《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各級相關部門要嚴格實行。(答出2點即可得4分)10.(3分)B11.(3分)C【解析】河朔,指黃河以北地區。朔,表示方位時指北方。12.(3分)B【解析】“契丹果然不參加宋朝宴樂”誤,是后來契丹自己撤除了宴會。13.(10分)(1)朝廷挑選出使回復契丹的人員,大臣們都認為契丹情形不能預測,沒有人敢前行。(5分)(2)富弼認為這是戰爭時期適應特殊情況而設的儀禮,不能在太平之世施行,始終不聽從任命。(5分)【參考譯文】富弼字彥國,河南人.當初,他的母親韓氏身懷有孕,夢見旌旗鶴大雁降落在庭院中,說是夢到天赦星,不久生下富弼。他從小就熱愛學習,氣量大度,范仲淹見到他后十分驚奇,說:“這是輔佐帝王的良才啊將他所寫的文章拿給王曾、晏殊看,晏殊將女兒嫁給他.仁宗恢復制科,范仲淹對富弼說你應當通過這種途徑進入仕途。”富弼被推舉茂才異等,授將作監丞、簽書河陽判官.任絳州通判,升任直集賢院。康定元年(1040),正月初一發生了日食,富弼請求撤銷宴會和舞樂.執政官員認為不行,富弼說:“萬一契丹這樣做,是朝廷的羞辱?”后來契丹果然撤除了宴會,仁宗深感后悔。當時禁止大臣超越職位上書言事,富弼因此評論日食,極力聲明應付天象變化還不如使下情暢通,于是朝廷解除了禁令,慶歷二年(1042),富弼擔任知制誥,糾察在京師的刑事案件。正好契丹在邊境駐扎軍!派遣大臣蕭莢.幻六符前來索要關南土地。朝廷挑選出使回復契丹的人員,大臣們都認為契丹情形不能預測,沒有人敢前行。呂夷間因此推薦富弼。歐陽修引用顏真卿讓李希烈出使之事,請將富弼留在京師,朝廷沒有回復。富弼就入朝進對,叩頭說:“人主憂慮臣下恥辱,臣下不敢貪生怕死。”仁宗為此深受感動,先讓富弼接待陪伴契丹使者。蕭英等進入宋朝境內,中使迎接慰勞他們,蕭英聲稱有病不答謝。富弼說:“從前我國使者出使北方,病臥在車中,聽到命令就起來了。如今中使到而你不拜謝,什么原因呢?”蕭英慌忙起來拜謝。河朔發生大水,老百姓到處流浪討飯。富弼規勸所統轄的民眾拿出糧食,加上官府府庫的糧食,獲得公私廬舍十余萬處,使流民分散居住,以便燒火做飯.富弼對官吏中已去職的官員、等待任命的官員、寄居的官員都給予俸祿,讓他們在老百姓聚集的地方,對老病衰弱者給予糧食,記載這些官吏的功勞,約定到時候替他們上奏請求賞賜.一般五天,就派人拿著酒肉飯菜進行慰問,出于最大的誠心,人人都盡力而為.山里森林池塘出產有利于老百姓生活的,都聽任流民自行獲取,死了的人用大坑合葬,將它叫作“叢冢”。第二年,麥子成熟,老百姓依路的遠近接受糧食回家,共救活五十余萬人,招募流民為兵達萬人。仁宗聽說后,派遣使者嘉獎慰問,授禮部侍郎。富弼說:“這是守臣的職責。”辭謝不予接受。在此之前,救災的都將老百姓聚集在城中,給流民煮粥吃,濕熱之氣蒸騰,導致疫病流行,以至于死者枕藉;有的等待救濟數天都不能吃到粥而饑餓倒斃。自從富弼確定了簡便周到詳盡的賑濟方法后,天下都學習它,用來作為樣板。富弼做宰相,遵守禮儀,按過去的辦法處理問題,以公眾的議論為輔助,對于毀譽不曾留心。在這時,百官盡職,天下平安.嘉祐六年(1061)三月,由于母親喪事離職,皇帝下詔為此免除春宴。按著舊例,宰相遇到喪事都起任官復原位。仁宗空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