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版科學八年級下冊-1.3-噪聲_第1頁
華東師大版科學八年級下冊-1.3-噪聲_第2頁
華東師大版科學八年級下冊-1.3-噪聲_第3頁
華東師大版科學八年級下冊-1.3-噪聲_第4頁
華東師大版科學八年級下冊-1.3-噪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噪聲一、單選題1.有關聲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的振幅越大音調越高

B.

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

C.

戴防噪聲耳罩可以防止噪聲產生

D.

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現象都伴有次聲波產生2.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B.

街道上的噪聲監測儀是減弱噪聲的專用設備

C.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聲的音調會不同

D.

課堂上能聽到老師講課聲,是由于空氣能夠傳聲3.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太空中,兩名宇航員不能直接對話,是因為真空不能傳聲

B.

使用MP3時,調節音量旋鈕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

C.

公路旁邊安裝隔音板是為了阻斷噪聲傳播

D.

蝙蝠利用超聲波確定目標的位置,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4.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聲音都是噪聲。通常人們從噪聲的產生、噪聲的傳播及噪聲的接收這三個環節進行噪聲防治。下列措施中屬于從產生這一環節防治噪聲的是(

)A.

學校門口禁止鳴笛

B.

在耳孔中塞一小團棉花

C.

炮兵發射“聲波炮”時佩戴耳罩

D.

高架路上安裝隔音屏5.寧波某大橋入口采用了全封閉的隔音措施,該設施由隔音板組成,能降噪20dB左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采用全封閉隔音措施是在聲源處阻斷噪音的傳播

B.

分貝是用來表示聲音強弱等級的單位

C.

隔音板能降低噪聲的音調

D.

隔音板隔音利用了聲音的直線傳播6.如圖所示,根據聲音的波形判斷,屬于噪聲的是(

)A.

B.

C.

D.

7.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

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

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見聲音

D.

人們根據音調來辨別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8.

下列對圖中四幅圖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

甲圖在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用無線電才能對話,說明真空不能傳聲

B.

乙圖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變響度

C.

丙圖道路兩旁的隔音墻是在傳播過程減弱噪聲

D.

丁圖B超檢查身體應用聲能傳遞信息9.如圖所示,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暢,廈門市幾條主干道架設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鋪設“海綿”瀝青,部分路段兩側設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墻,鋪設“海綿”瀝青和安裝這些板墻的主要目的是(

)A.

保護車輛行駛安全

B.

減小車輛噪聲污染

C.

增加高架道路美觀

D.

阻止車輛廢氣外泄10.下列對各圖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手捂耳朵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B.

超聲波是指頻率不超過20000赫的聲波

C.

人不能聽到蝴蝶飛翔的聲音,是因為蝴蝶飛翔時的頻率太低

D.

“土電話”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是因為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11.噪聲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公害,而聲音的強弱是認定噪聲的重要指標。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強度的等級,零分貝是人們剛剛可以聽到的最弱的聲音強度,也叫聽覺下限。根據所學知識,較理想的學習、生活環境,聲音強度的等級應是(

)。A.

50dB-70dB

B.

30dB-40dB

C.

90dB左右

D.

MOM左右二、填空題12.某種昆蟲靠翅的振動發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2s內振動了600次,頻率是________Hz,人類________聽到該頻率的聲音(填“能”或“不能”);交通噪聲是城市的主要來源之一,如圖所示,甲、乙兩圖分別表示在________和________控制了噪聲。禁止鳴笛

高速路旁隔音墻甲

乙13.

2015年3月1日,南京地鐵3號線正式通車.列車車輪上新增了降噪環,有效降低過彎道時輪軌摩擦發出的聲響,這是在________

(選填“聲源處”、“傳播途中”或“人耳”處”)減弱噪聲.手機微信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________

m/s.14.

用吸管吸飲料利用了________

的作用.食物也是一種“燃料”,不斷地在人體內釋放化學能,化學能轉化為________

能,使人的體溫保持在37℃左右.三、解答題15.如圖所示是摩托車發動機引擎后端安裝的消聲器的結構圖。安裝消聲器是采用什么方法來減弱噪聲的?請你舉出一個生活、生產中采用其它方法減弱噪聲的實例。四、實驗探究題16.閱讀材料,并回答有關問題。噪聲一向為人們所厭惡,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也能利用噪聲造福人類。①噪聲除草。科學家發現,不同的植物對不同的噪聲敏感程度不一樣。根據這個道理,人們制造出噪聲除草器。②噪聲診病。科技人員研制出一種激光聽力診斷器,先讓裝置發出微弱短促的噪聲波,使人的耳膜振動,然后由裝置中的微型電腦根據回聲,把有關耳膜功能的數據顯示出來,供醫師診斷。此法測試快速,對人體無害且不痛不癢,很適合兒童診病。③噪聲武器。目前已研制出一種“噪聲彈”,能在瞬間釋放出大量噪聲波,麻痹人的中樞系統,使人暫時昏迷。該彈可以用于對付恐怖分子,特別是劫機犯等。(1)噪聲被利用時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成為樂音。因為噪聲是由發聲體做________(選填“無”或“有”,下同)規則振動時產生的聲音,而樂音是由發聲體做________規則振動時產生的聲音。(2)通過以上材料,我們發現,對人類來說,噪聲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答案】D【解析】【解答】響度是由物體的振幅決定的,物體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選項A說法不正確;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光的傳播速度是3×108m/s,選項B說法不正確;戴防噪聲耳罩可以防止噪聲進入人耳,但是不能防止噪聲的產生,選項C說法不正確;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現象都伴有次聲波產生,選項D說法正確;故選D。【分析】掌握響度、聲速、噪聲以及次聲波的相關知識。2.【答案】D【解析】【解答】A、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故A錯誤;B、街道上的噪聲監測儀可以監測噪聲的大小,但是不能減弱噪聲,故B錯誤;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幅不同,發聲的響度會不同,故C錯誤;D、課堂上能聽到老師講課聲,是通過空氣傳到我們的耳朵里的,故D正確.故選D.【分析】從聲音的特性、防治噪聲的途徑、聲音的傳播條件等方面對選項中的內容做出分析與判斷即可.3.【答案】B【解析】【解答】A、真空不能傳聲,所以宇航員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對話,故A正確;B、使用MP3時,調節音量旋鈕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故B錯誤;C、設立隔音墻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正確;D、蝙蝠飛行過程中能夠發出超聲波,利用超聲波確定目標的位置,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故D正確.故選B.【分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2)音量調節旋鈕可以調節響度的大小;(3)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人耳處;(4)聲音能夠傳遞信息,聲音能夠傳遞能量.4.【答案】A【解析】【分析】減弱噪聲的三種途徑:①防止噪聲產生;②阻斷噪聲傳播;③防止噪聲入耳,據此分析判斷。【解答】A.學校門口禁止鳴笛,屬于防止噪聲產生,故A符合題意;

B.在耳孔中塞一小團棉花,屬于防止噪聲入耳,故B不合題意;

C.炮兵發射“聲波炮”時佩戴耳罩,屬于防止噪聲入耳,故C不合題意;

D.高架路上安裝隔音屏,屬于阻斷噪聲傳播,故D不合題意。

故選A。5.【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噪聲強弱的單位和減弱噪聲的方法分析判斷。

【解答】A.采用全封閉隔音措施是在傳播過程中阻斷噪音的傳播,故A錯誤;

B.分貝是用來表示聲音強弱等級的單位,故B正確;

CD.隔音板利用聲音的反射阻斷噪聲向某個方向的傳播,故C、D錯誤。

故選B。6.【答案】C【解析】【解答】由A、B和D三個聲波的c波形圖可以看出,發聲體的振動是有規律的,是樂音;而由D圖的波形圖可以看出,發聲體的振動雜亂無章,沒有規律的,屬于噪聲。故選C【分析】發聲體的振動是有規律的,是樂音;發聲體的振動雜亂無章,沒有規律的,屬于噪聲。7.【答案】A【解析】【解答】A.聲音時有物體真的產生的,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故A正確;B.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是在聲音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錯誤;C.如果聲音在傳播和接收兩部分有問題,單單物體振動,沒有介質傳播,是不可能聽到聲音的;物體振動還可能發生超、次聲波,這些也是人耳不能聽到的,所以說法不成立,不對,故C錯誤;D.人們根據音色來辨別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故D錯誤。故選A【分析】振動停止,發聲停止;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8.【答案】B【解析】【解答】解:A、因為太空中是沒有空氣的,宇航員需要靠無線電來對話交談,說明真空中不能傳播,故A正確.B、調節琴弦的松緊,就會改變琴弦的振動快慢,所以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這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故B錯誤.C、道路兩旁建有隔音墻,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正確.D、利用超聲波檢查人體疾病就是利用聲音能夠傳遞信息的;故D正確.故選B.【分析】A、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B、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C、防治噪聲的途徑,從三方面考慮:①在聲源處;②在傳播過程中;③在接收處.D、聲音能夠傳遞信息,也能夠傳遞能量.9.【答案】B【解析】【分析】此類試題屬于環保類試題,主要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對噪聲的防止。防止噪聲危害應從聲源、傳遞途徑和接收者三個方面來考慮。控制和消除噪聲源,這是防止噪聲危害的根本措施;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解決方式。【解答】“海綿”瀝青可減輕道路的振動,減少噪聲,道路兩側的透明板墻可使汽車產生的噪聲在道路之間來回反射,減輕對周圍居民的噪聲污染。故選B。10.【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的現象與對應的物理知識,二者不對應的就是正確選項。【解答】A.手捂耳朵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A正確不合題意;

B.人的聽覺范圍為20Hz~20000Hz,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波,故B錯誤符合題意;

C.人不能聽到蝴蝶飛翔的聲音,是因為蝴蝶飛翔時的頻率太低,低于人的聽覺下限,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土電話”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是因為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11.【答案】B【解析】【分析】噪音級即描述噪音大小的等級分類,噪聲級為30~40分貝是比較安靜的正常環境;超過50分貝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70分貝以上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發生事故;長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境,會嚴重影響聽力和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較理想的學習、生活環境,聲音強度的等級應是30dB~40dB,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二、填空題12.【答案】300;能;聲源處;傳播過程中【解析】【解答】昆蟲的翅膀在2s內振動了600次,則;又因為人類能聽到的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300Hz在人類能聽到的頻率范圍中,所以能聽到;圖甲是禁止鳴笛的圖標,市內禁止機動車鳴笛,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圖乙中的隔聲板可以在噪聲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分析】頻率是物體1s振動的次數,已知翅膀2s內振動了600次,可以求出頻率;人類能聽到的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防治噪聲可以從噪聲的產生、噪聲的傳播及噪聲的接收這三個環節進行防治。13.【答案】聲源處;3×108【解析】【解答】解:列車車輪上新增了降噪環,有效降低過彎道時輪軌摩擦發出的聲響,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故答案為:聲源處;3×108.【分析】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條: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14.【答案】大氣壓;內【解析】【解答】解:用吸管吸飲料時,是先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管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進吸管里,利用大氣壓;食物所提供的化學能可以轉化為人體需要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