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考前語文集訓試卷29及參考答案(含答題卡)A4版_第1頁
2024年中考考前語文集訓試卷29及參考答案(含答題卡)A4版_第2頁
2024年中考考前語文集訓試卷29及參考答案(含答題卡)A4版_第3頁
2024年中考考前語文集訓試卷29及參考答案(含答題卡)A4版_第4頁
2024年中考考前語文集訓試卷29及參考答案(含答題卡)A4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考前集訓卷29

語文

(本試卷共22小題,滿分13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

卡上。用2B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

“條形碼粘貼處”。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

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0分)

1.(8分)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那是細雨迷蒙里悠長又寂寥的小巷,那是一種超凡而不脫俗的雅致,和深藏而不露的豐富,仿佛是深入骨

髓的tiWn()靜。少了一些喧囂之感,多了幾縷清悠之氣。這氣正是來自靜mi()的蘇州小巷,也來

自“庭院深深深幾許”。這氣是從古雅素樸的線裝書中飄yi()而出的,是從灑脫瀉意的青花瓷里盤旋而至

的,是在那伴著昆曲票友們咿咿呀呀拍曲的笛音里回環往復的,是在那窮極樓閣廊臺之變化的蘇州園林里修

lian()而成的。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漢字。

tian()靜靜mi()飄yi()修lian()

(2)文中有兩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并改正。

①改為②改為

(3)為上面文段橫線處填入的句子,以下排列最適合的一項是()

A.來自錚錚的青石板,來自古色幽然的木柵板,來自簡潔質樸的石庫門,來自高高的風火墻

B.來自錚錚的青石板,來自高高的風火墻,來自簡潔質樸的石庫門,來自古色幽然的木柵板

C.來自錚錚的青石板,來自高高的風火墻,來自簡潔質樸的石庫門,來自燦爛飛揚的丁香花

D.來自高高的風火墻,來自燦爛飛揚的丁香花,來自錚錚的青石板,來自簡潔致樸的石庫門

2.(8分)古詩文默寫。

山水詩文

古詩文名句作者及出處探究發現

主題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

熱愛自然白居易《①______》

泥。

隱逸之心采菊東籬下,________________O陶淵明《飲酒》

思鄉之情晴川歷歷漢陽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O崔潁《黃鶴樓》

根據主題與詩文名句,探究情與景的

④關系:⑧_______

豪情壯志月下飛天鏡,O李白《渡荊門送別》

排遣憂愁樹樹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O⑥______《野望》

子在川上曰:“⑦_______,不舍晝

人生感悟《論語》

夜。”

(4分)根據要求答題。

3.(2分)請解說圖一郵票中的圖案與“郵”的關系。

4.(2分)組員想邀請曹老師周末一起參觀郵政博物館,請根據圖二給曹老師發一則短信。

第二部分(50分)

(一)名著閱讀

(4分)閱讀下面名著片段,完成下面小題。

宋代有個李文叔,也說這部書所記載的事“淺陋不足道”,但“人讀之,則必鄉其說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

文辭之勝移之而已”。又道,“說的還不算難,記的才真難得呢”。這部書除文辭之勝外,所記的事,上接春秋

時代,下至楚漢興起為止,共二百零二年(西元前四。三一前二0二),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謂戰國時代,

便指這里的二百零二年。

5.(2分)文段中的“這部書”指哪部書?這段文字主要寫出這部書的什么特點?

6.(2分)“這部書”中說“可以代表所有的戰國游說之士”的是哪兩個人?

7.(3分)《水滸傳》開篇詞中有一句:“見成名無數,圖名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其實,無論是綠林好漢

還是文人雅士,都要經過“名”的考驗。請你從《水滸傳》與《儒林外史》中各列舉一位“逃名者”,并概述其“逃

名”的表現。

(二)古詩文閱讀

(5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絕句漫興九首(其七)

杜甫

棒①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雉子②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注釋】①樓:米粒。②雉子:幼雉。

8.(2分)從詩中(景物)可以看出這首詩描寫的是季節的景色。

9.(3分)這首詩透露出詩人怎樣的心境?結合具體內容分析。

(11分)閱讀古文,回答問題。

(甲)白①才逸氣高,與陳拾遺②齊名,先后合德。其論詩云:“梁陳以來,艷薄③斯極,沈休文④又尚

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與⑤?”故陳、李二集,律詩殊少。嘗言:“興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

靡也,況使束于聲調俳優⑥哉!”故戲杜曰:“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⑦。借問何來太瘦生,總為從

前作詩苦。”蓋譏其拘束也。

(節選自唐代孟啟《本事詩》)

(乙)余坐幽燕獄中無所為,誦杜詩,稍習諸所感興,因其五言,集為絕句。久之,得二百首,凡吾意

所欲言者,子美先為代言之。日玩之不置,但覺為吾詩,忘其為子美詩也。乃知子美非能自為詩,詩句自是人

情性中語,煩子美道耳。子美于吾隔數百年而其言語為吾用非情性同哉?昔人評杜詩為詩史.蓋其以詠歌之辭,

寓紀載之實,而抑揚褒貶之意,燦然于其中,雖謂之史可也。予所集杜詩.自余顛沛以來,世變人事,概見于

此矣。是非有意于為詩者也,后之良史尚庶幾有考焉。

(文天祥《集杜詩自序》節選)

【注】①白:即李白。②陳拾遺:即陳子昂。③薄:淺薄。④沈休文:即沈約,南朝文學家。⑤與:同“歟”,

語氣詞。⑥聲調俳優:指聲調格律。⑦卓午:正午。

10.(2分)下列選項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先后合停先達停隆望尊(《送東陽馬生序》)

B.七言又其靡也望其旗摩(《曹劌論戰》)

C.但覺為吾詩但當涉獵(《孫權勸學》)

D.煩子美道耳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11.(2分)下列選項中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子美于吾隔數百年/而其言語為吾用/非情性同哉?

B.子美于吾/隔數百年而其言語/為吾用非情性同哉?

C.子美/于吾隔數百年而其言語為吾用/非情性同哉?

D.子美于吾隔數百年/而其言語為吾用非情性/同哉?

12.(4分)翻譯下列句子。

(1)將復古道,非我而誰與?

(2)而抑揚褒貶之意,燦然于其中,雖謂之史可也。

13.(3分)研讀甲乙兩文,說說李白和文天祥兩人對杜詩評價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結合文本具體分析。

(三)現代文閱讀

(12分)班級開展“東臺?非遺”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

材料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

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可以是傳統口頭文學、美術書法等藝術形式,也可以是禮儀節慶等民間

風俗。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關系到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身份標識和傷便道棗,有助于維系文化認同,增

強社會凝聚力。

(摘編自中國日報網《非物質文化遺產》)

材料二

①非遺,作為一種活態的文化,很容易變異和丟失,要分外呵護好和傳承好,這個使命理所當然就落在

非遺學中了。

②非遺學是一門田野科學。在田野中認知,在田野中發現,在田野中探索,在田野中生效,從始至終都

在田野。非遺學的教育也必須在田野中進行。田野就是民間,就是活生生的民間文化。只有問道于田野,才能

得到切實的答案,才能感悟到非遺的精髓與神韻,徹悟到非遺的需要以及非遺學的學術使命是什么。

③不肩負學術使命的是偽非遺學。因此說,非遺教育中一定包含著責任教育。非遺教育的目標,是培養

兩種人才:一是非遺的研究人才,二是非遺的管理人才。然而,對于21世紀初剛剛進入人類保護視野的非遺,

既缺乏研究乃至認知,更缺少科學的管理和管理的人才。

(摘編自馮驥才《非遺學的原理》)

材料三

作為董永傳說發源地,西溪擁有東臺發繡、“董永傳說”兩項國家級非遺和東臺魚湯面、陳皮酒等省級

和地方非遺資源。西溪景區積極打造文旅融合新天地,讓董永傳說國家級非遺效應持續集聚放大,以非遺文化

做產品,提升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摘編自《央廣網》)

材料四

《天仙緣》實景演出以國家級非遺“董永傳說”為故事基礎,為廣大游客呈現了集自然景觀、現代科技、

聲光電、空中威亞與歌舞表演為一體的綜合視聽盛宴。該演出用大手筆的寫意,用恢宏的場景制作,融入自然

美景、愛情文化、數字技術等手段,藝術化重現了仙凡愛戀的夢幻情境,為觀眾呈現了一出生死不渝的愛情大

戲。多樣的敘事方式和表達效果,讓這個家喻戶曉的傳說經典煥發出了新時代的新內涵,也展現了鹽場工人炒

鹽制鹽的震撼場景,體現了勞動人民勤勞正直的形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摘編自新華報業網)

14.(2分)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不正項的一項是()

A.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是傳統口頭文學、美術書法等藝術形式,也可以是禮儀節慶等民間風俗。

B.西溪景區擁有東臺發繡、“董永傳說”、東臺魚湯面、陳皮酒等國家級和地方非遺資源。

C.對非遺學的認知、發現、探索等都不能離開田野,只有問道于田野,非遺學的一些問題才能找到答案。

D.《天仙緣》實景演出,將仙凡愛戀的夢幻情境用大手筆的寫意、恢宏的場景制作藝術化地重現了。

15.(3分)非遺學的“學術使命”是什么?請結合材料二回答。

16.(4分)材料四中《天仙緣》實景演出如何體現材料一中的“價值追求”?請簡析。

17.(3分)我們應怎樣更好地進行非遺傳承?請結合四則材料加以概括。

(15分)遂昌街

戴濤

①遂昌街全長五百七十米,隱藏在一片高樓的背后。

②它雖離外灘的大鐘還不到三千米,且隨著上海行政區域的調整,它原來隸屬的南市區整體并入了擁有

外灘南京路的黃浦區,可在上海市民的認知里,遂昌街還是那個遂昌街,依舊是一百年前從十六鋪碼頭上來的

外省打工者的聚集地。

③李松林出生在安徽六安,一九七零年生人。一九九六年,他二十六歲,剛結婚兩年,他對妻子說,我

想跟賴寶去上海掙錢。妻子問,兒子才一歲呢,你就不管了?李松林應,可不是不管,是想讓他過上好日子。

④賴寶帶著李松林還有村里一個年輕人來到了上海,他拿出一張字跡模糊的紙說,我有一個遠房舅公住

在遂昌街,我們先去找他。

⑤李松林跟著賴寶他們坐了好幾趟公交車,問了好些人,終于找到了遂昌街,找到了紙上寫的門牌號碼,

開門的是一個中年的湖北女人,賴寶說出了舅公的名字。

⑥湖北女人搖頭,不認識,我房子是向一個浙江人借的。賴寶頓時傻了眼。

⑦沒有了方向的賴寶帶著李松林他們在上海瞎轉悠了兩天后說,我想回家了。同村的年輕人說,我也想

回去。可李松林搖頭,不,我不回去,我和老婆說好了到上海掙錢的,不能說話不算數。

⑧李松林一個人留在了上海,可如何掙錢,卻是一片茫然。為了省錢,他每天逛到半夜后就睡到公共浴

室里,然后天剛亮就走人。這天凌晨他走出浴室,腦子里未曾想好該上哪,可腿已經邁向了遂昌街。

⑨盡管大馬路上還車稀人少,遂昌街上已是一片生機。人們從低矮的二層房子里出來,就在鵝卵石和塊

石鋪成的、老上海人稱之為“彈格路”的兩旁,有生煤爐的,有刷牙刷痰盂的,還有外面跑來吆喝賣菜的。李

松林邊走邊看,越看越覺得親切,越看越覺得這就是他要的上海。

⑩這時他看見有個四十來歲,臉上長滿胡子的男人從一條小弄里推出一輛三輪,三輪上放著一只煤爐,

煤爐上放著一只平底鍋,圍著爐子有幾個鋁盆和一些大口玻璃瓶。

?出于好奇,李松林一路尾隨著三輪,三輪到了遂昌街的入口處便停了下來,這里已經有十來個人排好

了隊在等候。

?“胡子,,停下三輪與他們打招呼,隨后動作麻利地在鋁鍋里舀了一勺面糊,在平底鍋上繞上一圈,一

張煎餅的模樣便呈現出來了,再打上一個雞蛋,然后問,要小蔥還是香菜,辣椒醬還是甜面醬,完了再撒上一

點兒碎油條,最后將煎餅一折四,像個折疊好的小被子,放進一個塑料袋里,買的人便提著袋子滿意地走了。

?第二天李松林一早上就到小弄口等“胡子”,然后又跟隨著三輪到街口,默默地看著“胡子”操作。

“胡子”自然也注意到了他,賣完煎餅果子后就問李松林,小伙子哪里人?李松林答,安徽人。“胡子”自我

介紹說,俺是山東人。接著又問,你從安徽跑到上海想干啥來了?李松林吞吞吐吐說,我也不知道,就想在上

海干點事。“胡子”咧咧嘴,你倒像十年前的俺。走,到家去嘮嘮。

?“胡子”的家在一排有近百年歷史的二層老房子的三層,李松林跟著“胡子”踩著十分狹窄的樓梯,

爬上了搭出來的三層閣樓,彎著腰進門便一屁股坐在了床上。李松林臉上顯露出了吃驚的表情,你就住這?“胡

子”瞪了李松林一眼,這是在上海,你想住哪?

?哦。李松林表示了理解的意思。接著“胡子”開始講正事,俺在上海打拼已經十個年頭了,也掙了一

點兒錢,現在老婆生病了,俺想回去,打算在家建個飼養場...

?聽完了“胡子”的計劃,李松林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你真打算把這里都交給我?

?是的,全交給你了。

?那要多少錢啊?

?你身上有多少先給俺多少,不夠的,等你掙了再給。

?可我還不會做煎餅果子呢。

?沒事,跟俺學兩天就會了。

?兩天后,“胡子”走了,李松林就正式成了遂昌街的人。

(g)隨著上海城市的建設,市容管理愈來愈嚴了。這天他煎餅果子做到大半的時候城管來了,李松林趕緊

朝遂昌街里跑,城管追了幾步就不追了,可城管背后的食客依舊緊追不放,直追到李松林停下三輪,就地繼續

做煎餅果子。李松林突然覺得自己像一條魚,遂昌街還有這些食客就是一條河。

(3)后來有一天上午城管又來了,還沒等李松林推起三輪車,就有人上來抓住了車,李松林想掙脫,一使

勁,車翻了,爐子里燒紅的煤球彈了出來,正好落在他的胳膊上。

③一個領導模樣的人對李松林說,我們送你上醫院吧。李松林死也不肯去。那人嘆了口氣說,以后你就

早一點攵工,我們也會H用一點過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李松林已和當年的“胡子”一樣,在遂昌街也已經生活了十個年頭。這天晚上,

住在街對面三層閣的“小蘇北”特意跑來告訴他一個消息,舊城改造,整個遂昌街馬上都要拆了。

(選自《小小說月刊》,2023年12月)

18.(4分)小說充分利用“反轉”形成文本張力,推動情節,彰顯主旨。請概括本文的幾處“反轉”。

19.(3分)本文塑造了遂昌街“打工人”群像,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其群體特征。

20.(4分)按照要求賞析文中畫線句。

(1)李松林突然覺得自己像一條魚,遂昌街還有這些食客就是一條河。(揣摩人物心理)

(2)那人嘆了口氣說,以后你就早一點兒收工,我們也會晚一點過來。(從人物描寫的角度分析)

21.(4分)你認為下列兩個結局哪一個更合理?結合主題闡明理由。

A.這消息讓李松林一下像失了魂似的,冷靜之后,他想起了“胡子”,回家吧。

B.這消息讓李松林一下像失了魂似的,冷靜之后,他推起三輪車,去尋找下一條遂昌街。

第三部分(60分)

22.(6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老舍說:“我們必須像一座山,既滿生著芳草香花,又有極堅硬的石頭。”人生有時需要如滿山芳草香花

一樣柔軟溫暖,有時需要如山石一樣堅守信念與原則。為人處世、情感交往、人生抉擇……莫不如此。

以上文字,引發了你哪些感悟與思考?請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可講述經歷,可闡述觀點,也可抒發感想。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24年中考考前押題密卷(蘇州卷)

語文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準考證號:一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貼條形碼區

楚,并認真檢查監考員所粘貼的條形碼。

2.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用

0.5mm黑色簽字筆答題,不得用鉛筆或圓珠筆答

題;字體工整、筆跡清晰。

3.請按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

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缺考

無效。此欄考生禁填口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標記

5.正確填涂■

第一部分(20分)

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A][B][C][D]

2.(8分)

①②_

③④

⑤⑥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

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0分)

(-)名著閱讀

5.(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A

6.(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詩文閱讀

8.(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分)[A][B][C][D]

11.(2分)[A][B][C][D]

12.(4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現代文閱讀

14.(2分)[A][B][C][D]

15.(3分)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16.(4分)

17.(3分)

18.(4分)

19.(3分)

20.(4分)

(1)

(2)

21.(4分)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y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第三部分(60分)

22.(60分)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y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6。。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2024年中考考前集訓卷29

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20分)

1.(1)(4分)恬謐逸煉

⑵(2分)悠幽瀉寫

(3)(2分)B

2.(8分)錢塘湖春行一切景語皆情語、情景交融悠然見南山芳草萋萋鸚鵡洲云生結

海樓山山唯落暉王績逝者如斯夫

3.(2分)圖中使者騎著馬,拿著公文信件,表明了“郵”傳遞信息的功能。

4.(2分)示例:曹老師:您好!本周末同學們想邀請您一起去參觀近代郵政博物館,博物館的開放時間是上

午9:30到11:30和下午13:30到16:30,不知您哪個時間點比較方便?期待您的到來,謝謝!

第二部分(50分)

5.(2分)指《戰國策》。“文辭之勝”;記事年限長(記事多)

6.(2分)蘇秦與張儀。

7.(3分)示例:《水滸傳》中的公孫勝,被稱為“入云龍”,是梁山泊的法師,也是108將之一。他在小說中

表現出對世俗名利的超然態度,不追求權勢和地位,而是潛心修道,致力于方術和符咒的研究。在小說后期,

公孫勝想起羅真人“遇汴而還”之語,便向宋江辭行,返回薊州二仙山。

《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出身貧寒,但他并不羨慕那些通過科舉取得功名利祿的人。第三十二回他說:“學里

秀才,未見得好似奴才。”當臧蓼齋對他說出補了縻就可以坐堂、灑簽、打人時,他笑罵說:“你這匪類,下流

無恥極矣。”李巡撫薦舉他入京做官,他用手帕抱了頭裝病不去。

8.(2分)荷葉初夏(或“夏季”)

9.(3分)“閑適”或“悠然自得”“欣喜”等均可;或者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間時對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連欣賞

的心情。

10.(2分)C

II.(2分)A

12.(4分)(1)將要光復古詩的主張,除了我還會有誰呢?

(2)抑揚褒貶的思想在杜甫的詩中觀點鮮明,即使把他的詩稱為歷史也是可以的。

13.(3分)李白是從詩歌的格律(或者形式)的角度覺得杜甫作詩過于講究格律,苦心作詩,以至于身體太

消瘦了。文天祥則是從詩的內容上認為杜詩真實地記錄了現實,說出了后人想說的話,是情性中語。

14.(2分)B

15.(3分)①呵護、傳承非遺,存續非遺生命。②研究現存的非遺,探索其發展方向。③培養非遺的研究、

管理人才。

16.(4分)《天仙緣》的實景演出是以國家級非遺“董永傳說”為故事基礎的生死不渝的愛情大戲,表現了中華

兒女對忠貞愛情的贊頌;鹽場工人炒鹽制鹽的震撼場景,體現了勞動人民勤勞正直的形象,表現了中華兒女對

美好生活的向往。

17.(3分)①積極踐行非遺學的學術使命;②打造文旅融合新天地;③創新旅游演藝節目,使更多的人了解

非遺文化。

18.(4分)李松林等人去上海掙錢卻沒有找到落腳點;李松林獨自留在上海沒有謀生手段,但大胡子把煎餅

攤交給他經營;城管在市容管理時,卻對李松林說“以后你就早一點兒收工,我們也會晚一點過來”;李松林在

遂昌街生活了十年,卻得知遂昌街要拆了的消息。

19.(3分)生活不安定,充滿變化:原本來找賴寶的舅公,可是住處卻住著湖北女人。

吃苦耐勞但依舊生活艱辛:打工人住得卻比較簡陋,但有很多像一樣胡子在遂昌街努力打拼攢錢。李松林不怕

吃苦,選擇留下來接過胡子的擔子掙錢,即使每天躲躲藏藏。

熱心淳樸、互相幫助:胡子教李松林做煎餅生意,并且說掙到了再給他錢;小蘇北分享遂昌街要被拆遷的消息。

20.(4分)(1)李松林的心里是滿足的,他對遂昌街很熟悉,雖然疲憊,但他適應了這樣的生活。生意不錯,

也被人們需要。

(2)神態描寫和語言描寫,寫出城管對李松林的同情理解,寬容溫暖。

21.(4分)選擇A:這個結局表現了外地打工人在大城市打拼的艱辛,表達對他們的同情,暴露出在城市化

進程中政策與民生實際的矛盾,引起人們對他們生存處境的思考。

選擇B:這個結局表現了對外地打工人生存處境的思考,暴露出在城市化進程中政策與民生實際的矛盾,但又

給人溫情,讓人懷有希望,與小說前文李松林的敢闖敢拼的形象更契合,同時呼應文題,也更能突出和深化小

說的主旨。

第三部分(60分)

22.(60分)例文:

人生如山

人生的兩種姿態,如同山的兩面,一面是繁花似錦,生機勃勃;一面是堅硬如石,意志堅定。這讓我想

起了自己的生活經歷,以及我從中領悟到的人生哲理。

曾經,我就像那滿山的芳草香花,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期待。我對世界充滿好奇,渴望嘗試各種可能

性,享受每一刻的新鮮和刺激。我的心靈柔軟而溫暖,愿意接納和理解他人,也愿意給予和付出。這種態度讓

我在生活中收獲了許多美好的人際關系和寶貴的經驗。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意識到,人生并非只有陽光和花朵。當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開始學

會像山石一樣堅守信念和原則。我明白,有些事情是無法妥協的,有些原則是必須堅持的。即使面臨壓力和挑

戰,我也要保持內心的堅定和冷靜,不輕易放棄自己的立場和追求。

這種山石般的堅韌不僅讓我在困境中保持了清醒和理智,還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堅定和自信。我懂

得了如何面對困難,如何克服挑戰,如何在逆境中保持樂觀和積極。這種堅韌的精神讓我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強。

回首過去,我深深感謝那些滿山的芳草香花和堅硬的山石。它們讓我領悟到了人生的雙重旋律:既有柔

軟溫暖的一面,也有堅定冷酷的一面。這兩種旋律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人生。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秉持這種人生態度。我會用柔軟溫暖的心去關愛他人,用堅定冷酷的意志去

追求自己的夢想。我相信,只有這樣,我才能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2024年中考考前集訓卷29

語文

(本試卷共22小題,滿分13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

卡上。用2B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

“條形碼粘貼處”。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

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0分)

1.(8分)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答案】(1)恬謐逸煉

⑵悠幽瀉寫

⑶B

【詳解】(1)本題考查根據拼音寫漢字。

恬靜:讀音tiAnjing,漢語詞語,意思是指恬淡、安靜。

靜謐:讀音為jingmi,意思是安靜。

飄逸:拼音為piAoyi,解釋為灑脫,自然,與眾不同。

修煉:拼音為xiulian,一般指修心煉身。使身體更堅韌、健康。

(2)本題考查查找錯字并改正。

幽長:讀音yGuchGng,漢語詞語,指幽暗深長。

寫意:讀音xiEyi,國畫的一種畫法,用筆不求工細,注重神態的表現和抒發作者的情趣。

(3)本題考查句子銜接。細讀劃線句可知,“來自錚錚的青石板,來自高高的風火墻,來自簡潔質樸的石庫門,

來自古色幽然的木柵板”句式工整,語義相關,是按照由遠及近,由低到高的順序安排的。故選B。

2.

【答案】錢塘湖春行一切景語皆情語、情景交融悠然見南山芳草萋萋鸚鵡洲云生

結海樓山山唯落暉王績逝者如斯夫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

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注意本題中的易錯字:塘、悠、萋、

鸚、鵡、海、暉。

第八空,根據“山水詩文主題”中“熱愛自然、隱逸之心、思鄉之情、豪情壯志、排遣憂愁、人生感悟”的內容可

知,這些詩句的作者借景抒情,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自己的

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它的特點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在文章中只寫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寫代替感情抒發,也就是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4分)根據要求答題。

【答案】3.圖中使者騎著馬,拿著公文信件,表明了“郵”傳遞信息的功能。

4.示例:曹老師:您好!本周末同學們想邀請您一起去參觀近代郵政博物館,博物館的開放時間是上午9:30

到11:30和下午13:30至I」16:30,不知您哪個時間點比較方便?期待您的到來,謝謝!

【解析】3.本題考查圖文轉換。

結合圖片一,可知:郵票中是一個人手里拿著一份公文信件,騎馬快奔,想將這份公文快速送達到某個地方。

郵票中的圖案表示“郵”就是將信息傳到另一個地方,具有消息傳遞的功能。

4.本題考查擬寫邀請短信。

擬寫時,要注意首先有稱呼、問候語,邀請的緣由和邀請的時間和地點,語言表達要得體。

示例:曹老師,您好!這個周末我們組員想邀請您和我們一起參觀近代郵政博物館,該博物館周末開放的時間

是上午9:30到11:30和下午13:30到16:30,老師,您覺得哪個時間段比較方便呢?期待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

參加我們的活動,謝謝!

第二部分(50分)

(一)名著閱讀

(4分)閱讀下面名著片段,完成下面小題。

【答案】5.指《戰國策》。“文辭之勝”;記事年限長(記事多)

6.蘇秦與張儀。

【解析】5.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

在文段中,提到了“宋代有個李文叔,也說這部書所記載的事'淺陋不足道’”,這里的“這部書”是我們要確定的

關鍵。接下來,文段描述了這本書的兩個主要特點:一是其文辭之勝,二是它所記載的歷史時間跨度。這些描

述有助于我們縮小“這部書”的候選范圍。結合歷史背景和文學知識,我們可以推斷出這部書很可能是《戰國策》,

因為它是一部記載了戰國時期各國游說之土言行的史書,并且以其精彩的文辭和歷史價值著稱。

結合“這部書除文辭之勝外,所記的事,上接春秋時代,下至楚漢興起為止,共二百零二年(西元前四。三一

前二O二),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可知,文段明確指出了這本書的兩個特點:首先是“文辭之勝”,即它的文

字優美,有吸引力;其次是記事年限長,即它記載了從春秋時代到楚漢興起的二百零二年的歷史,是一部重要

的古史。

《戰國策》是一部中國古代史學名著,為國別體史書,由西漢劉向編訂。原作者不明,一般認為非一人之作,

資料年代大部分出自戰國時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記載。劉向在編撰過程中,刪去其中明顯荒誕不經的

內容,按照國別重新編排體例,定名為《戰國策》。全書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國的“策”論,內容以戰國時期策

士的游說活動為中心,同時反映了戰國時期的一些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

6.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

根據《戰國策》的內容和背景知識,我們可以推斷出這兩個人物應該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游說之士。在戰國時期,

蘇秦和張儀是兩位最著名的游說之士,他們的言行被詳細記載在《戰國策》中,并且代表了戰國游說之土的風

格和智慧。因此,我們可以確定這兩個人物是蘇秦和張儀。蘇秦和張儀都是《戰國策》中非常重要的歷史人物,

他們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以及他們在書中展現的智慧和魅力,都成為了后人研究和學習的對象。通過他們

的故事,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戰國時期的歷史背景、政治格局以及各國之間的外交策略。

7.【答案】示例:《水滸傳》中的公孫勝,被稱為“入云龍”,是梁山泊的法師,也是108將之一。他在小說中

表現出對世俗名利的超然態度,不追求權勢和地位,而是潛心修道,致力于方術和符咒的研究。在小說后期,

公孫勝想起羅真人“遇汴而還”之語,便向宋江辭行,返回薊州二仙山。

《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出身貧寒,但他并不羨慕那些通過科舉取得功名利祿的人。第三十二回他說:“學里

秀才,未見得好似奴才。“當臧蓼齋對他說出補了縻就可以坐堂、灑簽、打人時,他笑罵說:“你這匪類,下流

無恥極矣。”李巡撫薦舉他入京做官,他用手帕抱了頭裝病不去。

【詳解】本題考查名著識記及人物形象的分析。

《水滸傳》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話文寫成的歌頌農

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版塊結構小說,以宋江領導的起義軍為主要題材,通過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壓迫、英勇斗

爭的生動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

現實。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于

嘉慶八年(1803年)。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

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

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于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從《水滸傳》與《儒林外史》中各列舉一位“逃名者”并概述其“逃名”的表現即可。

示例:《水滸傳》中,燕青勸許貫中出仕,許貫中對燕青說:“俺又有幾分兒不合時宜處。每每見奸黨專權,蒙

蔽朝廷,因此無志進取,游蕩江河……奸邪當道,妒賢嫉能,如鬼如域的,都是峨冠博帶;忠良正直的,盡被

牢籠陷害。小弟的念頭久灰。兄長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尋個退步。自古道:“雕烏盡,良弓藏。''一席話說得

燕青點頭稱是。因此功成名就之后,燕青或者歸隱山林,或者藏于鬧市。總之不再為官,只做一個平民百姓。

王冕是《儒林外史》中的一個角色,他原本是一個貧寒的農村青年,后來因擅長畫荷花而聲名鵲起。然而,當

京官危素想要見他時,王冕選擇遠走他鄉,避免與官紳交往,因為他不愿依附權勢,也害怕因此受害。在經歷

了母親去世和明軍起義等事件后,王冕最終選擇隱居,不接受明朝的官職邀請,以此徹底逃避了名聲帶來的困

擾。

(二)古詩文閱讀

【答案】8.荷葉初夏(或“夏季”)

9.“閑適”或“悠然自得”“欣喜”等均可;或者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間時對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連欣賞的心情。

【解析】8.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的能力。第二句的意思是:點綴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銅錢似的一個疊著一

個,把嫩荷像青錢在水面上層層疊疊,點綴在溪水中的狀態寫得十分生動傳神,使景物活了起來。由此可以看

出描寫的是夏季的景色。

9.此題考查詩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過景物描寫,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詩中展現了一幅美麗的初夏風景

圖,表達了詩人漫步林溪間時對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流連欣賞的心情。

點睛:考查詩歌思想感情的試題切入角度小,但以對全詩的理解為基礎,且離不開景、情、境;學生一般對考

點比較熟悉,能比較輕松地讀懂詩詞,但答題結果卻失分嚴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題不規范,容易漏掉一

些要點,以致于只能“意會”而不能有效地“言傳”。

(11分)閱讀古文,回答問題。

【答案】10.C11.A

12.(1)將要光復古詩的主張,除了我還會有誰呢?

(2)抑揚褒貶的思想在杜甫的詩中觀點鮮明,即使把他的詩稱為歷史也是可以的。

13.李白是從詩歌的格律(或者形式)的角度覺得杜甫作詩過于講究格律,苦心作詩,以至于身體太消瘦了。

文天祥則是從詩的內容上認為杜詩真實地記錄了現實,說出了后人想說的話,是情性中語。

【解析】10.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準則和規范/道德;

B.華麗/倒下;

C.均為“只”;

D.說/正確的方法

故選Co

11.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朗讀節奏的能力。解答時,應了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有感情的朗讀文言文,培

養語感并能根據句子中詞語的意思含義來劃分句子節奏。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

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

本句句意:杜甫和我相隔數百年,但他的詩句卻能為我所用,難道不是因為我們性情相同嗎?

在這里,“子美于吾隔數百年”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了杜甫與作者相隔數百年的事實;“而其言語為吾用”

也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了杜甫的詩歌語言對作者有實際用處;“非情性同哉?”則是一個反問句,表達了對

兩人情感性格是否相同的疑問。

正確劃分為:子美于吾隔數百年/而其言語為吾用/非情性同哉?

故選Ao

12.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

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

(1)句重點詞語:將,將要。復:光復。古道,古詩的主張。非我而誰:除了我還會有誰。

(2)句重點詞語:意,思想。燦然:指觀點鮮明;雖:即使。謂“稱為。可:可以。

1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概括。

閱讀甲乙兩文可知,李白和文天祥兩人對杜詩的評價角度存在顯著的差異。

李白主要是從詩歌的格律(或形式)角度對杜詩進行評價。他認為杜甫作詩過于講究格律,過于拘束,甚至因

此導致身體消瘦。在甲文中,李白提到“梁陳以來,艷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這里暗含了他對沈約以來

重視聲律、形式的詩歌創作方式的不滿。而他又提到“將復古道,非我而誰與?”表達了自己對復古(即回到古

代詩歌創作的傳統)的向往,對杜甫過于注重格律的創作方式持批評態度。

而文天祥則是從詩的內容角度對杜詩進行評價。他認為杜詩真實地記錄了現實,說出了后人想說的話,是情性

中語。在乙文中,文天祥提到“子美非能自為詩,詩句自是人情性中語,煩子美道耳”,這里他高度評價了杜詩

的內容,認為杜詩能夠真實反映社會現實,表達人民的情感。同時,他還提到“昔人評杜詩為詩史”,進一步強

調了杜詩的歷史價值和社會意義。

因此,兩人對杜詩的評價角度不同,李白主要關注詩歌的格律和形式,而文天祥則更重視詩歌的內容和社會意

義。

【點睛】參考譯文:

李白是文學上的天才,他氣質高雅,與陳子昂在作詩問題上的觀點相同,所以人們議論時常將他們放在一起。

陳子昂曾說:“梁陳以來,詩風浮靡到了極點。沈休文雖提倡聲律,但如果要恢復古詩的風格,除我以外,沒

有別人。”因此在陳子昂和李白詩集中,律詩較少。對此李白曾解釋說:“要把詩作到極致,五言不如七言,七

言又顯華麗,況且過于受聲調俳優的束縛。”所以,李白曾開玩笑地對杜甫說:“至今記得,在飯顆山上遇到老

朋友杜甫,頭上戴著竹笠日頭剛好是中午。請問老兄自從分別以后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為這一段歲月里作

詩太費辛苦。”這詩就是挖苦杜甫作詩太拘謹了。

我坐在幽燕的監獄里,無事可做,就吟誦杜甫的詩篇,逐漸領會了他詩中表達的情感和興味。于是,我根據他

的五言詩,把它們集合成絕句。過了很長時間,我得到了二百首這樣的詩。凡是我想要表達的,杜甫已經替我

表達了。我每天玩味這些詩,愛不釋手,只覺得這是我自己寫的詩,忘記了它們是杜甫的詩。我這才知道,杜

甫并不是自己有意作詩,詩句本來就是人情感中的話,只是煩勞杜甫把它說出來罷了。杜甫和我相隔數百年,

但他的詩句卻能為我所用,難道不是因為我們性情相同嗎?以前的人評價杜甫的詩為“詩史”,這是因為他的詩

歌中,以詠唱的方式,寓含了記載的真實,而且其中還包含了對事物的褒貶評價,這些都鮮明地體現在他的詩

中,所以即使稱他的詩為“史”也是可以的。我所集成的杜甫的詩,從我顛沛流離以來,世間的變化和人世的變

遷,都大致體現在這些詩中了。我并不是有意要作詩,只是借此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希望后世的良史能從中得

到一些考證的材料。

(三)現代文閱讀

(12分)班級開展“東臺?非遺”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

【答案】14.B

15.①呵護、傳承非遺,存續非遺生命。②研究現存的非遺,探索其發展方向。③培養非遺的研究、管理人才。

16.《天仙緣》的實景演出是以國家級非遺“董永傳說”為故事基礎的生死不渝的愛情大戲,表現了中華兒女對

忠貞愛情的贊頌;鹽場工人炒鹽制鹽的震撼場景,體現了勞動人民勤勞正直的形象,表現了中華兒女對美好生

活的向往。

17.①積極踐行非遺學的學術使命;②打造文旅融合新天地;③創新旅游演藝節目,使更多的人了解非遺文化。

【解析】14.本題考查辨析信息。

B.根據“西溪擁有東臺發繡、’董永傳說,兩項國家級非遺和東臺魚湯面、陳皮酒等省級和地方非遺資源”可知,

本項“西溪景區”有誤。故選B。

15.本題考查提煉信息。

根據首段中的“非遺,作為一種活態的文化,很容易變異和丟失,要分外呵護好和傳承好,這個使命理所當然

就落在非遺學中了”可得:呵護、傳承非遺,存續非遺生命。

根據第二段中的“非遺學的教育也必須在田野中進行。田野就是民間,就是活生生的民間文化。只有問道于田

野,才能得到切實的答案,才能感悟到非遺的精髓與神韻,徹悟到非遺的需要以及非遺學的學術使命是什么”

可得:研究現存的非遺,探索其發展方向。

根據末段中的“一是非遺的研究人才,二是非遺的管理人才“可得:培養非遺的研究、管理人才。

16.本題考查提煉信息。

根據材料四中的“《天仙緣》實景演出以國家級非遺'董永傳說‘為故事基礎……為觀眾呈現了一出生死不渝的

愛情大戲”可得:《天仙緣》的實景演出是以國家級非遺“董永傳說”為故事基礎的生死不渝的愛情大戲,表現了

中華兒女對忠貞愛情的贊頌;

根據“讓這個家喻戶曉的傳說經典煥發出了新時代的新內涵,也展現了鹽場工人炒鹽制鹽的震撼場景,體現了

勞動人民勤勞正直的形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可得:鹽場工人炒鹽制鹽的震撼場景,體現了勞動人民勤勞正

直的形象,表現了中華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17.本題考查提煉信息。

根據材料二第二段中的“只有問道于田野,才能得到切實的答案,才能感悟到非遺的精髓與神韻,徹悟到非遺

的需要以及非遺學的學術使命是什么”可得:積極踐行非遺學的學術使命;

根據材料三中的“西溪景區積極打造文旅融合新天地”可得:打造文旅融合新天地;

根據材料四中的“該演出用大手筆的寫意,用恢宏的場景制作,融入自然美景、愛情文化、數字技術等手段,

藝術化重現了仙凡愛戀的夢幻情境,為觀眾呈現了一出生死不渝的愛情大戲”可得:創新旅游演藝節目,使更

多的人了解非遺文化。

(15分)

【答案】18.李松林等人去上海掙錢卻沒有找到落腳點;李松林獨自留在上海沒有謀生手段,但大胡子把煎餅

攤交給他經營;城管在市容管理時,卻對李松林說“以后你就早一點兒收工,我們也會晚一點過來”;李松林在

遂昌街生活了十年,卻得知遂昌街要拆了的消息。

19.生活不安定,充滿變化:原本來找賴寶的舅公,可是住處卻住著湖北女人。

吃苦耐勞但依舊生活艱辛:打工人住得卻比較簡陋,但有很多像一樣胡子在遂昌街努力打拼攢錢。李松林不怕

吃苦,選擇留下來接過胡子的擔子掙錢,即使每天躲躲藏藏。

熱心淳樸、互相幫助:胡子教李松林做煎餅生意,并且說掙到了再給他錢;小蘇北分享遂昌街要被拆遷的消息。

20.(1)李松林的心里是滿足的,他對遂昌街很熟悉,雖然疲憊,但他適應了這樣的生活。生意不錯,也被人

們需要。

(2)神態描寫和語言描寫,寫出城管對李松林的同情理解,寬容溫暖。

21.選擇A:這個結局表現了外地打工人在大城市打拼的艱辛,表達對他們的同情,暴露出在城市化進程中政

策與民生實際的矛盾,引起人們對他們生存處境的思考。

選擇B:這個結局表現了對外地打工人生存處境的思考,暴露出在城市化進程中政策與民生實際的矛盾,但又

給人溫情,讓人懷有希望,與小說前文李松林的敢闖敢拼的形象更契合,同時呼應文題,也更能突出和深化小

說的主旨。

【解析】18.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反轉”是指故事情節或人物命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出人意料的變化。本文中的“反轉”主要有以下幾處:

根據第④段“賴寶帶著李松林還有村里一個年輕人來到了上海,他拿出一張字跡模糊的紙說,我有一個遠房舅

公住在遂昌街,我們先去找他“可知,賴寶帶李松林去遂昌街投奔遠房舅公,結果舅公并不在,這一情節的反

轉,讓李松林在上海的初衷變得渺茫,但他仍然選擇留下,獨自面對未知;根據第⑧段“李松林一個人留在了

上海,可如何掙錢,卻是一片茫然”,第?段“是的,全交給你了”可知,李松林決定獨自留在上海后,遇到了

賣煎餅果子的“胡子”,原本茫然的他,因為“胡子”的出現和傳授技藝,得以在遂昌街立足,生活有了著落;根

據第@段“隨著上海城市的建設,市容管理愈來愈嚴了。這天他煎餅果子做到大半的時候城管來了,李松林趕

緊朝遂昌街里跑”,第?段“那人嘆了口氣說,以后你就早一點兒收工,我們也會晚一點過來”可知,市容管理

愈來愈嚴,李松林逃跑過程中被煤球燙傷,拒絕去醫院后,城管隊領導決定讓他早一點收工,晚一點上班;根

據第?段“舊城改造,整個遂昌街馬上都要拆了”可知,李松林在遂昌街做了十年煎餅果子,剛剛安定下來,卻

趕上了舊城改造,遂昌街要被拆除了。

19.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根據第⑤段“終于找到了遂昌街,找到了紙上寫的門牌號碼,開門的是一個中年的湖北女人“可知,原本以為是

“舅公”住處的地方卻住著湖北女人,我們可以看出“打工人”背井離鄉,到大城市尋找機會,他們的生活漂泊無

定,甚至居無定所;根據第?段,“胡子,的家在一排有近百年歷史的二層老房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