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全冊重點知識復習匯編(全冊重點版)_第1頁
2024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全冊重點知識復習匯編(全冊重點版)_第2頁
2024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全冊重點知識復習匯編(全冊重點版)_第3頁
2024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全冊重點知識復習匯編(全冊重點版)_第4頁
2024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全冊重點知識復習匯編(全冊重點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全冊重點知識復習匯編

(全冊重點版)

第一章:地球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①開始是通過直覺和臆想,②后亞里士多

德通過月食猜測地球的形狀是球形(不能通過日食來判斷,日食

是月球的影子),他是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③麥哲倫船隊環

球航行也證明了地球是球形,④后來通過地球衛星拍攝的圖片,

人來才終于目睹到了地球的全貌?!锏厍蚴且粋€赤道略股,

兩極略扁的非正球體,所以赤道半徑長于極半徑,極半徑6357千

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

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2、地球的模型——地球儀:①地軸:假想的地球旋轉軸(比豎直

傾斜23.5°)②北極:地軸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③南極:地球

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④赤道:地球表面與南、北極點距離相等

且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

3、絲線:經線又叫子午線,指示南北方向。西經用W表示,東經

用E表示;其中把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經線定位0°

經線,又稱本初子午線,本初子午線往西是西經,往東是東經,

與其相對的180°經線則相反。國際上把20°經線(大西洋)和

160°經線(太平洋)作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西經0°-20°

在東半球,東經160°-180°在西半球)。

4、緯線:指示東西方向,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從赤道向兩極緯線

逐漸縮短。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5、經線與緯線的區別

名稱形狀長度指示方向

經線連接兩極點的半圓形的每條經線長度都擔指示南北方

弧線向

緯線與赤道平行的圓圈從赤道向兩極逐漸指示東西方

變短向

6、經緯網:經線緯線構成經緯網,經緯網可以標記任何一個地點

的位置。

7、低中高緯度的劃分:低緯度0°-30°中緯度30°-60°高緯度

60°-90°,30°、60°屬于分界線。

8、★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的區別

名稱方向時間發生現象圍繞中

自轉自西向東24小時晝夜更替地軸

公轉自西向東365天四季變化太陽

10、地球的自轉:在北極,地球逆時針旋轉,在南極則相反(北逆南

?。?。晝夜更替的原因:①由于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②地球

的自轉。地球在公轉是地軸是傾斜的,且傾斜方向始終保持不變,

其北端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11、地球的公轉:春分3月紅日,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

至12月22日。

春分秋分陽光直射赤道,晝夜等長,夏至直射北回歸線,冬至直

射南回歸線

3月21日-9月23日晝長夜短;9月23日-3月21日晝短夜長。

12、五帶劃分:根據不同緯度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將地球劃分為在

個分界線23.5°、66.5°

第二章地圖

★1、地圖三要素:①比例尺②指向標②圖例

1)指向標:①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②在有指

向標的地圖上,用指向標表示方向③在經緯度地圖上,根據經緯線

確定方向。

2)比例尺:①線段比例尺②數字比例尺③文字比例尺

比例尺上5個0為一千米;101000=1千米

★圖幅相等,比例尺越大,所示范圍越小,反映事物越詳細;比例

尺越小,所示范圍越大,反映事物越略。

2、海拔與相對高度:海拔是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又稱

為絕對高度。一個地點高出另個地點的垂直距離稱作相對高度。

3、五種地形類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4、等高線地形圖:把海拔相等的各點連成的線叫做等高線;同理,

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的線叫做等深線。用多條等高線

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圖叫做等高線地形圖。分成設色地形圖是

指在繪有等高線地形圖上,按照不同的高度,著上深淺不同的題

包以表示地面起伏的狀況的地圖(好處:立體感強,能直觀地看

出地勢高低起伏的大致趨勢)。-★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較陡,

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度較緩。河流在山上多流過山谷。

第三單元海洋與陸地

1、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無論怎么劃分,地球上任何兩個面積相等的

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O面積廣大的陸地稱為大陸,

面積較小的稱為島嶼,大陸與其附近的島嶼合起來成為大洲。(大

陸面積排行: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南極洲絕大部分地區在

南極圈內,四周被大洋環繞,是目前唯一沒有常住居民的大洲。

2、大洲分界線

★①歐洲一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

土耳其海峽一亞洲②歐洲一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一非洲③南美

洲一巴拿馬運河一北美洲④亞洲一蘇伊士運河一非洲

3、大差:(大洋面積排行:太大印北)世界上最深的地方馬里亞納海

通位于太平洋上,深11034米。大西洋形狀略成“S”形;印度洋

略呈三角形;北冰洋是面積最小,平均水深最淺的大洋。

4、蓬地變遷:原因①地殼運動②海平面升降③人類活動如1、圍海造

田2、填海造陸。

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的假說,現在測量結果表明,★

大西洋在不斷擴張,太平洋則在不斷收縮;地中海在收縮,紅海

在擴張。

5、板塊構造學說:堅硬的巖石組成的巖石圈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

七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拼接而成,當板塊運動時,分屬不同板塊

的大陸便會出現漂移現象。★一般地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

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的地殼比較活躍O板塊運動導致地球表層有

的地方張裂(形成裂谷或海洋),有的地方受到擠壓(形成高山、

島鏈或海溝)位于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易發生地震,火山爆發。

★6、世界上兩大著名山系:★一條是阿爾卑斯一喜馬拉雅山系,另一

條是由落基山脈和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等組成的科

迪勒拉山系。

7、兩大火山地震帶:①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②地中海一喜馬拉雅

地震帶

第四章天氣與氣候

1、天氣: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天氣狀況,天氣是多變的,同

一時刻不同地區,天氣也會有所差別。

2、衛星云圖:★衛星云圖是由地圖和氣象衛星拍攝的圖像疊加而成的,

白色表示云區,云顏色越白,云層越厚,云層厚的地方一般是陰

雨區。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據此發現,當今世界極端

天氣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廣氣象熱線:12121

3、上萬為風尾,T萬為風桿,一個橫線代表兩級,圖為六級。

4、可吸入顆粒物為直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物。

5、空氣指數

空氣污染指0-5051-101101-200201-300300以上

空氣質量情優良輕度污中度污重度污

況染染染

6、氣逼:把大氣的冷熱程度稱之為氣溫,一般用℃表示,讀作攝氏

度。

7、氣溫的觀測:氣溫是放置在百葉箱里的溫度計測得的,為避免陽

光照射和地面影響,溫度計放在百葉箱內,其感應部分距離地面

1.5米處且箱門朝北,★百葉箱下面必須是草坪,因為陸地吸熱

快,會影響溫度計讀數。

8、氣溫的變化:★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時(12時74時,

陸地在吸熱),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日最高氣溫與日最低氣

溫的差,稱作氣溫日較差。在北半球,大陸上7月氣溫最高,1

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陸地吸熱快,散熱也快;

海洋吸熱慢,散熱也慢。)一年內的最熱月平均氣溫與最冷月平均

氣溫的差,稱作氣溫年較差。

9、氣溫的差異:地圖上將氣溫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的平滑曲線叫做等溫

線,等溫線構成等溫線圖,等溫線呈閉合狀態,且中心氣溫高,

表示這里是高溫中心,若中心氣溫低,則此為低溫中心,★等溫

線稀疏的區域,氣溫差別小,密集的區域,氣溫差別大。

★基本特點:①等溫線大致沿緯線方向延伸,說明氣溫由低緯向

高緯逐漸降低②在同緯度地帶,等溫線在陸地和海洋彎曲程度不

同,表明同緯度的陸地和海洋氣溫并不一樣③受海陸分布的影響,

北半球等溫線比較曲折,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

10、隆丞:我們周圍有一定數量的空汽,在氣溫降低的情況下會凝結

成水滴或冰晶,并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統稱為降

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根據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分為小

雨(V10mm)、中雨(10mm-25mm)>大雨(25mm-50mm)、暴雨(>50mm)

等不同等級。

11、降水季節①全年多雨②夏季多雨③夏季少雨④全年少雨⑤

全年濕潤

12、的空間分布:將降水量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的線沒叫做等降水量

線。

★①赤道附近降水多,極地附近降水少②南、北回歸線附近,大

陸東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③中緯度地區,沿海地區降水多,內

陸地區降水少④通常,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世界

雨級-乞拉朋齊,干級-阿塔卡瑪沙漠。

13、%使:氣候是指某一地區的多年平均天氣狀況?!锾鞖馀c氣候的

不同:天氣是多變的,而氣候是具有相對穩定性。描述氣候(★

氣溫情況+降水情況),如:北京-夏季炎熱多雨。

14、氣候的地區差異:世界各地的氣候差異主要表現在氣溫和降水兩

方面。我國受氣候條件的影響,西部以畜牧業為主,東部以種植

業為主。

15、世界氣候類型:從低緯到高緯,依次分布著熱帶氣候,溫帶氣候

和寒帶氣候。大致有12種:熱帶4種,溫帶6種,寒帶1種,

其他(高原山地)1種。

熱帶:

熱帶地區全年高溫,但降水量有很大區別。

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

分干、濕兩季)

③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④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

分旱、雨兩季)

熱帶氣候分布: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熱帶草原氣

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

在亞洲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

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

溫帶:

①亞熱帶季風(亞洲)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其他溫帶洲):夏季炎熱多雨,

冬季寒冷濕潤

②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涼爽,冬季溫和,全年濕

潤)

③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④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集中在夏季)

⑤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⑥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夏季涼爽濕潤,冬季冬季寒冷

干燥)

溫帶氣候分布:在溫度較低的亞熱帶地區,大陸東岸為亞熱帶季

風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如為地中海氣候;中緯度地區,大陸西

莊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叁莊為溫帶季風氣候;在大陸內部為面積

廣闊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在緯度更高的地區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寒帶:

寒帶氣候,又稱極地氣候,包括冰原氣候(終年嚴寒,主要分布

在南極大陸和北冰洋沿岸及其島嶼上)和苔原氣候(長冬無夏,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邊緣)

高原山地:高原山地氣候主要分布在一些高山高原上,終年低溫。

16、形成氣候的主要因素:①緯度因素②海陸因素③地形因素④還有

人類活動

緯度因素:緯度因素是形成氣候的基本因素,緯度低獲得熱量多,

氣溫較高,反之則相反。由此劃分為熱帶、溫帶和寒帶。

海陸因素:距海洋近且能受到海洋濕潤氣流影響的地區,一般降

水較多,而內陸地區則相反。受海洋吸熱慢的影響,海濱城市

往往叫涼爽。

地形因素:★一般情況下,海拔每升高1010米,氣溫下降6℃,

且山脈對暖濕氣流有阻擋抬升作用,使山地迎風坡和背風坡的

氣溫、降水、植被等有明顯差異。

人類活動:有些人類活動可以改善局部地區的氣候,如人工綠化,

興修水利等,但有些人類活動還可能造成當地氣候惡化甚至全

球氣候變暖,都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的增長:18世紀以前,世界人口增長十分緩慢,自18世紀

以后,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

有所下降,但人口總量還在持續增長,每年平均增加約8000萬人。

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增長速度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長率表

示,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人口出生率減去人口死亡率?,F在生活水

平提高,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嬰兒死亡率降低,使世界人口數量

持續增長?!镆话銇碚f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人口增長率低,

甚至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而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人口增長

率高?!飶娜蚍秶鷣砜?,歐洲、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亞

洲、非洲、南美洲,人口自然增長率高。亞洲是七大洲中人口最多

的,非洲是人口增長率最高的。

2、人口的分布:我們用人口密度來表示人口分布的差異,人口密度

是指某一地區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數量。

世界上四大人口稠密區:★①亞洲東部②亞州南部③歐洲④南北美

洲東部。

四個人口稀少的地方:★①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②過于潮濕的雨林

地區③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④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南極洲

則是無人定居區。

3、人口問題:

(1)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速度過快會導致一①開墾更多的土地②

消耗更多的資源③由此給環境帶來更加沉重的負擔。

(2)人口增長速度過慢會導致一①勞動力短缺②兵源不足③社會

撫養老年人負擔加重——(結論)可見,一個國家人口數量

過多或過少,人口增長速度過多或過慢,都或出現人口問題。

(3)★還表現為鄉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劇膨脹而

帶來——①住房擁擠②交通堵塞③就業困難④環境污染

★如何應對人口問題:國家應制定相應的人口政策,以促使人口增

長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4、△史:現在世界上有三大人種——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他

們是根據體質方面的差異劃分的。此外由于不同人種間的相互通

婚,世界上還有一定數量的混血人種。

人種頭發膚色眼珠鼻嘴唇

黃種人黑且直淡黃黑中正中正

白種人黃而彎白藍灰鼻梁高薄體毛較

曲多

黑種人卷曲黝黑黑鼻翼寬較厚

★不同人種雖然有體質方面的差異,但沒有優劣與貴賤之分。

人種的分布:★南北美洲三種

人種都有分布

黃種人:東亞、東南亞、北亞、南北美洲(印第安人)-4

白種人:歐洲、南北美洲、西亞、北非、印度北部、大洋洲-6

黑種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印度南部

-4

5、世界語言:聯合國工作語言有:漢語、英語、俄語、法語、阿拉

伯語、西班牙語-6。其中,★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而英語的使用范圍則最廣。

世界語言的分布:

漢語中國、東南亞部分華僑聚居區

2

英語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非洲的一些國家

6

俄語俄羅斯

1

法語法國、非洲的一些國家、加拿大部分地區

3

阿拉伯西班牙、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

語2

西班牙亞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許多國家和地區

語2

(拉丁美洲是指除加拿大和美國的美洲)

6、三大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