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13∕T 1017-2020 稻田克氏原螯蝦苗種繁育技術規程_第1頁
DB3213∕T 1017-2020 稻田克氏原螯蝦苗種繁育技術規程_第2頁
DB3213∕T 1017-2020 稻田克氏原螯蝦苗種繁育技術規程_第3頁
DB3213∕T 1017-2020 稻田克氏原螯蝦苗種繁育技術規程_第4頁
DB3213∕T 1017-2020 稻田克氏原螯蝦苗種繁育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稻田克氏原螯蝦苗種繁育技術規程2020-09-24發布2020-10-24實施宿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為文件稻田克氏原螯蝦苗種繁育技術,特制定本規程。本文件根據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要求進行編寫。本文件由宿遷市農業農村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單位:宿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宿遷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雪照、葉建勇、丁辰龍、王威、唐金玉、王宣朋、姜愛蘭、吳春、顏懷宇、郭偉成、陳浩成。工1稻田克氏原螯蝦苗種繁育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clarkii,俗稱小龍蝦)苗種繁育的術語和定義、環境條件、水稻品種選擇與收割、水草栽植、施肥、投放親蝦、飼料投喂、水質調控、蝦苗捕撈、病害預防、生產記錄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宿遷地區稻田克氏原螯蝦苗種繁育。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漁業水質標準無公害食品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產地環境條件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環溝指在離養殖池塘外埂一定距離開挖的環型溝。副埂指在環溝與稻田中間建的蓄水、攔蝦的埂。透明度表示光透入水體中的深淺程度,取決于水體的混濁度(水中各種浮游生物和懸浮物造成的混濁程度)和色度(浮游生物、溶解有機物和無機鹽形成的顏色)。親蝦2指用于苗種繁育的種蝦。4環境條件4.1稻田選擇一般選擇稻蝦種養池塘進行克氏原螯蝦苗種繁育,同時符合NY/T5010和NY/T5361的規定。面積13340m2~33350m2為宜,土質以粘土為佳。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排灌方便,養殖場周圍3km內無污染源,水質符合NY5051和GB11607的規定。在離池塘外埂2.5m~3m處開挖,一般上寬4m~6m,底寬2m~3m,溝深田面以下1.2m~1.5m,坡比1: (2~3)。環溝開挖面積應不超過稻田的10%。環溝底部淤泥層不超過10cm,開溝挖出的泥土在四周作埂,埂高一般1m~1.5m,頂寬2m~3m。4.3通道建設選擇環溝的一角建設交通平臺或建一小橋,作為農機具進出通道。副埂高20cm~40cm、寬30cm~504.5進排水系統進、排水口分開,各自在塘口的一角,進水口在上端,出水口在底端,進水口用25目篩絹網過濾。4.6防逃設施田埂上設立防逃設施。防逃材料可用聚乙烯網或者防逃板。選擇寬度在60cm左右的網布,在池埂邊埋入土深15cm~20cm,留出地面40cm左右,上部要縫鈣塑板,鈣塑板高20cm左右。每3m~5m用毛竹、木柱固定。5水稻品種選擇和收割5.1水稻品種選擇水稻品種應選擇抗病、抗倒伏、食味性好的中熟中粳或雜交中秈稻。收割水稻留茬高度應大于40cm,收割后將秸稈曬干,并壘成條狀或垛狀。6水草栽植6.1水草品種主要有伊樂藻、水花生等。水花生在環溝外埂內側種植,伊樂藻在田面和環溝兩側水面以下坡面上種植。36.2栽植密度田面種植伊樂藻,田塊中間呈條塊移栽,種草帶寬不超過1m,株行距為50cm×50cm,間隔7m~10m,環溝種植水花生,水草覆蓋率30%~60%左右。7.1施足基肥環溝及田面上水后,在親蝦投放前5d~7d,施經充分發酵的豬、牛糞或其它有機肥培養浮游生物,用量為200kg/667m2~500kg/667m2。7.2培育活餌基肥培育出藻類后,隨著水草生長,應少量多次追肥,保持水體內藻類的穩定,在使用基肥和追肥的過程中,應搭配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劑培育浮游生物。8投放親蝦親本投放前7d~10d,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清塘消毒,分別化漿全池潑灑。水深田面以上10cm左右,生石灰用量為100kg/667m2~150kg/667m2,漂白粉用量為10kg/667m2~15kg/667m2。8.2投放時間與規格宿遷地區親蝦投放時間選擇在8月~9月。8.3親蝦質量要求逐個挑選附肢齊全、活力強、規格整齊的個體作為親蝦,規格30只/kg左右。親蝦應來自兩個以上不同的區域。投放時要求選擇晴天早上或者傍晚進行,先用稻田水浸泡一至兩次,每次3min~5min,放養時用2%~3%的食鹽水浸浴5min左右。放養池塘在放養前一天取水放試水蝦,24h內蝦無不良反應,確保水質無毒后再放養。發現水質有藥物殘留或者氨氮、亞硝酸鹽等較高時,采用芽孢桿菌、維C等解毒藥物全池潑灑,同時符合NY5071的規定。8.5親蝦密度親蝦投放量為20kg/667m2~75kg/667m2,根據苗種生產實際需要量而定。9飼料投喂9.1投喂飼料品種親蝦投放后應適時強化培育,選擇蛋白質含量32%~36%的優質配合飼料,輔以豆粕、花生餅等農副產品,同時符合NY5072的規定。4投放親蝦后,應及時投喂優質配合飼料,一般日投飼量為親蝦體重的6%~8%,且分2次投喂,一般早晨7:00至8:00投30%,傍晚5:00至6:00投70%。陰雨天減少投喂量或不投。從11月底開始至翌年1月底,水溫逐漸降低,克氏原螯蝦攝食量逐漸減小至不攝食,宜少投喂或不投喂;翌年2月份隨著水溫逐步升高,發現有親蝦和蝦苗出洞覓食時,開始投喂仔蝦飼料,投喂方法和投喂量同親蝦,同時輔以每天潑撒豆漿1.5kg/667m2和魚粉糊2kg/667m2。3月份親蝦出洞后及時投放大眼地籠捕獲親蝦上市。水質“肥、活、嫩、爽”,透明度30cm左右。9月底10月初,降低水位至田面以上10cm左右;11月至12月份,隨氣溫降低水位慢慢抬升至30cm~40cm,讓秸稈緩慢腐爛,施用200g/667m2~300g/667m2EM菌液等生物制劑調水;翌年1~2月氣溫最低時,保持最高水位,一般為田面以上50cm~60cm;3月底4月初捕撈蝦苗時將水位降低至30cm左右,直至降到環溝底部捕凈蝦苗,排放水符合SC/T9101的規定。4月上旬,根據市場需求,采用小網眼地籠捕撈蝦苗,捕撈宜在傍晚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