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壓配用電設備設施狀態在線監測-第5部分:系統測試》_第1頁
《中低壓配用電設備設施狀態在線監測-第5部分:系統測試》_第2頁
《中低壓配用電設備設施狀態在線監測-第5部分:系統測試》_第3頁
《中低壓配用電設備設施狀態在線監測-第5部分:系統測試》_第4頁
《中低壓配用電設備設施狀態在線監測-第5部分:系統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29.120.99

CCSF30

CET/CESXXXXXXX

-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標準

T/CESXXX-XXXX

中低壓配用電設備設施在線監測

第5部分:系統測試

Specificationofonlineconditionmonitoringformediumandlowvoltage

distributionandcustomerequipmentandfacilities-Part5:Systemtest

(征求意見稿)

(2023年10月16日)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發布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Ⅱ

T/CESXXXXXXX

-

中低壓配電設備設施在線監測第5部分:系統測試

1.范圍

本部分規定了中低壓配用電設備設施的試驗方法及要求。

本部分適用于中低壓配用電設備設施在線監測中的傳感器、終端、低功耗無線通信、主

站等,其他在線監測裝置可參考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35086-2018MEMS電場傳感器通用技術條件

GB/T7665-2005傳感器通用術語

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6587-2012電子測量儀器通用規范

GB/T28179-2011電工電子產品環境意識設計環境因素的識別

GB/T6388運輸包裝收發貨標志

GB/T2423.1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A:低溫

GB/T2423.2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

GB/T2423.3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Cab:恒定濕熱試驗

GB/T2423.4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Db交變濕熱(12h+

12h循環)

GB/T2423.6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Eb和導則:碰撞

GB/T2423.10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Fc:振動(正弦)

GB/T2423.22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N:溫度變化

GB/T2423.24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Sa:模擬地面上的太陽輻射及其試

驗導則

GB/T17626.2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GB/T17626.3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GB/T17626.4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GB/T17626.5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

GB/T17626.6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試驗

GB/T17626.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

GB/T17626.9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脈沖磁場抗擾度試驗

GB/T17626.10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阻尼振蕩磁場抗擾度試驗

GB/T17626.11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抗擾度試驗

GB/T17626.1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阻尼振蕩波抗擾度試驗

GB/T10125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

GB/T16422.2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第2部分:氙弧燈

GB/T16422.3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第3部分:熒光紫外燈

GB/T3512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熱空氣加速老化和耐熱試驗

1

T/CESXXXXXXX

-

GB/T9361計算機場地安全要求

GB/T4796-2017環境條件分類環境參數及其嚴酷程度

GB/T42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

GB/T11287電氣繼電器第21部分第1篇:振動試驗(正弦)

GB/T14537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的沖擊與碰撞試驗

GB/T11022-2011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標準的共用技術要求

GB/T14598.3電氣繼電器第5部分: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的絕緣配合要求和試驗

NB/T42086-2016無線測溫裝置技術要求

DL/T721-2013配電網自動化系統遠方終端

2

T/CESXXXXXXX

-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在線監測系統

由傳感器、智能匯聚終端、通信網絡、主站組成的可實現數據遠方傳輸,遠方控制等功

能。

4.試驗條件

除非另有規定,正常試驗大氣條件不應超出下列范圍:

a)環境溫度15℃~35℃(戶外試驗不做要求);

b)相對濕度25%~75%;

c)大氣壓力86kPa~106kPa

注:在每一項目的試驗期間,大氣環境條件應相對穩定;基于某種原因,設備不能在上述條件下進行試驗時,應把

實際氣候條件記錄在檢驗報告中。當有關標準要求嚴格控制環境條件時,應在該標準中另行規定。

5.傳感器與終端試驗

5.1.結構和外觀檢查

結構和外觀檢查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目測和觸摸。

b)傳感器結構和外觀,根據第2部分5.3a)、b)、c)、d)中描述的要求逐項進行檢查;

c)匯聚終端結構和外觀,根據第2部分6.3a)關于結構描述的要求,及6.3c)中關于結

構描述的要求逐項進行檢查。

5.2.基本功能測試

5.2.1.一般規定

基本功能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按照現場配置方案組成在線監測系統,給監測裝置通電,施加相應的信號。

b)合格判據:分項檢驗在線監測裝置是否具有第2部分5.6、6.8所描述的各項功能。

5.2.2.對時功能測試

對時和守時功能試驗:

a)對時功能測試:將被測試設備接入標準時鐘源,其對時精度需滿足第2部分6.6a)、

b)所描述的要求。

b)守時功能測試:使被測試設備進入鎖定狀態,30min后斷開標準時鐘源,此時被測

試設備進入守時狀態,繼續運行120min后,測試被測試設備輸出時間準確度,應滿足DL/T

1100.1-2009中5.5的要求。

5.3.工作電源測試

5.3.1.電池性能試驗

3

T/CESXXXXXXX

-

5.3.1.1.續航時間試驗

準備相同型號的1年內生產未使用過的電池,并按照以下方法進行試驗,電池供電時間

應大于6年。

a)使用功耗儀在額定電壓、2次無線通信間隔為5min的條件下測量傳感器功耗1h,分別

得出最大工作電流Imax(mA)、平均工作電流Ix(mA)、單次平均工作時間Tx(min)、

平均休眠電流Is(mA);

b)以最大工作電流Imax為放電電流,傳感器最小工作電壓為截止電壓對電池進行放電,

得到電池的可用容量C(mAh)。默認在20℃測量,嚴寒地區可選擇在-10℃、-25℃、

-40℃下測量。

c)當傳感器設計2次通信間隔為Tn(min)時,電池設計續航時間T(h)為:T=k1×C/k2

×{[Ix×Tx×60/Tn+Is×(60-Tx×60/Tn)]}

其中:

k1——自損耗系數,電池長時間運行會產生自放電,減小電池容量,一般取值0.8;

k2——老化系數,通信元件老化后,可能會造成重傳次數增加、元件功耗增加,一般取

值1.2。

5.3.1.2.高溫試驗

高溫測試按照GB/T2423.2方法開展,嚴酷等級為+85℃,持續8h。測試過程中電池以

標稱最大可持續放電電流恒電流放電,測試后觀察1h。試驗過程中及試驗后電池不應膨脹、

泄漏、冒煙、著火、爆炸。

5.3.1.3.低溫試驗

準備未使用過的電池,并按照以下方法進行試驗,試驗過程中及試驗后電池不應膨脹、

泄漏、冒煙、著火、爆炸。

a)測量電池正負極輸出電壓,與標稱值差距不應大于5%;

b)使用功耗儀在額定電壓、2次無線通信間隔為5min的條件下測量傳感器功耗1h,分別

得出最大工作電流Imax、單次平均工作時間Tx、平均休眠電流Is;

c)在-40℃的恒溫箱內下貯存電池24h;

d)對電池進行放電。放電以Is為基礎電流,每5min進行一次脈沖放電。脈沖放電電流為

Imax,脈沖放電時間為Tx。放電持續24h,電池全過程輸出電壓不應小于傳感器最低工

作電壓。

5.3.2.太陽能電池性能試驗

將傳感器數據采集、發送周期調至10min,將傳感器電池進行標準充電,充滿后在無光

照條件下運行。電池在滿容量情況下單獨供電時間不少于30天,運行期間數據缺失率不高

于1%。

5.4.環境適應性測試

5.4.1.一般規定

將受試監測裝置與主機連接成在線監測系統,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被測參量在監測

裝置的有效測量范圍內。試驗時智能匯聚終端、顯示終端以及模擬被測參量的部件可在正常

環境中,受試裝置放置于專門的試驗環境中。

如果監測裝置采用無線通信方式,且當監測裝置放置在專門的試驗環境之后,通信信號

被屏蔽,試驗時允許引出天線。

5.4.2.低溫試驗

4

T/CESXXXXXXX

-

按照GB/T2423.1中規定的試驗方法和要求,并在下述條件下進行試驗:

a)I級:試驗溫度:-25℃,持續時間:72h;

b)II級:試驗溫度:-40℃,持續時間:72h;

c)III級:試驗溫度:-55℃,持續時間:72h;

d)傳感器采集時間間隔為默認采樣間隔;

e)統計試驗期間數據缺失率。數據缺失率=(數據缺失點數/應采集數據點數)×100%。

f)在試驗期間及試驗后,傳感器在規定的限值內性能正常,且無鼓包、裂紋、開裂等現象,

試驗期間數據缺失率應小于1%。

5.4.3.高溫試驗

按GB/T2423.2中規定的試驗方法和要求,在下述條件下進行試驗:

a)I級:試驗溫度:+70℃,持續時間:72h;

b)II級:試驗溫度:+85℃,持續時間:72h;

c)III級:試驗溫度:+125℃,持續時間:72h;

d)傳感器采集時間間隔為默認采樣間隔;

e)統計試驗期間數據缺失率。數據缺失率=(數據缺失點數/應采集數據點數)×100%;

f)在試驗期間及試驗后,傳感器在規定的限值內性能正常,且無鼓包、溢流、裂紋、開裂

等現象,試驗期間數據缺失率應小于1%。

5.4.4.恒定濕熱試驗

按GB/T2423.3中規定的試驗方法和要求,按照GB/T2423.3中4.2推薦溫度和濕度進行

試驗,試驗后對試驗樣品的外觀進行檢查,對其電氣和機械性能進行檢測,應滿足第2部分

功能電氣和機械性能要求。

5.4.5.交變濕熱試驗

裝置在工作狀態下,按GB/T2423.4中規定的試驗方法和要求,在下述條件下進行試驗:

a)試驗上限溫度:+55℃;

b)持續試驗時間48h,試驗周期48h(2個循環);

c)一個周期24h包括:

1)在3h內升溫至上限溫度;

2)保持上限溫度直到從周期起點開始計算的12h;

3)在接下來的3h到6h溫度降至25℃,如果在前1.5h內溫度下降的較快,則要求在

3h內下降至25℃;

4)溫度始終保持在25℃,直至一個周期24h結束。

d)傳感器采集時間間隔為默認采樣間隔;

e)統計試驗期間數據缺失率。數據缺失率=(數據缺失點數/應采集數據點數)×100%;

f)在試驗期間及試驗后,傳感器在規定的限值內性能正常,且試驗期間數據缺失率應小于

1%。

5.4.6.溫度變化(沖擊)試驗

傳感器在非工作狀態下,按照GB/T2423.22中規定的試驗方法和要求,在下述條件下

進行試驗:

a)低溫:-40℃;

b)高溫:+70℃;

c)暴露時間:3h;

d)溫度變化速率:1℃/min;

e)循環次數:5次;

5

T/CESXXXXXXX

f)試驗后傳感器在規定的限值內性能正常,且無鼓包、溢流、裂紋、開裂等現象。-

5.4.7.鹽霧腐蝕試驗

按照GB/T10125中規定的試驗方法和要求,對傳感器表面進行鹽霧腐蝕試驗。試驗方

法選取如下二種之一:

a)乙酸鹽霧試驗:試驗箱內溫度為35℃±2℃,溶液Ph=3.1~3.3,保持144h(6天);

b)銅加速乙酸鹽霧試驗:試驗箱內溫度為50℃±2℃,溶液Ph=3.1~3.3,保持24h(1天);

c)目測觀察,傳感器表面應無腐蝕產物,以及點蝕、裂紋、氣泡等腐蝕缺陷。

5.4.8.老化試驗

根據傳感器使用材料及電源線、信號線情況,選擇如下一項或多項試驗項目:

a)熒光紫外老化:按照GB/T16422.3中規定的試驗方法和要求進行試驗,暴露時間為168h;

b)氙燈老化:按照GB/T16422.2和GB/T2423.24中規定的試驗方法和要求進行試驗,暴

露時間為168h;

c)熱老化:按照GB/T3512中規定的試驗方法和要求進行試驗,暴露時間為168h。

5.5.絕緣性能測試

5.5.1.絕緣電阻試驗

在正常試驗大氣條件下,按第2部分表20要求對各被試回路進行絕緣電阻試驗。測試

前應斷開被試回路與外部的電氣連接。測試結果應滿足第2部分技術條件的要求。

注1:傳感器測試結果應滿足第2部分表20的要求。

注2:智能匯聚終端測試結果應滿足第2部分表24的要求。

5.5.2.介質強度試驗

在正常試驗大氣條件下,對各被試回路進行介質強度試驗。試驗前,除被試回路外,其

余回路應等電位互聯并接地。試驗過程中及試驗后,裝置不應發生擊穿、閃絡及元器件損壞

現象。

5.5.3.沖擊電壓試驗

在正常試驗大氣條件下,對各被試回路進行沖擊電壓試驗。試驗前,除被試回路外,其

余回路應等電位互聯并接地。試驗過程中及試驗后,裝置不應發生擊穿、閃絡及元器件損壞

現象。

注1:傳感器測試結果應滿足第2部分表20的要求。

注2:智能匯聚終端測試結果應滿足第2部分表24的要求。

5.6.電磁兼容性能試驗

5.6.1.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按GB/T17626.2的規定和方法進行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嚴酷等級為4級:

試驗部位為裝置外殼。

b)合格判據:在施加干擾的情況下,監測裝置應滿足第2部分表22、28的性能判據要求。

5.6.2.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6

T/CESXXXXXXX

-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按GB/T17626.3的規定和方法進行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嚴酷等級為

3級;試驗部位為裝置外殼或核心部件。

b)合格判據:在施加干擾的情況下,監測裝置應滿足第2部分表22、28中的性能判據要求。

5.6.3.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按GB/T17626.4的規定和方法進行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嚴酷等級

為4級:試驗部位為裝置電源端口和數據端口。

b)合格判據:在施加干擾的情況下,監測裝置應滿足第2部分表22、28中的性能判據要求。

5.6.4.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按GB/T17626.5的規定和方法進行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嚴酷等級為4

級;試驗部位為裝置的電源端口。

b)合格判據:在施加干擾的情況下,監測裝置應滿足第2部分表22、28中的性能判據要求。

5.6.5.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試驗

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按GB/T17626.6的規定和方法進行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試驗:嚴酷

等級為3級:試驗部位為裝置電源端口和數據端口。

b)合格判據:在施加干擾的情況下,監測裝置應滿足表22、28中的性能判據要求。

5.6.6.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

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按GB/T17626.8的規定和方法進行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嚴酷等級為5級;

試驗部位為裝置外殼。

b)合格判據:在施加干擾的情況下,監測裝置應滿足表22、28中的性能判據要求。

5.6.7.脈沖磁場抗擾度試驗

脈沖磁場抗擾度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按GB/T17626.9的規定和方法進行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嚴酷等級為5級:

試驗部位為裝置外殼。

b)合格判據:在施加干擾的情況下,監測裝置應滿足表22、28中的性能判據要求。

5.6.8.阻尼振蕩磁場抗擾度試驗

阻尼振蕩磁場抗擾度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按GB/T17626.10的規定和方法進行阻尼振蕩磁場抗擾度試驗:嚴酷等級為

級:試驗部位為裝置外殼。

b)合格判據:在施加干擾的情況下,監測裝置應滿足表22、28中的性能判據要求。

7

T/CESXXXXXXX

-

5.6.9.電壓暫降抗擾度試驗

電壓暫降抗擾度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按GB/T17626.11的規定和方法進行電壓暫降抗擾度試驗:嚴酷等級為第類:

試驗部位為裝置的電源端口。

b)合格判據:在施加干擾的情況下,監測裝置應滿足表22、28中的性能判據要求。

5.7.機械性能試驗

5.7.1.振動試驗

振動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按GB/T11287中的規定和方法進行振動耐久試驗:嚴酷等級為級。

b)合格判據試驗結束后,監測裝置不應發生緊固件松動、機械損壞等現象。

5.7.2.沖擊試驗

沖擊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GB/T14537中的規定和方法進行沖擊耐久試驗:嚴酷等級為1級。

b)合格判據:試驗結束后,監測裝置不應發生緊固件松動、機械損壞等現象。

5.7.3.碰撞試驗

碰撞試驗要求如下:

a)試驗方法:按GB/T14537中的規定和方法進行碰撞試驗:嚴酷等級為1級。

b)合格判據:試驗結束后,監測裝置不應發生緊固件松動、機械損壞等現象。

5.8.外殼防護性能試驗

5.8.1.防塵

按GB4208中規定的試驗要求和試驗方法進行:

a)傳感器設備的外殼為單層結構時,防護等級應滿足GB/T4208中規定的IP65要求;外殼

為雙層結構時,外層防護等級應滿足GB/T4208中規定的IP54要求,內層防護等級應

滿足IP65要求。

b)安裝在戶外的智能匯聚終端,防護等級不得低于GB4208規定的IP55的要求。安裝在遮

蔽場所的終端,防護等級不得低于IP54。安裝在室內的智能匯聚終端,防護等級應滿

足不得低于IP20的要求;

5.8.2.防水

a)傳感器設備的外殼為單層結構時,防護等級應滿足GB/T4208中規定的IP65要求;外殼

為雙層結構時,外層防護等級應滿足GB/T4208中規定的IP54要求,內層防護等級應

滿足IP65要求。

b)安裝在戶外的智能匯聚終端,防護等級不得低于GB4208規定的IP55的要求。安裝在遮

蔽場所的終端,防護等級不得低于IP54。安裝在室內的智能匯聚終端,防護等級應滿

足不得低于IP20的要求;

6.網絡節點功能和性能測試

8

T/CESXXXXXXX

-

按照現場配置方式組成中低壓配電設備設施在線監測系統,給監測裝置通電,施加相應

激勵信號。

a)匯聚型通信節點應滿足標準第二部分T/CECXXXX.2中7.1要求。

b)終端型通信節點應滿足標準第二部分T/CECXXXX.2中7.2要求。

7.主站測試

按照本規范第1部分6.2搭建測試系統,測試主站功能滿足本標準第4部分第6章、第

7章的相關要求。

8.檢驗規則

8.1.檢驗類別

裝置檢驗分為型式試驗、出廠試驗、交接試驗和現場試驗四類。試驗項目按表1的規定

進行。

表1中低壓配用電設備設施在線監測傳感器檢驗項目

型式出廠試交接試現場試

序號檢驗項目依據標準條款

試驗驗驗驗

1結構和外觀檢查●●●●

2基本功能測試●●●●

3工作電源測試●●●●

4低溫試驗GB/T2423.1●○○○

5高溫試驗GB/T2423.2●○○○

6恒定濕熱試驗GB/T2423.3●○○○

7交變濕熱試驗GB/T2423.4●○○○

溫度變化(沖擊)試

8GB/T2423.22●○○○

9鹽霧腐蝕試驗GB/T10125●○○○

GB/T16422.3、

GB/T16422.2、

10老化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