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拿來主義》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12《拿來主義》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12《拿來主義》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12《拿來主義》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12《拿來主義》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拿來主義》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必修上冊12《拿來主義》教案

情境任務:

今天,我們一起走近“尋藥之人"魯迅,走進他為“新舊文化決戰”找到的“藥"——《拿來主義》,感受其“藥性”(文學性&議論性),為這味“藥"撰寫簡易“藥品說明書”,其中應包含以下內容:

主要成分(何為拿來);功能主治(寫作背景);

用法用量(如何拿來);注意事項(現實意義)。

教學目標:

1.通過篩選、提煉文本內容,能夠理清文章的論證過程、理解作者觀點。

2.學習文章嚴謹的論述和形象的說理方式,并體會其藝術效果。

3.了解雜文的議論性和文學性相結合的特點,體會魯迅雜文強烈的現實針對性。

教學重難點:

通過篩選、提煉文本內容,能夠理清文章的論證過程、理解作者觀點;學習文章嚴謹的論述和形象的說理方式,體會魯迅雜文強烈的現實針對性。

教學過程: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詩集:《野草》

雜文集:《墳》《而已集》《二心集》《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等。

文體知識:

本文選自《魯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雜文》,“且介"讀作“租界”,因為有一段時間,魯迅先生住在上海閘北帝國主義越界筑路的區域,這個地區有“半租界"之稱。魯迅先生有很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對帝國主義十分憎恨,因此將“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標明這些雜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間里寫的,將“租"與“界”的“禾"與“田”去掉,表示魯迅先生不愿將自己國家的“禾"與“田”讓給帝國主義。二字形象地諷刺了當時國民黨統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現實。

雜文是一種文藝性政論文,主要指“五四"以來,以魯迅為代表的那種精辟、犀利,帶有濃烈的文藝色彩的議論文章。

特點:

1.短小、活潑、犀利、雋永。2.兼具議論性與文藝性。

3.題材廣泛,形式多樣。4.大中取小,小中見大。

“雜文有時確很像一種小小的顯微鏡的工作,也照穢水,也看濃汁;在風沙撲面、狼虎成群的時候,乃匕首和投槍,要鋒利而切實。”(魯迅)

寫作背景:

“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反動政府從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奉行一條徹頭徹尾的賣國投降路線,實行反革命文化“圍剿”,主張“全盤西化"。

英美帝國主義除了踐踏我國領土主權,瘋狂掠奪我國經濟資源外,還用腐朽沒落的西方文化腐蝕我國人民,進行軍事、經濟、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們對于外來的東西產生“盲目排外思想”。

任務一:我知“拿來"適應癥

活動一:整體感知,梳理文章脈絡

1.“拿來主義”的觀點是在哪一段提出的?然后又是從哪一段開始闡述的

明確:第5段提出,第7段正面闡述。

2.觀點在行文中間才出現,之前都做了什么?

明確:在“拿來主義"之前,先談到了“閉關主義”“送去主義"送來主義”幾種情況。

活動二:合作探究,分析論證邏輯

1.閱讀課文1-7段,在“拿來主義之前作者闡述了哪些主義?完成下面表格。

實質做法后果作者態度

閉關主義奉行閉關自守政策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被打破大門諷刺否定(反語)

送去主義國民政府賣國政策(古董、古畫、新畫、活人)送(由物到人)亡國滅種,淪為乞丐揭露批判(反語)

送來主義帝國傾銷剩余物資,對華經濟文化侵略鴉片、廢槍炮、電影、香粉、小東西等大受其害,一概排斥主動去“拿"

2.作者是用什么論證方法否定“送去主義”的?具有怎樣的作用?

尼采類比論證中國作用

自詡是太陽自詡地大物博諷刺和批判送去主義的愚蠢可笑。

光熱無窮煤礦豐富

只是給予,不想取得只送去,不拿來

發瘋而死亡國滅種

補充概念:

類比論證是一種通過已知事物(或事例)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或事例)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

3.說說“拋來"拋給”“送來"拿來”有什么區別。

明確:

拋來:是隨意的,把無用的東西送人,是中性詞。

拋給:是惡意的給予,意味著輕蔑,侮辱。

送來:是特意的,是“拋給’的冠冕的說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來,居心叵測。

拿來:是主動獲取。“拿來"的是經過挑選的有用的東西。

拋來≠拋給拋給=送來送來≠拿來

任務二:我知“拿來”藥成分

什么是“拿來主義"?

明確: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運用腦髓——獨立思考有主見

放出眼光——要看得清有辨別力

自己來拿——主動選擇自己拿

任務三:我知“拿來”藥用法

活動一:閱讀第八段,思考文中出現的大宅子是指什么?對待大宅子文中一共出現了幾種處理方式,作者對這些方式持什么態度?

明確:大宅子——文化遺產(比喻論證)

喻體態度本質

孱頭怕污染、徘徊不敢走進門不敢接受的逃避主義

昏蛋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全盤否定的虛無主義

廢物羨慕舊主人,欣欣然接受一切全盤肯定的投降主義

活動二:“拿來主義"者是全不這樣的。閱讀第九段,看看拿來主義是如何處理“大宅子”的?文中的魚翅、鴉片、煙槍和姨太太分別代表了什么?這是用了哪種論證方法?

明確:先占有后挑選,吸取精華,剔除糟粕。

對象具體所指做法論證方法

魚翅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吃掉——吸取精華比喻論證

鴉片精華與糟粕并存部分送藥房——批判吸收

煙槍和煙燈文化遺產中的舊形式送一點進博物館,其余毀掉

姨太太文化遺產中的糟粕驅散摒棄

概念補充:

比喻論證,簡稱喻證法,是指用具體生動的事物來形象地證明抽象道理的論證方法,其本質是化虛為實。比喻論證的作用是深入淺出,生動形象地證明觀點,使觀點更為清晰,讀者更易理解。

活動三:閱讀第十段,思考以下問題:

1.我們究竟應當怎樣對待文化遺產呢?—總之,我們要拿來。

2.拿來之后怎樣區別對待呢?—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

3.正確對待文化遺產有什么積極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

4.怎樣才能做到正確對待文化遺產?—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

5.實行拿來主義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明確:論證結構梳理

閉關主義: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

送去主義:送古董、送畫、送活人

送來主義:鴉片、廢槍炮、香粉、電影

——為什么要實行拿來主義(為什么)(破)

拿來主義: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什么是拿來主義(是什么)(立)

錯誤態度:孱頭、昏蛋、廢物

正確態度:占有、挑選

——拿來主義怎么做(怎么辦)(破)(立)

第一部分(1-4)揭露批判“送去主義”,樹立自己的觀點。為何要“拿來”

第二部分(5-9)闡明“拿來主義"的具體內容及做法。什么是“拿來”?

第三部分(10)實行“拿來主義"對創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義。怎樣“拿來”?

總結全文:

本文批判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賣國主義政策和一些人對待文化遺產的錯誤態度,闡明了批判繼承文化遺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確的繼承和借鑒乃是建設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概念補充:

破立結合,“立"是證明自己的觀點、主張正確,而“破”則是對片面的、錯誤的、反動的觀點進行批駁,破立結合是在反駁錯誤觀點的同時,要注意確立正確觀點,這就是邊破邊立,先破后立,破立結合。

任務四:我知“拿來"須注意

魯迅對文化遺產的見解,跟毛澤東同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的意見是一致的。《拿來主義》寫于1934年,當下還有其現實意義嗎?請結合當下中外文化現象進行闡釋。

明確:

電影《封神》第一部實現了將近30億的票房。電影內容取材于中國本土歷史神話“封神演義”,但音樂卻是民族樂器跟西方交響樂的結合,還有場面、特效甚至敘事方式,都極具好萊塢特質。影片的成功離不開對中西優秀文化的借鑒吸收。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他的頒獎詞是“通過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