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卷)2025年中考地理第三次模擬考試(A4考試版)_第1頁
(安徽卷)2025年中考地理第三次模擬考試(A4考試版)_第2頁
(安徽卷)2025年中考地理第三次模擬考試(A4考試版)_第3頁
(安徽卷)2025年中考地理第三次模擬考試(A4考試版)_第4頁
(安徽卷)2025年中考地理第三次模擬考試(A4考試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安徽卷)地理(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40分)注意事項:1.地理試卷共兩大題13小題,滿分40分。地理與生物學的考試時間共90分鐘。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共10題,2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答案涂在答題卡上)圖示意世界某區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示區域位于(

)A.非洲 B.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2.圖示區域主要地形類型是(

)A.平原 B.丘陵 C.盆地 D.高原3.基洛薩的地理坐標是(

)A.(6°N,37°E) B.(6°N,37°W)C.(6°S,37°E)D.(6°S,37°W)讀世界某區域圖,完成下面小題。4.當圖示盛行風控制該地區時,A河最可能出現(

)A.枯水期 B.汛期 C.結冰期 D.凌汛期5.下列關于B國自然地理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形以高原、平原為主,耕地面積廣大B.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C.恒河水量豐富,全年水流平穩,有利于航運D.西瀕孟加拉灣,東臨阿拉伯海2021年10月31日,首批45噸重的阿富汗松子,乘貨機順利發往上海浦東機場。11月6日上海進口博覽會上,這12萬罐手剝松子被銷售一空,成交額突破千萬,成為中國幫助阿富汗人民擺脫貧困走向幸福生活的縮影。讀圖和資料,完成下列各題。6.選擇用貨機運輸松子的原因有(

)①阿富汗為內陸國②運輸距離較遠③航空運費較低④產品的價值較低⑤產品不易保存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7.發展中國家間加強這類經濟合作可以(

)A.增加出口國的收入 B.不斷促進南北對話C.消除區域經濟差異 D.滿足全球市場需求8.2021年5月11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下表為我國歷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一覽。從一普到七普,我國(

)A.城鎮化率一直在降低B.平均家庭戶人口數一直在減少C.總人口持續增長D.人口性別比得到了極大改善民勤地區現已成為我國沙塵暴四大策源地之一。閱讀下列資料回答下列小題:9.民勤綠洲水資源最充沛的季節及原因是(

)A.春季—季節性積雪融水多 B.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多C.秋季—地下水補給多 D.冬季—暴雪融水多10.導致近50年來,民勤綠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A.全球變暖,石羊河水量明顯減少 B.流域內用水量增加,上游來水減少C.大量地表徑流在沙漠地區下滲 D.草原破壞使地表徑流減少非選擇題(共3小題,20分)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20分,答案答題卡上)11.(本題6分,每空1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第24屆冬奧會將于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國北京市和河北省張家口聯合舉行。下圖為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分布圖。(1)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分布的共同特點是位于半球緯度地區。洲是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最多的地區。(2)舉辦冬奧會需要的自然條件比較苛刻,其中雪上項目一般選擇有地形,1月份氣溫(“大于”或“小于”)0℃的城市舉辦。(3)因疫情影響,美國的杰克無法參加北京冬奧會。他想知道中國北京的位置,最適合查找的地圖是(

)A.世界政區圖 B.世界地形圖 C.中國氣候圖 D.中國政區圖12.(本題8分,每空1分)圖1是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圖2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人口地理界線以_____(東/西)人口稠密,也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產區,年降水量約在_______mm以上,土地利用類型以___________和林地為主。(2)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3.(本題6分,每空1分)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圖材料二:長江三角洲主要產業演變情況(下表).時間主要產業20世紀70年代傳統手工業20世紀80年代輕紡工業20世紀90年代初期家用電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信息產業、汽車制造、化學工業21世紀新材料、新能源、現代設備制造(1)皖江城市帶中,雙核是和蕪湖,其成為該城市帶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2)長江三角洲主要產業演變的特點是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變為密集型產業。

(3)產業演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