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890-2024 公路工程蜂格護坡技術規范_第1頁
DB23-T 3890-2024 公路工程蜂格護坡技術規范_第2頁
DB23-T 3890-2024 公路工程蜂格護坡技術規范_第3頁
DB23-T 3890-2024 公路工程蜂格護坡技術規范_第4頁
DB23-T 3890-2024 公路工程蜂格護坡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12-09發布2025-01-08實施I 1 1 14材料與結構 3 3 4 5 55設計 65.1一般規定 65.2蜂格網錨固 7 7 8 5.7填充材料 5.8植物群落 6.1一般規定 6.3坡面平整 6.4蜂格網安裝 6.5填料填充 6.7種植植被 6.8種植養護 7質量檢驗 7............................7.1一般規定 DB23/T3890—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黑龍江道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公路建設中心、黑龍江省交投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黑龍江農墾建工路橋有限公司、黑龍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金蜂巢工程材料開發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鄭弘、劉勵燁、肖澤玉、高建國、史云龍、徐浩、趙云辰、田宏偉、王禹斑、馬海龍、王興、王海峰、史梁、段文佳、賀詠楠、王衛中、程銳、祖發金、黃之松、田德輝、姜廣袤、仝運濤、趙海峰、李亞軍、李偉濤、李玉生、王旭、付萬程、王一寧、張紹駿、申思杭、趙娣、喬支福、周正、徐曉冰、張波、趙賀剛。1公路工程蜂格護坡技術規范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公路工程蜂格護坡技術材料與結構、設計、施工及質量檢驗。本文件適用于公路工程邊坡防護,其它護坡等類似工程可參照執行。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GB/T1499.2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T1633熱塑性塑料維卡軟化溫度(VST)的測定GB/T1842塑料聚乙烯環境應力開裂試驗方法GB/T5270金屬基體上的金屬覆蓋層電沉積和化學沉積層附著強度試驗方法評述GB/T5470塑料沖擊法脆化溫度的測定GB/T5750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10125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GB/T11546.1塑料蠕變性能的測定第1部分:拉伸蠕變GB/T16422.2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第2部分:氙弧燈GB/T17219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17391聚乙烯管材與管件熱穩定性試驗方法GB/T19274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室GB/T36800.2塑料熱機械分析法(TMA)第2部分:線性膨脹系數和玻璃化轉變溫度的測定JTGD30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F80/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第一冊土建工程JTG/T3610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TD33公路排水設計規范YB/T5295密封鋼絲繩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蜂格網基于蜂窩約束技術,由長條形高分子復合材料,經超聲波焊接而成,展開呈近似蜂巢形狀的三維網。2組間連接件將兩組或兩組以上蜂格網連接為一體的構件。組間連接孔蜂格網短邊中用于蜂格網組間連接,橫向或縱向網組端頭子母螺絲圓形穿接孔。透水孔片材上用于透水和錨固植物根系的圓孔陣列。邊坡坡體上用于固定蜂格網的桿件。植物錨塊在長桶形育苗缽中放入調配并適宜相應植物生長的土壤基質,由深根系與淺根系種子培育兩年以上的預制長條狀錨固塊。加筋繩與坡頂錨固樁綁扎,通過串接來牽拽蜂格網的封塑鋼絲繩。加筋繩串接孔蜂格網短邊中用于加筋繩串接的圓孔。基質填料由種植土、保水劑、黏結劑、肥料、植物纖維、水等混配而成的材料。在蜂格網內填充的泥土、沙石或經調配的基質填料等材料。34材料與結構4.1蜂格網片材4.1.1蜂格網片材由高分子復合材料制成,片材兩面均宜有加筋三維網狀花紋和圓形通孔陣列,底邊宜為鋸齒狀,蜂格網見圖1。15648377圖1蜂格網4.1.2蜂格網片材可按性能指標分為A、B、C三類,性能指標應符合表1的規定。4表1片材性能指標表片材拉伸強度(有孔)中間℃維卡軟化溫度℃氧化誘導時間持率(550w/150h)%片材環保檢測/環境應力開裂F?0h標稱伸長(4.5kg/24h)格寬向格數格96片材厚度%A類3~5、B類和C類6~9片材表面花紋深度54.3蜂格網配件4.3.1組間連接件性能要求應符合表1的規定,應采用子母螺絲形式,抗拉強度應大于1000N/套,連接數量應根據設計連接強度確定,宜采用高分子復合材料,常見外形及組合見圖2。圖2組間連接件示意圖4.3.2限位件宜采用高分子復合材料,性能要求應符合表1的規定,套筒內徑應與錨釬契合良好,夾持臂與套筒長度應大于40mm,有格室短邊承托面時寬度應大于40mm,限位件與蜂格網接觸受力面積應大于16cm2,常見外形見圖3。圖3限位件示意圖4.3.3錨釬應與邊坡坡體緊密固定,宜選用熱軋帶肋鋼筋。熱軋帶肋鋼筋宜根據需要采用防腐處理,應符合GB/T5270、GB/T10125的規定。4.3.4熱軋帶肋鋼筋錨釬宜采用C14或C25HRB400熱軋帶肋鋼筋,材料性能應符合GB/T1499.2的4.3.5熱軋帶肋鋼筋插入限位件錐孔可組成專用錨釬固定蜂格網,常見外形見圖4。圖4帶肋鋼筋錨釬示意圖4.4加筋繩加筋繩宜采用直徑5mm~6mm封塑鋼絲繩,性能應符合YB/T5295的規定。65.1一般規定5.1.1蜂格護坡系統布設應在邊坡穩定前提下進行,其邊坡穩定性應考慮蜂格護坡系統對坡體產生的附加重力作用,并應符合下列規定:a)邊坡穩定性應符合JTGD30的規定。b)蜂格護坡系統用于坡面生態防護時,每級坡高不宜超過10m。c)未達到穩定狀態的邊坡應先治理,邊坡治理工程應為蜂格護坡系統設計、施工及植物生長創造有利條件。5.1.2蜂格護坡系統布設應與公路排水系統設計相結合,排水設計應符合JTG/TD33的規定。5.1.3蜂格護坡系統坡率應符合下列規定:a)路堤、路塹邊坡防護坡率應符合JTGD30的規定。b)沿河路基邊坡防護,水流速應小于2m/s,坡率不宜大于1:1.75。5.1.4蜂格網規格尺寸的選擇應符合表3的規定。表3蜂格網規格尺寸選擇表蜂格網片土質巖質5.1.5蜂格網垂直彎曲半徑見圖5,最小垂直彎曲半徑應符合表4的規定。表4蜂格網最小垂直彎曲半徑單位為mm蜂格網高度寬向最小垂直彎曲半徑7a)錨釬錨固適用于黏性土、粉土、砂土、礫石、軟巖和風化巖層等挖方邊坡或填方邊坡。b)錨入土體或巖體深度應符合下列規定:1)坡率i≤1:1.5的土質邊坡錨入深度不應小于0.5m;2)坡率1:1.5<i≤1:1的土質邊坡錨入深度不應小于0.6m;3)全風化、強風化巖質邊坡錨入深度不應小于0.5m;4)中等風化、微風化巖質邊坡錨入深度不應小于0.3m;1)坡率i≤1:1.5時,錨釬平均密度不應小于0.8根/m2;2)1:1.5<坡率i≤1:1時,錨釬平均密度應1.2根/m2,坡頂宜隔一格一根;3)1:1<坡率i≤1:0.75時,錨釬平均密度應1.2-1.4根/m2,坡頂宜隔一格一根;4)1:0.75<坡率i≤1:0.5時,錨釬平均密度應1.4-1.8根/m2,坡頂宜隔一格一根;6)水下邊坡坡腳處宜每格一根。路堤邊坡鋪裝結構宜采用圖6平鋪方式。種植土8圖6路堤邊坡鋪裝結構示意圖5.4路塹邊坡防護5.4.1路塹邊坡坡率小于1:1時,土質邊坡鋪裝結構應采用圖7平鋪方式,碎落臺、坡面及坡頂均應采用錨釬固定。蜂格網圖7坡率小于1:1土質邊坡防護結構示意圖5.4.2路塹邊坡坡率為1:1時,土質、石質邊坡鋪裝結構應采用圖8平鋪方式,碎落臺、坡面及坡頂均應采用錨釬固定,宜設置加筋繩。蜂格網圖8坡率為1:1土質、石質邊坡防護結構示意圖95.4.3路塹邊坡坡率大于1:1時,石質邊坡鋪裝結構宜采用圖9客土噴播方式或圖10疊置結構。客土噴播方式碎落臺、坡面及坡頂需采用錨釬固定,坡面根據巖質風化程度宜采用機編鍍鋅鐵絲網或鋼絲繩網等進行加固。疊置結構基底鋪設一層400g/m2土工布,然后每隔3層鋪1層。基質填料加筋繩坡頂錨釬坡體鐵絲網、鋼絲繩網等碎落臺蜂格網圖9坡率大于1:1石質邊坡客土噴播防護結構示意圖圖10疊置結構示意圖5.5沿河路基防護沿河路基蜂格護坡宜與植物防護結合使用,應用于水圖11沿河路基邊坡防護結構示意圖5.6其他應用條件路基防護5.6.1蜂格網用于受水沖刷硬化邊坡生態修復時,蜂格網高度宜按10cm~20cm設置,見圖12。蜂格網圖12硬化邊坡防護結構示意圖5.6.2蜂格網用于路塹軟弱松散土坡輕微受水沖刷時,應采用坡頂錨釬綁接鋼絲繩對蜂格網限位牽拽,種植土加筋繩圖13路塹松散邊坡防護結構示意圖5.6.3坡腳透水、軟弱或缺失,局部挖除置換時,宜采用生態袋或蜂格網疊置型式,填充坡腳,補齊后坡面宜采用常規鋪裝加錨釬結構,見圖14。錨釬蜂格網生態袋或蜂格網疊置5.6.4蜂格網用于邊坡支擋防護時,宜采用疊置結構或平鋪與疊置組合結構,見圖10和圖15。撒播草籽坡體錨釬≥1m,3層1根橫向間隔1m5.6.5坡頂疊置蜂格網填充原土并種植灌木形成生態攔水埂,見圖16。攔水埂5.7填充材料5.8植物群落5.8.1應選擇當地一年生及多年生且根系發達、出苗快、生長期短的植物組5.8.2選取的植物群落宜直根系與須根系相結合。5.8.3選取的植物群落宜淺根系與深根系相結合。5.8.4選取的植物群落宜豆科與禾本科相結合。5.8.5宜選取的灌木植物:紫穗槐、紫丁香、胡枝子、沙棘、大花水椏木、紅王子錦帶、四季丁香、5.8.7宜選取撒播、噴播、穴播相結合種植方式。6.1一般規定6.1.1蜂格網、專用配件及其他材料應符合表1的規定,同批次、同規格取樣一次,經檢驗合格后方6.1.2蜂格護坡系統施工一般工序見圖17,施工技術要求應符合JTG/T3610的規定。圖17蜂格網護坡施工流程圖6.1.3蜂格護坡系統施工前應完成截水溝和排水溝的施工,并按JTG/T3610的規定平整坡面。6.2進場后運輸、儲存和檢驗6.2.1蜂格網進場后運輸和儲存應符合下列規定:a)運輸、儲存時應避免陽光曝曬,并遠離火源。戶外儲存時,應采取加蓋苫布等保護措施。6.2.2蜂格網限位件、連接件等產品進場應進行產品檢驗,現場抽檢應以10000m2為一個檢測批次,應檢查以下內容:a)材料型號與規格;b)材料數量;c)材料外觀應顏色一致、厚度均勻,壁板無氣泡、無污漬;d)合格證和檢測報告;e)焊接質量。6.3坡面平整6.3.1坡面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a)清除待防護坡面已有植被,開挖清理后坡表面應無根系、大石塊、垃圾等雜物;b)坡肩鋪設蜂格網時,肩寬不宜小于50cm,坡肩及坡面開挖深度應按待鋪裝的蜂格網高度預留5cm,完成邊坡處理。6.3.2回填坡、透水坡、淤泥軟弱坡體坡面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a)回填坡宜壓實或換填石料、集料夯實;b)透水坡排水處理應滿足設計要求,方可鋪裝;c)對淤泥軟弱坡體實施加固措施后,方可鋪裝。6.4蜂格網安裝6.4.1蜂格網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a)安裝前應將兩組或多組蜂格網端部通過組間連接件連接,加長、加寬成為整體。沿寬度連接成為“橫向搭接”,沿長度連接成為“縱向拼接”,見圖18。…b)-縱向連接圖18蜂格網橫向縱向連接結構三維示意圖b)蜂格網連接時,在坡頂先將兩組蜂格網橫向或縱向端部逐格對齊,再將對應片材重合,對齊片材邊壁上的連接孔,穿入連接件并鎖緊。6.4.2蜂格網鋪裝應符合下列規定:a)沿坡面設計邊沿放線或使用放樣工具確定格室展開位置;b)蜂格網鋪裝,應按便于安裝和后續作業的順序安裝;c)采用人工各方向同時將蜂格網向外拉拽,保證格室均展開并尺寸一致,格室片材展開后應張緊拉直;d)格室以組為單位展開定位,再依次將相鄰蜂格網組展開;不宜多組連接后整體張拉鋪設,應單組蜂格網充分張拉到位固定再依次鋪設;e)超出設計外沿部分蜂格網應裁剪掉,可使用組間連接件拼接正常后再使用;f)沿坡面弧形、錐形等特殊形狀展鋪時,沿蜂格網長度或寬度方向,可通過改變格室展開程度及切割裁剪實現異形展鋪;g)坡面轉折彎曲的展鋪時,坡面上平鋪的蜂格網應彎曲適應坡面轉折并緊貼于坡面,并采用專用錨釬錨固等定形措施使格室貼合于坡面;h)如有加筋繩格室應將每根加筋繩按垂直向下每個格室壁板上的圓孔直線穿過并按要求限位,每根加筋帶只應剪裁而不應有接頭。6.4.3蜂格網錨固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a)錨釬應按梅花形布設,亦可采用矩陣布設,按設計位置將螺紋錨釬釘入坡體定位。當錨釬頂距格室上沿5cm時,將限位件套在錨釬頂端,繼續釘至限位件接近格室片材的上沿,將片材塞入限位件夾持臂中固定,再釘至格室片材下緣與坡體緊貼為止;b)錨釬夾持片材應分別位于坡左側邊緣、右側邊緣以及坡頂、坡底、坡中;c)封塑鋼絲繩與螺紋鋼筋錨固樁綁扎后,應用鋼質卡扣固定,封塑鋼絲繩應穿過全部格室短邊壁板中的組間連接孔,并按規定距離與鋼制卡扣固定、拉直。6.5填料填充6.5.1填料種類、混配比例應按設計要求確定。6.5.2蜂格網鋪裝及錨固施工完成后,方可開始填料填充。6.5.3坡面投放填料時,應采用從上到下漸次填充填料的施工順序;平面投放填料時,應按從外周向內,或從一邊向對邊平推的順序。6.5.4蜂格網填料填充可采用挖掘機、前倒裝載機、移動輸送機、客土噴播機和溜槽等機具設備。6.5.5蜂格網填料填充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a)從坡頂到坡腳的施工順序;b)填充料投放高度應小于50cm,且應垂直均勻振動拋料;c)填充料鋪填應均勻,超填高度應至少5cm;壓實后格室內土應高出格室2cm,壓實度應大于等于70%。填料高出蜂格網較多時,可用料斗或人工從上向下輕推找平,但不應觸至蜂d)雨季或汛期后,填料沉降后導致格室網格裸露時,應補填,填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