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30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卷版)_第1頁
專題30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卷版)_第2頁
專題30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卷版)_第3頁
專題30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卷版)_第4頁
專題30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30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考點幫】:備戰2023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1頁共26頁.

世界現代史主要敘述的是20世紀初以來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進程,主要涉及

兩次世界大戰、“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新發展,社會主義從理想變為現實,社會主義

力量從壯大到遭遇挫折,殖民體系的崩潰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以及和平、發展、

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進入20世紀以來,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構成世界各國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競爭的復雜局面,完整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終于形

成。

一、【專題概述】(總覽全局高屋建瓴)

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規??涨暗慕洕笪C,各國政府紛紛采取措施應對。

美國依靠羅斯福新政走出困局,而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卻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并發

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經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以世界反法

西斯聯盟的勝利而結束。這次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也深刻影響了戰后世界的發

展。

二、【課標要求】

(一).2022版課標要求(緊扣課標找準方向)

1.通過了解經濟大危機和羅斯福“新政”,初步理解國家干預政策對西方經濟的影響

2.通過了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意大利法西斯和納粹德國的對外擴張,知道德國、意大利、日本

侵略集團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

3.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和主要戰場,知道《聯合國家宣言》和開羅會議、雅爾塔會議、

波茨坦會議等重要國際會議,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艱巨性和勝利原因。

(二).2022年課標解讀(明確目標有的放矢)

1.時空觀念:通過閱讀教材,知道德日法西斯的建立過程,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

第2頁共26頁.

程。

2.歷史解釋、史料實證:通過閱讀教材及史料,知道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羅

斯福新政、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意大利入侵俄塞利比亞、慕尼黑會議、第二次世界大戰

的基本史實,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性質。

3.唯物主義:通過閱讀教材,認識綏靖政策的危害,理解二戰的積極與消極影響,評

價羅斯福新政,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

4.家國情懷:通過對二戰殘酷性的認識,啟迪我們要珍愛和平,反對戰爭。

三、【時空線索】(把握脈絡學科特色)

四、【階段特征】(階段發展特征鮮明)

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規模空前的經濟大危機,各國政府紛紛采取措施應對。第

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戰爭,深刻影響了戰后世界的發展。

20世紀20——30年代,意大利、德國和日本紛紛建立法西斯政權,走上侵略擴張

政治方面的道路。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

聯盟正式形成,世界進步力量聯合起來。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29年從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持續到20世紀30年代,是資本主義世界有史以來

經濟方面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實行新政,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

轉經濟形勢,幫助美國走出了困局。

思想文

高科技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投入使用并發揮了重大作用。

化方面

第3頁共26頁.

五、【專題線索】(關鍵詞語線索引領)

1、階段特征:經濟大危機、羅斯福新政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2、主要表現:

(1)政治上:羅斯福新政挽救了資本主義制度;二戰,歐洲的力量被嚴重的削弱,形成美蘇

兩極格局。

(2)經濟上:出現了國家調控經濟的新模式。

1.中外聯系:經濟大危機波及日本,為轉嫁危機,日本發動了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中國

人民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是太平洋戰爭爆發

后,盟軍獲得的第一個勝利,鼓舞了盟軍的反法西斯斗爭。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

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4、關鍵詞:

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

一場危機、兩種應對

羅斯福新政(美國)、法西斯道路(德、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次大戰、兩大集團

軸心國集團、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三個法西斯國家德國、意大利、日本。

三大會議慕尼黑會議、26國華盛頓會議、雅爾塔會議。

爆發(德國閃擊波蘭)、擴大(蘇德戰爭爆發、太平洋戰爭爆發)、轉折

四大節點、六大事件

(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柏林戰役、日本投降)。

六、【知識建構】(提綱挈領構建體系)

第4頁共26頁.

七、【考點梳理】(化繁為簡精講巧記)

考點1經濟大危機與羅斯福新政

【2022】版課標·通過了解經濟大危機和羅斯?!靶抡保醪嚼斫鈬腋深A政策對西方經

濟的影響。

1.經濟大危機

(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終導致經濟大危機的爆發。

(2)爆發:①1929年,首先從美國爆發,進而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3)表現:工業產量下降;貿易額減少;大量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失業人數激增。

2.羅斯福新政

(1)目的:應付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

(2)特點:采用②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

(3)主要內容:整頓金融體系,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通過③《全

國工業復興法》;調整農業政策,通過《農業調整法》;推行“以工代賑”;建立社會保障

制,通過《社會保障法》。

(4)結果: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工業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

善。

(5)作用:新政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

深遠影響。(挽救了資本主義制度)

(6)局限性:新政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

第5頁共26頁.

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

【易混易錯】

1.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的特點: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特別大。

2.羅斯福新政暫時緩解了經濟危機,但不可能消除經濟危機,因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

度的痼疾,無法根除。

3.羅斯福新政的首要措施是整頓金融,其中心措施是實施《全國工業復興法》,其特點是

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4.經濟大危機首先從金融部門開始。

5.經濟大危機最先在美國爆發,迅速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而不是全世界,至少蘇聯不

是。

【歷史解釋】

1.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的特點:

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特別大。

2.羅斯福新政的實質:

資本主義制度的一次自我完善。羅斯福新政暫時緩解了經濟危機,但不可能消除經濟危機,因

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痼疾,無法根除。

3.羅斯福新政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何啟示?

(1)改革要從本國國情出發,對經濟政策適時進行調整;

(2)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

(3)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避免因盲目擴大生產而造成生產相對過剩;

(4)要關注民生。

【活學巧記】羅斯福新政

第6頁共26頁.

考點2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

【2022】版課標·通過了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意大利法西斯和納粹德國的對外擴張,知道

德國、意大利、日本侵略集團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

1.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對外擴張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初期,意大利經濟衰退,政治混亂,工農運動高漲,中央政府幾

乎癱瘓。墨索里尼乘機組織法西斯黨。

(2)政權建立:1922年,法西斯黨徒向羅馬進軍,法西斯政權在意大利建立起來。

(3)擴張:1935年,意大利發動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爭,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亞。

2.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經濟大危機沉重打擊了德國,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徒乘機大肆活動。

(2)標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開始掌握國家大權,建立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

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3)暴行:利用“國會縱火案”,打擊德國共產,解散工會;焚燒大量的進步書籍;殘酷迫害

猶太人。

(4)侵略擴張:1935年,公開撕毀《凡爾賽條約》,實行義務兵役制,建立起龐大的軍隊;

1936年,派兵進駐萊茵非軍事區;1938年,吞并奧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3.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在經濟危機打擊下,日本國內外矛盾激化,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組織。軍部是

日本法西斯勢力的核心。

(2)標志: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第7頁共26頁.

(3)對外侵略:1931年,日本關東軍策劃九一八事變,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1937年

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易混易錯】

1.意大利法西斯政權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國內經濟大危機的打擊下建立的,德國、日本

的法西斯政權都是在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打擊下建立的。

2.意大利法西斯政權是由法西斯黨建立的;德國法西斯政權是由納粹黨建立的;日本法西

斯政權是由以軍部為核心的法西斯勢力建立起來的。

3.面對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克服危機,鞏固統治;德國、日

本通過建立法西斯專政,實行對外侵略擴張,轉嫁危機。

4.20世紀30年代,英、法面臨德、意、日的挑戰,為保護自己取得的利益,采取了一種以犧

牲其他國家利益換取對手妥協的綏靖政策。1938年9月簽訂的《慕尼黑協定》,將這一政策

推向頂峰。綏靖政策的推行,助長了法西斯勢力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

發。

【歷史解釋】

1.綏靖政策

20世紀30年代,英、法面臨德、意、日的挑戰,為保護自己取得的利益,采取了一種以犧牲

其他國家利益換取對手妥協的綏靖政策。1938年9月簽訂的《慕尼黑協定》,將這一政策推

向頂峰。綏靖政策的推行,助長了法西斯勢力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2.德國法西斯為什么要迫害猶太人?

①歷史原因:歐洲有久遠的反猶傳統,反猶一直是羅馬教廷的宗教職責,世俗的傳統勢力

也往往把對猶太人的宗教迫害與經濟掠奪結合起來。

②現實的需要:實施建立一個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國的罪惡計劃需要巨額資金提供財

力保證。在國力衰落的情況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猶太人成為了他們的理所當然。

③個人原因:希特勒從小就從心理、思想上極其厭惡猶太人,在《我的奮斗》一書中,

叫囂猶太人是全人類的敵人,是人類文明的破壞者,是德國這個偉大國家的“敗類”。

【活學巧記】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

第8頁共26頁.

考點3第二次世界大戰

【2022】版課標·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和主要戰場,知道《聯合國家宣言》和開

羅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等重要國際會議,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艱巨性和

勝利原因。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和擴大

全面1939年9月1日,德軍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

爆發界大戰全面爆發

主要中國戰場(東方主戰場)、歐洲西線戰場、北非戰場、歐洲東線戰場、太平洋戰場

戰場

初期1940年4月,德國進攻丹麥、挪威;不久,荷蘭、比利時投降;1940年5月,德軍突入法國

階段北部,法國被打?。坏萝妼τ鴮嵤┝嗣土业霓Z炸,英國軍民堅持戰斗

規模1941年6月,德國向蘇聯發動突然進攻。蘇聯軍民贏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

擴大可戰勝的神話

最大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次日,美、英對日宣戰,德、意也對美宣戰,第二次世

規模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戰爭形勢的轉折

1.走向聯合

(1)標志: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聯合國

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

(2)意義:各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

第9頁共26頁.

2.戰爭轉折:1942年7月,德國進攻蘇聯重鎮斯大林格勒,蘇聯軍民英勇抗敵,次年2月,德

軍投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3.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臺,不久,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

4.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美、英盟軍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

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

三、雅爾塔會議及戰爭結束

1.雅爾塔會議

目的協調盟軍行動,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

召開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雅爾塔召開會議

內容決定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戰后德國由美、英、蘇等國實行分區占領;決定戰后成立聯

合國,蘇聯承諾在歐洲戰事結束后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

2.波茨坦會議:1945年7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在波茨坦召開會議,會議重申了雅爾塔會

議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國的名義發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開

羅宣

言》的條件必須實施。

3.德國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事結束。

4.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

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5.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

心,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

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易混易錯】

1.1931年,九一八事變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39年9月1日,國“閃電戰”突

襲波蘭,英、法被迫宣戰,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2.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成為二戰的重要轉折

點;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3.“珍珠港事件”標志著二戰達到最大規模,它直接導致美國對日本宣戰,加入反法西斯

國家的行列。

4.《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而雅爾塔會議確立了戰后

世界政治格局。

第10頁共26頁.

5.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正義的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

6.雅爾塔會議存在明顯的大國強權的色彩,因為蘇聯同意對日作戰的條件是:維持外蒙古

現狀不變。這個要求顯然侵害了中國的權益,充分說明了大國強權主義和弱國無外交。

【活學巧記】第二次世界大戰

八、【核心素養】(立德樹人素養提升)

【史料實證】

1.蘇俄(聯)新經濟政策、美國羅斯福新政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比較

第11頁共26頁.

2.比較美國歷史上三位偉大的總統

第12頁共26頁.

3.德意日三國法西斯政權的建立對比

4.一戰和二戰中的重大戰役

5、知識比較:重要的國際條約、文獻

第13頁共26頁.

6.20世紀帶有強權色彩的國際會議

7.歐洲地位的變化

【歷史解釋】

1.羅斯福新政

(1)、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

(2)、是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開端

第14頁共26頁.

(3)、是對凱恩斯主義的大規模實踐

(4)、是在確保美國資本主義自由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實

質)

中外歷史聯系提示:俄國的新經濟政策和羅斯福新政,中國現代史上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都是強調市場經濟的作用,都利用政府職能對經濟進行干預。

2.簡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間固有的矛盾和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加速了德日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和歐亞戰

爭策源地的形成。另外,一些大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綏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

了大戰的爆發。

3.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及啟示

(1)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2)啟示:和平來之不易,悲劇決不能重演。不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國家在平等基礎上

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人類生存與發展面臨的挑戰。加強國際合作,才能求得共同發展。人民

是戰勝法西斯的決定力量,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人類命運休戚與共,要加強國際合

作,求得共同發展;反對霸權主義,反對新殖民主義,用和平方式解決各國的爭端,發揮聯合

國的作用。

4.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牽制、抗擊并殲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大量兵

力,戰略上有力地支援了其他戰場的反法西斯戰爭。中國的抗戰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稱霸亞洲

的野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

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

【時空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

【唯物史觀】

第15頁共26頁.

1.比較新經濟政策與羅斯福新政的異同。

(1)相同點:

①背景:都是在國家處于經濟困難的情況下,為恢復和發展經濟而實施的。②實質:都是在

維護原有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的調整。③作用:都恢復了經濟,鞏固了政權。

(2)不同點:

①性質:新經濟政策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羅斯福新政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②特點:

新經濟政策利用市場手段恢復經濟;羅斯福新政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

2.在經濟大危機的打擊下,美國與德、日兩國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的原因。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影響:德國有復仇情緒,日本有不滿情緒,而美國是一戰后既得利益

者,不想破壞現有秩序。

(2)歷史傳統的影響:德國、日本有軍國主義傳統,而美國具有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民主傳

統。

(3)經濟狀況的影響:德、日兩國的經濟實力較弱,更多地依賴對外擴張以求復蘇經濟,而美國

在一戰之后經濟實力雄厚,可以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的手段來緩和經濟危機與社會危機

九、【重點考向】(把握重點沖刺滿分)

考點一經濟大危機羅斯福新政

1.(2022·陜西安康·九年級期末)某年10月24日,某國股市出現了空前的拋售風潮,

一天內有1289萬股股票易手;在10月28日的“黑色星期一”,股指更是狂瀉了13%;到10

月29日,股市崩潰達到極點,有1638萬股股票易手,再跌22%,再次打破歷史紀錄……上

述情景發生在()

第16頁共26頁.

A.1929年的巴黎B.1933年的紐約C.1929年的紐約D.1928年的倫敦

考點二意大利、德國、日本法西斯政權的侵略擴張

2.(2022·江蘇蘇州·九年級期末)漫畫可以拓寬學習歷史的途徑,達到“以圖證史”

的目的,能夠更直接鮮明地感受歷史。下圖為二戰時期的漫畫,漫畫盤子上的餡餅寫著

“捷克斯洛伐克”,左邊戴禮帽的是英法領導人。此漫畫意在

A.諷刺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B.譴責捷克斯洛伐克的親德立場

C.揭露德日法西斯國家罪行D.指明《凡爾賽和約》的虛偽性

考點三第二次世界大戰《聯合國家宣言》開羅會議

雅爾塔會員波茨坦會議

3.(2022·廣東·湖景中學九年級期末)1941年6月24日,羅斯福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

美國準備給予俄國一切力所能及的援助。接著,美國政府宣布停止凍結蘇聯在美國的存

款,允許蘇聯購買美國的戰略物資。這些舉措出臺的背景是()

A.美國正式放棄中立政策B.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

C.法西斯侵略戰爭的擴大D.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

十、【考點沖關】(活學活用當堂反饋)

1.(2020·河南洛陽·九年級期末)美國夢曾經非常美好。然而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

《商業周刊》調查表明:有不少人不再喜歡美國了,有的已經離開美國,有的正設法離

開,遷居國外的人數年年超過遷入的。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大戰即將爆發B.美國經濟大蕭條C.政府鼓勵移民D.經濟重心轉到亞洲

2.(2022·陜西·銅川市第二中學九年級期末)下表呈現了1929—1933年主要資本主義

第17頁共26頁.

國家的經濟危機狀況。該表說明這次經濟危機()

項目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世界

工業下降46.2%40.6%28.4%16.5%8.4%1/3

外貿縮減70%69.1%50%48%50%2/3

失業人數1700萬476萬近300萬85萬300萬近3000萬

A.僅對美國有影響B.影響范圍很廣泛C.在美國徹底消除D.導致失業率下降

3.(2022·河北承德·九年級期末)對如下圖中甲、乙線及導致甲、乙線數據變化原因

的判斷,都正確的是1929--1938年美國國內生產總位和失業率統計圖

A.甲線是美國國內生產總值變化;甲線數據下降的原因是羅斯福新政

B.乙線是美國失業率的變化;乙線數據增長的原因是經濟大危機

C.甲線是美國失業率的變化;甲線數據增長的原因是羅斯福新政

D.乙線是美國國內生產總值變化;乙線數據下降的原因是經濟大危機

4.(2022·河北保定·九年級期末)到1933年,美國已有5000多家銀行倒閉,人們對銀

行失去信心,面對這一情形,羅斯福3月頒布《緊急銀行法令》,6月頒布的《格拉斯-斯

特哥爾法令》進一步擴大和加強3月份通過的《緊急銀行法令》,使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

分開,打擊投機行為,從而逐漸恢復人們對銀行的信心。材料反映了羅斯福新政

A.解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B.徹底消除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C.通過立法逐漸恢復金融秩序D.使美國最終走出經濟大危機

5.(2021·廣東茂名·九年級期末)墨索里尼曾經說:“如果國聯把經濟制裁擴大到包

括石油在內,我就不得不在一個星期內撤出埃塞俄比亞。這對我將是個無可估量的災

難?!边@段話說明()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正義性B.入侵埃塞俄比亞是一次成功的軍事冒險

C.意大利侵略得逞是由于英、法的縱容D.英、法對意大利的侵略實行了經濟制裁

第18頁共26頁.

6.(2020·江蘇徐州·九年級期末)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最高行政長官有12個衛士相隨,

他們手持束棒,束棒中間插著一把戰斧,象征著國家的最高權力。“束棒”在古代羅馬人

使用的拉丁語中,讀作“法西斯”。20世紀20--30年代,建立法西斯政權的國家有

()

①德國②英國③美國④意大利⑤日本

A.①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

7.(2022·河北廊坊·九年級期末)《辛德勒的名單》是一部描寫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

大戰時期遭受集體屠殺的電影,該片講述了一名叫做辛德勒的商人,為幫助猶太人逃過被

屠殺的劫數,在二戰時雇傭了1100多名猶太人在他的工廠工作。在影片中大肆屠殺猶太人

的國家是()

A.意大利B.德國C.日本D.波蘭

8.(2022·山東濟寧·九年級期末)圖片是凝固的歷史,觀察圖片,①處應填()

A.德國突襲波蘭B.諾曼底登陸C.日本偷襲珍珠港D.日本投降

9.(2022·河北唐山·九年級期末)“20世紀30年代國際局勢的發展,有三種趨向。一

種是以蘇聯為首的世界入民同西方民主國家結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

退和避免世界大戰的發生;第二種法西斯勢力同西方民主國家暫時達成妥協,法西斯國家

不斷蠶食中小國家,并在向英法開戰之前首先進攻蘇聯…第三種是蘇聯孤立自保,希特勒

實現聲東擊西,在進攻蘇聯之前首先進攻西歐國家?!迸c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相吻合的

是()

A.第一種B.第二種C.第三種D.以上都不是

10.(2022·河北廊坊·九年級期末)希特勒所吹噓的‘大西洋鐵壁’被突破了,從此,

納粹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諾曼底登陸對二戰的結局意義非凡?!敝Z曼底

登陸的意義是()

A.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B.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

第19頁共26頁.

C.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D.使二戰達到最大規模

11.(2022·河北承德·九年級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隨著大蕭條的到來,西方經濟變得一團糟。與此同時,蘇聯的五年計劃經濟卻形

成鮮明對比。這種獨特的經驗雖然伴隨著嚴格的壓制和民眾的窮困,但它確實使蘇聯從一

個農業國家迅速上升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

——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到1935年初,新政成為公眾激烈抨擊或熱情支持的焦點。保守勢力和大商業領袖

抨擊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會主義”,批評羅斯福拋棄了自由政策。不過,廣大中

下層民眾熱情謳歌了“新政”,甚至把羅斯福視為“救星”。

——據[美]布林克利《美國史》等

材料三:美國羅斯福新政和中國改革都是源于對原有社會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

前者是給資本主義戴上一個政府干預的氧氣面罩,后者是給社會主義加上一個市場經濟的

發動機,從而使單純的制度趨于一種混合經濟狀態,它們都由此解決了舊問題,推動了社

會的發展。

——摘自鮑盛剛《中國幅崛與中國模式》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蘇聯通過第一、二個五年計劃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存在的問題。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羅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

(3)根據材料三,歸納“羅斯福新政”與“中國改革”的共同點。

(4)從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經濟體制改革中能得到什么啟示?

12.(2022·江蘇連云港·九年級期末)歷史發展的實踐證明,戰爭不但給人類社會帶來

的災難和教訓,更深刻的影響和改變世界格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英、德、美、法實力比較表

英國法國美國德國

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3214

1913年殖民者面積所占位次1452

(1)根據材料一,歸納-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和戰爭性質。

材料二一位美國歷史學家在談到一戰前的歐洲形勢時說:“歐洲變成一只‘火藥桶’,

第20頁共26頁.

只等一粒火星將它引爆?!?/p>

(2)材料二中提到的引爆這個“火藥桶”的“火星”是指哪一歷史事件?

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情況比較表

項目名參戰國卷入人口參戰人員傷亡人員直接經濟損失(億美

稱(個)(億)(億)(億)元)

一戰30多150.7超過0.31805

二戰60多201.1超過1.940000

(3)根據材料三,歸納二戰的新特點。

材料四世界的命運掌握在他們手中,但他們卻沒有擔當此重任的胸懷,他們出于狹隘的

私利,互相鉤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條約非但沒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稱的那樣保證了

世界的和平,反而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乃至20世紀一系列災難的根源。

——戴維.辛克萊

(4)結合材料四說出-戰后形成的國際秩序,分析此國際秩序沒有“保證世界和平”的主要

原因。

材料五

日本簽訂投降書

(5)寫出圖片所示事件的發生日期,歸納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

材料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都使用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如飛機、坦克和毒氣

等,新式武器的使用使戰爭更加激烈,更加殘酷。

(6)結合材料六,談談你對科學技術的認識。

第21頁共26頁.

十一、【直通中考】(挑戰真題樹立信心)

1.(2022年湖南岳陽)“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烧?/p>

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這一任務……”為解決“這一任務”,美國羅斯福政府采取

的措施是()

A.整頓金融體系B.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C.推行“以工代賑”D.調整農業政策

2.(2022年甘肅金昌)“‘新政’以資產階級民主范圍內的國家干預,在一定程度上恢

復了人們對美國國家制度的信心……由于政府通過國會新的立法對美國社會經濟生活實行

前所未有的干預,從而大大擴大了聯邦政府和總統的權力?!蓖ㄟ^材料可知,羅斯福新政

的主要特點是

A.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B.建立健全社會立法

C.恢復對國家制度的信心D.擴大聯邦政府權力

3.(2022年四川綿陽)下圖是1913-1938年美國某項經濟指標變化數據圖,它應該是

()

A.失業率B.經濟增長率C.國民生產總值D.對外貿易總額

4.(2022年江蘇常州)“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曾經釀成這場戰爭的那個大問題一

一德國問題,仍引舊擺在國際事務的中心。”這預示著()

A.德、奧、意三國同盟正式形成B.第二次世界大戰禍根已然埋下

C.歐洲冷戰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D.歐洲各國將“用一個聲音說話”

5.(2021年遼寧撫順本溪鐵嶺中考真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納粹德國吞并

的國家有

A.奧地利荷蘭B.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時

C.波蘭丹麥D.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6.(2022年四川南充)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納粹主義強調種族優越論,違背

平等相待,開放包容的理念。下列史實中最能體現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及德國法西斯政權

反人類罪行的是

第22頁共26頁.

A.殘酷迫害和屠殺大量猶太人B.納粹黨煽動復仇情緒

C.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D.1938年吞并了奧地利

7.(2021年四川綿陽中考真題)下表為經濟大危機前后美、德、日、蘇四國GDP對照表

(單位:億元)。據此可知

美國德國日本蘇聯

1929年8433262212822383

1938年7999342317694052

A.經濟危機持續惡化B.美國喪失霸主地位

C.蘇聯模式弊端凸顯D.國際秩序面臨挑戰

8.(2022年四川樂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為了正義事業而協同

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事件是

A.美英盟軍諾曼底登陸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C.《聯合國家宣言》簽署D.雅爾塔會議的召開

9.(2022年湖南常德)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科的重要特點之一。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要

注意區分史實與史論。下列表述中,屬于史論的是

A.1939年9月1日,德軍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

B.1941年12月7日,日軍突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

C.1942年,美、英、蘇、中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D.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轉變

10.(2022年北京)以下一組照片的主題是

A.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B.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C.盟軍開辟歐洲第二戰場D.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走向勝利

第23頁共26頁.

11.(2022年山西晉中)根據李華同學整理的如下知識信息,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時間]1942年1月

[地點]美國華盛頓

[內容]……每一政府各自保證與本宣言簽字國政府合作,并不與敵人締結單獨停戰協定或和

約……

A.《九國公約》B.《開羅宣言》C.《凡爾賽條約》D.《聯合國家宣言》

12.(2022年四川自貢)《全球通史》對下圖有如下描述:“1943年2月,蘇聯人接受了

12萬德軍的投降。此后蘇聯人全線反攻,迫使德國人反攻為守?!闭f明該戰役

A.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B.粉碎了納粹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

C.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D.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13.(2022年四川南充)某國際文件明確規定:“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例如中國東北、

臺灣和澎湖列島等,必須歸還中國”,首次從國際法角度證明了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該文件是

A.《凡爾賽條約》B.《九國公約》C.《開羅宣言》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