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羅盤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環評報告_第1頁
西雙版納羅盤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環評報告_第2頁
西雙版納羅盤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環評報告_第3頁
西雙版納羅盤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環評報告_第4頁
西雙版納羅盤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環評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說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具有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資質的。投資總額。5、主要環境保護目標——指項目區周圍一定范圍內集中居民住宅性質、規模和距廠界距離等。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1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建設單位西雙版納羅盤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聯系人通訊地址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允景洪街道聯系電話傳真郵政編碼666100建設地點景洪市允景洪街道曼外村委會半坡寨(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內)立項審批部門景洪市發展改革和工業信息化局批準文號景發工投資備案【2016】5號建設性質新建團擴建□技改□行業類別及代碼其他能源發電D4419面積(平方米)2000綠化面積(平方米)405.37總投資(萬元)3000其中:環保投資(萬元)70.9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2.36%評價經費(萬元)3預期投產日期2018年12月工程內容及規模:一、項目背景隨著景洪市城市經濟特別是旅游事業的發展,人口增長以及城市規模的擴大,其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迅速增加,且其成分越來越復雜,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景洪市垃圾處理能力和方式還不能滿足經濟發展和建設的生態系統規劃、旅游規劃的要求和旅游城市、園林城市的發展方向。目前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日處理量已接近400噸,而垃圾填埋產生的填埋氣未利用,垃圾填埋場產生的大量填埋氣含有多種有害氣體,直接排放對周邊大氣環境及人體健康都產生了一定影響。其次,填埋氣(主要成份為甲烷)為可燃氣體,極易造成燃燒和爆炸。對生命財產構成威脅的同時,也對自然環境產生二次污染。此外,甲烷也是引發地球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之一,甲烷對溫室效應的貢獻大約是二氧化碳的21倍,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沼氣直接排放不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因此,生活垃圾填埋場沼氣直接排空不僅影響生態環境,也是垃圾填埋場正常運行的潛在威脅。2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及對自然和生態的關注,傳統生活垃圾處理模式正在由單純的無害化向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轉變,利用垃圾填埋場沼氣發電就是一項集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節能于一體,投資小、運行費用低的能源綜合利用新技術。利用垃圾填埋場沼氣發電,提供電力資源,不僅可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的目標,同時也減少了填埋場沼氣直接排放對環境空氣的污染。因此,西雙版納羅盤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本項目擬建于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用地范圍西南角,距離填埋場用地范圍邊界最近10m,距離其東側填埋場垃圾填埋區邊界最近280m,占地面積2000m2,其中主要為沼氣井占地(位于垃圾填埋場內)。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場位于景洪市區東部10km處的三達山山麓,項目于2016年7月委托廣西建晟咨詢有限公司編制完成了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于2016年8月25日取得景洪市發展改革和工業信息化局“景洪市發展改革和工業信息化局關于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備案的通知(景發工投資備案【2016】5號)”及項目備案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國務院第253號令要求,該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要求,該項目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西雙版納羅盤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17日正式委托太原核清環境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評單位)承擔此項工作。環評單位接受委托后,在當地有關部門及建設單位的協作下開展該項目環評工作,經過現場踏勘、資料收集,編制完成了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待項目審批通過后作為項目環境保護管理和實施的依據。二、項目工程概況1、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建設性質:新建;建設單位:西雙版納羅盤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建設地點:本項目擬建于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用地范圍西南角,距離填埋場用地范圍邊界最近10m,距離其東側填埋場垃圾填埋區邊界最近280m,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場位于景洪市區東部約10km處的三達山山麓;建設投資: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為70.9萬元,環保投資占總投3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服務年限:12年。2.建設規模根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利用生活垃圾填埋場內沼氣進行發電,設計規模為2MW(4臺500千瓦燃氣發電機組),預計發電量為1250萬千瓦時/年,上網銷售電量為1152萬千瓦時/年。項目占地2000m2,其占地主要為沼氣井占地(約700m2,位于垃圾填埋場內)和發電廠區建設占地,其中發電廠區建設用地租用垃圾填埋場廢棄管理用房占地,租地面積為1畝(666.7m2)。、評價對象本項目沼氣發電站與10kv升壓站、輸電線路同步設計,輸電線路單獨立項,單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實施統一的電磁輻射防治管理。根據《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10kv升壓站屬于豁免范疇,本項目升壓站不需要另作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本環評報告僅針對項目沼氣發電系統、和辦公生活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4.項目建設內容本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用地范圍西南角,距離填埋場用地范圍邊界最近10m,距離其東側填埋場垃圾填埋區邊界最近280m,占地面積2000m2,其占地主要為沼氣井占地(約700m2,位于垃圾填埋場內)和發電廠區建設占地,其中發電廠區建設用地租用垃圾填埋場廢棄管理用房占地,租地面積為1畝(666.7m2),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沼氣收集系統、沼氣凈化系統和發電裝置三部分。其中生產廠區建筑占地面積500m2、辦公生活區占地面積150m2,為租用垃圾填埋場建設用地(現狀為廢棄的填埋場管理用房),其余占地(主要為沼氣井占地)為垃圾填埋場無償提供使用。上述設施占地均為垃圾填埋場現有場地,不新征土地,其它基礎設施如供水、供電設施、道路等,項目將充分利用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現有設施。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主體工程、輔助工程、依托工程、環保工程四個部分,4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表1-1建設內容一覽表項目建設內容主體工程沼氣收集系統(共沼氣井將垃圾填埋場的東C庫區分A1、A2兩個區;西CB15、20、20口井。運行時,四個區域中留1個填埋區,其余三個區域采氣,待填埋區域每填埋完一層時,將采氣區域中的一個區域土工膜揭開并移除導氣石籠堵頭,恢復其原有導氣石籠功能,然后在原沼氣集氣管上加裝節狀集氣管,安裝完畢后采用鋼筋籠(鋼筋籠內徑1000mm)和礫石包裹沼氣集氣管,輪換為填埋區填埋生活垃圾,填埋完一層垃圾的區域導氣石籠安裝堵頭,沼氣集氣井安裝井頭設施后鋪HDPE土工膜,輪換為集氣區域收集沼氣,從而實現垃圾填埋與沼氣采集交替進行。沼氣井每口井之間的間距在20m左右,井直徑為1000mm,每個井孔的下端距垃圾填埋場底防滲層大于2m,由于垃圾填埋場底部的地形高度是變化的,因此各個井的實際深度會有差異,綜合考慮填埋場深部產氣量不足影響集氣效率,設計井深高度在20-40m之間。井孔安裝填埋氣導氣管道,導氣管與井孔之間的環形空隙用礫石填滿,導氣管道中設有滲濾液抽排管道,沼氣井中抽排滲濾液動力來自布置于廠區的空壓機。,沼氣井布置避開導氣石籠位置,不得破壞導氣石籠。發電廠場坪(500m2)平化混結座座地整建凝構發電機組為集裝箱式成套設備,故項目不建發電廠房,僅對廠區地面進行混凝土硬化,并建設各設備安裝基座,脫硫塔、預處理設施安裝完畢后建設擋雨棚,發電廠場坪布置有4臺發電機組,每2臺發電機組旁布置一個脫硫塔、一套預處理裝置及火炬。程辦公生活區(2層活動板房,占地面一層設有食堂、衛生間、倒班宿舍、消防控制室。二層設有辦公室、衛生間、倒班宿舍。高壓房、低壓房占地面積151.20m2。建筑層數為1層,建筑高度3.9米。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倉庫占地面積20m2,建筑層數為1層,建筑高度3.2米。結構形式為活動板房。廠內道路混凝土硬化地表供水新建取水管線480m;沼氣井滲濾液排水管滲濾液排放新建550m排水管線(沿路鋪設)排入垃圾填埋場現有滲濾液處理站供電接入系統由發電機出口(0.38kv)經380V動力電纜引至主變壓器,升壓至10kV再通過10kV電纜接入10kV母線,最終利用10kV架空線接入電力系統。5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設有1臺低壓廠用工作變壓器,電源由廠用10kV母線提供依托工程廠外道路依托垃圾填埋場現有進場道路給排水,消防設施依托垃圾填埋場現有高位水池,雨水排放依托填埋場現有雨水排放系統,消防設施依托垃圾填埋場消防設施。導氣石籠當填埋場采氣時,需將填埋場導氣石籠中的導氣管暫時封堵,待該區域填埋垃圾時或發電機組停車時,拆除導氣石籠中導氣管的封堵物恢復其導排氣功能。導氣石籠作為填埋場永久導排氣設施,為保障垃圾填埋場安全穩定運行,項目建設不得破壞導氣石籠或直接利用導氣石籠進行采氣作業。污水處理沼氣井中抽出的滲濾液依托垃圾填埋場現有滲濾液凝沉淀+MBR+DTRO”工藝主要環保工程化糞池及生活污水排水管線化糞池建設規模5m3,生活污水排水管600m冷凝液收集池及冷凝液排放管線冷凝收集池建設規模5.0m3,冷凝液排水管線650m綠化項目場界四周、燃氣發電機組之間進行綠化隔離,綠化面積405.37m2噪聲治理基礎減震,隔聲,機組箱內壁安裝吸聲材料,機組排氣筒安裝消聲器,羅茨風機安裝隔聲罩,罩內壁安裝吸聲材料。生活垃圾收集桶外購危險廢物暫存間建筑面積10m2,設置在倉庫內。脫硫塔設計提出建設脫硫塔兩座,采用氧化鐵干法脫硫,脫硫效率為95%。沼氣預處理系統設計提出建設沼氣凈化系統,降低沼氣含水率的同時,過濾掉沼氣中粒徑大于3微米的顆粒物5.生產設備及原輔料(1)主要設備本項目利用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沼氣進行發電,其關鍵設備是沼氣集氣系統、燃氣發電系統及其控制系統,燃氣發電機組為可移動集裝箱式裝置,其特點是發電效率高,集成度高,安裝快捷,且土建工程量少,每2臺燃氣發電機組配備一套脫硫及預處理系統、火炬系統。本項目設備選型及配置見表1-2。6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表1-2主要設備配置表設備技術參數數量功能1高密度聚輸氣管DN2001600m管體帶微槽,以導入沼氣,用于沼氣井收集沼氣DN60900m地面沼氣集氣管道DN1601200m沼氣主管道,將各沼氣井沼氣集中運輸至脫硫塔、預處理系統、發電機組明軟水管DN903000m當導氣管中出現滲濾液時,抽排導氣管中的滲濾液沼氣井70口安裝集氣管道收集沼氣空壓機750m3/h1臺為抽排滲濾液提供動力2脫硫及預處理系 脫硫塔2臺脫除沼氣中的硫化氫,脫硫效率95%粗過濾器2臺過濾沼氣中粒徑大于50微米的大顆粒物冷凝裝置設備換熱器2臺使沼氣中的大部分水及其雜質轉變成液態,容易被后部的分離器分離出來,熱交換介質為循環冷卻水,制冷劑為R404a蓄能水箱2臺循環水泵2臺冷水機組2臺分離器2臺冷卻后的沼氣進入分離器后,液體的流速降低并在氣旋的作用下與氣體發生分離000m3/h2臺為沼氣輸送提供動力,帶隔音罩。精密過濾器2臺再次過濾沼氣中的顆粒物,將沼氣中顆粒物粒徑控制在3微米以下,沼氣的品質得到進一步提高3400v(其中:燃氣G12V190ZLDZ-2、號:1FC6456-6LA42)4臺燃氣發電機組是由燃氣發動機、發電機、控制屏、組成。機組同時設有自動保護系統、可實現無人值守,是節能、環保型動力設備。4臺發電機采用發電機-變壓器組單元接線接入10kV母線(單母線接線),即:電源由發電機出口(0.38kV)經380V動力電纜引至主變壓器,升壓至10kV再通過10kV電纜接入10kV母線,最終利用10kV架空線接入電力系統冷水機組4套用于發電機組冷卻,熱交換介質為循環冷卻水,制劑為R404a4火炬2套發電機組開機前約10分鐘沼氣流量、濃度不穩定,故此時段沼氣經脫硫、預處理后經火炬系統燃燒排放,10分鐘后系統自動關閉火炬系統,沼氣進入發電機組燃燒發電。(2)項目原、輔用料項目原、輔料情況見下表1-3。7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表1-3項目原、輔用料表序號項目來源單位消耗量1水泉水噸/年9082電母線接入千瓦時/年7.3萬3脫硫劑(Fe2O3?H2O)外購噸/年4機油外購噸/年5沼氣垃圾填埋場收集m3/h2654.66冷劑R404a由冷水機組供銷商提供千克500(3)R404a制冷劑性質R404a是一種不含氯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劑,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在自身壓力下為無色透明液體,貯存在鋼瓶內是被壓縮的液化氣體。理化性質具體見下表:表1-4R404a制冷劑理化性質性質單位水分Mg/kg≤分子式CHF2CF3/CF3CH2F/CH3CF3沸點℃-46.5蒸汽壓(沸點下)MPaabs48液體密度(25℃)Kg/L1.063×103臨界溫度℃72.4臨界壓力KPa3688.7液體密度kg/m345氣體熱容(1atm,25℃)kJ(kgK)0.012液體熱容(1atm,25℃)kJ(kgK)0.0065沸點時汽化熱kJ/kg256.68氣體熱傳導率(25℃)W/(mK)0.0128液體熱傳導率(25℃)W/(mK)0.0801空氣中可燃性/不燃毒性/低毒8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氣味/無異臭,略帶酸味破壞臭氧潛能值(ODP)/0全球變暖系數值(GWP)/3850因其破壞臭氧潛能值(ODP)為0,故R404a是不破壞大氣臭氧層的環保制冷劑。主要用途:R404a主要用于替代R22和R502,具有清潔、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點,大量用于中低溫冷凍系統。冷水機組使用過程中,無需添加R404a制冷劑,不涉及R404a制冷劑在項目區內的儲存。6.給排水、電力、消防(1)給排水給水:項目所在地為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用地范圍,項目用水依托垃圾填埋場高位水池,位于項目北面約480m處,勐景老公路旁,總容量約260m3,水源來自附近泉水(位于垃圾填埋場北面約1.2km處,流量2.2L/s,目前垃圾填埋場最大用水量約為15m3/d,泉水流量可滿足項目用水要求,而不影響填埋場用水)。沿垃圾運輸公路鋪設引水管道將水引入電廠。項目發電機組循環冷卻水,采用外購純凈水,閉路循環,不需添加,亦不外排;生活用水由垃圾填埋場現有生活水管接入。排水:項目新建雨污水管網,實施雨污分流。雨水管網接入垃圾填埋場現有雨水管網。項目沼氣井中抽出的滲濾液、沼氣冷凝液、生活污水排入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調節池,最終由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站處理達標排放。(2)電力供應①發電去向4臺發電機采用發電機-上升壓站(布置于高壓房內)接線接入10kV母線(10kV采用單母線接線),即:電源由發電機出口(0.38kV)經380V動力電纜引至升壓站,升壓至10kV再通過10kV電纜接入10kV母線,最終利用10kV架空線接入系統。根據建設單位提供項目設計資料,項目發電去向接入系統采用以下方案,項目以1kvT接10kv曼養聯絡線,新建線路長約240m,導線截面選擇70mm2。②電廠自身用電設有1臺配電柜(設置在低壓房),電源由低壓房380V母線提供。9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3)防雷及接地本次設計中采用聯合接地的方式,工作、保護、防雷接地合用一個接地系統,工頻接地電阻值要求≤1Ω;新建構筑物利用主體立柱內主筋作為引下線。整個接地電阻由人工接地體及自然接地體組成,并盡可能利用自然接地體。(4)通信為了便于生產調度指揮,在發電廠內設程控電話多部,由電信局統一安排。三、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概況1.景洪市生活垃圾處置工程2001年2月12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環保局對《景洪市垃圾處理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給予了行政批復(西環復[2001]8號);景洪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于2002年4月興建,2004年4月20日投入運營。垃圾填埋場占年(2004~2020年),填埋場填埋區分為A庫區、B庫區、西C庫區、東C庫區,截至2013年,填埋場A庫區(填埋標高700m)、B庫區(填埋標高750m)已填滿封場,西C庫區和東C庫區填埋標高已達780m,即將達到設計填埋標高800m,填埋垃圾總量已達到320萬m3,剩余130萬m3庫容,考慮東C庫區地形及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實際需要,景洪市環衛清潔有限責任公司對填埋場東C庫區實施擴建(截至目前,東C庫區填埋標高已達805m,東C庫區擴建區域防滲工程及截排水工程已建設完畢),景洪市環衛清潔有限責任公司于2013年8月委托云南靖尚達環境咨詢有限公司編制《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擴建工程—垃圾處理設施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西雙版納州環境保護局于2014年出具了報告表批復 m增加了90萬m3,則填埋場總庫容達到540萬m3,填埋場服務年限延長至2025年。本項目采氣范圍為填埋場西C庫區和東C庫區。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由排洪系統、庫底防滲系統、滲濾液收集系統、填埋氣導排系統、調節池(目前已建設有3.5萬m3調節池)等組成,填埋場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建成前,景洪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滲濾液處理措施采用“自然蒸發法”,即:建設滲濾液收集系統和噴灑系統;產生的滲濾液收集在滲濾液調節池中,利用庫區配套建設的回噴泵將滲濾液抽回到填埋區,噴灑在填埋區表面,自然蒸發。《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項目》于2010年11月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截至目前,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擴建工程—垃圾處理設施》已辦理環評手續,但未辦理環保竣工驗收。垃圾填埋場平面布置圖見下圖1-1。圖1-1垃圾填埋場平面布置圖截至現場踏勘時,景洪市垃圾填埋場日平均進場垃圾量已達400噸,填埋場東C年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匯總表見表1-4所示。表1-42016-2025年景洪市城區生活垃圾產量匯總表單位:t年份年均垃圾量日均垃圾量2016147998405.22017155271425.42018163045.5446.720191711854692020179757492.520211887055172022198049542.62023207758569.22024217832596.8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2025228307.5625.5生活垃圾處理工藝采用“衛生填埋法”。按照推平、壓實、覆土的工藝流程要求處置垃圾,每填埋3~4m厚的垃圾層,在上面覆蓋一層0.5~1m厚的土層;填埋場底部防滲工程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滲膜和截污壩下帷幕灌漿垂直防滲,以避免滲漏現象造成地下水污染。對于“滲濾液防滲膜”的保護,在每次覆完土后,主要靠人工用編織袋裝土后,進行堆袋保護處理。堆袋層厚0.5m左右,與欲填埋壓實的垃圾層厚度等高或略高,防止硬物劃破或戳穿防滲膜。2.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情況根據《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要求,自2011年7月1日起,現有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場應自建滲濾液處理站將滲濾液處理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后排放。據此,景洪市環衛清潔有限責任公司建設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滲濾液處理站,將滲濾液處理方案由原來的回噴減量變更為滲濾液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放。景洪市環衛清潔有限責任公司2013年8月委托云南靖尚達環境咨詢有限公司編制《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擴建工程—垃圾處理設施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西雙版納州環境保護局于2014年出具了報告表批復(西環審【2014】66號)。按照《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擴建工程—垃圾處理設施環境影響報告表》及其批復文件,擴建工程建設地點位于景洪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內,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填埋場東C庫區防滲工程和滲濾液處理站工程。根據《報告表》相關內容,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設計日處理規模為130m3/d,處理工藝為“絮凝沉淀+MBR+DTRO”工藝,出水排入菜秧河,出水水質執行《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2標準。滲濾液處理站主體工程包括綜合處理車間、鼓風機房、配電房等,目前,整個東C庫區擴建區域防滲工程已建設完成,滲濾液處理站已建成投入試運行,暫未辦理環保竣工驗收。3.滲濾液處理站規模及運行情況根據《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擴建工程—垃圾處理設施環境影響報告表》 (以下簡稱《報告表》),經設計計算,在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全部滲出(即滲出系數為1)、并考慮滲濾液處理站回流濃水、垃圾填埋場生產生活污水、暴雨淋濾雨水等因素的情況下,滲濾液最大產生量為46381m3/a。日最大產生量為127.1m3,故確定滲濾液處理站設計處理規模為130m3/d;設計根據景洪地區30年平均降雨量、蒸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發量、最大降雨年降雨量、蒸發量等資料考慮雨水入滲系數及滲濾液滲出系數,經過逐月計算滲濾液產生量,確定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垃圾滲濾液調節池最小容積為26137m3,最大容積為33879m3,故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調節池容積設為3.5萬m3。滲濾液調節池為垃圾填埋場配套設施,與垃圾填埋場同時建設投入運行,可滿足多年平均降雨量情況下及歷史最大降水年滲濾液的安全、完全儲存處置要求。滲濾液處理站于2015年建成投入使用,運行至今,建設規模為130m3/d,目前實際處理水量為50~60m3/d,填埋場滲濾液滲出率相對較低,滲濾液調節池建設規模為3.5萬m3,調節池中目前實際有約10000m3污水,還有25000m3剩余有效容積,根據滲濾液處理站安裝的在線監測系統監測數據(如下圖1-2)可知,目前滲濾液處理站運行穩定,出水CODcr、氨氮指標可達到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目前,該滲濾液處理站尚未進行環保竣工驗收。COD在線監測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氨氮在線監測圖1-2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站在線監測4、垃圾填埋場導氣石籠建設情況垃圾填埋場東C庫區及西C庫區共設置20個導氣石籠,導氣石籠中設有導氣管 (帶有導氣小孔),導氣石籠內徑1000mm,導氣管管徑200mm,項目沼氣井集氣時采用堵頭將導氣石籠暫時封住,待其輪換填埋垃圾時,拆除導氣石籠堵頭,恢復其正常導排氣功能,導氣石籠為垃圾填埋場安全運行必要的保障設施,項目沼氣井建設不得破壞垃圾填埋場導氣石籠,沼氣井布設時應避開導氣石籠。5.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垃圾組分迄今為止,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已運行多年,垃圾填埋總量已達到320萬噸,根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組分見表1-5。表1-5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組分項目有機物無機物其他含水率(%)低位熱值(kJ/kg)含量72.4522.360.24645085.52現場踏勘可知,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中植物及蔬果皮成分較多,因而垃圾含水率和可迅速降解的有機物含量相對較高,并且隨著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機物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進填埋場后降解將產生大量沼氣。6.發電機組年工作時間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d/t/根據規劃,項目規劃裝機2MW,設置4臺500KW的沼氣發電機組。實際運行時根據集氣量調節機組運行數量,日連續運行24小時,每年維修保養5天,則年工d/t/四、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見表1-7表1-7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序號名稱單位數量一占地面積m220001發電廠場坪占地m25002辦公生活區m2二單位容量占地面積m2/kw1建筑物占地面積m2894.632建筑系數%44.73綠化系數%20三工作制度a360勞動定員人四綜合能耗1年均總供電量KWh/a1152萬2機油年總耗量a五主要經濟指標1項目總投資萬元3000其中:企業自籌萬元30002單位靜態投資元/kW5萬總投資收益率%28.24項目投資回收期年3.83五、工作制度、生產定員項目運營期共有職工10人,其中管理人員1人,工人9人,全部在場內食宿。定員編制見表1-8所示。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工作制度:電廠建成后,每年維修保養5天,一年運行360天,每天三班制,表1-8項目定員編制表序號名稱數量1經理12管理人員/技術人員13沼氣收集系統24發電系統45維修保養人員16安全人員1合計六、平面布置項目沼氣井布置在垃圾填埋場內,發電廠區擬建于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范圍西南角,距離填埋場用地范圍邊界最近10m,距離其東側填埋場填埋作業區邊界最近280m,占地面積2000m2,其中主要為沼氣井占地(位于垃圾填埋場內)。發電廠區按功能劃分為:發電機組場坪、辦公生活區、倉庫、高低壓配電房。發電機組場坪為露天場地,發電機組為集裝箱結構,直接安裝即可,脫硫塔和預處理區安裝完畢后建設彩鋼瓦結構擋雨棚,每組發電機組之間采用綠化帶隔開,整個廠界四周采用綠化帶圍擋。沼氣經收集后,由管道接入,依次進入脫硫塔和預處理區,項目脫硫塔、預處理區以及火炬燃燒區依照沼氣來氣方向依次排開。沼氣經過處理后,進入燃氣發電機組發電。整個生產流程順暢,構筑物沿地形順勢布置,減少挖填土方量,廠區具體布置見項目廠區平面布置圖。七、項目環保投資項目具體環保投資詳見表1-9。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表1-9項目環保投資估算表單位:萬元項目名稱規格與數量投資額備注一、施工期環保投資臨時沉淀池0.5設計提出灑水降塵(包括人工、灑水設備、水費)0.5環評提出防塵網0.2環評提出材料堆場及運輸車輛遮蓋土工布0.2環評提出二、運營期環保投資廢氣治理1.抽油煙機1臺0.5環評提出2.沼氣脫硫塔2套60設計提出污水治理1.化糞池及生活污水排水管化糞池總容積5m3,生活污水排水管線600m環評提出2.滲濾液排放管道550m0.2設計提出3.沼氣冷凝液收集池5m30.54.沼氣冷凝液排放管道650m0.3噪聲治理1.設備噪聲防治消聲器、吸聲材料、減振設施3.5環評提出固廢治理1.生活垃圾收集處置垃圾桶0.1設計提出2.危險廢物暫存間暫存危險廢物環評提出綠化工程區內綠化率20.3%,7m22設計提出合計70.9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本項目為新建項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源。根據環評單位現場踏勘和建設單位提供資料,景洪市垃圾填埋場目前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垃圾填埋場產生的填埋氣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對周邊大氣環境有一定影響。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二、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簡況(一)地理位置景洪市為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首府,位于云南省西南端,地處東徑100°25′~101°31′,北緯21°27′—22°36′。南與緬甸接壤、東接勐臘、西連勐海瀾滄縣、北接普洱市、東北接江城縣。項目擬建于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內,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位于景洪市城區東部的三達山山麓。項目地理位置詳見附圖2。(二)地形、地貌、地質景洪市地處橫斷山系縱谷區南延末端,地處瀾滄江大斷裂帶兩側,北高南低,兩側高,中部低,山巒疊嶂,溝壑縱橫。最高海拔2196.8m,最低海拔485m。市府所在地海拔552.7m。轄區內地勢自北向南傾斜迭降,東部屬無量山余脈山地,西部屬怒山余脈山地,自北向南群山逶迤,蜿蜒南下,谷壩鑲嵌,江河相間。景洪市境內地貌復雜多樣,主要地貌類型為山原中山山地、山原低山山地、山原丘陵和山間盆地。本項目擬建于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范圍西南角,距離填埋場用地范圍邊界mm,占地地形相對較為平坦。(三)氣候、氣象項目區屬北熱帶和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長夏無冬,干濕季分明,兼有大陸氣候和海洋性氣候的優點而無其缺點,日溫差大,年溫差小,靜風少寒,基本無霜。年平均氣溫在18.6℃一21.9℃之間。全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mm之間,6-10月雨量占全年總降雨量的84.1%。年平時日照在1800-2300h之間,陽輻射總量在120---136千卡/年之間,年平均相對濕度在80%-86%之間。風向多為東風和東南風,年平均風速0.5--1.5m/s,靜風頻率71%。由于受地形的影響,區內氣候的垂直變化較大,形成明顯的垂直氣候帶,海拔800m以下為北熱帶氣候,海拔800-1500m范圍為南亞熱帶氣候,海拔1500m以上范圍為中亞熱帶氣候。(四)水文、水系景洪市降水充沛,河流縱橫,水網密布,是云南省河流分布較廣的縣(市)之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一,全市境內分布有大小河流162條,均屬瀾滄江水系。瀾滄江在中國境內全長2198km,是中國最長的南北向河流。瀾滄江在景洪市河段干流總長174km,流域面積7093km2,年徑流量57.89億m3。瀾滄江發源于中國青海省唐古拉山脈崗果日峰的扎曲,留置昌都后始稱瀾滄江。南流至云南省南臘河口出境,出境后改稱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全長2354km,流域面積16.5萬km2,是東南亞第一大河流。瀾滄江上游以類烏齊河口為界,全長556km,山勢一般較為平緩,河谷平淺,年徑流深度為200mm。以下為中游峽谷區,全長821km,河床坡降大,谷形緊窄,水面寬120m左右,年徑流深度為400-700mm。功果橋以下為下游,兩岸山勢降低,窄谷與寬谷相間出現,年徑流量為200-400mm,是河川徑流量的主要來源。戛舊以下進入西雙版納,地勢更為低平,河道流經峽谷和平壩,形成串珠狀河谷。瀾滄江是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輔以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的河流。上游段高山冰雪融水占有一定的比重,地下水補給一般也占年徑流量的50%左右。自中游段開始,雨水補給逐漸增大,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補給相應減少。本項目的納污河流為菜秧河,項目污水依托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站處理達標排放,滲濾液處理站排污口設在處理站東南面30m季節性溪溝處,經處理達標的污水排放至季節性溪溝后流經1.1km匯入菜秧河,菜秧河是瀾滄江的一級支流,發源于景洪市基諾山鄉,流域面積33.2km2,枯水(二月)流量0.068m3/s,水系圖見附(五)土壤、植被、生物多樣性西雙版納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在不同氣候和不同地形的條件下,土壤的發育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區域性特性;土壤類型主要以赤紅壤、紅壤、磚紅壤、黃壤、黃棕壤及紫色土為主;其中,大葉種茶樹生長區以赤紅壤(磚紅壤性紅壤)和紅壤為主,并具有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等特點。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有利于動植物的生長繁衍,西雙版納素有“動植物王國”和“物種基因庫”的美譽;生長著高等種子植物5000多種,占全國高等植物種類的12%,占云南植物總數的33%;全州森林覆蓋率達63.6%,居全國各地州首位;境內設有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360多萬畝,占全州總面積的12.2%,主要變化熱帶、亞熱帶森林系統以及珍稀動植物資源。境內植物共有二萬多種,其中屬熱帶植物5000多種,有食用植物一萬多種,野生水果50多種,速生珍貴用材樹40多種;其中珍貴植物有云南石梓、羯布羅香,山桂花、黑黃檀、紅椿、鐵力木、美登木、普文楠等。20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占全國鳥類總數2/3,獸類67種,占全國獸類總數的16%。瀾滄江是云南境內最獨特的一條水系,水系內的魚類總數約為153種和亞種,共8個特有屬,占云南特有屬總數的70%,是魚類種類資源的寶庫。根據現場踏勘,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范圍內,評價區域土地已被開發利用,人為活動頻繁,占地區域內無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項目占地周邊主要植被為人工橡膠林,項目占地區域目前除建有垃圾填埋場辦公管理用房(已廢棄)外,其余場地分布有灌木叢及當地常見種草本植物,覆蓋率相對較低。21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社會環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一)行政區劃、人口及綜合經濟景洪市總面積6958km2,轄1個街道、5個鎮、5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允景洪街道、嘎灑鎮、勐龍鎮、勐罕鎮、勐養鎮、普文鎮、景哈哈尼族鄉、景訥鄉、大渡崗鄉、勐旺鄉、基諾山基諾族鄉;共有16個居委會、81個行政村。景洪市是一個以傣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邊疆城市,有傣族、漢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瑤族、基諾族等13種民族,傣族為主體民族。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52.72萬人,戶籍人口40.88萬人,戶籍人口中:非農業人口177917人,占總人口43.5%。少數民景洪市傳統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改革開放后社會經濟建設不斷推進,景洪市成為了知名的旅游城市和避寒勝地。2015年全市生產總值1447804萬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7348萬元,增長7%;第二產業增加值487678萬元,增長20.8%;第三產業增加值642778萬元,增長12.1%。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27426元,比上年增長13.5%;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35242比上年增長12.7%。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比重為21.9:33.7:44.4。橡膠、茶葉等傳統產業進一步鞏固提升,石斛、堅果、小耳朵豬、咖啡等特色產業加快發展。項目所在地為允景洪街道,2015年,允景洪街道企業生產總值達36641萬元,比上年增長0.98%,曼景蘭居委會及2個山區村委會人均純收入8765元。兩個山區村委會糧豆播種面積1105畝,糧豆總產量達199噸,農民人均占有糧39.9公斤;年末膠園面積達85074畝,開割面積達37551畝,干膠總產量達3502噸;家禽存欄數25870只,生豬存欄數3099頭,肉類總產量172噸。(二)文化教育景洪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45所,已形成包括幼兒教育、義務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在內的完整的教育體系,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景洪市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是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44%,科技成果轉化率達66%。擁有各類各級專業技術人員4435人,其中:中級職稱近700人。景洪還有4個國家、省屬科研單位,即: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中國實驗動物云南靈長類中心、云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云南省林科院普文試驗林場。22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三)文物景觀保護經過環評單位現場踏勘及查閱有關資料,項目地塊及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的區域內無國家和地方文物保護單位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特殊生態敏感區,項目東面約1.8km為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為景洪市市級自然保護區,目前未編制保護規劃文件,作為觀光旅游開發區,由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有限公司經營,項目與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位置關系見附圖4。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是以科考觀光旅游為主,兼容民族風情展示,休閑度假避暑等內容的主題公園。以自然、生態、環保、休閑、健康等為主要元素的時尚生活理念,通過冬季的民族年俗文化季、春季的孔雀文化季、夏季的雨林文化季和秋季的民族服飾季予以體現,在25000畝熱帶溝谷雨林的基礎上創建,園內森林覆蓋率超過98%,是個天然的大氧吧。園內有溝谷雨林、孔雀飛舞、民俗歌舞、美食、潑水狂歡等項目,是西雙版納較大的綜合性生態旅游景點之一。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23三、環境質量狀況境空氣、地表水、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一)環境空氣根據《云南省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復審)》,項目區域為環境空氣功能區劃二類區,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根據2015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環境狀況公報:景洪市環境空氣質量指數為優的天數有151為輕微污染的天數有31天,占9%。主要污染因子為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顆粒;根據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環境保護局公布的景洪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公報:“2016年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的監測顯示,空氣質量指數(AQI值)在15—40之間,空氣質量狀況為優的天數為21天,空氣質量可以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本項目位于景洪市城區東部直線距離3.3km處,除生活垃圾填埋場外,項目周圍無大氣污染型企業,區域主要大氣污染物為垃圾填埋場惡臭,項目區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顆粒物指標能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二)地表水項目區地表水為項目區南面760m的菜秧河,景洪市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站出水排入菜秧河,約3.5km后匯入瀾滄江,菜秧河無相關的水功能區劃,菜秧河屬于瀾滄江支流,因此參照《云南省地表水水環境功能區劃(2010-2020)》中瀾滄江水功能區劃要求,地表水環境評價標準執行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建設單位于2016年10月委托云南云水間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對菜秧河進行了現狀監測,根據其監測報告(云水環檢字【2016】123號),菜秧河水質監測數據見24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表3-1菜秧河水質現狀監測數據匯總表檢測項目采樣日期菜秧河(垃圾填埋場排水標準限值是否達標菜秧河(瀾滄江匯水口上是否達標2.4//2.4/2.22.22.82.8pH值(無量8.256~9達標8.08達標8.207.978.237.95溶解氧(mg/L)5.45達標5.8達標5.35.75.25.7懸浮物(mg/L)///922化學需氧量(mg/L)620達標達標8五日生化需氧量(mg/L)2.04達標2.5達標2.22.12.4氨氮(mg/L)0.589達標0.785達標0.5620.8550.5670.824總磷(mg/L)0.0110.2達標0.012達標0.0100.0160.0100.014總氮(mg/L)0.650達標0.776達標0.6290.8240.6230.833氟化物(mg/L)0.70達標0.46達標0.600.440.650.43六價鉻(mg/L)0.0100.05達標0.009達標0.0110.0080.0120.009糞大腸菌群(個/L)790010000達標6300達標6300490070004600銅(mg/L)1.0×10-3達標達標1.3×10-31.2×10-31.2×10-325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鉛(mg/L)0.001L0.05達標0.001L達標0.001L0.001L0.001L0.001L鋅(mg/L)0.05L達標0.05L達標0.05L0.05L0.05L0.05L鎘(mg/L)0.0001L0.005達標0.0001L達標0.0001L0.0001L0.0001L0.0001L砷(mg/L)0.00500.05達標0.0087達標0.00620.00830.00500.0083汞(mg/L)0.000040.0001達標0.00004達標0.000040.00004L0.00004L0.00004L硒(mg/L)0.00070.01達標0.0005達標0.00070.00050.00070.0005根據上表監測數據分析可知:菜秧河下游CODcr、氨氮、總氮指標相比上游對照斷面升高,說明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站排水對菜秧河水質有一定影響,但菜秧河水質現狀目前能達到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水水質標準,可滿足其水環境功能的要求。(三)聲環境項目區環境噪聲執行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標準。建設單位于2016年10月委托云南云水間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對項目場界噪聲進行了現狀監測,根據其監測報告(云水環檢字【2016】123號),項目場界聲環境現狀監測結表3-2項目場界聲環境現狀監測結果單位:dB(A)監測數據監測點位晝間標準值是否達標夜間標準值是否達標場界東51.060達標41.050達標場界南53.2達標40.8達標場界西53.9達標達標場界北50.8達標45.8達標26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根據以上監測結果分析可知,項目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可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四)生態環境項目建設地點為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范圍內,評價區域因土地已被開發利用,人為活動頻繁,影響區域內無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建設項目位于景洪市區東面的三達山山麓,評價區域周圍植被主要是以人工橡膠林為主;此外還有少量間雜鐵刀木、木荷等喬木的次生竹林。評價區周圍土地已被長期開發利用,人為活動頻繁,殘存少量次生灌木草叢,動物棲息地被破壞,動物種類很少,偶有野兔、野貓、竹鼠、斑鳩、八哥等動物出沒。(五)周邊污染源項目周圍1000m范圍內污染源主要為距離項目600m的水泥磚廠及距離項目760m的道路污染源,水泥磚廠年產50萬塊水泥標磚,目前已辦理環保手續,主要污染物為TSP,經布袋除塵器治理后達標排放;道路污染源主要為過往汽車尾氣及交通噪聲,源強較小,對區域環境影響較小。27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根據建設項目所在區域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基本情況,以及建設項目的工程特點,項目周邊1000m范圍內沒有居民點、醫院、學校、企事業單位等敏感保護目標。根據項目現場踏勘,項目評價范圍內無自然保護區等特殊的生態敏感區域。確定該項目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如下表3-1,項目與周圍環境關系圖詳見附圖5。表3-1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表環境因子保護目標方位場址距離保護級別大氣環境平掌寨m42戶,134人。所在地標高高于項目所在地23m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水環境菜秧河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水質瀾滄江西南面約3.5km生態環境動植物、水土保持項目建設區域及外圍100m范圍內盡可能減少對動植物及水土保持的影響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市級自然保護區)避免對公園大氣環境及景觀、生態環境造成明顯影響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28四、評價適用標準環境質量標準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建設項目區域涉及的地表水水體為菜秧河和瀾滄江,菜秧河為瀾滄江支流《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水體標準,標準值如下:表4-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單位:mg/L項目PH總磷CODCrBOD5氨氮溶解氧氟化物總氮硒準準6~9≤0.2≤20≤1.0≤1.0≤1.0≤0.01項目銅鉛鋅鎘砷六價鉻汞糞大腸桿菌群(個/L)準準≤1.0≤0.05≤1.0≤0.005≤0.05≤0.05≤0.0001≤10000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項目評價區環境空氣質量執行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表4-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單位:μg/m3濃度限值(單位:μg/m3)標準小時平均年平均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SO250060NO220040TSP—300200顆粒物(粒徑小于—703、聲環境質量標準項目區聲環境執行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中2類標準。表4-3環境噪聲標準限值(GB3096-2008)單位:dB(A)類別晝間夜間2類605029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污染物排放標準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經收集后,依托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垃圾滲濾液處理站進行處理,達標排放,執行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詳見表4-4。表4-4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單位:mg/l(色度、糞大腸桿菌群除外)項目色度CODcrBOD5總氮NH3-N總磷標準值40303040253項目糞大腸桿菌群總汞總鎘總鉻六價鉻總砷總鉛標準值100000.0010.010.10.050.10.12、大氣污染物排放:(1)施工期建筑施工粉塵《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顆粒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標準,標準值見下表。表4-5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單位:mg/m3污染物名稱監控點濃度限值(mg/m3)無組織排放顆料物周界外濃度最高點(2)運營期生產廢氣有組織排放濃度限值執行GB13223-2011《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表1以氣體為燃料的燃氣輪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具體見表4-6。表4-6火力發電燃氣輪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序號污染物適用條件排放限值(mg/m3)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1SO2其他氣體燃料燃氣輪機組煙囪或煙道2NO2計)3煙塵4煙氣黑度(林格曼黑度)煙囪排放口30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污染物排放標準(1)施工期噪聲執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表4-7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單位:dB(A)晝間夜間7055(GB12348-2008)中2類標準。表4-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單位:dB(A)類別晝間夜間廠界噪聲60504、危險廢物暫存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11)。31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總量控制指標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氣主要是生產過程中填埋氣燃燒產生的廢氣,總量控制指標為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SO2:0.875t/a、氮氧化物:12.56t/a;生活污水、沼氣冷凝液、沼氣井抽排滲濾液排入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站處理后,達標排放進入菜秧河,因此,項目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納入垃圾填埋場總量指標考核,垃圾填埋場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為:CODcr:4.8t/a,氨氮:1.2t/a(垃圾填埋場CODcr、氨氮總量指標按照垃圾滲濾液最大處理規模130m3/d計算,根據分析,滲濾液處理站建設規模能滿足接納項目污水的要求);本項目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CODcr:0.0725t/a,占垃圾填埋場CODcr排放總量控可見,項目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納入垃圾填埋場總量指標考核可行。32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五、建設項目工程分析一、項目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分析(一)施工期工藝流程簡述項目為新建,位于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內,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占地區域土地整理工作,施工期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沼氣井建設、發電廠場坪建設、配電裝置安裝、脫硫及預處理設施建設、火炬施工安裝、辦公生活設施等的建設。根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發電機組、脫硫塔、預處理系統、火炬為成套設備,在混泥土結構的場坪上露天安裝,發電機組為集裝箱式結構,預處理系統和脫硫塔建設擋雨棚,辦公生活設施為活動板房,高壓房,低壓房為框架結構,工程內容簡單,工程量小,施工期較短。施工期工藝流程如圖5-1。1、沼氣井建設方案:將垃圾填埋場的東C庫區分A1、A2兩個區;西C庫區分為B1、B2兩個區,共四個區域,分別布置15、15、20、20口井。運行時,四個區域中留1個填埋區,其余三個區域采氣,待填埋區域每填埋完一層時,將采氣區域中的一個區域土工膜揭開并移除導氣石籠堵頭,恢復其原有導氣石籠功能,然后在原沼氣集氣管上加裝節狀PVC導氣管道,安裝完畢后采用鋼筋籠(鋼筋籠內徑1000mm)和礫石包裹沼氣集氣管,輪換為填埋區填埋生活垃圾,填埋完一層垃圾的區域導氣石籠安裝堵頭,沼氣集氣井安裝井頭設施后鋪HDPE土工膜,輪換為集氣區域收集沼氣,從而實現垃圾填埋與沼氣采集交替進行。每口井之間的間距在20m左右,井直徑為1000mm,每個孔的下端距垃圾填埋場底防滲層大于2m,由于垃圾填埋場底部的地形高度是變化的,因此各個井的實際深度會有差異,綜合考慮填埋場深部產氣量不足影響集氣效率,設計井深高度在20-40m之間。井孔安裝節狀PVC導氣管道,導氣管道帶有微槽收集沼氣,為防止導氣管中滲入滲濾液而導致導氣管集氣效率降低,當導氣管中出現滲濾33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液時(雨天未及時覆蓋土工膜,或者在覆蓋土工膜后一定時間內,導氣管中都有可能滲入滲濾液),開啟空壓機,將導氣管中的滲濾液通過導氣管道中預設的滲濾液抽排軟管排出,導氣管與井孔之間的環形空隙用礫石填滿,沼氣井口鋪30cm厚粘土并壓實,沼氣井布設完成后在填埋場整個集氣區域表面覆HDPE土工膜,雨天時,雨水經土工膜表面匯集至填埋區域四周的臨時雨水截排水溝,然后匯入填埋場永久截洪溝外排,有效減少雨水滲入填埋場導致滲濾液產生量增加,沼氣井布置應避開垃圾填埋場導氣石籠,避免沼氣井施工對導氣石籠造成破壞或不利影響。沼氣井結構見下圖5-2:圖5-2沼氣井結構示意圖2、沼氣井施工方案及產污節點沼氣井施工采用管樁施工法,管樁施工屬于擠土施工范疇,管樁一般由樁帽、樁管、樁尖組成,其打入過程簡單,即用打樁機械或其他送樁工具將樁尖打入設計深度,然后在樁管內放入沼氣井設施,施工工藝如下圖5-3所示:34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畢,拔出樁管;(f)沼氣井頭覆土壓實圖5-3沼氣井施工工藝圖管樁施工在打入及安放沼氣井設施過程中,填埋場沼氣無法與空氣接觸,因而不會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安全可得到保障,與泥漿護壁鉆井法相比,不需要泥漿制備與處理設備,工藝簡單,且成孔較為干凈,盡管井周邊一定范圍垃圾受到擠壓,但對沼氣集氣的影響遠較泥漿護壁鉆井法小。項目沼氣井施工除常規的施工安全措施外,需采取如下防范措施:1、鉆孔前應先調查清楚各鉆井處地表距離填埋場防滲層距離,防滲層位置,按照高效率集氣的原則選擇鉆井深度,并確保鉆井底部距離填埋場防滲層2m以上,以避免鉆井對填埋場防滲層的影響和破壞;2、樁管采用無縫鋼管,樁尖應采用封口樁尖;3、鉆井時,保證樁管、樁尖、樁帽之間的密封,避免填埋氣由可能存在的縫隙進入樁管內產生安全事故。項目沼氣井施工流程及產污環節建下圖5-4。35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圖5-4沼氣井施工流程及產污環節圖(二)、運營期工藝流程簡述垃圾填埋場沼氣發電是集環保和節能于一體的能源綜合利用新技術。它利用工業、農業或城鎮生活產生的大量有機廢棄物(例如:酒糟液、禽畜糞、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等)經厭氧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氣,經內燃機燃燒做功驅動發電機組發電。本項目利用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產生的填埋氣(沼氣),通過收集、脫硫、氣體凈化、燃燒發電機等工序進行發電,其發電工作原理與內燃機工作原理相同,獲得的電能全部上網,并入城市供電系統。項目發電工藝流程及污染工序示意圖見圖5-5。36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圖5-5沼氣發電工藝流程及污染工序示意圖2.工藝流程簡述垃圾填埋場沼氣通過集中收集、經脫硫和預處理系統處理后送到沼氣發電機組燃燒。脫硫、預處理系統將收集到的沼氣處理后,使其滿足發電機組運行要求及大氣污染物排放的環保要求,為保證機組穩定運行,項目設2套脫硫塔、2套預處理系統、2個火炬系統,每2臺機組共用一套脫硫塔、一套預處理系統和一個火炬系統。項目具體工藝流程簡述如下:(1)沼氣收集在垃圾填埋場內設置有一定數量的沼氣井。項目建設將垃圾填埋場的東C庫區分37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AACBB、15、20、20口井。運行時,四個區域中留1個填埋區,其余三個區域采氣,待填埋區域每填埋完一層時,將采氣區域中的一個區域土工膜揭開并移除導氣石籠堵頭,恢復其原有導氣石籠功能,然后在原沼氣集氣管上加裝節狀PVC導氣管道,安裝完畢后采用鋼筋籠 (鋼筋籠內徑1000mm)和礫石包裹沼氣集氣管,輪換為填埋區填埋生活垃圾,填埋完一層垃圾的區域導氣石籠安裝堵頭,沼氣集氣井安裝井頭設施后鋪HDPE土工膜,輪換為集氣區域收集沼氣,從而實現垃圾填埋與沼氣采集交替進行。沼氣的輸送動力來源于設置于沼氣預處理系統內的羅茨風機(安裝在精密過濾后,即預處理系統末端)。為防止導氣管中滲入滲濾液而導致導氣管集氣效率降低,當導氣管中出現滲濾液時(雨天未及時覆蓋土工膜,或者在覆蓋土工膜后一定時間內,導氣管中都有可能滲入滲濾液),開啟空壓機,將導氣管中的滲濾液通過導氣管道中預設的滲濾液抽排軟管排出。沼氣井布設區域情況見項目與垃圾填埋場位置關系及總平面布置示意圖(附圖6)。(2)沼氣凈化各沼氣井收集的沼氣經地面集氣管道匯集至沼氣主管道首先輸送至脫硫塔,脫除沼氣中的硫化氫,再經過粗分離器,分離掉粒徑50微米以上的大顆粒物質,然后進入冷卻裝置;在冷卻裝置部分,大部分的雜質及水分轉變為液態,通過旋風分離器進行氣液分離,再經精過濾器進一步凈化,有效去除3微米以上的顆粒物,保證機組正常運行。凈化后的沼氣出口管路上分成兩路。一路到火炬系統(發電系統開機時,沼氣流量及濃度需要約10分鐘基本穩定,故每次開機后的前10分鐘沼氣凈化后進入火炬系統燃燒),另一路進入到內燃機發電機組。沼氣冷凝液集中收集后排放至滲濾液調節池,依托滲濾液處理站處理。①脫硫塔:根據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規模和其沼氣成分的特點,本項目選用干法脫硫,采用氧化鐵作為干法脫硫的脫硫劑,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該脫硫塔產品相關參數,脫硫塔脫硫效率為95%。脫硫塔中脫硫劑為分層放置,用于脫去沼氣中的H2S,項目脫硫塔按填埋場最大集氣能力進行設計(即脫硫塔設計處理規模按照沼氣最大集氣量2654.6m3/h計),采用一級脫硫(適用于處理硫化氫濃度在2000mg/m3以下的沼氣)設計,接觸時間取100s,確保各種沼氣流量及其硫化氫濃度下,沼氣能與脫硫劑有效接觸(接觸時間越長,脫硫效果越好),從而確保脫硫塔脫硫效率。垃圾填埋場沼氣進入脫硫塔脫硫,不僅可以防止硫化氫對后續系統設備和管閥造成腐蝕,也可降38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低煙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沼氣在脫硫塔中發生如下化學反應:根據建設單位提供資料和項目可研報告,在脫硫塔主要發生反應①,得到脫硫產物為Fe2S3·H2O,脫硫產物交由脫硫劑供應方(成都廣亞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回收再生處理,再生反應見反應②,經過再生的脫硫劑供給本項目重復利用,當脫硫塔更換脫硫劑時,恢復填埋場導氣石籠功能(拆除導氣石籠堵頭)項目停止運行,脫硫劑為每三個月更換一次,每次更換時間約1h,換下的脫硫產物裝入原有脫硫劑包裝,由脫硫塔建設單位即脫硫劑供應商成都廣亞科技有限公司同時將脫硫產物(硫化鐵)清運回收再生。②粗過濾器:粗過濾器為碳鋼結構,安裝在脫硫塔至冷卻系統的沼氣管道上,由接頭、過濾器框和過濾網(300目不銹鋼鋼絲網)組成,可過濾掉粒徑5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機組檢修保養時拆下過濾器過濾網,采用反吹方式清理濾網,清理完畢后重新安裝,清理出的顆粒物清理至填埋場。③冷凝裝置:冷凝裝置包含設備換熱器、蓄能水箱、循環水泵、冷水機組各一臺,冷水機組采用外購純凈水作為循環冷卻水,經冷水機組制備的冷水流經換熱器對沼氣降溫冷卻,換熱器出來的熱水循環至冷水機組進行冷卻制備冷水(冷媒為R404a),實現沼氣中水蒸氣的冷凝。其功能是使沼氣中的大部分水分及其雜質轉變成液態,容易被后部的氣液分離器分離出來。④氣液分離器:分離器設有2臺。冷卻后的沼氣進入分離器后,液體的流速降低并在氣旋的作用下與氣體發生分離。⑤精密過濾器:不銹鋼密封外殼,采用多層玻璃纖維濾芯過濾,可有效截留粒徑3微米以上的顆粒物,使沼氣中的顆粒物粒徑控制在3微米以下水平,使其能夠滿足內燃發電機組的運行工藝要求,機組檢修保養時拆下過濾器濾芯,采用反吹方式清理玻璃纖維濾芯,清理完畢后重新安裝,清理出的顆粒物清理至填埋場。⑥羅茨風機:風機設有2臺。為氣體輸送提供動力。39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3)燃氣發電機組燃氣發電機組是由燃氣發動機(內燃機)、發電機、冷水機組、控制屏等部件組成的集成系統,整體為集裝箱結構,機組的電壓品質主要由發電機調壓系統及頻率決定,其中頻率主要由燃氣發動機電子調速器或燃氣噴射控制單元決定。控制柜是機組參數監控中心,是機組配電控制單元,是維護人員操縱機組的工作界面。機組同時設有自動保護系統、可實現無人值守,為節能、環保型動力設備,設備外觀結構及內部情況見下圖5-6。外觀結構箱體內部情況圖5-6燃氣發電機組沼氣在經過精密過濾器精密過濾后,送至燃氣發電機組,將燃燒裝置與氣體混合器連接,使沼氣、空氣混合后在氣缸內壓縮,經火花塞點火使沼氣燃燒,氣缸內的核心區域燃燒溫度可以達到1400℃,燃燒膨脹氣體推動活塞做功,帶動曲軸轉動,從而為發電機組提供動力,產生電能。機組產生的廢氣經帶有消音器的排氣管排出,排氣m。項目采用計算機對沼氣的處理過程和燃氣發電機組進行實時控制,起到監視、控制、報警和保護作用,對燃氣發電機組的啟動、停機、故障檢測以及電子點火進行自動化控制,并依據沼氣量的多少自動調節輸出功率。控制系統還對沼氣井滲濾液排放進行控制,沼氣井中滲濾液抽排管道底部設有液位傳感器,當沼氣井中滲入滲濾液時,傳感器發送信號至控制系統,控制系統自動打開空壓機控制開關和滲濾液排放管上的電子閥門,待沼氣井中滲濾液排完后自動關閉抽排系統。當機組檢修保養,或者故障時,項目停止運行,拆除填埋場導氣石龍堵頭,恢復其正常導排氣功能;檢修保養結束或排除故障后再重新啟動運行。(4)送電上網項目產生的電能最終并入供電網絡,為用電戶提供電能。40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4臺發電機采用發電機-升壓站接線接入10kV母線(單母線接線),即:電源由發電機出口(0.38kV)經380V動力電纜引至主變壓器,升壓至10kV再通過10kV電纜接入10kV母線,最終利用10kV架空線接入系統。根據電廠的地理位置以及項目可研報告,項目擬采用10KV架空線,使用LGJ-150導線,至垃圾填埋場西面變桿塔處T接入曼養聯絡線。新建線路長約240m。(5)火炬除發電系統外,項目還計劃在發電廠內設置一臺封閉式燃燒火炬,采用集成控制柜電腦控制其點火,當火炬進氣閥開啟的同時,火炬控制系統自動點火,進氣閥關閉時自動停止。在機組開機運行的一段時間內(約10分鐘),沼氣流量和濃度不穩定,不能滿足機組正常運行需要的情況下,經凈化后的沼氣排入火炬進行燃燒,10分鐘后自動關閉火炬系統,凈化后的沼氣進發電機組燃燒發電。項目運營過程中當設備超壓、檢修、保養、更換脫硫劑或其他設施設備等情況下項目停止運行,停止采集沼氣,并拆除填埋場導氣石籠導氣管堵頭,恢復填埋場導氣石籠正常導排氣功能,待檢修、保養或者更換完成脫硫劑后,重新開啟運行(開啟火炬系統并將填埋場導氣石籠導氣管堵頭重新安裝,使沼氣井正常集氣,約10分鐘后,沼氣進入發電機組燃燒發電)。3.預計沼氣收集量及收集年限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場于2004年4月投入使用,設計庫容450萬噸,服務期限至2020年,目前,垃圾填埋量已達320萬噸,日平均進場垃圾量約為400噸,其中填埋場A庫區、B庫區已封場,西C庫區、東C庫區在填埋,并已對填埋場埋場東C庫區實施擴建,擴建后,填埋場東C庫區設計填埋標高由800m變為852m,填埋標高增加了52m,則設計庫容增加了90萬m3,則填埋場總庫容達到540萬m3,填埋場服務年限延長至2025年。可研報告運用SCS公司開發的預測模型計算垃圾填埋場的沼氣產量。SCSENGINEERS公司(SCS)是美國環境保護企業,其預測模型數據庫資料涵蓋了125個美國生活垃圾填埋場的情況。該公司擁有處理過400多個生活垃圾填埋場的LFG回收和再利用的廣泛經驗。其預測模型公式如下:LFG=2LoR(e-kc-e-kt)其中:41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LFG:當年垃圾填埋場氣體的產生量(立方米/天);Lo:單位廢棄物能產生甲烷的總量(立方米/噸);R:在填埋場利用的時間內平均每天廢物的獲得率(噸/天);同時運用斯庫爾—卡楊(Scholl-Canyon)動力學模型計算垃圾填埋氣的產生速率。Scholl-Canyon模型假設經歷一段可以忽略的時間后,填埋氣的產生速率迅速地達到它的最大值,隨后反應速度隨可降解的有機底質的減少而降低,即:Q=KLoekt對于運行期內特定的填埋場,在其運行期內的產氣速率表達式如下:Q=RiKiLoiexp(Kiti)式中:Q—填埋場氣體產生速率(m3/a);Ri—第i年垃圾填埋量(t);ti—第i年填埋的垃圾從填埋到計算時的時間(a);L0i—第i年填埋垃圾的產氣量潛勢(m3);ki—第i年填埋垃圾的產氣速率常數(a-1)。應用Scholl-Canyon模型的關鍵是參數L0和k值的確定。參數k值與很多因素有關,如含水率、可利用的營養物質、pH和溫度等;而L0則與垃圾成分有關。結合景洪市生活垃圾的實際成分,根據建設單位近十年的垃圾填埋氣發電項目建設和營運的實際經驗,沼氣收集量約為產氣量的50%,計算出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場2016年到2030年沼氣產生量及收集量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