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粵教滬科版高三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粵教滬科版高三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粵教滬科版高三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粵教滬科版高三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粵教滬科版高三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教滬科版高三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98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題文】下列各組地貌,分布地區符合江河上游、海濱、沙漠地區排列順序是A.“U”形谷、斷崖或峰林、風蝕柱B.“V”形谷、海蝕穴、沙丘C.沖積平原、三角洲、風蝕蘑菇D.峽灣、角峰、風蝕洼地2、【題文】北京反季節蔬菜種植要改變的主要區位因素是:A.熱量條件B.土壤條件C.地形條件D.光照條件3、下列能源發電比較穩定的是A.水能B.地熱能C.風能D.太陽能4、與人口容量呈負相關的因素是()A.消費水平B.資源C.科技水平D.生產能力5、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重視循環經濟發展,將有利于本地區()①實現大量使用資源②減輕環境污染③廢棄物的回收利用④大規模發展資源密集型產業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6、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剪紙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等,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圖是一幀剪紙作品.據此完成1~3題.

如圖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A.四川盆地B.華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長江三角洲7、下表為四個國家的主要人口指標.據表可知()

。國家2000-2010年人口年平均增長率(%)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010年0~14歲人口比重(%)2009年出生時預期壽命(歲)男性女性男性女性中國0.614319.57275印度1.438930.66366法國0.711818.47885美國0.93420.17681A.2009年中國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2009年中國男女性出生時預期壽命差值與美國相等C.2010年中國0~14歲人口比重與法國最接近D.2000-2010年期間中國人口增長速度最慢8、【題文】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生較頻繁的是A.云貴高原B.青藏高原C.黃土高原D.內蒙古高原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9、(2013秋?寧波期末)閱讀表1;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表1:2009年阿根廷和日本兩國的資料統計表。

。阿根廷日本總人口(萬人)378012100人口出生率(‰)189人口死亡率(‰)89人均GDP(美元)365038210城市人口比重(%)92.266.6(1)據表可知,日本的人口增長為____模式;僅從地形角度考慮,阿根廷東部地區的人口容量比西部地區____(大或小).

(2)據表計算,每年出生人口較多的國家是____,日本的人口死亡率比阿根廷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

(3)____是城市化的主要動力,但是阿根廷城市化水平遠遠高于日本,這種表現稱為____.

(4)縱貫阿根廷西部的安第斯山脈是由于____板塊與____板塊碰撞造成的.

(5)巴塔哥尼亞沙漠的主要成因是____.

(6)當阿根廷為2014年1月1日1點時(阿根廷采用西三區區時),北京時間是____.10、(2014春?賓川縣校級月考)讀如圖(陰影部分為夜半球);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所示的日期約為____.此時,地球運行在____(填“近日點”或“遠日點”)附近.

(2)弧MAN是____(晨或昏)線.此刻,C地的地方時是____.

(3)此時,A地的太陽高度是____,E地的太陽高度是____.

(4)字母所示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相同的是____.

(5)此時,全球各地晝夜長短的分布規律是:____.11、(2005?上海)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形成至今,雖然“身體”在不斷“長大”,但在上海的經濟地位卻一直“長不大”.截止2004年底,崇明農業人口占全縣人口75%以上,農村勞動力明顯過剩,貧困人口占全市貧困人口總數的.

崇明開發總體規劃提出;崇明作為國務院確定的上海可持續發展重要戰略空間,到2020年將建設成森林花園島;旅游度假島、生態住區島和科技研發島,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具有可持續發展戰略示范作用的“生態島區”.

(1)崇明島的“身體”,之所以在不斷“長大”,主要是因為____;而它在上海的經濟地位一直“長不大”,主要由于____阻隔;交通不便.

(2)“隧道穿越,大橋飛架”,滬崇長江通道工程已于2004年底正式啟動.竣工后,駕車從浦東五號溝出發,經過____、____島、____至崇明陳家鎮只需30分鐘,通過崇啟大橋或____大橋還可北達江蘇省的啟東;海門等地.

(3)崇明島開發前景良好的可再生能源是____(單項選擇)

A.水能B.風能C.核能D.地熱能。

(4)從建設“生態島區”的戰略考慮,崇明島東灘濕地不適宜____(多項選擇)

A.開墾農田B.建立高科技工業園區。

C.開發商品房D.建設候鳥自然保護區。

(5)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崇明島可大力發展的產業有____(多項選擇)

A.森林工業B.園藝業C.娛樂休閑業D.高科技產業。

(6)近年來,不少來自崇明農村的年輕人,加人了上海市區出租車司機行列,為上海城市建設作貢獻.這一現象說明____.

(7)按照規劃,陳家鎮將建設成以生態休閑為主要特色的“海島花園”城鎮,其區位(布局)條件是____、____.

(8)崇明島的進一步發展對上海的意義是____.12、(2011秋?包河區校級期中)讀“我國部分地區某時地面天氣形勢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時A地處于____氣壓控制下,天氣狀況是____.

(2)圖中虛線(a、b、c)附近易形成暖鋒的是____.

(3)圖中B地吹____風,C地吹____風.

(4)圖中①②③④地中,風速最大的是____,判斷的理由是____.13、在研究世界多極化趨勢時;必須高度重視以西歐國家為中堅的歐盟這一重要力量.閱讀如下世界某區域等壓線圖,回答問題:

(1)作出M點的風向;據圖判斷此時北半球為____季節;(此季節N地氣候特征為____.

(2)分析圖示季節M地與該大陸同緯度東岸的氣候特征異同.14、甲;乙兩圖分別為“同一地區不同時間的等壓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天氣形勢由甲圖變為乙圖后,描述山東半島風向的變化情況____.

(2)甲圖中A處表示鋒線,可能形成的鋒面系統是____.預測該系統過境后,B處的天氣特點____.

(3)乙圖中最可能處于陰雨天氣的是____.

A.山東半島B.朝鮮半島C.日本九州島D.臺灣島。

(4)進入2010年以來,我國多地遭受寒潮天氣,說明寒潮帶來的影響____.15、有的樓盤為了“有效”利用土地縮短了樓間距離;降低了居室的日照標準.閱讀下列圖表材料,回答問題.

我國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間距。

。城市冬至正午太陽高度日照間距理論實際采用理論實際采用①24°45′2.02H1.7H②40°28′1.18H1.2H③35°21′1.41H1.1~1.2H④26°36′1.86H1.6~1.7H注:H為住宅樓的高度(適用于平地;且住宅呈東西走向)

1)根據表中信息判斷,在滿足采光要求的條件下,夏至日四個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時間最短的是____(填序號).

2)從理論上分析,為了使樓房獲得較好的光照條件,在樓高相同的情況下,樓房間距北京比上海應____(填寬或窄)些.

3)當北半球處于冬至日時,全球范圍內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區是____.

4)甲、乙兩圖是在某住戶客廳繪制的,正值夏至日或冬至日太陽正午時分,其中在冬至日繪制的是____.

16、【題文】產業轉移對移出地區而言弊大于利。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7、由于地球的公轉,地球表面物體在沿水平方向運動時,其運動方向會發生偏轉____.(判斷對錯)18、我國北方秋季經常出現的“秋高氣爽”天氣,是在反氣旋控制下形成的.____.(判斷對錯)19、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有利于緩解交通擁堵問題。20、由于地球的公轉,北半球自西向東流的河流,對南岸的沖刷作用明顯。()(判斷對錯)21、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22、晨線上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上的地方時為18點____.(判斷對錯)23、城市功能區是同類活動為提高競爭能力而形成的空間上高度集聚,所以各功能區之間有明確的界線。評卷人得分四、探究題(共1題,共8分)24、近年來,“油菜花節”成為全國各地鄉村旅游的主要內容。面對扎堆的油菜花節,不少游客已經發出審美疲勞的感慨,而舉辦油菜花節的各個景區,也并沒有得到預期的經濟收益。下表為我國部分油菜花觀賞地及其花期資料。分析“油菜花節”旅游活動面臨的主要問題,并對此提出合理化建議。評卷人得分五、讀圖題(共3題,共9分)2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圖1為我國某區域2013年7月15日~8月15日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

材料二:圖2為上海和海南西瓜產地氣溫和月西瓜產量統計圖.

材料三: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城市化速度加快,旱地比重增加.

(1)與海南相比,從社會經濟角度分析上海鋼鐵企業的優勢條件____.

(2)分析2013年7月15日~8月15日上海市區氣溫比往年同期高的原因____.

(3)上海西瓜產量高的季節是____,海南西瓜產量高的季節是____,并分析原因____.26、(2013秋?陳倉區校級月考)讀“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斜線部分表示____,計算方法是____.

(2)圖中處于人口增長模式屬于“高低高”模式階段的是____(填字母).目前按經濟發展水平,____國家或地區從總體上看應屬于該類型.

(3)圖中人口死亡率不斷下降的是____(填字母).

(4)圖中人口年齡結構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緩慢的是____階段(填字母).

(5)我國人口增長模式屬于“____”型模式,即處于圖中____階段向____階段(填字母)轉變的過程.27、如圖1是“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比較圖(1998年)”;圖2是“人口增長模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____.

(2)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是____.該大洲因此而出現的主要問題有____、____等,針對這樣的問題該大洲該采取的對策有____、____.

(3)2002年我國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分別達到13‰、8‰、5‰,這說明我國人口增長目前已經大體進入上圖中的第____階段.該階段人口增長的主要特征是: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B【分析】【解析】本題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江河上游由于流水侵蝕明顯;故形成“V”形谷;

海濱地區由于海水和海風侵蝕而形成海蝕崖;海蝕穴等;沙漠地區由于風力作用明顯故形成。

風蝕地貌和風積地貌。故選B項。【解析】【答案】B2、A【分析】【解析】北京反季節蔬菜種植主要是利用大棚種植,改變熱量條件,所以選擇A項。【解析】【答案】A3、B【分析】本題考查能源發電的特點。地熱能是地球內能的釋放,發電穩定,B正確;水能發電與水量大小有關,而水量大小受季節變化影響,發電不穩定,A錯誤;風能發電與風力強弱有關,風力強弱與季節和時間有關,發電不穩定,C錯誤;太陽能發電與太陽輻射強弱有關,有晝夜之分,發電不穩定,D錯誤。故選B。【解析】【答案】B4、A【分析】本題考查影響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環境提供資源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的消費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就越小,二者呈負相關,A對;人口合理容量與資源;科技水平、生產能力呈正相關,BCD錯。故選A。

【解析】【答案】A5、D【分析】本題主要按考查循環經濟的途徑,循環經濟在工業上要求清潔生產,再就是資源減量化,因此①實現大量使用資源不符合資源減量化要求,錯誤,②減輕環境污染③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可以實現廢棄物資源化,④大規模發展資源密集型產業,會導致資源緊張、污染浪費現象加劇,不可取,因此D正確,故選D。

【解析】【答案】D6、D【分析】解:讀圖分析;圖示景觀以小橋;流水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鄉的景觀,對應的為長江三角洲。

故選:D。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這首詩,總是把人們的思緒牽到風景如畫的江南.江南,自古就享有人間天堂之美譽.這里河湖交錯,水網縱橫,小橋流水;古鎮小城、田園村舍、如詩如畫.

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了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獲取圖中信息即可.【解析】D7、D【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圖表解讀能力,從知識角度來看是考查“不同地區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從能力角度來看,考查從地理圖表中獲取信息,解讀表格需要主要幾個問題:(1)抓主要線索,綜合分析地理規律;(2)讀統計數據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多數表格題目可直接觀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變化規律;(3)注意對表格中地理事物進行橫向類比分析:類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異同、相反、相似點,可清楚認識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認識地理事物的特點.【解析】【解答】解:該題以表格的形式呈現信息;考查人口密度;人口增長、人口年齡結構、人口預期壽命等問題.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可知,2009年中國人口密度為143人/平方千米,印度2009年人口密度為389人/平方千米,故2009年中國人口密度小于印度,A錯誤;2009年男女性出生時預期壽命差值,中國差值是3,印度差值是3,法國差值是7,美國差值是5,故2009年中國男女性出生時預期壽命差值與印度相等,B錯誤;2010年中國0-14歲人口比重為19.5%,與法國差值為1.1,與美國差值為0.6,故2010年中國0-14歲人口比重與美國接近,C錯誤,2000-2010年期間中國人口平均增長率為0.6%,最小,人口平均增長率的高低反映了人口增長速度快慢,故2000-2010年期間中國人口增長速度最慢,D符合題意.

故選:D.8、A【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由于云貴高原位于我國西南地區;處于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故多地震;且巖石破碎;且由于地形起伏大,受季風氣候多暴雨,且植被破壞嚴重,故導致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多發。

考點:本題考查影響我國的自然災害。

點評: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影響我國的地質災害的分布及影響;滑坡;泥石流多發的原因主要注意以下細節:

(1)地形起伏大;

(2)地表破碎;多碎屑物;

(3)降水集中多暴雨;

(4)植被破壞或不合理的工程建設等人為原因。【解析】【答案】A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9、低-低-低大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經濟(或生產力)發展虛假城市化美洲南極洲位于西風帶(或盛行風或山脈)的背風坡1月1日12點【分析】【分析】(1)日本人口再生產類型為現代型;影響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資源;科技水平、消費水平等.

(2)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每年出生人口;日本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是導致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3)城市化的主要動力是社會經濟發展;阿根廷城市化水平高是一種畸形發展;被稱為虛假城市化.

(4)運用板塊構造理論分析阿根廷西部的安第斯山脈的形成.

(5)巴塔哥尼亞沙漠的分布式自然帶的非地帶性分異.

(6)根據“東早西晚、東加西減”求算區時.【解析】【解答】解:(1)據表可知;日本的人口增長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長率;僅從地形角度考慮,阿根廷東部地區的人口容量比西部地區大.

(2)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每年出生人口;據表計算,每年出生人口較多的國家是日本;日本的人口死亡率比阿根廷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齡化.

(3)社會經濟(或生產力)發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動力;但是阿根廷城市化水平遠遠高于日本,這種表現稱為虛假城市化.

(4)縱貫阿根廷西部的安第斯山脈是由于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碰撞形成的.

(5)受安第斯山脈的阻擋;巴塔哥尼亞沙漠的主要成因是位于西風帶(或盛行風或山脈)的背風坡.

(6)當阿根廷為2014年1月1日1點時(阿根廷采用西三區區時);兩者相差11小時,根據“東早西晚;東加西減”,北京時間是2014年1月1日1點+11小時=1月1日12點.

故答案為:(1)低-低-低;大.

(2)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

(3)社會經濟(或生產力)發展;虛假城市化.

(4)美洲;南極洲(可互換).(答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也給分)

(5)位于西風帶(或盛行風或山脈)的背風坡.

(6)1月1日12點.10、6月22日遠日點晨8點0°90°BD和CE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極晝范圍也達最大,南半球情況正好相反【分析】【分析】主要考查了太陽光照圖的判讀,圖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為北半球夏至日,時間為6月22日,近日點時間為1月初,遠日點時間為7月初,此時,地球運行在遠日點附近;根據地球自轉的方向,弧MAN是由黑夜進入白天為晨線;A點為晨線與赤道的交點,地方時為6點,根據“東早西晚、東加西減”求算C點地方時;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為0°,E點為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是90°;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極晝范圍也達最大,南半球情況正好相反.【解析】【解答】解:

(1)圖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為北半球夏至日,時間為6月22日,近日點時間為1月初,遠日點時間為7月初,此時,地球運行在遠日點附近.

(2)根據地球自轉的方向;弧MAN是由黑夜進入白天為晨線;A點為晨線與赤道的交點,地方時為6點,根據“東早西晚;東加西減”,C點地方時為8點.

(3)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為0°;A地位于晨線上;E點為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是90°.

(4)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相同的是BD和CE.

(5)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極晝范圍也達最大,南半球情況正好相反.

故答案為:

(1)6月22日遠日點。

(2)晨8點。

(3)0°90°

(4)BD和CE

(5)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極晝范圍也達最大,南半球情況正好相反11、河口流速減緩,長江攜帶的泥沙在此不斷堆積長江長江隧道長興長江大橋崇海BABCBCD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位于滬崇長江通道終點附近濱江臨海(鄰近東灘濕地,環境質量好)為上海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戰略空間,促進上海服務長江三角洲功能的發揮【分析】【分析】本組題難度不大,但涉及知識面較廣,能源、交通、農業、工業和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內容.它通過提供的信息引導學生發現、認定和提取信息,并作出判斷,特別是它還引導學生對崇明島發展緩慢進行反思、評價,這種試題是有生命力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地理學科的基本學習方法,并用這些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解析】【解答】解:

(1)崇明島的“身體”不斷壯大主要和泥沙的淤積有關;上海的經濟地位一直“長不大”主要是因為長江的阻隔導致交通不便.

(2)結合圖中信息完成線路的選擇.

(3)崇明島位于海邊;風力資源豐富.

(4)從建設“生態島區”的戰略考慮;崇明島東灘濕地不適宜搞工程建設.

(5)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崇明島可大力發展的產業有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園藝業;娛樂休閑業、高科技產業).

(6)人口從崇明流向上海說明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

(7)以生態休閑為主要特色的“海島花園”城鎮區位(布局)條件評價.

(8)崇明島的進一步發展對上海的意義是為上海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戰略空間;促進上海服務長江三角洲功能的發揮.

故答案為:

(1)河口流速減緩;長江攜帶的泥沙在此不斷堆積;長江。

(2)長江隧道;長興;長江大橋;崇海。

(3)B

(4)ABC

(5)BCD

(6)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

(7)位于滬崇長江通道終點附近;濱江臨海(鄰近東灘濕地,環境質量好)

(8)為上海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戰略空間,促進上海服務長江三角洲功能的發揮.12、高晴朗b西北西南②②地等壓線最密集【分析】【分析】(1)A為高壓中心;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

(2)a位于高壓脊,不能形成鋒面;根據北半球氣旋的水平運動方向,易形成暖鋒的是b.

(3)風向的判斷:高壓流向低壓;垂直于等壓線,北半球向右偏.

(4)風速大小取決于等壓線的疏密程度.【解析】【解答】解:

(1)A為高壓中心;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

(2)a位于高壓脊,不能形成鋒面;根據北半球氣旋的水平運動方向,易形成暖鋒的是b.

(3)風向的判斷:高壓流向低壓;垂直于等壓線,北半球向右偏.B為西北風,C為西南風.

(4)風速大小取決于等壓線的疏密程度.②地等壓線最密集;風速最大.

故答案為:

(1)高;晴朗.

(2)b.

(3)西北;西南.

(4)②;②地等壓線最密集.13、夏季炎熱干燥【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區域等壓線圖的判讀,首先根據經緯網確定區域為地中海沿岸,其氣候類型為地中海氣候;然后根據等壓線數值分布確定該區域受高壓控制,進而判斷M地風向,此時北半球所屬季節,該地氣候特點;最后對比分析M地和同緯度的大陸東岸(季風氣候)的氣候異同.【解析】【解答】解:(1)根據經緯網確定區域為地中海沿岸;其氣候類型為地中海氣候;根據等壓線數值分布內大外小,確定該區域此時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進而判斷M地風向,M地風向由高壓區流向低壓,在北半球右偏形成西南風;地中海沿岸此時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由此確定此時北半球為夏季,氣候特征是炎熱干燥.

(2)讀圖分析;M地位于歐洲西部,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多雨;與M地相同緯度的大陸東岸為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其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兩地氣候相比較,此季節(夏季)降水都多,但氣溫存在差異,M地氣溫溫和涼爽,同緯度東岸地球高溫.

故答案為:(1)在圖中畫西南風夏季炎熱干燥(高溫少雨)

(2)相同點:降水都多(較多)

不同點:M地涼爽(氣溫較低);大陸同緯度東岸氣溫高(高溫).14、由東南風(偏南風)變為西北風冷鋒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C不利:阻斷交通;造成凍害農業減產(牧業白災、海山掀翻巨輪、影響通信通電等)

有利:減少病蟲害【分析】【分析】(1)等壓線圖上具體一點風向是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北半球向右偏轉.

(2)北半球氣旋水平方向上氣流逆時針由四周流向中心.

(3)受低壓中心控制;盛行上升氣流,氣流在上升的過程中容易凝云致雨.

(4)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分析寒潮帶來的影響.【解析】【解答】解:(1)等壓線圖上具體一點風向是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北半球向右偏轉,甲圖中山東半島為東南風,乙圖中山東半島為西北風.

(2)北半球氣旋水平方向上氣流逆時針由四周流向中心;A處氣流由高緯度流向低緯度,形成冷鋒;受冷鋒天氣影響,B處的天氣特點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

(3)受低壓中心控制;盛行上升氣流,氣流在上升的過程中容易凝云致雨,最可能處于陰雨天氣的是日本九州島.

(4)進入2010年以來;我國多地遭受寒潮天氣,不利:阻斷交通,造成凍害農業減產(牧業白災;海山掀翻巨輪、影響通信通電等);有利:減少病蟲害.

故答案為:(1)由東南風(偏南風)變為西北風。

(2)冷鋒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

(3)C

(4)不利:阻斷交通;造成凍害農業減產(牧業白災;海山掀翻巨輪、影響通信通電等)

有利:減少病蟲害.15、②寬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甲【分析】【分析】根據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從表中可知我國四城市緯度由低到高是②③④①;

冬至日時,對于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來說,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的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解析】【解答】解:

(1)根據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從表中可知我國四城市緯度由低到高是②③④①,夏至日時,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②晝最短.

(2)北京的緯度比上海高;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較小,影子較長.

(3)冬至日;對于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來說,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4)冬至日;北半球的正午太陽高度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室內采光面積最大.

故答案為:

(1)②(2)寬(3)南回歸線及南回歸線以南地區(4)甲16、略

【分析】【解析】本題考查產業轉移。產業轉移既利于遷出地緩解人地矛盾,也利于當地加強于外界的交流,增加經濟收入。故利大于弊。【解析】【答案】錯誤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7、×【分析】【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轉,北半球水平運動的物體向右偏轉,南半球水平運動的物體向左偏.【解析】【解答】解:由于地球的自轉;地轉偏向力使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了偏轉,北半球水平運動的物體向右偏轉,南半球水平運動的物體向左偏轉.

故:錯誤.18、√【分析】【分析】反氣旋的氣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周輻散,致使垂直方向上的空氣自上而下補充,空氣在下沉過程中溫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結,所以反氣旋控制的地區,多為晴朗天氣.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秋季出現“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就是反氣旋系統控制下形成的.【解析】【解答】解:我國北方秋季經常出現的“秋高氣爽”天氣;是在反氣旋控制下形成的.

故選:√.19、√【分析】試題分析: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會減少家庭轎車的出行數量,所以會緩解交通擁堵問題。考點: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解析】【答案】正確20、×【分析】【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轉;北半球自西向東流的河流,對南岸的沖刷作用明顯。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受地球自轉的影響產生了地轉偏向力,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北半球水平運動的物體向右偏轉,北半球自西向東流的河流,對南岸的沖刷作用明顯。本題難度較小,屬于知識性試題,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地轉偏向力對水平運動物體的影響。21、√【分析】【分析】全球氣候變暖會使固態水融化;再加上海水的膨脹,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會淹沒。

【點評】考察氣候變暖的影響。22、×【分析】【分析】因經度不同而出現的不同時刻,稱為地方時,即每一條經線都對應著自己的地方時,不同的經線上地方時不同.【解析】【解答】解:只有在二分日,經線圈才與晨昏線重合,才會出現晨線上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上的地方時為18點,而在其他時間,晨、昏線上的經度不同,不會有同樣的地方時.故原結論錯誤.23、×【分析】試題分析:功能區是同類活動在空間上的集聚,功能區之間的界限不明確。考點:城市的空間結構。【解析】【答案】錯誤四、探究題(共1題,共8分)24、略

【分析】此題考查學生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以旅游活動面臨的主要問題,屬于開放性試題,一般從旅游資源的質量、景區的規劃、旅游資源特性及游覽時間等方面分析。“油菜花節”旅游活動面臨的主要問題有油菜花季節性顯著,游覽時間短;以農業生產景觀開發為主,旅游產品結構單一,差異性小;易受氣候條件及病蟲害影響,旅游資源質量不穩定。根據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制定相應的措施,即可讓游客參與植物培養、種植活動;觀賞相關產品的制造工藝等體驗性活動,打破季節性限制;結合當地特有的旅游景觀,設計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產品。【解析】主要問題:油菜花季節性顯著,游覽時間短;以農業生產景觀開發為主,旅游產品結構單一,差異性小;易受氣候條件及病蟲害影響,旅游資源質量不穩定。建議:可讓游客參與植物培養、種植活動;觀賞相關產品的制造工藝等體驗性活動,打破季節性限制;結合當地特有的旅游景觀,設計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產品。(任答兩點即可)解析:本題考查運用材料分析問題的能力。①根據表中信息可知,油菜花季節性顯著,游覽時間短;②結合文字材料中“面對扎堆的油菜花市出現審美疲勞”可知,旅游產品結構單一,差異性小;③油菜是農產品,結合表格信息可知,其花期主要處于春季,易受“倒春寒”等氣候條件及病蟲害影響。綜上分析可知,油菜花作為旅游資源,其質量不穩定。根據題意可知,油菜花具有季節性顯著,游覽時間短,產品單一等缺點,影響和制約了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為此提出相應對策:①豐富旅游活動項目:可讓游客參與植物培養、種植活動;觀賞相關產品的制造工藝等體驗性活動,打破季節性限制;②增加旅游產品種類:結合當地特有的旅游景觀,設計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產品五、讀圖題(共3題,共9分)25、公路、鐵路交通便利;資金雄厚;技術力量強;市場大;鋼鐵工業基礎好;信息通達性好;對外聯系、貿易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等受副高影響大,晴天多;風力小;濕地面積變小;城區面積變大,熱島效應加強;臺風影響較少夏季冬春季(春季)夏季上海氣溫適宜種植西瓜;且市場需求大.冬春季全國其他地區氣溫低不適宜種植西瓜且市場需求較大,而海南氣溫適宜種植西瓜;夏季全國普遍高溫,西瓜種植廣,海南西瓜競爭優勢不明顯而種植量下降【分析】【分析】(1)本題主要注重工業區位條件分析;我們要從自然區位和社會經濟條件兩方面加以分析.社會經濟條件應從市場;資金、技術、交通、基礎、地理位置等因素方面分析.上海與海南相比,各方面優勢很明顯.

(2)主要考查氣溫的影響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洋流、地形等,氣溫還受鋒面、氣旋反氣旋、地面狀況等因素的影響.根據圖1中等壓線圖可以讀出長江中下游地區為高壓,可知長江中下游地區現在是伏旱時期.氣溫受副高影響大.

(3)主要考查如何對比分析農業生產與自然和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從圖2中可以讀出海南和上海全年氣溫和產量的變化關系,故從緯度,市場等條件方面加以分析.上海和海南緯度不同,市場需求不同.【解析】【解答】解:(1)本題主要注重工業區為條件分析;我們要從自然區位和社會經濟區位兩方面加以分析.社會經濟條件應從市場;資金、技術、交通、基礎、地理位置等因素方面分析.上海鋼鐵企業位于我國東部最大城市,最大港口城市.教育和科技發達,所以交通便利、資金雄厚;技術力量強;市場大;

(2)主要考查氣溫的影響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洋流、地形等,氣溫還受鋒面、氣旋反氣旋等因素的影響.根據圖1中等壓線可以讀出長江中下游地區為高壓,上海在7-8月份受副高影響,加上城區面積大,比熱容小(地面狀況),升溫快;城區面積大,熱島效應加強.

(3)主要考查如何對比分析農業生產與自然和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從圖2中可以讀出海南和上海全年氣溫和產量的變化關系,故從緯度,市場等條件方面加以分析.夏季上海氣溫高,滿足西瓜生長條件;且市場需求大.冬春季全國其他地區氣溫低不適宜種植西瓜且市場需求較大,而海南緯度低;氣溫較高,適宜種植西瓜.

故答案。

(1)公路;鐵路交通便利;資金雄厚;技術力量強;市場大;鋼鐵工業基礎好;信息通達性好;對外聯系、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