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人教A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人教A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人教A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人教A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A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668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羅馬早期的公民法對一切要式行為均需采取特定的儀式或形式方為有效,商品交易是如此,締結婚姻、解放奴隸、訂立遺囑等也是如此,因為只有鄭重的儀式才能使當事人雙方的合意具有法律效力。羅馬法這一規定旨在A.緩解羅馬社會貴族和平民的矛盾B.促進羅馬的民主政治不斷發展C.維護公民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D.增強羅馬法律的有效性、權威性2、20世紀的一種生產組織是按照以下途徑進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證少數上層領導人把持權力去維持規定的價格標準;消除競爭,以杜絕外國競爭的保護關稅來保證在市場上的穩固地位;以較少數企業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方法,來實現生產率的提高。這種生產組織形式的出現A.消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B.阻礙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發展C.直接得益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推動D.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3、印加人在全國修建了寬敞、密集的道路網,總長一萬多公里憑借崇山峻嶺建成梯田系統培育出多種農作物,掌握紡織技術,能用澆鑄法制造金屬器政府編制了詳細的人口調查表。據此可知()A.印加文明處在近代文明前夜B.印加建立了統一中央集權帝國C.印加文明全面超越瑪雅文明D.印加文明發達,軍隊機動迅速4、工人約翰生活在18世紀末的曼徹斯特,他每天早餐享用一杯來自東方的茶。這杯茶包括中國或錫蘭(斯里蘭卡)的茶葉,荷蘭或英格蘭的瓷茶杯,非洲奴隸在南美生產的糖,他可以從中獲得四大洲的能量。據此可知,該現象當時在英國的普及A.助力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B.使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C.擴展了資本主義大工廠制D.使工人的生活水平提高5、近年來,有一封張學良于1945年寫的信件公之于世:“別來十年,時為想念,兄當有同感?,F日寇已經逐出,實為最快心事。爾來兄又奔走國事,再作紅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此良所視想也?!毙胖兴傅摹皣隆弊钣锌赡苁茿.西安談判B.重慶談判C.重慶政協會議D.北平談判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6、隋朝建立:________年,北周外戚________代周稱帝,改國號________,定都________,是為隋文帝。7、東漢的衰落。

(1)東漢后期統治。

①東漢中期以后,出現________的局面。

②一些正直官員和士人不滿現實,品評人物,抨擊時政,稱為“________”。他們觸犯了宦官利益,被誣陷為“黨人”,遭到嚴厲鎮壓,史稱“________”。

(2)黃巾起義。

①原因:東漢時期;豪強地主勢力發展迅速,土地兼并嚴重,階級矛盾日益尖銳。

②概況:184年,________創立的民間秘密宗教“________”的信徒在多個地方同時發動起義。起義軍頭裹黃巾;稱“黃巾軍”。

③結果:起義軍雖然相繼被官兵各個擊破,但黃巾起義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基礎。地方長官趁機擁兵自重,________局面出現;東漢政權名存實亡。

8、評價:這些措施有效地預防了________,________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強化了________。但________過于僵化,________分割過細,影響了________,助長了________的政治風氣9、社會生活:從事漁獵和采集;過著群居生活。

元謀人和北京人已經學會用________。

10、北朝。

(1)含義:4世紀末到7世紀初,北方先后存在的________;東魏和西魏、北齊和北周5個王朝合稱北朝。

(2)政權更迭:4世紀末建立北魏,________年統一北方;6世紀前期,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稍后又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北周內政修明,滅掉北齊;隋朝取代________;滅掉陳朝,完成統一。

(3)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時間:________世紀后期。

②措施:遷都________;改穿漢族服飾;朝中統一說________;改姓漢姓;仿士族劃分門第;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高門士族通婚。

③意義:順應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趨勢,大大緩解了民族矛盾,促進了北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為以后北方統一南方及________的出現打下了基礎。11、中共七大。

(1)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前夜,為了系統地總結中國革命的基本經驗,為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________做準備,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隆重舉行。毛澤東在會上作《________》的政治報告。

(2)中共七大提出了黨的________: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3)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________;并選舉產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委員會。

(4)中共七大使全黨在________、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12、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

(1)抗日戰爭勝利后;和平建國是中國人民的強烈愿望。

(2)當時的中國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建國方針:中國共產黨以和平、民主、團結為號召,力爭建立一個________的國家;國民黨打著“和平建國”的旗號,堅持________的方針。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3、歐洲一體化極大地提高了歐洲在國際上的地位。A.正確B.錯誤14、1949年北約成立,1955年華約成立;從此歐洲出現了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美蘇兩極格局形成,“冷戰”從此開始。A.正確B.錯誤15、從習慣法發展到成文法、從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與貴族的長期斗爭。()A.正確B.錯誤16、列寧在“四月提綱”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革命任務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過渡到革命的第二階段,提出了“全部政權歸蘇維?!钡目谔?,主張以暴力的方式取得政權。A.正確B.錯誤17、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雙方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兩國正式建交。A.正確B.錯誤18、周王的長子、長孫系擁有繼承王位的權利,稱為大宗。A.正確B.錯誤19、洋務運動欲“自強”而不強,從根本上說是因為沒有從根本上觸及封建生產關系。A.正確B.錯誤20、身為頑固派的慈禧太后重用洋務派的原因是為了擺脫貧窮落后的面貌。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10分)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鴉片戰爭后;外國商船“資本既大,又不患風流盜賊,貨客無不樂從”,使中國的木帆船航運業受到了致命打擊。外國航運業以各種手段在中國攫取巨額利潤的同時,還通過多條途徑大量吸收華人資金。李鴻章在《試辦招商輪船折》中說:“江浙沙船日少,海運米石日增,本屆沙船不敷,諸形棘手,應請以商局輪船分裝海運米石,以補沙船之不足,將來雖米數愈增,亦可無缺船之患”。1872年經同治帝批準后,李鴻章主持籌建上海輪船招商局。至此,中國水上交通進入輪船運輸的新紀元,外國輪運勢力壟斷中國航運業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

——摘編自劉燕京《輪船招商局的創立及其在中國近代史中的積極作用》材料二殖產興業的全面展開;對海運業提出更高要求。明治政府確定了在政府監督保護下發展民有民營的海運政策,決定扶持組織嚴密;制度健全的三菱公司。1875年,政府將購入的;幾十艘輪船,全部無償交付三菱使用,并從該年起,連續15年發給三菱每年25萬元的補助金。同時,政府以年息2分、15年還清的優越條件,向三菱貸款81萬元。1876年,當三菱與英國輪船公司競爭處境危艱之時,明治政府頒布《搭乘外國輪船規則》:嚴格使用外國輪船的批準手續,并征收手續費。作為回報,不論政府何時征用,三菱公司須無條件地盡所有船只應征。

——摘編自楊棟梁《試論日本明治初期的海運政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李鴻章籌建上海輪船招商局的背景。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治政府為扶持三菱公司采取的措施,并指出上海輪船招商局和三菱公司的共同作用。22、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城邦正是若干(許多)公民的組合”“城邦不論是哪種類型,它的最高治權一定寄托于‘公民團體’,公民團體實際上就是城邦制度”;“在一個同樣的人們組成的社會中,根據平等和一致原則,實行輪番為治的制度,卻是合乎正義而值得稱頌”。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材料二英國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現代民主政治創制試驗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政體美國革命的首創性在于孟德斯鳩“以權力制約權力”的學說在政府體制的設計方面得到了較好的貫徹。

——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積極立法,中國逐步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由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人民政協積極探索和完善民主監督機制,就決策執行中的問題提出批評和建議;截至2017年,全國農村98%以上的村委會依法實行直接選舉,村民參選率達95%;55個少數民族均有本民族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占14.7%。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白皮書(1)依據材料一概括亞里士多德關于古代希臘城邦政體構建的基本主張,并指出該政體構建明顯的局限性。

(2)有人說,美國的政治體制比英國的政治體制進步,請表明你的觀點并運用有關史實論證。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國哪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制度?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為爭取實現民主政治歷經了種種挫折和艱難,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認識。評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4題,共28分)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盡管孫中山名義上是領導人;他卻未能控制全國。孫中山建立了一個新的政黨——國民黨,該黨在1913年4月國會選舉時獲得了大多數席位。但是實際權力卻掌握在官僚和軍閥手中,他們幾乎一直無視名義上在北京擁有統治權的國民政府。相反,他們殘酷地掠奪農村,使中國陷入一種野蠻的無政府動亂狀態中。1926年以前的民國初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之一。

——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第七版(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觀點。(要求:對作者的觀點贊成、反對或另有觀點均可,觀點明確;運用材料和所學知識,史論結合。)24、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據張帆《中國古代簡史:插圖本》等提取材料中有關三省的2條信息,并加以解讀。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來人們常說“晚清大變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變局。放寬歷史的視野,回過頭去看一看16世紀至17世紀的中國曾經發生的巨變,不僅對于重新評估晚明史,而且對于看清近代晚清大變局及當代歷史,都有重要意義。

如圖為《晚明大變局》一書部分章節目錄。

——摘編自樊樹志《晚明大變局》以“晚明大變局”為主題,從上述材料提取兩條或兩條以上信息,自擬論題,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進行論述。(要求:論題明確,史實清晰,邏輯嚴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興起時間類型代表人物思想主張及實踐鴉片戰爭前后經世致用教育思潮龔自珍、林則徐、魏

源等變革科學;講求實學;師夷

長技19世紀六七十年代洋務教育思湖李鴻章、張之洞、盛

宣懷等中體西用;辦新式學校;派

留學生19世紀八九十年代維新改良教育思潮康有為、梁啟超、譚

羽同等交科舉;創辦新型學校;重

視女子教育;教育救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主革命粒育思潮孫中山、宋教仁,蔡

元培等抨擊封建專鑰教育;宣傳民

主平等教育;侶導和諧發展

教育——整理自黃德鋒《論中國近代化教育思潮的產生》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材料整體或其中任意一點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達清晰。)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1題,共2分)27、中國共產黨是在怎樣的條件下誕生的?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D【分析】【分析】

【詳解】

羅馬公民法注重儀式,強調商品交易、締結契約等一切要式行為,均需采取特定的儀式或形式方為有效,旨在增強法律的有效性和權威性,D項正確;羅馬法注重儀式的目的不是為了緩解貴族與平民的矛盾,A項錯誤;羅馬實行的是貴族政治,不是民主政治,B項錯誤;重視儀式不是為了強調私有財產的不可侵犯,C項錯誤。2、D【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中“管理的集中”“消除競爭”“以較少數企業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方法,來實現生產率的提高”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壟斷組織。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企業規模越來越多,資本與生產不斷集中,出現了壟斷組織,它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D項正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一直存在,并沒有因壟斷組織而消除,排除A項;壟斷組織促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發展,排除B項;壟斷組織直接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排除C項。故選D項。3、D【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道路網、梯田、人口調查表等說明印加文明發達,寬敞、密集的道路網有利于軍隊迅速機動,D項正確;印加文明處在近代文明前夜說法錯誤,排除A項;印加建立了統一中央集權帝國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印加文明與瑪雅文明的比較,排除C項。故選D項。4、A【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以來,世界彼此隔絕孤立的現象被打破,殖民擴張進一步漸進了彼此之間的聯系,英國曼徹斯待酒吧中的一杯茶,可以享受到世界四大洲的能量,體現了四大洲之間的往來更加頻繁,世界市場正在逐步形成中,助力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A項正確;殖民擴張使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排除B項;工業革命推廣了資本主義大工廠制,材料無法體現,排除C項;資本主義擴張拉大了社會階層間的貧富差異,工人深受剝削,且材料內容不能反映“工人的生活水平提高”,排除D項。故選A項。5、B【分析】【詳解】

“日寇已經逐出”說明抗日戰爭勝利之后,“爾來兄又奔走國事”是說明蔣介石為國事奔走,應該是抗日戰爭后國共進行的重慶談判,B正確;西安事變是1936年,A錯誤;重慶政協會議是1946年,C錯誤;D是1949年。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6、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518楊堅隋長安7、略

【分析】【詳解】

東漢中期以后,出現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局面;一些正直官員和士人不滿現實,品評人物,抨擊時政,稱為“清議”。他們觸犯了宦官利益,被誣陷為“黨人”,遭到嚴厲鎮壓,史稱“黨錮之禍”。184年,張角創立的民間秘密宗教“太平道”的信徒在多個地方同時發動起義。起義軍頭裹黃巾,稱“黃巾軍”。起義軍雖然相繼被官兵各個擊破,但黃巾起義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基礎。地方長官趁機擁兵自重,軍閥割據局面出現,東漢政權名存實亡?!窘馕觥客馄莼鹿俳惶鎸嗲遄h黨錮之禍張角太平道軍閥割據8、略

【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宋時期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有效地預防了內部動亂,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強化了中央集權。但制度過于僵化,權力分割過細,影響了行政效率,助長了因循守舊的政治風氣?!窘馕觥績炔縿觼y鞏固中央集權制度權力行政效率因循守舊9、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社會生活:從事漁獵和采集,過著群居生活。元謀人和北京人已經學會用火?!窘馕觥炕?0、略

【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方先后存在北魏、東西魏和北齊北周;439年北魏統一北方;隋朝取代的是北周,滅掉陳,統一全國;5世紀后期,北魏孝文帝改革,遷都洛陽;統一說漢話;北魏孝文帝改革為隋唐盛世奠定基礎?!窘馕觥勘蔽?39北周5洛陽漢語隋唐盛世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前夜,為了系統地總結中國革命的基本經驗,為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做準備,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隆重舉行。毛澤東在會上作《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七大提出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選舉產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委員會。

(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七大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窘馕觥啃轮袊墩撀摵险氛温肪€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12、略

【分析】【詳解】

抗日戰爭勝利后,和平建國是中國人民的強烈愿望。當時中國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建國方針:中國共產黨以和平、民主、團結為號召,力爭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國民黨打著“和平建國”的旗號,堅持獨裁和內戰的方針。在這種背景下,1945年8月,毛澤東接受蔣介石的逝請,親赴重慶。國共雙方進行了43天的談判,10月10日,雙方代表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協定規定:堅決避免內戰,建立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1946年6月,國民黨以國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向解放區展開大規模的進攻?!窘馕觥啃旅裰髦髁x的國家獨裁和內戰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3、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歐洲一體化增強了歐洲的經濟實力與政治影響力,極大地提高了歐洲在國際上的地位。故正確。14、B【分析】【分析】

【詳解】

由所學知識可知,“冷戰”開始的標志是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的對峙僅是“冷戰”的一個方面,故材料說法錯誤。15、B【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法不斷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工商業的發達和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的需要,平民和貴族的長期斗爭,只是其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這句話錯誤。16、B【分析】【詳解】

列寧在《四月提綱》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革命任務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過渡到革命的第二階段,提出了“全部政權歸蘇維?!钡目谔?,但幻想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權。故判斷為錯誤。17、B【分析】【詳解】

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故答案為:錯誤。18、B【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周代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周王的嫡長子擁有繼承王位的權利,稱為大宗。故表述錯誤。19、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之所以失敗,之所以洋務運動欲“自強”而不強的結局從根本上說是因為沒有改變封建制度,即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生產關系,故題干說法正確。20、B【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身為頑固派的慈禧太后重用洋務派的原因是為了維護清王朝的封建統治。題干表述錯誤。四、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10分)2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背景:根據“外國商船‘資本既大;又不患風流盜賊,貨客無不樂從’”得出外國輪船航運業的沖擊;根據“中國的木帆船航運業受到了致命打擊”得出中國傳統帆船航運業的落后;根據“外國航運業以各種手段在中國攫取巨額利潤”得出巨大利潤的刺激;根據“通過多條途徑大量吸收華人資金”得出與外商爭奪華商資本;根據“江浙沙船日少,海運米石日增,本屆沙船不敷”得出解決漕運問題;根據所學,還可從工業革命的開展;洋務運動的推動等角度分析總結。

(2)措施:根據“幾十艘輪船;全部無償交付三菱使用”得出無償提供船只;根據“連續15年發給三菱每年25萬元的補助金”得出發給補助金;根據“向三菱貸款81萬元”得出發放貸款;根據“明治政府頒布《搭乘外國輪船規則》”得出頒布法令保護等。作用:根據材料和所學,可從推動了新政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航運業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來經濟侵略等角度分析回答。

【點睛】【解析】(1)背景:工業革命的開展;外國輪船航運業的沖擊;中國傳統帆船航運業的落后;巨大利潤的刺激;與外商爭奪華商資本;解決漕運問題;洋務運動的推動。

(2)措施:無償提供船只;發給補助金;發放貸款;頒布法令保護等。

作用:推動了新政(改革)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航運業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來經濟侵略。22、略

【分析】【詳解】

(1)基本主張:根據“城邦不論是哪種類型;它的最高治權一定寄托于‘公民團體’,公民團體實際上就是城邦制度”得出公民大會行使城邦最高權力;根據“實行輪番為治的制度”得出輪番而治。

局限性:根據所學;可從只是少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直接民主過于泛濫等分析總結。

(2)關于同意的說法??蓮挠髁椫频拇_立是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妥協的結果;革命不徹底,君主世襲,美國的共和政體是一種全新制度,總統由選舉產生,權力的制約與平衡更為明顯等分析說明。

關于不同意的說法。可從兩者各自都有自己的特點;都與本國的國情相適應,沒有優劣之分,在本質上都是資產階級代議制政體等角度分析說明。

(3)根據“全國人大”得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據“人民政協積極探索和完善民主監督機制”得出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根據“55個少數民族均有本民族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得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根據“全國農村98%以上的村委會依法實行直接選舉”得出基層民主自治制度等。

認識:可從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才真正獲得了當家作主的權利,借鑒中外人類政治文明,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等角度分析總結?!窘馕觥浚?)基本主張:公民大會行使城邦最高權力;輪番而治。

局限性:只是少數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直接民主過于泛濫。

(2)答案1:同意。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是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妥協的結果;革命不徹底,君主世襲;而美國的共和政體是一種全新制度,總統由選舉產生,權力的制約與平衡更為明顯,對其它國家的影響更為深遠等。

答案2:不同意。兩者各自都有自己的特點;都與本國的國情相適應,沒有優劣之分,況且兩者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資產階級代議制政體。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民主自治制度等。

認識: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才真正獲得了當家作主的權利;借鑒中外人類政治文明,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五、論述題(共4題,共28分)23、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首先應找出材料中作者的觀點,由材料可知其觀點為1926年以前的民國初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之一,注意題干的要求:對作者的觀點贊成;反對或另有觀點均可,觀點明確;運用材料和所學知識,史論結合;由此可知可以從贊成和反對兩個角度加以回答,反對則主要是從辛亥革命的積極影響的角度加以論證;贊成則主要是從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辛亥革命后的歷史現狀記憶回答,必須做到史論結合。

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評價【解析】示例一:作者認為1926年以前的民國初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之一的觀點是錯誤的。

論證:經濟上: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獲得迅速發展(或黃金時期;或列舉有代表性的行業);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進一步發展。

政治上: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資產階級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中國共產黨成立、開始了國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戰爭等;民主革命風起云涌。

思想上: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興起、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新三民主義的提出;促進了民主思想的發展。

外交上:出席巴黎和會;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捍衛了國家主權。

社會生活上:“斷發易服”;“廢止纏足”等法令的頒布;禮儀的簡化;顯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新交通的發展等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示例二:作者的觀點是正確的。1926年以前的民國初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之一。

論證:經濟上:軍閥殘酷地掠奪農村;一戰后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卷土重來;民族工業仍在夾縫中生存。

政治上: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復辟獨裁;軍閥混戰,中國陷入野蠻的無政府狀態等,社會仍處于黑暗和動蕩狀態。

思想上:袁世凱復古尊孔;舊思想,舊道德卷土重來。

外交上:袁世凱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各地軍閥紛紛投靠帝國主義勢力;國家獨立主權遙遙無期。

社會生活上:廣大的農村和下層民眾依然閉塞和貧窮,人民生活改善緩慢。24、略

【分析】【詳解】

材料分為地圖和文字兩部分,根據地圖信息可知,中書、門下兩省位于宮城內皇宮的兩側;根據文字材料中“門下省詔敕行達尚書省,需先經其長官審閱,若發現差錯,可以不奉詔,甚至封還詔書”可知,尚書省對門下省的詔敕有一定的否決權,由此提取出兩條信息。然后需對信息逐一加以論述。對于信息一,可從三省制度設立及三省空間分布特點的原因及影響的角度進行解讀;對于信息二,可從尚書省職能的角度進行解讀。具體論述如下:中書、門下兩省位于宮城內皇宮(或:太極宮)的兩側,尚書省則位于宮城之外;尚書省對門下省的詔敕有一定的否決權。隋唐時期為加強皇權正式設立三省制度,三省的這種空間布局體現了決策權、審議權和執行權的分解;中書省和門下省為輔助皇帝決策的機構,地近宮城(皇帝、太極宮)是為便于皇帝決策;而尚書省是皇帝詔令的執行機構,對距皇宮的距離要求不高;而這種空間布局和職責分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皇權,也造成中書省和門下省在三省中的權力、地位不斷提升。尚書省有一定的否決權,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決策失誤,有利于中樞權力機構決策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窘馕觥恐袝婚T下兩省位于宮城內皇宮(或:太極宮)的兩側;尚書省則位于宮城之外;尚書省對門下省的詔敕有一定的否決權。

隋唐時期為加強皇權正式設立三省制度;三省的這種空間布局體現了決策權;審議權和執行權的分解;中書省和門下省為輔助皇帝決策的機構,地近宮城(皇帝、太極宮)是為便于皇帝決策;而尚書省是皇帝詔令的執行機構,對距皇宮的距離要求不高;而這種空間布局和職責分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皇權,也造成中書省和門下省在三省中的權力、地位不斷提升。

尚書省有一定的否決權,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決策失誤,有利于中樞權力機構決策的規范化和科學化。25、略

【分析】【詳解】

根據“回過頭去看一看16世紀至17世紀的中國曾經發生的巨變,不僅對于重新評估晚明史,而且對于看清近代晚清大變局及當代歷史,都有重要意義。”并結合材料中有關明朝經濟發展、社會變化的內容可得出主題為明代社會的變革是中國步入近代社會的前夜。闡述時,主要從明朝神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明代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商品流經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等方面進行理解概括?!窘馕觥恐黝}:明代社會的變革是中國步入近代社會的前夜。闡述:隨著明代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并有所發展;新航路開辟后,中國與外界的貿易往來有所增加,白銀大量流入到中中,加速了白銀貨幣化的進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