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原卷版)_第1頁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原卷版)_第2頁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原卷版)_第3頁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原卷版)_第4頁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原卷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6課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課后培優練

培優第一階——基礎過關練

1.看電影是我們閑暇時的消遣方式之一,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

A.《風云兒女》B.《漁光曲》C.《定軍山》D.《馬路天使》

2.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

A.商務印書館B.中華書局

C.新華書店D.京師同文館

3.聶耳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和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共同反映的時代主題是()

A.抗日救亡運動B.科技救國C.文化救國D.實業救國

4.電影是法國人發明的。如今電影是高利潤的文藝產業。1900年,第一部有聲電影在法國巴黎放映。我們

中國人拍的第一部有聲電影是()

A.《定軍山》B.《難夫難妻》C.《歌女紅牡丹》D.《滿江紅》

5.它是一篇討伐封建主義的檄文。下列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的是()

A.《阿Q正傳》B.《難夫難妻》C.《定軍山》D.《狂人日記》

6.150年前,一份上海出版的中文報紙在其創刊號中寫到:“凡國家之政治,風俗之變遷,中外交涉之要務,

商賈貿易之利弊,與夫一切可驚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聽聞者,靡不畢載,務求其真實無妄,使觀者明

白易曉。”秉承這樣的宗旨,該報被譽為研究中國近代史的“百科全書”。它是()

A.《時務報》B.《解放日報》C.《申報》D.《大公報》

7.《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是()

A.冼星海B.田漢C.聶耳D.齊白石

8.下列人物與成就搭配出錯的是()

A.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

B.茅盾——《林家鋪子》

C.聶耳——《大路歌》

D.徐悲鴻——《吶喊》

9.1897年——1900年,武昌的舊式書院增加了地理、數學,體育等新課程,并創辦了軍事、農業、工業

類高等??茖W校。1902年以后,又增辦了外語、理、工、農、醫、師范類高等??茖W校和小學、中學。這

反映出()

第1頁共5頁.

A.專科學校分布科學合理B.新文化運動成果豐碩

C.近代新式教育逐漸發展D.全國學制得到了統一

10.梁啟超在《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中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辦學方針,認為“二者相需,缺一

不可,體用不備,安能成才”。由此可知,京師大學堂()

A.使科舉制逐漸廢除B.開啟中國教育近代化

C.堅持中西結合D.完全照搬西方

培優第二階——拓展培優練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由于中國和外國的“語言不通,文字難辨”,急需培養外語人才,為此,奕忻要求設立同文館。1862

年,同文館正式成立。課程初設英、法、俄文,后增添算學、天文等。

(1)根據材料一歸納京師同文館課程設置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洋務派在教育方面的具體舉措。

材料二亞細亞洲,占全球全陸三分之一,其面積之廣大,為五大洲冠……然多分屬歐洲諸國,主權喪

盡,其號稱獨立自主者,之我中國及日本、暹羅、波斯諸國而已。

——摘自《最新地理教科書》(1905年)

(2)根據材料二,與傳統的“天朝”觀念相比,《最新地理教科書》對世界的認識發生了什么變化?并說明此時

中國的社會性質。

材料三1931-1945年教課書部分章目

教科書部分章目

《復興歷史教科書》國恥和民族復興運動

《先修正標準的初中本國史》日軍的暴行

《初級小學補充教材》戰時兒童應有的態度與責任、抗日的民族團結、漢奸的下場

《戰時補充教材》戰時常識、國防算術、國民防空必讀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此時教科書時代意義。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科舉制自產生之日起就確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懷牒(證件)自列于州縣”的自由報考

原則。不論貴族和平民皆可參加公開考試。舉凡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種與國計民生相關的大事,

皆可為考試內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為草野寒酸之士開辟了登仕之途。

第2頁共5頁.

——楊齊?!犊婆e制度與近代文化》

(1)結合所學,寫出科舉制誕生的標志。

材料二:如表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發展演變簡表。

時期錄取數量或方式考試內容考試程序

進士錄取率只有百分詩賦、儒家經典、法①時,初設殿試,但未形成

唐代

之一二律、文字、算學等定制

考試分解試、省試、殿試三

儒家經典為主,儒家

宋代錄取名額大為增加級;殿試成為定制,錄取權

經典可依據多種注疏

由皇帝直接掌握

開始實行“南北榜”,即

南北方的學子,按照其命題范圍只限于②,士人需先入地方學校為生員

明代所處的地域進行排名,答卷只能以③的注釋或入國子監為監生,再通過

分別錄取出貢生后,再為主鄉試、會試、殿試而入仕

統一參加殿試

(2)結合所學知識將圖示中①②③的內容補充完整。

(3)依據圖表任選一個角度,概括從唐代至明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變化。

材料三:科舉的不斷僵化表現在以下兩點:功能層面上,科舉考試內容的八股取士已不能造就當時國

際環境所需的新人才,積弊日深……技術層面上,科舉的公平性因清朝政府的腐敗和中國傳統封建制度的

僵化而逐步喪失。19世紀末在列強進逼的威脅下,風雨飄搖中的清政府為了解決日漸窮困的財政問題大開

納捐之制,當時竟有30%-50%生員的功名靠捐納而得。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4)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清政府實施“納捐之制”的直接目的。并嘗試分析這種“納捐之制”對國

家造成的影響。

材料四:光緒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后下詔書,自1906年開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科舉制壽終

正寢。在清末教育體制轉型的過程中,各類新式學堂如雨后春筍地涌現,出現了一個全國性的辦學高潮。

在創辦新式學堂培養新式人才的同時,清末又出現一個出國留學的熱潮。

——據張衛民《中國教育紀元的斷代工程》

第3頁共5頁.

(5)依據材料四及所學知識,概括廢除科舉制的積極影響。

培優第三階——中考沙場點兵

1.(2022·廣東·中考真題)張之洞提到:“乙未(1895年)以后,志士文人,創開報館,廣譯洋報,參以博

議.始于滬上,流衍于各省,內政、外市、學術皆有焉。”其所述現象表明()

A.新式學堂開始創辦B.新型媒體得到發展

C.國民革命蓬勃開展D.無產階級力量壯大

2.(2022·福建·中考真題)圖為1940年徐悲鴻創作的作品,取材于《列子·湯問》中的相關故事。他當時創

作該畫意在()

A.表達抗戰必勝信心B.普及西洋繪畫技法

C.傳承中華傳統文化D.提高大眾審美能力

3.(2022·新疆·中考真題)他認定了寫實主義的藝術目標,一往無前為之吶喊、傳播和奮斗;他創作了《田

橫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一大批藝術精品,表現出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主義精神。他是

A.徐悲鴻B.齊白石C.冼星海D.聶耳

4.(2022·江蘇南通·中考真題)抓住歷史事件相關聯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識,加深對歷史事件的理解。以

下關聯正確的是

①張謇興辦實業——帶動了很多中國人走上“實業救國”道路

②《申報》——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

③剪發辮、易服飾——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重慶談判——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

⑤解放軍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

5.(2021·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起來……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冒著敵人的炮火……前

進!前進!進!”這首《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是

第4頁共5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