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卷】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12.20-12.21)歷史試卷+答案_第1頁
【江蘇卷】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12.20-12.21)歷史試卷+答案_第2頁
【江蘇卷】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12.20-12.21)歷史試卷+答案_第3頁
【江蘇卷】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12.20-12.21)歷史試卷+答案_第4頁
【江蘇卷】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12.20-12.21)歷史試卷+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位于浙江余杭的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在遺址中心的莫角山,考古人員發現了30公頃的人工地基,經過部分試發掘,證明其上曾建有宮殿。近年來,又在良渚遺址的西北發現了綿延四五公里的土壘,據推測可能是城墻或堤坊。據此可以推知良渚文化時我國()A.初步確立了君主政治B.部落之間的紛爭不斷C.已有了初始的文明D.階級分化十分明晰2.西周時期,周天子通過賜命禮等倫理定位與價值操演獲得了整個社會的精神信仰,進而凝聚成“一心輻揍”的價值思維,將王室與諸侯視為一個政治實體,建構出“天子一諸侯一卿大夫”的政治結構。據此可知,西周時期()A.中央集權制度初步建立B.國家統一的文化心理認同增強C.貴族統治秩序開始確立D.原始民主制遺存依然發揮作用3.西漢時,有一陳姓寡婦,養婆母28年,漢文帝感其孝行,給予“孝婦”稱號。東漢初年,臨淄人江革以孝母聞名鄉里,光武帝賜其“巨孝”稱號,賜谷千斛。漢代統治者的上述做法旨A.加強儒學獨尊地位B.推進以禮入法C.創新基層教化D.維護社會倫理秩序4.唐朝,尚書省既參與機要決策,又掌管國家政務,但尚書令多闕而不設。對此,《新唐書·職官志》解釋:因為唐太宗擔任過尚書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擔任這一職務。但《新唐書·太宗本紀》中記載,李世民還曾擔任過中書令。由此可知,對于尚書令多闕而不設的合理解釋是()A.借此削弱尚書省的權力B.皇帝不在意中書令職位C.唐朝基本遵循避諱制度D.三省體制由此開始瓦解5.中國古代小說即使虛構,也要寫上真實的年代、真實的地點,甚至真實的人名。故事是虛構的,故事發生的空間與時間卻是真實的;人物是虛構的,人物的名字卻是真實的。中國小說的書名常冠以記、傳、志之類的字樣,如《石頭記》《水滸傳》《東周列國志》等,記、傳、志本身就是史書體例的稱謂。由此推知,古代小說()A.與歷史著作具有同等史料價值B.能夠準確記述歷史人物的事跡C.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史料運用D.反映出時代對歷史敘述的影響6.下圖是1912-1928年天津機械制造業新設工廠數示意圖。這說明當時天津()A.洋務企業發展環境良好C.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B.重工業有了一定的增長D.受到了英美國家的控制A.踐行“工農武裝割據”思想B.動員人民反抗國民黨統治C.提高民眾政治覺悟D.宣傳土地改革政策8.圖1是1953年出版的宜傳畫。該作品的創作()圖1《為祖國負責,保證質量合格!》B.體現了家國命運緊密相連的情感共鳴D.反映了全面實現公私合營的喜悅心情9.1959年5-6月,中共中央連續下發《關于分配私人自留地以利發展豬雞鵝鴨的指示》《關用;鼓勵利用四旁零星地種植莊稼,誰種誰收。文件的頒布旨在()大反響,也引發了一些質疑。材料反映出當時()C.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D.原有經濟體制逐漸打破A.推動了民族國家的形成當時英國()(7分)13.下表為20世紀50年代部分非洲國家某種作物占總出口的比例(%)統計表。表格所示經濟現象的形成根源于()國家埃塞依比亞岡比亞加納蘇丹年份作物咖啡花生可可原棉—援非原則。這反映出,當今世界()C.非洲地區的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5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二(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民國初年的歷史教育的特點及其成因。(7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波斯帝國的交通網絡由主要城市之間的御道和連接各地方村鎮的普通道路組成。御道作為交通網絡的主要干線,沿途所建驛站的位置均保持相等的距離,利用信使和專門挑選的快馬傳遞信件,優質的道路建設和維護使得軍隊等大型往來人員均可通行。普通道路往往較為狹窄,沿途所建驛站的位置并不等距,很難在暴雨等極端天氣過后保持暢通。無論是御道還是普通道路,波斯帝國都會定期派巡查員檢查道路情況,清理路面上倒塌的樹木和其他妨礙正常通行的因素。波斯人的道路系統并不對民間商人開放,所有執行公務的人員在各級道路往來通行時,都需持有國王或地方總督簽發的旅行許可文件。文件中一般會標明出行人數、目的地以及人員車馬在驛站中所得補給的種類和數量,有時還會特別標注該許可文件在旅途往返均可使用。-—摘編自李智《從蘇美爾到波斯:古代西亞驛路體系的發展與特點》材料二元朝政府建立了遍及全國的驛站制度,水陸站共計1500處左右。驛站以大都為中心,沿著幾條交通干線,一直通達各邊疆地區。忽必烈統治時期,在蒙古帝國驛站的基礎之上,在全國范圍之內實行驛站制度,以元大都為中心,在全國范圍內形成貫通東西、南北的較為發達的交通網絡。過往的使臣或傳遞情報者持圣旨令牌可換乘鋪馬。元朝的驛站具有為元朝政治、外交、經濟、貿易、商業、宗教、文化服務的多重功能。元朝的官員、王公、駙馬,中外使臣均可利用驛站。元代的驛站制度,在合理的距離內,在適當的地點設立站點,通過一系列的站點將交通線路連接起來,形成全國范圍內的驛站交通網絡。元代除驛站、急遞鋪之外,還有運輸貨物的遞運站,分為馬運、水運和車運等不同交通方式.——摘編自烏云高娃《元代驛站、客館的建設及經濟文化交流》(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代波斯帝國同元代驛路體系的異同。(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元代驛路體系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意義。(8分)參考答案選擇題16(1)特點:批判君土專制,強調共和觀念;淡化種族觀念,強化中華民族觀念;提侶民族平等;成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因:辛亥革命后國家政休變化(共和政休確立)、西方教育思想的影響.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2)重點內容:注重對我國民族強盛和衰落原因的研究;注重對國恥史的教育;重視對民族解放運動的研究和借鑒;邊疆史成為課程內容。時代價值:強化民族復興意識、有利于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為中國人民抗曰樹立榜樣,激勵國人持久抗戰的斗志:增強邊疆各族對中華民族的認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2)推動了邊疆地區的開發加強了中央架權:有利于維護鄉民族國家的統一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哭力;論題國家農業政策的演變影響農業生產(糧食產量論據1950—1952年,經過3年的土地改革,建立了農民土地所有制,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增長幅度較大。1953—1956年,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農民個體所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1955年中國糧食產量出現了一次增長高峰。1959—1961年,由于片面追求經濟建設高速度,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加上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以及當時的自然災害等因素,全國糧食大幅減產。1978—1985年,改革開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業得到較快發總結因此,我國農業的發展、糧食產量的多少受到國家(1)歷史背最: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