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總則1.0.1為規范引導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信息模型設計階段應用,提高模型及信息設計應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信息模型在設計階段的應用。1.0.3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應用除應遵循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和地方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術語2.0.1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信息模型urbanrailtransitengineeringinformationmodeling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或其中部分階段,設計工作所形成的描述建筑(物理實體)本體特征的信息集合。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信息模型以數據對象的形式組織和表現建筑及其組成部分,并具備數據共享、傳遞和協同的功能。2.0.2模型單元modelunit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信息模型中承載工程信息的實體及其相關屬性的集合,是工程對象的數字化表達。2.0.3最小模型單元minimalmodelunit根據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的應用需求而分解和交付的最小拆分等級的模型單元。2.0.4模型單元拆分modelunitseparation基于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應用對模型單元進行分解的活動。2.0.5構件component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信息模型的組成單位,每個單位有幾何屬性、非幾何屬性,且有唯一的身份編碼。2.0.6協同collaboration基于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信息模型進行數據共享及相互操作的過程。2.0.7模型精細度levelofmodeldefinition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信息模型中所容納的模型單元的豐富程度的衡量指標。2.0.8模型設計深度designdegree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設計階段所容納的模型單元的豐富程度,以模型精細度作為衡量指標。2.0.9幾何表達精度levelofgeometricdetail模型單元在視覺呈現時,幾何表達真實性和精確性的衡量指標。2.0.10信息深度levelofinformationdetail模型單元承載屬性信息詳細程度的衡量指標。2.0.11空間space由實體或抽象的邊界劃定的具有某種特定用途的三維區域。2.0.12空間占位spaceoccupation建筑物或構配件在三維空間的指定位置上,于空間上所占用的最大空間范圍。2.0.13設計信息designinformation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工作所形成的描述城市軌道交通(物理實體)本體特征的信息集合。2.0.14BIM數據集成與管理平臺BIMdataintegrationandmanagementplatform利用GIS、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建設工程及設施全生命期內信息數據集成、傳遞、共享和應用的軟硬件環境。2.0.15交付物delivery基于信息模型交付的成果。
3基本規定3.0.1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應用應考慮設計模型在全生命周期各階段、各專業的應用。3.0.2城市軌道交通工程BIM設計應用范圍包括車站、區間、車輛基地、控制中心、主變電所等。3.0.3.模型應用宜在協同工作平臺上進行,模型應與相關數據、文檔相關聯。3.0.4城市軌道交通信息模型在創建、使用、交付過程中,應保證信息安全,根據業務和安全要求應建立模型訪問及控制權限措施。3.0.5建筑信息模型數據的存儲與傳遞,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信息模型存儲標準》GB/T51447相關規定。3.0.6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數據宜具有與物聯網、移動通信、地理信息系統(GIS)、城市信息模型(CIM)等技術產生的數據進行集成、交換及融合的能力。3.0.7在BIM實施前,宜制定項目總體實施方案、工作流程,配置資源,項目執行計劃內容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信息模型設計交付標準》GB/T51301相關規定。3.0.8BIM技術應用應根據項目實施目標,搭建合適的管理組織架構,明確各參與方工作職責、工作內容。3.0.9BIM技術應用應配備必要的軟硬件實施作為基礎保障,宜結合自身業務需求以及未來戰略發展規劃來選擇合適的BIM軟件,配備相應的硬件及網絡環境,建立BIM數據存儲中心。3.0.10應根據不同設計階段,合理規劃人力資源投入,保障各階段BIM應用實施。3.0.11在BIM技術應用過程中應有效開發利用BIM數據資源,降低企業BIM實施的成本,促進資源共享和數據復用。3.0.12BIM技術應用宜設置BIM總體,制定項目級應用標準、組織模型審查及成果整理等總體性事務。3.0.13BIM技術應用宜采用正向設計。
4模型創建4.1一般規定4.1.1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設計階段模型應滿足各專業、各任務之間交換和應用的需求,具備完善的幾何信息與屬性信息。4.1.2城市軌道交通建筑信息模型應按照標準原則進行必要的拆分,模型劃分應具有開放性和擴展性。4.1.3城市軌道交通建筑信息模型單元應具有統一的分類和命名。4.1.4設計階段建筑信息模型可分為方案設計模型(含工程可行性研究和總體設計)、初步設計模型和施工圖設計模型。4.1.5城市軌道交通建筑信息模型應根據工程項目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及時更新模型并記錄相關信息。4.1.6城市軌道交通建筑信息模型軟件版本、項目單位應統一。4.2模型劃分4.2.1模型劃分可按圖4.2.1的規定進行。圖4.2.1城市軌道交通BIM模型劃分級別4.2.2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模型單元應按項目級模型單元、功能級模型單元、構件級模型單元和零件級單元進行劃分。表4.2.2模型單元的分級序號模型單元分級模型單元用途1項目級模型單元表示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子項目的模型單元2功能級模型單元表示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中專業組合模型、單專業模型、單功能模型的模型單元3構件級模型單元表示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中單一構配件或產品的模型單元4零件級模型單元表示從屬于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構配件或產品的零件的模型單元4.3模型命名4.3.1同一項目模型文件命名規則、軟件版本應統一,模型成果文件的命名宜包含線路代碼、標段代碼、階段代碼、專業代碼、專業名稱、車站名稱/區間名、時間,各字段間以半角下劃線“_”分隔。4.3.2專業代碼宜符合表4.3.2的要求。表4.3.2城市軌道交通設計專業代碼表序號一級專業二級專業專業代碼1線路線路XL2車輛車輛CL3軌道及限界軌道GD4限界XJ5軌旁設備GP6路基LJ7建筑建筑JZ8結構結構JG9隧道隧道SD10通風空調通風空調TK11給排水給排水及消防GX12橋梁橋梁QL13供電供電系統GDXT14動力照明動力照明DR15通信通信TX16乘客信息PIS17信號信號XH18自動售檢票自動售檢票AFC19自動化與系統集成火災報警FAS20環境與設備監控BAS21綜合監控ISCS22辦公自動化OA23門禁ACS24車站設備站臺門PSD25電、扶梯CB26安檢AJ27站場站場ZC28人防人防RF29工程經濟工程經濟JJ30行車行車XC31車輛段工藝車輛段工藝GY32裝飾裝飾ZS33景觀綠化景觀綠化JL注:專業代碼可根據工程設計的需要增加補充。4.3.3構件命名格式應準確、合理、簡明,便于構件的識別、傳遞、修改、存儲、移交、發布等管理的需求,并應符合江蘇省各地方軌道交通的規定。命名方式宜采用“專業代碼”_“類型名稱”_“關鍵字”形式命名,字段之間采用半角下劃線“_”進行分隔。4.4模型顏色4.4.1模型單元顏色及線型在三維視圖上應根據構件所屬專業和功能進行區分,采用RGB色彩標準,模型顏色宜符合表4.4.1的模型填色表。表4.4.1城市軌道交通各專業模型單元填色表專業模型單元RGB色彩值紅(R)綠(G)藍(B)線路平面系統153255153縱斷面系統255153102三維系統1532040建筑(含裝修)混凝土墻150150150混凝土柱220220220結構梁200200200結構\建筑板1801801380建筑防火墻185210240建筑隔墻214227188構造柱240240240門窗182221232樓梯坡道散水218238243結構圍護結構190190190主體結構150150150隧道盾構區間128128128橋梁高架區間128128128通風空調隧道風系統25500大系統空調送風2142500大系統回排風/排煙2550255小系統空調送風255130130小系統空調回風25513065小系統通風送風230200100小系統通風排風160160255小系統排煙25500小系統排風兼排煙2558080小系統加壓送風2552550冷卻供水系統25513065冷卻回水系統25513065冷凍供水系統0200150冷凍回水系統0200150冷凝水系統00255冷媒水系統255130130給排水消火栓系統25500生產、生活給水系統02550廢水系統230200100污水系統2552550噴淋系統2550255氣體滅火系統2558080通信通信系統102102255乘客信息系統51204204信號信號系統204192217車站設備電扶梯255204153站臺門1532040安檢2041530動力照明動力配電系統255102255動力照明系統255124128供電變電所240110190牽引網255130150供電系統16030230電力監控系統1900240自動化與系統集成火災自動報警系統25500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17519560綜合監控系統200200150辦公自動化240240160門禁180220110自動售檢票自動售檢票系統0204102軌道軌道系統234234234段場工藝段場工藝1741951354.5模型基點、單位及標高4.5.1模型創建應根據區域和位置不同而采用相應的基點,宜符合下列要求。1車站:采用右線與中心里程的交點為基點;2車輛基地:采用設計基線里程起點為基點;3主變電所、控制中心:采用西南象限起始軸線交點為基點,如軸線1和軸線A;4各區間建模基點選擇每個區間的正線右線起點(每個區間起點一般指車站與區間的分界里程)為基準開展建模工作;5其他:采用實際坐標系原點為基點。4.5.2項目中所有模型應使用統一的單位與度量制,單位的名稱和精度可進行統一規定。項目模型宜采用毫米為長度的工作單位,各工程部位模型根據需求可使用不同的工作單位。4.5.3模型標高分為絕對標高和相對標高,坐標體系和高程體系標高為絕對標高,樓層標高為相對標高。4.6模型創建范圍4.6.1模型范圍應包含車站、線路區間、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所、控制中心、場地地質以及影響區范圍內的重要建(構)筑物、市政管線等模型,具體如表4.6.1所示。表4.6.1模型范圍分區和位置模型內容車站車站建筑設計模型車站結構設計模型車站通風空調、給排水、供電、弱電、通信、信號、機械等機電系統設計模型車站裝修設計模型區間(線路)區間建筑設計模型區間結構設計模型區間隧道設計模型地面高架設計模型區間給排水、供電、弱電、通信、信號等機電系統設計模型軌道模型室外工程室外工程模型(含室外管線、重要建(構)筑物、場地、地質、道路、路基等模型)車輛段、主變電所、停車場、控制中心各建筑單體建筑設計模型各建筑單體結構設計模型各建筑單體通風空調、給排水、供電、弱電、通信、信號等系統模型室外工程模型(含室外管線、重要建(構)筑物、場地、地質、道路、路基等模型)建筑單體室內裝修設計模型建筑單體室外裝修設計模型4.6.2各專業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應與設計內容保持一致;各專業進行模型創建時應嚴格要求構件關系的設計內容,宜符合下表4.6.2的要求。表4.6.2模型扣減規則模型扣減規則墻與柱墻在結構柱、構造柱處應斷開墻與梁墻頂部約束條件為梁底墻與板內襯墻扣減結構頂板、中板,結構底板扣減內襯墻,局部墻頂部約束條件為板底柱與梁結構柱扣減梁,構造柱頂部約束條件為梁底柱與板結構柱扣減結構頂板、中板梁與板梁扣減結構板4.6.3將拆分后的模型按專業進行整合,在項目基點位置統一,項目標高統一的前提下,通過鏈接形成完整的模型。環境模型與專業模型整合時應確保模型間的位置關系準確。4.7模型設計深度4.7.1模型幾何信息深度等級劃分為G1、G2、G3、G4四個等級,應符合表4.7.1的相關規定:表4.7.1模型幾何信息深度等級劃分表幾何信息等級代號信息描述1.0級精細度G1概略的尺寸、形狀、定位信息2.0級精細度G2準確的外部尺寸、定位、形狀,概略的部件尺寸3.0級精細度G3準確的外部尺寸、定位、形狀、部件整體尺寸4.0級精細度G4精確的各部件細部尺寸、安裝尺寸1.0級精細度G5與實際一致的各部件細部尺寸、安裝尺寸4.7.2模型精細度應包含幾何精度和信息深度,精細度等級劃分應符合表4.7.2中的規定。根據工程需求和設計階段的細分情況可在基本等級之間擴充模型精細度等級。表4.7.2城市軌道交通信息模型深度等級劃分表精細度等級信息內容代號包含的最小模型單元1.0級精細度城市軌道交通信息模型概念表達,包括線站位初步定位、工可及總體設計階段主要設計要素及信息LOD1.0項目級模型單元2.0級精細度城市軌道交通信息模型準確表達,包括車站、區間、車輛段、主變電所、控制中心等功能模型及其所攜帶的初步設計階段的信息LOD2.0功能級模型單元3.0級精細度城市軌道交通信息模型精確表達,包括綜合管線、裝飾裝修、機械設備、通行設施、預留孔洞及預埋件等構件模型及其所攜帶的施工圖設計階段的信息LOD3.0構件級模型單元4.0級精細度城市軌道交通信息模型真實表達,包括施工圖模型構件的組成零件及零件所攜帶的生產信息、施工信息、運營信息等。LOD4.0零件級模型單元4.7.3模型的幾何表達形式應符合下列規定:1模型設計深度的幾何形體等級通過幾何表達精度來衡量。2在滿足模型設計深度和應用需求的前提下,應選取較低等級的幾何表達精度。3同一工程項目內,根據工程項目的應用需求,不同的模型單元可選取不同的幾何表達精度。4模型單元無論采用哪種等級的幾何表達精度,均不應超過自身的空間占位范圍。4.7.4模型的幾何表達精度、屬性信息深度應符合附錄B中的規定。4.7.5模型屬性信息深度等級劃分為N1、N2、N3、N4四個等級,應符合表4.7.5的相關規定:表4.7.5信息深度的等級劃分精細度等級代號等級要求1.0級精細度N1宜包含模型單元的身份描述、項目信息、組織角色等要求2.0級精細度N2宜包含和補充N1等級信息,增加實體系統關系、組成及材質,性能或屬性信息3.0級精細度N3宜包含和補充N2等級信息,增加生產要求信息、安裝要求信息4.0級精細度N4宜包含和補充N3等級信息,增加項目管理信息、資產信息和維護信息4.7.6模型單元屬性信息分類應滿足GB/T51301-2018《建筑信息模型設計交付標準》中表A的規定。4.8分類和編碼4.8.1在不同設計階段的同一個BIM模型中,每個模型單元應有相同的名稱、唯一的編碼。各模型單元的命名應與其屬性中標注的“名稱/編號”屬性參數內容須一致,且應與圖紙中的設備名稱及編號一致。4.8.2數據分類宜按照形態分建筑空間、工作成果、行為、工具、信息、材料、屬性等分類表,每個分類表的涉及范圍、分類方法、編碼原則等參考應符合《建筑信息模型分類和編碼標準》(GB/T51269-2017)中的相關規定。4.8.3設施設備分類參考宜符合《城市軌道交通設施設備分類與代碼》(GB∕T37486-2019)中的規定,起始表代碼為15,采用“表代碼”+“分類代碼”的方式。
5方案設計階段BIM應用5.1規劃符合性分析5.1.1規劃符合性分析的準備數據應包括城市規劃方案及其BIM模型,各專業設計概念模型、周邊環境建(構)筑物模型,周邊公共交通、商業開發等參考資料等。5.1.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5.1.2規劃符合性分析數據來源數據類型文件類型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城市規劃方案BIM模型/數據設計院/業主三維設計概念模型BIM模型設計院三維周邊環境模型BIM/GIS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周邊公共交通CAD/BIM/GIS模型設計院/業主二維/三維商業開發資料數據設計院-5.1.3規劃符合性分析應集成設計概念模型和城市GIS信息,對交通接駁、車站換乘關系、商業一體化開發等進行空間數據分析。5.1.4規劃符合性分析BIM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優化后規劃方案整合模型、規劃符合性分析報告。5.1.5規劃符合性分析交付模型應滿足表5.1.5中要求。表5.1.5規劃符合性分析交付模型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規劃方案模型車站、區間、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所、控制中心等體量模型,包含位置、輪廓尺寸、標高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等非幾何信息。LOD1.0(見附錄B)周邊環境模型紅線范圍內和紅線范圍外200m內現狀和規劃的建構筑物模型,包括位置、輪廓尺寸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等非幾何信息5.2線站位合理性分析5.2.1線站位合理性分析的準備數據應包括多種方案設計模型、周邊環境建構筑物模型、現狀重大管線模型、工程勘察及城市六線等基礎資料。5.2.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5.2.2線站位合理性分析數據來源數據類型文件類型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方案設計模型BIM模型設計院三維周邊環境建構筑物模型BIM模型/GIS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現狀重大管線BIM模型設計院/業主二維/三維城市六線CAD面域設計院/業主二維5.2.3線站位合理性分析應集成多種方案設計模型和邊環境建(構)筑物模型、重大管線模型等,核查與周邊環境建(構)筑物及項目范圍內城市六線等的空間位置關系,結合工程勘察資料進行風險評估,擬選最佳線、站位。5.2.4線站位合理性分析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優化調整后的方案設計模型,周邊環境及場地模型,比選方案視頻、動畫,線站位合理性分析和比選報告等5.2.5線站位合理性分析交付模型應滿足表5.1.2中要求。表5.1.2線站位合理性分析交付模型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方案設計模型車站、區間、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所、控制中心等體量模型,包含位置、輪廓尺寸、標高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等非幾何信息。LOD1.0(見附錄B)場地模型現狀地形、地質模型,包含高程、位置、外輪廓尺寸等幾何信息,名稱、地質條件、填挖關系等非幾何信息。周邊環境模型紅線范圍內和紅線范圍外200m內現狀和規劃的建構筑物模型,包括位置、輪廓尺寸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等非幾何信息5.3征地拆遷分析5.3.1征地拆遷分析應集成方案設計模型、周邊環境模型、三維數字地形,基于城市用地規劃、征地指標、建(構)筑物信息,進行拆遷統計和成本分析,形成征地拆遷分析報告。5.3.2征地拆遷分析的準備數據包括方案設計模型、周邊環境建(構)筑物模型、三維數字地形、城市用地規劃、征地指標等。5.4投資估算分析5.4.1投資估算分析的準備數據包括多個方案設計模型、項目所在地區的工程分項指標、同類型工程投資概算等。5.4.2投資估算分析應集成設計方案三維模型,完成工程量統計,結合工程分項指標得到不同方案的投資估算數據,進行造價分析和方案比選,最終生成投資估算分析報告。5.4.3投資估算分析BIM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投資估算分析報告。6初步設計階段BIM應用6.1設計方案可視化6.1.1設計方案可視化分析的準備數據應包括方案的初步設計BIM模型,周邊環境建(構)筑物模型。6.1.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6.1.2設計方案可視化BIM應用數據來源數據類型文件類型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方案初步設計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政府部門三維周邊環境建(構)筑物模型BIM模型/GIS模型設計院/業主/政府部門三維6.1.3設計方案可視化分析應集成方案初步設計BIM模型和周邊環境建(構)筑物模型,根據項目實際參數信息進行方案分析,充分展示城市軌道交通與周邊環境的空間關系、出入口位置等關鍵因素。6.1.4設計方案可視化分析BIM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城市軌道交通方案與周邊環境漫游視頻、可視化成果等。6.1.5設計方案可視化分析交付模型應滿足表6.1.2中的要求。表6.1.5設計方案可視化BIM應用交付模型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方案初步設計模型車站、區間、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所、控制中心等,包含位置、輪廓尺寸、標高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等非幾何信息LOD2.0(見附錄B)周邊環境建(構)筑物模型紅線范圍內和范圍外200m內現狀和規劃的建構筑物模型,包括位置、輪廓尺寸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等非幾何信息6.2控制因素分析6.2.1控制因素分析的準備數據應包括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車站、車輛段、主變電所、控制中心、區間隧道及風井等初步設計階段BIM模型,以及項目周邊環境模型及相關數據文件。6.2.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6.1.2控制因素分析數據來源數據類型文件類型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設計模型BIM模型設計院三維周邊環境模型BIM模型/GIS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6.2.3控制因素分析應利用初步設計階段BIM模型與周邊環境數據,進行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檢查及環境影響分析,形成控制因素報告,利用初步設計階段BIM模型直觀展示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穿越的風險工程、涉及的一體化開發工程等控制因素,分析其對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的制約程度。6.2.4控制因素分析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初步設計階段車站、區間和三維環境相融合的BIM模型、控制因素分析報告、分析模擬視頻等。6.2.5控制因素分析交付模型應滿足表6.2.5中要求。表6.2.5控制因素分析交付模型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車站、區間模型車站、區間、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所、控制中心等初步設計模型,包含位置、輪廓尺寸、標高、面積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等非幾何信息。LOD2.0(見附錄B)周邊環境模型紅線范圍內和紅線范圍外200m內現狀和規劃的建構筑物模型,包括位置、輪廓尺寸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等非幾何信息6.3換乘方案模擬6.3.1換乘方案模擬的準備數據應包括方案的初步設計BIM模型,換乘方案資料,客流數據資料,軌道交通換乘相關規范資料。6.3.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6.3.2換乘方案模擬BIM應用數據來源數據類型文件類型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方案初步設計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政府部門三維換乘方案文本設計院客流資料文本業主/政府部門軌道交通換乘相關規范文本設計院/業主/政府部門6.3.3換乘方案模擬應利用BIM模型及客流量需求,結合車站環境制定換乘方案,基于初步設計階段土建BIM模型,模擬客流進行換乘方案展示、方案分析。6.3.4換乘方案模擬BIM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換乘方案分析報告、換乘方案模擬視頻、換乘方案模型等。6.3.5換乘方案模擬交付模型應滿足表6.3.5中的要求。表6.3.5換乘方案模擬BIM應用交付模型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換乘方案模型車站,包含位置、輪廓尺寸、標高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等非幾何信息LOD2.0(見附錄B)6.4設計方案模擬驗證6.4.1設計方案模擬驗證的準備數據應包括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各專業模型,項目通風、照明、溫度、濕度等專業技術指標。6.4.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數據類型文件格式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各專業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無6.4.3設計方案模擬驗證應利用初步設計階段BIM模型,從功能匹配、性能完備、消防安全、綠色建筑、投資控制等方面進行設計方案模擬,并依據分析結果及時進行方案調整優化,保證各專業方案合理性與可行性。6.4.4設計方案模擬驗證成果應包括初步設計階段各專業性能分析BIM模型、分析結果云圖、動畫、漫游視頻文件、性能分析報告、驗證報告等。6.5施工工法模擬6.5.1施工工法模擬的準備數據應包括初步設計階段BIM模型、項目施工計劃、項目現場環境等。6.5.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6.5.2施工工法模擬數據來源要求數據類型文件類型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初步設計階段BIM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項目施工計劃文本設計院/業主項目現場環境BIM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6.5.3施工工法模擬應利用初步設計階段BIM模型,結合施工計劃和現場環境,模擬施工工法并形成模擬視頻,清晰表達設計方案的施工工法、輔助措施等信息,輔助施工工法的論證和比選。6.5.4施工工法模擬BIM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初步設計階段BIM模型、施工工法的可行性報告、施工工法模擬視頻、施工工法模擬報告、施工技術交底等。6.5.5施工工法模擬交付模型應滿足表6.5.5中要求。表6.5.5施工工法模擬交付模型要求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初步設計階段BIM模型車站、區間、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所、控制中心等模型,包含位置、輪廓尺寸、標高、主要構件尺寸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主要構件材料等非幾何信息。LOD2.0(見附錄B)6.6管線改遷、交通疏解模擬6.6.1管線遷改、交通疏解模擬的準備數據應包括初步設計階段土建BIM模型,現場踏勘資料,管線改遷方案和交通疏解方案,施工圍擋、市政管線及影響管線遷改的周邊環境模型,周邊交通模型等。6.6.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6.6.2管線遷改、交通疏解模擬數據來源要求數據類型文件類型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初步設計階段土建BIM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現場踏勘資料文本設計院/業主管線改遷方案和交通疏解方案文本設計院/業主施工圍擋、市政管線及影響管線遷改的周邊環境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6.6.3管線遷改、交通疏解模擬應利用初步設計階段BIM模型分階段模擬并優化管線遷改和道路疏解方案,利用模擬視頻清晰表達交通疏解、管線遷改方案隨進度計劃變化的狀況,反映各施工階段存在的重點難點,檢查并優化方案,輔助工程籌劃。6.6.4管線遷改、交通疏解模擬BIM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初步設計階段交通疏解模型、管線遷改模型、最優的管線遷改、交通疏解方案、管線遷改模擬視頻、交通疏解模擬視頻等。6.6.5管線遷改、交通疏解模擬交付模型應滿足表6.6.5中要求。表6.6.5管線遷改、交通疏解模擬交付模型要求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初步設計階段交通疏解模型、管線遷改模型車站、區間、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所、控制中心等模型,包含位置、輪廓尺寸、標高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等非幾何信息。施工圍擋、市政管線及影響管線遷改的周邊環境模型,包含位置、輪廓尺寸、標高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等非幾何信息。LOD2.0(見附錄B)6.7設計接口檢查6.7.1設計接口檢查的準備數據應包括方案初步設計模型、城市軌道交通接口設計提資、接口影響范圍內有對接關系的各項目模型等。6.7.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6.7.2設計接口檢查BIM應用數據來源數據類型文件類型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方案初步設計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政府部門三維接口設計提資資料文本設計院二維具有接口關系的其他工程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政府部門二維6.7.3設計接口檢查應利用初步設計工程BIM模型與周邊工程模型的定位整合、可視化檢查和仿真漫游,驗證接口處工程設計的合理性與可行性。6.7.4設計接口檢查BIM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接口檢查BIM模型,設計接口檢查報告、可視化成果文件等。6.7.5設計接口檢查交付模型應滿足表6.7.5中的要求。表6.7.5設計接口檢查BIM應用交付模型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接口檢查BIM模型車站、區間、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所、控制中心等,包含位置、輪廓尺寸、標高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等非幾何信息LOD2.0(見附錄B)7施工圖設計階段BIM應用7.1建筑方案優化7.1.1建筑方案優化的準備數據應包括車站、車輛段及主要單體、主變電所、控制中心施工圖設計模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設計規范,機電設備、管線模型、孔洞資料等。7.1.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7.1.2建筑方案優化BIM應用數據來源數據類型文件格式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建筑施工圖設計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政府部門三維設計規范文本設計院二維機電設備、管線模型及孔洞資料BIM模型/文本設計院/業主/政府部門三維7.1.3建筑方案優化應基于施工圖設計模型,可視化展示軌道交通車站、區間、車輛基地、出入口布設等建筑設計方案,開展方案深化與優化工作,創建滿足施工圖設計深度要求的建筑模型。7.1.4建筑方案優化BIM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建筑方案優化模型,漫游視頻和動畫,建筑方案優化報告。7.1.5建筑方案優化交付模型應滿足表7.1.5中的要求。表7.1.5建筑方案優化BIM應用交付模型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建筑方案優化模型車站、區間、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所、控制中心等,包含位置、輪廓尺寸、標高等幾何信息,名稱、使用性質、性能等非幾何信息LOD2.0(見附錄B)7.2管線綜合與碰撞檢查7.2.1管線綜合與碰撞檢查的準備數據應包括完整的土建施工圖模型、機電設備模型、管線模型等。7.2.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數據類型文件類型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各專業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無7.2.3管線綜合與碰撞檢查應利用BIM整合建筑、結構、給排水及消防、暖通、電氣等專業施工圖設計模型,根據設計規范中對專業間或專業內構件空間位置要求進行檢查,并輸出碰撞檢查報告等。7.2.4管線綜合與碰撞檢查成果應包括優化后的三維管線綜合模型、碰撞檢查報告、各專業設計優化報告。7.2.5管綜綜合交付模型應滿足表7.2.5中的要求。表7.2.5管線綜合與碰撞檢查BIM應用交付模型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建筑施工圖模型建筑外墻、內墻(隔墻)、建筑柱、基礎等LOD3.0(見附錄B)結構施工圖模型結構梁、板、柱、墻暖通施工圖模型風管、風管附件、風口、風管管件(彎頭、三通、變徑管、四通)、管道、管件(彎頭、三通、變徑管、四通)、管道附件、設備、管道支吊架等給排水及消防管道、管件(彎頭、三通、變徑管、四通)、管道附件、設備、管道支吊架等強弱電專業橋架模型供電、動力照明、通信、信號、綜合監控、站臺門、自動售檢票系統等專業橋架模型7.3工程量統計與復核7.3.1工程量統計與復核的準備數據應包括清單規范、定額規范、施工圖設計模型、施工相關信息等。7.3.2工程量統計與復核可導入施工圖設計模型,創建施工圖算量模型,可編制招標工程量清單,支持現行國家標準《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和地方的工程量清單。7.3.3工程量統計與復核應基于施工圖設計模型創建算量BIM模型,利用算量模型進行分部分項工程量計算與匯總,并可進行工程量復核。7.3.4工程量統計與復核成果應包括:算量BIM模型、工程量清單、工程量清單復核報告等。7.4預留預埋檢查7.4.1預留預埋檢查的準備數據應包括施工圖設計階段BIM模型,模型包含墻、板及二次結構預留孔洞位置、尺寸及相應信息數據。7.4.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7.4.2預留預埋檢查數據來源要求數據類型文件格式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施工圖設計階段土建BIM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7.4.3預留預埋檢查應根據管線綜合后的施工圖設計模型梳理墻、板以及二次結構的孔洞預留和預埋件布置,實現預留孔洞和預埋件的提前檢查,規避工期延誤風險和質量隱患。7.4.4預留預埋檢查BIM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施工圖設計階段BIM模型、預留孔洞及預埋件圖紙、孔洞及預埋件統計表等。7.4.5預留預埋檢查交付模型應滿足表7.4.5中要求。表7.4.5預留預埋檢查交付模型要求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施工圖設計階段BIM模型車站、區間、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所、控制中心等模型,包含包含墻、板及二次結構預留孔洞位置、尺寸等幾何信息,預留孔洞的名稱、使用性質、材質等非幾何信息。LOD2.0(見附錄B)7.5限界優化設計7.5.1限界優化設計應利用施工圖設計模型,開展限界與土建、設備的碰撞檢查,輔助車輛限界、設備限界和建筑限界設計,提高設計質量。7.5.2限界優化設計的準備數據應包括車站、區間結構設計模型,以及車輛限界、設備限界和建筑限界的體量模型。7.5.3限界優化設計成果應包括車站、區間優化后施工圖模型、碰撞檢查報告、優化分析報告。7.6工程風險分析7.6.1工程風險分析的準備數據應包括施工圖設計階段BIM模型,周邊環境建(構)筑物模型,周邊地質環境模型,周邊市政管線模型,風險源分類辦法,風險源分級辦法等。7.6.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7.6.2工程風險分析數據來源要求數據類型文件格式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施工圖設計階段土建BIM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周邊環境建(構)筑物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周邊地質環境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周邊市政管線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風險源分類辦法,風險源分級辦法文本設計院7.6.3工程風險分析應根據施工圖設計階段土建BIM模型、周邊環境建(構)筑物模型、周邊地質環境模型、周邊市政管線模型等資料,根據風險源分類辦法,風險源分級辦法等規定,確定工程風險源及風險源等級,形成風險源分析評估報告、周邊建構筑物保護措施、危大工程對應措施等,實現風險源的提前辯識及安全預警,規避工程施工中的風險隱患。7.6.4工程風險分析BIM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施工圖設計階段BIM模型、風險源分析評估報告、周邊建構筑物保護措施報告、危大工程對應措施報告等。7.6.5工程風險分析交付模型應滿足表7.6.5中要求。表7.6.5工程風險分析交付模型要求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施工圖設計階段BIM模型車站、區間、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所、控制中心、風險源模型等模型幾何信息和地理信息,風險源等非幾何信息。LOD2.0(見附錄B)7.7虛擬機房建設7.7.1虛擬機房建設的準備數據應包括完整的土建施工圖模型、機電設備模型、管線模型等。7. 7.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7.7.2虛擬機房建設數據來源要求數據類型文件格式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各專業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三維無7.7.3BIM虛擬機房建設應利用BIM整合建筑、結構、給排水及消防、暖通、電氣等專業施工圖設計模型,根據設計規范中對專業間或專業內構件空間位置要求進行管線和設備綜合排布設計。7.7.4BIM虛擬機房建設成果應包括優化后的機房模型、各專業設計優化報告。7.7.5BIM虛擬機房建設交付模型應滿足表7.7.5中的要求。表7.7.5虛擬機房建設交付模型要求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建筑施工圖模型建筑外墻、內墻(隔墻)、建筑柱、基礎等LOD3.0(見附錄B)結構施工圖模型結構梁、板、柱、墻暖通施工圖模型風管、風管附件、風口、風管管件(彎頭、三通、變徑管、四通)、管道、管件(彎頭、三通、變徑管、四通)、管道附件、設備、管道支吊架等給排水及消防管道、管件(彎頭、三通、變徑管、四通)、管道附件、設備、管道支吊架等強弱電專業橋架模型供電、動力照明、通信、信號、綜合監控、站臺門、自動售檢票系統等專業橋架模型7.8三維裝修效果仿真7.8.1三維裝修效果仿真的準備數據應包括施工圖設計模型(包含土建機電系統專業模型),裝修方案設計模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裝修設計規范等。7.8.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7.8.2三維裝修效果仿真BIM應用數據來源數據類型文件格式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施工圖設計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政府部門三維裝修設計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政府部門三維裝修設計規范文本設計院二維7.8.3三維裝修效果仿真應基于集成施工圖設計模型和裝修設計模型,可視化展示軌道交通車站、車輛基地、控制中心等裝修設計方案,對裝修效果開展仿真模擬,優化裝修設計方案。7.8.4三維裝修效果仿真BIM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裝修方案優化模型,漫游視頻和動畫,裝修方案優化報告。7.8.5三維裝修效果仿真交付模型應滿足表7.8.5中的要求。表7.8.5三維裝修效果仿真BIM應用交付模型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裝修方案優化模型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車輛基地、控制中心等,包含位置、輪廓尺寸、厚度、標高、紋理尺寸等幾何信息,顏色、表面粗糙度、紋理樣式、反射率等非幾何信息LOD2.0(見附錄B)7.9三維裝修排版7.9.1三維裝修排版的準備數據應包括土建施工圖設計模型,裝修方案設計模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裝修設計規范等。7.9.2數據來源宜滿足以下要求:表7.9.2三維裝修排版BIM應用數據來源文件格式來源單位二維/三維特殊要求土建施工圖設計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政府部門三維裝修排版模型BIM模型設計院/業主/政府部門三維裝修設計規范文本設計院二維7.9.3三維裝修排版應基于集成土建施工圖設計模型和裝修排版方案,可視化展示軌道交通車站、車輛基地、控制中心等裝修排版施工方案情況,對裝修排版方案開展仿真模擬,優化裝修排版方案。7.9.4三維裝修效果排版BIM應用交付成果宜包括:裝修三維排版模型,漫游視頻和動畫,裝修排版方案優化報告。7.9.5三維裝修排版交付模型應滿足表7.9.5中的要求。表7.9.5三維裝修排版BIM應用交付模型模型類型模型單元內容模型深度裝修排版模型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車輛基地、控制中心等,包含位置、輪廓尺寸、厚度、標高、排列網格等幾何信息,模數、接縫、工法、工序等非幾何信息LOD2.0(見附錄B)8成果交付8.1一般規定8.1.1城市軌道交通工程BIM交付應滿足勘察設計、施工、運維各階段應用目標的需求。8.1.2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應包括方案設計(含工程可行性研究和總體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等階段,模型深度應符合附錄A和附錄B中要求。8.1.3交付物中,模型應作為主要交付文件,其他成果文件為輔助文件。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信息模型主要交付物包含信息模型、屬性信息表、工程圖紙、工程量統計表、應用分析報告、輔助多媒體等。交付物的代碼及類別應符合表8.1.3的規定。表8.1.3交付物的代碼及類別代碼交付物的類別備注D1信息模型可獨立交付D2屬性數據表宜與D1類共同交付D3工程圖紙可獨立交付D4工程量統計表宜與D1或D3類共同交付D5應用分析報告宜與D1類共同交付D6其他交付物宜與D1類共同交付8.2交付物及交付要求8.2.1交付模型文件格式應采用所用軟件平臺的源格式,信息交換文件應采用通用數據格式。相關交付內容及格式宜符合表8.2.1的規定。表8.2.1交付物內容及格式要求序號交付物內容要求格式要求1信息模型應包含完整的模型組織結構、模型單元數據源格式.p3d、.rvt、.dgn、.cgr、.pln、.stp交換格式.xdb、.ifc、.ifd、.idm2屬性數據表應包含完整的模型單元基本信息和屬性信息.xls、.xlm、.csv、.txt3工程圖紙應符合現行國家制圖標準.dwg、.dwf、.pdf4工程量統計表應包含模型單元工程量及編碼.xls、.xlm、.csv、.txt5應用分析報告應包含碰撞分析報告、管線綜合調整報告等,宜包含5.1-7.9中規定的其他應用報告.doc、.dox、.xls、.xlm6其他交付物包含視頻、圖片、說明文檔等視頻.mp4、.avi、.wmv等圖片.jpg、.png、.bmp等文檔.doc、.dox、pdf8.2.2模型交付過程應由模型提供方和建設(接收)方共同完成8.2.3數據屬性表、工程量統計表及其他分析報告應連同信息模型一并交付,并設置有效索引路徑。8.2.4交付物宜集中管理并設置數據訪問權限。8.3質量審查8.3.1信息模型在交付使用前,應按照實施主體內部質量管理程序進行逐級審查,為保證信息模型完整性、合規性和一致性,宜由第三方咨詢機構進行外部審核。8.3.2模型完整性、合規性和一致性審查應滿足表8.3.2中規定表8.3.2信息模型審查要點審查內容序號控制項審查要求完整性1模型應包含所有應定義的軸網,且應在各平面視圖中正確顯示1)主要平面視圖中,依據設計要求核查軸網是否有缺漏2)核查各層平面視圖,軸網是否正確顯示2模型應包含所有定義的樓層1)核查標高是否包含設計所有樓層2)主要立面剖面視圖中,核查標高是否正常顯示3模型應包含所有定義的立面剖面1)平面視圖中應包含所有應定義的立面和剖面標記2)切換到相應立面剖面視圖,查看視圖深度、專業設定是否滿足設計需要4模型必須包含完整的空間定義1)切換到相應樓層平面視圖,檢查空間是否均有定義功能,是否均有房間名2)要求生成各層房間平面彩圖,核查是否有缺漏的空間未定義功能3)要求生成房間明細表,核查是否有漏標房間面積的房間4)核查模型中是否包含防火分區平面圖,是否定義防火分區5空間的高度定義(包括吊頂)1)模型檢查各房間的高度是否具備2)核查房間是否根據需求定義高度6所有的空間應具有唯一的編碼標識1)輸出明細表,核查空間房間編號是否具備,是否有邏輯條理,是否滿足設計或者運維商管需求7模型應包含施工圖表達、各專業全部模型單元1)應包含各專業設計內容內的構件元素2)模型生成的圖紙與各專業二維樣板圖對照,核對是否有缺漏3)查看模型線、詳圖線、詳圖項目、填充區域的數量,應控制在單視圖構件數的10~20%之下。其中主體構件不得以線替代。合規性8模型應設置符合項目表達的對象樣式1)核查模型中對象樣式表中是否均設置合理線型、線寬、線顏色9模型應設置滿足施工圖模型精細度的視圖樣板及三維各專業視圖瀏覽樣板1)核查是否有平立剖及詳圖各專業對應樣板2)核查視圖樣板設置是否合理3)主要視圖是否直接關聯視圖樣板10模型單元命名應規范表達1)應采用統一的命名邏輯體系,具體命名方法可參照4.3中的規定2)核查符號是否統一,應采取統一的加減乘除符號表達,例如乘號應統一采取“X”、“x”或“*”其中一個符號11模型材質庫命名應滿足規范要求1)應采用統一的命名邏輯2)圖形顏色表達應與材質外觀保持協調3)材質名稱應完整表達外觀特性12模型中應包含必須的項目參數1)核查項目中是否按照標準有應有的項目參數2)核查項目中是否有過多的項目參數設置項3)核查項目中構件是否有過多的冗余參數信息4)核查模型中是否錄入滿足標準要求的設計參數信息13機電專業模型必須包含項目設計的所有管線系統1)項目瀏覽器、系統瀏覽器核查,是否包含所有系統類2)機電鏈接總文件,明細表統計是否包含所有設計系統類14機電模型應按照標準規定顏色、線型、符號、材質,分系統表達1)主要三維視圖與平面視圖中,模型是否有顏色區分2)顏色是否符合標準要求3)核查線型表達及管件符號顯示4)核查管線系統材質5)檢查模型MEP設置,核查管道管段、風管管段設置是否符合設計表達要求,符合實際需要的管段尺寸設定一致性15模型反應三維形體與二維圖紙表達一致1)模型生成平立剖視圖與圖紙對應,視圖應保持位置一致性2)尺寸應與二維圖紙保持一致3)模型形體邏輯必須按照設計邏輯搭建,并滿足實際構造要求16模型反應節點構造,應與二維詳圖表達一致,或者應設定相應二維詳圖表達,與模型存在關聯1)模型生成節點構造,與詳圖對應,節點細度應保留1:50的細節構件精度2)詳圖中,龍骨、螺栓、預埋件等構件可以不在模型中表達,但主體構件不可用模型線、詳圖線代替。例如墻身詳圖中的封堵、衛生間詳圖中的排水口等
9BIM數據集成與管理平臺9.1一般規定9.1.1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宜搭建BIM數據集成與管理平臺,平臺應具備設計階段BIM應用和BIM數據集成能力,并為施工、運營管理提供基礎數據。9.1.2平臺應兼容各類主流信息模型數據格式,提供轉換方式和轉換工具。9.1.3平臺應具有實現基于BIM技術的協同設計工作模式的能力。9.1.4平臺宜集成智能化的模型信息管理功能,以方便工程各參與方對模型的設計應用、審查等工作。9.1.5平臺應符合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的相關要求。9.2建設目標及要求9.2.1平臺建設目標包括:1實現工程建設設計階段BIM的可視化集成、動態更新和查詢展示;2實現工程建設設計階段各參與方BIM應用過程中的數據傳遞、共享和協同工作;3滿足工程建設設計階段BIM應用要求;4為后續施工、運營管理系統預留接口,實現設計階段到施工、運營管理階段的數據傳遞和共享。9.2.2平臺建設可參照下列原則:1完整性原則:系統建設需考慮功能完整性,應能滿足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設計階段BIM應用所需的系統功能和技術條件;2先進性原則:系統在設計思想、系統架構、關鍵技術上采用國內外成熟的技術、方法、軟件、硬件設備等,確保系統有一定的先進性、前瞻性、擴充性;3可靠性原則:須對數據的管理和使用設置系統權限,確保系統、數據的安全可靠,充分考慮分級聯網及外網銜接中的應用操作與信息訪問安全問題,系統設計采用有效的備份措施,能夠在遇到災難性破壞時進行數據恢復;4擴展性原則:系統建設采用積木式結構、組件化設計,整體架構要考慮系統建設的銜接,為后期功能擴展預留充分條件,能夠根據需要與企業已有、在建或擬建的相關系統進行有效集成。9.2.3平臺的總體架構應包括五個層次和三大體系,包括設施層、數據層、引擎層、服務層、應用層、訪問層,以及標準規范體系、信息安全體系、運維保障體系。宜支持與CIM平臺的數據對接集成。架構設計可參照圖7.2.3,并滿足下列要求:1設施層:包括信息基礎設施和物聯感知設備、基礎設置應支持企業內部云平臺部署、外部大數據平臺部署、混合部署等多種方式、宜支持云桌面應用;2數據層:可按空間數據和業務數據進行分類存儲??臻g數據為模型的幾何信息,業務數據為設計業務數據、平臺配置數據、成果文件等;3引擎層:利用引擎對數據層的數據進行計算、加工、分析和展示,為平臺的數據服務提供基礎支撐;4服務層:利用引擎實現平臺中的數據管理、模型操作、空間分析、統計查詢等基本功能后,對應用層提供相關服務接口;5應用層:按照需要調用服務接口,形成應用層的功能模塊,滿足設計階段BIM應用需求;6訪問層:根據各階段BIM應用需求,提供基于多種終端的訪問形式;7標準規范體系:應建立統一的標準規范,指導平臺的建設和管理,應與國家和行業數據標準與技術規范銜接;8信息安全體系:應按照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相關政策和標準要求建立信息安全保障體系;9運維保障體系:應建立運行、維護、更新與安全保障體系,保障基礎平臺網絡、數據、應用及服務的穩定運行;圖9.2.3BIM數據集成與管理平臺系統架構簡圖9.2.4平臺宜具備下列基本功能:1權限管理:支持對相關范圍進行用戶管理和權限管理;2數據存儲:支持互聯網云存儲,支持圖檔資料的數字化歸檔,支持對項目信息、技術標準、公共資源和知識庫等的存儲和管理;3數據集成:對于不用軟件創建的模型,能夠使用開放或兼容的格式經轉換,支持與外部管理系統數據對接;4數據展示:支持對模型數據按照工作分解機構(WBS)展示,支持多種數據集成、大場景展示和在線瀏覽等,支持在線實時剖切、測量、標注等,支持模型構件的調用和編輯等,支持三維場景中信息批注、保存和調取等;5數據統計:支持對模型承載信息的分類統計,支持對統計分析結果的輸出;6平臺訪問方式:支持多終端的展示及應用。7宜支持BIM協同設計,實現基于平臺的設計工作協同。9.2.5平臺應支持設計方案的技術經濟指標分析和設計工作的過程管理,能夠集成各類設計管理信息系統和前期工作管理、進度管理、質量管理等管理數據,輔助工程設計。9.2.6平臺應為后續施工階段的質量、安全、進度管理以及各類施工管理信息管理系統(門禁、視頻監控、施工安全風險監測、隱患排查、驗工計價等信息系統)等預留接口。
附錄A模型單元屬性信息分類信息深度屬性分類分類代號屬性組代號常見屬性組宜包含的屬性信息N1項目信息PJPJ-100項目標識項目名稱、編號、簡稱PJ-200建設說明地點、階段、自然條件、建設依據、坐標、采用的坐標系、高程基準等PJ-300建筑類別或等級建筑類別、等級、消防等級等PJ-400設計說明各類設計說明PJ-500技術經濟指標各類項目指標PJ-600建設單位信息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PJ-700建設參與方信息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N1身份信息IDID-100基本描述名稱、編號、類型、功能說明ID-200編碼信息編碼、編碼執行標準等N1定位信息LCLC-100項目內部定位所述的地塊、建筑、樓層空間名稱及其編號、編碼LC-200坐標定位可按照平面坐標系或地理坐標系統或投影坐標系統分項描述LC-300占位尺寸長度、寬度、高度、厚度、深度等N2系統信息STST-100系統分類系統分類名稱ST-200關聯關系關聯模型單位的名稱、編號、編碼及關聯關系類型N3技術信息TCTC-100構造尺寸長度、寬度、高度、深度、角度等主要方向上特征TC-200組成構件主要組件名稱系統性能、產品設計性能等、材質、尺寸等屬性TC-300設計參數系統性能、產品設計性能等TC-400技術要求材料要求、施工要求、安裝要求等N3生產信息MFMF-100產品通用基礎數據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產品信息系統基礎數據規范》JGJ/T236的規定MF-200產品專用基礎數據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產品信息系統基礎數據規范》JGJ/T236的規定N4資產信息AMAM-100資產管理AM-200資產管理N4維護信息FMFM-100巡檢信息FM-200維修信息FM-300維護預測FM-400備件備品
附錄B模型設計深度附錄B.1現狀模型深度要求模型單元幾何表達精度模型單元幾何表達精度幾何表達精度要求場地地形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場地范圍G2?應建模,等高距宜為2mG3?應建模,等高距宜為1mG4?應建模,等高距宜為0.5m場地地質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地質范圍、地質構成G2?應建模,勘探線、鉆孔等位置、尺寸滿足初勘要求G3?應建模,勘探線、鉆孔等位置、尺寸滿足詳勘要求G4?應建模,勘探線、鉆孔等位置、尺寸滿足詳勘要求現狀建構筑物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建模,以體量模型表明占位尺寸G3?應建模,以實體模型表明主要外觀及尺寸G4?應建模,以高精度掃描模型表達外觀尺寸及材質紋理現狀道路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建模,表示大致尺寸及位置G3?應建模,表示準確尺寸及位置?表達沿道路的主要交通設施G4?應建模,表示精確尺寸及位置?表達路面、路基、排水、照明及綠化現狀橋梁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建模,以體量模型表明占位尺寸G3?應建模,以實體模型表明主要外觀及尺寸G4?應建模,以高精度掃描模型表達外觀尺寸及材質紋理現狀隧道及軌道交通工程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建模,表示大致位置、尺寸及形狀G3?應建模,表示準確位置、尺寸及形狀?表達主要結構材質顏色G4?應建模,表示精確位置、尺寸及形狀?表達主要結構真實紋理現狀管線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建模,以體量模型表明占位尺寸G3?應建模,以實體模型表明主要外觀及尺寸G4?應建模,以高精度模型表達外觀尺寸及材質紋理河道、綠化及其他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建模,以體量模型表明占位尺寸G3?應建模,以實體模型表明主要外觀及尺寸G4?應建模,以高精度模型表達外觀尺寸及材質紋理現狀模型單元深度模型單元精細度等級LOD1.0LOD2.0LOD3.0LOD4.0場地地形高程點G1/N1G1/N2G1/N2G1/N2等高距G1/N1G1/N2G1/N2G1/N2場地地質土G1/N1G2/N2G3/N2G3/N3巖石G1/N1G2/N2G3/N2G3/N3不良地質單元G1/N1G2/N2G3/N2G3/N3現狀建構筑物地面結構G1/N1G2/N2G2/N2G2/N3地下結構G1/N1G2/N2G2/N2G2/N3現狀道路路面G2/N1G2/N2G2/N2G2/N3路基G2/N1G2/N2G2/N2G2/N3護坡—G2/N2G2/N2G2/N3擋土墻—G2/N2G2/N2G2/N3截水溝—G2/N2G2/N2G2/N3附屬設施—G2/N2G2/N2G2/N3現狀橋梁上部結構G2/N1G2/N2G2/N2G2/N3下部結構G2/N1G2/N2G2/N2G2/N3附屬結構—G2/N2G2/N2G2/N3現狀隧道及軌道交通工程隧道輪廓G1/N1G2/N2G2/N2G2/N3線路及軌道G1/N1G2/N2G2/N2G2/N3車站結構輪廓G1/N1G2/N2G2/N2G2/N3附屬結構設施G1/N1G2/N2G2/N2G2/N3現狀管線管線G1/N1G2/N2G2/N2G2/N3管井—G2/N2G2/N2G2/N3箱涵G1/N1G2/N2G2/N2G2/N3河道、綠化及其他河道—G2/N2G2/N2G2/N3綠地—G2/N2G2/N2G2/N3農田—G2/N2G2/N2G2/N3
附錄B.2設計模型深度要求B.2.1車輛模型單元幾何表達精度模型單元幾何表達精度幾何表達精度要求車輛編組G1·二維幾何尺寸,關鍵部件尺寸、定位·車輛牽引制動、軸重等關鍵技術參數敘述G2·車輛輪廓尺寸·受電弓、車鉤、轉向架尺寸定位·司機室、客室門尺寸定位·車輛牽引制動、軸重等關鍵技術參數敘述G3·車輛輪廓尺寸·受電弓、車鉤、轉向架尺寸定位·司機室、客室門尺寸定位·車輛內部設施設備布置定位·車輛關鍵部件模型信息·車輛牽引制動、軸重等關鍵技術參數敘述G4車輛布置G1·二維幾何尺寸,關鍵部件尺寸、定位G2·車輛輪廓尺寸·受電弓、車鉤、轉向架尺寸定位·車輛司機室、客室門尺寸、定位·車輛核也部件布置定位G3·車輛輪廓尺寸·受電弓、車鉤、轉向架尺寸定位·司機室、客室門尺寸、定位·車輛內部設施設備布置定位·車輛門窗、車鉤關鍵部件模型幾何信息·車輛門窗、車鉤關鍵部件材質、工藝信息G4·車輛輪廓尺寸·受電弓、車鉤、轉向架尺寸定位·司機室、客室門尺寸、定位·車輛內部設施設備布置定位·車輛關鍵部件模型幾何信息·車輛關鍵部件材質、尺寸信息·車輛關鍵部件安裝、選配信息·車輛關鍵部件制造、工藝信息設計模型單元深度設計模型單元模型精細度LOD1.0LOD2.0LOD3.0LOD4.0車輛車輛編組G1/N1G2/N2G3/N3G4/N3車輛布置G1/N1G2/N2G3/N3G4/N3B.2.2限界及軌旁限界及區間管線綜合專業模型單元幾何表達精度模型單元幾何表達精度幾何表達精度要求設備支架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體量化建模表示空間占位G3?構造層厚度不小于20mm時,應按照實際厚度建模?應表示安裝構件?應區分懸臂支架,三角支架、加肋支架等G4?構造層厚度不小于10mm時,應按照實際厚度建模?應按照實際尺寸建模安裝構件?應區分懸臂支架,三角支架、加肋支架等漏纜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體量化建模表示空間占位G3?應建模,主要構配件模型容差宜為20mmG4?應按照實際尺寸建模管道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體量化建模表示空間占位G3?應建模,主要構配件模型容差宜為20mmG4?應按照實際尺寸建模設備箱盒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體量化建模表示空間占位G3?應建模,主要構配件模型容差宜為20mmG4?應按照實際尺寸建模?區分箱盒規格其它設備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體量化建模表示空間占位G3?應建模,主要構配件模型容差宜為20mmG4?應按照實際尺寸建模,應區分管的材質、規格等區間疏散平臺專業模型幾何表達精度要求模型單元幾何表達精度幾何表達精度要求扶手管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體量化建模表示空間占位G3?應建模,主要構配件模型容差宜為20mmG4?應按照實際尺寸建模,應區分管的材質、規格等扶手固定件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體量化建模表示空間占位G3?應建模,主要構配件模型容差宜為20mmG4?應按照實際尺寸建模,應區分規格平臺板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體量化建模表示空間占位G3?應建模,主要構配件模型容差宜為20mmG4?應按照實際尺寸建模,應區分板的材質、厚度等平臺板支架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體量化建模表示空間占位G3?應建模,主要構配件模型容差宜為20mmG4?應按照實際尺寸建模,應區分懸臂支架,三角支架、加肋支架、T型支撐等欄桿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體量化建模表示空間占位G3?應建模,主要構配件模型容差宜為20mmG4?應按照實際尺寸建模,應區分欄桿的型式等步梯/坡道G1?宜以二維圖形表示G2?應體量化建模表示空間占位G3?應建模,主要構配件模型容差宜為20mmG4?應按照實際尺寸建模限界及區間管線綜合設計模型單元深度設計模型單元模型精細度LOD1.0LOD2.0LOD3.0LOD4.0軌旁設備設備支架G2/N1G2/N2G3/N3G4/N3設備箱盒G2/N1G2/N2G3/N3G4/N3漏纜線纜G2/N1G2/N2G3/N3G4/N3支架構件配件——G1/N3G3/N3安裝構件——G1/N3G3/N3區間疏散平臺專業設計模型單元深度設計模型單元模型精細度LOD1.0LOD2.0LOD3.0LOD4.0區間疏散平臺平臺板支架G2/N1G2/N2G3/N3G4/N3平臺板G2/N1G2/N2G3/N3G4/N3步梯/坡道G2/N1G2/N2G3/N3G4/N3扶手/欄桿G2/N1G2/N2G3/N3G4/N3支架構件配件——G1/N3G3/N3安裝構件——G1/N3G3/N3B.2.3線路線路專業模型單元幾何表達精度要求模型單元幾何表達精度幾何表達精度要求正線G1--G2?宜建模表達,且幾何表達精度滿足空間占位的識別需求。G3--G4--標注G1可二維方式表達G2--G3?線路起終點、車站站中也和曲線要素等特征點坐標及里程G4--線路專業設計模型單元深度設計模型單元模型精細度LOD1.0LOD2.0LOD3.0LOD4.0正線-—G2/N2G3/N3G3/N3標注線路特征點里程及坐標(線路起終點、車站中心、百米標、曲線要素點、斷鏈等)—G2/N2G3/N3G3/N3曲線交點坐標—G2/N2G3/N3G3/N3車站站名、站間距—G2/N2G3/N3G3/N3道路、橋梁、河流、管線等控制性因素里程及坐標—G2/N2G3/N3G3/N3有效站臺和區間分界里程、道岔、車擋、區間附屬〔風井、累房、聯絡通道等)里程及坐標—G2/N2G3/N3G3/N3B.2.4軌道軌道專業模型單元幾何表達精度要求模型單元幾何表達精度幾何表達精度要求鋼軌G1?宜以二維圖示或符號示出G2?應體量化建模示意模型示意及空間站位?宜表示外飾面顏色G3?應以國標輪廓尺寸建模?模型應為標準定尺長度?模型應在標準模型塊中精確定位?應表示模型材質G4?應以國標輪廓尺寸建模?模型應為工程分段實際長度?模型實尺體量應在線路條件下精確定位?應表示模型材質接頭G1?宜以二維圖示或符號示出G2?應體量化建模示意模型示意及空間站位?宜表示外飾面顏色G3?應以國標輪廓尺寸建模?模型應為標準定尺長度?模型應在標準模型塊中精確定位?應表示模型材質G4?應以國標輪廓尺寸建模?模型應位于工程鋼軌接縫實際位置?模型實尺體量應在線路條件下精確定位?應表示模型材質軌枕G1?宜以二維圖示或符號示出G2?應體量化建模示意?宜表示外飾面顏色及各組份顏色G3?模型宜以工程實際使用建模,最低尺寸要求應滿足尺寸配合需要?應表示各組份材質G4?模型應以實際工程使用建模,模型精度應滿足相關規范性要求?應表示各組份材質?應對模型中預埋或預留構建進行精確定位?模型尺寸控制精度應滿足設備鋪設圖尺寸要求?模型實尺體量宜在線路條件下精確定位,誤差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軌道板G1宜以二維圖示或符號示出G2?應體量化建模示意宜表示外飾面顏色及各組份顏色G3?模型宜以工程實際使用建模,最低尺寸要求應滿足尺寸配合需要應表示各組份材質G4?模型應以實際工程使用建模,模型精度應滿足相關規范性要求?應表示各組份材質?應對模型中預埋或預留構建進行精確定位?模型尺寸控制精度應滿足設備鋪設圖尺寸要求模型實尺體量宜在線路條件下精確定位,誤差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扣件G1?宜以二維圖示或符號示出G2?應體量化建模模型示意?宜體量化各零部件模型?宜示出各零部件外飾面顏色G3?模型零部件宜以實際尺寸進行建模,最低尺寸要求應滿足尺寸配合需要?應表示各零部件材質模型組裝應對與軌枕配合關鍵零部件進行精確定位G4?模型應以實際工程使用建模,建模精度應滿足設備鋪設圖尺寸誤差要求?應表示各零部件材質?應對組裝模型中與軌枕或承軌臺配合零部件及對軌距控制零部件進行精確建模及定位?模型尺寸控制及配合精度應滿足設備鋪設圖尺寸要求?各零部件及組裝模型的實尺體量宜在線路條件下精確定位,誤差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道岔G1?宜以二位圖示或符號示出G2?應體量化建立鋼軌件模型示意?宜體量化除鋼軌件外的其他模型示意?宜示出各零部件外飾面顏色G3?模型鋼軌件宜以實際模型尺寸進行建模,最低尺寸要求應滿足接口配合需要?應體量化除鋼軌件外的其他零部件?應表示各零部件材質?模型組裝應對與軌枕及其他專業接口配合關鍵零部件進行精確定位G4?模型應以實際工程使用建模,建模精度應滿足設備鋪設圖尺寸誤差要求?應表示各零部件材質?應對全部零部件進行建模?模型尺寸控制及配合精度應滿足設備鋪設圖尺寸要求?各零部件及組裝模型的實尺體量關鍵控制位置應在線路條件下精確定位道床G1?宜以二維圖示或符號示出G2?宜體量化建立道床模型示意?宜示出道床內各組成部分外飾面顏色?體量化模型關鍵控制尺寸應滿足與各專業接口配合要求G3?應在外部接口穩定及相關專業基礎模型下建立道床模型?應體量化除道床基礎混凝王外的其他組成部件?應表示各組成部件材質?模型應滿足外部接口穩定下的基礎控制性尺寸及定位的要求G4?模型應以實際工程使用建模?模型應滿足各專業接口尺寸要求?應表示各組成部件材質?體量化各部件后的模型應在線路及相關專業接口要求下精確定位,模型與相關結構模型之間不得有碰撞和界面脫空車檔G1?宜以二維圖示或符號示出G2?宜體量化模型?宜示出模型外飾面顏色G3?應按照模型實際尺寸體量化模型?應示出模型主要材質?體量化模型關鍵部位應滿足與各專業接口配合要求G4?應按照實際模型尺寸建立體量化模型?應示出模型主要材質?體量化模型關鍵部位應滿足與各專業接口配合要求?模型應在線路、道床模型條件下精確定位線路及信號標志G1?宜以二位圖示或符號示出G2?宜體量化模型G3?宜按照實際尺寸體量化模型?應示出模型主要材質G4?應按照實際模型尺寸建模?應示出模型主要材質?模型應在線路、軌道各模型及外專業接口和空間位置條件下精確定位軌道專業設計模型單元深度設計模型單元模型精細度LOD1.0LOD2.0LOD3.0LOD4.0鋼軌標準鋼軌—G2/N2G3/N3G3/N3異型軌——G3/N3G3/N3膠結絕緣軌——G3/N3G3/N3鋼軌接頭普通接頭——G3/N3G3/N3絕緣接頭——G3/N3G3/N3凍結接頭——G3/N3G3/N3膠結絕緣接頭——G3/N3G3/N3扣件地下線扣件—G2/N2G3/N3G3/N3高架線扣件—G2/N2G3/N3G3/N3減振扣件—G2/N2G3/N3G3/N3碎石道床扣件—G2/N2G3/N3G3/N3車場線整體道床扣件—G2/N2G3/N3G3/N3軌枕混凝土枕—G2/N2G3/N3G3/N3樹脂軌枕—G2/N2G3/N3G3/N3軌道板地下線軌道板—G2/N2G3/N3G3/N3高架線軌道板—G2/N2G3/N3G3/N3道岔單開道岔—G2/N2G3/N3G3/N3交叉波線—G2/N2G3/N3G3/N3鋼軌伸縮調節器單向伸縮調節器—G2/N2G3/N3G3/N3雙向伸縮調節器—G2/N2G3/N3G3/N3碎石道床單層碎石道床—G2/N2G3/N3G3/N3雙層碎石道床—G2/N2G3/N3G3/N3整體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13.3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學設計 (新版)華東師大版
- 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課件
- 合同協議-快速卷簾門購銷合同6篇
-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六單元 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 第20課 聯合國與世界貿易組織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一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 3 我的一天《我很整潔》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七章 第二節 常見的酸和堿教學設計 (新版)滬教版
- 主題三:紅色之美 第8課《 人民的光榮-朱德》(教學設計)川教版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
- 6《古對今》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一年級下冊統編版
- 1 《用身體說話》(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長春版
- 1 茶香四溢第2課時(教案)-2023-2024學年浙美版(2012)美術四年級下冊
- 2025-2030垃圾發電產業市場深度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活動的意義和價值
- 物理-安徽省安慶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試卷(安慶二模)試題和答案
- 律師盡職調查工作方案
- 2024年杭州市糧食收儲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血液凈化中心的感染預防與控制
- 2025山東省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鋁合金攪拌摩擦沉積增材制造工藝的研究進展
- 2025年浙能集團應屆生招聘81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幼兒園安全教育課件
- 某公司接待管理手冊 (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