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選擇題1.(2024·綿陽模擬)常用Cl2給自來水消毒。某學生用自來水配制下列物質的溶液,不會使藥品明顯變質的是 ()A.石蕊溶液B.硝酸銀C.氫氧化鈉D.氯化鋁【解析】選D。Cl2溶于水會發生反應:Cl2+H2OHCl+HClO,HClO可使石蕊溶液褪色;HCl與AgNO3反應:AgNO3+HClAgCl↓+HNO3;Cl2與NaOH溶液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Cl2、HCl、HClO均不與AlCl3反應。2.試驗室既可用濃鹽酸與MnO2在加熱時反應制備Cl2,也可用KMnO4與濃鹽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備Cl2,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KMnO4的氧化性比MnO2的強B.制備Cl2的整個試驗過程中,最終用NaOH溶液汲取氯氣,目的是制備NaClOC.用排氣法收集不須要利用其他試劑就能確定集氣瓶中已收集滿氣體D.Cl2能使潮濕的有色布條褪色【解析】選B。比較反應的條件即可說明KMnO4的氧化性強于MnO2,A正確;Cl2有毒,須要用堿溶液汲取尾氣,B錯誤;當整個集氣瓶充溢黃綠色時表明已收集滿了,C正確;Cl2與水反應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D正確。3.如圖所示:若關閉閥門Ⅰ,打開閥門Ⅱ,讓一種含氯氣的氣體經過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條不褪色;若關閉閥門Ⅱ,打開閥門Ⅰ,再通入這種氣體,布條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試劑可能是 ()①濃硫酸;②飽和氯化鈉溶液;③亞硫酸鈉溶液;④飽和碳酸氫鈉溶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選D。Cl2與H2O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作用。氣體通過甲瓶后不能使有色布條褪色,可能有兩個緣由:一是甲瓶中溶液將Cl2干燥,二是甲瓶中溶液能汲取Cl2。濃硫酸吸水,Na2SO3溶液、飽和NaHCO3溶液都能與Cl2發生反應。4.甲、乙、丙三種溶液中各含有一種X-(X-為Cl-、Br-、I-中的一種),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則溶液變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顏色無明顯改變。則甲、乙、丙依次含有的鹵素離子是 ()A.Br-、Cl-、I- B.Br-、I-、Cl-C.I-、Br-、Cl- D.Cl-、I-、Br-【解析】選B。依據鹵素單質氧化性強弱和X-還原性強弱的改變規律可知,X2的氧化性:Cl2>Br2>I2,X-的還原性:Cl-<Br-<I-。溴水呈橙色,碘單質能使淀粉溶液變藍。由此可以推斷出:在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溶液不變藍色,而呈現橙色,可說明甲中有Br-,而無I-,發生反應Cl2+2Br-Br2+2Cl-,再加入丙溶液,顏色無明顯改變,可證明丙中無I-,由此可知甲中含有Br-,乙中含有I-,丙中含有Cl-。二、非選擇題5.氯水中含有多種成分,因而具有多種性質,依據氯水分別與如圖四種物質發生的反應填空(a、b、c、d重合部分代表物質間反應,且氯水足量)。(1)能證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_____(填“a”“b”“c”或“d”)。
(2)c過程中的現象是________,b過程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
(3)a過程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氯水中Cl2能氧化FeCl2,H+與Na2CO3、石蕊作用,Cl-能與Ag+生成AgCl,氯水成分中的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石蕊溶液褪色。答案:(1)d(2)產生白色沉淀2H++CO32-H2O+CO(3)Cl2+2FeCl22FeCl36.(2024·棗莊模擬)某化學試驗小組為探究氯氣漂白原理,設計了以下試驗裝置:各儀器中試劑或試紙:a—濃鹽酸;b—KMnO4固體;c—無水CaCl2;d—H2O;e—干燥的品紅試紙(1)將a中濃鹽酸擠入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2)儀器c的名稱為________,固體也可用________代替。
(3)當試管e中充溢黃綠色氣體時,視察到品紅試紙顏色________(填“有”或“沒有”,下同)改變,將注射器中的水注入e中,視察到品紅試紙顏色________改變,由視察到的現象得出該試驗的結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注射器在試驗中除了可向試管e中加水,還有________的作用。
【解析】(1)高錳酸鉀和濃鹽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氯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2)c為干燥管,用于干燥氯氣,可裝有P2O5或硅膠,一般不用無水CuSO4。(3)干燥的氯氣不具有漂白性,干燥的試紙不褪色,但加入水后,氯氣和水反應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試紙褪色。(4)反應后裝置內有剩余的氣體,為防止污染空氣,可向上拉針栓,從試管中抽出氯氣,起到儲存尾氣的作用,防止尾氣的污染。答案:(1)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2)球形干燥管P2O5(或硅膠)(3)沒有有干燥的氯氣不能使品紅試紙褪色,氯氣溶于水后,和水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紅試紙褪色(4)防止Cl2進入空氣中污染環境7.(2024·成都模擬)為了探究新制飽和氯水的組成和性質而進行了下列科學試驗,請依據要求回答問題:(1)請寫出新制飽和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的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再進行更多的試驗,請說明能快速推斷氯水中含有Cl2的主要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適量新制飽和氯水滴入品紅溶液后溶液褪色,可得出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具有漂白性,請你評價該結論是否合理?__________。若不合理,請說明理由(若合理,則無需填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先視察了氯水的外觀性質以后,又用膠頭滴管將該氯水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邊滴邊振蕩,并連續視察現象,發覺溶液的紅色漸漸褪去而得到無色溶液。依據預料,試驗中溶液紅色褪去的緣由可能有兩種,請用簡要的文字說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們又要通過試驗進一步探究溶液紅色褪去的緣由原委是上述中的①還是②。[試驗步驟]取試管內的無色溶液3mL盛于另一支干凈的試管中,________________,振蕩試管。
[試驗現象及結論]若____________,則證明溶液紅色褪去的緣由是①而不是②;
若____________,則證明溶液紅色褪去的緣由是②而不是①。
【解析】(1)溶于水的Cl2,一部分與H2O發生化學反應生成HCl和HClO,另一部分以Cl2的形式溶解于水中。(2)氯水因Cl2的存在而顯淺黃綠色,氯水顯淺黃綠色就是其中含有Cl2的依據。(3)將氯水滴入品紅溶液后溶液褪色,不能得到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具有漂白性的結論。因為沒有事先證明干燥的氯氣無漂白性。(4)溶液的紅色是酚酞與NaOH相互作用的結果。若沒有酚酞,NaOH溶液呈無色;若沒有NaOH,酚酞溶液也呈無色。由“(1)”中的分析可知,新制的氯水中既含有以顯強酸性為主的HCl,又含有以顯強氧化性為主的HClO。可滴加NaOH溶液來驗證紅色褪去的緣由。滴入少量NaOH后溶液顯紅色,說明還存在酚酞,紅色褪去的緣由是HCl和HClO與NaOH發生了反應;若加入NaOH不再顯紅色,說明溶液中不存在酚酞,即酚酞已被HClO氧化。答案:(1)Cl2、HCl、HClO(2)氯水顯淺黃綠色(3)不合理沒有事先證明干燥的氯氣無漂白性(4)①HCl和HClO中和了NaOH②HClO氧化了酚酞[試驗步驟]再向試管內滴加2滴NaOH溶液[試驗現象及結論]復原紅色仍為無色(答案合理即可)一、選擇題1.(2024·恩施模擬)下列關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新制的氯水應放在棕色的試劑瓶中B.新制氯水可使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C.氯氣在參加的化學反應中只能作為氧化劑D.漂白粉可由Cl2通入消石灰中制備,其有效成分是Ca(ClO)2【解析】選C。A.氯水中的次氯酸見光易分解,新制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故A正確;B.氯水中含有鹽酸具有酸性,能夠使紫色的石蕊變紅色,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夠使紅色褪去,故B正確;C.Cl2與NaOH溶液發生歧化反應,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故C錯誤;D.漂白粉是由氯氣通入石灰乳制得,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Ca(ClO)2,其中Ca(ClO)2可以反應生成HClO,為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故D正確。2.檢驗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離子(Cl-),正確的操作是 ()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加入鹽酸,沉淀不消逝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鹽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解析】選C。A操作不正確,它不能解除CO32-等的干擾;B操作不正確,因為Ag2CO3與HCl反應時,生成的AgCl仍是白色沉淀;C操作正確;D操作用鹽酸酸化,加入了Cl-,無法確定原溶液中是否有【方法規律】檢驗鹵素離子的干擾離子及解除方法(1)干擾離子CO32-:CO32-+2Ag+Ag2CO3↓(白),Ag2CO3+2HNO32AgNO3+H2O+CO2↑,故檢驗Cl-時,(2)干擾離子PO43-:AgI、AgBr和Ag3PO4是淡黃色或黃色沉淀,而Ag3PO4可溶于稀硝酸,故檢驗Br-、I-時,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防止PO43-的干擾,反應離子方程式為Ag++Br-AgBr↓(淡黃色),I-+Ag+AgI↓3.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FeBr2、FeI2,若先向該溶液中通入肯定量的氯氣,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為紅色,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原溶液中的Br-肯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氣之后原溶液中的Fe2+肯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確定通入氯氣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Br-;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蕩,靜置、分液,向上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選B。經過分析,先反應的離子是碘離子,其次是二價鐵離子,最終是溴離子。加硫氰化鉀溶液后變為紅色,證明已經有三價鐵離子生成,所以碘離子已經反應完,而二價鐵離子和溴離子不能確定。【方法規律】向FeBr2、FeI2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氣,由于還原性:I->Fe2+>Br->Cl-,I-、Fe2+、Br-均能被氯氣氧化,遵循氧化還原反應的先后規律,先是I-被氧化,再是Fe2+被氧化,后是Br-被氧化。4.(2024·成都模擬)已知KMnO4在常溫下與濃鹽酸反應生成Cl2,如圖是用KMnO4與濃鹽酸反應制取Cl2的簡易裝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試管①中盛有飽和食鹽水,用試管②收集Cl2B.用試管①收集Cl2,試管②可防止NaOH溶液倒吸入試管①中C.③用于汲取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環境D.用該裝置收集到的Cl2中會混有HCl氣體和水蒸氣【解析】選A。依據導管的進出長短可知試管①用于收集Cl2,試管②用于防止NaOH溶液倒吸入①中,NaOH溶液汲取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環境,①中收集到的Cl2不純,混有HCl和水蒸氣。二、非選擇題5.為了更深刻地相識鹵素的性質,某化學小組對鹵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備和性質進行如下探究試驗,依據試驗回答問題。[試驗一]氯氣的制取(1)該小組擬用如圖試驗裝置來制備純凈、干燥的氯氣,并完成與金屬鐵的反應(夾持儀器略去,下同)。每個虛線框表示一個單元裝置,請用文字描述將下列裝置的錯誤之處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驗二]探究氯化亞鐵與氧氣反應的產物已知氯化亞鐵的熔點為674℃,沸點為1023℃;三氯化鐵在100℃左右時升華,極易水解。在500℃條件下氯化亞鐵與氧氣可能發生下列反應,12FeCl2+3O22Fe2O3+8FeCl3、4FeCl2+3O22Fe2O3+4Cl2,該化學小組選用下圖部分裝置(裝置可以重復選用)進行氯化亞鐵與氧氣反應產物的探究。(2)試驗裝置的合理連接依次為A→________→E。
(3)假設加熱裝置中完全反應,則反應后剩余固體的化學式是________。請設計試驗方案驗證你的假設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簡述將F中的固體配成溶液的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驗三]鹵素化合物之間反應試驗條件限制探究(5)在不同試驗條件下KClO3可將KI氧化為I2或KIO3。下面是該小組設計的一組試驗數據記錄表(試驗限制在室溫下進行):試管標號12340.20mol·L-1KI溶液/mL1.01.01.01.0KClO3(s)/g0.100.100.100.106.0mol·L-1H2SO4溶液/mL03.06.09.0蒸餾水/mL9.06.03.00試驗現象①該組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號試管反應完全后,取少量2號試管中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后顯藍色,假設還原產物只有KCl,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制得的氯氣中含有HCl、水蒸氣,除去HCl用飽和食鹽水,故②中試劑換為飽和氯化鈉溶液,除去水蒸氣,③中導管改為進步短出,氯氣和金屬鐵反應,④中試管口加一出氣導管。(2)A為O2的發生裝置,制得的氧氣中含有水蒸氣,由于三氯化鐵極易水解,因此須要對制得的氧氣進行干燥,故先通過盛有堿石灰的D干燥,氯化亞鐵與氧氣反應的產物為Fe2O3、FeCl3、Cl2,通過F冷卻可以收集到FeCl3,生成的氯氣用裝置E汲取,F、E之間再加D裝置防止E中的水蒸氣進入F。(3)驗證Fe2O3的試驗操作為取樣少許加入稀鹽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幾滴KSCN溶液,呈現紅色。(4)F中的固體為FeCl3,配制FeCl3溶液,要抑制FeCl3的水解。(5)①四組試驗中,只有硫酸的濃度不同,因此試驗的目的是探究其他條件相同時,酸度對反應產物的影響。②滴加淀粉溶液后顯藍色,說明有I2生成,由I-→I2,失e-,ClO3-→Cl-,得6e-,依據得失電子守恒,I-、ClO3-的化學計量數分別為6、1,可得:6I-+ClO3-3I2+Cl-,再依據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離子方程式為ClO3-+6I-+6H+Cl答案:(1)②中試劑換為飽和氯化鈉溶液,③中導管改為進步短出,④中試管口加一出氣導管(答案合理即可)(2)D→B→F→D(3)Fe2O3取樣少許加入稀鹽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幾滴KSCN溶液,呈現紅色。(4)先把F中的固體溶解于濃鹽酸中,然后加水稀釋(5)①探究其他條件相同時,酸度對反應產物的影響②ClO3-+6I-+6H+Cl-+3I2+3H2【加固訓練】某化學小組同學發覺84消毒液(主要成分為NaClO)與潔廁劑(主要成分為鹽酸)室溫下混合有Cl2生成,于是嘗試在試驗室利用該反應原理制取Cl2。(1)用次氯酸鈣、濃鹽酸為原料,利用如圖裝置制取Cl2。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
甲同學為證明Cl2溶于水有酸性物質生成,將發生裝置產生的氣體干脆通入適量水中,并加入NaHCO3粉末,有無色氣泡產生。乙同學認為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經查閱資料得知:無水FeCl3在空氣中易潮解,加熱易升華。設計如下裝置制備無水FeCl3。①下列操作步驟的正確依次為________(填字母)。
a.體系冷卻后,停止通入Cl2b.通入干燥的Cl2趕盡裝置中的空氣c.在鐵屑下方加熱至反應完成d.用干燥的H2趕盡Cl2e.檢驗裝置的氣密性②該試驗裝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監理工作(告知)交底記錄
-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 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一年級語文下冊 識字(一)4猜字謎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初中英語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七年級上冊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Section A第1課時教案設計
- 二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第13課 怪獸》教學設計人美版
- 人教版九年級美術上冊教學設計:2.1 剪 紙
- 2024臺州市黃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公司公開招聘7名工作人員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六章 金屬6.3 金屬礦物與冶煉教學設計 科粵版
- 房地產開發管理流程培訓
- 七年級生物上冊 3.2.3植物的開花結果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部編版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六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卷(有答案)
- 高爐水渣基礎知識
- 小學課本劇一年級《咕咚來了》-劇本
- 硫酸使用安全培訓
- 部編 2024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16課《明朝的對外關系》說課稿
- 2025年湖南湘潭高新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住宅小區綠化苗木種植協議
- MPE720軟件指令基礎
- 吹膜基礎知識培訓
- 2025年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下冊教學進度安排表
- 《商用車預見性巡航系統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