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師范大學天津生態城附屬學校2024—2025學年度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答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只交答題卡,試卷學生帶走,以備講評第Ⅰ卷(選擇題,滿分60分)1.姜寨聚落遺址是一處以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為主的原始聚落遺址。下列關于姜寨聚落遺址的表述,正確的有()①居民栽培粟②處于母系氏族公社階段③居民居于干欄式房屋中④代表性器物是“蛋殼陶”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下面是新石器時代不同地區文化遺址出土的玉龍。據此可知中華文明A.起源最早B.多元一體C.分布廣泛D.延綿不斷3.下列人物與觀點對應正確的是().A.孟子人性惡,民貴君輕,社稷次之B.莊子天道與自然,逍遙自由,“相生相勝”C.墨子隆禮重法,“制天命而用之”,“兼愛”和“非攻”D.韓非以法為工具管理國家,法術勢結合,加強君主專制4.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國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級,遭到周桓王拒絕。熊通怒稱現在周邊地區都歸附了楚國,“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楚)武王”。這表明當時周朝()A.禮樂制度不復存在B.王位世襲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開始解體D.分封制度受到挑戰5.如表是西漢朝廷直接管轄的郡級行政區的變化表,漢武帝時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皇帝紀年公元紀年郡級政區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15郡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漢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國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國A.開疆拓土B.頒布推恩令C.設立刺史制度D.任用酷吏管理地方6.如表格中的信息,匹配不正確的是()、A《史記》紀傳體通史,司馬遷所著,記載了上至黃帝、下至漢武帝約三千年歷史B《上林賦》漢賦,司馬相如所作,文體介于韻文與散文之間,講究鋪陳排比,辭藻華麗C《神農本草經》東漢時的醫學著作,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D《周髀算經》西漢初成書,記載了求日高的方法,引用了勾股定理A.AB.BC.CD.D7.某同學整理了關于秦漢時期歷史時期演變的時間軸,空格中應填入的內容是()A.焚書坑儒,張騫西行B.與民休息,光武中興C.陳勝起義,獨尊儒術D.百家爭鳴,黨錮之禍8.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弘揚生態文明價值觀,引導人們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下列符合這一理念的是()①天人合一②與民休息③兼愛尚賢④道法自然。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9.牌符是證明其持有者身份的官方信物,如圖中的“秀麻八思巴字金虎符”發現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秀麻鄉,是一個極其稀有的高規格牌符。該文物可以用來證實()A.元朝對藏族地區實行有效軍政管理B.宋朝加強了對少數民族地區統治C.唐太宗促進了漢藏友好關系的發展D.清朝對青海地區實施了有效管轄10.某一史書記載經濟政策時道:“授人以口分、世業田,而取之以租、庸、調之法,其用之也有節。”該史書是()A.《史記·貨殖列傳》B.《漢書·食貨志》C.《魏書·食貨志》D.《新唐書·食貨志》11.下方為中國古代某朝政策調整與變革示意圖。其中①②③分別對應的是(A.頒布“推恩令”、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B.實行“削藩”、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C.設節度使、慶歷新政、張居正改革D.派文官任知州、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12.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確的是()①.澎湖巡檢司、釉里紅、四等人制②祖沖之、《女史箴圖》、《禹貢地域圖》③趙州橋、義倉、三教合歸儒④均輸平準、河西四郡、西域都護府A.④②①③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13.下表是清朝前期部分歷史事件的摘錄。請據此擬定一個契合表格內容的主題()1684年清朝在臺灣設府,隸屬福建省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黑龍江、烏蘇里江都是中國領土1726年在明朝的基礎上,云貴總督鄂爾泰在西南地區進行更大規模的改土歸流1762年清朝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總領軍政事務1793年清政府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確和落實了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管轄權A.清朝經略邊疆舉措具有首創性B.康雍乾時期君主專制得到加強C.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D.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交織14.下圖為17—18世紀中國人口遷徙示意圖,下列對其解讀正確的是(①該時期人口遷徙歸因于南方地區初步開發②臺灣設府為人口移居臺灣提供了政治保障③“改土歸流”為人口流向西南地區創造條件④高產作物的引進有利于這一時期的人口遷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南宋時期,民間流傳“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然而,清代中期以來,廣東的潮州府、惠州府、浙江的杭州府、湖州府等著名產糧區都變成了缺糧區,福建、蘇南、徽州等地的糧食缺口更大。據此可以推知,清代中期以來這些地區A.社會經濟出現急劇衰退B.出現了嚴重的自然災害C.賦稅制度變革成效不大D.商品經濟得到較快發展16.王安石變法時,將青苗法在地方上推行的效果作為考核和獎懲官員的依據,甚至向下級官員下達貸款指標,全然忘了自己制定的百姓“愿取則與之,不愿不強也”的原則。該做法A.表明青苗法違背歷史發展規律B.導致變法出現危害百姓的現象C.促進政府的財政收入持續增長D.說明王安石等人缺少從政經驗17.宋朝時人說“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張載也說:“朝廷無世臣。且如公卿,一日崛起于貧賤之中,以至公相。”此現象表明,在宋代、A.社會變革助推社會階層流動B.貴族政治遭到了毀滅性打擊C.從政不問出身成為社會共識D.科舉制成為入仕的唯一途徑18.唐代詩人元稹在《白氏長慶集·序》中說:“揚、越(揚州、越州)間多作書模勒(雕版印刷)樂天(白居易)及予雜詩,賣于市肆之中也。”這說明唐代()A.文化市場是開放而有序的B.盜印文人書籍風氣猖狂C.科技進步推動了文化傳播D.雕版印刷書籍只在民間出現19.魏晉南北朝中期的佛像雕塑,除了常見的印度的釋迦牟尼、彌勒佛之外,還出現了千佛、三生佛、無量壽佛等許多新的雕塑內容,中國龍的形象、中國漢族文化中的許多飾物和器具也出現在了雕像元素中。這一現象表明()A.中印文化交流日趨頻繁B.三教合流特征日漸明顯C.佛像雕刻技術日益創新D.佛教呈現本土化的趨勢20.選用官吏是中國古代最高統治者和政府關注的重要問題。以下對于中國古代選用官吏制度的描述,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②“舉秀才,不識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③“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④“以爵賞戰功,故云軍爵”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21.如果把“大運河的開鑿”、“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遣唐使和鑒真東渡”整合為一個學習單元,最符合這一學習內容的主題是().A.制度創新走向統一B.繁榮與開放的社會C.政權分立民族交融D.近代前夜與盛世危機22.安史之亂以前,各邊鎮屯田、營田,所有權概屬封建國家,收成必須全部申報中央。安史之亂以后,土地的所有權,連同經營、管理、分配的權力,全部落入地方長官的手里,出現了“將士無戰守之勞,有耕市之利”的狀況。這些變化()A.標志著唐王朝由盛轉衰B.表明唐朝均田制走向瓦解C.為藩鎮割據奠定物質基礎D.說明中央集權得到了加強23.西晉永嘉年間,匈奴人劉曜攻破洛陽,殺死貴族、官僚、庶民三萬余人,洛陽變成一片瓦礫,從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戰亂之中。上述歷史事件帶來的社會影響是()A.大大削弱了豪族勢力,推動了社會發展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遷,促進江南開發C.結束了北方門閥制度,社會趨于安定D.豪族趁機擴充實力,形成軍閥混戰24.《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史書,記述了上至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下列事件不能在《漢書》中查到的是()A.黃老之學B.尊崇儒術C.外戚干政D.黨錮之禍25.“朱子學乃是將從周濂溪、邵康節、程明道、程伊川、張橫渠等所有宋代先賢們的思想綜合整理,故此非個人的學問,而是綜合宋代的全體學問思想而來者”。作者意在強調“朱子學”A.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B.是三教融合的產物C.與朱熹個人學問無關D.內容龐雜博大精深26.中英《南京條約》規定,無論英國人在華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國領事按照英國法律審理。中美《望廈條約》更進一步擴大了領事裁判權的范圍,不僅美國人和中國人之間的刑事訴訟,而且美國人與其他外國人在中國的一切訴訟,均由美國領事審理,中國官員無權過問。上述條約內容表明()A.清政府熟諳近代的領事制度B.列強已掌握中國司法大權C.中國司法主權遭到嚴重破壞D.中西間法律思想相互滲透27.明清時期,“重農抑商”的傳統思想受到了尖銳的挑戰,“工商皆本”學說被廣泛地提出。出現思想轉變的根源是A.封建土地兼并嚴重B.對外貿易發達C.社會經濟結構變化D.社會性質變化28.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一書中寫道:(明清)在這個時期,在某些方面,中國的文化有了重大進展。……,官方方面,程朱學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為鞏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學派和陸王學派在明末清初都發生了重大的反動。這里的“反動”是指A.對傳統儒家思想的批判繼承B.宋明理學的統治地位喪失C.對傳統儒學地位的徹底否定D.倡導“自由”“平等”思想29.魏源的《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認為只要能致用,就不是“淫巧”而是“奇技”。徐繼畬《瀛寰志略》一書中對西方文明贊賞有加,認為鴉片戰爭是西方文明擴張的結果,但未明確提出向西方學習的問題,也沒有提出任何仿效西方的改革建議。這說明近代有識之士A.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B.推動近代社會的轉型C.學習西方文明有所局限D:辯證看待東西方文明30.魏源提出“沿海商民有自愿仿效廠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聽之”的主張。他還說,美國總統“總無世襲終身之事”;選官舉賢自下而上公舉,“可不謂公乎?”這意味著魏源()A.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B.有一定的近代資本主義思想C.呼吁興辦中國近代新式工業D.表達對西方民主政治的憧憬Ⅱ卷(非選擇題,滿分40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5分)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以下是歷史上有關民族關系的史料,請將這些言論與相應的時代對應起來。(填字母)①北人謂土為拓、后為跋,魏之先出于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②匈奴入上谷、漁陽、殺略吏民千余人。遣將軍衛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闕,遂西至符離,獲首虜數千級。③中國之一統始于秦,塞外之一統始于元,而極盛于我朝。④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軍隊),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⑤“北有狂虜(遼),西有黠羌(西夏)……二虜之勢所以難制者,有城國,有行國……”A.春秋B.西漢C.北魏D.北宋E.清代①②:③:④:⑤: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獨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權在歷代皇權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過程中逐步萎縮,最終從體制上被廢除,僅在形式上以內閣制和軍機處的形式保留部分權力,而皇權也在逐步集權的過程中達到登峰造極的境地。——摘自任懷國著的《資政通鑒——中國歷代政治制度得失》(1)根據材料一,分別以秦、唐、明為例,寫出與“獨相”、“群相”、“兼相”對應的制度名稱。(3分)結合所學,簡析“在歷代皇權主持下”“改革和裁抑”相權的目的。(4分)材料二:無論是明代的內閣,還是清代的軍機處,都不是事實上的宰相府。自明太祖廢除丞相后,無論是內閣制中的首輔,還是軍機處的軍機大臣,都僅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班子的首領,他們僅有參議政事權力,并無相應的決策權。但在具體的施政過程中,閣臣和軍機大臣還是具有相權的一些特征。他們兼有相權之職,但無相權之實。——摘自任懷國著的《資政通鑒——中國歷代政治制度得失》(2)根據材料二,概括明代內閣首輔與清朝軍機大臣的共同特點。、(4分)根據材料一、二,指出相權“從獨相到群相再到兼相”更迭所呈現的變化趨勢。(2分)材料三:一位阿拉伯商人記述:兩宋時期,信用券被廣泛應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紙幣,極大地便了商品的交換。中國商人把錢借給別人時會寫下借條,債人則在紙條上用食指和中指畫押。他們主張以信接物,以義為利,市不二價,童叟無欺,不賣假貨,不賺黑錢,不會乘人之危而牟利。(3)根據材料三,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樣的優秀品質?(2分)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宋代商品經濟發展的主要表現。(4分)材料四:元朝形勢圖(1330年)(4)結合材料四,說明元代在地方管理上實行什么制度?(2分)結合所學,簡述這一制度的積極影響。(4分)33.宋韻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宋韻文化,賡續千年宋韻文化是宋代生活習俗、制作工藝、文學藝術、哲學思想、社會規范、政治理念等的總和,集中反映了宋代思想觀念、人文氣質、生活品位和審美情趣,是宋代獨有的時代精神特質,是高度濃縮的精神要素集合。它是見之于學術思想的思辨之韻、文學藝術的審美之韻、發現發明的智識之韻、生產技術的匠心之韻、社會治理的秩序之韻、日常生活的器物之韻。作為中華文明史上熠熠生輝的璀璨明珠,宋韻文化產生于宋代,但又不局限于宋代,體現了一種積淀、一種滲透、一種傳承,是數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王國平《研學宋韻:關于宋韻文化的思考》選取材料中的一個視角,結合相關史實談談你對宋韻文化“獨有的時代精神特質”的理解。(要求:觀點提煉準確,史實運用合理,論述邏輯清晰。)答案和解析【答案】1.A2.B3.D4.D5.B6.C7.B8.B9.A10.D11.D12.C13.C14.B15.D16.B17.A18.C19.D20.D21.B22.C23.B24.D25.A26.C27.C28.A29.C30.B31【小題1】C,B,E,A,D5分32.【1】名稱:“獨相”:秦朝三公九卿制:“群相”:唐朝三省六部制;“兼相”:明朝內閣制。(3分)第二小問:目的:防范宰相擅權;力求加強統治;提高行政效率;彌補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4分)【2】特點:僅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班子的首領:有參議政事權但無相應的決策權:在施政過程具有相權的一-些特征;兼有相權之職,但無相權之實。(4分)趨勢:君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廢除丞相。(2分)【3】品質:誠信、輕利重義。(2分)表現:①面向大眾的基層市場蓬勃涌現;②錢幣鑄造量大,并開始出現紙幣;③海外貿易繁榮,外貿稅成為國庫重要財源;④城市興盛。(4分)【4】制度: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于Sub-8G高性能Massive MIMO陣列天線技術研究
- S集團業財融合視角下財務轉型研究
- 基于三核銅簇的金屬共價有機框架光催化抗菌材料設計及其用于呼吸疾病個人防護
- 職業高中高一上高教版《家庭教育(基礎模塊)上冊》教學計劃
- 農村奶牛轉讓合同標準文本
- 房屋買賣合同履約金協定
- 房屋使用安全驗證協議
- 加工清包合同樣本
- 會展合同標準文本好壞分析
- 二手別墅買賣合同樣本
- 《檔案編研工作》課件
-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
- 創新創業計劃書:奶茶店
-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含教學反思
- 2024年版設備購買租賃合同技術參數要求
- 人防工程防護功能平戰轉換實施方案
- 砂石料質量控制實施方案
- 大班科學課件《燈泡亮了》
- 2024年新藥研發獨家授權合同
- 全國各省市一覽表
- DBJ33-T 1325-2024 螺栓連接全裝配混凝土墻板結構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