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三單元第3課《走向世界大戰》★教學目標:
(一)學問與目標:
1、識記:英法的綏靖政策;美國的“中立”政策。希特勒提出對捷克領土要求;慕尼黑協定的簽訂及其影響。英、法、蘇三國談判及裂開;《蘇德互不侵擾條約》的簽訂。
2、理解:通過對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縱容等內容的講解并描述,相識資本主義大國帝國主義的本質。
3、運用:通過對“綏靖政策”和“中立”政策的分析,培育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實力,同時通過《蘇德互不侵擾條約》的分析,培育辯證分析實力。
(二)過程與方法:
1、綜合歸納:綜合歸納、概括綏靖政策的目的、實質、手段及影響,并指出美國的“中立”政策的實質就是綏靖縱容。
2、問題探究:結合前一課及本課內容探究其次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未能被制止的緣由。
3、問題評價:通過分析《蘇德互不侵擾條約》簽訂的背景,正確評價該條約的作用,即粉碎了英法“禍水東引”的意圖,使蘇聯贏得了備戰的時間。
(三)情感看法與價值觀:
1、綏靖政策是西方大國以犧牲他國為代價,為維持茍安和“禍水東引”而實行的縱容侵略的政策;對斗爭爆發起到了加速和擴大的作用。
2、“防微杜漸”是其次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的最深刻教訓之一。
3、進一步相識斗爭的根源和現實危急性;進一步培育酷愛和平、關愛人類的正義感和崇高情操。★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慕尼黑陰謀。
難點:綏靖政策;《蘇德互不侵擾條約》的影響。★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在本單元第1、2課的基礎上,接著探討其次次世界大戰的緣起。其次次世界大戰是由20世紀30年頭的一系列局部斗爭演化而成的。在戰前發生的局部反法西斯斗爭中,由于法西斯國家蓄意侵略,打算充分,力氣強大,而反法西斯國家和地區則因貧困落后,國力弱小,且各自為戰,這就使它們很難獨立取得斗爭的成功。因此當時并未直接卷入反法西斯斗爭的國際力氣的看法就顯得至關重要。由于西方大國實行綏靖政策以及蘇聯的中立自保政策,使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更加囂張,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最終難以避開。★教學過程及要點:
〔新課導入〕利用課本引言實行問題式導入:師:請同學們結合前兩課的內容思索并回答:其次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同哪些因素有關?生:(回憶,回答):法西斯專政在德、日等國的建立及其對外擴張。師: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有一共同特點:由局部斗爭演化為全面斗爭。20世紀30年頭法西斯國家的局部擴張為什么沒能被制止呢?生:(回憶,回答):因為中國、埃塞俄比亞、西班牙等進行局部反法西斯斗爭的國窮落后,無力遏止法西斯勢力的全面侵略。師:這樣看來,其次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難以避開的。但是有人卻對此提出了不同看法。老師引導學生閱讀本課導言。師:眾所周知,其次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斗爭,它歷時6年,戰火燃及歐、亞、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擴展到40個國家的國土,有61個國家和地區先后參戰。對于這樣一場斗爭,丘吉爾卻認為它根本沒必要進行,是完全可以避開的。這個結論是言之有據還是空穴來風,答案就在本課的內容中。由此導入新課學習。一、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
1、概念:英、法、美等西方大國面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行為姑息縱容,不惜犧牲受害國利益以滿意法西斯國家的要求,企圖“禍水東引”。
2、運用:
(1)李頓調查團:遷就日本,既不同意維持“滿洲國”的現狀,也不同意中國收復東北,而提出對東北實行“國際共管”的方案。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國民政府向國聯行政院控告日本侵略。國聯向中日兩國發出內容相同的電報,要求雙方馬上撤退軍隊,又成立有英、美、法、意、德5國代表參與的調查團,以英國駐國聯代表李頓為團長,調查團于1932年10月公布調查報告,雖承認“東三省為中國之一部”,否認日本的軍事行動是“合法的防衛手段”,但又認為中國的抵制日貨運動是“中日雙方沖突的重要緣由”,并認為“從蘇聯來的共產主義目前的傳播”是探討東北問題“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因素”……日本欲有實行適當軍事行動的實力,吾人均可承認。”報告書既不同意維持“滿洲國”的現狀,也不同意中國收復東北,而提出對東北實行“國際共管
”的方案。這個方案反映了西方大國企圖達到變日本獨占的東北為列強共管的殖民地的目的。
(2)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的縱容:宣布意大利為“侵略者”,對其實行經濟制裁,但英法沒有把石油列為禁運范圍之內,蘇伊士運輸河接著供意軍運用。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由于納粹德國的興起使英法感到威逼,因此英法力圖拉攏墨索里尼,以保持對德國的優勢。英法兩國均曾示意墨索里尼,將不對意大利在非洲的行動進行干預。在世界公眾輿論壓力下,國聯行政院宣布意大利為侵略者,并對其實行經濟制裁,但石油不包括在制裁項目之內,也沒有對意大利實行海上封鎖或對其關閉蘇伊士運輸河。這被丘吉爾稱做“侵略者所能夠忍受的半心半意的制裁”。
(3)對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內戰的縱容:英法等國實行“不干涉”政策,美國推行“中立”政策。同時,英、美公司對法西斯勢力進行經濟救濟。
西班牙內戰爆發后,英、法統治階級出于對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的反感,以及他們對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素懷疑懼,把前者的興起歸咎于后者的操縱,決心扼殺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正由于此,佛朗哥反倒成了英法統治階級的寵兒。加之英法這時都想綏靖德國和意大利,締結新的洛迦諾公約,因而力求避開在西班牙問題上與德意發生沖突。1936年8月,在法英的倡議下,歐洲27國簽訂“不干涉”西班牙內戰的協定,禁止把武器輸往西班牙,禁止西班牙購買的武器過境。9月9日,成立“不干涉委員會”,英國人任主席。蘇聯也于8月23日參與。
集中精力于國內經濟的美國,在孤立主義的影響下,也實行“中立”政策,不向斗爭雙方輸送軍火和戰略物資。英法美的政策使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孤立無援,而叛軍卻可從德意等國不斷得到武器供應。
英美等國的商業機構更利用機會同法西斯勢力大做生意。英國商行通過間接方式向佛朗哥供應石油和飛機。美國軍火商和石油公司利用“中立法”中允許交戰國在現款自運的前提下購買武器和物質的條款,向西班牙叛軍供應燃油。叛軍所需燃油的75%是由美國公司供應的。二、慕尼黑陰謀:
1、背景:德國占據奧地利,踐踏《凡爾賽和約》,并把侵略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3月,德國干脆出兵吞并了奧地利,奧國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東方省。對希特勒這一赤裸裸的侵略行為,西方列強僅僅表示抗議。不久,英、法、美等國又承認了德國對奧地利的吞并,分別把駐奧使館改為駐維也納領事館。蘇聯劇烈指責納粹德國的侵略,并建議召開國際會議探討集體應付希特勒的侵略,西方國家對蘇聯的建議束之高閣。德國占據奧地利徹底打破了《凡爾賽和約》禁止德奧合并的條款,并打開了通向東南歐的大門。德國與意大利法西斯國家公然勾結。并使捷克斯洛伐克三面被圍。
2、醞釀:希特勒向捷克提出割占蘇臺德區,英法為了達到“禍水東引”對捷克施壓。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擁有較強的軍事、經濟力氣,且同法國訂有互助條約,規定任何一方受到無端攻擊時,另一方馬上進行救濟,因此希特勒力圖從內部瓦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反抗力氣,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五月危機”和“九月危機”。捷克斯洛伐克對德國的無理要求進行了抵制。但是,英國首相張伯倫和法國總理達拉第特別膽怯 戰火燒到自己身上,確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當作犧牲品,用來換取德國不侵略自己的保證而推動德國進攻蘇聯。1938年9月20日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慕尼黑的褐色“元首宮”里簽署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定”。
3、過程:慕尼黑會議、慕尼黑協定和慕尼黑陰謀(1)慕尼黑會議:1938年9月29~30日,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國慕尼黑實行的關于割讓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領土給德國的四國首腦會議。
(2)慕尼黑協定:1938年9月30日凌晨1時與會的英法德意四國背著捷克政府自行簽署了把蘇臺德區割讓給德國的《慕尼黑協定》。
主要內容包括:捷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這些地區存在的任何設備必需完好地交給德國;11月底前實行公民投票,以確定其歸屬,并劃定最終邊界等等。
(3)慕尼黑陰謀:在慕尼黑會議上,英法企圖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來換取一時的和平,盡量滿意希特勒的領土要求,以便推動德國進攻蘇聯即“禍水東引”。以后“慕尼黑”成了為了自私目的而犧牲他國利益、縱容侵略的行為的代名詞。
4、影響:慕尼黑協定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次年,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侵吞阿爾巴尼亞,增加了侵略力氣。表明英法長期以來推行的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
慕尼黑會議和《慕尼黑協定》是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集中表現,是希特勒加緊備戰的重要步驟,破壞了法國在東歐的同盟體系,從而加強了納粹德國的經濟與軍事實力,助長了德國、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氣焰。1939年3月,希特勒踐踏在協定中承諾的國際保證,出兵占據捷全境。英法卻背信棄義,慕尼黑會議和《慕尼黑協定》加速了其次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三、集體平安的落空:1、構筑平安體系的緣由:①一戰后,歐洲許多國家為確保自己的國家平安,防止斗爭再次發生,主見建立集體平安體系。②自法西斯國家發動局部侵略以來,英、法、美等西方大國執行綏靖政策,國際聯盟也未起到制裁侵略、維護和平的作用。
2、構筑平安體系的努力:英法蘇三國談判因缺乏誠意而夭折
隨著歐洲局勢的日益驚慌,英法和蘇聯都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斗爭威逼。為扭轉不利境況,英法蘇起先了旨在建立集體平安和共同防范侵略的談判。1939年3月18日,蘇聯建議召開蘇、英、法、波、羅、土六國參與的國際會議,探討實行共同行動制止德國侵略的問題,為英國所拒絕。4月17日,蘇聯向英、法建議締結英法蘇互助條約,在談判中,英國先是不接受蘇聯關于簽訂互助條約的建議,后在英、法民主輿論壓力下,表面上表示同意締結三國互助條約,但堅持要互助條約簽訂后再談判軍事協定問題。由于英、法在這兩個問題上堅持己見,談判陷于僵局。
為了挽救瀕于失敗的談判,蘇聯于8月12日再次實行談判。最終,英法蘇三國談判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結果,建立歐洲集體平安體系的最終一次努力歸于失敗。與此同時,德國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下一個侵略對象是波蘭。為防止在侵波期間處于東西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德國急需蘇聯在斗爭爆發后保持中立。蘇聯看到英法方面缺乏構筑集體平安體系的誠意,遂放棄與英法的談判轉而與德國進行談判。
3、集體平安體系的落空:標記——《蘇德互不侵擾條約》的簽訂
(1)時間:1939年8月
(2)內容:雙方互不運用武力;假如締約一方成為第三國敵對行為對象時,另一方不向第三國供應任何救濟;締約任何一方不加入干脆或間接旨在反對另一方的任何國家集團。條約有效期位10年。
(3)影響:
對英法:“禍水東引”的企圖破產。
對蘇聯:贏得了戰備的珍貴時間,但隱私議定書嚴峻玷污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形象。
對德國:避開東西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按既定安排對波蘭發動進攻。
4、20世紀30年頭局部斗爭未能被制止為全面斗爭的緣由:
(引導學生學習教材中的“學思之窗”進行歸納)
(1)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是根本緣由;(2)世界性經濟危機對二戰爆發起了催化劑的作用;(3)德意日法西斯蓄意發動侵略斗爭是主要緣由;(4)英法的綏靖政策、美國的“中立”政策、蘇聯的避戰自保政策,客觀上導致了二戰的全面爆發;(5)20世紀30年頭的反法西斯國家力氣弱小,很大程度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未能遏制法西斯發動世界大戰的圖謀。★教學反思:①本課主要講解并描述了三部分內容: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慕尼黑陰謀和集體平安的落空。除第三目“集體平安的落空”部分內容新增外,其余的教學內容在以前的舊人教中均已出現過,老師在教學中要把握教學的側重點。
②本課的標題為“走向世界大戰”,而講的主要內容是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和蘇聯的中立自保政策,故內容與標題有點脫節。因上一節課講的是“局部的反法西斯斗爭”,同樣也可以“走向世界大戰”,筆者以為標題最好改為“走向世界大戰的前夜”。
③“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與“慕尼黑陰謀”都屬于“綏靖政策”的表現,兩者不應當割裂。既然教材這么編排,老師在講完本課后,應從整體上闡釋“綏靖政策”的含義、實質、表現及影響,使學生形成比較完整的學問體系。
④美國的“中立”政策與一戰中美國的“中立”地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老師在講解并描述時要留意區分。30年頭,美國先后通過了三個“中立法”和一個修改的“中立法”,這些“中立法”的實施對象有所不同,老師可適當補充課外學問。蘇聯與德國簽訂的《蘇德互不侵擾條約》針對的是西方大國“禍水東引”而實行的針鋒相對的“禍水西推”政策,從實質上來說,也是一種中立自保政策,在肯定程度上也縱容的法西斯的侵略。★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結合本課和前一課的內容,請思索:為什么丘吉爾把其次次世界大戰稱為“不必要的斗爭”?20世紀30年頭的反法西斯斗爭為什么沒能阻擋其次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答案提示:從“學思之窗”所供應材料不難看出:法西斯國家的最初擴張帶有很大冒險性質,假如當時具有反法西斯傾向的國際力氣能盡早作出強硬反應,是可以遏止法西斯的冒險行徑的。
20世紀30年頭國際關系中的主要問題是法西斯侵略與反法西斯的斗爭。由于法西斯國家蓄意侵略,打算充分,力氣強大;中國、埃塞俄比亞、西班牙等進行反法西斯斗爭的國家貧困落后,國力衰弱,無力單獨取得斗爭的成功;而英法美蘇等大國或綏靖縱容,或中立自保,未能剛好形成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遂使局部的反法西斯斗爭或歸于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滿分押題】夯實基礎培優卷(輕松拿滿分)(原卷版)
- 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3健康生活每一天 蘇教版
- 道路保潔技術培訓
- 人教版 (新起點)Lesson 3一等獎教學設計
-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培訓內容
- 抖音客服入職培訓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天地人教案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九單元 金屬 第二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 (新版)魯教版
- 初中蘇州園林教案配套
- 全國上海科教版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活動一《了解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教學設計
- 濱海城市災害防控-深度研究
- 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4版)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嚴重缺陷清單(試行)解讀
- 無人機吊裝作業安全措施
- 《永輝超市營運能力現狀、問題及優化建議探析》10000字【論文】
- 《流行音樂發展史》課件
- 2025-2030全球儲罐除銹機器人行業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露天礦排土場初步設計
- 海底撈服務營銷策略分析
- GA/T 2144-2024法庭科學涉火案件常見助燃劑及其殘留物檢驗技術導則
- UL499標準中文版-2017電加熱裝置UL中文版標準
- 中醫院手術麻醉科介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