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課件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1頁
3.2《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課件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2頁
3.2《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課件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3頁
3.2《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課件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4頁
3.2《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課件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焦裕祿同志是縣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全黨的榜樣,他雖然離開我們50多年了,但他的事跡永遠為人們傳頌。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蘭考考察時指出,焦裕祿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永遠向他學習。今天就讓我們通過1966年2月播發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來重溫“焦裕祿精神”。縣委書記的榜樣

——焦裕祿

穆青馮健周原學習提示這是兩篇分別誕生于改革開放新時期和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新聞作品?!犊h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是通訊,記述一位“黨的好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榮事跡,展示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苦歷程和中國共產黨人改天換地的偉大信念。《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特別注意選取典型材料,通過典型材料來表現人物的精神和品格。閱讀時可以對照小標題,看看作者使用了哪些具體事例,思考這些事例具有怎樣的典型意義,如焦裕祿是怎樣不愿“吃別人嚼過的饃”而親自調查蘭考的自然情況的,哪些事例表現了焦裕祿“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等等。這篇通訊還很重視“以言見人”,焦裕祿的許多話語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內涵,閱讀時要細加體味。認識作者穆青(1921~2003),河南省杞縣人。新華通訊社原社長、當代著名新聞記者。其新聞代表作品有《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一篇沒有寫完的報道》等。馮?。?925—),河南省新野縣人。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和解放前夕他主要從事新聞宣傳報道工作,1949年后被調新華社工作。周原(1928~2011),河南省偃師縣夾溝村人。1948年被調入新華社任記者、高級記者,寫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特色的報告文學。其作品曾多次獲獎。了解背景1962年冬,焦裕祿來到蘭考,蘭考遭遇嚴重的災荒,全縣的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爭中,為了取得經驗焦裕祿同志親自率領干部、群眾進行了小面積翻淤壓沙、翻淤壓堿、封閉沙丘試驗。然后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總結出了整治三害的具體策略,探索出了大規模栽種泡桐的辦法。1964年12月份,新華社為了摸清河南受災情況,穆青派記者周原去受災最重的豫東采風。一個偶然的機會,周原來到蘭考縣,了解到焦裕祿的事跡,并深為震撼,隨后,穆青帶著新華社記者周原、馮健等人抵達蘭考再次深入縣鄉基層、群眾和干部中采訪掌握了第一手真實材料。在耗時一年又兩個多月采訪、座談、寫稿、改稿,七易其稿后,1966年2月7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次播出,隨后《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感動全中國!風

沙三害內澇鹽堿地種莊稼,十年九不收鹽堿1962年,蘭考沙丘原貌利用黃河水灌溉沙荒,鹽堿地昔日蘭考治“三害”今朝蘭考換新顏如今蘭考泡桐如海文題解讀“縣委書記”是焦裕祿的身份;“榜樣”是貫串全文始終的寫作主旨;“焦裕祿”是這篇通訊的寫作對象。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由題目可知,本文是通過介紹焦裕祿的事跡,贊揚他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寶貴的共產黨人的精神。走近人物焦裕祿焦裕祿(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漢族,山東淄博博山縣北崮山村人,原蘭考縣委書記,干部楷模,中國共產黨革命烈士。在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時所表現出來的“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被后人稱之為“焦裕祿精神”。1922年8月16日,焦裕祿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0年,被任命為尉氏縣大營區委副書記兼區長,1954年8月相繼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起重機廠機械加工車間進修。河南省蘭考縣位于黃河故道,飽受風沙、內澇和鹽堿“三害”。1962年底,焦裕祿出任蘭考縣縣委書記。當時正是蘭考三害嚴重時期,全縣35萬人民面臨著生存考驗。為解決蘭考的災害問題,焦裕祿鞠躬盡瘁,積勞成疾,身患肝病仍跑遍全縣120個村莊,帶領全縣群眾封沙、治水、改造鹽堿地,取得明顯成效??偨Y出了整治三害的具體策略,探索出了大規模栽種泡桐的辦法。他身染重病,疼痛時便用硬物頂住肝部堅持工作,直至被縣委強行送進醫院。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鄭州,終年42歲。文體知識人物通訊用來報道特定人物的一種新聞體裁。以寫人物的思想和事跡為主的通訊。一般有一個或幾個中心人物。人物通訊的關鍵是抓住人物的特點,揭示出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懷和思想境界。要求寫作中既見事,又見人,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特點:①嚴格的真實性;②報道的客觀性;③較弱的時間性(相對新聞消息而言);④描寫的形象性;⑤較濃的議論色彩。常見的寫法有:(一)通過矛盾沖突表現人物的思想境界;(二)通過人物的行動、對話等表現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三)通過細節描寫、心理刻畫等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梳理文本梳理文本,了解焦裕祿的事跡,感知其精神力量。章節內容典型事例精神品質導語“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當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共產黨員要出現在群眾面前寫焦裕祿初到任及面對的蘭考的困難。①到崗第二天便下鄉調研;②災情面前充滿希望,信念堅定。意志堅定樂觀向上經過春夏兩季調研,制定改造蘭考方案。①帶病親自調查“三害”;②激流中繪制洪水流向圖。實事求是務實創新面對重大災害時焦裕祿的思考與行動。①時刻不忘關心百姓生活,分條口述工作安排;②風雪中訪問幾十戶貧農。心系群眾忘我工作章節內容典型事例精神品質他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他沒有死,他還活著焦裕祿身患重病,仍堅守在戰斗崗位上。①壓迫止痛,忍病開展工作,不肯吃藥治療;②病重關頭著筆寫文章,就醫臨行布置工作。無私奉獻親民愛民焦裕祿在醫院仍關心著蘭考的發展。①確診肝癌晚期,病危仍不忘蘭考工作;②得知自己病危,交代“歸蘭考”遺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焦裕祿去世后蘭考人民對他的懷念以及蘭考抗災事業的初步勝利。蘭考人民帶著奮斗成果悼念焦裕祿。肉體雖死精神永存問題探究1、通過梳理情節可以看出,本文的線索是什么?選取的這些典型材料都是圍繞什么展開的?從全文結構來說,作者以時間為線索,將新聞材料精心串聯起來。不同的材料凸顯各自的價值,并共同服務于彰顯焦裕祿精神這樣一個核心主題。2、這篇通訊運用小標題的形式組織全文,有何作用?(1)有的小標題選取的是焦裕祿生命中最具有影響力的話語,這對于彰顯其偉大品格具有重要作用。(2)運用小標題,能夠標示文章的主要內容,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又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3)使文章顯得清晰明了,既避免了長篇文章給人的冗長感,又可讓版面增加立體感。賞析語言鑒賞本文“以言見人”的特點:分析典型的語言的作用。(一)導語:他說:“栽上樹,豈不是成了一片好綠林!”見到澇洼窩,他說:“這里可以栽葦、種蒲、養魚?!币姷綁A地,他說:“治住它,把一片白變成一片青!”當時是蘭考縣內澇、風沙、鹽堿三害最嚴重的時刻,他的語言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縣委書記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為蘭考百姓打下一針強心劑?。ǘ┰S多同志擔心他在大風大雨中奔波,會加劇病情的發展,勸他不要參加,但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同志們的勸告,他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體現出焦裕祿身先士卒、敢為人先、事必躬親的精神。(三)這里住的是一雙無依無靠的老人。老大爺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個瞎子。焦裕祿一進屋,就坐在老人的床頭問寒問饑。老大爺問他是誰,他說:“我是您的兒子?!崩先藛査笱┨靵砀缮?,他說:“毛主席叫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狈从辰乖5撋钊肴罕?,關心群眾的寶貴品質。同時也表明人民群眾對新中國的擁護和愛戴。通過這個故事,深化了文章的情感,突出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之間密切的聯系。(四)縣委的同志勸他療養,他笑著說:“病是個欺軟怕硬的東西,你壓住他,他就不欺住你了。”……地委負責同志勸他住院治療,他說:“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離不開!”沒有住。寫出了焦裕祿的固執與執拗的性格,表現了他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以及無私奉獻的高貴品格。(五)隔了一會兒,焦裕祿從懷里掏出一張自己的照片,顫顫地交給張欽禮,然后說道:“欽禮同志,現在有句話我不能不向你說了,回去對同志們說,我不行了,你們要領導蘭考人民堅決地斗爭下去。黨相信我們,派我們去領導,我們是有信心的。我們是災區,我死了,不要多花錢。我死后只有一個要求,要求組織上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體現了焦裕祿心系百姓民生的奉獻精神,不忘初心的使命擔當。(六)人們一個個含著淚站在他的墳前,一位老貧農泣不成聲地說出了36萬蘭考人的心聲:“我們的好書記,你是活活地為俺蘭考人民,硬給累死的呀。困難的時候你為俺貧農操心,跟著俺們受罪,現在,俺們好過了,全蘭考翻身了,你卻一個人在這里……”通過百姓的語言,側面描寫出了焦裕祿精神品質的高貴。人物精神總結焦裕祿精神的內涵及現實價值:(一)服務群眾的公仆情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焦裕祿精神的本質所在。焦裕祿到蘭考,不是為了做官,而是去為人民謀利益。他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探尋治理“三害”的方法,在風雪鋪天蓋地的時候,他帶領干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群眾送救濟糧、救濟款,一句“我是您的兒子”,充分反映了焦裕祿“心里裝著全體人民”的公仆情懷。(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艱苦奮斗是焦裕祿精神的精髓。面對蘭考自然災害的肆虐和貧困落后的局面,焦裕祿不等不靠,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大力治理內澇、風沙、鹽堿“三害”,以滿腔熱情和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改天換地的英雄壯歌,以他的一言一行對艱苦奮斗進行了生動的詮釋。(三)探求就里的求實作風:焦裕祿精神的靈魂就是實事求是。焦裕祿始終貫徹實事求是的做事理念,一切從實際出發,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他篤信“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基本上掌握了澇、沙、堿發生發展的規律,制定并實施治理“三害”的正確決策,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腳踏實地干事創業的求實精神和尊重客觀規律的科學態度。(四)知難而進的無畏品質: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是焦裕祿精神的重要內容。面對當時蘭考十分嚴重的自然災害,焦裕祿同志沒有被困難嚇倒,他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在重重困難中闖出了一條生路。這種精神,與今天我們所倡導的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五)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清正廉潔、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先進性的重要體現,也是焦裕祿精神的鮮明特點?!苯乖5摰囊簧极I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作為一名縣委書記,他從來沒有為自己爭取過半點為官的名利,在工作生活中從來不搞特殊,在家庭困難、身體狀況欠佳的情況下堅決拒絕接受額外的救濟,爭取把每一斤糧食、每一分錢都用在其他基層干部和老百姓身上?,F實價值:樹立典型,發揮焦裕祿式干部的榜樣示范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焦裕祿精神所承載的作為一個基層干部應有的精神和品質,使得焦裕祿同志不僅成了縣委書記的榜樣,更成了全黨的榜樣。同時,這種榜樣的力量也會在普通群眾間,起到振奮人心,熏陶教化的作用。提高全民的奮斗精神,為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他人評價《念奴嬌·追思焦裕祿》習近平中夜,讀《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是時霽月如銀,文思縈系……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一九九〇·七·十五手法探究這篇文章運用了哪些手法來刻畫焦裕祿這一典型形象?1、白描化的語言描寫。焦裕祿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深刻的道理說教,但他的每一句話都明白、簡單,能讓百姓聽懂、感動。如那句“我是您的兒子”溫暖了那對無依無靠的老人的心;又如那句“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感人肺腑,把人物的精神實質表現得淋漓盡致。2、生動的動作描寫。當別人因焦裕祿身體有病勸他不要下鄉時,他堅定地回絕“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說完就背著干糧,拿起雨傘和大家一起出發了”,堅持親自調研。“他和調查隊的同志們經常在截腰深的水里吃干糧,有時夜晚蹲在泥水處歇息……”與大家同甘共苦,一心為了工作。3、細致的細節描寫。對于焦裕祿身患嚴重肝病仍堅持工作的場景,文中用“踩”“頂”“揣”“按”一系列動詞將焦裕祿忍痛工作的細節描繪出來,突出了焦裕祿忘我工作的人民公仆形象。再如:“焦裕祿聽見風雪聲,倚在門邊望著風雪發呆”,該句抓住“發呆”的神態,揭示了焦裕祿心中時刻裝著人民的襟懷。4、有力的側面烘托。①以典型的環境描寫側面烘托。文章第三段寫“三害”的象征和標志:“黃沙”“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鹽堿地”。色調的變化,展現出蘭考大地遭受災荒的苦難景象,更顯示出焦裕祿身上的責任之重大。面對這種狀況,焦裕祿不退縮、不逃避,展現了其不怕困難、勇于擔當的大無畏精神。②用其他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