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九年制學校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0月試卷_第1頁
西區九年制學校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0月試卷_第2頁
西區九年制學校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0月試卷_第3頁
西區九年制學校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0月試卷_第4頁
西區九年制學校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0月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區九年制學校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0月試卷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西區九年制學校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0月試卷

1.(2023六上·富順月考)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搖曳(yè)渲染(xuān)嫵媚(fǔ)冠冕(guān)

B.繃臉(bēng)蒼穹(qióng)山坳(yòu)岷山(mín)

C.笨拙(zhuó)璀璨(chuǐ)蒙古(méng)山澗(jiàn)

D.旖旋(nǐ)鳴囀(zhuàn)瞻仰(zhān)殲滅(jiān)

【答案】D

【知識點】字音

【解析】【分析】A項讀音有誤,嫵媚(fǔ)錯誤,正確讀音應為wǔ

B項讀音有誤,山坳(yòu)錯誤,正確讀音應為ào

C項讀音有誤,笨拙(zhuó)錯誤,正確讀音應為zhuō;璀璨(chu)錯誤,正確讀音應為cuǐ

D項讀音無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字音的掌握能力。解答這類題首先需要學生能讀準字的讀音,特別是多音字。拼讀時要結合語境和注音字所在詞的詞義。需要學生在平時多讀課文,養成熟練的語感,樹立長期積累的意識。

2.(2023六上·富順月考)下列各組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昂首挺胸心馳神往居高監下

B.視死如歸聚精會神顧影自憐

C.千均一發排山倒海巾飄帶舞

D.橫七堅八芬芳復郁婆娑起舞

【答案】B

【知識點】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項有誤,“居高監下"中的“監”字寫錯,正確的應該是“居高臨下"

B項正確,所有詞語書寫無誤。

C項有誤,“千均一發”中的“均"字寫錯,正確的應該是“千鈞一發”。

D項有誤,“橫七堅八"中的“堅”字寫錯,正確的應該是“橫七豎八"。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字形的掌握程度。本題所選詞語均屬于課內常見而又極易出錯的詞語。解答此題,要求學生平時注意正確練寫識記,尤其是對易錯字、易混字要做到準確區分。

3.(2023六上·富順月考)下列劃線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我全神貫注地閱讀著這些感人的革命故事,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B.為了革命的勝利,革命先輩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C.中國空間站建成前的最后一艘“貨船”一一“天舟五號"發射成功后,指揮室里響起了翻天覆地的掌聲。

D.這些豪言壯語使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答案】C

【知識點】成語運用

【解析】【分析】A項“全神貫注”用于形容非常專注地做某事,此處用來描述閱讀時的專注狀態,使用恰當;

B項“粉身碎骨"用來形容為了某種目的或遭遇極大的危險而犧牲生命,此處用來表達革命先輩不惜一切代價的決心,使用恰當;

C項“翻天覆地”通常用來形容變化極大或聲勢浩大但在這里描述的是掌聲,應該使用"震天動地"來表達掌聲的響亮和熱烈,因此使用不當;

D項“心潮澎湃"用來形容心情非常激動,不能平靜此處用來描述豪言壯語引起的激動心情,使用恰當。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成語使用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求學生要積累大量的成語,還要結合句意表述,從詞性、詞義輕重、感彩、習慣用法等多方面考慮。成語運用的常見錯誤有以下幾種: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語境不符等。解答此類題,要有比較扎實的語文基本功。這要求學生要養成多讀書、多積累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厚積薄發,提高解題的準確率。

4.(2023六上·富順月考)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路轉溪橋忽見(看見)B.日暮客愁新(詩人自己)

C.故人具雞黍(準備)D.五嶺諉迤騰細浪(蜿挺曲折)

【答案】A

【知識點】詞匯運用

【解析】【分析】A項解釋有誤,"見"在這里不是看見的意思,而是指出現,即路轉過溪橋后,景物突然出現在眼前;

B項解釋正確,"客"在這里指的是詩人自己,表達了詩人在日暮時分的愁緒;

C項解釋正確,"具"在這里意為準備,指故人準備了雞肉和黍米;

D項解釋正確,"逶迤"形容五嶺山脈蜿蜒曲折,如同細浪一般。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結合語境正確理解字詞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要弄清詞語的意義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詞語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結合具體的語境,理解字詞含義的變化,辨析作答。分辨一組近義詞,并把它們分別填進不同的句子里面。這樣的題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區分剩下的詞語和句子,把詞語填進句子里面多讀幾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適。

5.(2023六上·富順月考)下列地名或人名的拼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北川路BEICHUANLU王芳WANGFANG

B.保康路BAOKANGLU張飛ZhangFei

C.駙馬府FUmafu有才路YUCAILU

D.西湖XIHu王想WANGxiang

【答案】B

【知識點】字母大小寫

【解析】【分析】A項有誤,“北川路BEICHUANLU”應改為“北川路BEICHUANLU":“王芳WANGFANG"應改為“王芳WangFang";

B項正確無誤;

C項有誤“駙馬府FUmafu”應改為“駙馬府FUMAFU";

D項有誤““王想WANGxiang"應改為“王想WangXiang"。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漢語拼音的正確拼寫規則。根據漢語拼音的書寫規范,人名、地名和路名的拼寫應遵循以下原則:①人名的姓和名應分開寫,姓和名字的首字母大寫。②地名和路名的每個字的首字母應大寫。③外文的地名人名等專有名詞要按有關規定的拼寫方法拼寫。

6.(2023六上·富順月考)下列句子中,運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A.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一一河!

B.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在回味草原的無限樂趣。

C.芝麻粒兒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D.這個偉大的戰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兒紋絲不動。

【答案】B

【知識點】修辭手法

【解析】【分析】A項使用了比喻手法,將河流比作迂回的帶子,突出了河流的蜿蜒曲折。

B項使用了擬人手法,賦予駿馬和大牛以人的行為特征,即“回味”,生動地描繪了它們的悠閑狀態。C項同樣使用了比喻手法,將花比作印象派的畫,強調了花的美麗和朦朧感。

D項也使用了比喻手法,將湖面比作天空,形象地描繪了湖面的開闊和平靜。

綜上所述,A、C、D三項都運用了比喻手法,而B項運用了擬人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道題考查學生是否了解常用修辭手法及特點。根據句子判斷即可。可用反選排除法。修辭手法是初中語文考查的熱點內容,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

7.(2023六上·富順月考)下列句子中,分號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

B.溫暖一生的故事;寄托一生的夢想;感動一生的情懷。

C.清早,我同晨風一道將光明歡迎;傍晚,我又與群鳥一起為它送行。

D.我在原野上播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

【答案】B

【知識點】標點符號運用

【解析】【分析】分號是一種在層次上介于逗號和句號之間的標點符號,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關系(并列、轉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關系居多)的兩句分句。B項中分號使用錯誤,應該將分號改為頓號。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標點符號的掌握程度。標點符號是書面上用于標明句讀和語氣的符號。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句子,前后都有停頓,并帶有一定的句調,表示相對完整的意義。句子前后或中間的停頓,在口頭語言中,表現出來就是時間間隔,在書面語言中,就用標點符號來表示。

8.(2023六上·富順月考)依次填入下面語段中的短語,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在2023年“我為祖國唱贊歌"的國慶晚會上,他激情澎湃地朗誦道:“我的祖國,我深深熱愛著的祖國,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雞,____;你是奮蹄疾馳的駿馬,____;你是沖天騰飛的巨龍,____。永遠祝福你,親愛的祖國!

A.叱咤時代的風云喚醒黎明的沉默掙脫千年的羈絆

B.叱咤時代的風云掙脫千年的羈絆喚醒黎明的沉默

C.喚醒黎明的沉默掙脫千年的羈絆叱咤時代的風云

D.喚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時代的風云掙脫千年的羈絆

【答案】C

【知識點】句式銜接

【解析】【分析】A."叱咤時代的風云"與"雄雞"的高歌形象不太相符,"喚醒黎明的沉默"與"巨龍"的騰飛也不太匹配;

B.同A,"叱咤時代的風云"與"雄雞"的高歌形象不太相符,"喚醒黎明的沉默"與"巨龍"的騰飛也不太匹配;

C."喚醒黎明的沉默"與"雄雞"的高歌形象相符,"掙脫干年的羈絆"與"駿馬"的疾馳形象相符,"叱咤時代的風云"與"巨龍"的騰飛形象相符,邏輯通順;

D."喚醒黎明的沉默"與"雄雞"的高歌形象相符但"叱咤時代的風云"與"巨龍"的騰飛形象不太匹配。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根據語境選擇詞語的能力。根據語境選擇恰當的詞語是語文學習中常見的一項技能,它不僅考察對詞語的理解,還考察對語境的把握和邏輯推理能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來幫助你在不同的語境中選擇最合適的詞語:①理解近義詞之間的差異,即它們的“個性義”。這包括詞語的語義輕重、感彩、使用對象、詞語語法屬性等方面的不同。這是選擇詞語的根本。②結合“個性義"根據語境做最恰當的選擇。理解語境中的具體情境,如時間、地點、人物關系等,有助于準確選擇詞語。③通過確定已經明確選擇的某幾個詞語,再綜合運用排除法選出答案,可以避免在某個詞語拿不定主意時的窘境。④理解整個句子或段落的意思,有助于確定最符合語境的詞語。這需要從整體上把握文本,理解作者意圖。⑤通過大量的閱讀和練習,增加對詞語用法的熟悉度,提高在具體語境中選擇合適詞語的能力。通過上述策略,可以使學生更加準確地根據語境選擇恰當的詞語,從而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9.(2023六上·富順月考)讀拼音,寫字詞,注意書寫規范美觀。

(1)西湖qiàsì一顆珍珠,點綴在杭州城。它的水又清又靜,就像bōli,微風吹過,shāowēi有一些波紋,更顯動態美。

(2)戰士們一邊沉著地將rìkòu引上絕路,一邊繃緊精神射擊,掄起手臂把手liúdàn砸向敵人。

(3)傍晚的丁香園十分yōujìng,樹上綴滿了紫的、白的小花朵,xǐquè藏在枝葉中,只能看到móhu的鳥影。

(4)班長馬寶玉zhǎndīngjiétiě地說了一句:“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

【答案】(1)恰似;玻璃;稍微

(2)日寇;榴彈

(3)幽靜;喜鵲;模糊

(4)斬釘截鐵

【知識點】看拼音寫漢字

【解析】【分析】(1)qiàsì——恰似;bōli——玻璃;shāowēi——稍微;

(2)rìkòu——日寇;liúdàn——榴彈;

(3)yōujìng——幽靜;xǐquè——喜鵲;móhu——模糊;

(4)zhǎndīngjiétiě——斬釘截鐵;書寫時應注意“榴彈、幽靜、模糊"等字詞的書寫。

故答案為:(1)恰似;玻璃;稍微;(2)日寇;榴彈;(3)幽靜;喜鵲;模糊;(4)斬釘截鐵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漢字臨寫能力。在符合題干要求的前提下保證不會出現書寫結構不合規范或寫錯字的情況。漢字書寫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功,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應注意加強練習,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10.(2023六上·富順月考)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貫”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節。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畫,第一筆是。“貫"字在字典中有三種解釋:①連貫,穿通。②舊時把方孔錢串在繩子上,每一千個叫一貫。③原籍,出生地。在“橫貫江面”中選擇第個解釋。

【答案】G;guàn;貝;5;豎折;①

【知識點】漢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貫"字音節是“guàn”,音序查字法先查第一個字母“G"。部首查字法先查“貝”字旁,再查5畫,第一筆是豎折。橫貫江面:橫著通過江面。“貫"指連貫,穿通。

故答案為:G;guàn;貝;5;豎折;①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查字典的能力。對不認識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對不會寫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義要結合語境來理解。

11.(2023六上·富順月考)根據提示填寫相應的內容。

(1)《狼牙山五壯士》按事情發展順序可概括為:接受任務、、引上絕路、、英勇跳崖五個部分。

(2)愛國,就是曹植“,”的豪言壯語:就是陸游“____________"的赤膽忠心:就是北宋朝廷與金人談判時,李綱立下的“祖宗疆土,當以死守,___”的錚錚誓言。

(3)從詩詞中賞景:蘇軾的詩詞中有黑云散去、碧水如鏡、水天一色之景:“___,___";辛棄疾的詩詞中有輕云飄浮、星光稀疏、小雨初來之景:“,_____________”;孟浩然的古詩中也有綠樹環抱、青山相伴、幽靜曠遠之景:“,"。

(4)詩文中有情意:《草原》中“___,___”贊美了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七律·長征》中“___,___"總領全詩,贊美了紅軍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

【答案】(1)痛擊敵人;頂峰殲敵

(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不可以尺寸讓人

(3)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知識點】古詩詞填空

【解析】【分析】(1)《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可以概括為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英勇跳崖五個部分。

(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是曹植的名句,意思是:抱著為國家為正義而死的決心奔赴國難,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樣。表現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和崇高思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出自陸游的《示兒》,全詩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祖宗疆士,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是李綱的名句,意思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土地,應當拼死捍衛,不能讓人分毫。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喦蚋,耠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草原》這篇課文通過寫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依次描繪了草原的美麗風光、蒙古族人民熱情迎客的場面與主客飲酒聯歡的場面,通過這些畫面的刻畫,表現了草原的風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文中“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贊美了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毛澤東的古詩《七律·長征》中“五嶺透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通過極致的夸張,表達出紅軍戰士藐視困難的革命豪情。

故答案為:(1)痛擊敵人;頂峰殲敵;(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不可以尺寸與人。(3)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4)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點評】(1)考查了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和對重點內容的掌握情況,這就要求我們上課積極動腦,認真聽講,主動質疑,把課文學懂,學活。根據課文內容填空的題型既考查了對課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對課文的理解,做題的過程也是一次知識梳理的過程。

(2)本題考查古詩文默寫,古詩文默寫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記憶,而是對文學素養的檢驗,涉及對詩句深意的理解和應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理解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品味語言,幫助他們領悟詩句背后的深意,從而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界。記憶與理解相輔相成,記憶是理解的基礎,理解則是記憶的深化。對于古詩文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層面,而是要通過講解歷史背景、作者生平以及創作意圖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在情境中理解和記憶。

(3)本題考查古詩文默寫,古詩文默寫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記憶,而是對文學素養的檢驗,涉及對詩句深意的理解和應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理解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品味語言,幫助他們領悟詩句背后的深意,從而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界。記憶與理解相輔相成,記憶是理解的基礎,理解則是記憶的深化。對于古詩文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層面,而是要通過講解歷史背景、作者生平以及創作意圖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在情境中理解和記憶。

(4)詩歌鑒賞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詩的內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論世,了解作者風格);③必看注釋(可以借此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詩眼常常在此。詩歌鑒賞也常常是名句的鑒賞);⑤必看題干(題干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必須結合原詩內容、題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

12.(2023六上·富順月考)按要求寫句子。

(1)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改為陳述句)

(2)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改為轉述句)

(3)這么宏偉的建筑,令人驚嘆。(改為雙重否定句)

(4)毛主席在群眾一陣又一陣的掌聲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縮句)

【答案】(1)人生中的問題是解不完的,不然,就太平淡無味了。

(2)班長馬寶玉激動地對同志們說,他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

(3)這樣宏偉的建筑群,不能不令人驚嘆。

(4)毛主席宣讀公告。

【知識點】句式轉換;縮句

【解析】【分析】(1)此題考察的是將反問句轉換為陳述句的技巧。正確的轉換方法是去除反問句中的疑問語氣,使句子表達肯定的意義。具體步驟如下:首先,將問號改為句號,以表明句子的陳述性質;其次,去掉“嗎”,因為“嗎"是反問句的疑問詞;然后,去掉“豈”,因為“豈"用于加強反問的語氣:最后,去掉否定詞“不”,以使句子表達肯定意義。根據這些步驟原句“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轉換為陳述句應為:“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太平淡無味了。

(2)此題考察直接引語轉為間接引語的技巧。①引號內的內容作為直接引語,轉述時應去掉引號。②直接引語中的“我們”在轉述時應改為“他們”,以保持敘述的一致性。③直接引語中的“同志們”在轉述時應保留,因為它是聽話人的稱呼。④直接引語中的感嘆號在轉述時應改為逗號,以適應陳述句的語氣。

(3)題目要求將原句改為雙重否定句。原句為“這樣宏偉的建筑群,令人驚嘆。"雙重否定句的構成通常是在句子中加入兩個否定詞,以表達肯定的意思。因此,原句中的“令人驚嘆”前加入“不能不”,構成雙重否定,表達出強烈的肯定語氣。故答案為:“這樣宏偉的建筑群,不能不令人驚嘆。

(4)縮句要篩選并概括出句子的主干“毛主席宣讀公告”,即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為:(1)人生中的問題是解不完的,不然,就太平淡無味了。(2)班長馬寶玉激動地對同志們說,他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3)這樣宏偉的建筑群,不能不令人驚嘆。(4)毛主席宣讀公告。

【點評】(1)本題考查了學生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的技巧,①將反問句中的肯定詞改為否定詞,或將否定詞改為肯定詞。②將反問句中的反問語氣詞(怎、怎么、難道等)去掉。③將句末的疑問助詞(呢、嗎等)去掉。④問號改為句號。⑤無論用前面哪一種,改完后都要將句子梳理通順。

(2)此題考察直接引語轉為間接引語的技巧;引述某人的話一般采用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引語,即原封不動地引用原話,把它放在引號內;另一種是間接引語,即用自己得話加以轉述,被轉述得內容不放在引號內。

(3)改寫句子時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變。

(4)壓縮語段是將長文讀短的基礎,是語文閱讀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煉、概括、壓縮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具體表現為三點:①對材料的理解。②對材料中相關信息的篩選。③語言概括與表達。

13.(2023六上·富順月考)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填空。

因為…所以…如果…就…即使…也…只要…就…

(1)你沒有獲勝的把握,不要貿然地接受這個任務。

(2)你有獲勝的把握,要三思而后行。

(3)你有獲勝的把握,領導把這個任務交給你。

【答案】(1)如果;就

(2)即使;也

(3)因為;所以

【知識點】連詞成句

【解析】【分析】(1)本句中“你沒有獲勝的把握"是假設,實際上不一定發生,所以用表示假設關系的關聯詞“如果…就…”

(2)本句中前面的條件“你有獲勝的把握"是個假設,事實上并沒有出現,強調讓一步講,退一步講的:而后面的行為,即“要三思而后行”,即使退一步講“你有獲勝的把握”,也要做到“三思而后行”。句中強調讓步關系,所以應選擇關聯詞“即使…也…"

(3)本句中“你有獲勝的把握”是原因,“領導把這個任務交給你"是結果。所以用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詞“因為…所以…”

故答案為:(1)如果…就…;(2)即使…也…;(3)因為…所以…。

【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關聯詞語的使用。熟讀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間的因果、假設、轉折等各種關系。然后再來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使句子連貫。

(2)本題考查學生對關聯詞語的使用。熟讀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間的因果、假設、轉折等各種關系。然后再來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使句子連貫。

(3)本題考查學生對關聯詞語的使用。熟讀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間的因果、假設、轉折等各種關系。然后再來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使句子連貫。

14.(2023六上·富順月考)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他的一番話贏得了現場所有人激烈的掌聲。

(2)一陣急促的哨聲打破了寧靜的夜晚。

【答案】(1)他的一番話贏得了現場所有人熱烈的掌聲。

(2)一聲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深夜的寧靜。

【知識點】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1)原句中“激烈的掌聲"使用不當,因為“激烈”通常用來描述沖突、競爭等情境,而掌聲應該是“熱烈"的,表示熱情和積極的反應。因此,正確的修改是將“激烈”改為“熱烈”,使句子更加通順合理。

(2)“打破”和“深夜"搭配不當。例句:一聲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寧靜的深夜。改為:一聲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深夜的寧靜。

故答案為:(1)他的一番話贏得了現場所有人熱烈的掌聲。(2)一聲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深夜的寧靜。

【點評】(1)本題考查詞性的判斷和短語類型的把握,以及句子成分和復句關系的辨析。掌握名詞、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等詞性;并列短語、動賓短語、主謂短語、偏正短語四種短語類型:掌握常見的句號、問號、頓號等標點符號。此類題型比較考驗學生語法知識,注意把握修辭、短語類型、句子成分等知識。

(2)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決此類題要結合常見病句類型來分析語句。常見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如果遇到難以辨別錯誤類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類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過劃分句子結構來辨明錯誤類型,同時結合語感以及一些常見語病的特征進行判斷。

(2023六上·富順月考)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亞運知多少

【材料一】杭州從三面云山一面城,走到一江春水向東流,城在綠中,綠在城中。“綠色”是杭州這座城市的底色,也是杭州亞運會的辦會理念之一。亞運美學以藝術的手筆表達對“綠色"的理解,勾勒出綠色浙江的生態文明之美。

會徽“潮涌”,色彩來源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反映了杭州生態城市的綠色特質。色彩系統“淡妝濃抹”,靈感來源于蘇軾的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浸潤了江南水鄉的獨特韻味,展示了浙江“綠水青山”的亮麗風景。核心圖形“潤澤”,靈感來源于杭州代表性文化元素一絲綢,宛如一卷徐徐展開的“新富春山居圖”,訴說著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動人故事。

【材料二】

【材料三】溫州龍舟競渡源遠流長,素有“看龍舟,到溫州"的說法。據《溫州府志》記載:“競渡起自越王勾踐,永嘉水鄉用以祈賽。”歷史悠久的龍舟活動已經在溫州形成一種文化,成為溫州人的一種情結,“同舟共濟、奮勇爭先"的龍舟精神更是溫州人的精神名片。作為杭州亞運會的協辦城市之一,溫州龍舟運動中心承辦本屆亞運會的龍舟競賽項目。

特色1: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以“龍躍東甌境·槳舞絲路情”為設計理念,緊密結合中國傳統龍舟文化,處處體現“龍"和“舟”的元素。場館的整體造型似蛟龍從水中躍起,緊挨龍樓的舟塔,造型似直立的劃槳龍舟。

特色2:融入“綠色亞運"理念

場館內采用自然采光井,玻璃水系貫穿屋頂,既減少了建筑能耗,又具備極佳的景觀效果:采用創新技術將LED光源復合嵌入玻璃內,打造LED光電玻璃,可用作賽事直播,有著能耗小、觀感佳的優點。

15.如果想了解杭州亞運會所融入的前沿科技元素,可以重點閱讀材料。

16.根據以上三則材料,可以推測下列不屬于杭州亞運會的辦會理念的是()。(多選)

A.清爽B.文明C.智能

D.自由E.綠色F.節儉

17.根據材料判斷對錯,用“正確”“錯誤"表示。

①杭州亞運會的所有比賽項目都在杭州舉行。

②杭州亞運會會徽色彩系統“淡妝濃抹”,靈感來源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③科技賦能亞運,智能亞運可滿足觀眾在各個擁擠的場館順暢發朋友圈,也可讓觀眾足不出戶輕松看亞運。

④溫州龍舟運動中心的設計獨具匠心,兼具中國傳統文化韻味與“綠色亞運”理念。

【答案】15.閱讀材料二

16.A;D

17.錯誤;錯誤;正確;正確

【知識點】詞匯運用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信息提取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學會對句子進行歸類,看哪些是相關一類信息就合并到一起,歸類后提取主要信息并進行概括即可。

(2)本題考查學生對比閱讀的能力。文言文對比閱讀最常見的兩種題型是求同和求異。求同型的題目一般來說結合文章內容找出共同之處即可,求異型的題目則需要結合文本內容分析兩文的不同之處,一般需要分點答題。做題時要注意審題,根據題目要求答題。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脈絡的分析能力。一般而言,文章的材料安排都有其獨到之處,需要學生結合文本內容前去理解。此類型題易與文章含義題混做一談,因此做此類題時首先要能認清考點,再結合文章具體內容,剝絲抽繭,按文章前后順序理解答題。

15.材料二詳細介紹了杭州亞運會中融入的前沿科技元素,如2.6G異頻+4.9G同頻雙層高密度組網、AI海關智能審圖設備、智能場館、智能觀賽等,因此如果想了解杭州亞運會的科技元素,應重點閱讀材料二。

故答案為:閱讀材料二

16.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三,杭州亞運會的辦會理念包括“綠色"和“智能”,而材料中沒有提到“清

爽"和“自由”作為辦會理念,故選AD。

故答案為:AD

17.(1)錯誤,因為材料三提到溫州作為協辦城市,說明并非所有比賽項目都在杭州舉行。

(2)錯誤,因為材料一中提到會徽“潮涌"的色彩來源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而不是色彩系統“淡妝濃抹"。

(3)正確,材料二中提到智能亞運一站通和智能觀賽技術,說明科技確實能實現順暢發朋友圈和在家觀

賽。

(4)正確,材料三中提到溫州龍舟運動中心的設計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綠色亞運理念。

故答案為:錯誤;錯誤;正確;正確

(2023六上·富順月考)文言文閱讀。

愚人食鹽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己口爽,反為其患。

1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昔有愚人:

反為其患:

19.翻譯下面的句子。

主人聞已,更為益鹽。

20.我們中國古代還有許多其他有趣味的愚人故事,請列舉兩個。

【答案】18.從前;禍害

19.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鹽。

20.刻舟求劍;守株待兔

【知識點】詞語含義的理解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翻譯。課外文言文閱讀實際上是課內文言文閱讀的延伸,兩者考查的知識點都是相同相通的。學生需在課內知識學習中掌握實詞虛詞、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基本句式、特殊句式、文化常識等。

(2)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

(3)本題考查名著理解與分析。結合題目中各評論的關鍵詞句進行分析,匹配原著相關內容。日常學習名著時,我們要積累作品有關文學常識、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把握人物形象、讀懂作品的主題思想等,并學會對書中的經典情節、精彩細節等進行鑒賞,并作出自己的評價。

18.①“昔有愚人”中的“昔"指的是“從前”,表示過去的時間。

②“反為其患"中的“患”意為“禍害”,指愚人因為過量食用鹽而感到不適。

故答案為:從前;禍害。

19.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句中重點詞語有:聞,聽說;益,增加。句意為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鹽。

故答案為: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鹽。

20.兩個有趣的智慧寓言包括“刻舟求劍”,講述一個人在船上丟了劍,卻在船上刻下記號,以為這樣就能找回劍寓意是不知變通。“守株待免"講述一個人因為偶然撿到一只撞死在樹上的免子,就每天守在樹旁希望再撿到兔子,寓意是不勞而獲的愚蠢行為。這兩個故事都反映了人們在某些情況下缺乏變通和理性思考的愚行。

故答案為:刻舟求劍;守株待兔

(2023六上·富順月考)現代文閱讀。

飛奪瀘定橋(節選)

①時間只剩下二十多個小時了,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二百四十里。敵人的兩個旅援兵正在對岸向瀘定橋行進。搶在前面,是我軍戰勝敵人的關鍵。紅四團翻山越嶺,沿路擊潰了好幾股阻擊的敵人。到晚上七點鐘,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一百一十里。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全身都淋透了,可是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饑餓和疲勞。在漆黑的夜里,他們冒著傾盆大雨,踩著泥濘繼續前進。忽然,他們望見對岸出現了無數火把,像一條長蛇向瀘定橋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敵人。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火把來,照亮了道路跟敵人賽跑。

②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喊破了喉嚨問:“你們是哪個部分的?”紅軍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了紅軍撤下來的。"對岸的敵人并不疑心。兩支軍隊像兩條火龍,隔著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遠。雨越下越猛,像飄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對岸的敵人不能再走了,只好停下來宿營。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于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對岸增援的兩個旅敵人拋在了后面。

③瀘定橋一共十三根鐵鏈,兩邊各有兩根稍高的鐵鏈,算是橋欄;底下并排九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就像蕩秋千一樣。可是現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在幾十丈深的河谷里傾瀉下來,沖到巖石上,飛濺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聲震耳欲聾。橋的對岸就是靠山的瀘定城,城的西門正堵住橋頭。守城的兩個團敵人,早已在城墻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們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

④紅四團馬上發起總攻。團長和政委親自站在橋頭上指揮戰斗。號手們吹起沖鋒號,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槍炮聲、喊殺聲,剎那間震動山谷。二連擔任突擊隊,二十二位英雄拿著沖鋒槍、短槍,(A)馬刀,(B)手榴彈,(C)敵人密集的槍彈,(D)鐵鏈向對岸沖去。跟在他們后面的是三連,戰士們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

⑤突擊隊剛剛沖到對面,敵人就放起火來,橋頭立刻就被大火包圍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革命事業,為了最后的勝利,沖呀!"英雄們聽到號召,更加奮不顧身,箭一般地穿過熊火,沖進城去,和城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斗。激戰了兩個小時,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狽地逃跑了。

⑥紅四團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后續的紅軍主力渡過了天險大渡河,浩浩蕩蕩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線。

21.選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主要記敘了紅四團飛奪瀘定橋這件事,具體可以概括為:冒雨一→英勇→順利。

22.第④段描寫二十二位英雄奮勇奪橋的戰斗場面非常精彩,請將(背著、攀著、冒著、帶著)四個詞語合適的詞語填入文中A、B、C、D的四處括號內。

23.第④段主要寫了紅四團發起總攻的場面:先寫團長和政;接著寫在沖鋒號的鼓舞下,所有武器一齊開火,響聲震動山谷:然后寫二連突擊隊二十二位英雄如何;最后寫三連戰士怎樣鋪橋前進。這段話運用的寫法,把紅四團英勇奪下瀘定橋的場面描寫得驚心動魄,把紅軍戰士___的精神刻畫得生動傳神。

24.選文圍繞“飛”和“奪"展開敘述,“飛奪瀘定橋”中的“飛奪"一詞含義深刻,請結合選文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25.讀了選文,我想到了毛主席《七律·長征》中的詩句:___,___。

【答案】21.趕路;奪橋;渡河

22.背著;帶著;冒著;攀著

23.政委親自指揮;沖向對岸;點面結合;不畏艱險、奮勇沖鋒

24."飛"強調神速,而"奪"則強調紅軍的神勇,可謂"飛"中見智,"奪"中見勇。

2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知識點】古詩詞運用;課內現代文閱讀

【解析】【點評】(1)此題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要求考生根據句子內容的邏輯關系和上下文的連貫性進行排序。句子排序題的解題技巧包括:①反復閱讀句子,了解整段話的核心思想。②從選項著手,利用排除法確定首句,依次代入閱讀。③準邏輯連接詞或明顯的提示詞。④保持陳述對象或話題統一。⑤合理正確排列順序,符合時間、空間或事理等邏輯關系。初中階段句子排序題整體難度不大,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可根據上述方法多加練習,提高解題正確率。

(2)正面從描寫角度欣賞句子的答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①識別描寫角度:首先判斷句子是描寫還是側面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描繪對象,側面描寫則通過其他事物或人物來烘托對象。②分析描寫內容:分析句子中具體描寫了對象的哪些方面,如外貌、行為、語言、心理等。③體會描寫效果:思考這種描寫方式如何增強了句子的表現力,如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人物特點,突出了文章主題等。④總結答題要點:綜合以上分析,總結句子從描寫角度所達到的藝術效果和表達作用。通過以上步驟,就可以從描寫角度全面而深入地欣賞并解析句子。

(3)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要想準確理解文章的內容,需要對全文有個整體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點段落、句子、詞語進行分析,最后再次回歸整體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內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4)本題考查學生結合語境正確理解字詞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要弄清詞語的意義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詞語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結合具體的語境,理解字詞含義的變化,辨析作答。分辨一組近義詞,并把它們分別填進不同的句子里面。這樣的題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區分剩下的詞語和句子,把詞語填進句子里面多讀幾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適。

(5)本題考查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根據提示和語境寫出相應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供借鑒:①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②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③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④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

21.選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主要記敘了紅四團飛奪瀘定橋的經過。這件事可以概括為:冒雨趕路→英勇奪橋→順利渡河。這個答案正確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體現了紅軍戰士在惡劣天氣下迅速行動,克服困難,最終成功奪取瀘定橋的過程。

故答案為:冒雨趕路——英勇奪橋——順利渡河

22.第④段描寫二十二位英雄奮勇奪橋的戰斗場面非常精彩,合適的詞語填入文中的括號內應為:背著、帶著、冒著、攀著。這些動詞準確地描述了紅軍戰士在戰斗中的行動,展現了他們的英勇和決心。

故答案為:背著、帶著、冒著、攀著

23.第④段主要寫了紅四團發起總攻的場面;先寫團長和政委親自指揮;接著寫在沖鋒號的鼓舞下,所有武器一齊開火,響聲震動山谷;然后寫二連突擊隊二十二位英雄如何沖向對岸,最后寫三連戰士怎樣鋪橋前進。這段描述通過點面結合的寫法,生動地描繪了紅四團英勇奪下瀘定橋的場面,展現了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奮勇沖鋒的精神。

故答案為:政委親自指揮;沖向對岸;點面結合;不畏艱險、奮勇沖鋒

24.選文圍繞“飛”和“奪"展開敘述橋”中“飛"強調了紅軍行動的迅速,而“奪”則強調了紅軍的勇敢。這兩個詞的使用深刻地表達了紅軍在戰斗中的智慧和勇氣,紅軍不僅行動迅速,而且在戰斗中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和決心,體現了“飛"中見智,“奪”中見勇的精神。這里的“飛"指的是紅軍迅速行動,快速到達瀘定橋,而“奪”則指的是他們勇敢地奪取了瀘定橋,展現了紅軍戰士的英勇無畏和智慧。

故答案為:"飛"強調神速,而"奪"則強調紅軍的神勇,可謂"飛"中見智,"奪"中見勇。

25.讀了選文,我想到了毛主席《七律·長征》中的詩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句詩反映了紅軍長征中的英勇事跡,與選文中的內容相呼應,表達了紅軍戰士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故答案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26.(2023六上·富順月考)你平時的學習生活一定很豐富多彩吧!學校的升旗儀式、趣味運動會、激烈的拔河比賽、課外小游戲…這些活動中有許多難忘的場面,請你選擇一個印象最深的場面寫一篇習作。在寫場面時,既要關注整個場景,也要注意同學們的具體表現。

要求:題目自擬,注意點面結合,語句通順,書寫工整,不少于450字。

【答案】范文:

一次有趣的活動

歲月像湍湍激流,不斷沖刷我的記憶,多彩的校園生活中許多事情已經模糊,但在我心靈深處,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難忘。

記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師為了讓我們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培養我們的觀察力,組織了一場拔河比賽。老師把我們分為兩個隊,一個是猛虎隊,另一個是雄鷹隊。我被分到了雄鷹隊。兩隊實力相當互不相讓,同學們一個個英姿颯爽、昂首挺胸,一場針鋒相對的比賽即將展開了。隨著老師的哨聲比賽開始了。雙方隊員握緊繩子,他們一個個腳蹬著地,身體向后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繩子。繩中間的紅綢帶一會兒移向猛虎隊,一會兒又移向雄鷹隊,互不相讓。雙方啦啦隊的隊員們,也齊聲吶喊,不停地為自己隊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紅了可繩子還是不動一下,雙方進入僵持狀態。此時我方的隊員們一個個都紅了眼,有的人臉憋得通紅,有的人齜著牙、咧著嘴在叫勁,還有的人雙手緊握繩子鉚足了勁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們隊使出了全力,隨著啦啦隊的喊聲,紅綢一下子移向了我廳我鷹人胎后苯兩同我們隊熱勝剛進,連續獲勝,最終我們取得了勝利。這次拔河比賽,使我明白了團結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勵我在走向未來的道路上,要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次拔河比賽。

【知識點】標點符號運用;語言得體

【解析】【分析】本題為自命題的敘事作文,要求你選擇一次參加過的印象最深的活動寫下來。要圍繞“活動”選擇難忘又有趣的內容來寫。要體現集體精神,寫同學們團結互助的友誼。寫活動也要求寫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活動開始、經過、結果寫出來。在整個活動當中,不是寫一個人,而是寫一群人:不是用一兩件事來寫人物,而是通過寫一個活動場面,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寫活動的記敘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必須有活動的基本內容主要過程和重要場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作為重點,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親身經歷的主要部分記敘下來,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既要寫好群體活動,又要把個體代表寫進去;既要寫整個場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點評】①布局合理,故事的開頭、發展、高潮和結尾安排得當,各部分之間緊密相連。

②故事的節奏把握得當,既有緊張激烈的情節也有舒緩放松的部分,使讀者能夠保持閱讀興趣。

③巧妙地設置了懸念和伏筆,增強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可讀性。

綜上所述,一篇優秀的敘事文應該在故事情節、人物塑造、語言風格、情感表達、主題深度以及整體結構等方面都表現出色。

1/1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西區九年制學校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0月試卷

1.(2023六上·富順月考)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搖曳(yè)渲染(xuān)嫵媚(fǔ)冠冕(guān)

B.繃臉(bēng)蒼穹(qióng)山坳(yòu)岷山(mín)

C.笨拙(zhuó)璀璨(chuǐ)蒙古(méng)山澗(jiàn)

D.旖旋(nǐ)鳴囀(zhuàn)瞻仰(zhān)殲滅(jiān)

2.(2023六上·富順月考)下列各組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昂首挺胸心馳神往居高監下

B.視死如歸聚精會神顧影自憐

C.千均一發排山倒海巾飄帶舞

D.橫七堅八芬芳復郁婆娑起舞

3.(2023六上·富順月考)下列劃線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我全神貫注地閱讀著這些感人的革命故事,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B.為了革命的勝利,革命先輩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C.中國空間站建成前的最后一艘“貨船”一一“天舟五號"發射成功后,指揮室里響起了翻天覆地的掌聲。

D.這些豪言壯語使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4.(2023六上·富順月考)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路轉溪橋忽見(看見)B.日暮客愁新(詩人自己)

C.故人具雞黍(準備)D.五嶺諉迤騰細浪(蜿挺曲折)

5.(2023六上·富順月考)下列地名或人名的拼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北川路BEICHUANLU王芳WANGFANG

B.保康路BAOKANGLU張飛ZhangFei

C.駙馬府FUmafu有才路YUCAILU

D.西湖XIHu王想WANGxiang

6.(2023六上·富順月考)下列句子中,運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A.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一一河!

B.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在回味草原的無限樂趣。

C.芝麻粒兒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D.這個偉大的戰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兒紋絲不動。

7.(2023六上·富順月考)下列句子中,分號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

B.溫暖一生的故事;寄托一生的夢想;感動一生的情懷。

C.清早,我同晨風一道將光明歡迎;傍晚,我又與群鳥一起為它送行。

D.我在原野上播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

8.(2023六上·富順月考)依次填入下面語段中的短語,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在2023年“我為祖國唱贊歌”的國慶晚會上,他激情澎湃地朗誦道:“我的祖國,我深深熱愛著的祖國,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雞,____;你是奮蹄疾馳的駿馬,____;你是沖天騰飛的巨龍,____。永遠祝福你,親愛的祖國!

A.叱咤時代的風云喚醒黎明的沉默掙脫千年的羈絆

B.叱咤時代的風云掙脫千年的羈絆喚醒黎明的沉默

C.喚醒黎明的沉默掙脫千年的羈絆叱咤時代的風云

D.喚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時代的風云掙脫千年的羈絆

9.(2023六上·富順月考)讀拼音,寫字詞,注意書寫規范美觀。

(1)西湖qiàsì一顆珍珠,點綴在杭州城。它的水又清又靜,就像bōli,微風吹過,shāowēi有一些波紋,更顯動態美。

(2)戰士們一邊沉著地將rìkòu引上絕路,一邊繃緊精神射擊,掄起手臂把手liúdàn砸向敵人。

(3)傍晚的丁香園十分yōujìng,樹上綴滿了紫的、白的小花朵,xǐquè藏在枝葉中,只能看到móhu的鳥影。

(4)班長馬寶玉zhǎndīngjiétiě地說了一句:“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

10.(2023六上·富順月考)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貫”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節。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畫,第一筆是。“貫"字在字典中有三種解釋:①連貫,穿通。②舊時把方孔錢串在繩子上,每一千個叫一貫。③原籍,出生地。在“橫貫江面”中選擇第個解釋。

11.(2023六上·富順月考)根據提示填寫相應的內容。

(1)《狼牙山五壯士》按事情發展順序可概括為:接受任務、、引上絕路、、英勇跳崖五個部分。

(2)愛國,就是曹植“,"的豪言壯語:就是陸游“____________”的赤膽忠心:就是北宋朝廷與金人談判時,李綱立下的“祖宗疆土,當以死守,___"的錚錚誓言。

(3)從詩詞中賞景:蘇軾的詩詞中有黑云散去、碧水如鏡、水天一色之景:“___,___”;辛棄疾的詩詞中有輕云飄浮、星光稀疏、小雨初來之景:“,";孟浩然的古詩中也有綠樹環抱、青山相伴、幽靜曠遠之景:“,”。

(4)詩文中有情意:《草原》中“___,___"贊美了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七律·長征》中“___,___”總領全詩,贊美了紅軍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

12.(2023六上·富順月考)按要求寫句子。

(1)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改為陳述句)

(2)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改為轉述句)

(3)這么宏偉的建筑,令人驚嘆。(改為雙重否定句)

(4)毛主席在群眾一陣又一陣的掌聲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縮句)

13.(2023六上·富順月考)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填空。

因為…所以…如果…就…即使…也…只要…就…

(1)你沒有獲勝的把握,不要貿然地接受這個任務。

(2)你有獲勝的把握,要三思而后行。

(3)你有獲勝的把握,領導把這個任務交給你。

14.(2023六上·富順月考)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他的一番話贏得了現場所有人激烈的掌聲。

(2)一陣急促的哨聲打破了寧靜的夜晚。

(2023六上·富順月考)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亞運知多少

【材料一】杭州從三面云山一面城,走到一江春水向東流,城在綠中,綠在城中。“綠色”是杭州這座城市的底色,也是杭州亞運會的辦會理念之一。亞運美學以藝術的手筆表達對“綠色"的理解,勾勒出綠色浙江的生態文明之美。

會徽“潮涌”,色彩來源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反映了杭州生態城市的綠色特質。色彩系統“淡妝濃抹”,靈感來源于蘇軾的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浸潤了江南水鄉的獨特韻味,展示了浙江“綠水青山”的亮麗風景。核心圖形“潤澤”,靈感來源于杭州代表性文化元素一絲綢,宛如一卷徐徐展開的“新富春山居圖”,訴說著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動人故事。

【材料二】

【材料三】溫州龍舟競渡源遠流長,素有“看龍舟,到溫州"的說法。據《溫州府志》記載:“競渡起自越王勾踐,永嘉水鄉用以祈賽。”歷史悠久的龍舟活動已經在溫州形成一種文化,成為溫州人的一種情結,“同舟共濟、奮勇爭先"的龍舟精神更是溫州人的精神名片。作為杭州亞運會的協辦城市之一,溫州龍舟運動中心承辦本屆亞運會的龍舟競賽項目。

特色1: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以“龍躍東甌境·槳舞絲路情”為設計理念,緊密結合中國傳統龍舟文化,處處體現“龍"和“舟”的元素。場館的整體造型似蛟龍從水中躍起,緊挨龍樓的舟塔,造型似直立的劃槳龍舟。

特色2:融入“綠色亞運"理念

場館內采用自然采光井,玻璃水系貫穿屋頂,既減少了建筑能耗,又具備極佳的景觀效果:采用創新技術將LED光源復合嵌入玻璃內,打造LED光電玻璃,可用作賽事直播,有著能耗小、觀感佳的優點。

15.如果想了解杭州亞運會所融入的前沿科技元素,可以重點閱讀材料。

16.根據以上三則材料,可以推測下列不屬于杭州亞運會的辦會理念的是()。(多選)

A.清爽B.文明C.智能

D.自由E.綠色F.節儉

17.根據材料判斷對錯,用“正確”“錯誤"表示。

①杭州亞運會的所有比賽項目都在杭州舉行。

②杭州亞運會會徽色彩系統“淡妝濃抹”,靈感來源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③科技賦能亞運,智能亞運可滿足觀眾在各個擁擠的場館順暢發朋友圈,也可讓觀眾足不出戶輕松看亞運。

④溫州龍舟運動中心的設計獨具匠心,兼具中國傳統文化韻味與“綠色亞運”理念。

(2023六上·富順月考)文言文閱讀。

愚人食鹽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己口爽,反為其患。

1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昔有愚人:

反為其患:

19.翻譯下面的句子。

主人聞已,更為益鹽。

20.我們中國古代還有許多其他有趣味的愚人故事,請列舉兩個。

(2023六上·富順月考)現代文閱讀。

飛奪瀘定橋(節選)

①時間只剩下二十多個小時了,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二百四十里。敵人的兩個旅援兵正在對岸向瀘定橋行進。搶在前面,是我軍戰勝敵人的關鍵。紅四團翻山越嶺,沿路擊潰了好幾股阻擊的敵人。到晚上七點鐘,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一百一十里。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全身都淋透了,可是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饑餓和疲勞。在漆黑的夜里,他們冒著傾盆大雨,踩著泥濘繼續前進。忽然,他們望見對岸出現了無數火把,像一條長蛇向瀘定橋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敵人。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火把來,照亮了道路跟敵人賽跑。

②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喊破了喉嚨問:“你們是哪個部分的?”紅軍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了紅軍撤下來的。"對岸的敵人并不疑心。兩支軍隊像兩條火龍,隔著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遠。雨越下越猛,像飄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對岸的敵人不能再走了,只好停下來宿營。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于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對岸增援的兩個旅敵人拋在了后面。

③瀘定橋一共十三根鐵鏈,兩邊各有兩根稍高的鐵鏈,算是橋欄;底下并排九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就像蕩秋千一樣。可是現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在幾十丈深的河谷里傾瀉下來,沖到巖石上,飛濺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聲震耳欲聾。橋的對岸就是靠山的瀘定城,城的西門正堵住橋頭。守城的兩個團敵人,早已在城墻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們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

④紅四團馬上發起總攻。團長和政委親自站在橋頭上指揮戰斗。號手們吹起沖鋒號,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槍炮聲、喊殺聲,剎那間震動山谷。二連擔任突擊隊,二十二位英雄拿著沖鋒槍、短槍,(A)馬刀,(B)手榴彈,(C)敵人密集的槍彈,(D)鐵鏈向對岸沖去。跟在他們后面的是三連,戰士們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

⑤突擊隊剛剛沖到對面,敵人就放起火來,橋頭立刻就被大火包圍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革命事業,為了最后的勝利,沖呀!"英雄們聽到號召,更加奮不顧身,箭一般地穿過熊火,沖進城去,和城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斗。激戰了兩個小時,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狽地逃跑了。

⑥紅四團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后續的紅軍主力渡過了天險大渡河,浩浩蕩蕩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線。

21.選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主要記敘了紅四團飛奪瀘定橋這件事,具體可以概括為:冒雨一→英勇→順利。

22.第④段描寫二十二位英雄奮勇奪橋的戰斗場面非常精彩,請將(背著、攀著、冒著、帶著)四個詞語合適的詞語填入文中A、B、C、D的四處括號內。

23.第④段主要寫了紅四團發起總攻的場面:先寫團長和政;接著寫在沖鋒號的鼓舞下,所有武器一齊開火,響聲震動山谷:然后寫二連突擊隊二十二位英雄如何;最后寫三連戰士怎樣鋪橋前進。這段話運用的寫法,把紅四團英勇奪下瀘定橋的場面描寫得驚心動魄,把紅軍戰士___的精神刻畫得生動傳神。

24.選文圍繞“飛”和“奪"展開敘述,“飛奪瀘定橋”中的“飛奪"一詞含義深刻,請結合選文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25.讀了選文,我想到了毛主席《七律·長征》中的詩句:___,___。

26.(2023六上·富順月考)你平時的學習生活一定很豐富多彩吧!學校的升旗儀式、趣味運動會、激烈的拔河比賽、課外小游戲…這些活動中有許多難忘的場面,請你選擇一個印象最深的場面寫一篇習作。在寫場面時,既要關注整個場景,也要注意同學們的具體表現。

要求:題目自擬,注意點面結合,語句通順,書寫工整,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字音

【解析】【分析】A項讀音有誤,嫵媚(fǔ)錯誤,正確讀音應為wǔ

B項讀音有誤,山坳(yòu)錯誤,正確讀音應為ào

C項讀音有誤,笨拙(zhuó)錯誤,正確讀音應為zhuō;璀璨(chu)錯誤,正確讀音應為cuǐ

D項讀音無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字音的掌握能力。解答這類題首先需要學生能讀準字的讀音,特別是多音字。拼讀時要結合語境和注音字所在詞的詞義。需要學生在平時多讀課文,養成熟練的語感,樹立長期積累的意識。

2.【答案】B

【知識點】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項有誤,“居高監下”中的“監"字寫錯,正確的應該是“居高臨下”

B項正確,所有詞語書寫無誤。

C項有誤,“千均一發"中的“均”字寫錯,正確的應該是“千鈞一發"。

D項有誤,“橫七堅八”中的“堅"字寫錯,正確的應該是“橫七豎八”。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字形的掌握程度。本題所選詞語均屬于課內常見而又極易出錯的詞語。解答此題,要求學生平時注意正確練寫識記,尤其是對易錯字、易混字要做到準確區分。

3.【答案】C

【知識點】成語運用

【解析】【分析】A項“全神貫注"用于形容非常專注地做某事,此處用來描述閱讀時的專注狀態,使用恰當;

B項“粉身碎骨”用來形容為了某種目的或遭遇極大的危險而犧牲生命,此處用來表達革命先輩不惜一切代價的決心,使用恰當;

C項“翻天覆地"通常用來形容變化極大或聲勢浩大但在這里描述的是掌聲,應該使用"震天動地"來表達掌聲的響亮和熱烈,因此使用不當;

D項“心潮澎湃”用來形容心情非常激動,不能平靜此處用來描述豪言壯語引起的激動心情,使用恰當。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成語使用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求學生要積累大量的成語,還要結合句意表述,從詞性、詞義輕重、感彩、習慣用法等多方面考慮。成語運用的常見錯誤有以下幾種: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語境不符等。解答此類題,要有比較扎實的語文基本功。這要求學生要養成多讀書、多積累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厚積薄發,提高解題的準確率。

4.【答案】A

【知識點】詞匯運用

【解析】【分析】A項解釋有誤,"見"在這里不是看見的意思,而是指出現,即路轉過溪橋后,景物突然出現在眼前;

B項解釋正確,"客"在這里指的是詩人自己,表達了詩人在日暮時分的愁緒;

C項解釋正確,"具"在這里意為準備,指故人準備了雞肉和黍米;

D項解釋正確,"逶迤"形容五嶺山脈蜿蜒曲折,如同細浪一般。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結合語境正確理解字詞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要弄清詞語的意義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詞語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結合具體的語境,理解字詞含義的變化,辨析作答。分辨一組近義詞,并把它們分別填進不同的句子里面。這樣的題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區分剩下的詞語和句子,把詞語填進句子里面多讀幾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適。

5.【答案】B

【知識點】字母大小寫

【解析】【分析】A項有誤,“北川路BEICHUANLU"應改為“北川路BEICHUANLU":“王芳WANGFANG”應改為“王芳WangFang";

B項正確無誤;

C項有誤“駙馬府FUmafu"應改為“駙馬府FUMAFU";

D項有誤““王想WANGxiang”應改為“王想WangXiang"。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漢語拼音的正確拼寫規則。根據漢語拼音的書寫規范,人名、地名和路名的拼寫應遵循以下原則:①人名的姓和名應分開寫,姓和名字的首字母大寫。②地名和路名的每個字的首字母應大寫。③外文的地名人名等專有名詞要按有關規定的拼寫方法拼寫。

6.【答案】B

【知識點】修辭手法

【解析】【分析】A項使用了比喻手法,將河流比作迂回的帶子,突出了河流的蜿蜒曲折。

B項使用了擬人手法,賦予駿馬和大牛以人的行為特征,即“回味”,生動地描繪了它們的悠閑狀態。C項同樣使用了比喻手法,將花比作印象派的畫,強調了花的美麗和朦朧感。

D項也使用了比喻手法,將湖面比作天空,形象地描繪了湖面的開闊和平靜。

綜上所述,A、C、D三項都運用了比喻手法,而B項運用了擬人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道題考查學生是否了解常用修辭手法及特點。根據句子判斷即可。可用反選排除法。修辭手法是初中語文考查的熱點內容,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

7.【答案】B

【知識點】標點符號運用

【解析】【分析】分號是一種在層次上介于逗號和句號之間的標點符號,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關系(并列、轉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關系居多)的兩句分句。B項中分號使用錯誤,應該將分號改為頓號。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標點符號的掌握程度。標點符號是書面上用于標明句讀和語氣的符號。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句子,前后都有停頓,并帶有一定的句調,表示相對完整的意義。句子前后或中間的停頓,在口頭語言中,表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