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模塊2經濟成長歷程第7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22講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教師用書教案岳麓版_第1頁
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模塊2經濟成長歷程第7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22講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教師用書教案岳麓版_第2頁
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模塊2經濟成長歷程第7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22講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教師用書教案岳麓版_第3頁
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模塊2經濟成長歷程第7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22講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教師用書教案岳麓版_第4頁
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模塊2經濟成長歷程第7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22講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教師用書教案岳麓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22講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一、社會經濟結構的變更1.內容(1)鴉片斗爭前: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中國始終占統治地位。(2)鴉片斗爭后:傳統的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變更,小農經濟起先解體。2.緣由:西方列強通過不同等條約,不斷擴大對中國的侵略,沖擊著中國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3.表現:外國商品傾銷,農夫和手工業者紛紛破產;歐美各國從中國掠奪原料和農副產品,絲、茶等農產品大量出口。4.影響(1)中國漸漸依附于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淪為列強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2)使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變更,出現新興的社會階層——買辦階層。列強經濟侵略與自然經濟漸漸解體的關系二、洋務運動與官辦企業1.興起:19世紀50-60年頭,清政府內部的一些有識之士發起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2.成就性質時間代表地位或意義軍用工業1861年曾國藩創辦安慶內軍械所中國第一家官辦的軍用企業1862年安慶內軍械所生產出好用蒸汽機標記著中國近代工業的起步1865年李鴻章在上海創辦江南制造總局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官辦軍用企業民用工業1881年創辦開平煤礦,第一個運用機械采礦達到分洋利的目的;還給旁邊地區供應了廉價燃料,促進了其他工業的發展3.評價(1)存在很多問題,未真正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2)對中國的早期現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三、民族工業的出現和艱難發展1.產生(1)緣由:19世紀70年頭前后,外資企業和洋務派創辦工業的刺激和影響。(2)表現:以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等為代表。民族工業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由中國人創辦的運用機器生產的工業。洋務運動創辦的軍用、民用企業都應屬于民族工業。在中學歷史教材中,民族工業特指民族資本主義工業。2.初步發展(1)緣由政府政策調整甲午斗爭后,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并于1903年設立商部,嘉獎工商實業救國思潮涌現出張謇、榮宗敬、榮德生等一批實業家反帝愛國運動中國人民掀起收回利權運動,引發了振興實業的又一個高潮(2)概況:棉紡織業作為傳統工業部門,發展尤為快速。3.艱難境況(1)外國資本主義的壓制:列強利用雄厚資金、技術優勢、特權,壓制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2)本國封建勢力的阻礙:清政府高額征稅、巧取豪奪,增加了企業成本,使民族工業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近代中國主要的經濟形態及相互關系對洋務運動的相識洋務新政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生產技術,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洋務派期望洋務新政可以保障國家平安,反抗外敵侵略,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個目的未能達到。洋務派的初衷不是變更封建統治,只是引進資本主義國家新的軍事和生產技術,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礎上修修補補,洋務運動的失敗是必定的。洋務運動與近代化洋務運動的歷史功績,在于它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在經濟方面,洋務運動引進了大機器生產,為中國創建了近代的工礦交通通信事業。我們知道,中國雖然在明清時期就存在運用雇傭勞動的所謂“資本主義萌芽”,然而沒有自發地出現工業革命,中國的近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從國外引進的。而在這方面,洋務運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劉芃、朱漢國《歷史學習精要》[思維激活]洋務運動開啟中國近代化之先河,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教化、外交等各個方面。?探究1晚清經濟結構的變動史料一183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圖(年平均數)單位:鎊。——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史料二1840年后,長江三角洲的村鎮無不受到開埠帶來的影響。時人有詩:蠶事乍畢絲事起,鄉農賣絲爭赴市。……小賈收買交大賈,大賈載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國正通商……番舶來銀百萬計,中國商人皆若狂。今年買經更接連,農人紡經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紡車,無復有心種菽粟。——摘編自清末史志資料(1)史料一中留意視察數據的變更趨勢。第一時間段“882495鎊”到其次時間段“2090406鎊”說明白英國輸華商品呈增長趨勢。但從其次時間段到第三時間段呈現下降趨勢,說明其在華銷售受阻。(2)史料二中“1840年后”“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國正通商”說明上海開埠后,農產品和手工業品大量出口,對外貿易興盛,沖擊了中國原有的經濟結構。(1)依據史料一,分析英國制造品輸華值發生變更的緣由。(2)閱讀史料二中的詩歌并結合時代大背景,分析長江三角洲的村鎮經濟發生的重大變動。[提示](1)前期增長是開放五處通商口岸的結果;后期下降與自然經濟對商品經濟的本能抵制有關。(2)自然經濟加速解體;農產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場的影響;農業經濟與商品經濟的關系發生變更。全面相識鴉片斗爭后的中國經濟1.變更視角內容生產模式的變更鴉片斗爭后,自然經濟起先解體,“耕”與“織”分別、“紡”與“織”分別引發了中國經濟的深層次變更,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結構的變更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工業化的進程,農業的比重有所下降,工業的比重日漸上升生產力的質變機器生產出現并擴展,洋務企業、民族資本企業先后誕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運用機器生產,大大提高了近代中國的生產力水平國內外市場形成鴉片斗爭后,清政府被迫打開國門,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雖有利于西方列強的掠奪,但也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建了條件經濟政策的變更重農抑商政策起先瓦解,清政府的商業政策經驗了從抑制商業、放寬限制、再到激勵商業的演化2.實質: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演進,逐步走向工業化、市場化。3.評價:伴隨著中國半殖民地化的歷程,是被迫和苦痛的,但客觀上是進步的。?探究2中國近代化的起點——洋務運動史料一洋務運動,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軌,但他們的主見卻歷史地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史料二1872年,洋務派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此外,洋務派在19世紀七八十年頭的一批近代工礦、交通企業中也相繼接受了股份制。據統計,從1877年到1883年,先后有蘇、皖、鄂、魯、熱、奉、直、滇、桂等省的紡織、煤炭、銅、銀、金等行業中的19家企業接受公開招股形式,形成了中國股份制企業發展的一個高潮。總體看,晚清時期股份制企業數量并不是很多,且大多數實行“官督商辦”的體制。——摘編自朱蔭貴《中國近代股份制企業的特點——以資金運行為中心的考察》(1)史料一反映了洋務運動的主觀動機及客觀影響。(2)史料二說明輪船招商局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及晚清中國股份制企業的發展。(1)依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洋務運動的主觀動機及客觀影響。(2)依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起步的標記。[提示](1)主觀動機:挽救清政府的統治。客觀影響: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促進了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展。(2)洋務運動實行機器大生產,開啟了中國近代的工業化道路;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為中國近代化奠定了物質基礎;洋務運動從科技、思想、教化等方面對西方學習,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從五大視角理解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起點(近代化史觀)經濟洋務派創辦的近代企業,尤其是民用企業,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生產方式,培育了科技人才,開啟了近代中國工業文明的先河;為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供應了物質條件及管理閱歷思想洋務派面對新的形勢,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見,表明白統治階級已經承認“中學”的不足,也使中國人的價值觀由“傳統人”起先向“現代人”轉變,開啟了中國思想的近代化外交洋務運動使中國外交起先向近代化轉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總理衙門,加強了清朝同外國的聯系軍事創建近代化海軍,起先了中國軍事近代化的歷程教化建立新式學堂,培育翻譯、科技、軍事方面的人才,開啟了中國教化的近代化進程運用唯物史觀全面相識近代中國自然經濟的漸漸解體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67—1894年出口主要商品統計表(單位:千海關兩)類別時間出口總值茶葉生絲其他商品擔數貨值比重(%)擔數貨值比重(%)貨值比重(%)1867—1869年5804114275363252656.04502731825031.44726512.521870—1874年6672016355123515352.69620152246833.67909913.641875—1879年7133218755083439348.22732902229531.251464420.531880—1884年7080420510073223645.53690321887526.661969327.811885—1889年8348321087353087336.98766631967723.573293439.451890—1894年10708317442502921827.28954442579724.105206848.62——摘編自虞和平《洋務運動時期中外貿易狀況變更的幾個問題》依據材料,從整體上提取一項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的信息并說明其反映的歷史現象,結合材料和所學學問對這一歷史現象加以闡釋。(要求:提取材料信息和反映的歷史現象精確,闡釋須有史實依據,邏輯嚴謹)[解析]首先結合材料和所學學問,弄清晰1867-1894年出口主要商品的變更狀況,如增長變更狀況,進而弄清晰材料所含有的歷史信息,然后從整體上提取一項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的信息,最終結合所學學問加以闡釋。[答案]示例:信息:1867—1894年,中國主要商品出口總值總體呈不斷增加趨勢。歷史現象:中國日益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闡釋:19世紀60年頭后,通商口岸增多,外國侵略者干脆限制中國海關,外商大量收購我國農產品,其中以絲、茶為主。他們操縱著絲、茶市場,使中國絲、茶聽從于國際市場的須要,這使中國日益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日益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一方面加速了農業生產的商品化,瓦解著中國的自然經濟,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在肯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這是造成中國貧困和落后的重要緣由之一。全面相識中國近代自然經濟的漸漸解體(1)緣由①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是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的最干脆也是最主要的緣由。②國內市場的不斷擴大是自然經濟解體的前提條件。③中國資本主義機器工業的產生和發展以及航運、鐵路等交通事業的發展,加強了城鄉經濟的聯系,也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④自然經濟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體的內部根源。(2)特點①動力:主要來自外國資本主義傾銷商品,掠奪原料。②速度:國內發展不平衡,東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遠比內地快速。③結果:在自然經濟解體的過程中,始終沒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經濟體制。(3)影響①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打算了自由勞動力、資金和市場,成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確立的前提條件。②客觀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商品化程度,從根本上沖擊著根深蒂固的封建專制制度。③為西方列強對華進行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創建了條件,使中國漸漸淪為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附庸。【考法示例】創設學習情境,綜合考查近代實業救國(2024·全國Ⅰ卷·28)1876年,英國傳教士在上海創辦的《格致匯編》設有“相互問答”欄目,其中大多問題是從讀者的愛好、關注點動身的。各類問題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格致匯編》“相互問答”欄目各類問題所占比例應用科學、各種技術自然常識基礎科學奇異和其他問題42.5%22.8%17.5%17.2%據此可知,當時()A.“中體西用”思想的傳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匯促進維新思想深化發展C.西學傳播適應了興辦實業的需求D.崇尚科學成為了社會的主流思潮知情境:本題創設《格致匯編》設有“相互問答”欄目的學習情境,分析推斷“各類問題所占比例”這一學習情境反映的社會現象。明立意:本題以“1876年”“《格致匯編》‘相互問答’欄目各類問題所占比例”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時空觀念、史料實證等核心素養。抓關鍵:“1876年”以及“應用科學、各種技術”所占的比例是解答本題的突破口。理思路:1876年,正是兩次鴉片斗爭之后,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都發生了變更。從題干的信息來看,應用科學、各種技術在“相互問答”中所占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方面,這體現了當時人們最為關切的問題。而科學、技術跟經濟的關系最為親密。想到這里就可以把以思想文化為主體的選項解除掉。因此C項正確。【真題體驗】1.列強對華經濟侵略(2024·全國Ⅱ卷·28)1894—1914年,外國在華企業投資總額有所增加,各行業所占比例如下圖所示。據下圖可知,當時()貿易業運輸業制造業金融業外國在華企業投資總額中各行業所占比例A.運輸業成為列強擴大權益的重要途徑B.中國的對外貿易已由逆差轉向了順差C.國際資本壟斷日益趨于和緩D.民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A[由材料中信息1894—1914年外國在華企業投資總額有所增加以及運輸業所占比例變更可知,運輸業成為列強擴大在華權益的重要途徑,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中國的對外貿易狀況,故B項錯誤;依據所學學問可知,1894—1914年國際資本壟斷日益加劇,不是趨于和緩,故C項錯誤;僅由材料無法看出民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故D項錯誤。]2.洋務運動(2024·全國Ⅲ卷·28)面對外商輪船航運勢力進一步擴展,李鴻章認為:“各口岸輪船生意已被洋商占盡,華商領官船另樹一幟,洋人勢必挾重資以侵奪”,因此“須華商獨立公司,自建行棧,自籌保險”。這表明()A.商戰成為對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激勵民間投資設廠C.求富以自強方針的變更D.洋務派打算創辦民用企業D[依據材料“各口岸輪船生意已被洋商占盡”“洋人勢必挾重資以侵奪”“華商獨立公司”等可知,為了應對外商輪船航運勢力的擴展,洋務派打算創辦民用企業,故D項符合題意;材料不能體現A項,且商戰是早期維新派的主見,解除;B項是中日甲午斗爭后清政府實行的措施,解除;材料中洋務派實施的是求富以自強的方針,沒有發生“變更”,解除C項。]3.晚清中國經濟結構的變更(2024·全國Ⅲ卷·28)19世紀六七十年頭,外國人將自己的名字租借給中國人經辦新式企業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較為盛行。這一做法()A.導致民間設廠高潮局面的出現B.有利于中國新的社會階層發展C.加劇了外國資本對中國的輸入D.扭轉了中國對外貿易入超局面B[“中國人租借外國人名字”可轉換為“在近代中國,外國列強享有肯定特權”,“在通商口岸較為盛行”可轉換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封建勢力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阻礙因素”,外國人將自己的名字租借給中國人經辦企業,有利于愛護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進而有利于新生民族資產階級隊伍的壯大,故選B項。]4.近代社會階層的變更(2024·全國Ⅰ卷·28)川沙縣部分名人簡歷表黃彬國學生,干練有才,上海招商局創辦時,章程皆其手訂朱純祖監生,幼時孤苦伶仃,學習米業,中年創設朱麗記花米行姚光第南邑生員,感于地方貧瘠日甚,就其家設機器軋棉廠上表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毗鄰上海的川沙縣部分名人的簡歷,說明當時國內()A.科舉取士轉向選拔實務人才B.傳統社會結構受到沖擊C.儒家的義利觀念被拋棄D.新式工業在經濟中居于主導B[表格中的“國學生”“監生”“生員”都屬于傳統的讀書人身份,傳統讀書人以參與科舉進入仕途為主要目標,而題干中三人或進入洋務企業,或從事傳統商業,或創辦近代民族企業,體現了傳統的士農工商社會結構受到沖擊,社會階層的流淌性加強,故B項正確;當時儒家思想仍是主流思想,科舉取士仍舊以選拔儒家人才為主,儒家義利觀并未被拋棄,解除A、C兩項;從鴉片斗爭后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小農經濟始終占據主導地位,解除D項。]5.洋務運動的民用企業(2024·全國Ⅰ卷·28)開平煤礦正式投產時,土煤在國內從一個通商口岸裝船到另一個通商口岸卸貨,須繳納出口稅和復進口稅,每噸稅金達1兩以上,比洋煤進口稅多20余倍。李鴻章奏準開平所產之煤出口稅每噸減為1錢。這一舉措()A.增加了洋務派興辦礦業的信念B.加強了對開平煤礦的管理C.擺脫了列強對煤礦業的限制D.保證了煤礦業穩健發展A[依據題干信息可知,原來的土煤“每噸稅金達1兩以上,比洋煤進口稅多20余倍”,李鴻章“奏準開平所產之煤出口稅每噸減為1錢”,這樣減輕了稅收對開平煤礦的壓力,增加了洋務派興辦礦業的信念,故A項正確;題干僅說明白政府降低稅率,并沒有加強對開采煤礦的管理,故B項錯誤;此舉沒有擺脫列強對煤礦業的限制,故C項錯誤;降低稅率在肯定程度上有利于煤礦業的發展,但洋務企業本身存在著很多弊端,不行能實現煤礦業穩健發展,故D項錯誤。]6.中日甲午斗爭后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2024·全國Ⅲ卷·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國創行西法已數十年,皆屬皮毛,空言無補。至今兩年來,忽大為變動,如郵政、銀行、鐵路,直見施行,今日津亦有小輪,風氣之開,人力誠難阻隔也。”產生上述變更的主要緣由是()A.維新變法運動快速興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辦企業C.列強對華資本輸出削減D.政府放寬了興辦實業的限制D[1897年是中日甲午斗爭結束之后,此時清政府為擴大稅源,放寬了對民間設廠、興辦實業的限制,因而出現了材料中的現象,故D項正確;維新變法運動快速興起是在1898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辦企業是在19世紀70年頭,19世紀90年頭趨向衰落,故B項錯誤;19世紀末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應當是增多而不是削減,故C項錯誤。]1.(2024·南充三模)下面是19世紀中后期中國茶葉產銷統計表,表中數據的變更主要反映了()年頭植茶面積(萬畝)產量(萬擔)內銷(萬擔)外銷(萬擔)1837521260.520060.51861625312.5202.51101871819409.5202.52071886934.9567.46205362.46A.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大量傾銷商品B.中國對外貿易中始終居于主導地位C.中國市場由被動開放轉為主動開放D.中國已逐步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D[依據材料“19世紀中后期中國茶葉產銷統計表”可知,1837-1886年中國植茶面積和產量都上升,但內銷變更不大,外銷數量猛增,說明中國銷往海外的茶葉越來越多,即中國已逐步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故選D項;材料說的是中國茶葉,不屬于外國傾銷商品,解除A項;材料說的是中國茶葉的產銷狀況,無法說明中國對外貿易始終占據主導地位,解除B項;近代中國市場開放長期處于被動開放,解除C項。]2.(2024·哈爾濱聯考)1845年到1846年,英國向中國輸出的工業產品,與中國運往英國的茶相比,損失高達35%—40%,有些制造業者已經放棄了對華貿易。中國不須要英國的工業產品,英國卻須要中國的茶并靠它獲利。材料可用來說明中國()A.茶葉逆轉了外貿逆差 B.擁有完全關稅自主權C.經濟形態具有排外性 D.自然經濟尚未受沖擊C[依據材料“英國向中國輸出的工業產品,與中國運往英國的茶相比,損失高達35%—40%”“中國不須要英國的工業產品”可知,在中英對外貿易中英國處于明顯的劣勢,主要是因為中國自然經濟自給自足的特點對英國工業品具有自然的排外性,故選C項;材料只是反映了茶葉在對外貿易中比較受歡迎,并不能反映扭轉了外貿逆差,且此時中國對外貿易還處于貿易順差階段,解除A項;依據所學學問可知,1842年《南京條約》中的協定關稅,使中國失去了關稅自主權,且材料沒有涉及關稅的信息,解除B項;依據所學學問可知,鴉片斗爭后中國自然經濟已經起先解體,材料中中國茶葉的大量出口,農產品商品化加速,也表明自然經濟受到沖擊,解除D項。]3.(2024·益陽模擬)洋務民辦企業籌資活動表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等向所辦企業投入巨資,同時動員家族成員大量購股各官督商辦企業普遍實行“官利”制度,即無論企業盈利與否,每年必需支付給股東肯定的股息,利率一般在7%—10%很多企業規定股銀可以分期交付,也可以幾個人合買一股由表中信息可知,上述做法()A.變更了洋務企業資金短缺的局面B.迫使投資者調整投資觀念C.有利于引導社會資金的流淌方向D.使企業商辦色調大大減弱C[通過材料可以看出,洋務民辦企業通過自身示范入股、愛護入股者利益、股份可以合買等手段刺激社會資金投資主動性,故選C項;材料體現了用不同手段刺激投資者的主動性,不能反映變更了洋務企業資金短缺問題,解除A項;材料的措施在于刺激民間資金投資民辦工業,但是并沒有“迫使”投資者變更觀念,解除B項;表中刺激民間資本更多投資的措施會強化商辦色調,解除D項。]4.(2024·聊城一中模擬)下面為晚清同治年間洋(貨)關稅收入變更趨勢狀況統計圖(單位:兩)。這一變更趨勢()A.反映出中國日益卷入世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