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14/T2495—2022
集中供養肢體殘疾特困人員日常康復訓練要求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集中供養肢體殘疾特困人員日常康復訓練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人員要求、訓練
對象、日常訓練及生活能力訓練。
本文件適用于集中供養肢體殘疾特困人員日常康復訓練。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10001.9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9部分:無障礙設施符號
GB/T37516就業年齡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托養服務規范
GB38600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
GB50763無障礙設計規范
DB14/T1895養老機構康復治療服務規范
DB14/T2148養老機構康復設備配置要求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集中供養特困人員
指國家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
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人員。
3.2
肢體殘疾
指人的肢體殘缺、畸形、麻痹所致人體運動功能障礙。
4基本要求
4.1應取得開展集中供養服務的資質。
4.2應具備必要的肢體殘疾康復條件,其場所應符合GB/T37516的要求。
4.3無障礙設計應符合GB/T10001.9和GB50763的要求。
4.4應選擇符合患者病情、康復治療目的和護理需求的訓練方式。
4.5安全管理與服務應滿足GB38600的要求。
4.6應配備康復訓練的設施設備,并符合DB14/T2148的要求。
4.7應配備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生活護理員等專業技術人員。
1
DB14/T2495—2022
4.8宜招募社會工作者、志愿者與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團隊,提供肢體康復日常訓練。
5人員要求
5.1康復醫師應滿足下列要求:
a)具有國家康復執業醫師資格證書;
b)具有肢體康復治療相關工作經驗;
c)能指導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生活護理員、社會工作者開展日常訓練。
5.2康復治療師應滿足下列要求:
a)具有國家康復治療師資格證書;
b)具有肢體康復治療相關工作經驗;
c)應在康復醫師指導下開展日常訓練工作。
5.3康復護士應滿足下列要求:
a)具有國家康復執業護士資格證書,遵守國家有關執業注冊與從業行為規范的規定;
b)具有肢體康復相關工作經驗;
c)應在康復醫師指導下開展日常訓練。
5.4生活護理員應具備以下要求:
a)具有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
b)具有肢體康復相關工作經驗;
c)在康復醫師指導下、職責許可范圍內開展日常訓練。
5.5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宜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特定的技巧,遵循專業倫理規范。
6訓練對象
訓練對象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情況:
a)無法自發翻身或翻身困難的偏癱患者;
b)偏癱肢體但具有活動能力的患者;
c)偏癱、出現上肢屈肌痙攣、下肢伸肌痙攣的患者;
d)上肢偏癱活動能力差的患者;
e)偏癱,自己不能活動肢體或由于肌肉痙攣而限制肢體活動的患者;
f)坐立困難的偏癱患者;
g)偏癱側上肢僵硬、活動能力差的患者;
h)獨立轉移困難的偏癱患者;
i)偏癱側下肢站立、行走困難或姿勢異常的患者;
j)全癱患者。
7日常訓練
7.1臥床期訓練
7.1.1臥姿訓練
采取患側臥位、健側臥位、仰臥位等方式訓練肌張力。發病初期每日2次;中后期每日1次,促進運
動功能恢復。
2
DB14/T2495—2022
7.1.2翻身訓練
幫助患者每日向患側翻身和向健側翻身,訓練軀干旋轉。每周2次,提升床上生活自理能力,緩解
痙攣,改善患側肢體的運動功能。
7.1.3伸髖運動
幫助患者仰臥、屈膝、抬臀、伸髖,訓練下肢正常運動能力、腰部控制能力、床上生活自理能力,
每周2次,緩解軀干及下肢的痙攣。
7.1.4抱膝運動
采取仰臥方式,雙腿屈曲,抱住雙膝,固定患手。每周2次,緩解下肢和軀干的伸肌痙攣,促進骨
盆運動,緩解上肢的屈肌痙攣。
7.1.5雙手叉握活動
引導患者兩手叉握、抬起上肢、舉至頭頂上方,訓練偏癱上肢感覺和知覺或引導患者自主訓練。每
周1次,臥位、站立位均可,防止肩胛骨后縮,減輕上肢屈肌痙攣,保護患側的肩和手。
7.1.6活動四肢關節
關節訓練應符合DB/T1895的要求。幫助或引導患者用健側肢體帶動患側肢體活動四肢關節。每周2
次,促進偏癱側肢體恢復,防止肢體僵硬。
7.1.7肌肉訓練
肌肉訓練應符合DB/T1895的要求。
7.2坐起與坐穩訓練
協助患者從前面、后面、側面或在對角線的方向上坐立,達到或接近失衡點后由其自行返回平衡位
置。每周2次,幫助患者坐起、坐穩。
7.3上肢偏癱訓練
幫助患者采取上肢負重訓練、推滾筒訓練、砂紙磨板訓練、移動木柱訓練、翻撲克牌訓練。每周1
次,訓練患側上肢,擴大關節活動范圍。
7.4轉移訓練
應符合DB14/T1895的要求。實現床、輪椅、座椅及坐便器等之間的轉移,保持體位正確和安全,
每周2次,以擴大活動范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7.5站立與行走訓練
應在安全、無障礙的環境下設計、引導走步態;輔助行走時,由康復治療師選擇適當的移動輔具。
每周2次,增加下肢肌力,改善平衡能力,糾正異常步態。
8生活能力訓練
3
DB14/T2495—2022
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包含但不限于穿衣訓練、洗漱訓練、進食訓練、大小便訓練。訓練要求應符合
DB14/T1895。
4
DB14/T2495—2022
參考文獻
[1]《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令第649號)
[2]《中國實用殘疾人評定標準》
[3]GB/T26341殘疾人殘疾分類和分級
5
ICS03.080
CCSA20
14
山西省地方標準
DB14/T2495—2022
集中供養肢體殘疾特困人員
日常康復訓練要求
2022-08-09發布2022-11-08實施
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14/T2495—2022
集中供養肢體殘疾特困人員日常康復訓練要求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集中供養肢體殘疾特困人員日常康復訓練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人員要求、訓練
對象、日常訓練及生活能力訓練。
本文件適用于集中供養肢體殘疾特困人員日常康復訓練。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10001.9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9部分:無障礙設施符號
GB/T37516就業年齡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托養服務規范
GB38600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
GB50763無障礙設計規范
DB14/T1895養老機構康復治療服務規范
DB14/T2148養老機構康復設備配置要求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集中供養特困人員
指國家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
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人員。
3.2
肢體殘疾
指人的肢體殘缺、畸形、麻痹所致人體運動功能障礙。
4基本要求
4.1應取得開展集中供養服務的資質。
4.2應具備必要的肢體殘疾康復條件,其場所應符合GB/T37516的要求。
4.3無障礙設計應符合GB/T10001.9和GB50763的要求。
4.4應選擇符合患者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應用能力農業植保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農作物種子繁育的典型案例試題及答案
- 拓普高校咨訊傳媒創業計劃
- 2024年足球裁判員臨場應變能力的試題與答案
- 體育經紀人考試的復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員心理應急技能試題
- 探索2024年游泳救生員資格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高清版)DB50∕T 807-2017 渝小吃 雞絲涼面烹飪技術規范
- 農業植保員日常工作的專業化發展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風險管理的策略與實施試題及答案
- 室內線路的安裝-課件
- 兒科學:21-三體綜合征課件
- 水運工程重大事故隱患清單
- 安徽省阜陽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統測歷史試題
- 人工智能語言與倫理學習通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銅陵恒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鋁錠和5萬噸鋁棒項目(重新報批)》
- 焊接工序首件檢驗記錄表
- 南昌大學論文格式樣板
- “四會”教學基本概述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測試題帶答案(20套)
- 05G359-3 懸掛運輸設備軌道(適用于一般混凝土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