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練習卷_第1頁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練習卷_第2頁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練習卷_第3頁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練習卷_第4頁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練習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微小世界練習卷

一'選擇題(共22題;共44分)

1.(2分)龍龍想要制作一個簡易顯微鏡,他應該采用()。

A.兩個凹透鏡

B.一個凹透鏡一個凸透鏡

C.兩個凸透鏡

2.(2分)以下是昆蟲的是()

A.蟲牙蟲B.蝸牛C.蜘蛛

3.(2分)下列關于晶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晶體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

B.食鹽晶體的形狀是正方體

C.晶體都是無色透明的

我們可以將兩個放大鏡組合成放大倍數更大的簡易顯微鏡來幫助觀察微小的物體,如圖所示?;卮鹣旅?/p>

小題。

4.(2分)上下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看到的圖像()。

A.放大倍數改變,清晰度不變

B.放大倍數不變,清晰度改變

C.放大倍數和清晰度都改變

5.(2分)制作完成的簡易顯微鏡中,位于上方的放大鏡相當于光學顯微鏡中的()。

A.目鏡B.物鏡C.反光鏡

6.(2分)當我們分別用肉眼、放大鏡、自制的簡易顯微鏡觀察蠣蟲時,看到了如下三種圖像,其中視野

范圍最小的是()。

A.肉眼觀察

B.放大鏡觀察

C.自制顯微鏡觀察

7.(2分)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切片并進行觀察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隨意移動顯微鏡觀察

B.撕取的洋蔥表皮要大且厚

C.制作臨時裝片時,要先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8.(2分)太陽的能量是通過()傳遞給植物

A.曬太陽B.光合作用C.太陽能電池

9.(2分)霍亂、傷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引起的。

A.晶體B.微生物C.細胞

10.(2分)下列生物中,不屬于單細胞生物的是()。

A.變形蟲B.傷寒桿菌

C.草履蟲D.蚊子幼蟲

11.(2分)小科用了三個不同的放大鏡在同一距離觀察報紙上的字(如下圖),其中鏡片凸度最大的是

()

12.(2分)放大鏡的鏡片又叫()

A.平面鏡B.凹透鏡C.凸透鏡

13.(2分)放大鏡和顯微鏡都能將物體的()放大,使我們能看到物體的更多細節。

A.大小B.圖像C.體積

14.(2分)下列物質都屬于晶體的是()

A.白糖和玻璃B.堿面和塑料C.味精和維生素C

15.(2分)下列儀器中,()適合觀察細菌。

A.顯微鏡B.放大鏡C.望遠鏡

16.(2分)大量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組成的。

A.組織器官B.細胞C.蛋白質

17.(2分)用蠟燭火焰加熱白糖一段時間,會發現白糖會()。

A.只會熔化成液態的物質

B.先變成水,后變成水蒸氣

C.先熔化成液態的糖,后變成黑色的物質

D.只發生劇烈燃燒

18.(2分)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

A.器官B.組織C.細胞

19.(2分)下圖是制作洋蔥表皮切片標本的過程,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J一/一,

①②③④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

20.(2分)關于應對地質災害的表述,正確的是()O

A.地震來臨時,可躲在堅固的家具旁

B.地震時來不及下樓,可以選擇跳樓

C.地震時可以乘坐電梯

21.(2分)“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的培育,運用較多的儀器是()

A.顯微鏡和放大鏡B.潛望鏡C.射電望遠鏡

22.(2分)顯微鏡下觀察物體的標本必須切成()。

A.薄片B.方塊

C.薄而透明的切片D.以上都可以

二、作圖題(共2題;共9分)

23.(4分)把下列動物和對應類別用線連接起來。

螞蟻哺乳類

熊貓昆蟲類

泥鰥:鳥類

小雞魚類

24.(5分)請將顯微鏡結構與對應的名稱用線連起來。

調節旋鈕

目鏡

反光鎮

載物臺

三'實驗探究題(共3題;共31分)

25.(6分)如果下面蠟燭的像能夠成在紙屏上,可能會形成什么樣的像?請你在紙屏上畫出觀察到的蠟燭

火焰的像。

26.(10分)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植物標本裝片。

圖1圖2

*1

JVattWMA

"內T善.,?.合■體

?????見t?修

(1)(3分)光學顯微鏡有和(填圖上的編號)多組鏡片,每組鏡片相當于一個.

透鏡。

(2)(3分)和單個放大鏡相比,光學顯微鏡可以把物體圖像放得更大是因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2分)如果實驗環境光線較弱,在對光環節看到的視野較暗,可行的解決方法是一(多選題)

A.轉換速光器上的較大光圈對準通光孔

B.使用凹面反光鏡進行反光

C.用亮度合適的手電筒作為補充光源

(4)(2分)某個植物標本裝片的名稱標簽缺失,結合顯微鏡下所看到的此標本圖像(圖2)和表1提供

的參考資料,你判斷此標本為

27.(15分)饅頭為漢族傳統面食,據傳饅頭為諸葛亮發明?!度龂萘x》中記載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

南蠻之后,過江受戰死冤魂之阻。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想來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

保佑生靈,諸葛亮不忍用人頭祭祀,而發明饅頭為替代品。后來,民間習此風俗。其“饅”通“蠻”,“饅頭”

即意為“蠻頭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口味不同,作法各異,由此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饅頭,叫法

也不盡相同。奇、妙、探、究科學興趣小組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實踐能力,他們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在實

驗室進行了發面的秘密實驗探究。他們進行了對比實驗。

組別面粉酵母粉水現象

A100克5克28℃30℃溫水面團發“胖”了

B100克不加28℃30℃溫水沒發“胖”

C100克5克15℃冷水“胖”了一點

星期五做完實驗后由于著急回家,有些面團沒有收拾干凈,等到周一來時,他們發現沒有收拾干凈的

面團發霉了,于是他們又對發霉的面團產生了興趣,他們想了解“食物在什么條件下容易發霉”,于是他

們根據所學設計實驗進行了如下操作。

組別方法與步驟實驗結果

1將潮濕的饅頭片置于保鮮袋中,扎緊袋口,放在冰箱里饅頭片小面積發霉

2將烤干的饅頭片置于保鮮袋中,扎緊袋口,放在溫暖環境里饅頭片小面積發霉

3將烤干的饅頭片置于保鮮袋中,扎緊袋口,放在冰箱里饅頭片不發霉

4將潮濕的饅頭片置于保鮮袋中,扎緊袋口,放在溫暖環境饅頭片全部發霉

根據奇妙探究小組的實驗完成以下題目

(1)(3分)A、B兩組的變量是,對比A、B兩組實驗,發現,面團發“胖”

是因為酵母粉中的酵母菌利用面粉中的葡萄糖代謝生成了和。

(2)(2分)周末媽媽在家蒸饅頭時發面最好用下列哪種水發面效果最好()

A.28℃30℃溫水B.15℃冷水

(3)(2分)酵母菌在古代除了用來發面以外,還用來。

(4)(2分)使饅頭片發霉的真菌是霉菌,其中我們能看到的霉斑是霉菌中的,我們看

不見的,深入饅頭片內部吸收養料的是。

(5)(2分)比較第1、3組的實驗結果,研究的是()對食物發霉的影響;比較第2、3組

的實驗結果,研究的是()對食物發霉的影響。

A.二氧化碳含量B.溫度C.水分

(6)(2分)由此現象我們得出實驗結論:饅頭在、的條件下容易發霉。

(7)(2分)寫出兩種保存食品的方法。

四'綜合題(共1題;共16分)

28.(16分)(一)小科爸爸是成功的企業家,他回鄉承包了一片地,帶領鄉親們一起發家致富。

(1)(2分)為了解決灌溉問題,鄉親們準備集資在山上修建一個水庫。水庫所在區域降水豐富,雨

季時水流量很大。為了讓水庫大壩能更好地抵御水流的壓力,壩體選擇()方案最科學。

水流方向口水流方向C.水流研D.造價最低的

*.*

(2)(2分)鄉親們砍掉了山上所有的樹,種了經濟效益更高的葡萄。你(同意、不同意)鄉

親們的做法,你的理由是o

(3)(2分)許多葡萄樹的葉子出現了發霉現象,鄉親們心急如焚,帶著病葉找到了農科院的專家。

為了找到病因,專家準備用顯微鏡作進一步的觀察,專家會()觀察。

A.直接把病葉放上去B.把病葉做成玻片標本

(4)(2分)如圖,要使視野內看到的圖像從①變為②,應將標本向(左、右)邊移動。

①②

(5)(2分)農科院的專家判定葡萄得了“葉霉病”,需要用“波爾多液”殺菌?!安柖嘁骸笔怯昧蛩徙~、

生石灰按一定比例加水配制而成的,它能使病菌細胞中的蛋白質凝固,還能破壞病菌細胞中的某種酶,

從而使病菌中毒死亡。可見,“波爾多液”殺滅病菌是()。

A.物理變化B.化學變化

(6)(2分)硫酸銅溶液的顏色是()。

A.白色B.無色C.藍色D.綠色

(7)(2分)“波爾多液”配成后,要把鐵釘放入藥液中浸泡1到2分鐘。取出鐵釘觀察,如果鐵釘上

有紅色物質附著,說明還有一部分硫酸銅沒有與熟石灰反應,需要在藥液中再加一些石灰水。小科不能

確定,鐵釘上附著的紅色物質是不是鐵銹。為了證明鐵釘上的紅色物質不是鐵銹,()是最有說服力

的證據。

A.顏色是紅色B.表面很粗糙

C.干燥后能導電D.藥液中有沉淀物

(8)(2分)鄉親們的葡萄豐收了。葡萄在()時,產生了新物質。

A.剝皮B.曬干C.釀酒D.榨汁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C

【解析】【分析】凸透鏡具有放大的功能,最簡單的顯微鏡由兩個凸透鏡組成。

2.【答案】A

【解析】【分析】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體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護和支持的作用,

昆蟲的胸部生有三對足。場蟲的身體符合昆蟲的特征。

3.【答案】C

【解析】【分析】A、食鹽、白糖、堿面、味精的顆粒都是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

質叫做晶體。所以晶體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A的說法正確。

B、食鹽晶體的形狀是正方體。B的說法正確。

C、無色透明不是晶體的特點,不是所有的晶體都是無色透明的,如硫酸銅晶體為藍色。C的說法錯誤。

故選:Co

【答案】4.C

5.A

6.C

【解析】【分析】簡易顯微鏡的制作步驟是:準備兩個放大鏡、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找到物體最

清晰的圖像、將調整好距離的兩個放大鏡固定。

4.觀察工具通常放大倍數越大,圖像越大,視野越小。所以上下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看到的圖

像放大倍數和清晰度都改變

5.顯微鏡由目鏡、鏡筒、準焦螺旋、物鏡、轉換器、載物臺、反光鏡等組成,顯微鏡具有放大作用。制

作完成的簡易顯微鏡中,位于上方的放大鏡相當于光學顯微鏡中的目鏡,下邊的顯微鏡相當于物鏡。

6.觀察工具通常放大倍數越大,圖像越大,視野越小。對比肉眼、放大鏡和顯微鏡的觀察視野,按視野

由小到大排列是顯微鏡、放大鏡、肉眼。所以視野范圍最小的是自制顯微鏡觀察。

7.【答案】C

【解析】【分析】

A、顯微鏡使用前要完成對光操作,調整后反光鏡后就不能隨意移動顯微鏡了。故A錯誤;

B、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必須做成玻片標本,要求撕取的洋蔥表皮薄而透明,這樣能夠進行觀察。大且厚

的標本是無法觀察的,故B錯誤;

C、制作臨時裝片時,要先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取的洋蔥表皮放入清水中。故C正確。

8.【答案】B

【解析】【分析】能量是生態系統的動力,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綠色植物能夠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

用,利用光能、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機物,釋放氧氣,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

機物(淀粉)中。故B選項正確。

9.【答案】B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個體

微小,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魜y,俗稱二號病,是法定甲類傳染病,病原體是霍亂弧菌,傷寒是由傷

寒桿菌傳染的?;魜y、肺結核、傷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故答案為:Bo

10.【答案】D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大多數生物體都是由多細胞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們只有一個細胞,稱

為單細胞生物。比如草履蟲、眼蟲、喇叭蟲、變形蟲、太陽蟲、傷寒桿菌等,就是一個細胞。蚊子幼蟲

不是單細胞生物。故選D。

11.【答案】C

【解析】【分析】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與鏡片中央凸度有關,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體圖像的倍數就越

大。放大鏡③的放大倍數最大,所以鏡片凸度最大。

12.【答案】C

【解析】【分析】放大鏡的鏡片又叫凸透鏡,鏡片透明、中間厚、邊緣薄,能夠放大物體圖像,能夠看到

肉眼看不見的細節,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有廣泛應用。

13.【答案】B

【解析】【解答】放大鏡和顯微鏡都能將物體的圖像放大,使我們能看到物體更多的細節。

故答案為:Bo

【分析】顯微鏡的發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微觀世界,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

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

14.【答案】C

【解析】【解答】A.白糖屬于晶體,但是玻璃是混合物,不屬于晶體,不符合題意;

B.堿面屬于晶體,但是塑料不是晶體,不符合題意;

C.味精和維生素C都是晶體,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o

【分析】晶體是指由結構基元在空間呈不隨時間變化的規則的三維周期排列而形成的純凈物。

15.【答案】A

【解析】【解答】細菌個體很小,需要用顯微鏡來觀察。

【分析】本題考查顯微鏡的應用。

16.【答案】B

【解析】【解答】細胞是構成生命體的基本單位。B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細胞所組成,但病毒生

命活動也必須在細胞中才能體現。

17.【答案】C

【解析】【分析】根據對加熱白糖變化的認識,用蠟燭火焰加熱白糖會先變成液態的糖然后變成黑色的物

質。

18.【答案】C

【解析】【分析】生物都由細胞構成的。從最小的變形蟲和細菌到最大的鯨和紅杉都是由細胞組成的。最

簡單的低等生物單細胞生物僅由一個細胞組成,復雜的高等生物一般由數以萬億計的細胞組成。細胞是

生物體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19.【答案】B

【解析】【分析】根據對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制作其他植物器官裝片的方法也大致相同,

都要經過擦、滴(清水)、?。ū《该鞯牟牧希?、展、蓋、染吸的過程。根據制作洋蔥表皮細胞標本的認

識,①把洋蔥鱗莖切成兩半,④掰下其中一塊,并用小刀在內表皮上劃“#"字,②用鑲子撕取這個字中

間表皮,③并把它平展放置在干凈載玻片中的水滴中央。①④②③符合題意。

20.【答案】A

【解析】【分析】地震來臨時,不能乘坐電梯,也不能跳樓,跳樓有可能會造成傷害。所以此題選擇A選

項。

21.【答案】A

【解析】【分析】“雜交水稻”是通過不同的基因型的個體之間的交配而取得某些雙親基因重新組合的個體

的方法從而培育出高產而優質的水稻新品種,在這個過程中用的較多的儀器的顯微鏡和放大鏡。

22.【答案】C

【解析】【分析】顯微鏡成像是利用光學原理,必須使可見光線穿過被觀察的物體,如果不透光就不能

成像,因此生物標本要制作成標本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

螞蟻___一一嘀乳類

熊藕—一一i一:-昆蟲美

23.【答案】

泥系--鳥寺

小用—一—一一一一負美

【解析】【解答】螞蟻有一對觸角,兩對翅,三對足,屬于昆蟲。熊貓用乳汁喂養小動物,屬于哺乳類。

泥鰥;用鯉呼吸,生活在水里,屬于魚。小雞有羽毛,屬于鳥類。

【分析】哺乳動物的特點;直接接生小動物,用乳汁喂養小動物。例如人、牛、狗、豬、鯨魚、蝙蝠、

海豚等。鳥類的特征是身體上長羽毛。例如鴿子、麻雀、大雁、老鷹、燕子。魚類終生在水里生活,用

鰥呼吸。例如鯉魚、黃魚、泥鰥:、帶魚、金魚。爬行類的特征是肚皮貼地爬行,例如揚子鱷、烏龜、

蛇、壁虎。無脊椎動物有昆蟲類,特征是身體上有三對足螞蟻、例如蝗蟲、蜜蜂、蚊子、蟬。

24.【答案】

【解析】【分析】顯微鏡從上到下的結構名稱為目鏡、調節旋鈕、物鏡、載物臺、反光鏡。

25?【答案】第一種:成倒立的,放大的實像。

第二種:成倒立的,縮小的實像。

【解析】【解答】第一種成倒立的,放大的實像;

第二種是成倒立的,縮小的實像。

【分析】凸透鏡是一種中間厚兩邊薄的鏡子,是可以放大物體的。

26.【答案】(1)①;④;凸

(2)多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明顯提高放大倍數;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

積。

(3)A

(4)蠶豆葉下表皮

【解析】【分析】(1)顯微鏡由兩組鏡片組成,上圖中的①目鏡和④物鏡,每組鏡片相當于一個凸透

鏡。物鏡的焦距很短,目鏡的焦距較長。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的放大倍數與目鏡的放大倍數

的乘積。

(2)凸透鏡是一種常見的透鏡,中間厚、邊緣薄,至少有一個表面制成球面,亦可兩面都制成球面,起

到放大的作用。用兩個凸透鏡恰當的組合在一起觀察物體,一個凸透鏡把另一個凸透鏡成的像進一步放

大,看到的物體就更大了。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3)用顯微鏡觀察物體時,若光源不足或者顯微鏡的光線較暗,可以用亮度合適的手電筒作為補充光

源。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光線弱時,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

如果在光線條件較差實驗室里使用顯微鏡,應該使視野變亮,應該轉動遮光器,調至大光圈,同時配合

使用反光鏡的凹面鏡。

(4)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結合顯微鏡下所觀察到的標本圖形,形態呈扁平狀,有月牙

形的保衛細胞和氣孔。對照參考資料,判斷此標本為蠶豆葉下表皮。

27.【答案】(1)酵母粉(酵母菌);酒精;二氧化碳(CO2)

(2)A

(3)釀酒

(4)氣生菌絲;營養菌絲

(5)C;B

(6)溫暖;潮濕

(7)低溫保存;防干燥劑;真空包裝;太陽暴曬;高溫消毒(寫兩種即可)

【解析】【分析】做饅頭或面包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無氧時,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

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謾頭或面包暄軟多孔。

(1)A、B兩組的變量是,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