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與民政服務作業指導書_第1頁
社會保障與民政服務作業指導書_第2頁
社會保障與民政服務作業指導書_第3頁
社會保障與民政服務作業指導書_第4頁
社會保障與民政服務作業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保障與民政服務作業指導書TOC\o"1-2"\h\u30665第1章社會保障概述 4175871.1社會保障的定義與功能 4325351.2社會保障制度的類型與構成 4198251.3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演變與發展 51793第2章民政服務概述 5217322.1民政服務的內涵與外延 55662.2民政服務的發展歷程 5248962.3民政服務的基本任務與作用 519278第3章社會保險體系 67853.1養老保險 660673.1.1保險覆蓋范圍 633193.1.2保險費繳納 679043.1.3保險待遇 6129183.2醫療保險 61143.2.1保險覆蓋范圍 636423.2.2保險費繳納 720123.2.3保險待遇 7213693.3失業保險 789043.3.1保險覆蓋范圍 7192863.3.2保險費繳納 7182793.3.3保險待遇 716553.4工傷保險與生育保險 7128513.4.1工傷保險 7113043.4.2生育保險 7243193.4.3保險待遇 723491第4章社會救助制度 7325844.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312914.1.1保障對象 8184.1.2保障標準 8217404.1.3保障方式 810044.2特殊群體救助 831204.2.1保障對象 866014.2.2保障內容 828794.2.3保障方式 8327114.3災害救助與臨時救助 8164834.3.1災害救助 8310134.3.1.1救助對象 880774.3.1.2救助內容 8145824.3.1.3救助方式 927634.3.2臨時救助 9121104.3.2.1救助對象 9223194.3.2.2救助內容 9135684.3.2.3救助方式 96690第5章民政服務項目 9128405.1婚姻登記服務 926305.1.1服務內容 9322685.1.2服務流程 9225985.1.3服務對象 9274305.2殯葬管理服務 9182475.2.1服務內容 9185135.2.2服務流程 10189125.2.3服務對象 10103395.3殘疾人福利服務 10204085.3.1服務內容 1030215.3.2服務流程 1044195.3.3服務對象 1091995.4孤兒與困境兒童保障服務 10210445.4.1服務內容 10261705.4.2服務流程 1062955.4.3服務對象 115478第6章老年人福利與服務 1114616.1老年人福利政策 11228466.1.1政策概述 11100386.1.2政策內容 114566.2老年人照料服務 1125796.2.1服務內容 11145626.2.2服務形式 11261986.3老年人健康管理 11157486.3.1健康教育 11127436.3.2健康評估 11241336.3.3慢性病管理 1263776.4老年人社會參與 12217186.4.1社區活動 1263896.4.2志愿者服務 12293306.4.3繼續教育 1227536.4.4社會保障參與 1220051第7章社會福利事業 12116907.1兒童福利事業 12261597.1.1兒童福利事業發展概述 12314807.1.2兒童福利政策與法規 12316837.1.3兒童福利服務體系 1234267.1.4兒童福利項目及其實施 12266797.2殘疾人福利事業 1214237.2.1殘疾人福利事業發展概述 12197587.2.2殘疾人福利政策與法規 13235017.2.3殘疾人福利服務體系 13292277.2.4殘疾人福利項目及其實施 13205657.3婦女福利事業 13230987.3.1婦女福利事業發展概述 13304187.3.2婦女福利政策與法規 13153327.3.3婦女福利服務體系 13325227.3.4婦女福利項目及其實施 1355567.4公益慈善事業 13112217.4.1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概述 13112127.4.2公益慈善政策與法規 13129977.4.3公益慈善組織及活動 14244287.4.4公益慈善項目及其實施 1421045第8章社會保障基金管理 1459668.1社會保障基金籌集與管理 1462918.1.1基金籌集 14266948.1.2基金管理 14284418.2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 14265078.2.1投資原則 14192978.2.2投資范圍與限制 1573108.3社會保障基金風險控制與監管 15180298.3.1風險控制 15302878.3.2監管 153356第9章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1521889.1社會保障法律體系 15320399.1.1法律體系概述 15141479.1.2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的構成 1669349.2社會保障法律的主要內容 16274809.2.1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16124959.2.2社會救助法律制度 163569.2.3社會福利法律制度 1686209.2.4慈善法律制度 16276329.3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實施與監管 16103029.3.1實施機制 1632519.3.2監管機制 1649029.3.3法律責任 179352第10章社會保障與民政服務發展趨勢 1742210.1國際社會保障發展趨勢 173076610.1.1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 172607810.1.2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 173075310.1.3社會救助與福利制度的完善 1746610.2我國社會保障與民政服務改革與創新 172764810.2.1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 183216510.2.2民政服務的創新 182620510.2.3社會保障與民政服務的數字化轉型 182679910.3社會保障與民政服務的未來發展展望 181125310.3.1推進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性 181750610.3.2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182088210.3.3加強民政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 182842810.3.4深化社會保障與民政服務的數字化轉型 18第1章社會保障概述1.1社會保障的定義與功能社會保障,是指國家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通過立法手段建立的,以社會保障基金為支撐,通過提供各種社會保險、救助和福利服務,對遭遇特定風險的社會成員給予經濟補償和幫助的一種制度安排。社會保障具有以下功能:(1)保障功能:保證社會成員在失業、疾病、傷殘、養老等情況下基本生活的穩定。(2)調節功能:通過社會保障政策調節社會收入分配,緩解貧富差距。(3)穩定功能: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4)促進功能:通過提供培訓、就業等服務,促進社會成員的自身發展。1.2社會保障制度的類型與構成社會保障制度根據保障對象、保障范圍和保障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社會保險制度: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2)社會救助制度: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等。(3)社會福利制度:主要包括老年人福利、殘疾人福利、兒童福利、住房保障等。社會保障制度的構成主要包括:(1)社會保障基金:包括社會保險基金、社會救助基金、社會福利基金等。(2)社會保障政策:包括各項社會保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等。(3)社會保障管理機構:負責社會保障制度的組織實施、監督和管理。(4)社會保障服務提供機構:包括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社會救助機構、福利機構等。1.3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演變與發展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新中國成立初期:以勞動保險為主,保障范圍有限,保障水平較低。(2)計劃經濟時期:逐步建立起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但主要面向國有企業職工。(3)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深入,擴大了保障范圍,提高了保障水平,實現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全民覆蓋。(4)近年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加大了對弱勢群體的救助力度,推動社會保障事業向更加公平、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在制度設計、政策制定、基金管理、服務提供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為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第2章民政服務概述2.1民政服務的內涵與外延民政服務,簡而言之,是指為了滿足社會成員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合法權益,提供的社會公共服務。其內涵主要包括對弱勢群體的救助、社區服務、社會組織管理、婚姻登記、殯葬管理等。而民政服務的外延則涵蓋了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特殊群體保障、基層政權建設、社會事務管理等多個方面。2.2民政服務的發展歷程民政服務的發展歷程可追溯至我國古代的慈善事業和民間救助活動。但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概念和體系,民政服務始于20世紀初。經過新中國成立后幾十年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民政服務在制度、范圍、內容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善的民政服務體系,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服務。2.3民政服務的基本任務與作用民政服務的基本任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提供社會救助。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緩解其生活壓力,維護社會穩定。(2)推進社會福利事業。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3)管理社會組織。加強社會組織建設,引導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發揮其在社會事務中的積極作用。(4)做好基層政權建設。加強基層政權組織建設,提高基層治理水平。(5)提供專業社會服務。包括婚姻登記、殯葬管理、地名管理等,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需求。民政服務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保障民生。通過提供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專業服務,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提高其生活質量。(2)促進社會和諧。通過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社會組織管理等工作,促進社會穩定和諧。(3)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通過發揮民政服務的功能,緩解社會不平等現象,促進社會公平正義。(4)推動社會進步。不斷發展完善民政服務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第3章社會保險體系3.1養老保險3.1.1保險覆蓋范圍養老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覆蓋城鎮職工及城鄉居民。本節主要闡述養老保險的政策、覆蓋對象及繳費比例等內容。3.1.2保險費繳納養老保險費由參保人及其所在單位共同繳納。繳費比例由國家規定,并根據經濟發展、職工收入水平和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狀況適時調整。3.1.3保險待遇養老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計算方法和支付方式等均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執行。3.2醫療保險3.2.1保險覆蓋范圍醫療保險旨在保障參保人員基本醫療需求,覆蓋范圍包括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3.2.2保險費繳納醫療保險費由參保人及其所在單位共同繳納。繳費比例由國家規定,并根據醫療費用支出、職工收入水平等因素進行調整。3.2.3保險待遇醫療保險待遇包括基本醫療、門診大病、慢性病等醫療費用報銷。待遇標準、報銷范圍和支付方式等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執行。3.3失業保險3.3.1保險覆蓋范圍失業保險主要覆蓋城鎮企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旨在為失業人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3.3.2保險費繳納失業保險費由參保單位及其職工共同繳納。繳費比例由國家規定,并根據失業率、職工收入水平等因素進行調整。3.3.3保險待遇失業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失業金、醫療補助金和生育補助金等。待遇領取條件、計算方法和支付方式等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執行。3.4工傷保險與生育保險3.4.1工傷保險工傷保險覆蓋范圍包括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的職工。保險費由參保單位繳納,費率根據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和工傷發生率等因素確定。3.4.2生育保險生育保險覆蓋范圍與工傷保險相同,旨在保障女職工生育期間的基本生活和醫療需求。保險費由參保單位繳納,費率由國家規定。3.4.3保險待遇工傷保險待遇包括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醫療、工傷康復、傷殘津貼和工亡補助等。生育保險待遇主要包括生育醫療費用報銷和生育津貼。待遇標準、報銷范圍和支付方式等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執行。第4章社會救助制度4.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1.1保障對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針對我國城鄉低收入家庭,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具體對象包括:無勞動能力或生活來源的居民;失業且無其他收入來源的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4.1.2保障標準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各地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等因素制定,并適時調整。保障標準分為城市和農村兩個類別,分別保障城市和農村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4.1.3保障方式最低生活保障采用現金救助的方式,按照家庭人均收入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發放救助金。4.2特殊群體救助4.2.1保障對象特殊群體救助主要針對老年人、殘疾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4.2.2保障內容特殊群體救助內容包括:基本生活保障、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4.2.3保障方式特殊群體救助采用現金救助、實物救助和服務救助等多種方式,根據不同群體和需求,提供相應的救助。4.3災害救助與臨時救助4.3.1災害救助災害救助針對自然災害、災難等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困難,為受災群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4.3.1.1救助對象災害救助的對象為受災地區居民,包括受災家庭、受災個體等。4.3.1.2救助內容災害救助內容包括:緊急生活救助、醫療救助、住房恢復重建、教育救助等。4.3.1.3救助方式災害救助采用現金救助、實物救助、服務救助等方式,保證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4.3.2臨時救助臨時救助針對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的家庭和個人,提供短期救助。4.3.2.1救助對象臨時救助的對象包括:突發重大疾病、意外、家庭突發變故等導致生活困難的家庭和個人。4.3.2.2救助內容臨時救助內容包括:醫療救助、生活救助、教育救助等。4.3.2.3救助方式臨時救助采用現金救助、實物救助、服務救助等方式,根據救助對象的實際需求提供相應的救助。第5章民政服務項目5.1婚姻登記服務5.1.1服務內容婚姻登記服務是指我國民政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為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結婚登記、離婚登記、補發婚姻證件等服務。5.1.2服務流程(1)申請人提交申請材料;(2)婚姻登記機關審核材料;(3)符合條件的申請人進行婚姻登記;(4)頒發婚姻證書。5.1.3服務對象年滿18周歲的男女雙方,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且符合結婚、離婚條件的我國公民。5.2殯葬管理服務5.2.1服務內容殯葬管理服務是指民政部門對殯葬活動進行規范、管理和監督,提供遺體接運、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服務。5.2.2服務流程(1)遺體接運;(2)遺體存放;(3)遺體火化;(4)骨灰寄存;(5)提供殯葬用品及咨詢服務。5.2.3服務對象我國公民、港澳臺同胞、華僑及外國人。5.3殘疾人福利服務5.3.1服務內容殘疾人福利服務包括康復服務、教育服務、就業服務、文化體育服務、權益保障等服務。5.3.2服務流程(1)開展殘疾人基本狀況調查;(2)制定殘疾人福利政策;(3)實施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文化體育等活動;(4)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5.3.3服務對象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我國公民。5.4孤兒與困境兒童保障服務5.4.1服務內容孤兒與困境兒童保障服務主要包括生活救助、教育救助、醫療救助、康復救助、就業援助等服務。5.4.2服務流程(1)開展孤兒與困境兒童排查;(2)制定孤兒與困境兒童保障政策;(3)實施生活、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救助;(4)提供就業指導和援助。5.4.3服務對象失去父母或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因家庭貧困、自身殘疾、父母重病等原因處于困境中的兒童。第6章老年人福利與服務6.1老年人福利政策6.1.1政策概述我國老年人福利政策以“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為目標,通過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提高其生活質量。6.1.2政策內容(1)養老保險: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2)醫療保險:完善老年人醫療保險政策,提高醫療保險待遇。(3)福利補貼: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等。(4)優待政策:為老年人提供公共交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優惠和便利。6.2老年人照料服務6.2.1服務內容(1)日常生活照料:提供飲食、起居、衛生等方面的照料。(2)醫療保健服務:提供定期體檢、健康咨詢、疾病治療等服務。(3)精神慰藉:開展文化、娛樂、心理輔導等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6.2.2服務形式(1)居家養老:為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滿足其在家庭環境中的養老需求。(2)社區養老:依托社區資源,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短期托養等服務。(3)機構養老:提供長期照料、康復護理等專業服務。6.3老年人健康管理6.3.1健康教育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識,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6.3.2健康評估定期對老年人進行健康評估,了解其健康狀況,制定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6.3.3慢性病管理針對老年人常見慢性病,開展規范化的治療和康復服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6.4老年人社會參與6.4.1社區活動組織老年人參與社區活動,增進老年人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提升其社會歸屬感。6.4.2志愿者服務鼓勵老年人參與志愿者服務,發揮其經驗和技能,為社會作出貢獻。6.4.3繼續教育提供適合老年人的繼續教育資源,滿足其學習需求,促進老年人智力發展。6.4.4社會保障參與鼓勵老年人參與社會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發揮其在社會保障領域的監督作用。第7章社會福利事業7.1兒童福利事業7.1.1兒童福利事業發展概述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我國高度重視兒童福利事業,不斷加大對兒童福利事業的投入。本章主要介紹兒童福利政策、服務體系、項目及其實施情況。7.1.2兒童福利政策與法規介紹我國兒童福利相關政策及法規,包括兒童權益保護、孤兒和困境兒童保障、兒童教育、兒童健康等方面的政策。7.1.3兒童福利服務體系闡述我國兒童福利服務體系的構成,包括孤兒和困境兒童救助、兒童教育、兒童醫療、兒童心理關愛等方面的服務。7.1.4兒童福利項目及其實施詳細介紹我國兒童福利項目,如“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貧困家庭兒童營養改善計劃”等,以及項目的具體實施情況。7.2殘疾人福利事業7.2.1殘疾人福利事業發展概述介紹我國殘疾人福利事業的發展狀況,包括政策、法規、服務體系、項目等方面。7.2.2殘疾人福利政策與法規闡述我國殘疾人福利政策及法規,涉及殘疾人權益保護、殘疾人教育、就業、康復、生活照料等方面。7.2.3殘疾人福利服務體系分析我國殘疾人福利服務體系的構成,包括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扶貧、文化體育等方面的服務。7.2.4殘疾人福利項目及其實施詳細介紹我國殘疾人福利項目,如“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殘疾人康復救助制度”等,以及項目的具體實施情況。7.3婦女福利事業7.3.1婦女福利事業發展概述概述我國婦女福利事業的發展狀況,包括政策、法規、服務體系、項目等方面。7.3.2婦女福利政策與法規介紹我國婦女福利政策及法規,涉及婦女權益保護、婦女教育、就業、健康、家庭等方面的政策。7.3.3婦女福利服務體系闡述我國婦女福利服務體系的構成,包括婦女教育、就業、健康、法律援助、家庭服務等方面的服務。7.3.4婦女福利項目及其實施詳細介紹我國婦女福利項目,如“婦女小額貸款項目”、“婦女健康行動計劃”等,以及項目的具體實施情況。7.4公益慈善事業7.4.1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概述介紹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狀況,包括政策、法規、組織、項目等方面。7.4.2公益慈善政策與法規闡述我國公益慈善政策及法規,涉及慈善組織管理、慈善捐贈、慈善信托、志愿服務等方面的政策。7.4.3公益慈善組織及活動分析我國公益慈善組織的類型、特點及活動領域,包括基金會、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7.4.4公益慈善項目及其實施詳細介紹我國公益慈善項目,如“希望工程”、“扶貧基金會”等,以及項目的具體實施情況。第8章社會保障基金管理8.1社會保障基金籌集與管理8.1.1基金籌集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是保證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應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規定,通過多種渠道,保證社會保障基金來源的穩定性和合法性。主要包括以下籌集方式:(1)繳費收入: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等繳費;(2)財政補貼:對社會保障基金的財政支持;(3)利息收入:基金投資形成的利息收入;(4)其他收入:如捐贈、贊助等。8.1.2基金管理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應遵循安全、高效、透明、規范的原則,保證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主要內容包括:(1)建立健全基金管理制度,規范基金運作流程;(2)設立專門的基金管理機構,實行專業化管理;(3)加強基金財務會計核算,保證基金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4)定期開展基金審計,防止基金流失和濫用。8.2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8.2.1投資原則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應遵循以下原則:(1)安全性原則:保證基金本金安全,降低投資風險;(2)收益性原則:追求合理投資收益,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3)流動性原則:保持基金一定的流動性,滿足支付需求;(4)分散性原則:合理配置資產,分散投資風險。8.2.2投資范圍與限制社會保障基金投資范圍主要包括:(1)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等固定收益類產品;(2)股票、債券、基金等權益類產品;(3)股權、債權等直接投資;(4)其他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的投資品種。同時應遵守國家關于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相關規定,保證投資風險可控。8.3社會保障基金風險控制與監管8.3.1風險控制社會保障基金風險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制度,規范風險管理流程;(2)設立風險管理部門,實行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3)制定風險應對措施,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4)定期開展風險排查,保證基金安全。8.3.2監管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監管:財政、審計、人社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進行監管;(2)內部監管:基金管理機構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監察等監督機制;(3)社會監督: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對社會保障基金進行監督;(4)信息披露:定期公布社會保障基金運行情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第9章社會保障法律制度9.1社會保障法律體系9.1.1法律體系概述我國社會保障法律體系是在國家法律框架內,以憲法為根本,以社會保障法為核心,包括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等構成的統一整體。9.1.2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的構成社會保障法律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1)憲法及相關條款;(2)社會保障法;(3)社會保險法;(4)社會救助法;(5)社會福利法;(6)慈善法;(7)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9.2社會保障法律的主要內容9.2.1社會保險法律制度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方面的法律規定。9.2.2社會救助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教育救助、醫療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和臨時救助等方面的法律規定。9.2.3社會福利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老年人福利、殘疾人福利、兒童福利、優撫對象福利、社區福利等方面的法律規定。9.2.4慈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慈善組織、慈善捐贈、慈善信托、慈善服務等方面的法律規定。9.3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實施與監管9.3.1實施機制(1)部門負責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組織實施;(2)建立社會保障基金,保證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3)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服務體系,提高社會保障服務水平;(4)加強社會保障法制宣傳,提高公眾對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認識。9.3.2監管機制(1)國家加強對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實施的監督和管理,保證社會保障政策的貫徹落實;(2)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對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3)有關部門對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和使用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