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 語文 四上《現代詩二首》教案_第1頁
人教 語文 四上《現代詩二首》教案_第2頁
人教 語文 四上《現代詩二首》教案_第3頁
人教 語文 四上《現代詩二首》教案_第4頁
人教 語文 四上《現代詩二首》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3*現代詩二首(教案)教學目標1.認識“巢、葦”等6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閑。(教學重點)3.抓住文中富有詩意的表達,品讀、感悟、積累語言。教學準備課文內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視頻等;榮德基小學課件資源。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Ⅰ復習導入,了解作者1.圖片引入,回顧學法。課件出示《觀潮》和《走月亮》所描寫的畫面,說說在學習這兩篇寫景的課文時,是怎么想象畫面的。預設1: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抓住句中的重點詞語想象畫面)預設2:從果園那邊飄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還是紫葡萄?(調動嗅覺想象畫面)2.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學習《現代詩二首》,看看這兩首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3.認識作者。課件出示作者簡介。【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舊課中想象畫面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詩題,了解作者,激發學生對現代詩的閱讀興趣。Ⅱ初讀詩歌,認讀字詞1.初讀詩歌,讀準字音。(1)自讀詩歌。要求:邊讀邊圈畫本課的生字新詞,把字音讀準確,把詩句讀通順。(2)課件出示本課字詞,認讀字詞。①指名認讀。提示:“巢”是翹舌音,“眠”不能讀成“mín”。②識記生字。課件出示“巢”的小篆字形。點撥:“巢”是象形字,下邊是樹木,樹木上是三只鳥和鳥窩。合起來表示鳥筑巢于樹上。課件出示“眠”,引導組詞:安眠、睡眠、失眠、冬眠、不眠之夜。③課件出示“蘆葦”“剪秋羅”的圖片,看圖理解詞語。(請學生指圖讀詞語)2.再讀詩歌,讀出節奏。聽范讀,教師指導停頓。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設計意圖】讓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韻味,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初步感受詩歌的節奏美,感受詩歌的情感基調。Ⅲ共同學習《秋晚的江上》,想象畫面1.學生自由朗讀《秋晚的江上》,說說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板書:秋晚的江上)學生交流。(板書:鳥兒斜陽江上蘆葦)2.小組合作,閱讀第一小節,邊讀邊想象畫面。(圍繞“鳥兒、斜陽”,抓住“倦了、馱著”等關鍵詞語展開想象)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畫面:(1)第一小節描繪的景物:鳥兒、斜陽。描繪的畫面:倦鳥歸巢。(2)歸巢的鳥兒的狀態是怎樣的?請學生表演“馱”的動作。課件出示教材插圖。①“倦了”說明鳥兒已經十分疲憊,由此可以想象它們飛行的速度不會很快。②從“馱”這個動作可以看出鳥兒負重飛行的艱辛,尤其“馱”著的還是比鳥兒大得多的斜陽,可見鳥兒飛行的速度是緩慢的。③此外,夕陽的余暉映照在鳥兒的身上,鳥兒的羽毛仿佛閃著金光。鳥兒如此疲倦,卻仍要“馱”著夕陽歸巢,可見它是多么留戀夕陽啊。(3)齊讀第一小節。3.學習第二小節。(1)指名讀,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你腦海中又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2)學生描述畫面。預設1:“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通過“翻”的動作,可以想象出鳥兒飛翔的姿態:斜陽掉落后,原本疲倦的鳥兒身體變得輕盈,扇動雙翅向遠方飛去;可以想象出斜陽掉落后周圍景物的變化,尤其是江面的變化。預設2:“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這是斜陽掉落后帶來的變化,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白了頭的蘆葦,在夕陽余暉的映照下,如一個年輕美麗的姑娘:這位姑娘或許披著紅衣,或許染上了腮紅;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想象其他景物在斜陽掉落后產生的變化。(3)齊讀第二小節。4.齊讀全詩,想象畫面。5.給詩中描繪的畫面起個好聽的名字:倦鳥馱斜陽、蘆葦妝紅顏。(板書:倦鳥馱斜陽蘆葦妝紅顏)6.總結:這首詩描繪了鳥兒、斜陽、蘆葦等景物,讓人感受到了秋晚江上的美景,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的情感。(板書:熱愛自然)【設計意圖】學生對現代詩比較陌生。初學詩歌時借助插圖,讓學生能夠將文字和腦海中的畫面聯系起來。再通過關鍵詞句進行引導,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豐富他們的想象,讓學生獲得感悟。Ⅳ自主閱讀《花牛歌》,想象畫面1.總結《秋晚的江上》的學法:借助插圖,抓關鍵詞,邊讀邊想象畫面。2.自讀詩題“花牛歌”,你能想象出什么樣的畫面?(板書:花牛歌)提示:花牛唱歌的畫面;花牛快樂吃草的畫面;花牛嬉戲的畫面……3.課件出示課文及朗讀音頻,學生合作朗讀詩歌,找出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花牛、草地、剪秋羅、白云、太陽、青峰)4.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預設1:第一小節,想象畫面——花牛坐在草地上,壓扁了一穗剪秋羅。課件出示花牛和剪秋羅的圖片,借助圖片展開想象。(板書:坐——壓扁剪秋羅)預設2:第二小節,想象畫面——花牛在草地里睡覺,天上白云悠悠。“眠”字表明花牛安逸地睡在草地里,而白云則悄無聲息地鋪滿了半邊天。“霸占”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天空中白云之多。(板書:眠——白云半邊天)預設3:第三小節,想象畫面——花牛甩動小尾巴在草地里散步。“甩得滴溜溜”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小尾巴擺動得歡快的樣子,突顯了花牛的可愛,充滿了趣味。(板書:走——甩尾滴溜溜)預設4:第四小節,想象畫面——花牛在草地里做夢,夕陽偷偷落到了西山的青峰之上。“偷渡”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詩句更生動,同時也表明時間在不經意間悄悄地溜走了。(板書:做夢——太陽偷渡了青峰)5.再次朗讀,思考:你發現這幾個畫面有什么變化嗎?第一、三小節的畫面充滿動感,是動景;第二、四小節的畫面變得靜謐,是靜景。(相機板書)6.小結:讀著這首詩,我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頭憨態可掬的花牛。它或坐,或眠,或走,或做夢,悠閑散漫,自由自在。隨著它的行動,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挪動的太陽、青翠的山峰,都一一出現在我們面前。(板書:追求自由)【設計意圖】這一板塊緊扣學習提示進行教學。學生可邊朗讀詩句邊想象畫面,進入詩境,體悟詩情,在朗讀詩歌和描述畫面中鍛煉想象力、表達能力和朗讀能力。Ⅴ體會精彩,遷移運用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自己欣賞的詩歌。(1)每位組員選擇一處畫面進行交流。(2)聚焦一個你認為精彩的畫面,尋找有新鮮感和畫面感的字詞,體會語言表達的精彩。預設:歸巢的鳥兒,盡管是倦了,還馱著斜陽回去。點撥:“馱”這個動詞,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鳥在夕陽下飛翔的情景寫得富有詩意。“斜陽”原本只是“倦鳥”歸巢的背景,可是“馱著”卻把“倦鳥”與“斜陽”緊密聯系在一起。“馱著”既賦予畫面動感,又讓畫面充滿詩意,給人以想象的空間。2.請仿照詩中的動作描寫,寫一寫自己的童年趣事。【設計意圖】這兩首詩語言優美,想象豐富,極具畫面感。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在反復吟誦后,抓住詩歌中的景物,借助一些關鍵詞展開想象并遷移運用,能夠更好地體會語言的精妙和詩歌的意境。3.這兩首詩歌寫了什么?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秋晚的江上》描寫了秋晚江上余暉浸染的絢麗美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花牛歌》描繪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閑暇愜意的生活圖景,表現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喜愛和向往之情。4.課堂小結:這兩首詩描寫生動,讀著讀著,眼前仿佛就出現了不同的畫面。詩歌借助想象和聯想,聯系生活實際,用流暢的語言將景物連綴成了畫面。5.當堂檢測:建議使用《點撥》小冊子“隨堂練”的練習題。6.課后作業:(1)課外搜集其他描寫景物的詩歌,讀一讀。(2)建議完成《典中點》中的練習題。板書設計秋晚的江上熱愛自然鳥兒斜陽——倦鳥馱斜陽江上蘆葦——蘆葦妝紅顏坐——壓扁剪秋羅(動)花牛歌追求自由眠——白云半邊天(靜)走——甩尾滴溜溜(動)做夢——太陽偷渡了青峰(靜)教學反思成功之處:在教學時,讓學生朗讀詩歌,通過重點詞句喚起學生的想象,以達到理解文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