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市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上冊開學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江蘇省鎮江市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上冊開學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江蘇省鎮江市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上冊開學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江蘇省鎮江市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上冊開學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江蘇省鎮江市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上冊開學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初高三歷史質量監測

2024.09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n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用o.5毫

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考試證號填寫在答題卡的規定位置。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選項的方框涂

滿、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II卷時,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

作答一律無效。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周公通過制禮作樂而治理國家,正如《樂記》所言:“紀綱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

和五聲……此之謂德音。德音之謂樂。”這說明當時()

A.禮樂教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B.儒家思想影響了治國理念

C音樂藝術源于社會禮樂文明D.神權和王權統治相互結合

2.下表是中國古代某時期的地方行政區劃表(部分),該時期應為()

州名下轄州名下轄

司州郡七,縣一百零六冀州郡、國九,縣一百

青州君B、國六,縣六十五并卜1郡九,縣九十八

徐^'卜1君B、國五,縣六十二

A.秦朝末年B.西漢初期C.東漢末期D.北宋初年

3.下圖是唐代某一時期進士籍貫分布圖,觀察下圖結合所學,唐代進士籍貫分布情況反映了當時()

第1頁/共7頁

*

圖例

進士數fit<A)

?1-2

?27

?4-6

?6-9

?9-12

■12-15

?15-20

■20-25

.25-34

.34-151

一—一國界

----道界

唐代進士籍貫分布圖

A.南方發展后來居上B.政治經濟中心仍在北方

C,江浙地區人才輩出D.選官制度促進社會創新

4.南宋時期江南一帶,四五月間“處處稻分秧,家家麥上場”,“腰鐮刈晚禾,荷鋤種新麥。”當地充足

的勞動力是實現一周左右完成收麥與秧稻“雙搶”的必要保證。據此可知()

A.政局變動引發勞作方式變革B.地緣因素決定生產發展

C.稻麥復種制提高了糧食產量D.北民南遷助推區域經濟

5.下圖是1901年發表于西方雜志的一幅漫畫《亞洲的潛在憂患》,桌上有一大盤水果,上面標著“中國賠

款”,用一根細繩懸掛在桌子上方的是一把巨大的劍,上面寫著“中國的覺醒”。該漫畫旨在揭示

()

A.中國民族意識開始覺醒B.義和團運動阻止了列強侵華的步伐

C.清朝統治日益腐巧無能D.列強徹底瓜分中國的圖謀難以實現

6.1929年,國民政府公布《首都計劃》,提出“本諸歐美科學之原則”、“吾國美術之優點”的原則,并

第2頁/共7頁

進行了大規模開放空間建設:一是把貴族私家花園辟為開放空間,如玄武湖、瞻園等;二是建立了一些新

的開放空間,如公園、廣場等。這表明當時中國()

A.自然環境影響城市建設B.公共事業立法持續完善

C.城市規劃理念不斷進步D.治國體現中體西用思想

7.1933年“紅五月”一個月內,江西蘇區全省就擴大紅軍約2.5萬人,太大突破擴紅1萬人的計劃。毛澤

東對時任于都縣擴紅突擊隊隊長的劉英說:“你宣傳的對象是農民,長篇大論不靈,學生腔也要不

得”“要像江西老表學說話吶!”據此可知,“擴紅”運動()

A.體現了革命統一戰線政策B.有利于長征轉危為安

C.促進敵后抗日力量發展D.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

8.1955年,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對農業生產合作社進行整頓,指出“當前合作化運動,應基本上轉入控制

發展、著重鞏固的階段”。區別不同地區的情況,或者暫時停止發展,或者適當收縮,或者在鞏固中繼續

發展。該舉措()

A.體現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復雜B.配合了農村土地改革

C.不利于社會主義改造順利實施D.體現了實事求是精神

9.1979年7月18日,《人民日報》刊登《一條廣告的啟示》:“我們國家這么大,各項建設事業的需要,

包括人民生活的需要,五花八門,如果單是依靠行政手段去安排組織,不免掛一漏萬;利用市場經濟,作

一些補充調劑,只會有好外。”這反映了當時()

A.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已明確B.體制改革推動社會思想解放

C.主動尋求市場成為企業共識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開展

10.21世紀以來,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積極推動和平解決國際和地區的熱點問題,倡導共建“一帶一

路”,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為全球治理體制改革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體現了中國

()

A.積極發展睦鄰友好關系B.擴大主場外交的影響力

C.展現負責任的大國擔當D.謀求主導世界政治格局

11.據下圖信息可知,人類早期文明()

第3頁/共7頁

文字的出現

約公元前3000—前2000年

形文

楔形文字圖章文字字母文字線形文字A甲骨文

(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印度)(腓尼基)(古代克里特)(商朝)

消失消失延|續消失延|續

希臘字母、拉丁字母、阿拉馬字母漢字

A相似性多元性并存B.都發源于大河流域

C.彼此隔絕獨立發展D.呈現多元一體格局

12.從11世紀或者12世紀開始,西歐許多自治城市市民通過特許狀擁有了自己立法和司法的權力,他們

掃除阻礙商人經濟活動的關卡,廢除封建的人身奴役。因此,自治城市的特許狀被珍貴地保存在市政廳

內。據此可知,這一時期的城市自治()

A.有利于國王權力的加強B.沖擊了封建等級體系

C.體現了大陸法系的精神D.導致了分裂割據局面

13.宗教節慶和體育休閑曾是英國人休閑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18世紀中葉以來,英國開始實行法定周末

假日,英國人逐漸適應了新的作息時間,上班時間認真工作,休班時間才到酒館、咖啡館或者工人俱樂部

娛樂。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業革命的影響B.殖民擴張的推動

C.啟蒙運動的深入D.光榮革命的完成

14.下圖為《凡爾賽體系下歐洲及中東領土的變遷圖》,據圖中信息可知,一戰()

第4頁/共7頁

A.緩和了列強在遠東地區的矛盾B.沖擊了歐洲傳統霸權

C.推動了亞非國家民族解放運動D.確立了美國霸主地位

15.20世紀70年代,中東石油價格暴漲,許多西歐國家向蘇聯大量購買石油。蘇聯憑借著“石油紅利”所

帶來的“優勢幻覺”,雄心勃勃地推進全球爭霸戰略和軍備競賽,兩大陣營的對抗態勢出現了“蘇攻美

守”的戰略性逆轉。這表明該時期()

A.蘇聯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突破B.石油危機促進蘇聯持續發展

C.蘇聯社會經濟發展潛伏隱患D.美蘇爭霸進入長期對抗階段

16.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將社會福利改稱工作福利,荷蘭、比利時等國采取對申領福利補助的公民規

定一些附加條件的辦法,用以促進相關人員的勞動愿望,減少非正常失業人口。英國福利調整的主要特點

是擴大福利提供領域的市場成分,據此可知,這一時期西方福利制度的調整()

A.試圖兼顧可持續性和穩定性B.導致了西方社會經濟的惡化

C.進一步擴大了國家財政開支D.體現出歐美應對危機的乏力

第II卷(非選擇題)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禮記》云:“國無九年之蓄,目不足;無六年之蓄,日急;無三年之蓄,日國非其國

也。”所謂“備荒莫如裕倉儲”。戰國時期李悝在魏國推行平氽法,以穩定糧價。漢武帝時,桑弘羊發展

了上述思想,創立平準法,在京師賤收貴賣以平抑物價,漢宣帝(前74年?前48年在位)元康年間連年

豐收,谷價低至一石五錢,“農人少利”,宣帝采納大司農中丞耿壽昌的建議,在邊郡普遍設置糧倉,名

日常平倉。“民便之”。

——摘編自王文濤《社會救助視角下的漢宣帝中興》

材料二兩宋時期,設置了從中央到地方完善的倉儲系統,除繼承前代常平倉、義倉外,北宋還創建

了廣惠倉、惠民倉,惠民倉用于城市糧價調節,功能與常平倉類似;廣惠倉側重于常規性濟貧,是為配合

政府福利機構而專門設立的恤貧倉儲。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實行青苗法,即常平新法。具體運作是

將原有常平倉、廣惠倉錢谷兌換成現錢,以借貸的方式,貸給城鄉居民。南宋時期,朱熹在鄉里創建社

倉,并由民間自主經營,之后宋廷詔行“朱熹社倉法”于諸路。

——摘編自楊芳《“國家大本,足食為先”:宋代倉儲制度的發展與創新》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宣帝建立常平倉制度的背景。

(2)據材料二概括宋代對常平倉制度的發展。

(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常平倉制度的歷史作用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41年6月底,遭投降派誣陷而被革職發配新疆的林則徐在路過鎮江時,客居揚州的魏源特地

第5頁洪7頁

趕來,在江邊上設宴款待林則徐。此后,兩位摯友同宿一室,相與長談。林則徐把自己多年積聚的有關

《四州志》的資料交給魏源,希望魏源撰寫一部《海國圖志》,以喚醒國民,放開眼界,了解世情,挽救

民族危亡。

----摘編自林敏《魏源與鎮江山水》

編寫一幕當時林則徐與魏源的對話場景。(要求;明確列出對話主題,主題體現歷史視角;對話內容要圍

繞主題展開、觀點明確、邏輯清晰。)

19.音樂不僅是生命中流動的旋律,更是時代精神的縮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國革命和美國革命改變了社會的等級秩序,貝多芬真切感到,自由將照亮一切。……1804

年貝多芬曾創作《英雄交響曲》欲獻給拿破侖,但當得知拿破侖將稱帝時,貝多芬立刻將寫有題詞的封面

撕下,并憤怒地高喊:“這是一個獨裁者!”……歐洲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在貝多芬的影響下,肖邦、李

斯特等音樂家們以自由為旗幟,廣泛搜集民歌,大量運用民間音樂元素,創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語

匯。……普魯士宰相俾斯麥曾把貝多芬的音樂帶到了統一德國的戰場上。

——摘編自央視國際《音樂家一貝多芬》解說詞

材料二1934年12月6日,《桃李劫》在上海金城電影院公映,《畢業歌》的旋律從銀幕飛向了大街

小巷。即便是在當時較為偏遠的內陸城市,《畢業歌》也在當地學生心里激起了不小的漣漪。革命家余建

亭回憶:“《畢業歌》中的‘聽吧,滿耳是大眾的嗟傷;看吧,一年年國土的淪喪',唱后或者聽后使人

產生悲憤的情緒……'同學們!同學們!快拿出力量,擔負起天下的興亡!'歌聲鼓舞著人們起來斗爭,

挽救危亡。”新中國建立后,《畢業歌》繼續在建設歲月里熏陶著一代代青年,從血與火的戰爭年代,到

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畢業歌》歷久彌新,愈加噴亮,成為一代代青年的青春必唱,更見證著他們“今天

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棟梁”。

——摘編自鄒瞌韜《從上海唱響的〈畢業歌》何以激勵全中國》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貝多芬音樂創作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征,并概括其對歐洲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