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第一節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課時評價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三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第一節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課時評價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三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第一節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課時評價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三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第一節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課時評價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三冊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第一節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課時評價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三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7-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40分鐘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60分)讀各種森林類型在不同坡度下單位面積水源涵養量(m3/hm2)統計表,回答1、2題。坡度馬尾松林闊葉林混交林灌木林毛竹林經濟林平坡881.841063.88952.64724.131011.791167.11緩坡839.361190.42834.80677.761092.071158.72斜坡797.051140.70857.60716.26852.491142.20陡坡695.221133.48915.44685.38883.121164.80急坡675.821055.53701.76662.66862.24-1.下列四種森林類型中,支撐服務功能最強的(即單位面積水源涵養量最大的)森林類型是 ()A.闊葉林 B.毛竹林C.經濟林 D.馬尾松林2.下列關于森林對于自然環境服務功能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能抬高地下水位,加速水循環②森林的水源涵養功能是指森林對降水的截留作用③能起到減緩地表徑流、保持水土的作用④不同類型的森林由于樹冠、根系的差異,其水源涵養的實力不同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1選C,2選B。第1題,森林支撐服務功能最強即單位面積水源涵養量最大。依據表格數據,不考慮坡度差異,單位面積水源涵養量最大的森林類型是經濟林,其他森林類型的水源涵養量較小。第2題,森林水源涵養功能能抬高地下水水位,減緩水循環速度,①錯;森林的水源涵養功能是指森林對降水的汲取、調整作用,②錯;能起到減緩地表徑流、保持水土的作用,③對;不同類型的森林由于樹冠、根系的差異,其水源涵養的實力不同,④對。下圖為我國長江口一帶“年平均鹽度分布”和“咸潮時鹽度分布”圖,讀圖完成3、4題。3.當河流發生咸潮時,自然環境服務功能的變更是 ()①三角洲海岸侵蝕后退 ②地面沉降③三角洲地區土地鹽堿化加劇 ④淡水資源短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4.減輕咸潮對城市影響的有效措施有 ()A.水廠取水口向河流下游移動B.跨流域調水,保證城市供水C.開放上游水庫蓄水,增加河口徑流量D.建立海水淡化廠,實行含鹽河水淡化【解析】3選D,4選C。第3題,咸潮是指河流流量下降,海水倒灌,海水上溯造成上游河道變咸的現象。海平面上升、風暴潮、外海潮波等作用于海岸使得海岸侵蝕后退,咸潮沒有侵蝕實力,①錯誤;地面沉降是由于地下水過度開采或地下巖溶構造塌陷引起的,與咸潮無關,②錯誤;咸潮導致海水上溯,地下水被海水入侵造成土地鹽堿化,③正確;咸潮發生說明淡水河流流量不足,海水倒灌,會造成淡水資源不足,供水驚慌,④正確。第4題,水廠取水口向下游移動,簡單取到咸水,影響水廠水質,對減輕咸潮沒有很大作用;跨流域調水,保障城市供水,無法提高河流徑流量;上游水庫放水,增加了河口徑流量可緩解咸潮;建立海水淡化廠,成本較高,無法大規模實行淡化,對減輕咸潮影響較小。(2024·柳州高二檢測)亞馬孫雨林是功能強大的生態系統,被稱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態系統又是特別脆弱的。據此完成5、6題。5.亞馬孫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緣由是熱帶雨林能夠 ()A.吸納和滯蓄大量降水B.為人類供應大量的生物資源C.促進水循環,調整全球水平衡D.深刻影響著地球大氣中的碳氧平衡6.下列雨林開發方式中,屬于愛護性開發的有 ()①雨林觀光②生態旅游③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④發達國家愛護本國資源與采伐亞馬孫雨林相結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5選D,6選A。第5題,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是因為它能汲取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為人類供應大量的生物資源,屬于生物基因庫功能;吸納和滯蓄大量降水、促進水循環,調整全球水平衡,被稱為“蓄水海綿”。第6題,雨林觀光、生態旅游、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屬于愛護性開發;發達國家愛護本國資源與采伐亞馬孫雨林相結合屬于破壞性開發,①②③正確,④錯誤。(2024·江陰高二檢測)位于江蘇中部沿海的鹽城丹頂鶴自然愛護區,是我國最大的灘涂濕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丹頂鶴從棲息地遷徙至鹽城灘涂濕地。如圖為丹頂鶴遷徙路途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7.丹頂鶴選擇灘涂濕地越冬,體現出的濕地功能主要是 ()A.調整氣候 B.美化環境C.凈化污染 D.愛護生物多樣性8.作為丹頂鶴的越冬地,鹽城濕地相比遷徙路途上的遼河口、黃河口濕地的主要優勢是 ()A.人類影響較少 B.氣候更為暖和C.食物來源豐富 D.棲息面積更大【解析】7選D,8選B。第7題,丹頂鶴選擇灘涂濕地越冬,利于丹頂鶴的生存,體現出的濕地功能主要是愛護生物多樣性;候鳥遷徙受氣候影響,不能調整氣候;丹頂鶴能美化環境不是濕地功能;鳥類遷入,不能體現濕地凈化污染功能。第8題,作為丹頂鶴的越冬地,鹽城濕地相比遷徙路途上的遼河口、黃河口濕地的主要優勢是緯度較低,氣候更為暖和;位于東部平原地區,人類影響較多;食物來源、棲息面積差異小,不是主要優勢。七里海濕地(距天津市區30千米)蘆葦叢生、鳥類眾多,是天津最大的自然濕地。下表為1987-2005年間七里海古瀉湖濕地面積變更數據。據此完成9、10題。時間七里海古瀉湖濕地面積/平方千米自然濕地人工濕地水域養殖地1987年38.895.2302000年34.676.102.372005年33.505.753.819.七里海濕地的主要生態功能是 ()A.供應農副產品 B.供應水源C.旅游功能 D.維持生物多樣性10.關于七里海古瀉湖濕地的開發與愛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工濕地開拓使濕地總面積增加B.濕地面積的變更僅由人為因素造成C.成立特地機構啟動生態修復項目D.人工濕地變更使凈化水質功能增加【解析】9選D,10選C。第9題,七里海濕地距天津市區30千米,蘆葦叢生、鳥類眾多,是天津最大的自然濕地,主要生態功能是維持生物多樣性。第10題,成立特地機構啟動生態修復項目符合七里海古瀉湖濕地的開發與愛護的措施。二、非選擇題(共12分)11.讀洞庭湖生態系統的演替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2分)(1)人類________活動使得湖泊面積減小。

(2)洞庭湖面積縮小,影響湖泊的________服務、________服務和________服務功能。

(3)可持續利用洞庭湖生態系統服務的主要措施有加強入湖河流上游地區的__________保持工作;還應撤掉__________,退田還湖;同時建立濕地自然愛護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落實。

【解析】洞庭湖湖泊面積減小后,對長江的調蓄實力減弱,長江的洪澇災難可能加重;湖泊生物的生存空間減小,漁業資源受到影響,生物多樣性削減;同時,湖泊水量削減,圍湖造田等農業活動對湖泊的污染加劇,水質惡化。讀圖可知,湖泊由于湖沙沉積,漸漸變為泥沙灘地,隨著高程增加,植被生長,漸漸被人類開墾為耕地,建立圩垸,因此對于洞庭湖的濕地復原,須要從削減泥沙沉積、退田還湖、加強濕地自然愛護區的建設等角度作答。答案:(1)圩垸(2)供應調整支撐(3)水土圩垸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12分)讀東北某區域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變更圖(濕地和農田對應左側縱坐標,建設用地對應右側縱坐標)。據此完成12、13題。12.該區域用地類型面積的變更對自然環境服務功能的影響是 ()①降水量增加 ②氣溫變更幅度增大③土壤退化明顯 ④生物多樣性削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當地實現可持續利用自然環境服務功能,最須要 ()A.主動進行退耕還濕 B.大力建設人工濕地C.大幅削減建設用地 D.關停高耗水工業【解析】12選B,13選A。第12題,據圖可知,該區域濕地面積大幅度減小,再結合濕地的生態功能可推知①降水量增加不行能出現,其余均可能出現,②③④正確。第13題,據圖可知,該區域濕地的面積變更與農田、建設用地的面積變更呈負相關,特殊是農田面積的增加對濕地面積的影響更為明顯,所以最須要退耕還濕。二、非選擇題(共16分)1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16分)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長江中下游重要的水資源寶庫。2024年9月1日~11月4日,江西省平均降水量為651mm,較常年同期偏少60%,期間平均氣溫為22.4℃,較常年同期偏高0.7℃。氣候變更給鄱陽湖帶來了嚴峻的影響。近十年來,鄱陽湖連續出現枯水時間提前、枯水期延長、水位超低等問題。近年來長江上游大型水庫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顯著變更了自然徑流的時空分布,給中下游防洪形勢帶來新變更。為提高鄱陽湖枯水期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實力,保住鄱陽湖“一湖清水”,江西省政府提出興建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1)說明鄱陽湖水位超低可能對自然環境哪些服務功能產生不利影響。(2)列舉興建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對自然環境服務功能產生哪些有利影響?【解析】第(1)題,湖泊濕地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效益,鄱陽湖水位超低使相應的湖泊濕地生態環境效益減弱,甚至可能引發生態環境問題,所以該題可以圍繞濕地生態環境效益減弱甚至丟失進行分析。濕地具有調整氣候、蓄洪防旱、調整徑流、降解污染、愛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效益;鄱陽湖水位超低,會導致濕地萎縮,調整氣候功能減弱,旱澇災難頻繁,水體污染加劇,生物多樣性削減等環境問題。第(2)題,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對鄱陽湖區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可以參考田納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