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58348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暑假銜接課 08 原子的構成和元素 提升講義(含答案)_第1頁
9458348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暑假銜接課 08 原子的構成和元素 提升講義(含答案)_第2頁
9458348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暑假銜接課 08 原子的構成和元素 提升講義(含答案)_第3頁
9458348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暑假銜接課 08 原子的構成和元素 提升講義(含答案)_第4頁
9458348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暑假銜接課 08 原子的構成和元素 提升講義(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原子的構成和元素一、內容概述課題1:原子的構成中講解了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等重要知識;課題2:元素中我們學習了元素、元素符號、物質分類等知識。這兩節是學習化學的基礎,我們需要好好學習。二、重點知識歸納及講解(一)、原子說明:(1)由于原子核所帶電量與核外電子的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故整個原子不顯電性,即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2)除相對原子質量為1的普通氫原子不含中子外,其他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電子三種粒子構成的。(3)核電荷數(即質子數)決定了原子的種類,同一類的原子,核電荷數相同,不同類的原子,核電荷數不相同。(4)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二)、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品質的1/12(約1.66×10-27kg)作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比值,就是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即1、為什么要引入相對原子品質?原子的實際質量很小,一般只有10-27kg左右,這樣小的數字,記憶、書寫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噸作單位來表示一粒稻谷的質量一樣,為了解這一問題,就引入了相對原子質量。2、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的質量有什么區別?原子的質量是原子的實際存在的物質的多少,是實際質量或稱為真實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以12C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來表示物質質量多少的相對質量,原子質量的單位是kg,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3、原子質量與相對原子的質量的區別與聯系4、A、B兩原子的相對原子品質之比=A、B兩原子的品質之比。(三)、人類認識原子、分子的歷史1803年,英國化學家道爾頓在他的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子說。他認為:物質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構成的,原子是一個實心的球體,同種原子的形狀、性質、質量都相同,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保持其本性不變,道爾頓的原子論使當時的一些化學基本定律得到了統一的解釋,很快為當時的化學界接受,成為一些基本定律和化學實驗的理論基礎,但是他沒有把原子和分子區別開,在這之后,法國化學家蓋·呂薩克通過氣體反應體積定律,提出分子的假說,為原子論做了一些補充。1811年,意大利化學家阿伏加德羅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他提出分子是物質能獨立存在且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分子論為大家所接受,它為近代物質結構學說奠定了基礎。自從用原子—分子論來研究物質性質和變化后,化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四)、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1、地殼中元素的含量:地殼中含量較多的四種元素是氧(O)、硅(Si)、鋁(Al)、鐵(Fe)2、元素符號(1)來源:是這種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大寫字母,如果幾種元素名稱的第一個大寫字母相同時,再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區別。(2)書寫: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如鈣Ca、銅Cu。(3)表示意義:①表示一種元素;②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既有宏觀意義,也有微觀意義。如H表示氫元素,也表示一個氫原子,但2H只表示2個氫原子。3、元素周期表簡介元素周期表共有7個橫行,18個縱行,每個橫行叫做一個周期,每個縱行叫做一個族,所以元素周期表有7周期,16個族(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該元素的原子結構,原子序數與元素原子核電荷數在數值上相同。4、元素的發現史古代人們已經知道了金、銀、銅、碳、鐵等大約10種元素,元素發現的年代開始于18世紀的下半葉,在這之前的約1000年里,限于人們的認識和實驗條件,僅發現了鋅、磷、砷、銻、鉍等五種元素。自從用原子—分子論來研究物質的性質和變化以后,化學開始成為一門科學,在研究中,科學家們對元素的認識逐步深入和一致,他們掌握了如何測定礦物成分,并不斷采用了新的分析方法,實驗研究進入了化學分析的階段,在這種條件下,有大量新元素被發現,大部分自然界存在的元素,都是這一時期被發現的。隨著對已知元素的光譜分析,人們發現了每種元素都有著自己特有的光譜圖像,這樣光譜分析就成了研究和發現新元素的重要手段,稀有氣體元素就是通過光譜分析發現的。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隨著對放射性的認識,科學家們開始采用輻射測量法這種新的研究方法,發現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由于所研究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越來越多,它們之間正電荷的斥力越來越大,原子也就越來越不穩定,用人工獲得的這種元素的壽命極短,甚至用秒來計算。例如,106號元素的壽命只有1s多,這就給元素的研究和鑒定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自20世紀20年代末以后,沒有再發現自然界存在的新元素,現在說發現新元素這個“發現”,已具有了新的涵義,就是通過復雜、先進的高科技手段研究地球上和宇宙中的物質,人工合成新元素。至今,人們已經發現了110種元素,它們的發現、合成和鑒定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科學發展水平,也反映了科學家研究工作的艱辛。三、難點知識剖析(一)、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鐵(Fe2O3)都是化合物。(二)、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單質。例如:氧氣(O2)、氮氣(N2)、氫氣(H2)都是單質。注意:化合物、單質和混合物、純凈物概念的區別。混合物和純凈物是按物質種類來區分的,而化合物和單質是按元素的種類來區分的,純凈物包含單質、化合物。記住地殼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氧48.60%;硅26.30%;鋁7.73%;鐵4.75%。(三)、描述物質組成的方法與規律物質、元素、分子、原子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元素是宏觀的概念,只有種類之分,沒有數量之別。在討論物質的組成成分時,應該用“…由某元素組成”來描述,其中只涉及到種類而沒有數量多少的含義。原子、分子、離子是微觀的概念。當討論物質的微觀結構時,就應該用原子(或分子、離子)來描述,不僅要講種類而且要講“個數”。故在討論物質的組成和結構時,應注意規范地運用這些概念,現舉例如下: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有三種說法(以二氧化碳為例):(1)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3)每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和一個碳原子構成的。2、由原子(或離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如汞、食鹽),有兩種說法:(1)汞是由汞元素組成的;食鹽是由鈉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的。(2)汞是由汞原子構成的;食鹽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同步練習【基礎鞏固】1.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種粒子構成的。2.構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質構成原子的粒子電子原子核質子中子(1)電性和電量(2)相對質量3.已知每個電子的質量約為每個質子(或中子)質量的1/1836,所以在科學上計算原子的質量時只計算質子和中子的質量,電子質量忽略不計,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構成指數:原子種類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氫1011碳66612氧88816鈉11121123鐵26302656鈾9214692238通過此表,可總結出“在原子里質子數等于電子數”。還能總結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元素是宏觀概念,是對物質的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種元素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是____________。5.地殼里含量前四位的元素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判斷下列敘述的正誤,并說出理由。(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是由一個碳元素和一個氧元素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物質:①氫氣②硫磺③二氧化碳④液氧⑤氯化鉀⑥礦泉水⑦空氣⑧四氧化三鐵⑨石灰水⑩銅絲(以下空格填序號)(1)屬于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屬于純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屬于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屬于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屬于金屬單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屬于非金屬單質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1.俄羅斯科學家最近合成了核電荷數為114的元素的原子,經測定該原子的近似相對質量為289,則其中子數與電子數的差是____________。2.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A.原子B.分子C.質子D.中子3.已知1個C-12原子的質量為akg,則實際質量為bkg的另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12b/akgB.12b/aC.12a/bD.12a/bkg4.2N表示()A.兩個氮元素B.兩個氮原子C.兩個氮分子D.氮氣5.已知某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g,又知碳原子的質量為Ng,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B.C.D.6.某些花崗巖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氡原子的質子數為86,中子數為136,這種氡原子核外電子數為()A.50B.86C.136D.2227.某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則該物質()A.肯定是純凈物B.可能是化合物C.一定是一種單質D.可能是混合物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水是由一個氧元素和兩個氫元素組成的B.水是由氧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的C.水是由氧和氫兩種單質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氫分子構成的9.決定元素種類的粒子是()A.質子數B.中子數C.電子數D.最外層電子數10.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是單質。(2)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3)任何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分子,分子構成物質。(4)表示兩個氯原子的符號是Cl2,表示一個氯分子的符號是2Cl。11.構成并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在氧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___;在它們相同數目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數目的____________。【中考模擬】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不能再分B.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C.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沒有單位D.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2.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B.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D.原子核內質子數必等于核外電子數3.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最先確立了原子學說,他的中心論點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實心球;③同種元素的原子,其性質和質量都相同。而現代科學實驗表明:同種元素的原子內部有相同的質子數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數。從現代的觀點看,你認為道爾頓的三個論點中,不確切的是()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神舟”五號不僅將楊利偉送上太空,實現了億萬中國人的夢想,同時還承擔著其他的科研任務。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反物質。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會發生“湮滅”現象,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領域中前景可觀。正電子、負質子等都是反粒子。它們與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質量相等但電性相反。請你推測,反氫原子的結構可能是()A.由一個帶正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B.由一個帶負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正電荷的電子構成C.由一個帶正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正電荷的電子構成D.由一個帶負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5.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觀過程,某同學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應的微觀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過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6.由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及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組成的一種化合物是()A.Al2O3B.Al2(SO4)3C.Al(NO3)3D.Fe(NO3)37.由以下粒子結構示意圖得出的結論中,錯誤的是()A.在化合物中,①可顯-2價,⑤可顯+2價B.①②為非金屬元素,④⑤為金屬元素C.上述粒子在形成化合物前后,其質子數、電子數均發生改變而質量不變D.在化學反應中①與④、②與⑤相互作用,均能形成與③電子層結構相同的粒子8.下列符號既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一個原子,還能表示一種單質的是()A.O2B.MgC.HD.N9.人類通過攝取各種不同的食物,以補充人體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中,對人體有害的是()A.鐵B.碘C.硒D.鉛10.單質與化合物的區別為是否由()A.同種物質組成B.同種元素組成C.同種分子組成D.同種粒子組成11.自第十一屆奧運會以來,歷屆奧運會開幕式都要舉行頗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學式為C4H10),它燃燒時,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見,下列關于丁烷的敘述正確的是()①丁烷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構成③丁烷分子由碳、氫兩種元素構成④丁烷由4個碳原子和10個氫原子組成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參考答案:同步練習基礎鞏固:1、化學反應;化學反應;質子、中子、電子2、一個單位負電,一個單位正電,不帶電;1/1836、1、13、思路解析:總結的過程是一個觀察比較的過程,通過觀察比較找出一個規律。本題可通過觀察比較橫行數據和縱列數據找出原子構成的一些規律。觀察比較每一橫行數據不難發現: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原子核內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內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觀察比較縱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