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5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rylandconvertedintopaddyfieldI 2 2 3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1旱地改造水田技術規范本文件適用于福建省范圍內旱地改造水田工程的建設,也適用于水澆地改造水田工程的建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GB50288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GB/T50363節水灌溉工程技術JTG3362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JTG336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TD/T1048耕作層土壤剝離利用DB35/T1762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項目設計在一定的地表范圍內兩點間相對水平面的垂直坐標值之差的最大絕對2注:滲漏強度的單位為mm/d。平原區、低丘臺地區、丘陵山地區、山間盆谷地區共5個類型區。附錄A給出了進一步的信息。5.1.1周邊具備可供利用的、可靠的、能基本滿足灌溉數量需求的水資源,且水質符合GB505.1.4旱地經過工程和生物等措施改造后,能滿足水稻等5.2禁止選址區域5.2.1灌溉水源無法保障的區域。5.2.2水土流失易發區等生態脆弱區域。5.2.4污染嚴重難以恢復的區域。5.2.5易受自然災害損毀的區域。5.2.7相關規劃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生態林5.2.8依據法律法規規定,不應開墾的區域。36.1.1建設內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包括耕作田塊修筑工程、田間防滲工程、耕作層地力保持工程、土壤改良工6.2.2.1.1以溝渠、道路為骨架劃分格田,形狀宜為矩形、正方形或梯形,方向宜采用南北向,確保直或與主害方向呈60°~90°的交角。丘陵山地區、低丘臺地區(地面坡度6°~25°)以修建水平梯田為主,并配套坡面防護設施。6.2.2.2.1依據地形地勢、土壤質地等條件,合理確定不同坡度下梯田的臺面結構;確保田坎堅實穩6.2.2.2.2保證田坎安全穩定、臺面灌溉方便,有利于作物生長;省工、土方移運量小、土方開挖工6.2.2.2.3坡面平緩、臺位較寬的梯田,以原有臺位為基礎,分臺放線,大彎就勢,小彎取直,突出區的格田長度應改造為20m~100m,低丘臺地區的格田長度應改造為30m~100m長度應改造為50m~100m,沿海平原區和濱海圍墾區的格田長度應改造為60m地面坡度在15°以內的應改造成田面凈寬≥2.0m的寬面水田;坡度在15°~25°的應改造成田面凈寬≥1.5m的窄面水田。格田寬度分類見表1,485<α≤9080<α≤8575<α≤8070<α≤7565<α≤706.2.2.7.1土地平整后形成的田坎應配套工程措施進行保護,應因地制宜地采用石、混凝土、土質或6.2.2.7.2田坎應結實、穩定,坎面整齊,不6.2.2.7.3田坎以土質為主;在易造成沖刷的山區,應結合石塊、礫石的清理,就地取材砌筑石坎;6.2.2.7.4田坎高度宜根據地形地貌、土壤質地、田坎材料、田面寬度的要求而定,與田面寬度相對應,田坎坡度應與地形坡度、降雨量、降雨強度和土質條件相適應,滿足穩定要求。6.2.2.7.5土質田坎應用生土填筑,逐層填土,逐層夯實,夯實度應≥90不應夾雜樹根、草皮等物;施工過程中,土壤含水率以1216%為宜。同時應做好防止6.2.2.7.6除需截彎取直外,可保持原有田坎形態不變;除原有田坎破損、倒塌等原因,不能起到護坎作用或因截彎取直需修補或重新修筑外,其他能起到護坎作用的田坎可保持6.2.3.1在基底平整后,應覆壤土或粘土進行夯實,直至達到田間防滲要求。6.2.3.2水田建成后,田間防滲層應具有良好的防滲能力,田間6.2.3.3依據不同的土壤質地可采取以下田間防滲處理方56.2.4.2耕作土來源主要包括表土剝離土(項目區剝離后用于回填的表層土壤)、建設占用耕作層剝離熟土(建設用地占用耕地剝離再利用的耕作層土壤)、腐化淤6.2.4.3土地平整應避免或減少對表層土的損耗,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一定的工程和生物措施保證6.2.4.4地力保持和改善的工程措施包括6.2.4.5耕地質量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土壤有機質含量、耕作層厚度、有效土層厚度、土壤質地、土壤6.2.4.6應充分利用原有耕作層,土地平整過程中,應開展地面表土剝離再利用,土,待基底平整完畢,犁底層達到田間防滲標準后,再將收集的表層土進行復原。耕作層再利用按照6.2.5.1土壤改良工程指為改善土壤質地、減少或消除影響作物生長的障礙因素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沙(粘)質土壤治理、酸化和鹽堿土壤治理、污染土6.2.5.2過沙或過粘的土壤應通過摻粘或摻等高線方向,與主6橫向地表坡降<1/2000,縱向地表坡降<1/16.3.2.1應具備穩定、可靠的灌溉水源和設施,以及固定的灌溉、排水設施。5534534555 ——76.3.2.6灌溉與排水工程除應符合6.3.2.1~6.3.2.5的規定外,還應符合GB50288、6.3.3.1水源工程主要包括塘壩(堰)、泵站6.3.3.2水源利用應以地表水為主,地下水為輔,嚴格控制開采深層地下水,不應使用未經處理的污6.3.4.1按照地形地質條件、灌溉規模、交通與耕作要求,合理布置各級渠道。各級渠道應有配套完善的渠系建筑物,實現控制、分配、測量水流,通過天6.3.4.2應符合節水灌溉要求,采用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技術、渠道防滲工程技術,實現水資源優化配6.3.4.3灌溉渠道應根據灌區需水情況,配置相應的灌溉渠道,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滿足作物用水6.3.4.4灌溉渠道縱橫斷面應保證設計輸水能力、邊坡穩定和水流安全通暢。a)防滲率:小型灌區防滲率≥70%;b)灌溉水利用系數:小型自流灌溉渠水利用系數≥0.70;井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0.85。6.3.5.1排水工程應達到農田防洪、排澇、降漬和防治土壤鹽堿化等要求;有防治土壤鹽堿化需求的6.3.6.1渠系建筑物包括水閘、渡槽、倒虹吸、灌溉(排水)涵管、跌水與陡坡、量水設施、過溝渠6.3.6.2水閘:灌溉渠系上的水閘可分為節制閘、進水閘、分水閘和退水閘等類型,建設規模應與相86.3.6.3渡槽和倒虹吸:建設規模應與相應溝渠輸水規模相匹配,結構類型的選擇應進行技術經濟比6.3.6.4灌溉(排水)涵管:涵管長度應與道路寬度相對應,灌溉(排水)涵管直徑(跨徑)應與過6.3.6.5跌水與陡坡:根據地形、地質條件和上下水面跌差選擇跌水或陡坡結構型式。當地形坡度≤上下水面跌差>3m時,宜采用陡坡或多6.3.6.6過溝渠蓋板:機械或人畜下田需跨過渠道、排水溝時,應設過溝渠蓋板;蓋板厚度應≥15cm,采用雙層配筋,并設有基座,混凝土強度不低于C25;當溝渠蓋板凈跨度>0.50m時,應按涵洞結構設計。6.3.7.1.1泵站的建設內容包括水泵、泵房和進、出水建筑物,變配電設備和低壓輸電設施等。具體6.3.7.1.2泵站以實際灌溉(排澇)控制面積作為基本建設單元。灌溉泵站設計流量應根據設計灌溉6.3.7.2.3確定電氣主接線和主要電氣設備的形式6.3.7.2.4輸電線路宜采用低壓電纜,應6.4.1.1田間道路工程包括田間道、生產路、人行便道、農橋與涵洞及附屬工程。附屬工程包括錯車6.4.1.2田間道路工程宜盡量減少占地面6.4.1.3山地、丘陵區地面坡度在20°~25°的區域宜布設人行便道并進行硬化,且宜根據地形地勢6.4.1.4田間道路工程除應符合田間道旁設置路邊排水溝,其斷面應根據地形地質條件、邊坡高度、集雨面積等,按照排水標準通過計算排水流量確定,邊溝溝底縱坡宜與道路縱坡一致。路邊排水溝斷面底寬不宜<0.3m,溝深不宜<96.4.2.3田間道路應設置錯車道和回——53—6.4.3.2路基高度應保證路肩邊緣高出路基兩側地面積水高度,同時要考慮地下水、毛細水的作用,6.4.3.3田間道的路肩應采用砌石或埋石砼路肩,地面深度不小于0.3m。地質條件好又不占用耕地的路段,其路肩宜采用夯填土路肩,夯實度≥90%,6.4.4.1路面應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足夠的強度,其表面應滿足平整、抗滑和排水的要求。路面等級6.4.4.2路面結構組成及其要求:路面結構一般由面層、基層、基底層與墊層組成,考慮到農業配套機耕路等級低,交通量少,工程資金有限,可簡化結石材路面——硬化路面的田間道基層宜設置水泥穩定層,混凝土路面的生產路基層6.4.4.4生產路路面應高出地面06.4.5.1涵洞宜采用標準化跨徑,全長應與所跨溝渠、河道寬度相適應。6.4.5.2涵洞宜采用技術成熟、容易施工、經濟實用的橋6.4.6.2.1錯車道應設置在駕駛人員能夠看到相鄰兩錯車道或交叉路口處駛來車輛的有利地點,并設6.4.6.3.1田間道終端無法倒車回返行駛的路段應設置6.4.6.3.2回車場宜設在平坡上,地形復雜地段可設置在坡度≤3%的緩坡上,其路面坡度可采用1%6.4.6.3.3回車場根據末端地形情況布置,回車場6.4.6.4.2平面可成“八”型布置,其面層、基層做法同田間道建設標準,坡道臨邊應設有硬路肩。6.5.1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包括農田林網工程、岸坡防護工程、溝道治理工程和坡面防護6.5.2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應與在具備條件地區,宜建設生態路、溝、渠、護岸等工程措施以及生態長廊,以利于保護生態環境。6.5.3根據因害設防原則,合理設置農田防護林。坡面防護工程應合理布置截水溝、排洪溝等坡面水系工程,系統攔蓄和排泄坡面徑流。谷坊、溝頭防護等溝道治理工程措施應全面規劃,灌溉保證率/%不低于75%礫石含量/%土壤含鹽量(%)—小型自流灌溉渠水利用系數≥0.70;井灌區灌溉水利道路通達度/%農田防護面積比例/%一次性灌水后,保持田面水不落干(即蓄水能力)的時長型區土壤受到海水的浸漬和影響而形成濱海鹽土。濱海鹽土亞綱分布在灘涂、圍墾地沿海平原區指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兩岸,由流水攜帶泥沙沖積而形成的沖積平原、沖積——洪積平原,地面較平坦,地表起伏微緩,坡度一般小于2°,海拔小于50m的廣大平坦地區。低丘臺地區包括臺地和與臺地相連的低丘??傮w來看,福建省低丘臺地區地表較平坦,絕對高1———————————— ——————程———————————————————————理————理————2 ———— ———————————————— ————————將農田中過多的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排 ———————————————————— 坡————板 ———————— 置3———— ———————— 通道)。其跨度為:單跨<5.0m,多跨<8.————— ————————4程———————— 林———— 林———————————————— ————————————————————————5—————(資料性)水田臺面設計斷面要素圖C.1給出了水田臺面設計中的斷面要素。0——原地面坡度,單位為度();a——水田田坎坡度,單位為度(°);d——田埂頂寬,單位為米(m);圖C.1斷面要素斷面各要素間關系田坎高度計算見公式(C.1):H——水田田坎高度,單位為米(m);Bx——原坡面斜寬,單位為米(m);0——原地面坡度,單位為度(°)。原坡面斜寬計算見公式(C.2):式中:Bx——原坡面斜寬,單位為米(m);H——水田田坎高度,單位為米(m);0——原地面坡度,單位為度(°)。b——水田田坎占地寬,單位為米(mH——水田田坎高度,單位為米(mα——水田田坎坡度,單位為度(°)。Bm——水田田面毛寬,單位為米(mH——水田田坎高度,單位為米(mθ——原地面坡度,單位為度(°)。H——水田田坎高度,單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1單元《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五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孫悟空變變變教學設計 冀教版
- 上冊教案(教案)-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勞動浙教版
-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12 詞四首綜合與測試教學設計
- 初中主題班會“文明禮儀伴我行”教學設計
- 防性侵安全教育主題
-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 請你相信我 1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版
- 財務咨詢公司業務培訓
- 2024中鋁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5人(第十五批)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中鐵大橋局集團武漢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春季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防工程施工常見質量問題及質量通病案例
- 好書推薦——《青銅葵花》PPT課件
- 景區防火應急預案
- 壓瘡的預防措施及護理
- 國家開放大學《病理生理學》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lNG-CNG加氣站土建施工組織設計
- 診斷試驗和篩檢試驗的評價
- (修正版)壓實度自動計算表
- 平凡之路歌詞
- 氣柜施工方案
- 《膀胱結石的護理》PPT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