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三畢業班新課程教學質量監測語文試題掃描版含答案_第1頁
江西省高三畢業班新課程教學質量監測語文試題掃描版含答案_第2頁
江西省高三畢業班新課程教學質量監測語文試題掃描版含答案_第3頁
江西省高三畢業班新課程教學質量監測語文試題掃描版含答案_第4頁
江西省高三畢業班新課程教學質量監測語文試題掃描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年質量監測語文試題參考答案一、(35分)(9分)1.A(B項,原文中并無《國語》認為君、父、師“地位同等重要”的表述;C項,原文只強調教師教人懂得禮法,并未說經由教師來執行禮法;D項,“先秦諸子在其他問題上觀點都相互沖突”的說法擴大了范圍。)2.B(應為“‘點’為荀子的言論,‘面’則為其他諸家的言論”。)3.C(“一定是人人尊重教師”說得過于絕對。)(二)(14分)4.D(“總領全文”的作用是對下文內容的概括、總起,文章開頭句沒有對下文內容的“概括”,只是起了“總起”作用。)5.作用:①總結上文由社稷壇而聯想到的眾多內容;(1分)②既照應標題,又和首段前后呼應,使文章結構圓合。(2分)③感嘆句結尾,使作者表達的情感更為強烈(或“深化了文章的主題”)。(2分)6.①歌頌古代哲人的智慧與對自然奧秘的探尋精神。②對勞動者寄予深情,贊頌他們創造了人類財富與文明。③抒發了眷戀故土與期盼祖國統一的愛國情懷。(每點2分)(三)(12分)7.B(“一直呈遞升態勢”不對,第三、四批公布的數量不變。)8.B、C(A“夸張的形式”不對。D強加因果,也不一定是在調查后得出的結論。E“觸角最敏銳”無中生有。對1項,得2分(含1對1錯);對2項,得5分,多選不給分。)9.①湯敏更注重實踐,做古村保護公益活動,創立“古村之友”,擁有龐大志愿者團隊;②胡彬彬更重研究,提出“古村落的保護要活態、整體、多維”的觀點,以及古村落開發要以“全面保護,有度利用”為原則,避免“千村一面”的現象。(每點2分)二、(35分)(一)(19分)10.A(逋:逃避。)11.A(根據句意和結構推斷)12.B(“把阿資及其所有黨羽擒獲并誅殺”說法與原文信息不符。原文“遂擒阿資,并誅其黨二百四十人”,“擒獲”的是阿資;“誅殺”的是二百四十人,不一定是“所有”)13.⑴曾經奉命審訊并記錄烈山囚犯的罪狀,又奉命到蔚州審問叛黨,釋放被拘禁的人各有數百人。(賦分點:錄、鞠、開釋,各1分;句意2分)⑵阿資逃亡到山谷中,沐春暗地里結交附近土著酋長,偵察得知阿資的藏匿之地,建立堡壘來切斷他的糧道。(賦分點:亡谷中、陰結、诇知,各1分;句意2分)(二)(11分)14.C、E(C“‘白霧昏’‘風落石’采用了比擬手法”理解有誤,這兩處并未采用比擬手法。E“景致清新雅致”表述有誤,應是“郁抑清冷”。對1項,得2分(含1對1錯);對2項,得5分,多選不給分。)15.①頷聯借景抒情,借山風落石、靜月侵樓,營造清冷寂靜的氛圍,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寓居他鄉的痛苦之情。②頸聯借典抒情,重門擊柝,暗喻戰事;“無衣”“同袍”以待戰事,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紛亂的憂慮。(每點3分)(三)(5分)16.⑴山肴野蔌,弈者勝。⑵(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⑶蠶叢及魚鳧。(每空1分,共5分)三、(20分)17.A(①供認不諱:坦白地承認自己所犯的罪行,不隱藏不避諱。②琳瑯滿目:形容各種美好的東西很多,多指書籍或工藝品。③隔岸觀火: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去救助,在一旁看熱鬧。④大顯身手:充分顯露自己的本領。⑤茅塞頓開:比喻立刻理解明白。⑥天上人間:比喻境遇完全不同。)18.C(A“提高……健康”搭配不當,應改為“促進……健康”。B不合邏輯,“甚至”是遞進關系,應改為“一個上午甚至兩節課”。D成分殘缺,應在“了解一個人的基本權利”之前加上介詞“以”。)19.B(根據句式①應緊跟到③;③①即是“兩個聲部”,即緊跟②;④中“口腔共鳴點的變化”是承接⑤“氣息的調控”;⑥是結果。)20.⑴它卻沒有得腦震蕩。⑵也可以起到減震的效果。⑶早有啄木鳥啄木食蟲的記載。(每1點2分;共6分)21.①“女孩比男孩稍稍略多”改為“女孩比男孩略(或“稍”)多”。②“學習壓力大是開學恐懼癥的唯一原因”改為“學習壓力大是開學恐懼癥的主要原因”。③“孩子的癥狀就一定會消除”改為“孩子的癥狀就可能會消除”。(對1處,得1分;對2處,得3分;對3處,得5分)四、(60分)22.(60分)【寫作提示】這道作文題,力圖體現2018年全國卷作文題的命題趨勢,同時又使作文命題更具有語文學科自身的特點。題目所列8篇古代詩文作品,均選自考試說明的《文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其中初中3篇,高中5篇。考題要求“選擇恰當的角度,提煉出一個鮮明的主題”,因而就不能只是簡單地復述、默寫詩文內容,而必須選擇一個恰當的評述、介紹的角度,從所選定的“兩至三篇”經典作品中提煉出一個統攝作文全篇的主題。考題中的前提示語,主要是幫助考生理解“何為經典”,也有幫助學生拓展寫作思路的意圖。“人生”“時代”“情感”“想象”“文化傳統”等,都可視為與確定文章主題與寫作角度有關的元素。限定“初中的學弟學妹”為聽眾,則要求行文須深入淺出,不可一味掉書袋,故作高深。符合上述關于寫作角度、主題提煉及對象要求,且語言較為通達、準確的文章,可進入一類卷,在48分以上給分;注意了主題提煉但行文較空泛的,在45分以下給分;缺乏統攝全文的主題,或出現多個主題的,在40分以下給分;單述復述課文內容或默寫課文原文的,在36以下給分。因為可供選擇的作品有8篇之多,所以具體組合的類型、結果肯定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學生作文的立意也會各有不同,只要沒有逾越考題規定的寫作范圍,都應視為符合題意。下面列舉一些可能的組合、立意,以供參考:1.杜甫《登高》、辛棄疾《永遇樂》:憂國、報國、救國的情懷2.陶潛《桃花源記》、李白《行路難》:入世與隱逸的矛盾3.《莊子·逍遙游》、蘇軾《赤壁賦》:對人生意義的追問4.《詩經·蒹葭》、李商隱《錦瑟》:愛情與人生追求的艱難與美好5.《莊子·逍遙游》、李白《行路難》、蘇軾《赤壁賦》:浪漫的想象與深邃的哲思6.《詩經·蒹葭》、杜甫《登高》、辛棄疾《永遇樂》:情景交融的手法7.李商隱《錦瑟》、蘇軾《赤壁賦》、辛棄疾《永遇樂》:典故運用的佳妙8.杜甫《登高》、李商隱《錦瑟》、蘇軾《赤壁賦》:百變人生,造就不朽經典【文言文參考翻譯】沐春,字景春,才能與武藝有父親沐英的風范。十七歲時,沐春跟從父親出征西番,又跟從他出征云南,還跟從(他)平定江西的盜寇,每次都先于眾人而登城。積有功勛授予后軍都督府僉事的官銜。群臣請沐春試職,太祖說:“這個人,是我的家人,不必試。”于是授予實際的官職。曾經奉命審訊記錄烈山囚犯的罪狀,又奉命到蔚州審問叛黨,釋放被拘禁的人各有數百人。沐英死后,讓他承襲爵位,鎮守云南。洪武二十六年,維摩十一個寨子發生叛亂,沐春派遣瞿能前去討伐平定叛亂。第二年平定越巂郡的蠻寇,設立瀾滄衛。這年冬天,越州土著酋長阿資再次叛亂,沐春與何福去討伐他。沐春說:“這個盜賊是多年逃亡的殺人犯,因為與各位土酋是姻親,輾轉多地逃亡隱匿。現在發動各地酋長全都投身軍旅,去捕捉他,并多設堡壘,控制他的進出,阿資投降或被殺那是一定的了。”于是急忙領兵到越州,分道逼近他的城池,在路旁埋伏精兵,用羸弱的士兵來引誘賊兵,猛烈攻擊并大敗賊兵。阿資逃亡到山谷中,沐春暗地里結交附近土著酋長,偵察得知阿資的藏身之地,建立堡壘來切斷他的糧道。賊兵非常困頓。不久,出其不意搗毀賊巢,于是擒住阿資,并誅殺他的黨徒二百四十人。越州于是平定了。廣南的酋長儂貞佑糾結黨徒蠻賊拒抗官軍,沐春率軍打敗并捉拿他,俘獲斬首賊兵數以千計。寧遠的酋長刀拜爛依仗交趾國不服從命令,沐春派遣何福去討伐降服他。洪武三十年,麓川宣慰使思倫發被他的屬下刀干孟驅逐。思倫發前來投奔沐春。沐春帶著他一起去朝廷,接受皇上的方法策略,于是朝廷任命沐春擔任征虜前將軍,率領何福、徐凱前去討伐刀孟干。先用兵護送思倫發到金齒,發文書要刀干孟來迎接,刀干孟不答應,沐春于是挑選五千士兵,讓何福與瞿能帶領這五千士兵,逾過高良公山,長驅直入進攻南甸,大敗刀干孟,斬獲他的酋長刀名孟。掉轉進軍方向攻擊景罕寨。賊兵登上高處堅守陣地,官兵的糧食將盡,何福向沐春告急。沐春率領五百騎兵來救助他。夜晚渡過怒江,早上抵達景罕寨,下令騎兵縱馬奔馳,揚起的塵土遮蔽了天空,賊兵大驚潰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