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考前測試卷(部編版)含答案解析_第1頁
初中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考前測試卷(部編版)含答案解析_第2頁
初中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考前測試卷(部編版)含答案解析_第3頁
初中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考前測試卷(部編版)含答案解析_第4頁
初中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考前測試卷(部編版)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上學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真題重組卷)2022·四川眉山·1854“準英人隨意往內地各處并海濱各城邑,自由貿易,“往來無礙”“俱不得在內地津關,重行征稅”“內地完全開放”等。這些要八年級歷史求旨在().方便外國人來華旅游.進口更多的中國茶葉.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出口更多糧食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千百年來,獲得土地是農民的愿望。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和太平天國運動關于土地問題的設想分別是()(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均田免賦”②《天朝田畝制度》“扶清滅洋”④《中國土地法大綱》.①②.③④山東煙臺·中考真題)據下圖的漫畫可知洋務運動()2.回答第卷時選出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圍:部編版八上第1-4單元。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得到西方列強鼎力相助.使中國走上了富強道路Ⅰ(選擇題共50.目的是維護清政府統治.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山東日照·中考真題)“以為吾中國……無不優于他國,所不及者,惟槍耳、炮耳、船耳、鐵路耳、機器耳。持這種觀點的應是()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2022·廣東廣州·中考真題)1843年,兩江總督向道光帝匯報說:“吏治日壞,民生日困。1848年,廣東學進京覲見道光帝,說他沿路所見,“盜賊蜂起,民不聊生”。這說明當時()A.皇帝權力削弱.血緣紐帶松弛.社會矛盾加劇D.自然經濟繁榮.頑固派.洋務派.維新派.革命派2022·山東日照·“”景應是()22022·山東聊城·中考真題)有學者認為:“就世界大勢論,鴉片戰爭是不能避免的。這里所說的“大勢,C2022·湖北湖北·中考真題)“……它吸引著一切愛國的中國人從改革中尋求民族的出路……驚醒他們的是_______________的炮聲。”材料中“_______________”處是指()主要是指()A.西歐手工工場興起.世界貿易總額驟減C.工業文明迅速發展D.自然經濟開始解體32022·江蘇常州·“”這一現象起因于().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022·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為、梁啟超等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該事件是()ACD42022·山東菏澤·中考真題)東交民巷從1860(大學士)徐桐居于東交民巷,并在自家大門上貼了這樣一副對聯:‘望洋興嘆,與鬼為鄰’。”與之相關的侵.創辦強學會.百日維新.公車上書.創建興中會華戰爭是()2022·四川綿陽·“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像個元寶形,開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發展軌跡如下圖。圖中A段下降的主A.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歷史試題第頁(共頁)要原因是()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是()A.列強侵華.洋務運動.義和團運動D.北洋軍閥統治云南·中考真題)下圖是小張同學所做的讀書卡片,據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A.虎門銷煙.戊戌變法.太平天國運動D.義和團運動2022·浙江臺州·永不錄用。這一規定標志著清政府2022·廣東·中考真題)有學者說:年的辛亥革命是一樁扣人心弦的事件。在當時世界上還到處是A.加強了對老百姓財富的搜刮.喪失了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削弱了中國軍隊整體的實力D.成為了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2022·山東濱州·中考真題)下表是某同學整理的一位歷史人物的部分經歷。據此可知,這位歷史人物是()皇帝、沙皇、蘇丹和國王的時候,古老的中華帝國在短短幾周之內成為歐亞大陸上繼法國之后的第二個共和國。該學者重點強調().歐亞大陸的聯系.封建帝制的危害.法國大革命影響.辛亥革命的意義2022·江蘇鹽城·中考真題)下圖是1918年沈伯塵針對時弊創作的漫畫,該作品1894年1905年1912年1913年1924年創辦興中會建立同盟會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發動二次革命創辦黃埔軍校A.孫中山.李大釗.陳獨秀D.蔣介石2022·山東濟南·中考真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A.背景.內容.過程D.意義.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敗.描繪了二次革命的過程四川成都·中考真題)1925年,孫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揮筆書寫了如下挽聯: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愿吾儕(意為“我們”)后死者,齊心協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這里的未竟之功”).反映了軍閥割據的危害D.說明了北伐戰爭的局限2022·四川巴中·“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democracy和賽先生即science”此運動是()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結束中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推翻滿清王朝的反動統治D.創建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啟蒙運動.義和團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2022·貴州六盤水·中考真題)你學習了圖里的法律條文(節選)后,可以確定這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2022·山東濱州·中考真題)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從辛亥革命到新文化運動,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歷史試題第3頁(共8頁)歷史試題第4頁(共8頁)人為救亡圖存進行了不懈探索。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材料二(1960年代初)恭親王和文祥首先認識到中西方接觸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過謹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處。他們強烈地感到,西方列強通常能夠信守條約。——A.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實現了國家的富強D.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發展2022·青海·中考真題)2022年5100周年大會上講到,“1922年5月5日,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關懷和領導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宣告成立。這在中國革命史和青年運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以下口號出自五四運動的是()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統治者對外態度是什么?他們在實踐中是如何體現的?(43427.(2022年湖南懷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的。在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14材料一A“自強”“求富”.“民主科學”C.“外爭主權,內除國賊”D“停止內戰,一致對外”2022·山東濰坊·“貪食小犬”出的響亮口號是()材料二東學西漸”是指古代中國文化向西傳播的過程,經歷了三個高潮:秦漢時期、隋唐時期、宋明1617中國人學習西方文明的順序是相似的,即先從科學技術開始,包括四大發明、陶瓷、冶金、紡織等,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A.有田同耕,有飯同食.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停止內戰,一致抗日D.抗美援朝,保家衛國2022·四川涼山·中考真題)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從太平天國到義和團到辛亥革命的綱領口號,都沒有正面地明確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張,都沒有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基本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摘編自《“東學西漸”“西學東漸”之分》材料三京師大學堂的辦學方針遵循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原則,強調“中西并重”,務使二者“會通”,10一或兩門,包括高等算學、格致、政治、地理、農礦、工程、商學、兵學、衛生學等科,另設英、法、俄、德、日5種外語。義。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在(A.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D.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卷II(非選擇題,共50——百度百科《京師大學堂》二、材料解析題(4小題,其中26題12分,27題14分,28題14分,29題10分;共50分)材料四湖湘文化由生活在湖南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共同創造,逐漸積淀而成。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湖湘文化具有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經世致用、務實求新,博學海納、兼容并蓄,果敢自信、愛國奮斗等諸多鮮明特征,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一脈。——摘編自《湖南地方文化常識)安徽·12”彼等以為茍不如此,則恐外人之交際頻繁,又礙于安謐,而各界人等之服從上命,以維持皇威于不墜,乃中國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請回答:——據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1么?(414歷史試題第5頁(共8頁)歷史試題第頁(共頁)243)根據材料三,結合京師大學堂的課程設置特點,指出這一歷史現象反映了怎樣的時代需求?(244江蘇鎮江·14材料二1918年李大釗部分革命活動毛澤東來到紅樓,在李大釗的影響下,開始接觸馬克思列寧主義書籍,并且逐漸成為一名馬克思主義者。在北大紅樓里,李大釗團聚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北大師生,建立了第一個研究馬克思學說的團體。——摘編自張珊珍《黨史第一課——中國共產黨成立全紀錄》材料三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獲罪戾,則釗實當負其全責。——李大釗《獄中自述》材料一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同時中華民國的誕生也沒有帶給他們真正的民主……此后經過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還是那樣遙遠,于是慢慢的從痛苦經驗中發現了此路不通。——林伯渠《荏苒三十年》材料二1916年2“”本解決,需要多數人的“最后之覺悟”,達成觀念的解放。1919年1月,他說明了“最后之覺悟”的途徑;既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并反對“孔學”所提倡的“封建時代之道德、禮教、生活、政治。——42材料三歷史圖片4請回答:(1)材料一、二分別涉及了哪兩個重大歷史事件?概括指出陳獨秀期待多數人“最后覺悟”6(2)材料三中的圖片史料與另外兩則文獻史料之間構成的是互證關系還是對立關系?(2(3)4(4)綜合上述材料,這一時期的觀念變化反映了哪一領域局勢的變動?(2海南·10材料一1916年,李大釗發表文章,大聲疾呼:“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則國民死,專制活則自由亡。”……新文化運動仍以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為救國方案……中國先進分子對救國方案的探索,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等資料歷史試題第7頁(共8頁)歷史試題第8頁(共8頁)班級姓名學號分數2022-2023學年上學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真題重組卷)八年級歷史(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號填寫在答卡上。2.回答第卷時選出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干凈后,再涂其他答案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卷,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卷上無效。4.測試圍:部編版八上1-4單元。5.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卡一并交回。卷(選擇題共5012345678910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廣東廣州·中考真題)1843年,兩江總督向道光帝匯報說:“吏治日壞,民生日困”。1848年,廣東學進京覲見道光帝,說他沿路所見,“盜賊蜂起,民不聊生”。這說明當時()A.皇帝權力削弱.血緣紐帶松弛.社會矛盾加劇D.自然經濟繁榮【答案】C“”“”尖銳,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皇權的弱化,排除A項;材料與血緣無關,也沒有體現自然經濟的發展狀況,排除項。故選C1/172022·山東聊城·“”這里所說的“大勢”,主要是指()A.西歐手工工場興起.世界貿易總額驟減.工業文明迅速發展D.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關鍵詞及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后,英國為了獲得市場和原料,發動對外戰爭,因此鴉片戰爭具有不可避免性,C項正確;手工工場興起僅僅是工業革命的前奏,排除A項;世界貿易總額驟減,不符合事實,排除B項;鴉片戰爭后,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排除D項。故選C2022·江蘇常州·“從香港和五口輸入的外國商品,開始沖擊中國的自然經濟。”這一現象起因)A【答案】AD“”知識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英《南京條約》的影響。1840-1842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2100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同英國商定。開始沖擊中國的自然經濟,幾千年來的社會經濟結構被侵蝕而逐步瓦解,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項BCD項。故選擇A2022·山東菏澤·中考真題)“東交民巷從1860(大學士)徐桐居于東交民巷,并在自家大門上貼了這樣一副對聯:望洋興嘆,與鬼為鄰’。”與之相關的侵華戰爭是()A.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答案】B【詳解】根據題干中“從1860年開始就是外國使館所在地,幾個大國的使館都在這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先后有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德國、比利時等國在東交民巷設B1840——1842A2/17戰爭發生在1894——1895C住,排除D項。故選B四川眉山·中考真題)1854年,英、美、法三國向清政府提出修約要求。提出:準英人隨意往內地各處并海濱各城邑”,自由貿易,“往來無礙,“俱不得在內地津關,重行征稅”“內地完全開放等。這些要求旨在()A.方便外國人來華旅游.進口更多的中國茶葉.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D.向中國出口更多糧食【答案】C【詳解】根據“1854年,英、美、法三國向清政府提出修約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要求旨在進一步C確;方便外國人來華旅游不是提出修約要求的目的,排除A項;進口更多的中國茶葉不是修約的目的,排除B項;向中國出口更多糧食不是修約的主要目的,排除D項。故選C黑龍江牡丹江·關于土地問題的設想分別是()“均田免賦”②《天朝田畝制度》“扶清滅洋”④《中國土地法大綱》A.①③.②③D【答案】A均田免賦”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擁護,隊伍很快發展到100多萬人。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入西安,建立政權,國號大2761853年3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國想通過這個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他暖的理想社會。①②符合題意,A項正確;③“扶清滅洋”是義和團運動的口號,④《中國土地法大綱》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時期進行土地改革頒布的文件,排除BCD,故選A。山東煙臺·中考真題)據下圖的漫畫可知洋務運動()3/17A.得到西方列強鼎力相助.使中國走上了富強道路.目的是維護清政府統治D.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答案】C【詳解】根據漫畫可以看出,洋務運動植根于封建主義,說明洋務運動的目的是維護清政府的統治,由于CABD選C2022·山東日照·“以為吾中國……機器耳。持這種觀點的應是()A.頑固派.洋務派.維新派D.革命派【答案】B以為吾中國……”可知,該言論認為中國的各項制度都強于他國,只有機器鐵路等方面落后,因此只需要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即可,B維新派、革命派的觀點與此不同,項。故選B2022·山東日照·中考真題)近代中國有一地方官員上奏清廷“”背景應是()AD【答案】C“”C4/17“保遼、保臺不符,排除三項。故選C2022·湖北湖北·“……維新改良的潮流急速地漲涌于民族覺醒的曙光中,成為那個時代的主流。它吸引著一切愛國的中國人從改革中尋求民族的出路……驚醒他們的是_______________的炮聲。”材料中“_______________”處是指()A.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答案】C“維新改良”C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材料沒有涉及,排除A項;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B民地半封建社會,材料沒有涉及,排除D項。故選C2022·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為、梁啟超等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該事件是()A.創辦強學會.百日維新.公車上書D.創建興中會【答案】C1895“公車上書”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A項正確;創辦強學會和百日維新與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無關,排除、C項;創建興中會是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與康有為和梁啟超無關,排除D項。故選C2022·四川綿陽·“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軌……”A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列強侵華.洋務運動.義和團運動D.北洋軍閥統治【答案】A1840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5/1719001900ABC項;北洋軍閥統治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D選A2021·云南·中考真題)下圖是小張同學所做的讀書卡片,據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A.虎門銷煙.戊戌變法.太平天國運動D.義和團運動【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世紀末20世紀初”“扶清滅亡”“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結合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戰爭后,民族危機嚴重,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加大對中國的經濟和精神侵略,為了反抗列強的侵略,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直隸一帶掀起了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但最后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故選D;虎門銷煙是1839年,不符合題意,A錯誤;戊戌變法是1898年,是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但是沒有提出反清滅洋”,B錯誤;太平天國運動是1851—1864年,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C。2022·浙江臺州·永不錄用。這一規定標志著清政府A.加強了對老百姓財富的搜刮.喪失了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削弱了中國軍隊整體的實力D.成為了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答案】D“”19001901種形勢的反帝活動,清政府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項正確;材AB說明列強對清政府政治控制,不是削弱了中國軍隊整體的實力,排除C項。故選D2022·山東濱州·中考真題)下表是某同學整理的一位歷史人物的部分經歷。據此可知,這位歷史人物)6/171894年1905年1912年1913年1924年創辦興中會建立同盟會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發動二次革命創辦黃埔軍校A.孫中山.李大釗.陳獨秀D.蔣介石【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4年月,孫中山在檀香山聯合華僑,成立興中會。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興中會等革命團體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1912年1月1,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3“宋教仁案”發生后,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動“二次革命”。1924年創建黃埔軍校,A項正確;李大釗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排除B項;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發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和黨早期主要領導人,排除C項;蔣介石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及軍事人物,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中華民國總統等職,D項。故選A2022·山東濟南·中考真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A.背景.內容.過程D.意義【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因此題干描述反映的辛亥革命的意義,D項正確;背景、內容、過程在題干內容沒顯示,項。故選D2022·四川成都·1925“是中國自由我們”之功。”這里的“未竟之功”)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結束中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推翻滿清王朝的反動統治D.創建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答案】A【詳解】依據題干材料孫中山先生病逝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7/17之功。”即要完成了孫中山未完成的事業。結合課本所學,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A項正確;是孫中山已經完成的任務。三項。故選A2022·貴州六盤水·中考真題)你學習了圖里的法律條文(節選)后,可以確定這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是()A【答案】BD“……”“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B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規定A除CD項。故選B2022·廣東·皇帝、沙皇、蘇丹和國王的時候,古老的中華帝國在短短幾周之內成為歐亞大陸上繼法國之后的第二個共和國。”該學者重點強調()A.歐亞大陸的聯系.封建帝制的危害.法國大革命影響D.辛亥革命的意義8/17【答案】D【詳解】材料中說明中國的辛亥革命建立的共和國,世界影響較大。顯然材料中強調的是辛亥革命的意義,D項正確;材料不是分析歐亞大陸的聯系和封建帝制的危害,排除A和B項;材料分析的是辛亥革命的意義,不是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排除C項。故選D2022·江蘇鹽城·中考真題)下圖是1918年沈伯塵針對時弊創作的漫畫,該作品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敗B.描繪了二次革命的過程.反映了軍閥割據的危害D.說明了北伐戰爭的局限【答案】C1918年也符合北洋軍閥割據,C1918A1913B1926年,排除D項。故選C2022·四川巴中·“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德先生即democracy和賽先生即science)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此運動是()A.啟蒙運動.義和團運動.新文化運動D.五四運動【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德先生即democracy和賽先生即science即是新文化運動中的民主與科學兩大旗幟,C項正確;啟蒙運動強調理性,排除A項;義和團運動是農民起義,不是思想解放運動,排除B項;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排除D項。故選C2022·山東濱州·中考真題)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從辛亥革命到新文化運動,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救亡圖存進行了不懈探索。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實現了國家的富強D.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發展9/17【答案】D【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從辛亥革命到新文化運動反映了了中國不斷向西方學習,挽救民族危機,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發展過程,D項正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排除A項;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排除B項;改革開放實現了國家的富強,排除C項。故選D2022·青海·中考真題)2022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講“1922年5月5和青年運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以下口號出自五四運動的是()A“自強”“求富”.民主”“科學”.外爭主權,內除國賊”D“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答案】C”CA除A項;B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排除B項;D是一二九運動的口號,排除D項。故選C2022·山東濰坊·“貪食小犬”奮起抗爭,喊出的響亮口號是()A.有田同耕,有飯同食.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停止內戰,一致抗日D.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答案】B【詳解】據圖片“還我青島……”可知,這是1919年五四運動中的口號,B項正確;A項是太平天國運動的口號,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不符題意,排除C1950年中國人民志愿軍跨越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B2022·四川涼山·中考真題)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從太平天國到義和團到辛亥革命的綱領口號,都沒有正面地明確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張,都沒有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基本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10/17建主義。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在(A.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D.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22年,中共召開二大,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BB卷II(非選擇題,共50二、材料解析題(4小題,其中26題12分,27題14分,28題14分,29題10分;共50分)2018·安徽·12材料一《乾隆御制詩》中有間年外域有人來,寧可求全關不開”。英國使臣馬夏爾尼說:“彼等以為茍不如此,則恐外人之交際頻繁,又礙于安謐,而各界人等之服從上命,以維持皇威于不墜,乃中國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據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141960得到很大的好處。他們強烈地感到,西方列強通常能夠信守條約。——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統治者對外態度是什么?他們在實踐中是如何體現的?(4341)閉關鎖國政策。同外國人交往,危及自身統治;天朝上國的心態,維持皇威。2)與西方接觸,開展外交。洋務運動或答具體措施均可。3)兩次鴉片戰爭失敗;太平天國運動等農民起義;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開眼看世界”““”外國人交往,危及自身統治;天朝上國的心態,維持皇威。2)根據材料二“認識到中西方接觸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過謹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清朝統治者對外態度是與西方接觸,開展外交。他們在1960年代初掀起洋務11/17運動。3)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對外政策變化的原因,是由于兩次鴉片戰爭失敗;太平天國運動等農民起義;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開眼看世界”“分析清朝對外政策變化的原因閉關鎖國,到與西方接觸,開展外交的;發生系列變化原因在于,列強侵略,兩次鴉片戰爭失敗;太平天“開眼看世界;西學東漸等,于是從閉關鎖國到被迫開放,開始向西方學習。27.(2022年湖南懷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的。在中華文化的發展歷14材料一材料二東學西漸”1617世紀以前的歐洲在文明的發展中與中國有比較大的差距,而他們向中國文明的學習與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文明的順序是相似的,即先從科學技術開始,包括四大發明、陶瓷、冶金、紡織等,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摘編自《“東學西漸”“西學東漸”之分》材料三京師大學堂的辦學方針遵循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原則,強調“中西并重”,務使二者“會通”,缺一不可。課程設置仿照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辦法,分普通學科和專門學科兩類。普通學科為全體學生必修課,包括經學、理學、掌故、諸子、初等算學、格致、政治、地理、文學、體操10科。專門學科由學生任選其中一或兩門,包括高等算學、格致、政治、地理、農礦、工程、商學、兵學、衛生學等科,另設英、法、俄、德、日5種外語。——百度百科《京師大學堂》材料四湖湘文化由生活在湖南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共同創造,逐漸積淀而成。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湖湘文化具有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經世致用、務實求新,博學海納、兼容并蓄,果敢自信、愛國奮斗等諸多鮮明特征,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一脈。12/17——摘編自《湖南地方文化常識)請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的歷史人物分別是哪些學派的代表人物,戰國時期出現的思想文化繁榮局面被后世稱為什么?(4243)根據材料三,結合京師大學堂的課程設置特點,指出這一歷史現象反映了怎樣的時代需求?(2441)老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代表人物。百家爭鳴。2)鑒真、玄奘。影響:鑒真是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玄奘為中國佛教發展作出重大貢獻。3)學習西方,救亡圖存。4)曾國藩、左宗棠,事跡,曾國藩是洋務運動創始人,創辦了洋務派的第一個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創立湘軍;左宗棠是洋務運動創始人,收復新疆。【解析】【小問1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圖片,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據所學知識,春秋戰國時期,各家學派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提出各種政治主張和治國方略,相互影響,取長補短,這一時期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稱為百家爭鳴。【小問2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唐朝時期,鑒真、玄奘為代表的加強了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其中鑒真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授佛經,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等,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玄奘不畏艱險,歷經磨難,到天竺學習佛法,為中國佛教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小問3詳解】根據材料信息,京師大學堂的課程設置特點是繼承中國古代文明的基礎上引進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和近代科學文化,可知是為了實現學習西方技術、救亡圖存的需要。【小問4詳解】據所學知識,曾國藩、左宗棠都是湖湘子弟的代表人物,其事跡是曾國藩是洋務運動創始人,創辦了洋務派的第一個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創立湘軍;左宗棠是洋務運動創始人,收復新疆。2022·江蘇鎮江·13/17材料一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這場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過低估計的,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同時中華民國的誕生也沒有帶給他們真正的民主……此后經過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還是那樣遙遠,于是慢慢的從痛苦經驗中發現了此路不通。——林伯渠《荏苒三十年》材料二1916年2月,陳獨秀感覺到“吾人于共和國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痛苦”。他意識到,此等政治的根本解決,需要多數人的“最后之覺悟”,達成觀念的解放。1919年1月,他說明了“最后之覺悟”的途徑;既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并反對“孔學”所提倡的封建時代之道德、禮教、生活、政治”。——材料三歷史圖片請回答最后覺悟”6材料三中的圖片史料與另外兩則文獻史料之間構成的是互證關系還是對立關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