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游泳池安全管理規范_第1頁
公共游泳池安全管理規范_第2頁
公共游泳池安全管理規范_第3頁
公共游泳池安全管理規范_第4頁
公共游泳池安全管理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游泳池安全管理規范TOC\o"1-2"\h\u21815第1章總則 5317531.1目的與適用范圍 5138131.1.1本規范的制定旨在加強公共游泳池的安全管理,預防發生,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5120211.1.2本規范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對外開放的公共游泳池,包括室內外游泳池、水上樂園等場所。 5311921.2管理責任與義務 5145861.2.1公共游泳池的經營管理者應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認真執行本規范,保證游泳池的安全運營。 561161.2.2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員工的安全職責,對游泳池的安全工作進行統一領導、組織、協調和監督。 5294821.2.3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負責游泳池設施的日常維護保養,保證設施設備安全可靠,并對游泳池水質進行定期檢測,保證水質達標。 5211151.2.4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配備足夠的救生員和醫護人員,保證在緊急情況下及時進行救援和處置。 555211.2.5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加強對游泳者的安全宣傳和教育,引導游泳者遵守游泳池的各項規定,提高游泳者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5194281.2.6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55391.2.7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依法對游泳者的個人信息進行保密,不得泄露。 530931.2.8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監管工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高游泳池的安全管理水平。 532697第2章游泳池設計與建設規范 5270762.1游游泳池設計要求 5122052.1.1泳池位置與布局 564102.1.2泳池形狀與尺寸 656582.1.3水質處理與循環系統 6297292.2建設材料與施工標準 662332.2.1建設材料 6304622.2.2施工標準 698802.3配套設施與安全設備 6278662.3.1配套設施 6132652.3.2安全設備 71767第3章游泳池水質管理 7302373.1水質標準與監測 735243.1.1本章節規定了公共游泳池水質的標準及監測要求,以保證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 7314633.1.2水質標準應參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包括但不限于《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和《游泳場所衛生規范》。 7111113.1.3游泳池水質監測應包括以下項目:pH值、色度、渾濁度、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軍團菌等。 7137213.1.4游泳池管理單位應定期(至少每日一次)對游泳池水質進行監測,并做好監測記錄。監測結果應及時公布,保證游泳者了解水質狀況。 7311353.2水處理設備與操作 793873.2.1游泳池應配備完善的水處理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循環過濾系統、加藥系統、消毒系統、水質監測設備等。 785383.2.2水處理設備應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進行選型、安裝、調試和使用。 7185033.2.3游泳池管理單位應定期對水處理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保證設備運行正常、效果良好。 7310493.2.4操作人員應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熟悉水處理設備的操作方法、維護保養及應急處理措施。 7160843.3水質凈化與消毒 8180913.3.1游泳池水質凈化應采用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主要包括循環過濾、加藥、消毒等。 8161773.3.2循環過濾系統應保證游泳池水至少每小時循環一次,且過濾精度符合相關標準。 864503.3.3加藥系統應根據水質監測結果,合理添加絮凝劑、消毒劑、pH調節劑等,以改善水質。 895703.3.4消毒方法應選用安全、高效、環保的消毒劑,如臭氧、紫外線、氯化物等。消毒劑的使用濃度、接觸時間等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 8172593.3.5游泳池管理單位應定期對水質凈化與消毒效果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調整凈化與消毒措施,保證游泳池水質達標。 811766第4章游泳池開放與運營管理 8151204.1開放時間與場次安排 875534.1.1公共游泳池應合理制定開放時間表,保證滿足公眾需求,同時兼顧安全管理。 8187244.1.2開放時間應充分考慮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合理劃分不同場次,如早場、午場、晚場等。 8155634.1.3游泳池應在明顯位置公示開放時間和場次安排,便于游客提前了解。 8286284.1.4特殊情況下,如節假日、惡劣天氣等,游泳池應調整開放時間并及時公告。 860634.2游客管理與服務流程 8236584.2.1游客入場前,應進行安全告知,明確告知游泳池的安全規定、禁止行為等。 871044.2.2游客入場時,應進行健康檢查,如測量體溫、詢問病史等,保證游客身體健康。 8117404.2.3游客入場時應佩戴泳帽、泳鏡等防護用品,禁止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品。 8238414.2.4游泳池應設置合理的服務流程,包括購票、更衣、淋浴、游泳等環節,保證游客有序進行。 8237324.2.5游泳池應配備充足的救生員、安全員等工作人員,對游客進行實時監控,保證安全。 9151734.2.6游泳池應定期對游客進行安全培訓,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 9141864.3門票與收費標準 9113634.3.1游泳池門票應包含基本服務項目,如游泳、淋浴、更衣等。 9159784.3.2門票價格應合理制定,充分考慮運營成本、市場需求等因素。 9281404.3.3門票價格應公開透明,同時在售票處和官方網站等渠道進行公示。 9177494.3.4游泳池可針對不同人群,如學生、老年人等,制定優惠政策。 923684.3.5游泳池應建立健全票價調整機制,根據市場變化和運營狀況適時調整。 9110714.3.6游泳池不得擅自提高門票價格,應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 922384第5章游泳安全教育與宣傳 9189425.1安全教育內容與方法 9173775.1.1安全教育內容 9319375.1.2安全教育方法 9197035.2宣傳形式與渠道 10247105.2.1宣傳形式 10315455.2.2宣傳渠道 10177105.3安全提示標志設置 1027085.3.1標志種類 10154225.3.2標志設置要求 107840第6章游泳人員安全管理 10231786.1游泳人員資格要求 10251046.1.1凡進入公共游泳池游泳的人員,必須具備基本的游泳技能,了解游泳池的基本規則及安全常識。 11113596.1.2游泳人員應按年齡、游泳技能等條件分為不同等級,以保證游泳安全。游泳池管理者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相應的分級標準。 11129896.1.3以下人員不建議進入公共游泳池游泳: 1161266.2游泳救生員配備與職責 11181546.2.1游泳場所應根據游泳池面積、游泳人數等因素合理配備救生員,保證救生員能夠全面監控游泳池內游泳者的安全。 1120446.2.2救生員應具備以下條件: 11239786.2.3救生員職責: 11187236.3游泳者行為規范 11234526.3.1游泳者應遵守以下規定: 1156846.3.2游泳者應自覺遵守游泳池的開放時間和場次安排,按時進出游泳池。 11323396.3.3游泳者應佩戴合適的游泳裝備,如泳帽、泳衣、泳鏡等,保證游泳安全。 11298086.3.4游泳者在游泳過程中,如遇身體不適,應立即向救生員示意,并盡快離開游泳池。 1225632第7章應急救援與處理 12180927.1應急預案與演練 12212797.1.1公共游泳池管理單位應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包括但不限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自然災害、設備故障、游泳者突發疾病或意外傷害等情況。 12303837.1.2應急預案應明確應急組織架構、崗位職責、應急流程、預警及通訊方式、人員疏散路線等關鍵要素。 12168197.1.3管理單位應定期組織應急演練,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全面應急演練,保證各崗位工作人員熟悉應急預案內容和操作流程。 12200297.1.4應急演練后,應及時總結評估,針對發覺的問題和不足,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 12296517.2救援設備與操作方法 1296387.2.1公共游泳池應配備完善的救援設備,包括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桿、救生板、急救箱等。 12235137.2.2救援設備應放置在明顯且易于取用的位置,保證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使用。 12317217.2.3管理單位應定期對救援設備進行檢查、維護和更換,保證其處于良好狀態。 1288837.2.4工作人員應接受專業培訓,熟練掌握各類救援設備的操作方法,并定期進行實操考核。 12277977.3報告與處理流程 1268177.3.1發生時,現場工作人員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進行緊急救援。 12230607.3.2發生后,應立即向管理單位負責人報告,并按照規定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 12145707.3.3報告應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傷亡情況、已采取的措施等內容。 1259007.3.4管理單位應建立調查和處理機制,對原因進行分析,制定改進措施,預防類似再次發生。 12220587.3.5處理結束后,管理單位應將報告、調查結果和處理情況等相關資料歸檔保存,以備查閱。 1328656第8章設施設備維護與管理 13128438.1游游泳池設施設備檢查與維修 13158718.1.1定期檢查 13244228.1.2檢查內容 13141388.1.3維修與保養 1370658.2水處理設備維護 1328448.2.1過濾設備 1315668.2.2加藥設備 1366928.2.3檢測設備 13271088.3安全防護設施管理 13180128.3.1安全防護設施檢查 13164388.3.2救生設備管理 1334748.3.3安全警示標志 14314138.3.4防護網和防護欄 1425049第9章環境衛生與垃圾分類 14220679.1環境衛生標準與要求 1470489.1.1游泳池水質衛生 14177419.1.2游泳池周邊環境衛生 14306879.1.3更衣室、淋浴室衛生 14291559.1.4衛生間衛生 14323619.2清潔工作安排與實施 14284859.2.1清潔工作計劃 14258189.2.2清潔工作人員培訓 14187609.2.3清潔工具與設備 15131609.2.4清潔工作實施 15148469.3垃圾分類與處理 15301579.3.1垃圾分類標準 15144279.3.2垃圾收集與存放 1583679.3.3垃圾處理 15250679.3.4垃圾處理記錄 1520731第10章法律責任與監督處罰 151822510.1法律法規與政策依據 151825310.2監督檢查與責任追究 162251510.3違規行為與處罰措施 16第1章總則1.1目的與適用范圍1.1.1本規范的制定旨在加強公共游泳池的安全管理,預防發生,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1.1.2本規范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對外開放的公共游泳池,包括室內外游泳池、水上樂園等場所。1.2管理責任與義務1.2.1公共游泳池的經營管理者應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認真執行本規范,保證游泳池的安全運營。1.2.2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員工的安全職責,對游泳池的安全工作進行統一領導、組織、協調和監督。1.2.3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負責游泳池設施的日常維護保養,保證設施設備安全可靠,并對游泳池水質進行定期檢測,保證水質達標。1.2.4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配備足夠的救生員和醫護人員,保證在緊急情況下及時進行救援和處置。1.2.5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加強對游泳者的安全宣傳和教育,引導游泳者遵守游泳池的各項規定,提高游泳者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1.2.6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1.2.7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依法對游泳者的個人信息進行保密,不得泄露。1.2.8公共游泳池經營管理者應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監管工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高游泳池的安全管理水平。第2章游泳池設計與建設規范2.1游游泳池設計要求2.1.1泳池位置與布局游泳池的位置應選擇在地勢較高、排水條件良好的區域,避免自然災害影響。同時應考慮到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等因素。游泳池的布局應合理規劃,保證游泳區域、休息區域及輔助設施之間的協調與分離。2.1.2泳池形狀與尺寸游泳池的形狀和尺寸應根據預期用途、場地條件及游客需求進行設計。池型宜選擇長方形、正方形或橢圓形,長度、寬度和深度應符合相關標準。同時應設置合理的泳道數量和寬度,以滿足游泳比賽和訓練的需求。2.1.3水質處理與循環系統游泳池應配備完善的水質處理與循環系統,保證水質清潔、衛生。系統應包括過濾、消毒、加熱等環節,并滿足以下要求:(1)過濾系統:采用高效、低能耗的過濾設備,保證水質清澈;(2)消毒系統:采用安全、環保的消毒方式,如臭氧、紫外線等;(3)加熱系統:根據季節和氣溫條件,對池水進行適溫加熱,提高舒適度。2.2建設材料與施工標準2.2.1建設材料游泳池的建設材料應具備以下特點:(1)耐久性:材料應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2)環保性:材料應符合國家環保標準,對人體無害;(3)防水性:材料應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防止滲漏;(4)美觀性:材料外觀應美觀,與周邊環境協調。2.2.2施工標準游泳池的施工過程應遵循以下標準:(1)嚴格遵循國家及地方相關施工規范,保證工程質量;(2)施工前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明確施工要求;(3)采用專業的施工工藝和設備,保證施工質量;(4)施工過程中,加強現場管理和監督,保證工程進度和施工安全。2.3配套設施與安全設備2.3.1配套設施游泳池應配置以下設施:(1)更衣室:提供充足的更衣室,滿足游客需求;(2)淋浴間:提供冷熱水淋浴設施,方便游客;(3)休息區:設置舒適的休息區域,供游客休息;(4)存包處:提供安全的存包設施,保障游客財物安全。2.3.2安全設備游泳池應配備以下安全設備:(1)救生設備: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桿等;(2)監控系統:對游泳池區域進行實時監控,保證游客安全;(3)緊急報警系統:設置緊急報警按鈕,便于游客在緊急情況下求助;(4)安全警示標志:在游泳池周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第3章游泳池水質管理3.1水質標準與監測3.1.1本章節規定了公共游泳池水質的標準及監測要求,以保證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3.1.2水質標準應參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包括但不限于《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和《游泳場所衛生規范》。3.1.3游泳池水質監測應包括以下項目:pH值、色度、渾濁度、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軍團菌等。3.1.4游泳池管理單位應定期(至少每日一次)對游泳池水質進行監測,并做好監測記錄。監測結果應及時公布,保證游泳者了解水質狀況。3.2水處理設備與操作3.2.1游泳池應配備完善的水處理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循環過濾系統、加藥系統、消毒系統、水質監測設備等。3.2.2水處理設備應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進行選型、安裝、調試和使用。3.2.3游泳池管理單位應定期對水處理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保證設備運行正常、效果良好。3.2.4操作人員應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熟悉水處理設備的操作方法、維護保養及應急處理措施。3.3水質凈化與消毒3.3.1游泳池水質凈化應采用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主要包括循環過濾、加藥、消毒等。3.3.2循環過濾系統應保證游泳池水至少每小時循環一次,且過濾精度符合相關標準。3.3.3加藥系統應根據水質監測結果,合理添加絮凝劑、消毒劑、pH調節劑等,以改善水質。3.3.4消毒方法應選用安全、高效、環保的消毒劑,如臭氧、紫外線、氯化物等。消毒劑的使用濃度、接觸時間等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3.3.5游泳池管理單位應定期對水質凈化與消毒效果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調整凈化與消毒措施,保證游泳池水質達標。第4章游泳池開放與運營管理4.1開放時間與場次安排4.1.1公共游泳池應合理制定開放時間表,保證滿足公眾需求,同時兼顧安全管理。4.1.2開放時間應充分考慮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合理劃分不同場次,如早場、午場、晚場等。4.1.3游泳池應在明顯位置公示開放時間和場次安排,便于游客提前了解。4.1.4特殊情況下,如節假日、惡劣天氣等,游泳池應調整開放時間并及時公告。4.2游客管理與服務流程4.2.1游客入場前,應進行安全告知,明確告知游泳池的安全規定、禁止行為等。4.2.2游客入場時,應進行健康檢查,如測量體溫、詢問病史等,保證游客身體健康。4.2.3游客入場時應佩戴泳帽、泳鏡等防護用品,禁止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品。4.2.4游泳池應設置合理的服務流程,包括購票、更衣、淋浴、游泳等環節,保證游客有序進行。4.2.5游泳池應配備充足的救生員、安全員等工作人員,對游客進行實時監控,保證安全。4.2.6游泳池應定期對游客進行安全培訓,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4.3門票與收費標準4.3.1游泳池門票應包含基本服務項目,如游泳、淋浴、更衣等。4.3.2門票價格應合理制定,充分考慮運營成本、市場需求等因素。4.3.3門票價格應公開透明,同時在售票處和官方網站等渠道進行公示。4.3.4游泳池可針對不同人群,如學生、老年人等,制定優惠政策。4.3.5游泳池應建立健全票價調整機制,根據市場變化和運營狀況適時調整。4.3.6游泳池不得擅自提高門票價格,應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第5章游泳安全教育與宣傳5.1安全教育內容與方法5.1.1安全教育內容(1)游泳基本技能:教授正確的游泳姿勢、呼吸方法、踩水技能等,提高游泳者的自救能力。(2)游泳安全常識:普及游泳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如不私自下水、不在水域附近打鬧、不超越安全線等。(3)水上救生知識:傳授水上救生技能,提高游泳者在緊急情況下的互救和自救能力。(4)急救知識:培訓心肺復蘇、止血、包扎等基本急救技能,提高游泳者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5.1.2安全教育方法(1)課堂教學:通過專業教練進行游泳技能和救生知識的授課。(2)實地演練:組織游泳者在游泳池進行實踐操作,鞏固所學知識。(3)網絡教育:利用網絡平臺,發布游泳安全知識視頻、文章等,方便游泳者學習。(4)宣傳冊、海報:制作游泳安全宣傳冊、海報,放置在游泳池周邊,供游泳者閱讀。5.2宣傳形式與渠道5.2.1宣傳形式(1)圖文宣傳:制作游泳安全知識圖文,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游泳安全要點。(2)視頻宣傳:拍攝游泳安全知識教學視頻,便于游泳者學習掌握。(3)現場宣傳:在游泳池周邊設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解答游泳者疑問。5.2.2宣傳渠道(1)線上渠道:利用官方網站、公眾號、社交媒體等網絡平臺進行宣傳。(2)線下渠道:通過游泳池現場的公告欄、宣傳冊、海報等進行宣傳。(3)合作渠道:與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合作,共同推廣游泳安全知識。5.3安全提示標志設置5.3.1標志種類(1)警示標志: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的標志,如“禁止跳水”、“水深危險”等。(2)指示標志:指示游泳者正確行為的標志,如“游泳區域”、“救生員位置”等。(3)提示標志:提供游泳者必要信息的標志,如“更衣室方向”、“緊急出口”等。5.3.2標志設置要求(1)位置明顯:標志應設置在易于觀察、顯眼的位置。(2)內容準確:標志內容應簡明扼要,易于理解。(3)數量充足:根據游泳池面積和游泳者數量,合理設置標志數量。(4)定期檢查:對標志進行定期檢查,保證其完好無損,起到應有的提示作用。第6章游泳人員安全管理6.1游泳人員資格要求6.1.1凡進入公共游泳池游泳的人員,必須具備基本的游泳技能,了解游泳池的基本規則及安全常識。6.1.2游泳人員應按年齡、游泳技能等條件分為不同等級,以保證游泳安全。游泳池管理者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相應的分級標準。6.1.3以下人員不建議進入公共游泳池游泳:a)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癲癇等疾病的患者;b)身體不適、酒后、孕婦等特殊人群;c)未滿規定年齡的兒童,且無家長或監護人陪同。6.2游泳救生員配備與職責6.2.1游泳場所應根據游泳池面積、游泳人數等因素合理配備救生員,保證救生員能夠全面監控游泳池內游泳者的安全。6.2.2救生員應具備以下條件:a)持有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游泳救生員資格證書;b)具備良好的游泳技能和救生技能;c)熟悉游泳池的各項安全規定和緊急救援程序。6.2.3救生員職責:a)負責游泳池內的安全監控,預防和處理各類安全;b)對游泳人員進行安全指導,制止違反游泳池規定的行為;c)發覺異常情況,及時采取緊急救援措施;d)定期參加救生技能培訓和演練,提高業務水平。6.3游泳者行為規范6.3.1游泳者應遵守以下規定:a)遵循游泳池的各項安全規定,服從救生員管理;b)愛護公共設施,不損壞游泳池內的設備;c)保持游泳池衛生,不亂丟垃圾,不在游泳池內大小便;d)不在游泳池內奔跑、打鬧、跳水等危險行為;e)不在游泳池內吸煙、飲酒、食用口香糖等。6.3.2游泳者應自覺遵守游泳池的開放時間和場次安排,按時進出游泳池。6.3.3游泳者應佩戴合適的游泳裝備,如泳帽、泳衣、泳鏡等,保證游泳安全。6.3.4游泳者在游泳過程中,如遇身體不適,應立即向救生員示意,并盡快離開游泳池。第7章應急救援與處理7.1應急預案與演練7.1.1公共游泳池管理單位應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包括但不限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自然災害、設備故障、游泳者突發疾病或意外傷害等情況。7.1.2應急預案應明確應急組織架構、崗位職責、應急流程、預警及通訊方式、人員疏散路線等關鍵要素。7.1.3管理單位應定期組織應急演練,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全面應急演練,保證各崗位工作人員熟悉應急預案內容和操作流程。7.1.4應急演練后,應及時總結評估,針對發覺的問題和不足,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7.2救援設備與操作方法7.2.1公共游泳池應配備完善的救援設備,包括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桿、救生板、急救箱等。7.2.2救援設備應放置在明顯且易于取用的位置,保證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使用。7.2.3管理單位應定期對救援設備進行檢查、維護和更換,保證其處于良好狀態。7.2.4工作人員應接受專業培訓,熟練掌握各類救援設備的操作方法,并定期進行實操考核。7.3報告與處理流程7.3.1發生時,現場工作人員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進行緊急救援。7.3.2發生后,應立即向管理單位負責人報告,并按照規定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7.3.3報告應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傷亡情況、已采取的措施等內容。7.3.4管理單位應建立調查和處理機制,對原因進行分析,制定改進措施,預防類似再次發生。7.3.5處理結束后,管理單位應將報告、調查結果和處理情況等相關資料歸檔保存,以備查閱。第8章設施設備維護與管理8.1游游泳池設施設備檢查與維修8.1.1定期檢查公共游泳池應定期對各項設施設備進行檢查,保證其處于良好狀態,保障游泳者安全。檢查周期應根據設備類型和使用頻率確定,但不少于每月一次。8.1.2檢查內容檢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游泳池池體、池底、池壁、排水系統、扶梯、救生設備、照明設備等。檢查時應詳細記錄設備狀況,發覺問題及時處理。8.1.3維修與保養對于檢查中發覺的問題,應立即進行維修與保養。維修工作應由專業人員進行,保證設備恢復正常運行。同時定期對設備進行保養,延長設備使用壽命。8.2水處理設備維護8.2.1過濾設備定期檢查過濾設備,保證其正常運行。根據水質情況,及時更換或清洗濾料,保證水質清潔。8.2.2加藥設備加強加藥設備的維護,保證藥劑投放量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定期清洗加藥設備,防止藥劑殘留和腐蝕。8.2.3檢測設備對水質檢測設備進行定期校準和保養,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發覺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8.3安全防護設施管理8.3.1安全防護設施檢查定期檢查游泳池的安全防護設施,包括救生設備、安全警示標志、防護網、防護欄等。保證設施完好,無破損、脫落現象。8.3.2救生設備管理救生設備應擺放在明顯位置,便于救生員拿取。定期檢查救生設備的使用壽命,及時更換損耗嚴重的設備。8.3.3安全警示標志在游泳池周圍設置足夠數量的安全警示標志,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定期檢查標志的完整性,保證其清晰可見。8.3.4防護網和防護欄定期檢查防護網和防護欄的穩固性,防止發生意外。發覺破損、松動等問題,應及時進行維修和加固。第9章環境衛生與垃圾分類9.1環境衛生標準與要求9.1.1游泳池水質衛生游泳池水質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水質監測應定期進行,保證游泳池水質達標。對于游泳池水質的凈化、消毒、循環和更換等環節,應制定詳細操作規程并嚴格執行。9.1.2游泳池周邊環境衛生游泳池周邊環境應保持整潔,無雜物、垃圾等污染物。地面應定期清掃、沖洗,保證無塵土、積水等現象。9.1.3更衣室、淋浴室衛生更衣室、淋浴室應保持干凈、整潔,通風良好。地面、墻壁、設施應定期清潔、消毒,避免滋生細菌、霉菌。9.1.4衛生間衛生衛生間應保持干凈、無異味,設施完好。應定期進行清潔、消毒,保證衛生條件達標。9.2清潔工作安排與實施9.2.1清潔工作計劃應制定清潔工作計劃,明確清潔工作內容、頻率、責任人等。清潔工作計劃應根據季節、客流量等因素進行調整。9.2.2清潔工作人員培訓清潔工作人員應接受專業培訓,掌握清潔方法、技巧以及衛生知識,保證清潔工作的有效實施。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